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一语文必修三同步达标训练第3专题综合检测苏教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035311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8.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一语文必修三同步达标训练第3专题综合检测苏教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学年高一语文必修三同步达标训练第3专题综合检测苏教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学年高一语文必修三同步达标训练第3专题综合检测苏教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学年高一语文必修三同步达标训练第3专题综合检测苏教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学年高一语文必修三同步达标训练第3专题综合检测苏教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一语文必修三同步达标训练第3专题综合检测苏教版含答案.docx

《学年高一语文必修三同步达标训练第3专题综合检测苏教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一语文必修三同步达标训练第3专题综合检测苏教版含答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一语文必修三同步达标训练第3专题综合检测苏教版含答案.docx

学年高一语文必修三同步达标训练第3专题综合检测苏教版含答案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专题综合检测

(时间:

150分钟 总分:

150分)

一、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慰藉(jiè) 威慑(shè) 媲美(bǐ)  攻讦(jié)

B.钳制(qián)咀嚼(jiáo)瞬间(shùn)解剖(pāo)

C.浸泡(jìn)良渚(zhǔ)匮乏(kuì)处世(chǔ)

D.孱头(càn)譬如(bì)冠冕(miǎn)氛围(fè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国粹  僻好  急于事功  焕然冰释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B.眩耀炫目矫糅造作愤世嫉俗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C.摒除快捷销声匿迹昙花一现礼尚往来

D.蹊跷起讫风餐露宿班剥陆离无所不用其及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哥偷的不是菜,哥偷的是寂寞。

”小白领“偷菜”上瘾的背后,折射的是一种扭曲的社会价值观,代表的是一种精神空虚的无聊文化。

B.战国时期,孟子劝说齐宣王要“与民同乐”,实行“仁政”。

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统一天下,如“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孟子》)”。

C.“我认为有关全运会跳水比赛‘金牌内定’的说法是不负责任的,也是毫无根据的。

”李桦说,“各单项冠军获得者都代表着目前我国跳水运动的最高水平”。

D.近年来,恒大集团相继赞助广州国际龙舟赛、女子世界杯乒乓球赛,并连续两年举行以《支持2008北京奥运及2010广州亚运》为主题的万名员工运动会等大规模体育活动。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舌尖上的中国》以富有草根气息的语调,把中国饮食文化讲述得栩栩如生,这既让国人兴奋不已,也向世界发出了一张“中国名片”。

B.欧洲多国经济长期低增长、高支出、高福利社会制度已经积羽沉舟,对这一制度进行的每项改革都遇到极大的公众阻力,举步维艰。

C.据悉,“泉城美食节”将于本月底举行,消息一经披露,“美食家”们闻风而动,争先恐后地赶到济南,意欲大快朵颐。

D.“被电脑”的后果,在中学生的书写方面表现最为突出。

你让学生写篇作文,他大笔一挥,龙飞凤舞,而卷面字迹却无法辨认。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据专业人士介绍,热气球的安全系数是相当高的,近年来发生的热气球事故大多是因人为操作不当造成的。

B.随着2015年5月京杭大运河济宁—泰安北延工程的完工,济宁以北至东平段99公里主航道也将全面复航。

C.由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全球光伏企业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影响,出现资金链断裂,运营困难,贸易保护主义也随之抬头。

D.不管李安获奖对于中国观众多么兴奋,看过电影的观众都知道,《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从制作和精神气质上都是一部不折不扣的美国电影。

二、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文化安全:

最有力的维护是创新

艾 斐

在文化全球性交流日益频繁的时代,文化主体之间的实力不均衡、信息不对称以及文化发展程度的差异和抗冲击能力的不同,很容易使相对处于弱势地位的文化面临安全风险,文化传统、文化资源特别是文化价值观和文化创造力受到压制与削弱,甚至还会招致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殖民。

这决不是危言耸听。

因此,维护文化安全成为各国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

防范不仅是重要的,而且是必要的,但防范决非封闭自囿。

最有效的防范,永远都是自强自律;警惕对民族文化采取虚无主义、把群众文化看作“下里巴人”的态度,更警惕一味崇洋媚外,紧紧盯着国外的领奖台,把文化创造的着眼点一骨脑儿放在对奖项的拼争上。

在市场经济的今天,自律自强还要求我们警惕在文化建设与文化创造中的趋利、媚俗、浅薄、浮躁、恶搞、收视率为王、“娱乐至死”等现象,切实回到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上来。

而最有力的维护,则始终都是开拓创新。

因为,对我国文化安全构成威胁的,除了诸多外部因素外,内部开拓创新不足也是重要原因。

相较于中国5000多年的文化积累与文脉延亘,只有200多年建国史的美国为什么能拥有文化强势并称霸全球?

关键就在于其始终坚持开拓创新。

他们在文化创造中不仅将从欧洲带去的骑士精神、绅士精神和现代科技发挥到极致,还从包括中国文化在内的东方文化中“猎取”要件和元素。

花木兰、孙悟空、熊猫、武术,以及《道德经》、《论语》、《庄子》、《易经》、《孙子兵法》和四大名著等,就常常成为其开发新项目和创造新产品的素材来源。

不独美国,日本、韩国和欧洲一些国家,在其文化产业的生产链上也少不了中国文化元素。

面对安全威胁若单纯防堵与抵挡,效力不大。

只有不断加大我们自身的开拓创新力度,充分挖掘中华文化资源,创造出足以征服人心的文化产品,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

文化与其他一切“物”的本质区别在于,它只有从被吸引、认同、接受、欣赏、消化与感动的过程中,才能获得生命并产生价值。

有效的文化安全屏障要在主动进取中而不是被动圈地中筑起,这是由文化的本质特性决定的。

文化有活力有魅力,是传播、影响和发挥功能的前提,也是维护自身阵地的基础。

只有开拓创新,才能把文化资源化成精品佳作;只有精品佳作形成阵势,才能产生文化魅力;文化有魅力、有召唤力,才能在全球化交流中实现自身的壮大与发展,维护文化安全的信心与能力才会不断增强。

文化的特性以及文化交流的形势提醒我们,维护文化安全,需要我们有效防范,更需要我们开拓创新,变消极为积极,变被动为主动。

文化安全是民族传承、国家稳定、人民得享文明之光的重要保障,坚决而持久地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势在必行。

在文化创造、文化建设和文化服务的全过程中,应当始终坚持以中华文化为本体,在此基础上进行选择性和包容性的吸纳,进行开放式的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在文化交流融合中赢得主动权,保持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之林独特而重要的地位。

(选自《人民日报》2013年3月15日24版)

6.下列有关“文化安全”问题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化安全问题是指文化传统、文化资源、文化价值观和文化创造力受到压制与削弱,甚至招致发达国家的文化殖民而带来的风险问题。

B.文化安全问题的产生往往缘于文化交流过程中文化主体之间的实力不均衡、信息不对称以及文化发展程度的差异和抗冲击能力的不同。

C.防范文化安全风险,须靠自强自律,发展民族文化,抵御外来文化,警惕各种不良文化现象,让创作导向真正围绕人民这个中心。

D.防范文化安全风险,除了要解决许多外部因素之外,还要立足于内部,实现文化创造、文化建设和文化服务等方面的开拓创新。

7.以下对文化“开拓创新”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开拓创新,不仅仅是让民族文化得到充分发展,还要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从中获取创造新产品的素材。

B.开拓创新,要靠充分挖掘中华文化资源,创造出足以征服人心的文化产品,而不是靠单纯的防堵与抵挡。

C.开拓创新,要吸收消化有价值的外来文化以发展壮大中国文化,但不能无选择性地全部吸纳而丧失自我。

D.开拓创新,是保持我国文化在世界的独特而重要的地位、并进一步增强抗冲击能力、始终不受非本土文化影响的关键。

8.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维护文化安全,最有效的防范是自强自律,最有力的维护是开拓创新。

防范是针对外部因素而言,维护则是针对内部因素而说。

B.只有200多年建国史的美国能称霸全球,原因在于其拥有世界上最先进而强势的文化,这种文化既有欧洲因素,也不乏中国元素。

C.文化有活力有魅力,是传播、影响和发挥功能的前提,是维护自身阵地的基础,也是增强维护文化安全的信心和能力的重要条件。

D.只要始终坚持以中华文化为本体,在此基础上进行选择性和包容性的吸纳,进行开放式的发展,就能在文化交流融合中赢得主动权。

三、古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

(22分)

海塘记

王安石

自云柯而南,至于某,有堤若干尺,截然令海水之潮汐不得冒其旁田者,知县事谢君为之也。

始堤之成,谢君以书属予记其成之始,曰:

“使来者有考焉,得卒任完之以不隳。

”谢君者,阳夏人也,字师厚,景初其名也。

其先以文学称天下,而连世为贵人,至君遂以文学世其家。

其为县,不以材自负而忽其民之急。

方作堤时,岁丁亥十一月也,能亲以身当风霜氛雾之毒,以勉民作而除其灾,又能令其民翕然皆劝趋之,而忘其役之劳,遂不逾时,以有成功。

其仁民之心,效见于事如此,亦可以已,而犹自以为未也,又思有以告后之人,令嗣续而完之,以永其存。

善夫!

仁人长虑却顾图民之灾,如此其至,其不可以无传。

而后之君子考其传,得其所以为,其亦不可以无思。

而异时予尝以事至余姚,而君过予,与予从容言天下之事。

君曰:

“道以闳大隐密,圣人之所独鼓万物以然而皆莫知其所以然者,盖有所难知也。

其治政教令施为之详,凡与人共,而尤丁宁以急者,其易知较然者也。

通途川,治田桑,为之堤防沟浍渠川,以御水旱之灾;而兴学校,属其民人相与习礼乐其中,以化服之,此其尤丁宁以急,而较然易知者也。

今世吏者,其愚也固不知所为,而其所谓能者,务出奇为声威,以惊世震俗,至或尽其力以事刀笔簿书之间而已,而反以谓古所为尤丁宁以急者,吾不暇以为,吾曾为之,而曾不足以为之,万有一人为之,且不足以名于世而见其材。

嘻!

其可叹也。

夫为天下国家且百年,而胜残去杀之效,则犹未也,其不出于此乎?

”予良以其言为然。

既而闻君之为其县,至则为桥于江,治学者以教养县人之子弟,既而又有堤之役,于是又信其言之行而不予欺也已。

为之书其堤事,因并书其言终始而存之,以告后之人。

庆历八年七月七日记。

9.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截然令海水之潮汐不得冒其旁田者  冒:

淹没,漫溢

B.至君遂以文学世其家世:

继承

C.其易知较然者也较:

比较

D.而胜残去杀之效胜:

克制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①始堤之成②蚓无爪牙之利

B.①而犹自以为未也②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C.①其不出于此乎②其孰能讥之乎

D.①以告后之人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1.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其中全部体现谢景初“仁民之心”的一组是(3分)(  )

①其为县,不以材自负而忽其民之急

②能亲以身当风霜氛雾之毒,以勉民作而除其灾

③而犹自以为未也,又思有以告后之人

④圣人之所独鼓万物以然而皆莫知其所以然者,盖有所难知也

⑤万有一人为之,且不足以名于世而见其材

⑥至则为桥于江,治学者以教养县人之子弟

A.①③④B.①②⑥C.②④⑤D.②③⑤

12.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赞赏谢景初一心为百姓办实事的行为,后来又听到他对天下事的议论,就为他记下了修堤坝的事,同时也可让后人借鉴和思考。

B.谢景初具有实干精神,身先士卒,与百姓同甘共苦,组织、带领民众修筑拦海堤坝,充分体现了他急民之困的为官之道。

C.文章综合运用记叙、议论的手法,在交代写作缘由、肯定谢景初言行的同时,也从侧面反映了作者自身的为政理念。

D.谢景初批判了当世官吏哗众取宠之风,反对沉迷刀笔簿书之行,认为宋代近百年间教化不行的原因就在于官吏缺乏惠民思想。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谢君以书属予记其成之始,曰:

“使来者有考焉,得卒任完之以不隳。

”(5分)

译文:

(2)其为县,不以材自负而忽其民之急。

(3分)

译文:

(3)予良以其言为然。

(2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8分)

春日郊外

唐 庚

城中未省有春光,城外榆槐已半黄。

山好更宜余积雪,水生看欲倒垂杨。

莺边日暖如人语,草际风来作药香。

疑此江头有佳句,为君寻取却茫茫。

(1)这首诗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描绘郊外的春日景色?

(4分)

答:

(2)最后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分)

答:

(三)名句名篇默写

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三题)(6分)

(1)故不积跬步,________________;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

____________,痛何如哉!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2)驾一叶之扁舟,_______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

乱石穿空,____________,卷起千堆雪。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3)斜阳草树,__________,人道寄奴曾住。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长桥卧波,__________?

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杜牧《阿房宫赋》)

(4)______________________,恐美人之迟暮。

(屈原《离骚》)

汩余若将不及兮,__________________。

(屈原《离骚》)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鲁迅不应离我们远去

有人说,鲁迅正在离我们远去,周作人[注]正在向我们走来。

我却并不以为然。

我是31年前读的鲁迅,1年前读的周作人,中间隔了30年。

但鲁迅仍然离我很近,周作人仍然离我很远。

一个人,在他的青年时代,首先读的是鲁迅还是周作人,我想,可能对他的一生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一个时代,是提倡鲁迅还是提倡周作人,我想对于今后整整一代人也会产生很不同的影响。

对今日中国青年,今日中国知识分子来说,更需要的还是鲁迅,而不是周作人。

周作人与鲁迅的地位不可同日而语。

这不仅是从文学史角度的评价,而且是就他们对中国文化对中华民族的意义而言的。

鲁迅,不仅是新文化运动的一名骁将,而且是新的民族精神民族灵魂的重铸者;鲁迅所批判的不仅是那一种制度那一种阶级那一派文化现象,而且是在几千年封建文化“酱缸”浸泡中,在近百年半殖民地政治“囚笼”扭曲中霉变畸形的民族灵魂。

鲁迅积其一生之力铸造国人的灵魂,他自己也成为我们民族的不朽灵魂。

周作人也曾是新文化的发言人,也曾是传统伦理文化的批判者。

但很快,新文化只沦为他的工具,他仍然以传统士大夫心态用冲淡的白话语言去娴熟地把玩起中国的器物文化来。

悠悠五千年,中国的器物文化博大精深,世所罕匹;吃喝玩乐衣食居行,随手拈来就是文化,就是文明。

这自然使周作人大有用武之地——今日提倡“玩文学”的青年哪能“玩”过周作人呢?

玩物丧志,周作人最终几乎是自愿地出卖自己的灵魂成为民族的罪人并不偶然。

如此一个周作人如何能和鲁迅相比呢?

今天的周作人可摆在地摊上大畅其销,因为它好读——茶余饭后,躺在沙发上,借周作人之笔触,摩挲一些小摆设,品味一些小感触,体验一下昨日的民族风情,未必不是件乐事。

何况今日玩风甚盛,有闲者甚众呢?

而鲁迅却是不能躺着读的。

重读鲁迅,我仍然时时如针芒在背,为自己的灵魂所承受着的拷问。

中国知识分子都应经受鲁迅的拷问——因为鲁迅本人已经千百遍地拷问自己。

传统文化在民族文化心理深层积淀形成的某些劣根性,是难以自省自察自知的。

但它却是妨害我们民族进取现代文明的痼疾。

一个民族具有庸人气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国人自卑自负又自慰的阿Q精神。

德国在普鲁士时代曾经是庸人气息弥漫的民族,但经过包括马克思在内的一代代思想家哲学家的批判,经过贝多芬这样伟大的艺术家的陶铸,百年过后的德意志民族已是世界上最有自信和自尊、最有生命活力和创造精神的民族之一。

鲁迅作为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的当代意义正在于此。

虽然今日中国的成就令世人刮目相看,据说已经到了可以说“不”的时代,但从器物文明建设上处处散发出来的暴发户气息中,从种种时髦的学术论争和学术命题所暴露出的盲目的民族自卑与自傲的文化心理中,我们仍然可以清晰地嗅出阿Q主义的味道——今日之新国粹主义不正在国学热国故热中疯长么?

如果我们不能在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培育出刚健峻拔的民族品格和自信自谦的民族精神,最终,精神的贫乏将使中华民族难以真正崛起。

当然,我并不排拒周作人。

在今日和平发展的中国,有些人欣赏周作人也很正常。

但不能以此而排拒鲁迅甚至贬低鲁迅,尤其作为民族精神体现者和创造者的知识分子,不能媚俗从众丧失操守地靠作翻案文章靠出卖民族的良知,哗众取宠谋利发财。

在鲁迅的伟岸形象面前,周作人永远是一抔黄土。

鲁迅,不应也不会离我们远去!

注 周作人:

鲁迅二弟;现代散文家、诗人、文学翻译家,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抗日战争爆发后,居留沦陷后的北平,出任伪南京国民政府委员、伪华北政务委员会常务委员兼教育总署督办等职。

16.文章第一段写道:

“一个人,在他的青年时代,首先读的是鲁迅还是周作人,我想,可能对他的一生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作者这样说的目的是什么?

(4分)

答:

17.从文章中看,应该怎样概括周作人文学创作的特点?

(4分)

答:

18.文中说“鲁迅作为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的当代意义正在于此”,其“当代意义”的具体含义有哪两个方面?

根据上下文做出概括。

(4分)

答:

19.作者认为“鲁迅不应离我们远去”是因为今天我们仍然需要鲁迅的批判精神。

请以鲁迅小说《祝福》为例,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6分)

答:

五、语言表达(12分)

20.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填入横线处。

(只填序号)(4分)

李泽厚认为,汉字以“象形”、“指事”为本源。

________________正是这个方面使汉字的“象形”在本质上有别于绘画,具有符号所特有的抽象意义、价值和功能。

①一个字表现的不只是一个或一种对象,而且也经常是一类事实或过程,也包括主观的意味、要求和期望。

②“象形”有如绘画,来自对对象概括性极大的模拟写实。

③这即是说,“象形”中也已蕴涵有“指事”、“会意”的内容。

④然而如同传说中的结绳记事一样,从一开始,象形字就已包含有超越被模拟对象的符号意义。

21.刘一新的爸爸为爷爷买了一款老年手机,但文化水平不高、视力又不好的爷爷看不懂使用说明书。

请参照下面说明书的部分内容,替刘一新写一段话,向爷爷介绍手机的这两项功能。

要求既简明扼要,又通俗易懂。

(4分)

(1)一键求救:

可先预设指定号码,如有紧急情况,长按该键即可直接呼叫所设号码,同时发出预设语言信息,达到求救目的。

(2)语音短信:

收到短信后无需翻页查看,按OK键即可通过内设语音功能直接读取,再按再读,适合视力不佳者使用。

答: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概括回答“原创文化”的特点。

(4分)

为了改变我国科学研究原创能力薄弱的现状,近年来人们对原创文化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

原创文化是一个国家科学创造能力的基础和条件,它旨在追求卓越,激励人们既要焕发自己的创造力,也要努力吸纳前人的思想。

原创文化提倡广泛交流、全面开放。

正如费孝通所说: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科学上的许多原创性成果都是在学者们的思想交流,观念碰撞中产生的。

萧伯纳说得好:

两个人交换苹果,每人手里还是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两个人交换思想,那么每人就同时拥有了两种思想。

原创文化的精髓在于维护学术自由,这源于科学发展的内在需要。

由于科研工作的探索性特点,原创的东西一般在开始时不易被大家理解,如果没有学术自由,它们往往在不经意之间就被扼杀了。

答:

六、作文(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一种热带观赏鱼,在小鱼缸里不管养多长时间,也只能长到三寸来长。

然而,将这种鱼放到大水池中,两个月就可以长到一尺长。

狼是一种有极强好奇心的动物,它们对周围的环境总是充满兴趣,不断体验,从而躲避危险,发现食物,顽强地生存下来。

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随机挑选出一些学生作为“最有前途者”,然后将名单交给班主任。

由于老师对这些学生寄予了更大的期望,八个月后,他们的成绩明显提高。

以上现象启发人们认识到人才成长是有一定规律的。

要求:

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

1.C 2.C 3.A 4.C 5.B 6.C 7.D 8.C 9.C 10.C 11.B12.A 

13.

(1)谢知县写信给我,拜托我记下修建这座堤坝的始末,信中写道:

“(你的文章)使后人(对这堤坝)可以有据可考,就算我卸任之后(堤坝)也不会就此毁坏。

(2)他出任知县,并没有自负才能而忽视百姓们的急需问题。

(3)我认为他的话非常正确。

14.

(1)①对比:

城内和城外景色的对比。

②比喻:

莺声像人在说话,草间风吹如药的香味。

③多角度描摹:

通过视觉、听觉、嗅觉来表现春日景物的特点。

(2)感觉优美却无言表达,表现了诗人对郊外春日景色由衷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这样写委婉含蓄,富有情趣,收到了含不尽之意于言外的艺术效果。

15.

(1)无以至千里 痛定思痛 

(2)举匏尊以相属 惊涛拍岸 (3)寻常巷陌 未云何龙 (4)惟草木之零落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16.

(1)阐明了青年时代树立正确阅读观的重要性。

(2)为下文作者提出鲁迅精神的重要性作铺垫。

17.利用白话的形式,讲究文字技巧;欣赏玩味中国传统的器物文化;书写的是封建士大夫的情调。

(或“他仍然以传统士大夫心态用冲淡的白话语言去娴熟地把玩起中国的器物文化来”。

18.

(1)批判“传统文化在民族文化心理深层积淀形成的某些劣根性”。

(2)“培育出刚健峻拔的民族品格和自信自谦的民族精神。

19.略。

20.②④①③

21.(示例)

(1)这个键叫求救键。

您要是犯病了,不用拨电话号码,只要在这个键上按一小会儿,我爸爸妈妈就知道您有事了,马上就会赶过来。

(2)这里有个OK键。

要是有人给您发短信了,您只要按一下这个键,手机就会把短信的内容读给您听;要是您一遍没听清,再按一下,它会再读一遍。

22.①追求卓越,②提倡广泛交流、全面开放,③维护学术自由。

23.略。

参考译文

从云柯乡往南,到某一处,有一道几尺宽的堤坝,截断了海水潮汐,使其无法涌入两边的农田,这是姓谢的知县为政时修造的。

堤坝修建完成,谢知县写信给我,拜托我记下修建这座堤坝的始末,信中写道:

“(你的文章)使后人(对这堤坝)可以有据可考,就算我卸任之后(堤坝)也不会就此毁坏。

”谢知县是阳夏人,字师厚,他的名字叫做“景初”。

他的祖上某一位是以文才闻名天下,后来接连几代人地位显贵,到了他这代,已经是以文才著称的显贵世家了。

他出任知县,并没有自负才能而忽视百姓们的急需问题。

一开始修建堤坝时,正是丁亥年十一月,(他)能够不畏冰雪严霜的寒冷,亲自到场鼓励百姓努力劳作,治理水患,也能让老百姓个个互相劝勉而跟随他,甚至忘记了劳作的辛苦,于是没有过多久,堤坝就修建而成。

他仁爱百姓的心思,在这件事上已经彰显得很明显了,但是他依旧不满足于此,又考虑着把这事告知后人,让后来者继续将这座堤坝保护完好,好让堤坝永世长存。

好啊!

仁者深谋远虑却又能够为百姓兴除灾害,像他这样的人,事迹不可以不流传下去。

而后世的君子,考查谢景初其人,知道这件事后也不可能没有触动。

之前我因为有事经过余姚这个地方,他来拜访我,和我聊起天下之事,从容不迫地侃侃而谈。

谢景初说:

“真理都是宏大而隐秘的,圣人们往往只能知道事物表象的道理,却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的深层本质,这其中的原因就是每个人都有难以通晓的地方。

那些详细的政事治理教条法律,凡是和人扯上边的,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这是比较容易为人知晓的表象道理。

疏通道路河流,治理农田桑园,修建防护的堤坝沟渠来抵御旱涝灾害;兴建学校,让百姓能够在学校学习礼乐之道,用(圣人之道)感化收服百姓,这更是老百姓急需的,这种道理比表象又深了一层。

现在这些当官的,那些愚蠢的根本就不知道他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材料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