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文言教师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033699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3.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天文言教师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天天文言教师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天天文言教师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天天文言教师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天天文言教师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天天文言教师版.docx

《天天文言教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天文言教师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天天文言教师版.docx

天天文言教师版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欧阳修《丰乐亭记》苏轼《喜雨亭记》苏辙《黄州快哉亭记》

苏轼《石钟山记》司马光《资治通鉴·魏徵谏太宗罢点兵》欧阳修《泷冈阡表》

欧阳修《五代史宦者传论》苏轼《范增论》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曾巩《寄欧阳舍人书》曾巩《墨池记》陆游《书巢记》欧阳修《相州昼锦堂记》苏轼《超然台记》

苏轼《宝绘堂记》周去非《桂》张耒《送秦少章赴临安簿序》欧阳修《纵囚论》

苏轼《放鹤亭记》王禹偁《黄冈竹楼记》《唐河店妪传》苏轼《留侯论》刘敞《患盗论》

李清照《金石路后序》

1.魏徵谏太宗罢点兵

《资治通鉴》

上厉精求治,数引魏徵入卧内,访以得失;徵知无不言,上皆欣然嘉纳。

上遣使点兵,封德彝奏:

“中男①虽未十八,其躯干壮大者,亦可并点。

”上从之。

敕出,魏徵固执以为不可,不肯署敕,至于数四。

上怒,召而让之曰:

“中男壮大者,乃奸民诈妄以避征役,取之何害,而卿固执至此!

”对曰:

“夫兵在御之得其道,不在众多。

陛下取其壮健,以道御之,足以无敌于天下,何必多取细弱以增虚数乎!

且陛下每云:

‘吾以诚信御天下,欲使臣民皆无欺诈。

’今即位未几,失信者数矣!

”上愕然曰:

“朕何为失信?

”对曰:

“陛下初即位,下诏云:

‘逋负②官物,悉令蠲免③。

’有司以为负秦府国司者,非官物,征督如故。

陛下以秦王升为天子,国司之物,非官物而何!

又曰:

‘关中免二年租调,关外给复一年。

’既而继有敕云:

‘已役已输者,以来年为始。

’散还之后,方复更征,百姓固已不能无怪。

今既征得物,复点为兵,何谓以来年为始乎!

又陛下所与共治天下者在于守宰,居常简阅,咸以委之;至于点兵,独疑其诈,岂所谓以诚信为治乎?

”上悦曰:

“向者朕以卿固执,疑卿不达政事,今卿论国家大体,诚尽其精要。

夫号令不信,则民不知所从,天下何由而治乎?

朕过深矣!

”乃不点中男,赐徵金瓮一。

注释:

①中男:

唐制,民年十六为中男,十八始成丁,二十一为丁,充力役。

②逋负:

拖欠。

③蠲免:

免除(租税、罚款、劳役等)

1.解释下列加点实词的意思。

访:

让:

御:

治: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徵固执以为不可/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B.居常简阅,咸以委之/唯君图之

C.必多取细弱以增虚数乎/何谓以来年为始乎

D.乃奸民诈妄以避征役/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

3.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向者朕以卿固执,疑卿不达政事,今卿论国家大体,诚尽其精要。

(2)夫号令不信,则民不知所从,天下何由而治乎?

朕过深矣!

答案:

1.访:

询问,咨询让:

责备御:

治理治:

治国之道

2.B人称代词,他们/指示代词,这件事(A认为C表感叹语气D动词,是)

3.

(1)以前朕认为你比较固执,怀疑你不通达政务,现在看到你议论国家大政方针,确实都切中要害。

(2)朝廷政令不讲信用,那么百姓不知该怎么办,国家如何能得到治理呢?

朕的过失很严重啊!

【参考译文】

唐太宗励精图治,多次让魏徵进入卧室内,询问政治得失。

魏徵知无不言,太宗均高兴地采纳。

太宗派人征兵,封德彝上奏道:

“中男虽不到十八岁,但其中身体魁梧壮实的,也可一起征召。

”太宗同意。

敕令传出,魏徵坚持己见不肯签署,如此往返四次。

太宗大怒,将他召进宫里责备道:

“中男中身体强壮的,都是那些奸滑虚报年龄以逃避兵役的人,征召他们有什么害处,而你却如此固执!

”魏徵答道:

“军队在于治理得法,而不在人数众多。

陛下征召身体壮健的成丁,用正确的方法加以管理,便足以无敌于天下,又何必多征召年幼之人来增加虚数呢?

而且陛下每次都说:

‘朕以诚信治理天下,欲使臣下百姓都没有欺诈行为。

’现在陛下即位没多久,却已经多次失信了!

”太宗惊愕地问道:

“朕怎么失信了?

”魏征答道:

“陛下刚即位时,就下诏说:

‘百姓拖欠官府的财物,一律免除。

’有关部门认为拖欠秦王府国司的财物,不属于官家财物,仍旧征收索取。

陛下由秦王升为天子,秦王府国司的财物不是官家之物又是什么呢?

陛下又说:

‘关中地区免收二年的租调,关外地区免除徭役一年。

’不久又有敕令说:

‘已纳税和已服徭役的,从下一年开始免除。

’如果归还已纳税物之后,又重新开始征调,这样百姓不能投有怪罪之意。

现在是既征收租调,又征召为兵,还谈什么从下一年开始免除呢?

另外与陛下共同治理天下的都是这些地方官员,日常事务都委托他们办理;至征召兵丁时,却怀疑他们有诈,这难道是以诚信为治国之道吗?

”太宗高兴地说:

“从前朕认为你比较固执,怀疑你不通达政务,现在看到你议论国家大事,都切中要害;朝廷政令不信实,则百姓不知所从,国家如何能得到治理呢?

朕的过失很严重呐!

”于是,不征召中男,并赐给魏徵一个金瓮。

2.石钟山记

苏轼

《水经》云:

“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是说也,人常疑之。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枹①止响腾,余韵徐歇。

自以为得之矣。

然是说也,余尤疑之。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

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②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

舟人大恐。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因笑谓迈曰:

“汝识之乎?

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③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

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此世所以不传也。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注释:

①枹:

鼓槌。

②磔磔:

鹘鸣声。

③无射:

古钟名。

1.解释文中加点实词的意思。

搏:

识:

目:

殆:

陋:

2.下列加点虚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自以为得之矣之:

代词,指石钟山命名的原因

B.而大声发于水上而:

表转折,但是。

C.因笑谓迈曰因:

于是

D.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以:

3.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2)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3)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此世所以不传也。

答案:

1.搏:

撞击识:

知道,明晓目:

亲眼(名词作状语)殆:

大概陋:

见识浅陋

2.B“而”表承接。

3.

(1)如果现在把钟和磬放在水里,即使大风浪也不能使它们发出声音,何况石头呢?

(2)能敲得发出铿锵作响的山石到处都有,可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这是为什么呢?

(3)而渔夫船工即使知道却又不能用笔写出来。

这就是这座山(命名的真实缘由)在世上没能流传下来的缘故啊。

【参考译文】

《水经》上说:

“鄱阳湖口有座石钟山。

”郦道元认为,这山下面临深潭,微风掀起波浪时,水和石互相撞击,发出的声音象大钟一样。

这种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

现在如果把钟和磬放在水里,即使大风浪也不能使它们发出声音,何况石头呢。

到了唐代,李渤才寻访了它的遗迹,在潭边上找到两座山石,敲着听听它的声音,南边的山石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的山石声音清脆而响亮。

鼓槌的敲击停止以后,声音还在传播,余音慢慢消失。

他自己认为找到了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了。

然而这种说法,我更加怀疑。

能敲得发出铿锵作响的山石,到处都有,可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这是为什么呢?

元丰七年农历六月丁丑那天,我从齐安乘船到临汝去,正好大儿子苏迈将要到饶州德兴县做县尉,送他到湖口,因此能够看到这座叫做“石钟”的山。

庙里的和尚叫小童拿一柄斧头,在杂乱的石壁之间选择一两处敲打它,发出硿硿的响声,我仍旧笑笑,并不相信。

到了晚上,月色明亮,我单独和迈儿坐小船,到绝壁下面。

大石壁在旁边斜立着,高达千尺,活象凶猛的野兽、奇怪的鬼物,阴森森地想要扑过来抓人似的;山上栖息的鹘鸟,听到人声也受惊飞起,在高空中磔磔地叫着;还有像老头子在山谷中咳着笑着的声音,有的人说:

“这就是鹳鹤。

”我正心中惊恐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噌吰的声音象击鼓敲钟一样不停。

船夫非常害怕。

我仔细地观察,原来山下都是石头的洞穴和裂缝,不知它的深浅,微微的水波进入里面,冲荡撞击,便形成这种声音。

船划回到两山中间,快要进入港口,有块大石头挡在水流中心,上面可以坐百来人,中间是空的,有很多窟窿,风吹浪打吞进吐出,发出窾坎镗鞳的声音,跟先前噌吰的声音互相应和,好像音乐演奏起来一样。

我于是笑着对迈儿说:

“你明白吗?

发出噌吰响声的,那是周景王的无射钟,发出窾坎镗鞳响声的,那是魏庄子的歌钟。

古人没有欺骗我们啊!

事情没有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却主观地推断它的有无,能行吗?

郦道元见到和听到的,大概和我的见闻相同,可是说得不够详尽;一般做官读书的人又总不愿夜晚乘小船停靠在绝壁下面,所以没有谁能了解真相;而渔夫船工,即使(“虽然”也通)知道却又不能用笔写出来。

这就是这座山(命名的真实原由)在世上没能流传下来的缘故啊。

而浅陋的人竟用斧头敲击来寻求用钟命名的原由,还自己认为得到了它的真相。

我因此把上面的情况记载下来,叹息郦道元记叙的简略,而笑李渤见识的浅陋。

3.五代史宦者传论

欧阳修

自古宦者乱人之国,其源深于女祸。

女,色而已;宦者之害,非一端也。

盖其用事也近而习,其为心也专而忍;能以小善中人之意,小信固人之心,使人主必信而亲之。

待其已信,然后惧以祸福而把持之。

虽有忠臣、硕士列于朝廷,而人主以为去己疏远,不若起居饮食、前后左右之亲为可恃也。

故前后左右者日益亲,则忠臣硕士日益疏,而人主之势日益孤。

势孤,则惧祸之心日益切,而把持者日益牢。

安危出其喜怒,祸患伏于帷闼①,则向之所谓可恃者,乃所以为患也。

患已深而觉之,欲与疏远之臣图左右之亲近,缓之则养祸而益深,急之则挟人主以为质。

虽有圣智,不能与谋,谋之而不可为,为之而不成,至其甚,则俱伤而两败。

故其大者亡国,其次亡身,而使奸豪得借以为资而起,至抉其种类,尽杀以快天下之心而后已。

此前史所载宦者之祸常如此者,非一世也!

夫为人主者,非欲养祸于内而疏忠臣硕士于外,盖其渐积而势使之然也。

夫女色之惑,不幸而不悟,则祸斯及矣;使其一悟,捽而去之可也。

宦者之为祸,虽欲悔悟,而势有不得而去也。

唐昭宗之事②是已,故曰:

深于女祸者,谓此也。

可不戒哉!

注释:

①帷闼:

帐幕和小门。

②唐昭宗之事:

唐昭宗(李晔)因宦官专权为祸,天复元年(901),与宰相崔胤密谋诛杀宦官。

崔胤写信请朱温发兵迎接昭宗。

但事情被宦官知道了,先劫昭宗到凤翔。

次年,朱温兵围凤翔。

天复三年春,城中食尽投降,朱温尽杀宦官。

后来,崔胤和昭宗也先后被朱温杀害。

1.解释文中加点实词的意思。

端:

忍:

把持:

资: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或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盖其用事也近而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B.其源深于女祸/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C.则向之所谓可恃者/宦者之为祸

D.然后惧以祸福而把持之/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3.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盖其用事也近而习,其为心也专而忍

(2)宦者之为祸,虽欲悔悟,而势有不得而去也

答案:

1.端:

方面忍:

隐忍把持:

控制资:

口实,借口

2.C结构助词,的/助词,主谓间取消独立性(A均为连词,表并列B均为介词,比D均为介词,用,把)

3.

(1)因为他们在人君身边办事,又亲近又熟悉;他们的心思又专一又隐忍。

(2)对于宦官造成祸害这种事情,虽然想悔悟,但是从形势来看又不能够除掉他们。

【参考译文】

自古以来,宦官扰乱国家,它的本源比女色造成的祸患还要深远。

女人,不过使人君沉溺于美色罢了;宦官的害处却不仅仅在一个方面。

因为他们在人君身边办事,又亲近又熟悉;他们的心思,又专一又隐忍;能够用小善去迎合人君的心意,用小信去稳住人君的感情,使得做人君的一定信任他们,并且亲近他们。

等到人君已经信任他们了,然后用祸与福进行威吓来控制人君。

即使朝廷里有忠臣贤士,可是人君却认为他们疏远自己,侍奉起居饮食、跟随在前前后后的宦官可靠。

所以,身边的宦官一天天更加亲近,忠臣贤士就一天天更加疏远,于是人君的地位也一天天更加孤立。

人君势力孤单了,害怕祸患的思想就一天天更加严重,于是控制人君的宦官的地位,一天天更加稳固。

国家的安危由他们的喜怒来决定,人君的祸患就隐藏在宫廷之中。

那么先前认为可靠的人,现在却成了发生祸患的原因。

祸患已经很深了才觉察,想要跟疏远的臣子谋划去掉常在身边的宦官,动作过于迟缓,就会滋养祸患,使它更加严重;过于急切,就会使宦官挟持人君作为人质。

这时即使有大圣大智的人,也无法给人君出谋划策。

即使谋划了也不能去做,做了也不能成功。

到了事态十分严重的时候,就会两败俱伤。

所以祸患大的,就要亡国,次一点的就要丧身,而且能使奸雄借助这个口实来起事,直到搜捕宦官的同党,并全部杀掉,使天下人心大快,然后才算了结。

以前史书上记载的宦官祸患,常常是这样的,不是一代了!

那些做人君的,并不是想在宫廷里面滋养祸患,把忠臣贤士疏远在外面,这是逐渐积累造成,而且在形势上逼使他这样的。

对于女色的迷惑,不幸而又不能醒悟,那么祸患就会临头;如果人君一旦醒悟,揪着头发丢弃她就行了。

对于宦官造成祸害这种事情,虽然想悔悟,但是从形势来看又不能够除掉他们。

唐昭宗的事情就是这样的。

所以说这比女色造成的祸患还要深远,就是这个缘故,怎么能够不警惕呢!

4.范增论

苏轼

汉用陈平计,间疏楚君臣,项羽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

增大怒曰:

“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

”未至彭城,疽发背,死。

苏子曰:

增之去,善矣。

不去,羽必杀增。

独恨其不早耳。

然则当以何事去?

增劝羽杀沛公,羽不听,终以此失天下,当于是去耶?

曰:

否。

增之欲杀沛公,人臣之分也;羽之不杀,犹有君人之度也,增曷为以此去哉?

《易》曰:

“知几其神乎!

”《诗》曰:

“如彼雨雪,先集为霰。

”①增之去,当于羽杀卿子冠军②时也。

陈涉之得民也,以项燕、扶苏;项氏之兴也,以立楚怀王孙心;而诸侯叛之也,以弑义帝。

且义帝之立,增为谋主矣;义帝之存亡,岂独为楚之盛衰,亦增之所与同祸福也。

未有义帝亡而增独能久存者也。

羽之杀卿子冠军也,是弑义帝之兆也。

其弑义帝,则疑增之本也,岂必待陈平哉?

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

陈平虽智,安能间无疑之主哉?

吾尝论:

义帝,天下之贤主也。

独遣沛公入关,而不遣项羽;识卿子冠军于稠人之中,而擢以为上将,不贤而能如是乎?

羽既矫杀卿子冠军,义帝必不能堪。

非羽弑帝,则帝杀羽,不待智者而后知也。

增始劝项梁立义帝,诸侯以此服从;中道而弑之,非增之意也。

夫岂独非其意,将必力争而不听也,不用其言而杀其所立,羽之疑增必自此始矣。

方羽杀卿子冠军,增与羽比肩而事义帝,君臣之分未定也。

为增计者,力能诛羽则诛之,不能则去之,岂不毅然大丈夫也哉?

增年已七十,合则留,不合则去,不以此时明去就之分,而欲依羽以成功名,陋矣!

虽然,增,高帝之所畏也;增不去,项羽不亡。

呜呼,增亦人杰也哉!

注释:

①如彼雨雪,先集为霰:

好像下雪时一样,先聚集的只是霰雪。

语出《诗经》。

②卿子冠军:

即宋义。

公元前207年,秦围赵,楚怀王封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救赵途中,宋义畏缩不前,羽杀之。

1.解释文中加点实词的意思。

疏:

稍:

恨:

几: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苏子曰:

增之去善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当于是去耶?

曰:

否/于是余有叹焉

C.不用其言而杀其所立/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D.陈涉之得民也,以项燕、扶苏/而擢以为上将

3.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增之欲杀沛公,人臣之分也;羽之不杀,犹有君人之度也

(2)不以此时明去就之分,而欲依羽以成功名,陋矣

 

答案:

1.疏:

使……疏远稍:

渐渐恨:

遗憾几:

事物发生变化的细微迹象

2.A均为助词,主谓间取消独立性。

(B介词,在/介词,对C连词,表转折/连词,表并列D连词,因为/介词,把)

3.

(1)范增想要杀死沛公,是做臣子的职责;项羽不杀刘邦,还显得有君王的气度。

(2)不在这个时候弄清去留的分寸,却想依靠项羽而成就功名,浅陋啊!

【参考译文】

刘邦采用了陈平的计策,离间疏远楚国君臣。

项羽怀疑范增和汉王私下勾结,渐渐剥夺他的权力。

范增大怒,说:

“天下大事已经大致确定了,君王自己处理吧。

希望能让我告老还乡。

”回乡时,还没到彭城,就因背上痈疽发作而死。

苏子说,范增离去是好事,若不离去,项羽一定会杀他。

只遗憾他没有早早离开而已。

既如此,那么范增应当在什么时候离开呢?

当初范增劝项羽杀沛公,项羽不听,终因此而失去天下,应当在此时离去吗?

回答说,不。

范增想要杀死沛公,是做臣子的职责。

项羽不杀刘邦,还显得有君王的气度。

范增怎能在此时离去呢?

《易经》说:

“知道选择恰当时机,那不是很神明吗?

”《诗经》说:

“观察那气象,若要下雪,水气必定先聚集成霰。

”范增离去,应当在项羽杀卿子冠军的时候。

陈涉能够得民心,因为打出了楚将项燕和公子扶苏的旗帜。

项氏的兴盛,因为拥立了楚怀王孙子熊心;而诸侯背叛他,也是因为他谋杀了义帝。

况且拥立义帝,范增实为主谋。

义帝的存亡,岂止决定楚国的盛衰;范增也与此祸福相关。

绝没有义帝被杀,而单单范增能够长久得生的道理。

项羽杀卿子冠军,就是谋杀义帝的先兆;他杀义帝,就是怀疑范增的根本。

难道还要等到陈平出反间之计吗?

物品必定先腐烂了,然后才能生蛆虫;人必定先有了怀疑之心,然后谗言才得以听入。

陈平虽说智慧过人,又怎么能够离间没有疑心的君主呢?

我曾经评论义帝,称他是天下少有的贤君。

仅仅是派遣沛公入关而不派遣项羽,在稠人广众之中识别卿子冠军,并且提拔他做上将军这两件事,若不是贤明之君能做到这些吗?

项羽既然假托君王之命杀死了卿子冠军,义帝必然不能容忍。

因此,不是项羽谋杀义帝,就是义帝杀了项羽,这用不着智者指点就可知道了。

范增当初劝项梁拥立义帝,诸侯因此而服从;中途谋杀义帝,必不是范增的主意;其实岂但不是他的主意,他必然力争而却没有被接受。

不采用他的忠告而杀死他所拥立之人,项羽怀疑范增一定是从这时就开始了。

在项羽杀卿子冠军之时,项羽和范增并肩侍奉义帝,还没有确定君臣之身份,如果替范增考虑,有能力诛杀项羽就杀了他,不能杀他就离开他,岂不是毅然决然的男子汉吗?

范增年龄已经七十岁,意见相合就留下来,意见不合就离开他,不在这个时候弄清去、留的分寸,却想依靠项羽而成就功名,浅陋啊!

即使这样,范增还是被汉高祖所畏惧。

范增不离去,项羽就不会灭亡。

唉,范增也是人中的豪杰呀!

 

5.《梅圣俞诗集》序

欧阳修

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

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

凡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

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穷则愈工。

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予友梅圣俞①,少以荫补为吏,累举进士,辄抑于有司,困于州县,凡十余年。

年今五十,犹从辟书②,为人之佐。

郁其所蓄,不得奋见于事业。

其家宛陵,幼习于诗,自为童子,出语已惊其长老。

既长,学乎六经仁义之说。

其为文章,简古纯粹,不求苟说于世。

世之人徒知其诗而已。

然时无贤愚,语诗者必求之圣俞;圣俞亦自以其不得志者乐于诗而发之,故其平生所作,于诗尤多。

世既知之矣,而未有荐于上者。

昔王文康③公尝见而叹曰:

“二百年无此作矣!

”虽知之深,亦不果荐也。

若使其幸得用于朝廷,作为雅、颂,以歌咏大宋之功德,荐之清庙,而追商、周、鲁《颂》之作者,岂不伟欤!

奈何使其老不得志而为穷者之诗,乃徒发于虫鱼物类、羁愁感叹之言?

世徒喜其工,不知其穷之久而将老也,可不惜哉!

圣俞诗既多,不自收拾。

其妻之兄子谢景初,惧其多而易失也,取其自洛阳至于吴兴以来所作,次为十卷。

予尝嗜圣俞诗,而患不能尽得之,遽喜谢氏之能类次也,辄序而藏之。

其后十五年,圣俞以疾卒于京师,余既哭而铭之,因索于其家,得其遗稿千余篇,并旧所藏,掇其尤者六百七十七篇,为一十五卷。

呜呼!

吾于圣俞诗论之详矣,故不复云。

注释:

①梅圣俞:

即梅尧臣,字圣俞,北宋诗人。

②辟书:

招聘之书,指应地方官的聘请。

③王文康:

王曙,宋仁宗时宰相。

1.解释文中加点实词的意思。

穷:

举:

抑:

次:

2.解释文中加点虚词的意思。

(1)凡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

(2)少以荫补为吏:

(3)而未有荐于上者:

(4)昔王文康公尝见而叹曰:

3.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2)郁其所蓄,不得奋见于事业

(3)其为文章,简古纯粹,不求苟说于世

答案:

1.穷:

困厄举:

(被)推荐抑:

压制次:

编排

2.者:

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以:

因为于:

介词,向而:

连词,表承接

3.

(1)如此说来,那么并非写诗使人穷困潦倒,大概是穷困潦倒后才能写出好诗来。

(2)郁积自己的才能智慧,不能在事业上充分地表现出来。

(3)他写出的文章简古纯正,不希求苟且取悦于世人。

【参考译文】

我听到世人常说:

诗人仕途畅达的少,困厄的多。

难道真是这样吗?

大概是由于世上所流传的诗歌,多出于古代困厄之士的笔下吧。

大凡胸藏才智而又不能充分施展于世的士人,大都喜爱到山头水边去放浪形骸,看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等事物,往往探究它们的奇特怪异之处,内心有着忧愁感慨愤激的郁积,这些情感化为诗兴,即寄托在怨恨讽刺之中,道出了逐臣寡妇的慨叹,而写出了人所难于言传的感受来。

大概越困厄就越能写得工巧。

如此说来,那么并非写诗使人穷困潦倒,大概是穷困潦倒后才能写出好诗来。

我的朋友梅圣俞,年轻时由于荫袭补为下级官吏,屡次被推荐去考进士,总是遭到主考部门的压制,在地方上困厄了十多年。

年已五十了,还要靠别人下聘书,去当人家的办事员。

郁积着自己的才能智慧,不能在事业上充分地表现出来。

他家乡在宛陵,幼年时就学习诗歌,从他还是个孩童时起,写出诗句来就已使得父老长辈惊异了。

等到长大,学习了六经仁义的学问,他写出的文章简古纯正,不希求苟且取悦于世人,因此世人只知道他会写诗罢了。

然而当时人不论贤愚,谈论诗歌必然会向圣俞请教。

圣俞也把自己不得志的地方,喜欢通过诗歌来发泄,因此他平时所写的东西,其中诗歌就特别多。

社会上已经知道他了,却没有人向朝廷推荐他。

从前王文康公曾看到他的诗作,慨叹地说:

“二百年没有这样的作品了!

”虽然对他了解很深,可还是没有加以推荐。

假使他有幸得到朝廷的任用,写出如《诗经》中雅、颂那样的作品,来歌颂大宋的功业恩德,献给宗庙,使他类似于商颂、周颂、鲁颂等作者,难道不是很壮伟的吗?

可惜他到老也不得志,只能写困厄者的诗歌,白白地在虫鱼之类上抒发穷苦愁闷的感叹。

社会上只喜爱他诗歌的工巧,却不知道他困厄已久将要老死了,这难道不值得叹息吗?

圣俞的诗很多,自己却不收拾整理。

他的内侄谢景初担心它太多容易散失,选取他从洛阳到吴兴这段时间的作品,编为十卷。

我曾经酷爱圣俞的诗作,担心不能全部得到它,十分高兴谢氏能为它分类编排,就为之作序并保存起来。

从那以后过了十五年,圣俞因病在京师去世,我已痛哭着为他写好了墓志铭,便向他家索求,得到他的遗稿一千多篇,连同先前所保存的,选取其中特别好的共六百七十七篇,分为十五卷。

啊,我对圣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