XX市政府工作报告0.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039944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1.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市政府工作报告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XX市政府工作报告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XX市政府工作报告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XX市政府工作报告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XX市政府工作报告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XX市政府工作报告0.docx

《XX市政府工作报告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市政府工作报告0.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XX市政府工作报告0.docx

XX市政府工作报告0

2017年XX市政府工作报告

文秘政府工作报告

市长在市第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上(2017年2月)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五”时期和2017年工作回顾

新世纪的头五年,是**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的五年。

五年来,全市人民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牢抓住发展第一要务,全面实施“面向世界大开放、面向上海大接轨、面向市场大调整、面向未来大开发”四大战略,全市经济社会呈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好势头,“十五”计划确定的主要发展目标提前实现。

“十五”期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5.5%。

经济结构明显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九五”期末的22.6∶41.2∶36.2调整为“十五”期末的15.2∶49.2∶35.6。

有效投入强劲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累计投入320亿元,工业投入205亿元,分别是“九五”时期的2.5倍、4.2倍。

开放型经济迅猛发展,注册外资实际到帐累计3.7亿美元,实现进出口总额10.1亿美元,分别是“九五”时期的4.4倍、2.4倍。

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一大批城建、交通、水利等重大项目相继建成,城市化水平从“九五”期末的32%提升到44%。

体制改革全面深化,市属企业、公共财政、镇乡综合配套等改革向纵深推进。

“科教兴市”战略深入实施,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7.4%。

“十五”时期,是**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运行质量显著提高的时期;是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发展活力充分迸发的时期;是发展载体全面构建、区域经济竞争力迅速提升的时期;是城乡面貌发生巨变、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的时期。

“十五”发展的成就,为**“十一五”的全面腾飞奠定了坚实基础。

各位代表:

2017年是“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

一年来,我们依靠市委的正确领导和全市人民的奋力拼搏,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大发展、大提升、大跨越,圆满完成了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2.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下同)增长15.4%;完成财政收入16亿元,增长25.4%,其中一般预算收入7.3亿元,增长31.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0亿元,增长38.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0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069元,分别增长12.3%和11.8%。

——工业经济提速增效。

始终突出工业主体地位,加大项目建设力度,扶优扶强规模企业,工业经济整体实力全面提升。

全市实现工业总产值461.3亿元,增长28%;完成工业增加值88.5亿元,增长20%。

工业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全年规模工业实现产值206亿元、销售收入200亿元、利税17亿元,分别增长36.3%、42%、51.4%。

规模企业总数443家,亿元企业总数43家,分别增加60家和13家,**公司销售收入突破10亿元。

项目建设势头强劲,全市完成工业投入86.6亿元,增长64.7%。

全年新开工项目946个,其中超千万美元和超亿元重大项目31个。

品牌培育工程全面推进,新培育省级名牌产品1只,**市级名牌产品7只;省著名商标3只,**市知名商标7只。

全民创业热情高涨,新增个体工商户7584户,新增私营企业1726家,新增私营企业注册资金32.8亿元,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49.9%。

金融对企业支持力度加大,全年新增工业贷款16.4亿元,增长26.9%。

建筑业发展势头良好,完成总产值129亿元,增长20.1%,创建省级以上名优工程25项。

**集团晋升房屋建筑工程总承包特级资质,荣获省建筑业20强企业第一名。

——对外开放深入推进。

深入实施接轨上海、江海联动开发战略,不断加大开发开放力度,成功举办了第三届民间投资恳谈会、第六届海鲜节、第三届科技节等重大招商节会,利用外资实现新的“撑杆跳”。

全年新批注册外资6.34亿美元,注册外资实际到帐1.71亿美元,分别增长13.1%、46.8%。

新批超千万美元外资项目30个,外资项目平均单体规模由上年的373万美元提高到470万美元。

外经外贸取得新进展,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3.2亿美元,增长46.3%;新签对外承包劳务合同额3238万美元,完成营业额3733万美元,分别增长48.5%、44.6%。

载体建设扎实推进,全市园区基础设施投入超10亿元,新批进区项目286个,总面积1.8万亩的**工业集中区快速推进。

企业办园成效显著,总投资8亿元的**一期工程、总投资1.7亿元的**工业园一期工程竣工投产,**、**等企业园区建设相继启动。

——城乡面貌明显改观。

强势推进“一城九景”等城建重点工程,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城乡面貌显著改善。

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与报批工作顺利完成,镇村布局规划通过省、**市验收。

全年共投入城建资金25亿元,开工建设项目63个,城区开复工面积136.9万平方米,竣工48万平方米。

完成拆迁1082户,拆迁面积14.2万平方米。

**、**等新型住宅小区交付使用,**、**等安居小区相继建成。

城市经营取得新成效,共竞价出让土地1088亩,成交价6.95亿元。

公用设施建设力度加大,总投资近3亿元、惠及**百万人民的区域供水工程正式开工,污水处理工程有序推进,**整治工程全线展开。

重大交通设施建设项目进展顺利,**路、**路、**、老**改造工程全部竣工,**公路一期工程基本完成,**公路东段实现简易通车。

依托城市大建设,服务业取得长足发展,全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75.6亿元,增长13.8%。

传统服务业稳步增长,现代商贸流通业日益繁荣,专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正式开业。

信息、社区服务等新兴服务业不断壮大,交通运输、金融保险、旅游业等保持较快增长。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2.5亿元,增长16.2%。

——农村经济持续发展。

突出农民增收主线,大力实施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在**市农业和农村工作、项目农业建设考核中名列第一。

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32.3亿元,增长2.9%。

项目农业建设强势推进,实施农业项目297个,投入10.6亿元,增长24.7%。

建成农业园区171个,新增、扩建龙头企业97家。

农产品质量建设成效明显,36只农产品获得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被省列为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整体推进市。

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加快,新增劳动力转移15000多人。

24个小康示范村建设开始启动,已投入建设资金5000多万元。

重大动物疫情防控工作进一步强化,是**市唯一未发生生猪“高热病”疫情的县市。

实事工程扎实推进,全面取消农业税及其附加,新建、扩建农村公路354公里,改造农村险危桥梁304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85%,农村水利建设疏浚土方641万方。

海洋渔业稳步发展,海淡水养殖面积46万亩,渔业总产量32万吨,实现渔业总产值32亿元。

——社会事业协调进步。

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协调推进各项社会事业,人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省科普示范市、省知识产权示范市称号。

组织实施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39个,新批星火、火炬计划项目9个;新批高新技术企业5家,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38亿元。

高度重视人才引进和培养,引进各类紧缺专业人才近500名。

素质教育不断深化,办学质量和水平稳步提高,普通高考成绩名列全省前茅。

“校校通”、“六有”工程顺利实施,教育现代化乡镇达到9家。

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城乡卫生条件继续改善。

文化体育事业加快发展,社区文化节、全民健身节、合唱节等群众性文体活动丰富多彩。

有线电视进村入户工程加快推进,实现了光缆村村通。

创建省人口与计划生育示范市工作扎实开展,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全面落实。

切实关心困难群众生活,农村“低保”制度进一步完善,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取得实效,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健全。

环境保护、国土资源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人民防空工作有了新的进步。

——精神文明与民主法制建设不断深入。

以优化创业环境为重点,坚持三个文明齐抓,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三创一迎”活动全面启动,“三提一创”等群众性创建活动蓬勃开展,荣膺第三届省文明城市称号。

扎实推进民主法制建设,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26件、政协委员提案245件,办复率达100%。

扎实推进“平安**”建设,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巩固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机制和社会治安大防控体系,荣获省社会治安安全县市称号。

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完善安全生产事故防范和应急救援机制,有效减少了各类事故的发生。

扎实开展农资、食品、药品市场等专项整治,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安全。

过去的一年,我们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扎实推进政府自身建设。

认真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在全省率先成立政府法律顾问团,依法行政水平显著提高。

大力推行政务公开,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步伐,政府工作透明度不断增强。

开展以“星级机关评创”为主要内容的机关效能建设,完善行政服务中心、政府采购与招投标中心运作机制,机关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有了新的提高。

加大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力度,扎实开展纠风和专项整治,政风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过去的一年,我市的人民武装、机关事务、物价、审计、统计、农机、农发、烟草、盐务、海关、国检、档案、气象、地震、侨务、台湾事务、市志、民族宗教等方面的工作也都取得了新的成绩,妇女、儿童、老年人、关心下一代和残疾人事业健康发展。

各位代表,所有成绩的取得,是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团结拼搏、奋勇争先的结果。

在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全市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离退休老同志,向驻启部队指战员、武警官兵、公安干警,致以崇高的敬意!

向所有关心、支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海内外朋友,表示诚挚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前进道路上还存在着不少矛盾和问题。

主要是:

经济总量不大,产业结构不尽合理;财政收支平衡难度较大,部分镇乡财政较为薄弱;农民增收渠道不宽,少数群众生活较为困难;政府职能有待进一步转变,机关效能有待进一步提高,等等。

对于这些矛盾和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认真研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加以克服和解决。

二、“十一五”发展目标和2017年政府工作总体要求

“十一五”时期,既是启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期,也是**持续跨越发展的黄金期。

从外部环境看,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趋势不会改变,世界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走向不会改变,我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基本局面不会改变。

这为我市跨越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从**实际看,全省沿江沿海开发战略的实施,将使**江海联动开发进入崭新的历史阶段;**的立项建设,将使**全面融入上海一小时都市圈;长三角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将使**水、电、土地、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的相对优势进一步凸现。

尤为重要的是,“十五”时期全市投入总量的大幅攀升、经济运行质量的全面提升,使**率先发展的基础更加雄厚,条件更加成熟。

这些都预示着**经济社会发展将进入全面腾飞的新阶段。

我们必须牢牢抓住这些有利条件,创新思路,科学谋划,扎实工作,努力实现启东经济社会的新跨越。

按照2017年全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17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总体部署,“十一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到2017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超过500亿元,年均递增18%。

财政收入50亿元,年均递增25.5%;其中一般预算收入20亿元,年均递增22%。

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0亿元,年均递增14%。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000元,年均递增11%;农民人均纯收入9400元,年均递增9%。

建成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

2017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至关重要。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确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市委十届十二次全体(扩大)会议确定的总体要求,围绕“创新、率先、和谐”主题,以接轨上海、江海联动开发为主线,突出工业主体,强攻招商引资,狠抓项目投入,注重城乡统筹,加快富民步伐,推动启东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确保“十一五”发展起好步、开好局。

今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地区生产总值250亿元,增长17.6%。

其中,一产增加值34亿元,增长5%;二产增加值129亿元,增长23.4%;三产增加值87亿元,增长15%。

实现财政收入19亿元,增长18.7%,其中一般预算收入8.5亿元,增长16%。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0亿元,增长63.6%。

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4.5亿元,增长16.5%。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9%。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0.5‰以内。

围绕上述要求和目标,工作中要认真把握好以下四点:

第一,始终突出经济建设,促进区域发展新跨越。

加快发展是全市人民最强烈、最迫切的愿望。

坚定不移地突出发展第一要务,狠抓经济建设中心不动摇,以更高的定位、更强的信心、更大的气魄,抢抓机遇,团结拼搏,奋力实现全市经济新跨越。

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全面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坚定不移地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相互协调,全面增强区域经济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二,始终突出改革创新,增创体制机制新优势。

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创新是进步的灵魂。

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深入推进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改革,着力解决制约发展的思想束缚、体制机制障碍,增强内生发展动力。

坚持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充分发挥人才优势,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联合为手段的技术创新体系,切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积极推进创新型社会建设。

第三,始终突出统筹协调,实现城乡联动新进步。

统筹城乡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

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加强对镇乡发展的统筹规划和分类指导,鼓励先进镇乡率先发展,扶持薄弱镇乡加快发展,努力形成全市各地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

第四,始终突出执政为民,开创和谐社会新局面。

执政为民是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把富民优先作为发展的鲜明导向,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进一步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关注社会弱势和困难群体,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利益。

兼顾效率和公平,充分激发全社会的创新创业创优活力,全面营造心齐气顺、政通人和、共谋跨越的良好氛围。

三、2017年政府工作安排

实现2017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目标,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突出重点,统筹兼顾,扎扎实实抓好以下工作:

(一)进一步加快江海联动开发,促进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充分发挥我市滨江临海、毗邻上海的独特优势,深入实施接轨上海、江海联动开发战略,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强度推进,加快把沿江沿海建成**跨越发展的主战场。

完善沿江沿海开发规划。

以战略研究、科学规划为先导,找准**在**沿江沿海开发中的坐标与定位,按照彰显特色、错位竞争、有序开发的思路,认真编制好岸线利用、产业布局、港口开发、滩涂围垦、生态环境的整体规划。

重点做好**港港口总体规划的深化和完善工作,尽快报批并实施,逐步把**港建成**三角洲新型综合性港口。

按照“区域集中、产业集聚、开发集约”的原则,进一步做好沿江沿海产业布局规划,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拓展沿江沿海发展空间。

高标准推进沿江沿海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承载能力,拓展发展空间。

加快**港开发步伐,整合岸线资源,优先实施一批拉动港口开发的重大项目,引领临港产业发展。

以**建设为契机,主动承接上海及**地区产业资本的梯度转移,促进通道经济大发展。

发挥我市江海滩涂资源丰富的独特优势,有序推进围海造地工程,为沿江沿海发展提供充裕的后备土地资源,增强江海联动开发的爆发力和持久力。

打造沿江沿海产业基地。

以岸线、港口优势为依托,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逐步扩大沿江沿海开发的范围,加快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协调发展的沿江沿海产业基地。

重点推进总投资250亿元的**电力项目,以此带动其他能源项目建设,打造电力能源产业基地。

着力培育和壮大电动工具、生物医药、精细化工、精密机械、电子信息、船舶修造、汽车配件等特色产业,打造现代制造业基地。

加快新兴石化、专业物流、海洋经济和休闲旅游等基地的开发建设,形成我市经济发展的新支柱。

(二)进一步培育壮大规模经济,全面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

始终坚持“工业立市、园区兴市”发展理念,推动规模扩张,筑强发展载体,促进产业集聚,进一步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

量质并举猛攻项目投入。

狠抓工业有效投入,全年完成工业投入140亿元,增长61.7%,其中规模以上投入110亿元,增长62.8%。

全力实施好“8585工程”:

即完成投入超500万元项目800个,超1000万元项目500个,超5000万元项目80个,超亿元项目50个。

全部工业投入中,规模工业投入超过70%,机械电子、精细化工、生物医药类项目的投入超过70%,技术设备投入超过70%。

对重点技改项目实行一企一策,在用电、用地、资金上给予优先安排,30强工业企业技改投入不少于20亿元。

积极支持**、**等15家企业加快自办园区建设。

继续推行重大项目领导挂帅制度,对总投资3000万元以上项目,由市领导挂帅,全力组织推进。

切实加强跟踪服务,缩短项目投入产出周期,结转到今年的200个500万元以上的在建项目,80%以上投入正常生产;今年新开工500万元以上项目600个,40%以上竣工投产。

扶优扶强培育骨干企业。

围绕全年工业总产值620亿元、规模工业产值290亿元的目标,全力支持企业加快提升资本扩张、技术创新、品牌铸造能力,推动企业上规模、上水平。

全年新培育规模企业150家,其中超亿元企业30家,超5亿元企业8-10家,超10亿元企业2-3家,**公司销售收入力争超20亿元。

鼓励企业加强产学研联合,加快设备更新、工艺革新、产品创新,争创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5家。

继续实施“三明(名)牵动”战略,加强品牌培育,全年争创中国驰名商标2只,省著名商标5只,**知名商标10只;争创中国名牌产品1只,省级名牌产品10只,**市级名牌产品20只;继续开展金银铜牌企业及企业家、“工业企业30强”和“3个30最”企业评比活动,进一步做大企业、做响品牌、做强队伍。

建筑业是我市的一大支柱产业。

进一步发挥建筑业传统优势,加快建筑企业规模扩张,促进**、**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

在巩固国内市场的同时,积极拓展境外建筑市场,不断扩大市场份额。

全年建筑业施工面积突破2000万平方米,总产值突破150亿元。

培育载体推动产业集聚。

按照“聚合优势、提升档次”的要求,推进市经济开发区核心区建设,重点抓好招商引资、项目投入、技术开发和产业升级,全年基础设施投入2亿元,实现工业产值80亿元。

按照“现代化、生态化、可持续、有特色”目标,加快**集中区规划和建设步伐,提高配套能力和承载能力,全年基础设施投入2.5亿元。

高标准建设**集中区,全年基础设施投入2亿元,实现产值15亿元。

加快**工业园建设,积极营造产业特色。

抓住港口开发契机,加快**开发区建设,调整优化功能布局,重点培育能源石化等临港产业,大力发展港口型经济。

继续扶持**工业园发展,充分发挥“中国**第一城”效应,提升开发能力,推动产品升级,做大做强“全国**产业基地”。

加快沿**工业园建设进程,重点推进**船、**等重大项目,全年项目投入10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

着力培育**、**、**产业带,抓好**工业集中区规划建设,明确定位,培育特色,错位发展。

(三)进一步提高开发开放水平,增强经济发展活力

大力实施开发开放战略,集中精力抓招商,全力以赴引项目,进一步吸纳外资,集聚内资,激活民资,互动并进,推动全市经济总量加速扩张。

加大利用外资力度。

强势推进利用外资在高平台上的新跨越,全年新批注册外资10亿美元,注册外资实际到帐3亿美元。

继续实行“月推进、季讲评”督查考评制度,精心组织举办第七届海鲜节、第四届科技节等重大招商活动。

抢抓国际产业资本大转移、**资本梯度转移的机遇,突出关键项目带动,着力引进一批高科技含量、高市场容量、高附加值的重大项目,全年力争新批总投资3000万美元以上项目20个,其中5000万美元以上项目10个,超亿美元项目3个。

创新招商方式和机制,推进产业链招商,突出优势产业招商,带动重点产业集群的发展。

继续实施专业招商、专题招商、企业招商、以商引商等行之有效的招商手段,变“招商引资”为“选商选资”,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效益。

推动外经外贸发展。

全面调整和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质量档次,培育新的出口增长点。

继续发挥传统产品出口和加工贸易优势,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技术贸易和服务贸易。

全年自营出口总额3.5亿美元,增长35%。

进一步加强对企业“走出去”的政策扶持、信息服务和规范化管理,拓宽对外承包和劳务合作领域,扩大高层次劳务合作,推动外经总量扩张、质量提升。

全年对外劳务营业额4500万美元,增长20.5%。

大力推进全民创业。

继续实施“十个100”工程,鼓励农村干部带头创业、本地企业扩张创业、外地能人来启创业、广大群众自主创业,在全社会营造“想创业、敢创业、会创业、创大业”的浓厚氛围。

认真落实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有关政策,降低准入门槛,拓宽民资投资领域。

强化“市外即外”观念,全方位、宽领域、多形式开展招引内资工作,着力吸引**、**、**等地民间资本落户**,全年引进市外境内民资注册资金18亿元。

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深入推进银企合作,全年新增工业贷款10亿元。

进一步优化服务,加大扶持力度,全年新增个体工商户8000户,新增私营企业2000家,新增注册资金26亿元。

(四)进一步加快城乡开发建设,打造城镇崭新形象

按照建成江风海韵北**的宏伟目标,强势推进城乡重点工程,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城市功能,彰显江海特色,全力打造生态**、魅力**。

强力推进城市建设。

重点实施城建“八大工程”,全年城市建设投资42亿元。

以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为纲,编制完善城市控制性详规、城市专项规划、镇村控制性详规,抓紧做好新城区及行政中心的规划设计。

继续推进**、**等城市标志性工程建设,提升城市形象。

加快“四带二园”生态工程建设,高标准规划建设**、**、**、**等四条滨河生态景观带,积极推进**整体改造和**儿童乐园新建工程。

启动新城区道路框架建设,重点实施**路、**路、**等主干道工程,尽快形成新城区“三横三纵一环”道路主框架。

实施城市康居建设工程,加快城区旧住宅小区改造,进一步优化人居环境。

推进引水治污基础工程,全力抓好区域供水工程,确保*月份让市民喝上优质放心的长江水;抓好污水处理厂建设和截污管网扫尾工程,全面完成**整治,打造水清、岸绿、景美的新景观河。

进一步强化城市管理,按照“建管并举、重在管理”的要求,积极探索依法管理、长效管理的新机制,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着力完善交通网络。

以大桥、大港、大路为重点,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制定交通建设规划,加快形成“四横、四纵、两沿、两高速、一通道”的路网格局,实现**由“神经末梢”向“交通枢纽”的彻底转变。

全力推进**各项前期工作,按照省政府总体部署,力争年内立项开工。

同时,做好**、**与**线的规划衔接。

高标准建设**公路和**公路二期工程,加快推进**集中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