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作业安全专项方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902675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03.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下作业安全专项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水下作业安全专项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水下作业安全专项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水下作业安全专项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水下作业安全专项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下作业安全专项方案.docx

《水下作业安全专项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下作业安全专项方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水下作业安全专项方案.docx

水下作业安全专项方案

杭新景高速公路延伸线

(之江大桥)工程第1施工合同段

 

潜水员水下作业施工安全专项方案

编制:

张强

审核:

施津安

中交二公局杭新景高速公路延伸线

(之江大桥)工程第1施工项目部

2011年4月

1、编制说明4

1.1、编制依据4

1.2、编制目的4

1.3、适用范围4

2、工程概况4

2、1、工程简介4

2.2、水文地质条件7

2.2.1、地形7

2.2.2、水文条件7

2.2.3、气象条件8

2.2.4、航道8

3、主要施工技术方案9

3.1、5#墩钢吊箱9

3.2、钢吊箱下沉11

3.3、吊箱封底砼浇筑12

4、水下作业危险因素分析13

5、安全生产组织机构及职责分工13

6、水下作业安全注意事项15

6.1、潜水基本原则:

15

6.2、吸管常识及使用16

6.3、潜水面镜17

6.4、脚蹼18

7、水下焊接切割安全措施18

7.1、水下作业焊接切割方式18

7.2、水下焊接与切割的事故原因19

7.3、水下焊接与切割安全措施19

8、潜水作业安全保证措施20

9、淹溺水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21

9.1、应急领导组织机构22

9.2、各成员职责22

9.2.1、应急领导组织机构职责:

22

9.2.2、现场指挥职责23

9.2.3、抢(营)救应急小组职责:

23

9.3、潜水员溺水应急处置措施23

9.4、应急物资保障25

10、其它安全措施25

 

潜水员水下作业施工安全专项方案

1、编制说明

1.1、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潜水员年审办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潜水员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4、《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5、《中交二公局杭新景高速公路延伸线(之江大桥)工程水中承台施工技术方案》

6、《中交二公局杭新景高速公路延伸线(之江大桥)工程水中承台施工安全专项方案》

1.2、编制目的

钱塘江潮水汹涌,水下环境变化很大,为确保潜水员水下作业安全,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特制订本安全方案。

1.3、适用范围

杭州市西湖区双铺镇麦岭沙村618号中交二公局杭新景高速公路延伸线(之江大桥)工程第1施工项目部水中钢吊箱施工及附属施工。

2、工程概况

2、1、工程简介

之江大桥位于钱塘江大桥和钱江五桥之间,连接杭千高速公路与滨江彩虹快速路。

该大桥属于钱塘江上规划建设的十座大桥之一,之江大桥建成后对便捷两岸交通、促进杭州市东部经济发展,特别是加快南岸滨江区的城市化进程,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图2.1-1之江大桥地理位置图

之江大桥全长4724m,西侧非通航孔桥为(60+60+60)m预应力砼等高度连续梁桥,东侧非通航孔桥为(60+11×86+60)m变截面连续梁桥。

主桥为拱形钢塔钢箱梁双索面三跨连续斜拉桥,其跨径布置116+246+116=478m,采用半漂浮结构体系。

索塔基础采用对水流适应性较强的圆型承台,承台顶设计标高3.0m,厚度4.5m,底部标高为-1.5m;直径19.65m。

单侧承台下设12根D2.0的钻孔灌注桩,4号索塔基础桩长为66.0m,5号索塔基础桩长为67.0m。

为使索塔底部荷载均匀地传递至承台上,在塔柱与承台之间设置了6.0m厚的棱台形塔座。

钢塔柱底锚固螺杆预埋入索塔承台中,底部设置锚固框架。

图2.1-2主墩基础构造图

之江大桥西侧非通航孔桥3#墩采用多边形整体式承台,承台顶标高+3.0m,底标高-0.5m,承台厚3.5m,下设18根Φ2.0m的钻孔灌注桩,桩长51m。

图2.1-33#墩承台一般构造图

之江大桥西侧非通航孔桥2#墩采用矩形整体式承台,承台长35.45m,宽8.6m,四个角设置R=150cm的圆弧段,承台顶标高+3.0m,底标高-0.5m,承台厚3.5m,采用C30混凝土,下设14根Φ2.0m的钻孔灌注桩,桩长67.2m。

图2.1-42#墩承台一般构造图

2.2、水文地质条件

2.2.1、地形

之江大桥位置处于钱塘江河口段偏上游,位于闻家堰急弯和珊瑚沙~钱塘江大桥弯道之间,受潮流和径流共同作用,动力条件强,与其下游河段相比,河床相对较稳定,但仍有较大的冲淤幅度。

2.2.2、水文条件

钱塘江径流具有明显的年内和年际变化。

年内存在明显的季节差异,每年3~6月或4~7月为丰水期(或称梅汛期),径流量占全年的70%左右,大洪水主要出现在5~7月,8月~次年2月或3月为枯水期。

⑴之江大桥工程所在河段处于钱塘江河口段上游段,受潮流和径流的共同作用。

最大断面平均流速分别为2.86m/s和2.52m/s。

⑵桥址附近水位:

桥址位置设计高、低水位见下表。

表2.2-1闸口、闻堰站设计高、低水位单位:

m

频率

闸口

闻家堰

之江大桥桥址

高水位

低水位

高水位

低水位

高水位

低水位

0.33%

9.01

 

9.59

 

9.32

 

1%

8.44

1.15

9.02

1.17

8.75

1.16

2%

8.14

1.34

8.74

1.35

8.47

1.35

5%

7.59

1.59

8.17

1.6

7.90

1.60

10%

7.29

1.82

7.80

1.83

7.57

1.83

⑶之江大桥闻家堰~钱塘江大桥河段河床地形较稳定。

⑷桥位附近河段深槽主要集中在桥位西侧,离北岸100~600m,最深点横向摆动最大幅度较小,约215m。

⑸工程河段内河床冲淤年内具有“洪冲潮淤”的特点,年际受连续丰、枯水文年及下游尖山河段主槽曲直的影响相当大。

深槽的年内变化与整个河段洪冲潮淤的特点基本一致,即洪汛期冲刷,年际最大冲淤幅度达3m~10m。

2.2.3、气象条件

所在地区属亚季风型湿润气候,四季分明。

春季3~6月为梅雨季节,夏季7~9月为台风雨季,暴雨多、雨量大。

秋季气候凉爽宜人。

冬季12月至次年2月,气温较低,湿度亦较大,且呈阴冷天气为多。

气温:

多年平均气温15.3~17℃, 极端最高气温38~43℃,极端最低气温-7~-15℃,最冷为一月,一月平均气温3~5℃,最热为七月,七月平均气温27.4~28.9℃,全年平均气温低于0℃的日数为7.2天。

风:

冬季多为西北风,夏季多为东南风,常年主导风向为偏东,每年7~8月受台风影响较多,台风每年2~3次,历年实测最大风速28m/s,汛期多南北风,最大台风达12级,风速34m/s。

2.2.4、航道

航道等级:

Ⅲ;通航净空:

主跨满足双向通航152×10m;边跨满足单向通航:

80×10m;最高通航水位:

7.9m,最低通航水位:

2.84m。

主桥为拱形钢塔钢箱梁双索面三跨连续斜拉桥,其跨径布置116+246+116=478m,采用半漂浮结构体系。

索塔基础采用对水流适应性较强的圆型承台,承台顶设计标高3.0m,厚度4.5m,底部标高为-1.5m;直径19.65m,采用C30混凝土。

单侧承台下设12根D2.0的钻孔灌注桩,4号索塔基础桩长为66.0m,5号索塔基础桩长为67.0m。

为使索塔底部荷载均匀地传递至承台上,在塔柱与承台之间设置了6.0m厚的棱台形塔座,采用C40混凝土。

钢塔柱底锚杆预埋入索塔承台中,底部设置锚固框架。

图2.2-1主墩基础构造图

3、主要施工技术方案

3.1、5#墩钢吊箱

5#墩吊箱采取单壁钢吊箱,单壁钢吊箱厚为1.0m,高11米(含1.4m的防浪板),平面为圆形结构。

混凝土封底为厚度1.7m的C30水下混凝土。

吊箱底标高-3.83m(包含0.83m吊箱底板厚度),吊箱底板面标高为-3m。

钱塘江近期水面标高最高4m。

既套箱内水深最高7m。

表2.1-1材料配置表

侧板材料:

面板

δ6钢板

横向布置

L75x6的水平斜撑

内外两道宽度为30cm的δ6较宽环向钢板(水平间距1m,竖向0.75m至1.3m)

两道较宽环向钢板间布置10cmδ6环向钢板(间距0.2m至0.325m)

竖向布置

L75x6的竖向斜撑

竖向肋采用L75x6与-80x8间隔布置(间距0.25m)

两块之间连接使用L100x10

底板材料:

主梁

2H600x200

分配梁

工25a

底板面板肋

30cmx30cm布置的[8

底板面板

δ6钢板(护筒周围留出10cm间隙)

内支撑:

支撑钢管

φ600x10钢管(内支撑标高设置为+3.9m和为+1.65m)

悬吊系统:

悬吊梁

2H600x200

悬吊杆

28根φ32精轧螺纹钢吊杆

图3.1-1吊箱整体图

图3.1-25#墩钢吊箱分块构造图

之江大桥西侧非通航孔桥2#墩采用矩形整体式承台,承台长35.45m,宽8.6m,四个角设置R=150cm的圆弧段,承台顶标高+3.0m,底标高-0.5m,承台厚3.5m,采用C30混凝土,下设14根Φ2.0m的钻孔灌注桩,桩长67.2m。

②吊箱底标高-2.83m(包含0.83m吊箱底板厚度),吊箱底板面标高为-3m。

钱塘江近期水面标高最高4m。

既套箱内水深最深7m。

图3.1-32号墩钢吊箱整体图

3.2、钢吊箱下沉

正式下沉前将使用液压千斤顶将吊箱顶起,割除下部支撑型钢,然后开始下沉。

⑴首先将吊杆锚固点设置在千斤顶下方的悬吊梁上,升起型钢梁上穿心油压千斤顶,转换锚固点至穿心油压千斤顶上方;

⑵回油下调千斤顶一个行程;

⑶千斤顶下方的悬吊梁上的锚固点锚紧,松开千斤顶上方的锚固螺栓,升起千斤顶。

⑷重复上述步骤,将吊箱下放至设计位置;

⑸吊箱下沉时应有专人指挥、协调一致、以确保套箱下沉稳定安全,避免扭曲变形;

⑹下沉过程中,开放连通管,保持内外水压平衡;

⑺调节拉杆使得受力一致;

⑻护筒周围封堵。

图3.2-1护筒封堵卡板

在吊箱下沉前,将两块对开宽15cm钢板,使用螺栓连接,螺栓只需套上螺母,不拧紧;待下沉完毕后,潜水员下潜至护筒位置,拧紧螺栓将钢板带卡在护筒周围。

吊箱底板与护筒之间的空隙,除用环形夹板封堵后,尚留的缝隙使用麻绳堵塞封严。

在潜水员上夹板时实施。

3.3、吊箱封底砼浇筑

吊箱底检验合格后,及时进行封底砼的浇筑。

为了确保首批砼能将导管埋深0.6m以上,通过计算首批砼数量不应小于10m3,储存首批砼的料斗选用不小于12m3的储料斗。

封底之前潜水员入水对护筒进行清洗,以保证砼的粘结度。

潜水员入水将夹板上紧。

4、水下作业危险因素分析

表4-1危险因素分析表

序号

危险因素

事故类型

控制措施

责任人

1

潜水装备缺陷(包含在待作业期间不按规定穿戴防护用品)可能引起窒息、淹溺事故。

淹溺

在下水作业前,必须全面检查潜水装备,并进行试潜。

张强

刘良坤

2

水下不明物体(包含未知生物)可能引起缠绕、刺(割)、咬伤等事故

淹溺

作业前,首先要了解作业区环境和清理作业区内的杂物。

马巍

宁凯

3

断电造成的供气系统断电,气体供应不足

窒息

落实人员旁站制度,对线路进行看护,发现险情及时将潜水人员拉上岸

段勇

许建

4

电线绝缘破损或操作不当

触电

在作业前要严格检查电线绝缘性能,作业过程中要遵守操作做成

马建磊

马振民

5

水下构件因不牢固而发生倒塌

砸伤

挤压

作业前要认真查看周围环境

刘良坤

张强

5、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职责分工

建立由项目经理直接负责,生产副经理薛波和张雪松全面负责施工中的各项安全事务,各部门对本部门的安全事务负责,水下作业的安全管理机构设置如图4.1-1所示。

其中专门负责水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