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中考化学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的综合热点考点难点.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029029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21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战中考化学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的综合热点考点难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备战中考化学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的综合热点考点难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备战中考化学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的综合热点考点难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备战中考化学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的综合热点考点难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备战中考化学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的综合热点考点难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备战中考化学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的综合热点考点难点.docx

《备战中考化学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的综合热点考点难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战中考化学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的综合热点考点难点.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备战中考化学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的综合热点考点难点.docx

备战中考化学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的综合热点考点难点

一、中考初中化学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

1.若向NaOH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稀盐酸,下列图象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碳酸钠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入稀盐酸,氢氧化钠先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氢氧化钠反应完后,继续滴加盐酸,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详解】

A、向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液中加入盐酸,溶液质量一开始就不断增加,故错误;

B、向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液中加入盐酸,这两种物质都会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所以氯化钠反应一开始就有,故错误。

C、向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液中加入盐酸,这两种物质都会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开始pH大于7,稀盐酸最后过量,最终溶液的pH将会小于7,故正确;

D、向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液中加入盐酸,盐酸先与氢氧化钠反应,氢氧化钠被消耗完,再与碳酸钠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故错误。

故选:

C。

2.下列图象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项对应,其中合理的是()

A.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溶液的pH与加入水的质量关系

B.

某温度下,向一定质量的KNO3不饱和溶液中不断地加入KNO3固体

C.

向一定量FeCl3溶液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

D.

持续不断地加热一定质量的碳酸钙固体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溶液的碱性变弱,但溶液始终显碱性,溶液的pH不可能小于或等于7,不符合题意;

B、某温度下,向一定质量的KNO3不饱和溶液中不断地加入KNO3固体,硝酸钾能继续溶解,当达到饱和状态后不再发生改变,但KNO3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可能为0,即起始值不为0,不符合题意;

C、向一定量FeCl3溶液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NaOH先与盐酸反应,开始时不会生成沉淀,盐酸消耗完再与氯化铁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故沉淀的质量先是零,再不断上升,最后形成一条水平直线,符合题意;

D、碳酸钙在高温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加热到一定温度才能分解,随着反应的进行,剩余固体的质量逐渐减少,但不可能减少至0,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下列所示的图象能反映相对应实验的是

A.

向pH=12的Ca(OH)2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

B.

向碳酸氢钠固体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

C.

在40℃,将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恒温蒸发水分至有晶体析出

D.

将足量的金属镁片和锌片分别和等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混合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向pH=12的Ca(OH)2中不断加水,稀释Ca(OH)2,使碱性减弱,PH不断减小,但不可能会小于7,故A错误,

B、向碳酸氢钠固体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发生反应:

NaHCO3+HCl=NaCl+H2O+CO2↑,故随着反应的进行,产生的气体质量不断增大,故B正确,

C、在40℃,将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恒温蒸发水分至有晶体析出,由于温度不变,故同温下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C错误,

D、将足量的金属镁片和锌片分别和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混合,产生氢气的氢元素全部来自酸,故当消耗的稀硫酸质量相等时,产生的氢气也相等,故D错误,故选B。

【点睛】

解答图像类的题目抓住“三点一走势”,即首先看清楚横、纵坐标各表示的量,然后从起始点、转折点、终点还有量的变化趋势来进行分析解答。

4.将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的混合物放入烧杯中,向烧杯中不断加入氯化铜溶液,测定烧杯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与加入氯化铜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ab段发生的是铁与氯化铜的反应

B.向b点所得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

C.c点所得溶液呈浅绿色

D.d点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有2种

【答案】C

【解析】

【分析】

锌粉和铁粉中,加入氯化铜溶液,根据金属的活动性可知锌先和氯化铜反应,当锌反应完后,铁再继续和氯化铜反应。

【详解】

A、ab段剩余固体质量在减少,铁和氯化铜反应固体的质量是增大的,且锌铁同时存在,是锌先和氯化铜发生反应,故ab段发生的是锌与氯化铜的反应,故A错误;

B、b点是锌恰好和氯化铜反应完,固体中还存在铁,所以往固体中加稀盐酸会有气泡产生,故B错误;

C、c点代表的是铁恰好和氯化铜反应完成,溶液中有氯化亚铁以及前面一段反应生成的氯化锌,因此溶液是呈浅绿色的,故C正确;

D、d点代表的是滴加了过量的氯化铜,那溶液中一定有氯化铜存在,而且溶液中还存在ab段生成的氯化锌,bc段生成的氯化亚铁,故d点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有3种,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

在金属与盐反应的滤液滤渣问题中注意最活泼的金属先和最不活泼的金属的盐溶液反应。

5.观察实验图象,得到结论正确的是(  )

A.

向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的CaO

B.

将等质量的镁片和铁片投入到足量稀硫酸中

C.

向硝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

D.

将浓硫酸露置在空气中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向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的CaO,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使溶液温度升高,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逐渐减小,待完全反应后,温度逐渐冷却至室温,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又逐渐增大至恢复原样,符合题意;

B、将等质量的镁片和铁片投入到足量稀硫酸中,镁与稀硫酸反应:

,铁与稀硫酸反应:

,镁的相对原子质量小于铁,故最后镁生成氢气的质量大于铁,不符合题意;

C、向硝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氢氧化钡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钡和水,同时,氢氧化钡也会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钡,由于硫酸钡不溶于硝酸,故一开始就产生沉淀,不符合题意;

D、将浓硫酸露置在空气中,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会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溶液质量增加,溶质质量分数减小,但是不会减小至零,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下列图象的对应关系合理的是()

A.

向pH=10的NaOH溶液中不断加入水

B.

在久置的NaOH溶液中加入稀盐酸

C.

分别向稀盐酸中加入等质量的Fe和Mg

D.

在饱和的KNO3溶液中加入KNO3晶体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向pH=10的NaOH溶液中不断加入水,溶液的碱性逐渐减弱,pH值逐渐减小,无限的接近7,但是不会小于7,故A错误;

B、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久置氢氧化钠中存在碳酸钠和氢氧化钠。

在久置的NaOH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氢氧化钠会先与盐酸反应,再与碳酸钠反应,所以加入一定量的盐酸后,才会出现气泡,故B正确;

C、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铁的金属活动性强,所以镁的反应速率比铁的反应速率快,故C错误;

D、在饱和的KNO3溶液中加入KNO3晶体,不会溶解,溶液的质量分数不会增大,故D错误。

故选B。

7.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

用相同质量分数和体积的双氧水来制取氧气

B.

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C.

向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不断滴加碳酸钠溶液

D.

向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过量的锌和铁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用相同质量分数和体积的双氧水来制取氧气,有、无催化剂产生的氧气速率不同,但质量应该相等;故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

B、开始加热后,待温度达到高锰酸钾分解时,产生氧气,当高锰酸钾反应完全,氧气质量不再改变;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向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不断滴加碳酸钠溶液,碳酸钠先与盐酸反应产生氯化钠和水和二氧化碳,稀盐酸被消耗,混合溶液pH值逐渐变大,待盐酸反应完全后,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显中性),溶液pH值不变,继续滴加碳酸钠(显碱性)溶液,溶液pH值增大;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D、向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过量的锌和铁,锌的金属活泼性大于铁,则锌反应的速率快,锌先反应完全,但两者产生的氢气由稀盐酸决定,金属过量,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产生的氢气质量相等;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8.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Ca(OH)2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变化曲线

B.

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C.

水的电解

D.

分别向等质量的镁和铜固体中逐滴加入盐酸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A正确;

B、向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氢氧化钠先和稀硫酸反应,等到稀硫酸反应完毕后,氢氧化钠再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所以一开始没有沉淀,等到稀硫酸反应完后有沉淀生成,硫酸铜反应完后沉淀不再增加,为一定值,故B错误;

C、通电分解水时产生氢气的体积是氧气的二倍,质量比为1:

8,故C错误;

D、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

铜在氢的后面与酸不反应,故D错误。

故选A。

9.下列实验符合如图所示变化趋势的是(  )

序号

实验

横坐标

纵坐标

A

向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稀硫酸的质量

水的质量

B

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

时间

剩余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

C

向一定量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水

加水的质量

溶质的质量分数

D

向一定量镁粉中加入稀盐酸

稀盐酸的质量

镁粉的质量

A.AB.BC.CD.D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水的质量逐渐增大,不符合题意;

B、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逐渐减小,但是不会减小到零,不符合题意;

C、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加水,溶液的质量分数逐渐的减小,只会无限的接近x轴,但是不会减小到零,不符合题意;

D、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完全反应时镁粉的质量会减小到零,符合题意;故选D。

10.下列图象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不合理的是

A.

向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pH=3的稀盐酸

B.

向混有少量硫酸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C.

向等质量的镁与氧化镁中分别加入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

D.

向一定量氯化铜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铝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向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pH=3的稀盐酸后,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溶液的pH逐渐变小,当加入过量稀盐酸后,生成的水将稀盐酸稀释,最终得到的溶液的pH应大于3,选项错误;

B、向混有少量硫酸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先与硫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当硫酸完全反应后,氢氧化钠再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直至硫酸铜完全反应后沉淀的质量不再增加,选项正确;

C、等质量的镁与氧化镁中,镁中镁元素的质量比氧化镁中镁元素的质量多,等质量的镁与氧化镁中分别加入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则镁消耗的稀盐酸的质量比氧化镁多,生成的氯化镁的质量也比氧化镁生成的氯化镁的质量多,选项正确;

D、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Al+3CuSO4=Al2(SO4)3+3Cu可知,参加反应的铝的质量与生成的铜的质量比为54:

192,即反应后生成的固体的质量比参加反应的固体的质量大,所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向一定量氯化铜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铝后,溶液的质量逐渐减少,直至反应停止,选项正确,故选A。

11.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个数是(  )

①一定质量的碳和氧化铜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

②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和氯酸钾的混合物充分加热反应

③等质量的金属镁、锌、铁分别放入足量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

④一定质量的氯化钡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X溶液,X可以是碳酸钠或氢氧化钠

A.1个B.2个C.3个D.4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①一定质量的碳和氧化铜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属于气体,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固体总质量应该随着反应的发生,不断减少,故原图错误,

②由图可知,在图像开始的直线表示反应物未达到反应温度,不反应,因此,二氧化锰在固体中的质量分数不变,图像中的上升直线表示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和加热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氧气属于气体,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固体总质量减小,因此,二氧化锰在固体中的质量分数不断增大,图像中的第三条直线表示氯酸钾被反应完,反应停止,二氧化锰在固体中的质量分数不变,故原图正确;

③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镁>锌>铁,与稀硫酸反应时镁的速率最快,在坐标中斜线最陡,铁的反应速率最慢,在坐标中斜线最平缓,等质量的镁,锌,铁,分别跟足量的稀硫酸起反应,由于镁的相对原子质量最小则镁生成的氢气最多,即镁曲线的最高点的纵坐标最大,锌的相对原子质量最大则生成的氢气最少,即锌曲线的最高点的纵坐标最小,故原图错误;

④一定质量的氯化钡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X溶液,X如果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只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开始的时候溶液中有氯化氢,使溶液会呈现酸性,pH值会小于7,随着和氢氧化钠的反应,慢慢的氯化氢在减少,溶液的pH会变大,当二者恰好反应后pH值为7,当继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溶液会变为碱性,pH值大于7,因此,曲线中没有纵坐标不变的一段,故原图错误,所以,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个数是1种,故选A。

【点睛】

本题是化学反应中定量关系和图像相结合的题型,题目难度较大;要准确解答此类题,关键要对化学反应知识熟练,并能结合图像的数学意义,综合考虑;图像的意义要抓住三点:

①抓图像的起点,②抓图像的终点,③抓图像的变化过程。

12.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B.

往氢氧化钾溶液中逐滴加入蒸馏水

C.

某温度下,向一定量硝酸钾不饱和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

D.

将等质量金属分别与足量的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煅烧石灰石时,石灰石中的碳酸钙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随着反应进行,固体质量减小,但是不能减小到0,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B、稀释氢氧化钾溶液时,溶液碱性减弱,pH减小,但是不能减小到7,更不能减小到小于7,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C、某温度下,向一定量硝酸钾不饱和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时,硝酸钾能够继续溶解,随着硝酸钾的溶解,硝酸钾质量分数增大,当达到饱和状态时硝酸钾不能溶解,质量分数不再变化,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D、镁比铁活泼,和稀硫酸反应时镁的反应速率较快,反应需要的时间短,等质量的镁铁和足量酸反应,相对原子质量小的镁生成的气体多,,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故选C。

二、中考初中化学推断题

13.已知A、B、C、D、E、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B在工业上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D是红棕色固体,E、F常温下为无色气体,其相互反应及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图中“一”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

(1)A所属物质类别是_____(填“酸”“碱”或盐”)。

(2)C的化学式是_____。

(3)F的一种用途是_____。

(4)写出D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答案】酸H2O灭火

【解析】

【详解】

(1)A、B、C、D、E、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B在工业上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所以B是碳酸钠,D是红棕色固体,所以D是氧化铁,E、F常温下为无色气体,E、F是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碳中的一种,E会与氧化铁反应,所以E是一氧化碳,F是二氧化碳,A会与碳酸钠、氧化铁反应,所以A是盐酸,盐酸、氧化铁、碳酸钠、二氧化碳都会转化成C,所以C是水,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A是盐酸或硫酸,所属物质类别是:

酸;

(2)C的化学式是:

H2O;

(3)F的一种用途是:

灭火;

(4)D与E的反应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点睛】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14.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不同类别(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稳定物质。

它们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表示反应能一步实现,“一”表示相连物质间能发生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均已略去),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一:

(1)若A是磁铁矿的主要成分,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B的俗名是苏打,固体C易潮解,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

(1)、

(2)中,D的物质类别是_______,上述过程中没有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

问题二:

工业上冶炼1732t含铁97%的生铁,需要含杂质10%的磁铁矿石的质量是多少?

_______。

(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答案】

Na2CO3+Ca(OH)2=CaCO3↓+2NaOH酸分解反应2577.8t

【解析】

【详解】

问题一

(1)A是磁铁矿的主要成分为Fe3O4,A可以和B相互转化,则A可以是铁单质,铁在氧气中燃烧:

3Fe+2O2

Fe3O4;

(2)B的俗名是苏打Na2CO3,固体C易潮解是氢氧化钠,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Ca(OH)2=CaCO3↓+2NaOH;

(3)由

(1)

(2)问分析,D为酸,该反应过程中判断①置换反应,②化合反应,③、④复分解反应,没有分解反应。

问题二

解:

设需要磁铁矿的质量为x。

Fe3O4+4CO

4CO2+3Fe

232168

x×(1-10%)1732t×97%

x≈2577.8t

答:

需要磁铁矿的质量为2577.8t。

15.A~G是均含有一种相同元素的物质,其中A、B、C、D是不同类别的物质且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量)依次减小,G与碱反应有气体生成.它们之间有如右图所示的转化和反应关系(“→”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表示相连两种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l)从物质的分类分析,物质A属于______(填“酸”、“碱”、“盐”或“氧化物”).

(2)D、E是由相同的元素组成的物质,E的化学式是_________.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D→C:

__________________;B→G: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盐H2O2H2O+CaO=Ca(OH)2H2SO4+2NH3•H2O=(NH4)2SO4+2H2O

【解析】

(1)A~G是均含有一种相同元素的物质,A、B、C、D是不同类别的物质且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量)依次减小,G与碱反应有气体生成,所以G是铵态氮肥,可以是硫酸铵,所以B是硫酸,C可以是氢氧化钙,D可以是水,A是碳酸钠,F是二氧化碳,E可以是氧气,碳酸钠、硫酸、氢氧化钙、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依次减小,碳酸钠和二氧化碳可以相互转化,水和氢氧化钙可以相互转化,氢氧化钙会与碳酸钠、二氧化碳、硫酸、硫酸铵反应,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从物质的分类分析,物质A属于盐;

(2)D、E是由相同的元素组成的物质,E的化学式是H2O2;

(3)D→C的反应是水和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化学方程式为:

H2O+CaO=Ca(OH)2;B→G的反应是硫酸和氨水反应生成硫酸铵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H2SO4+2NH3•H2O=(NH4)2SO4+2H2O。

16.图中A~F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其中A、B、D含相同的阴离子,C、D、E、F含有同一种元素,C、E、F是不同类别的物质.A、C之间的反应可用于检验铵态氮肥,B、E之间的反应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框图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B的名称:

,F的化学式:

(2)写出C的一种用途: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C:

D→E:

,基本反应类型是反应.

【答案】

(1)盐酸;CaO;

(2)改良酸性土壤;

(3)2NH4Cl+Ca(OH)2=CaCl2+H2O+2NH3↑;CaCl2+Na2CO3=CaCO3↓+2NaCl;复分解

【解析】

试题分析:

(1)A~F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B、E之间的反应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所以B、E是盐酸、碳酸钙,A、C之间的反应可用于检验铵态氮肥,所以A、C是铵态氮肥和碱,A、B、D含相同的阴离子,所以A是氯化铵,B是盐酸,E是碳酸钙,C是氢氧化钙,盐酸会转化成D,D和碳酸钙可以相互转化,所以D是氯化钙,碳酸钙会转化成F,F会转化成氢氧化钙,所以F是氧化钙,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B是盐酸,F是CaO;

(2)通过推导可知,C是氢氧化钙,可以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3)A→C的反应是氢氧化钙和氯化铵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氨气,化学方程式为:

2NH4Cl+Ca(OH)2=CaCl2+H2O+2NH3↑;D→E的反应是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化学方程式为:

CaCl2+Na2CO3=CaCO3↓+2NaCl,基本反应类型属于复分解反应.

故答案为

(1)盐酸,CaO;

(2)改良酸性土壤;(3)2NH4Cl+Ca(OH)2=CaCl2+H2O+2NH3↑;CaCl2+Na2CO3=CaCO3↓+2NaCl;复分解

考点:

物质的鉴别、推断;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17.甲、乙、丙、丁均为中学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其中甲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乙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请根据相关信息回答问题:

(1)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

甲,丁。

(2)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属于(填基本反应类型)反应。

(3)生活中,物质丙的用途之一为。

【答案】

(1)甲CaCO3,丁Ca(OH)2

(2)CO2+Ca(OH)2=CaCO3↓+H2O;复分解(3)干燥剂

【解析】

试题分析:

甲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说明甲是碳酸钙;乙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说明乙是二氧化碳;碳酸钙受热分解生成乙(二氧化碳)和丙,则丙是氧化钙;丙的用途之一干燥剂,丙为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丁,则丁是氢氧化钙。

反应③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考点: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反应的类型

 

18.A~E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及反应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未标出,“→”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其中A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B和C的组成元素相同,D是铁锈的主要成分。

(1)A和D反应后溶液中金属离子的符号是_____。

(2)写出B物质的一种用途:

_____。

(3)E物质的名称是_____。

(4)C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答案】Fe3+灭火水3CO+Fe2O3

2Fe+3CO2

【解析】

【分析】

根据A~E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A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所以A是盐酸,B和C的组成元素相同,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