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发言材料修改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029626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29.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发言材料修改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发言材料修改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发言材料修改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发言材料修改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发言材料修改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发言材料修改版.docx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发言材料修改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发言材料修改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发言材料修改版.docx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发言材料修改版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发言材料修改版

集思广益谋发展多措并举促壮大

——2010年大冶市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总结和2011年工作安排

大冶市地处湖北省东南部,长江中游南岸,是中国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

全市国土面积1556平方公里,人口88万。

是湖北省“十强”县(市)、文明城市、园林城市,是青铜文化的发祥地。

城市经济发展的着力点在于乡镇,而乡镇经济发展的着力点在于农村,所以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是城镇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关键。

2010年,大冶市委、市政府根据省、黄石市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有关文件精神,始终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实施党的基层组织“五个基本”建设、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城市转型、加快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环节,常抓不懈。

一年来,全市村级集体经济得到了很快发展,实现了经济强村有突破、经济一般村有发展、经济薄弱村有起色的目标。

2010年我们主要是通过“六动模式”推动村级集体经济跨越发展。

一是科学规划推动。

对于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明显的村,采取科学规划推动的方式,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东风农场管理区东风村充分利用丰富的水资源优势,提出了“大兴特色渔业,做活水产文章”的发展路子,带领群众科学养殖致富,形成了“一组一品”的发展格局。

如,该村一组兴建了莲藕种植和鱼苗养殖基地;二组兴建了名优特产商品鱼养殖基地;三组建起了集休闲、垂钓、餐饮于一体的农家乐基地;四组建成了乡村风味腌制鱼基地。

2010年,村集体经济纯收入达到3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686元。

二是政策资金促动。

引导一些基础较好的村,通过招商引资发展支柱产业,加快集体经济发展。

如茗山乡彭晚村利用大冶市和茗山乡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引进外地老板投资创办烟花爆竹包装纸箱厂,安排村民就业14人,实现年产值45万元。

引进100多万元兴建了村级红砖厂,投产以来,年实现产值1600万元。

两个企业每年上交村委会租金12万元。

三是基地产业带动。

近年来,大冶市充分发挥党员致富基地的带富作用,带动村民群众共同发展致富。

如,刘仁八镇金柯村兴建辣椒基地带动周边200多名村民种殖、加工“金柯辣椒”,2010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5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4600元。

茗山乡柯畈村依托油茶基地,动员村民入股经营,2009年实现了集体经济10万元,人均纯收入3600元。

四是合作组织联动。

以村村联建、村社联建为纽带,通过优势互补、互促互动、互惠互利,实现村党组织与合作社党组织在党建工作方面相互交流、在经济发展上相互支持。

如刘仁八镇大董村与大董萝卜种植专业合作社、金柯村与金柯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刘文武村与刘文武种植专业合作社开展了村社联建,极大推动了集体经济发展。

五是深化改革拉动。

为了实现村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采取深化改革拉动的模式,实现集体经济发展。

如金湖街办铜山村村办企业在九十年代受市场经济的冲击,亏损严重。

铜山村审时度势,大胆改革,采取合股经营、个体招标承包、收资联营等多种形式,使奄奄一息的铜山企业扭亏为盈。

六是结对帮扶驱动。

按照“以强带弱、以富带穷”的思路,发挥强村的优势,扶持和带动弱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村村联建”试点以来,灵乡镇首强村坳头村主动召集村民代表大会,把该村集体企业广山矿15%的股份转让给风亭村,投入资金与风亭村联合开发风亭梅红山风景区,带动其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此外,坳头村还无偿提供5万元帮助风亭村维修道路、改造沟渠,实施路灯安装和引水工程,带动了风亭村新农村建设。

2010年,我们群策群力,多措并举,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是村级集体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

全市2010年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5431.78万元,村平均16.31万元,较2009年同比增长13.5%;村级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总数为282个,新增80个,较去年同比增长87%和32.5%;达到20万元的村总数为个,达到50万元的村总数为个,100万元以上的村总数为个;新增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总数为392个,比去年同比增长150%。

二是农村组织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要从根本上强化村级党组织推动科学发展、带领农民致富、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农村稳定的功能,发挥好战斗堡垒作用,必须靠发展集体经济。

要从根本上提高村级组织领导农村经济发展能力,增强运转保障和公共服务能力,最终也要靠发展集体经济。

我市2010年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极大地改善了基层工作条件,激发了广大农村党员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增强了村级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

三是党群干群关系得到进一步密切。

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壮大后,我市各村坚持以工补农,多方筹资,积极兴办各项社会事业,致力于改善民生,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让人民群众得到了发展实惠,让人民群众共享了壮大成果。

其中修建村与村之间连接路460公里,使村民走上了康庄路;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8处,使村民喝上了安全水;新建沼气池983口、沼气服务网点7处、养殖小区沼气工程5处,使村民用上了清洁能源等等。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群众得到了实惠、尝到了甜头、找到了奔头,增强了对各级基层党组织的信任和支持,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事关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市在2010年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收获了一些体会:

一是选好用好能人是前提。

我们觉得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必须选好配强村级领导班子尤其是村党支部书记,把那些有经营头脑、有致富本领、有奉献精神、有民主作风、有群众基础的农村优秀人才选拔到村“两委”班子中来。

有些村集体经济之所以发展“如火如荼”是因为他们有一批好的“领头羊”、而有些村得集体经济之所以发展停滞不前甚至倒退是因为他们没有选好带头人。

所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必须首先选准村支部书记,配强村级领导班子。

二是立足实际发挥优势是关键。

因为各村的实际情况不一样,自身存在的优势和劣势不一样,地域条件差异较大,经济发展水平各不相同。

所以各村必须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发展模式。

我们大冶市在认真总结各地发展实践基础上,重点探索出“资源依托型、产业带动型、服务创收型、城市拉动型、招商引资型、乡村旅游型、互助合作型”等多种发展模式,并不断总结经验进行宣传推广。

三是相关部门形成合力是保证。

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仅靠村一级自身的力量和资源是有限的。

要站在统筹城乡发展的高度,贯彻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方针,引导更多的资源和要素向农村聚集,形成工农互补、城乡互动、合作共赢的发展格局。

深入推进“城乡互联、结对共建”活动,加大督办检查力度,引导和督促结对单位认真落实“五个一”的目标任务,重点从班子建设、发展规划、资金项目等方面进行帮扶,帮助结对村兴办一个集体经济项目,年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

要鼓励各种社会力量开展与乡村结对帮扶,参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从而形成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合力。

我市2010年农村集体经济虽然不断发展壮大,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目前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总体水平有待提高。

有的乡镇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是遍地开花,处处生机盎然,而有的乡镇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是良莠不齐,发展极不均衡,最终影响总体水平的提高。

二是集体经济发展中技术含量高、产品上档次、竞争力强的村办企业不多,有待于我们做大做强。

我们许多村办企业由于发展刚刚起步,企业发展制度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企业规模有待于进一步扩大,销售的产品有待于进一步深加工,抗风险能力有待于进一步加强,还需要我们不断帮扶和支持才能不断茁壮成长。

为了克服以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困难,不断促进我市村级集体经济的稳步持续发展壮大,特制定我市2011年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安排:

一是继续大力开发优势资源,着力盘活集体资产。

2011年各村要围绕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制定“一村一规划”、“一村一政策”、“一村一目标”,立足自身实际,坚持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统一,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前提下,充分挖掘村域内山、水、林、矿产、风景等自然资源,特别是荒山、荒水、荒地、荒滩等“四荒”资源的潜力,通过拍卖、租赁承包、创办经济实体等方式,发展山场林业、果树种植、家禽养殖、矿产开采、休闲观光农业等。

同时要对村办企业厂房、机器设备和鱼池、林场等村级集体资产加强管理,实现保值增值。

最好要鼓励缺乏发展自然资源的城中村发展“路边经济”,通过投入资金和土地入股等途径,开发建设门面出租,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二是项目带动,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

近年来,我市加大了招商引资力度,通过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优化投资环境,提供优质服务,吸引了一大批精品项目,知名企业落户我市,如全国肉食品加工行业的龙头企业雨润集团落户陈贵镇,全国最大的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世界500强中粮集团落户还地桥、茗山等乡镇。

2011年我们要组织引导村集体依托大中型企业,特别是这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兴办各种小型加工厂、物流运输配套服务产业,兴办种植养殖型、加工增值型和产品运销型经济实体,构建企业带动、产业互动的良性格局,推动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

最后在结合全省和我市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实际,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提出两点建议。

一是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对薄弱村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扩大财政转移支付的覆盖面。

在政策扶持上,各级部门要重点倾斜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村,为其发展提供政策优惠。

在财政转移支付上,各级财政要安排一定数量的专项资金,采取贴息、补助或奖励的办法,重点支持年收入5万元以下的村发展集体经济项目。

二是要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创新。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是解决集体资产问题的关键,是解决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面临的新问题,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的迫切需要。

从本质上说,就是将实行共同共有产权制度的传统集体经济组织,改造成为实行按份共有产权制度的新型集体经济组织,使其成为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市场竞争主体,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利益共享、保护严格、流转规范、监管有力”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真正使集体资产“动”起来、“活”起来,实现保值增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