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常识.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029182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9.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CD常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CD常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CD常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CD常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CD常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CD常识.docx

《CD常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D常识.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CD常识.docx

CD常识

CD常识

2012-05-28

意义

话归正题,收藏CD(这里主要都只老版CD)有没有意义?

有些人说,老版音质好,制作精良,便以更好欣赏音乐;也有人说,老版有感觉,历史的感觉。

再加之物以稀为贵,一时间老版CD洛阳纸贵,有市更有价。

先发一篇台湾友人苏友瑞的文章:

(此人极为推崇法版)

这个讨论串来谈唱片的版位<==就是CD不同时期的压片、LP的各种版本。

基本上,当然是『耳听为凭』,但是,音响系统与音乐聆听者不同的主观取向,却很有可能让『耳听为凭』变成各说各话。

我个人主张,能够正确地辨识版位问题,表示他有能力逼进如临现场的音响系统,并可以捕捉到古典音乐欣赏中重要的『音色艺术』。

理由很简单:

很多版位,尤其是LP的重刻片与CD的『新转录方法』,往往是为了让低价错误音响展现出音效的快感,与『音响是为了重现现场并捕捉音色艺术』的个人目标是完全冲突的。

因此听地出版位不同,极可能表示你的音乐与音响的目标与我是一致的,这样子才不容易各说各话....

话说回来,我实在很惊讶『别的网站』有那么多音响硬件超过二十几万的人居然辨认不出版位的听感。

怪不得谈到音响硬件总是很容易各说各话,因为连唱片最原始的讯号差异都听不出来,怎么可能有客观的讨论?

当然,我的结论仍然是『耳听为凭』,但是这绝对不是主观的感受,而是不同年代的转录方式,有的正确有的错误,所以没有简单的通则可以一概而论,所以只好说『耳听为凭』。

以下先从唱片历史谈论大方向,再处理一个谈到唱片版位最容易出现的伪善问题,然后再来讨论不同的CD唱片版位。

古典音乐唱片市场的历史演变论

  本来尝试想讨论『古典音乐CD唱片低价化』的现象,但是越思考、越发现存在一种历史演变的角度,可以带出很有意思的古典音乐文化现象。

当然这篇只是游戏之作,不是非常严谨的学术论文,多个几年或少个几年、写错人名、写错厂牌名......通通可能发生。

  古典音乐唱片出版现象的历史溯源,我想可以从EMI的李格一统江湖谈起,约是50-60年代。

这时是一个『黄金时代』,水平高超的演奏家多得要命,厂商可以自由挑选他想要、他偏好甚至他利益所在的演奏家。

所以无论有多少商业运作或丑闻,制作的唱片就算不够满意也往往是极高水平的成品。

这么容易产生好产品的年代,我不论道德是非只论成果效益,故称为『黄金时代』。

  再来是70-80年代,古典音乐几个大厂的情势明朗,我称为『青铜时代』。

这时仍存在50年代大师教出的不少青出于蓝的继承者,每个演奏者都要向先师挑战:

他如果不能演奏出另一种绝佳的诠释并且拥有自己的特色,那么大厂商如何推销他的商品?

于是,在这种时代,无论是何种演奏传统的训练,演奏家总是费尽心思去产生具有个人特色的诠释方法。

以我个人主观而论:

DG的吉利尔斯、拉撒路四重奏团,PHILIPS的圣马丁弦乐团、布伦德尔,CBS的顾尔德,通通算是这个『青铜时代』的产物。

同时间,以古乐器演奏为号召的演奏也开始出现,所谓『回到作曲家时代的声音』那只是一种特色,通不过理性的论证。

但是,的确也走出一条创新诠释方法的路线。

  再来是90年代,新发行的唱片之获益仍大,但是如何吸引爱乐者购买新出版的唱片?

于是进入『星光时代』。

这时诠释的创新己经无能说服人了,明星的塑造成为主流方法,诠释的怪异也是另类选择。

当然,演奏家本身的外表一定要有特色:

特别美、性感、丑、甚至特殊残疾,通通可以成为卖点。

这种现象跟好莱坞己经相去不远,故称为『星光时代』。

  再来进入二十一世纪初,走向了『微利时代』。

因为再也不可能靠新发行唱片获利了,当然只能靠再版的大师级唱片获利。

这种再版唱片如何获利?

非常简单,一张CD唱片本身的材质,价格可以相差超过五十倍,当然这种差别的就是音响效果的明显差异。

而从使用的『讯源』到制作成唱片的过程,也相差过超过百倍。

种种省钱方法的运作之下,即使是把再版的大师全集卖得便宜五成,仍然可以获得巨额利益。

因此造成音响界开始发现『第一版CD唱片』居然比『新出版CD唱片』好听,CD也像LP一样讲究版位的现象开始产生并流行。

  以上是主流的古典音乐厂商之写照,非主流的厂商当然就不一定了。

从这种走向看来,唱片小厂在青铜时代与星光时代还可以放手一拼,到了微利时代大概就只好认输了。

于是小厂商倒得倒并得并,最后留下的小厂商自有其独以存活的特色,其中最大的共同特色就是『音响效果』。

  因为,只要对音响效果稍稍敏感一点,非常容易发现『新出版的低价CD唱片』有一种令人非常不舒服的『躁感』,让『长时间听音乐』变得非常不舒服。

除非你的音响系统把这些躁感通通修饰掉,否则长期听音乐变成很不舒服的事。

在我的体验中,这种不舒服的感觉即使是低价音响系统照样会出现。

  于是小厂商的唱片有了绝佳卖点,就是直接诉人性最原始感官的音响效果。

不管是走录音不修饰的美好时代唱片还是走修饰明显的RR、TACET等厂牌,它们共通的特性就是尝试让长期听音乐变成很舒服的事。

  十多年前我可以用手提音响加耳机大声听当时贵死人的吉利尔斯与拉撒路四重奏团,连续重复听三十几次也不会『躁』;而现在『新出版的低价CD唱片』,却是听一张『躁』一张;EMI的第一版马替农的德布西明明好听的要命,现在同一演奏录音之EMI大全集纸盒低价版却『躁』到听不完一张CD。

你说是我十多年前音响要求低吗?

十多年前不是没有买过超低价唱片,例如我最爱的唱片之一:

DG的肯普夫演奏贝多芬OP.126与其它钢琴小品集;它当年才200元一张,超级低价,但是偏偏一点『躁感』都没有!

  很明显的,低价化唱片带出来的是人类原始感官的不舒适。

  低价化CD唱片让很多人以低门坎进入古典音乐大师的世界,这是绝不可抹灭的优点;但是它是否也同时毒化热爱古典音乐的原始热情?

那种违反感官的躁感会不会进一步让古典音乐成为理智上的热情而非感官上的真正享受?

明明很躁,就是要说它是好唱片(事实上大师的演奏也的确非常好);久而久之,古典音乐不是听觉感官的满足,而是理智上的说服,最后是不是导致口是心非的虚伪古典音乐欣赏者增加?

  这是一种特殊的音乐社会学现象,很可能走向悲剧,需要的是摆脱流行观点的有识乐友共同承担!

从唱片版位问题谈古典音乐的一元化现象

  前文提到:

『.......再来进入二十一世纪初,走向了『微利时代』。

因为再也不可能靠新发行唱片获利了,当然只能靠再版的大师级唱片获利。

这种再版唱片如何获利?

非常简单,一张CD唱片本身的材质,价格可以相差超过五十倍,当然这种差别的就是音响效果的明显差异。

而从使用的『讯源』到制作成唱片的过程,也相差过超过百倍。

种种省钱方法的运作之下,即使是把再版的大师全集卖得便宜五成,仍然可以获得巨额利益。

因此造成音响界开始发现『第一版CD唱片』居然比『新出版CD唱片』好听,CD也像LP一样讲究版位的现象开始产生并流行。

  这里牵涉到的是一种特殊的现象:

唱片的硬件版位成为『收藏家』的收藏对象,并演变成商业价格飞涨。

这是资本主义社会必然的走向,好坏且先不论;然而从中看到很令人警剔的文化缺陷问题,却可以好好谈论一下。

唱片版位的直接听感:

  LP(黑胶唱片)与CD都有第一版(首度发行)的唱片音质普遍较佳、高价版胜过低价版过现象,只是凡事当然都有例外;所以我倾向体而直接地比较,耳听为凭。

例如,EMIFRANCE录音的卡拉丝在巴黎之《卡门》,西德版CD全面大胜荷兰版。

EMIFRANCE的马替农与ORTF之圣桑交响曲全集,荷兰版小赢目前贩卖的红与黑双片装CD。

EMIFRANCE的契可里尼与巴黎交响乐团之圣桑钢琴协奏曲全集,却是纸盒大全集版小胜荷兰版。

DG的大花版与EMI的GROC版是极烂的转录,但国内LP版位专业实力居首位的爱乐唱片大花陈先生却以他的音响系统向我证明出,美国制的GROC版听感极佳。

  总之,这种『版位问题』当然不是黑白分明的法律原则,必须诉诸爱乐者最直接的听感。

听不出来,对单纯的爱乐者不见得不好;但是如果要评论『音色』艺术或『录音』效果,听不出版位问题的现象就必须自我警剔了。

理所当然的,收集好版位唱片的人,也会有人听得出来而有人听不出来;听得出来的人花大钱收集版位,当然天经地义;听不出来的人被批评白花钱玩物丧志,也算合情合理。

这本来是很简单的原则,但是在『圣俗二分』的媚俗文化上,却被扭曲成自居为圣的问题。

玩物丧志还是自命清高?

  随着LP的首版唱片价格飞涨,CD德版唱片价格不菲,很快地出现一种:

『花钱买好版位的唱片是玩物丧志、炫耀金钱』的论调。

这种论调当然有几分真实,每个领域一定都有欺世盗名的人。

但是,使用该领域的欺世盗名者来一竿子打翻船是一种『圣俗二分』的诡辩;简而言之,只因为唱片价格不合理就全面否定追逐唱片版位好听的意义,只是一种自我标榜、自居为圣而己。

我曾一再看到『花几十万元玩LP硬件却大骂别人买一张几仟元的唱片是玩物丧志』的荒唐故事,主角当然是虚伪的追求名利;但是这么明显偏差的言论却可以得到认同与支持,呈现的就是一种非常糟糕的一元化思想。

  回到问题的本质:

『究意不同的CD唱片版位(或LP),我到底听不听得出好坏之别?

』这个问题之答案当然是主观的,但是对于『个人』却是客观的。

如果你能努力让自己训练出分辨版位好坏的耳力,当然是让自己音乐艺术的素养提升了。

如果你能努力『经验到』不同版位没有好坏之别,再建构理论证明不同版位听感的来源,那当然也是提升自己艺术鉴别力的好方式。

  所以,一开始我们要强调的就是『直接听感』:

EMIFRANCE的卡拉丝在巴黎的《卡门》,西德版CD全面大胜荷兰版。

这是在我的三万元级鉴听式音响经验中的现象,随便怎么ABTEST都一定正确无误;这就是对我来说客观无比的『直接听感』。

  这种『相对客观』的『直接听感』有何意义呢?

至少对我自己来说,追求好音质版位的唱片,不是为了音响效果,而是为了『对音乐忠实』。

对音乐忠实:

  要追求音响效果,录音的科学技术是永恒向前进的,再怎么好的原版录音,论音响效果永远也比不上新天新地林主惟先生代理的那些现代录音科学下的艺术级唱片。

  今天追问硬件版位,是因为有些梦幻的音乐演奏己经不复存在;例如说,对我主观而言,没有任何一个乐团可以比得上巴黎四大乐团之三(巴黎音乐院乐团、拉慕鲁乐团、柯隆内乐团与帕度鲁乐团,可惜至今找不到帕度鲁乐团的录音数据),所以任何能帮助我『更清楚聆听到巴黎四大乐团的演奏效果』之手段,就算花大钱也通通舍得花下去。

所以从『对音乐忠实』的立场,追逐唱片版位有它一定的客观意义。

若是太早就一元化地全盘否定这种客观的『直接听感』,小则丧失增进自我音乐素养的机会,大则沦落成『花几十万玩LP硬件却大骂别人玩几仟元的唱片』之虚伪徒众。

  『直接听感』是最重要的;能够发现不同唱片版位对音乐欣赏影响,绝对是增进音乐欣赏能力的『一种可行途径』,值得真诚的爱乐者费心于此。

  结果,只要扣上『花钱买好版位的唱片是玩物丧志、炫耀金钱』的论调,就可以看到一堆音响硬件几十万的人自命清高地宣称他不屑玩此等商业炒作游戏;这只有可能两种答案:

第一种是他们几十万的音响居然听不出有版位差别,原来他们的音响硬件就己经是虚伪商品了;第二种是他们听得出来,却藉由圣俗二分的习性来自我标榜、自居为圣。

无论那一种,都毫不留情地暴露出没有把音乐放在第一,而把自命清高摆在第一的『伪装爱乐者』之真实现象。

真正的、真心的尊重知识:

  只有一种人批评高价版位现象是可以被尊重的,就是家境清寒却热爱古典音乐、只能用烧录或下载MP3与手提音响来接近音乐心灵的单纯爱乐者(嗯,我曾经是如此啦!

)。

这种最单纯的音乐心灵免不了在音色艺术的视野会受限,却是唯一可以无愧地提出唱片版位价格不当的诚实者。

  为什么不能单纯地欣赏古典音乐?

这是我们文化深层的严重问题:

永远把个人修行境界摆第一,从而无法真正的尊重世间知识的真善美。

所以无论是唱片问题、录音艺术问题、音乐欣赏问题....有品的人追求逍遥境界,没品的人追求修行美名,最后永远是把古典音乐真正的艺术美感摆在第二位。

脑筋快的商人当然可以动这种手脚:

前阵子的波哥雷黎奇钢琴会,一堆不知所云的非音乐之境界赞词,岂不是下了最好的脚注?

  真心的、真正的尊重世间知识,避免个人的圣俗二分习惯轻易掩盖掉真实体验或正确知识,何以在我们的社会文化是如此的艰难?

一元化的社会现况:

  于是,如果真的听到了最好的音乐、最好的演奏家、最好的音响,我们的文化习惯会是『立刻承认这个事实现象』?

还是『立刻以各种非音乐的理由拒斥』?

很可惜的,无论是古典音乐的真实面貌,还是客观的音响科学,通通出现后者这种糟糕的一元化现象。

结果,『古典音乐的流行观点』成为最不容易被打压的意见,反而各种有深度的非流行观点最容易受到非音乐的批评与打压。

  其实,古典音乐的唱片圈是远比流行音乐更加追星化的;这不是个人音乐素养的问题,而是根深地固的一元化思想,导致彻彻底底地拒斥直接听感而强调非音乐的理由。

  能摆脱这种一元化的宿命吗?

这里仔细描述一个具体案例:

===========================

EMI的第一版马替农的德布西明明好听的要命,现在同一演奏录音之EMI大全集纸盒低价版却『躁』到听不完一张CD。

==========================

若是要具体提出实例,我目前记得最清楚的是:

富兰梭瓦与克路易坦和巴黎音乐院乐团的拉威尔左手钢琴协奏曲,EMIFRANCE。

原始最早版(法国版)当然完全没问题。

再来是德国版,ebay上抢得昏天暗地...:

p

再来是荷兰版,表现也佳。

再来是EMI最惨烈的GROC号称全新转录技术的大烂版,是不会『躁』,但是高频细节通通消失了。

再来是红与黑低价版,奇了!

可能是EMIFRANCE原厂监制,甚至比得上德国版。

最后就是我上诉的纸盒装大全集,『躁』得非常明显。

具体的案例在于:

把左手钢琴协奏曲分成三个乐章,从第二乐章转第三乐章连续出现三次最强烈的管弦乐合奏,『钹』声高亢震响。

OK,就是这里。

如果是法国版、德国版或是红与黑版,钹声高亢嘹亮,几团被带着直冲云霄,充分表明这首钢琴协奏曲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协奏曲之一!

如果是GROC版,咦?

出现一个不刺耳的声音,但那倒底是三角铁、钟、还是钹啊?

如果是纸盒版,掩耳而逃,快快按快转跳过这一段....

以上听感,无论是使用我最早的三万元音响,还是现在的三十万元音响,还是在朋友家中的千万音响,只要不是修饰美声取向的音响,通通都可以得到类似的听感...

比较有争议的可能是法国版与德国版,我个人听起来感觉,法国比较『杀音响』,遇到美声系统会比较差。

但是如果在我的鉴听系统听起来,法国版是胜过德国版不少。

再谈一个范例,是我在另一个讨论串提到的PHILIPS之IMUSIC的

《四季》。

我分别比较:

1991版.....就是PHILIPS应有的美声啦!

1997纸盒版,9张CD装在烂纸盒,每张CD唱片用纸袋子装....跟上面差不多耶!

大家要抢可以抢这个版位就好。

2002中价位96K/24BIT转换版......中价位?

烂中之烂,高音不正常,低音混浊,中频跟着摆烂。

买到衰到,幸好我没有买,这张是朋友的...曾在网络上遇到挑战,有人认为:

引用:

『NAXOS这家公司。

而他们所用的方法并非改变唱片的材质或录制方式,而是以廉价的东欧乐团来取代那些过度商业化的西方乐团作为合作的对象。

但平心而论,这些东欧乐团的演奏水平一点都不会比西方的明星乐团逊色。

NAXOS对古典唱片普及的贡献,就像今天风行欧洲的廉价航空一样,在历史上应该被记上一笔的。

但是依我个人看法,『NAXOS对古典唱片普及的贡献』这种论述,前提是『古典音乐只是随便听听就好』的态度...

  『东欧乐团的演奏水平不错』这是事实,但那是『地板效果』;真正的原因是『西方的明星乐团』绝大多数都很逊,所以随便找一个东欧乐团就能轻易打败他们也不足为奇。

  等我真正学会了判断乐团的好坏、指挥的能力、大乐团如室内乐般的合奏能力与调和感之后,要在这种跨国资本主义式的低价化唱片找到真正顶尖的乐团或演奏家,几乎是完全不可能。

退而求其次谈录音艺术,为求低价化当然一样找不到

──

或者说,要找到良好录音当然有可能,但那要尝试多少次才可以摸到一次啊!

为什么听音乐变得这么辛苦?

  『低价唱片对古典唱片普及的贡献』这种论述如果成立,同理可证,网络bt下载与借唱片烧录,当然『更有普及的贡献』!

这部份不是我关心的话题,留给别人去伤脑筋...事实上,浏览网络上的古典音乐下载区,照样是低价唱片、明星唱片与厂商吹捧而技术极差的烂唱片。

换句话说,低价或下载这种『普及性』从来都不能带出真正有意义的音乐分享,只是让流行变得流行、媚俗变得更媚俗。

  我假设会来这里阅读我的落落长文章之读者,应该不满足于『古典音乐只是随便听听就好』,而是希望『听古典音乐能得到艺术心灵之提升』的进阶态度。

就此而论,我在这篇文章与其后之响应讨论,都表明了这种低价化唱片对古典音乐欣赏能力是绝大多数有害的,最严重的是彻底地伤害音色艺术的欣赏能力。

结果直接造成,被明星演奏家的怪异线条营造迷惑,听不出他们的基本音色己经有问题,当然就只能继续停留在『西方的明星乐团或演奏家』的层次了。

  同样的,使用低价化唱片来欣赏『音响艺术』,讯源己经不正确了,后面再使用多昂贵的硬件,怎么可能意义?

  我不是说高价就是好的,只是低价化过程导致我们必需花更多心血、精神与力气去『辨认』地雷片;就像我之前所写的,富兰梭瓦与克路易坦和巴黎音乐院乐团的拉威尔左手钢琴协奏曲:

如果只听低价100元唱片,完全听不出演奏水平,也无法辨认该曲目的音色艺术,更听不出那是伟大的录音艺术。

与其如此,不如一开始就给我400元保证不会乱搞的高价唱片;省300元却毁了我对该唱片的艺术评价,这种钱不省也罢!

  当然了,这些论点的前提是『古典音乐不只是随便听听就好,希望能得到艺术心灵之提升』的进阶态度。

  而对于爱好音响的发烧友,其实问题是一样的,低价化过程导致我们必需花更多心血、精神与力气去『辨认』『音响效果的地雷片』。

如果说音响的目的是要轻松听音乐,那这种导致常常听到地雷的情况,实在一点都不能让人轻松呢!

(正文完)

下面摘录一些作者在回复帖子的观点:

很赞成音乐出版品『应该』区分成『不重视音响效果』与『重视音响效果』的分类。

不重视音响效果的,直接变成最薄利多销mp3付费下戴。

重视音响效果的,使用最正确的CD或LP或其它载体来贩卖。

这样子想要得到最好的音响快感,就不会求救无门了....

不过现在市场的趋势是这样:

跨国厂牌的唱片,即使是高价标榜发烧,仍然是『不重视音响效果』。

反而有很多地区小厂,包括台湾的金韵奖LP、法国小厂、德国小厂....才有真正的『重视音响效果』的唱片。

一张400左右价格也不至于太贵,偏偏跨国之后就买不到...

我去年在莱比钖买当地小厂RODEUXXX出版的莱比钖大教堂合唱团与忘了名字的乐团,演奏莫扎特之安魂曲与巴哈之受难曲;录音之好,惊人动地,一点都不像我骂到翻掉的DG录音;更何况演奏水平之高,更不是商业化的柏林爱乐或维也纳爱乐那种只有第一小提琴能听的糟糕水平。

所以『重视音响效果』的唱片不是没有,只是良驹易得伯乐难寻....

呵呵,在这段中,作者把DG和世界排名前2的乐团骂成猪头,呵呵。

重视音响效果后,常常发现『只要是号称有助改善音质的转录技术,通常都会变得很难听』。

例如EMI的ART技术,发生在GROC世纪原音系列:

皮耶‧戴沃、乔治‧普黑特(指挥)音乐院音乐协会管弦乐团/浦朗克:

大键琴、管风琴与双钢琴三首曲EMIGROC世纪原音系列。

普浪克:

协奏曲集/管弦乐/圣乐(EMIFrance)

两者一听之下,后者的乐团各种乐器声音与管风琴是和谐地溶在一起,彼此声部突显相当,非常美的一首音色艺术极致的好作品。

而前者,不知道是啥转录技术,管风琴声部时大时小,小提琴时大时小。

更好玩的是,管风琴模拟木管与铜管音色时,音量居然被夸示地浮突出来;也就是说,好好一台管风琴,被拆地四分五裂.....

太可惜!

这是梦幻演奏阵容:

个人认为世界最伟大的乐团之一巴黎音乐院管弦乐团,指挥素质极佳的Pretre,超级管风琴大师杜吕飞,再加上超级可怕的发烧录音.........居然因为一种『宣称有助于音质的转录技术』,黄金变成垃圾.....

然后,两者价格一比,垃圾的价格还比黄金贵....

昨天又重听了PHILIPS的LP

这一串讨论下来,多是谈到PHILIPS的唱片;其实虽然很多人觉得PHILIPS的唱片录音『比较有音乐性』,但是依我个人听感,基本上录音是不够正确的:

也许好听,但是后制乱搞,音色不够平衡。

当然,越是新版转录,越是超级乱来,越是不能听....

昨天想听拉威尔的钢琴三重奏,是去大花陈那里买的一张PHILIPS荷兰版LP,美艺三重奏。

播放之后吓了一跳:

怎么可能,PHILIPS的录音怎么会如此定位明确、音质正常、非常地HI-FI?

我没有这张LP的老版CD,新版只有更烂无法比较。

于是翻到背面,是拉威尔小提琴奏鸣曲,葛鲁米欧演奏。

他的琴音我太熟悉了,而且手上有很多他的第一版CD,虽然曲目与

录音皆不同,还是可以比比看。

没错,这张首版LP的葛鲁米欧实

在有够HI-FI,完全彻底地超越了先前的任何老版CD,难道又发生LP干掉CD的事件了吗?

于是我拿出据大花陈说一张好几仟元的第一版葛鲁米欧与哈丝姬儿之莫扎特小提琴奏鸣曲,1958的立体声录音。

一放....嘻嘻....我的CD一点问题都没有....

PHILIPS的LP,高频不够直接,细微的音色细节有所压抑;但是相位失真极低(模拟音源的优势),所以音场的深度行进感当然赢CD;中频丰润是优点,不过我自己当然还是偏好比较HI-FI的CD声音。

这下子真相大白了,原来PHILIPS的『录音』本身相差十万八千里!

就以葛鲁米欧与哈丝姬儿之莫扎特小提琴奏鸣曲而言,录音水平之高,完全不是其它PHILIPS可以比的,说不定是有史以来PHILIPS最高水平的录音。

==>怪不得首版CD最贵!

真的,录音决定一切。

正文

80年代初期,作为SONY和Philips的重要研究成果,CD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也走进了音乐世界。

短短30年间,出产了数以万计的艺术珍品。

而CD30年的发展历程,则是CD爱好者和收藏家乐此不疲研究的主题。

本文意在打开爱乐朋友们的音乐收藏之门,对于入门者或多或少有所帮助;且抛砖引玉,寄希望高人出面谈经论道。

在此声明,本文大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谢谢各位无私的网友。

第一篇

宝丽金集团(DG,Philips,Decca)

最早的CD压片厂在日本和当时的西德,而宝丽金这3大品牌早期的CD全部都是西德压片,这也是最受CD爱好者们追捧的版本,一如LP迷们最爱的英国头版。

其实所谓银圈是因为早期CD生产工艺的缺陷使的CD的内圈和外圈必须用不同的材料,然后再拈合而成,后来工艺改进后就不用这种工艺了,说白了银圈只是代表了一种不成熟的CD生产工艺。

尽管如此,为什么银圈的老版CD炒的那么热呢?

我想,原因有3:

1.

物以稀为贵,无论收藏什么都是这个理,再加适当的炒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