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导向学习之探讨.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036295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68.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问题导向学习之探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问题导向学习之探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问题导向学习之探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问题导向学习之探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问题导向学习之探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问题导向学习之探讨.docx

《问题导向学习之探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问题导向学习之探讨.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问题导向学习之探讨.docx

问题导向学习之探讨

问题导向学习之探讨

  问题导向学习始于1950年代美国的CaseWestern大学及1960年代加拿大的McMaster大学(Barrows&Tamblyn,1980),立基于发现学习(discoverylearning)与个案研究(case-study)之根基上,为学习者开创了更适切的学习目标,并在1970到1980年间渐渐推广到其它国家(例如澳洲、新加坡、瑞典、荷兰、香港、英国等)(Sadloetal.,1994;Frost,1996)。

且其应用的范围很广,举凡商业、法律、教育、土木工程、伦理课程等,几乎无所不包(Camp,1999;Maxwelletal.,1999;Murray&Savin-Baden,2000;Nowak&Plucker,1999;Smits,Verbeek&deBuisonje,2002)。

  当然,在这么多实施问题导向学习课程中也有不成功的例子。

其不成功之因,Camp(1999)认为主要是当问题导向学习变成了以教学者来控制教学,成为教学者中心(teacher-centered)的学习时,便已变质,而Bridges(1992)将此种变质的学习称为「问题刺激学习」(problem-stimulated),即是由教学者来掌控学习之内容,但是仍以问题导向学习中的小组学习模式来进行。

且,Camp(1999)强调课程架构仍以演讲式教学与传统评量方式为主的教学环境,皆不适宜以问题导向学习之学习模式来进行学习。

因为问题导向学习是以明确、系统性之步骤,循序渐进地引领学习者进行学习(廖志飞,民90;Cooke&Alavi,1995;Edens,2000;Parikh,2000;Tao&Gunstone,1997),重视小组学习(Antonietti,2001;Bridges,1992;Forrester&Chau,1999;Glasgow,1997;Marsh,1999;Maxwelletal.,1999;Tam,2001)及多元评量(Maskell,1997;Wiersetal.,2000),因而可以培养高层次之归纳技巧与问题解决技能(Hmelo,Gotterer&Bransford,1997;Marsh,1999;Neufeld,Christel,Woodward&MacLeod,1989;Walton&Matthew,1989;Yeung,Au-Yeung,Chiu,Mok&Lai,1999),及学习者之深度学习(Coles,1985;Lau&Talbot,1999;Newble&Clarke,1986)。

  因此,相较于传统教师中心、学科中心、竞争学习、演讲式的教学型态(Sadloetal.,1994),以学习者中心(student-centered)、问题导向(problem-based)、小团体学习(small-grouplearning)为形式之问题导向学习,为教学者及学习者开拓了另一番新视野。

一、问题导向学习之定义

  问题导向学习之定义,许多学者皆有自己的定义方式,整理如表2.2.1(页50)所示,综而言之,问题导向学习为一种课程设计与教学模式,透过良好的课程设计,并以学习者为主体,利用真实的问题引发学习者学习,并于小组学习之互动过程中,进行知识之交融与建构。

而其目的则在以生活议题之情境脉络中,提高学习者自我之学习动机,并促使学习者将信息整合成有效率、可行、统整的知识,且综合Barrows(1986)及Rankin(1992)的看法,问题导向学习之目标包括帮助学习者组织研究与知识搜寻策略、发展临床推理技巧、加强动机、有效地人际互动技巧、加强对终生学习之承诺以及加强自我评鉴之技巧。

表2.2.1问题导向学习定义表

学者

年代

定义

Barrows&Tamblyn

1980

问题导向学习是针对问题了解与解决过程中所进行的学习。

其认为问题导向学习是一能让学习者主控学习的较大部分,且鼓励他们突破传统学科之界线,并透过一特殊的问题进而整合相关知识的方法

Walton&Mathews

1989

问题导向学习之原则是将学习者放置在特定之情境中,给他们一个学习任务与挑战,并提供其资源

Creedy,Horsfall&Hand

1992

问题导向学习是一种教学方法

Rankin

1992

问题导向学习是一种高结构、以学生为中心之教学方法 (methodology),且如Whitehead所言之「自由引导式教育方法」,但并非自由形式之发现学习,而是具严谨性、实践性之教与学的过程

Newman

1993

此名词有着类似爱莉丝梦游仙境 (Alice-in-Wonderland)的特质,其最纯粹的形式为一个问题呈现于一个小组之学习者前,而后小组决定与学习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所需之知识与解决步骤

Duch

1996

一种以问题为根基的教学方式,它利用真实之问题培养学习者的思考与问题解决能力,并获得课程内之重要概念

Kingetal.

1997

是一种催化批判与创造思考技巧的教学策略,也是一种催化后设认知之教学策略

Albion&Gibson

1998

问题导向学习为一种教学设计

Camp

1999

问题导向学习是一种影响学习者「全人」的教学模式,是属于派典上之转变 (paradigmshift),亦是教育方法与哲学的组合。

整个学习方式是以学习者为主体,而学习焦点集中于所欲探讨的问题之上

Tam

2001

问题导向学习为一种教学形态,其特征是透过真实生活形成的问题,在班级内进行小组教学及促进学习者之自我导向学习,在此一学习过程中,教学者居于催化、引导之角色

资料来源:

研究者自编

二、问题导向学习之内涵

  根据Nash之看法,问题导向学习根植于五个重要之假设,其假设如下:

1.学习发生在与有用信息相关之情境里,2.学习发生于学习者主动参与学习之过程时,3.成年的学习者是自我导向、有经验、能受问题吸引及富有动机的,4.要成为有效率的问题解决者,学习者必须重复地练习以真实的问题进行问题解决,5.要成为终生的学习者,学习者必须将学习之价值内化并进行自我导向学习(引自Kingetal.,1997)。

  而Walton和Matthews(1989)亦认为问题导向学习之主要特征为1.以问题为中心之课程组织,2.整合课程,3.强调认知技巧与知识并重的课程,3.促进问题导向学习之活动(包括小组引导教学、学习者中心教学、主动学习、独立研究等),4.问题导向学习之成果,例如加强基础知识、发展继续学习的技巧与动机、发展自我评量之能力。

因此,由文献中归纳出问题导向学习主要特征为以问题为学习之起点、偏重小组学习、学习过程以对话为主轴、着重学习者主动性及教学者角色为催化者等(Antonietti,2001;Bridges,1992;Forrester&Chau,1999;Glasgow,1997;Tam,2001),以下分别详细说明之:

  

(一)以问题为学习之起点

  问题导向学习以问题为学习之起点,整个学习历程紧扣着问题而生,其与传统教学法分垒之特征,即在于利用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方式介绍重要概念。

而且Tam(2001)认为问题导向学习与同样是问题中心之教学法(如个案教学法,CaseMethod)不同的是,在问题导向学习中,问题呈现之时机须先于学习者所应学之基本概念,用以引起学习者之兴趣,帮助学习者以问题为焦点,搜寻所须了解之知识与信息,进而解决问题。

亦即,相对于传统讲授式课程中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灌输之学习方式,问题导向学习是以问题来刺激学习者之思考,提供学习者主动参与议题讨论之机会,并透过教学者之回馈与协助,以学习新知。

  

(二)偏重小组学习

  问题导向学习偏重小组学习(Maxwelletal.,1999),团体内的成员必须彼此分享知识与分担责任。

Marsh(1999)认为在问题导向学习的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以小组之形式,一起合作以进行真实问题之解决活动,透过此一历程,学习者可获取新知,并习得问题解决技巧、团队领导及沟通能力等。

  (三)学习过程以对话为主轴

  问题导向学习须透过小组对话方式以进行学习,因彼此的对话交流,进而产生学习者内在认知结构之改变。

若在人力许可之范围内,最好每一小组都能有一位问题导向学习助教负责引导,研究(Solomon,2001)建议问题导向学习助教亦可由较年长、有经验的学习者胜任,因为同侪小组引导者可以较相近的语言对同侪解释、澄清相关概念,且角色理论(roletheory)亦支持以相近角色彼此进行教学,可增进学习者之学习动机。

 

  且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学习者可依自我表达之方式,整理问题(problem)、案例(case),并且循问题情节,搜集相关知识以进行概念之分析,小组成员彼此脑力激荡,互相分享学习信息,藉由不断地讨论与相互对话进行深度学习。

  (四)着重学习者主动性

  问题导向学习强调学习者应该为自我之学习负责任,同时必须改变被动之学习态度,认真思考自己的学习议题与方向、确认自己之认知差距、决定自己之学习需求,并在搜集信息的过程中与他人进行合作、分享。

在此一主动学习之过程中,自我导向学习(self-directedlearning)便应运而生,因此在问题导向学习中学习者必须1.确认问题,建立假设,2.评估与问题相关的知识,确认学习议题,3.发展学习目标,规划所需要了解资源之时间进度表,4.依其目标拟订计划,5.自我导向学习,6.在团队中分享信息与想法,7.运用所获得知识,并执行其计划,8.自我评鉴及省思(Rankin,1992;Antonietti,2001;Duch,1995;Tam,2001)。

简言之,自我导向学习可包括三大阶段,首先,必须确认学习目标;其次,寻找学习议题;最后,则是进行自我评鉴。

  同时,Shanley和Kelly(2001)认为在此自我导向学习中,学习者1.必须了解个人之学习需要,2.有弥补自我知识不足之处之意愿,3.自我信赖,4.有能力将学习需要转化明确之学习目标,5.有能力确认、评鉴并有效的运用资源,6.有能力评估自我练习与学习目标之差距与不足处。

  (五)教学者角色为催化者

  教学者是问题导向学习成功与否的重要关键人物。

在问题导向学习之学习过程中,教学者必须创造能引起学习者学习动机之教学环境(Schroeder&Zarinnia,2001),一旦教学者确认环境设计完成后,教学者便要转化其角色为催化者、教练(coach)、引导者(tutor)、资源的提供者(resourceprovider)、共同学习者(co-learner)、与学习者一起探索意义的冒险家(王千幸,民88;林继昌,民88;Burch,1995;Frost,1996;Glasgow,1997;Heliker,1994;Tam,2001),而Barrows(1985)认为所谓催化者应该是1.非直接指导性的,2.引导团体过程,3.帮助学习者之学习步上轨道,4.允许学习者掌控学习的过程,5.帮助学习者确认学习需求,6.确认与接受学习者之能力与问题,7.评量学习者之学习。

亦即,在问题导向学习中,教学者居于辅助学习的地位,与传统教学中教学者之权威角色大相径庭,而且在问题导向学习中的教学者应做到下列四项(王千幸,民88;林继昌,民88;Glasgow,1997):

  1.提供学习者思考性之开放问题,并安排真实问题情境,从师生的问答互动中,挑战学习者既有的观念及思考。

  2.使学习者有充分时间倾听他人观点,同时亦能尽力为自我之主张进行辩护,并于教学者与同侪的回馈中厘清思考脉络,以增进对问题了解的深度及广度。

  3.激发团体思考程序,借着提出问题以鼓励学习者作必要的反应,并适时地参与团体的讨论。

  4.引导学习者针对问题进行讨论,进而分析问题、找出相关数据和资源、使用计算机技术,练习确认问题与预测可能之结果,设立短期、长期的目标,适切地运用沟通技术,以掌握学习的过程,并发展终身学习的习惯与独立学习之能力。

  根据上述所归纳之问题导向学习特征可得知,整个问题导向学习之学习的过程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在小组中进行学习,且于此过程中,教学者必须催化整个问题解决的过程,指引、诱导并支持学习者的主动学习,而非单方面讲授或直接地提供学习者解决的方法(Burch,1995;Tam,2001),诚如中国谚语所言「给他鱼吃,不如教他钓鱼」之意。

  三、问题导向学习之理论基础与学习模式

  问题导向学习的理论基础本源于理性主义与认知心理学(Rankin,1992;Schmidt,1993)。

不同于培根(Bacon)、洛克(Locke)、休谟(Hume)等经验主义者人所之主张-认为人心灵呈现一种空白的状态(tabulaerasae)。

理性主义者如西方苏格拉底(Socratic)、柏拉图(Plato)、笛卡儿(Descrates)、康德(Kant)等均认为人的理性(reason)为一切知识的本源,而个体则被假定为拥有与生俱来的观念,同时,在教学方法上亦非常注重引发潜藏在人们内在的能力,是为引导式教学,而且美国学者杜威(Dewey)亦承袭了此种观念,其认为知识是不能被移转(transferred),而是学习者必须自己本身去精熟(master)这些知识,才能真正地获得。

  而认知心理学则是强调学习者的学习主动性,学生必须了解自己要学些什么与如何去学习,而且亦强调学习的新材料必须与学习者本身已有之知识发生关联,才能能成功地内化而为有意义的知识(黄文三,民89)。

这一观念Ausubel(1960)的前导组织理论(Advanceorganizers)亦十分强调新旧知识结合对学习的重要性。

而且问题导向学习被认为可促使先前知识之活化(activation),由于利用小组引导方式及利用问题来引发新信息讨论,而活化了学生旧有内在知识,能使旧有知识进行再组织(reorganization)(Schmidt,1993)。

同时在认知心理学中的后设认知(metacognition)概念,在问题导向学习中亦显露无遗,后设认知即为「思考如何去思考」,是促使信息更具有意义性的重要方式(Armbruster&Brown,1984),学习者必须了解自我的认知及自我监控及规范自我的认知,Andre曾提出两种可以帮助后设认知能力发展的策略,即是摘要(summarizing)及自我发问(self-questioning)等(引自黄文三,民89),这些策略在问题导向学习的学习活动中均非常受重视。

  同时,问题导向学习的主张与近代的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学习观亦是一致(Savery&Duffy,1995;Marsh,1999),建构主义是一种教育哲学,其主张认为学习者必须自己建构知识(Blais,1988)。

每个人为了要了解、预测或控制自己的环境,而建构出属于自己的世界观(vonGlaserfeld,1989)。

且其认为学习者所建构出的知识没有对或错、不是绝对的(absolute),而是强调知识而是根据学习者先备知识对世界的理解与整体观(overallview)(Blais,1988),而且所谓的「理解」,是来自于与环境的互动过程中,产生认知冲突进而刺激学习,逐渐地建构起来的,因故必须透过与他人比较、分享对知识的理解,并根据所获得的经验重新确认新材料,才得以建构知识。

由此观之,此法似乎更能驾驭学习的本质。

  再者,情境学习(Situatedlearning)亦认为知识不能孤立于情静脉络之外,知识存在社会情境、文化脉络中,所以教学者应尽量提供一个学习者真实的情境,以利学习者进行学习。

因此,根据情境学习理论,透过真实的问题情境来进行学习,可以增强记忆及平缓遗忘曲线(Godden&Baddeley,1975;Claessen&Boshuisen,1985)。

在Godden与Baddeley(1975)的实验研究中,针对英国皇家海军潜水员进行记忆实验,实验内容为20个名词,有些在陆上,而有些是在水中,实验结果,在陆地上学习到的名词,在陆地的情境中较容易忆起;而在水中学习到的名词,则处于水里的情境较容易忆起。

由此可得知,情境学习对于记忆的保存有极佳帮助,而问题导向学习亦特别强调以真实世界的问题作为学习的核心,让学习者以各种不同的角色扮演去体验各种不同的互动历程,融入情境脉络中进行学习。

  奠基于理性主义、认知心理学、建构主义与情境学习的理论基础之上,问题导向学习相信学习者应会主动地参与学习的过程,而且能在适当的脉络情境中获得知识(Barrows&Tamblyn,1980)。

因此,问题导向学习发展出多种不同教学模式,其共通的基本条件为二,一为以问题作为学习与教学的起点,二则是使学习者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能学到知识(Marsh,1999)。

  问题导向学习的实施模式有很多种,首先是问题导向学习之先驱Barrow(1985)认为问题导向学习之学习过程可分为五阶段,依次为1.问题分析阶段(problemanalysisstage):

学习者分成小组并分派一位催化者,且呈现问题,并产生初步之解决概念,进而确认出学习议题,2.资料搜集阶段(informationgatheringstage):

开始自我导向学习,学习者必须搜集相关之资料,3.综合阶段(synthesisstage):

学习者再聚会并对所获得之信息做评价,4.摘要阶段(abstractionstage):

任务达成后将所学的作总结摘要,5.反思阶段(reflectionstage):

学习者在检视学习之过程之后进行自我评鉴与同侪评鉴。

因此,在问题导向学习之过程中,学习者必须评估所得之知识来源,而后分析应如何针对问题进行解决。

  接下来,Barrows与Tamblyn(1980)更将问题导向学习之过程分为六阶段,依次分别为1.问题之介绍,2.问题情境之似真性,3.透过有系统之问题解决方式,鼓励学习者发展推理能力,4.确认学习需要,导引独立研究,5.应用研究所获得之知识与技能至原有之问题,并评鉴学习之效率与加强学习,6.总结并整合原有之知识。

  随后,Cooke和Alavi(1995)则认为问题之解决过程,应先列出改善现况之必要性,描述现况、列出假设,并找出所需知识,以进行数据统整与组织,且透过分享,连结所获得之知识与先前假设,而后对初步答案作深入探讨与质疑,得进行判断,并对所下判断进行行动之规划,进而实践计划。

整理其问题导向学习模式如图2.2.1所示。

 

改善实况之必要性

 

 

È

 

 

实况描述

 

 

È

 

 

列出假设

 

 

È

 

 

找出所需知识

 

 

È

 

 

统整组织

 

 

È

 

 

分享连结假设与知识

 

 

È

 

 

探讨与质疑初步答案

 

 

È

 

 

做判断

 

 

È

 

 

行动规划

 

 

È

 

 

实行计划

 

图2.2.1Cooke和Alavi之问题导向学习模式图

  资料来源:

修改自Problem-basedlearninginahealthsciencecurriculum(pp.12-37),byM.Cooke&C.Alavi,1995,London:

Routledge.

  而Krynock和Robb(1999)则将问题导向学习之过程划分成介绍(introduce)、探究(inquiry)、自我导向学习(self-directedlearning)、重新检视假设(re-viewhypothesis)及自我评鉴(self-evaluation)等五阶段。

1.在介绍阶段,教学者必须提供学习者详述之问题情境,让学习者进行角色揣摩,2.在探究阶段,教学者必须引导小组探究过程,学习者必须找出有关问题之信息、写下学习议题、进行事实描述、提出假设与学习议题及规划行动方案,3.在自我导向学习阶段,学习者则须拟出自我之学习进度,4.在重新检视假设阶段,小组从讨论分享中重新检视数据的来源与先前之假设,5.最后于自我评鉴阶段,学习者必须评估自我学习与同侪学习。

同时,在这些阶段里,教学者必须致力于观察小组讨论与促进学习者之概念理解。

  同时,Benjamin、Schneider和Hinchey(1999)也提出问题导向学习之八大阶段,确定问题、分析问题、产生假设、确认已知、确立所需信息、确认资源、搜集新信息、连结新旧知识等八阶段,如图2.2.2所示

图2.2.2Benjamin等人之问题导向学习八大阶段图

  资料来源:

"Implementingpracticeguidelinesfordiabetescareusingproblem-basedlearning:

Aprospectivecontrolledtrialusingfirmsystems,"byBenjaminetal.,1999,DiabetesCare,22(10),p.1672.

  另一种则是Edens(2000)所提出之问题导向学习教学模式,他将此种教学模式分成问题发展、问题探究与问题验证三个阶段。

首先为1.问题之发展阶段,问题之形成可由教学者独立发展、师生共同发展或由学习者自行发展,问题形成之主导者并非问题发展之重点,而焦点应为问题之性质。

其所发展之问题应该具复杂性、探究性、挑战性及有足够之线索、能与学习者生活经验连结、让所有学习者共同参与,且问题之领域不受学科所限制,应统整各个领域之学科知识;其次为2.问题探究阶段,即是科学探究过程。

进行问题探究时,必须先界定问题,进而建立假设,并结合新旧经验,发展问题解决策略等步骤,其间须透过团体讨论,以进行数据之分析、统整,找寻可能之解决方法,其探究之流程如图2.2.3所示(王千幸,民88;杨文金,民87;杨巧玲,民89;Edens,2000;Parikh,2000;Tao&Gunstone,1997);最后则是3.问题验证阶段,此阶段便是要实际地去试验可能之解决方案,找出最适合之问题解决策略。

图2.2.3问题探究流程图

资料来源:

研究者自编

  最后,Antonietti(2001)则强调在问题导向学习之学习过程中,教学者必须先培养良好之讨论环境,再呈现问题,并且确认学习者皆充分了解问题之概念,而后学习者即自行确认学习议题、寻找有用之信息、与小组成员分享所获得之信息,并应用所获得之信息,再进行问题解决后之省思。

且Wood(1995)也提醒学习者必须先小心地确认问题,而后探索可能之解决方法,再将选择范围缩小,以进行解决方案之测试。

  总言之,问题导向学习之实施模式非常多种,端视课程目标与内容而变化,根据上述各家之问题导向模式,研究者综合归纳出问题导向学习之模式,如图2.2.4(页67)所示,可分成以下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遭遇与定义问题,在此阶段中,学习者置于真实问题之情境中,面对如何解决问题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