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泵的修理工艺.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903455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56.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离心泵的修理工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离心泵的修理工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离心泵的修理工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离心泵的修理工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离心泵的修理工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离心泵的修理工艺.docx

《离心泵的修理工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离心泵的修理工艺.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离心泵的修理工艺.docx

离心泵的修理工艺

南通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通用工艺

NTS-L04015

 

离心泵的修理工艺

 

编制:

校对:

审核:

审定:

 

 

2004年月日实施

1.适用范围

适用于船用离心泵的修理。

2.离心泵的常见类型

1-弹性联轴节2-叶轮3-机械密封装置4-反牙螺帽5-泵体6-泵轴7-泵盖

2.1立式离心泵:

立式离心泵分为单级立式离心泵、双级立式离心泵、多级立式离心泵。

2.1.1单级和双级立式离心泵

单级和双级立式离心泵的泵壳的式样有中开式和上开式。

立式离心泵多用于船舶压载泵、舱底水泵、冷却水泵和消防泵。

2.1.2立式多级离心泵

立式多级离心泵多用于锅炉给水泵。

2.2卧式离心泵:

卧式离心泵又分为单级卧式离心泵、双级卧式离心泵、多级卧式离心泵。

单级和双级卧式离心泵泵壳的式样多为中开式。

卧式离心泵多用于船舶压载泵、舱底水泵、冷却水泵和消防泵。

3.作业前的准备

3.1船舶进厂后现场勘验工程。

3.1.1.有条件时对需要修理的泵进行预试验

3.1.1.2记录泵的进出口的压力、转速、电机的电压和电流。

3.1.1.3观察并记录泵的轴封处、泵体接合面等处的渗漏情况。

3.1.1.4泵运行时的噪音和振动情况。

3.1.1.5泵轴承处的温度。

3.1.1.6泵与电动机的轴线状况。

3.1.2通知船方切断电源,关闭泵的进出口阀,拆掉电动机的电线。

4.作业工艺流程

4.1在接到工程主管开出的《派工和安全质量交底单》后方可施工。

4.2在配电板上挂上警示牌。

4.3拆掉电动机与泵联轴节的连接螺栓(如是弹性联轴节则不需要拆),拆掉固定电动机的螺栓,电动机拆出。

4.4拆卸泵的进出口管法兰螺栓,泵的底脚螺丝,泵吊出。

用闷板把泵的进口管子法兰闷住。

4.5泵吊运进车间解体

4.5.1拆掉泵壳间的连接螺栓,定位销拔出,上下泵壳拆开。

4.5.2拆掉轴承箱上的所有紧固螺栓,拆掉轴承压盖螺栓。

如轴封的材料是填料则需把填料压盖拆掉。

4.5.3把泵轴连同轴承、叶轮、阻水环、机械密封等一起拆出。

4.5.3.1阻水环拆出。

4.5.3.2松掉叶轮的保险螺帽,取下止退垫圈。

叶轮的保险螺帽一般为反牙螺纹。

4.5.3.3叶轮拆出

4.5.3.4拆掉机械密封装置的弹簧、动环座及销钉、胶环、动环、静环和轴承盖。

拆机械密封时要小心谨慎,动环容易损坏。

如是填料则把填料的水封环拆出。

4.5.3.5拆掉联轴节。

4.5.3.6拆掉轴承。

4.6泵的零部件检查修理

4.6.1泵壳的检查与修理

4.6.1.1检查泵壳的腐蚀情况并记录。

如泵壳有裂纹或腐蚀可以用补焊或镶补的方法修理(需另外出修补工艺),若泵壳无修补价值应换新。

4.6.1.2上下泵壳间的床垫铲除干净,检查两密封面的腐蚀情况,轻微腐蚀,可以用修补剂来修补。

4.6.1.3上膛床检查泵壳上下阻水环座与电动机底座是否在一个轴线上。

径向超过0.10mm轴向超过0.2mm用膛床膛出。

4.6.2泵轴检查与修理。

4.6.2.1如泵轴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换新。

泵轴的材料为:

海水泵用1Cr18Ni9Ti、淡水泵用2Cr13。

4.6.2.1.1泵轴有裂纹

4.6.2.1.2表面严重磨损或因刷蚀而出现较大的沟痕,影响了轴的机械强度。

4.6.2.1.3键槽扭裂括张严重。

4.6.2.2上车床检查泵轴的弯曲情况,泵轴的弯曲量不大于0.05mm,如超过应校直,泵轴可以用油压机来压直(一般换新)。

4.6.2.3检查泵轴表面的磨损和腐蚀情况,如不严重可以采取喷涂、镀铬、镶套的方法修理。

若泵的密封是填料密封,要检查填料装置处的轴或轴套,如磨损过大或有沟痕(尤其是沟痕),应修复。

4.6.2.4泵轴修理时,还应满足下列要求:

4.6.2.4.1工作轴颈的圆度和圆柱度,其误差应≤0.03mm。

4.6.2.4.2法兰端面对轴线的端面跳动≤0.04mm。

4.6.2.4.3法兰外圆对轴线的径向跳动≤0.04mm。

4.6.2.4.4工作轴承对轴线的径向跳动≤0.03mm。

4.6.3叶轮检查与修理

4.6.3.1检查叶轮阻水环处的磨损情况,如磨损严重可以采取镶套的方法修理。

修理后测量叶轮阻水环处的数据并记录。

4.6.3.2叶轮有下列缺陷之一时,应该换新。

4.6.3.2.1叶轮表面出现校深的裂纹或开式叶轮的叶瓣产生断裂。

4.6.3.2.2表面因腐蚀而形成较多的砂眼或穿孔。

4.6.3.2.3轮壁因腐蚀而变薄,以致强度不足。

4.6.3.2.4叶轮进口处有较严重的磨损。

4.6.3.2.5叶轮变形。

4.6.3.3叶轮换新后应对新叶轮进行仔细检查,新叶轮要做静平衡试验。

如泵的额定转速>1800r/min,流量>55立方米/小时,叶轮外径>150mm的泵叶轮要做动平衡试验。

4.6.4阻水环检查与修理

4.6.4.1测量阻水环的内径,并记录。

4.6.4.1.1阻水环与叶轮阻水环处的配合间隙应符合表一的要求,如间隙过大则换新。

 表一          单位:

mm 

阻水环内径

安 装 间 隙

修换间隙

极限间隙

总 间 隙

半径方向允许值

≤80

0.28-0.38

0.07-0.31

0.70

1.05

>80-120

0.32-0.43

0.07-0.36

0.80

1.20

>120-150

0.36-0.49

0.08-0.41

0.90

1.35

>150-180

0.39-0.52

0.09-0.43

1.00

1.50

>180-215

0.42-0.58

0.09-0.49

1.10

1.65

>215-250

0.46-0.61

0.10-0.51

1.15

1.73

>250-280

0.50-0.67

0.11-0.56

1.26

1.88

>280-315

0.53-0.70

0.11-0.59

1.35

2.03

>315-355

0.57-0.75

0.12-0.64

1.45

2.18

>355-400

0.62-0.80

0.13-0.67

1.55

2.33

>400-500

0.70-0.90

0.14-0.76

1.75

2.63

4.6.4.1.2如是锅炉给水泵,阻水环与叶轮阻水环处的配合间隙按表二选取,间隙过大则换新。

表二单位:

mm

阻水环内径

安装间隙

极限间隙

≤50

0.17-0.22

0.45

>50-80

0.19-0.25

0.51

>80-120

0.22-0.29

0.60

>120-150

0.26-0.34

0.70

4.6.5机械密封装置和填料箱

4.6.5.1一般情况下修理泵时机械密封要换新。

机械式轴封

1-密封环2-静环3-动环4-胶环5-动环座6-销钉7-弹簧

4.6.5.2特殊情况下,机械密封进行修理。

4.6.5.2.1动、静环送专业厂家研磨或换新。

4.6.5.2.2“O”型圈老化变质失效,换新。

4.6.5.2.3弹簧失效换新,新弹簧要检查弹簧的旋向。

4.6.5.3如泵的密封是填料密封则填料全部换新,泵填料箱中的水封环和轴要保持0.4--0.5mm的径向间隙。

4.6.6泵的轴承清洁检查,如有缺陷轴承换新。

4.6.7检查泵与电动机联轴节。

若泵的联轴节是弹性联轴节,检查弹性圈是否完好,如损坏则换新。

4.7泵组装

4.7.1轴承加牛油装复,轴承盖装复。

因轴承是推力轴承,所以要注意轴承装复的方向。

4.7.2联轴节装复,应注意保持其端面与轴线的垂直。

4.7.3把机械密封的静环装复到轴封压盖或上泵壳内,装复机械密封动环及弹簧装复到泵轴上,并固定。

因机械密封的动静环特别脆,所以装机械密封要特别小心。

4.7.3.1装机械密封时要注意机械密封弹簧的旋向。

4.7.3.1.1如泵浦为顺时针转动,而泵浦只有一付机械密封时,弹簧的旋向为右旋。

4.7.3.1.2如泵浦顺时针转动,而泵浦上下都有机械密封时,上部的机械密封的弹簧的旋向为右旋,下部机械密封的弹簧的旋向为左旋。

4.7.3.1.3逆时针转动的泵浦方向相反。

4.7.4叶轮上下阻水环上涂上兰油,把上阻水环套到叶轮上,叶轮装到泵轴上,装上止退垫圈,叶轮的保险螺帽上紧,把下阻水环套到叶轮上。

4.7.5把泵轴装到下泵壳内,轴承座上紧,转动泵轴,以手感轻快无死点为宜。

4.7.6泵壳间床垫换新,上泵壳装复。

敲入泵壳之间的定位销,上紧泵壳间的螺栓,上紧轴承压盖。

用手转动泵轴,以手感轻快无死点为宜。

4.7.6.1如用手转动泵轴,有死点,再把上泵壳拆开,泵轴拆出,用刮刀修刮上下阻水环上有兰油的地方,再把泵轴装复,泵壳装复,螺栓全部上紧,如此反复,直到用手转动泵轴无死点为止。

4.7.7若泵的密封是填料,新填料装复,填料压盖上紧。

4.7.7.1填料应一道一道压进去,搭口错开,填料搭口成45°角。

4.7.7.2海水泵、低温淡水泵等泵浦用牛油填料。

热水循环泵、锅炉循环泵、输油泵等泵浦用石墨填料或聚四氟乙烯填料。

4.7.7.3泵浦的填料不要压得很紧。

4.7.8在车间内灌水试验,如泵壳修补过,进行泵压实验,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25倍,检查泵壳、机械密封等处是否有渗漏。

4.8泵浦吊运上船。

4.8.1泵的底脚螺丝装复,泵浦进出口管上的法兰床垫换新后泵装复。

注意管子上的老床垫要铲除干净,检查管子法兰的密封面是否有缺陷,如影响密封性能的要通知船方换新。

4.8.2电动机装复并固定,进行泵和电动机的对中找正。

数据应符合表四的规定。

表四

项 目

联 轴 节 形 式

刚性联轴节

爪形联轴节

弹性联轴节(带橡皮销、橡皮制动块和圆盘的滑销式套筒联轴节

转速≤2850转/分钟

偏移,mm

≤0.05

≤0.10

≤0.15

曲折,mm

≤0.05

≤0.10

≤0.75

转速>2850转/分钟

偏移,mm

≤0.025

≤0.05

≤0.08

曲折,mm

≤0.025

≤0.05

≤0.40

4.8.3用手转动泵轴,应无死点,异常声响等情况。

4.8.3通知船方电动机接线。

取下禁示牌。

4.9泵浦装复后试验

4.9.1检查泵的有关仪表及其附件有无损伤,是否准确,管接头是否严密,各仪表管路是否接通。

4.9.2打开泵的进出口阀门,确认泵内充满介质,无空气。

4.9.3点动启动电动机,检查泵轴的转向是否正确。

(一般泵的转向为顺时针转动)

4.9.4泵浦进行效用试验。

试验时间应超过1小时,泵的压力满足系统要求。

4.9.4.1试验时测量轴承的温度,滚动轴承最高工作温度不超过75℃,滑动轴承工作温度不超过65℃。

4.9.4.2检查机械密封或填料的是否有渗漏现象。

机械密封只允许有轻微渗漏;填料密封泄漏量不多于50滴/分钟,如渗漏比较严重,把填料压盖压紧一点即可。

4.9.4.3各部位不允许有异常的振动和响声。

5、注意事项:

5.1泵浦吊运时,泵本体进出口管要包扎好,防止异物进入。

5.2施工人员应遵从吊运及操作等各项安全规章制度。

6.工、量具

常用的钳工工具、合适的手拉葫芦和钢丝绳、百分表、游标卡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