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社会活动教案20篇.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025600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40.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班社会活动教案20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中班社会活动教案20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中班社会活动教案20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中班社会活动教案20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中班社会活动教案20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班社会活动教案20篇.docx

《中班社会活动教案20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班社会活动教案20篇.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班社会活动教案20篇.docx

中班社会活动教案20篇

中班社会活动教案20篇

(经典版)

 

编制人:

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

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

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学校:

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

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

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幼儿教案、小学教案、中学教案、教学活动、评语、寄语、发言稿、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tips:

Thisdocumentiscarefullycompiledbythiseditor.Ihopethatafteryoudownloadit,itcanhelpyousolvepracticalproblems.Thedocumentcanbecustomizedandmodifiedafterdownloading,pleaseadjustanduseitaccordingtoactualneeds,thankyou!

Inaddition,thisshopprovidesyouwithvarioustypesofclassicsampleessays,suchaspreschoollessonplans,elementaryschoollessonplans,middleschoollessonplans,teachingactivities,comments,messages,speechdrafts,workplans,worksummary,experience,andothersampleessays,etc.IwanttoknowPleasepayattentiontothedifferentformatandwritingstylesofsampleessays!

中班社会活动教案20篇

  这是中班社会活动教案20篇,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第1篇、中班社会活动爱惜粮食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知道粮食来之不易。

  2、懂得要爱惜粮食。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水稻、麦子、农民种田图片。

  2、馒头、面包、包子、油条、面条、饺子等食品的图片。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图片:

  

(1)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两位好朋友,想不想见见他们?

欢迎他们和大家见面,拿出水稻、麦子的图片,我们请这两位朋友给大家做一下自我介绍。

  水稻:

我的名字叫水稻。

小朋友们吃的白米饭是由我做成的。

  麦子:

小朋友们,你们好!

我是麦子,白白的馒头是用我做成的。

  小朋友,你们喜欢这两位朋友吗?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

粮食。

  2、粮食来之不易

  

(1)粮食今天有许多许多心里话想对同学们说,你们想听吗让我们先请水稻来说一说吧!

  A、"小朋友,这是一碗普通的白米饭,而"我"是一颗普通的米粒。

小朋友们,你们可知道我是怎样诞生的吗?

"

  B、你们看,农民们在做什么?

仔细观察他们是怎样插秧的。

(农民阿姨双脚整天泡在冷水中,弯着腰,时间长了,真是腰酸背痛。

  C、禾苗在农民伯伯的精心护养下,渐渐长高了,为了让庄稼长得更加茁壮,农民伯伯要做什么?

(锄草、施肥、喷洒农药、引水浇灌)经过半年多时间的辛勤劳动,庄稼成熟了、农民还要做些什么?

(农民们要把稻子割下来,捆成捆儿,运到地头,再经过脱粒,碾去稻壳等许多的工序,才能加工成我们现在吃的大米。

  

(2)下面请小麦来和大家说一说。

  小朋友,你知道我能做成哪些食品吗?

(据学生所答出示馒头、面包、包子、油条、面条、饺子等食品的图片。

)这么多的好吃的都是粮食做成的,粮食与我们的关系怎么样?

  (3)小结:

为了种出一粒粒的粮食,农民们不怕风吹日晒雨淋,不怕劳累,洒下多少辛勤的汗水,正如我们所学的古诗《悯农》讲的那样,谁会背诵请举手。

  3、怎样爱惜粮食

  

(1)请小朋友讲一讲你们是怎样对待粮食的。

  

(2)那我们以后应该怎么对待粮食呢?

  活动反思

  现在的幼儿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都非常优越,加之受社会上大吃大喝、铺张浪费等坏风气的影响,在幼儿园里幼儿挑食、剩饭的现象十分普遍。

针对这种情况,设计这一主题活动的目的是让幼儿了解粮食来之不易,体验成人劳动的艰辛,养成不挑食、不浪费、爱惜每一粒粮食的良好习惯。

第2篇、中班社会活动教案:

环境与污染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环境与人类的生存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随着现代工农业的发展,废水、废气不断侵袭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保护环境的教育日趋迫切。

使幼儿了解环境与人类生存的关系,养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

  活动目标

  1、认识水污染、空气污染、废水污染,了解这些环境污染的危害性。

  2、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环保意识。

  3、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

  4、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1、让幼儿知道破坏环境的主要因素和保护环境的方法。

  2、认识废水、废气和废物。

  活动准备

  清水、废水、白纸、塑料袋、电视机、投影仪、煤油灯、图片

  活动过程

  一、观看优美环境的投影和环境污染的投影

  1、让幼儿了解什么是清洁、优美的环境。

  2、讨论:

清洁、优美的环境给我们什么感受,被污染的环境给我们带来什么感受。

  二、比较分析,认识废水、废气、废物

  1、观察比较清水和污水,使幼儿知道环境污染途径之一是污水。

请幼儿观察桌上一杯清水和一杯污水,比较它们的气味,颜色有什么不同。

  将污水倒入清水里,再观察杯里的水发生了什么变化。

  2、观察废气,使幼儿知道废气中的烟尘也会污染环境,让幼儿观察塑料袋里清洁、新鲜的空气有没有颜色,再气空气放出来闻一闻是否有气味。

  教师燃烧柴物,让幼儿观看物体燃烧后所产生的废气。

  将白纸放在点燃的灯罩上,让幼儿观察白纸发生了什么现象?

  3、介绍垃圾污染

  组织幼儿看图片:

许多苍蝇飞到一大堆垃圾上。

  教师:

是什么东西把苍蝇引来了?

  小洁:

垃圾的臭味把苍蝇引来了,让垃圾污染了我们周围的环境。

  三、组织引导幼儿讨论

  1、环境被污染后对人类、动植物有哪些害处?

  2、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3、我们如何保护好环境?

  四、总结。

  教学反思

  教学活动,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重视了幼儿的实践活动和认知发展。

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小实验,让幼儿动手、动眼、动鼻、动口、动脑来体验,从而感知什么是污染环境的主要原因。

整个活动从集体观察、讨论过渡到探索、体验,再到集体讨论,幼儿在获得亲身体验的基础上,观察能力、比较能力等都得到了发展。

第3篇、中班社会活动教案:

大家一起玩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让幼儿之间找到更合适的相处方式,每个人都能融入集体。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萌生与同伴分享玩具的意识,学习各种与同伴合作分享的方法,并能乐意分享,在尝试中体验一起玩的快乐。

  2、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和睦相处并珍惜这份友情。

  3、喜欢帮助别人,与同伴友好相处。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教学重点、难点

  让幼儿主动和同伴分享玩具

  活动准备

  1.幼儿围坐成半圆形。

  2.各种各样幼儿自带的玩具。

  3.人数安排:

没带玩具的幼儿占总人数的三分之一。

  4.合作分享方法图例:

一起玩交换玩等着玩。

  活动过程

  一、在自主玩耍中重温玩具带来的快乐

  二、在与同伴的玩乐中探究一起玩的方法

  三、在再次的尝试中体验一起玩的快乐

  1.师:

原来一起玩有这么多好方法,那就请小朋友再来试一试,和你的好朋友玩得更快乐些,好吗?

  1.老师:

小朋友,现在你们玩得快乐吗?

  2.老师:

真奇怪,一个玩具两个人玩,能告诉我你们是怎么一起玩的吗?

  1.老师:

小朋友,今天你们带玩具来了吗?

是什么玩具,怎么玩,能告诉大家吗?

  2老师:

你们的玩具都很好玩,现在我们都来玩玩吧。

  教学反思

  1.提高幼儿的合作能力

  2.强化幼儿的合作情感体验第4篇、中班社会活动美丽的菊花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愿意在教师的引导下参与观察活动,观察时专心、认真。

  2、了解菊花的主要外形特征,能叫出名称。

  3、能关心、爱护幼儿园里的花,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户外正开放的菊花

  活动过程:

  一:

开始部分

  1、教师带领幼儿来到园内观察园内的花卉,运用语言、表情诱发幼儿观察兴趣。

  2、提问:

这里的花漂亮吗?

它们是什么颜色的?

  3、幼儿自由交谈。

  二、基本部分

  1、教师指着远处的菊花问:

那是什么花?

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

  2、师:

让我们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说说菊花是什么样子的。

  (这是活动的重点,能力强的幼儿教师要引导他们运用多种感官去感知菊花的外形特征。

能力弱的幼儿教师要时刻提醒、引导他们参与观察活动,能发现同伴找出的菊花的特征。

  3、提问:

菊花的花是什么样子的?

什么颜色?

像什么?

菊花的叶子是什么颜色?

像什么?

  4、引导幼儿讲述自己所看见的菊花的外形特征。

  (这是难点,能力强的幼儿要能说出菊花的主要特征,能力弱的幼儿要知道这种花叫菊花)

  三、结束部分

  1、提问:

花儿真美,我们应该怎么爱护它呢?

(激发幼儿爱护花的情感)

  2、师生一同念儿歌:

  秋天到,菊花开,

  红的红,白的白。

  像面条,像火焰,

  活动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我还发现在活动中幼儿似乎被教师牢牢地控制着,未能体现出学习的主体性。

我们不禁要问,为何总是教师在提问?

为何不鼓励幼儿发现菊花其他的秘密?

如果我们能给幼儿提供几盆真实的菊花供幼儿尽情的观察,是否就可以鼓励他们在看一看中自己提出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整理出有价值、能促进发展的兴趣点,从而教师再引导他们进一步探究、发现、交流、讨论,这样就可以让他们在开放和充满质疑的情境中学习,在不断体验探索中感受成功和乐趣。

第5篇、中班社会活动快乐过中秋节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认识传统节日中秋节,知道其来历及有关习俗。

  2.体验分享、合作的快乐。

  3.能自信地在同伴面前大胆讲述、表现。

 

  4.感受节日的欢乐气氛。

  5.运用物品特征与谐音学说祝福语,体验人们互相关心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1.有关月亮的电子图片、动画、故事传说。

  2.活动前与幼儿一起布置活动室,悬挂月亮变化图。

  3.幼儿与老师一起准备:

月饼、水果、贺卡等。

 

  

  活动过程:

  1.猜谜:

“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

”请你猜猜是什么?

  出示图:

月球

  讲讲月亮的变化。

  2.介绍中秋节的来历:

古时人们将一年分四个季节,八月正好是秋季中的一个月叫“仲月”,八月十五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所以叫中秋节。

这天晚上,月亮最圆最亮,人们吃果实赏月,也希望生活像月亮一样圆圆满满。

  师:

中秋节还有很多美丽的传说和故事,请小朋友讲一讲。

欣赏

  3.人们怎样过中秋。

  1)请小朋友说说你们在家里是怎样和爸爸妈妈一起过中秋节的?

  2)那你们还知道其他地方的人是怎样过中秋节的?

  4.吃月饼,共同分享快乐。

  1)师:

你们知道人们用什么方式庆祝中秋节?

我还知道,小朋友最爱吃月饼,今天大家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月饼,那就请你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月饼吧。

  2)教师简单小结,月饼的分类

  3)幼儿欣赏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乐曲《春江花月夜》(或看VCD),边听音乐边分享月饼,体验与同伴、老师一起过节的快乐。

  5.互送贺卡,学说祝愿的话。

  6.延伸活动:

鼓励幼儿回家自制贺卡

  活动反思:

  通过开展《中秋节》的活动,幼儿在体验中加深对中秋节的认识,了解一些有关中秋节的基本知识,幼儿对此活动较感兴趣,在活动中,发现我为幼儿提问的资源不够丰富。

  如果课前我能准备月球仪或课件。

这时就可以出示月球仪或课件,向幼儿展示并介绍有关月球表面的状况以及宇航员登上月球的情况。

激发幼儿探索月球乃至宇宙的欲望。

第6篇、幼儿园大班社会快乐植树节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与同伴互相合作、激发他们爱护树木及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通过讲讲、看看、玩玩、种种等活动。

  3、让幼儿知道3月12日是植树节,加深幼儿对常见树的认识,了解树木与人类的关系。

  活动准备:

  1、植树的工具,在幼儿园内开辟种植角,备好柳树枝段。

  2、制作好树木与人类关系以及春天特征的多媒体课件。

  3、自制常见树小纸牌人手3~4张。

  活动过程:

  一、讲树

  1.观看“风沙的危害”多媒体课件,配以音乐解说,制造略显紧张的气氛。

让幼儿通过听讲解、观看“风沙的危害”,多媒体课件,了解风沙对人类的危害。

  2.避免风沙带来的灾难呢?

在讨论的基础上,让幼儿得出树木能阻挡风沙,避免及或减少风沙造成的灾害。

  3.观看春天季节特征多媒体课件,引导幼儿了解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

  二、夸树(植树对人类的益处)观看树木与人类关系并结合多媒体课件讨论,植树对人类的益处:

净化空气、调节气温、防风遮雨、防止火灾等功用。

  三、玩树牌幼儿每人3~4张小纸牌,上面绘有各种已认识的常见树木。

幼儿自由结伴,两人一组玩树牌。

  玩法:

双方同时出一张树牌,先拍桌者先讲:

一要讲出这两种树的树名,二要讲出每种树的一二个主要特征。

三要讲出其是常绿树还是落叶树。

都讲对了,两张数牌就归讲者所有;讲错了,就有对方讲。

如双方均未讲对,就把这两张牌搁一边,双方重新出牌。

最后以牌多者为胜。

  四、种树

  1.激发幼儿参与种树的兴趣——带领幼儿去园内的种植角,让幼儿说说如何种植“柳树”

  

(1)种植工具

(2)种植方法

  2.幼儿种植,老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掌握每棵树枝的间距。

  3.插上小标志,便于日后负责照看和护理。

  编后语:

  植树节在春天,植树节的时候,我们小朋友将树苗运来了城市的郊区,拿着手中的小铁锹,将一棵一棵小树种栽了下去,等待着希望发芽,等待着长成参天大树,这是孩子的小小愿望,小树苗,你快快长大吧!

  活动反思:

  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的家长和孩子们当天还参加了户外的植树体验活动,在植树、捡树叶、挂树牌、和给树木浇水的活动中,孩子们学会了分工合作、互相帮助等良好的习惯。

第7篇、中班社会活动教案:

嗨你好教案(附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尝试用语言“你好”及不同的肢体动作与他人招呼。

  2、能大胆与他人打招呼。

  3、感受交往的快乐。

  4、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绘本大书《你好》。

  2、活动前与其他班老师联系,做好交往准备。

  活动过程:

  一、绘本阅读

  1、出示绘本大书,引发兴趣

  ——教师:

昨天,我们认识了一个甜嘴巴娃娃,她喜欢和别人打招呼,是个有礼貌的好娃娃。

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只甜嘴巴小熊,我们一起来看看它又是怎么样变成甜嘴巴的!

  2、集体阅读绘本

  ——教师讲述绘本1-2页,提问:

画面中有谁?

它们在做什么?

它们是怎么打招呼的?

(小熊和小鸟,用你好来打招呼)

  ——设疑阅读绘本3-4页。

提问:

猜猜小熊又遇见了谁?

它会怎么做?

怎么说?

幼儿充分讲述后,教师讲述绘本3-4页。

  ——自主阅读5-10页。

请幼儿讲述绘本5-10页。

重点学说:

“你好”及小熊的动作和表情。

  3、小结

  ——教师:

哇,原来这个绘本讲述了小熊和别人打招呼的故事,它用了一句很好听的话来打招呼的,是什么?

(你好)

  二、讨论:

如何和他人打招呼

  1、教师提出任务

  ——教师:

小熊通过打招呼找到了许多的好朋友,你们也想拥有许多的好朋友吗?

等下,我们也要去找许多的好朋友。

你们准备好了吗?

  2、讨论:

如何和他人打招呼

  ——教师:

老师还有些疑惑,想问问小朋友。

你们想怎么样和别人打招呼呢?

除了说你好以外,还可以怎么样打招呼呢?

(拥抱、握手、拉手、亲亲等等)

  ——幼儿自由说一说,教师给予积极地评价和肯定。

  3、学说短句:

你好,我叫XXX,你呢?

  ——教师:

老师还有一个疑问。

你想要打招呼的人并不认识你,可能会觉得害怕,不敢和你打招呼,该怎么办呢?

  ——幼儿自由回答后,教师提出学说句式。

教师:

我们可以试试用这个方法:

你好,我叫XXX,你呢?

  三、实践:

嗨,你好

  教师组织幼儿前往邻班,鼓励幼儿主动与其他小朋友打招呼。

  ——教师:

嗯,小朋友们想到了那么多打招呼、交朋友的办法。

那我们就去XXX班试一试,看看你的方法管用吗?

你能用这个方法交到几个朋友。

  ——鼓励幼儿大胆用各种方法打招呼,并提醒幼儿不要忘记交换名字。

  四、小结后结束

  教师:

今天你用了什么好办法与别人打招呼的?

你交到好朋友了吗?

我们下次再去试一试吧!

  活动延伸:

  教师在活动后,继续带幼儿去其他班,鼓励幼儿友好与他人交往,并观察孩子们的礼貌交往情况。

  活动反思:

  这个活动是我这个学期当中带的比较满意的活动之一了。

主要存在的问题是没有弄清楚绘本教学与一般语言活动的区别,没有突出绘本教学的重点,没有让孩子很仔细地去观察图片,并让孩子能从中发现什么。

中间有一个环节是让幼儿自己去找好朋友,并和自己的好朋友打招呼,但是我发现很多幼儿只掌握了招手这个打招呼的方式,幼儿对于其他各种的打招呼方式不能很好地掌握,我觉得在我讲绘本的时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孩子的思维,也缺乏让孩子试一试的机会去切身体验,所以导致活动的效果没有很好的出来,但是整个活动下来还是比较顺畅的。

第8篇、中班社会活动紧急电话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知道几种特殊的电话号码及其作用。

  2.了解使用这些特殊的电话号码的具体情况。

  3.具备初步的自救意识。

  重点:

知道几种特殊的电话号码及其作用

  难点:

具体使用这些特殊的电话号码

  活动准备:

  1.写有"110"、"119"、"120"、"114"等电话号码的图片。

  2.画有警察和警车、医生与救护车、消防队员与消防车的图片若干,电话或手机1部。

  幼儿用书:

《紧急电话》。

  活动过程:

  1.教师通过提问创设情境,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出示电话):

小朋友,你知道自己家的电话号码是多少吗?

我们用这部电话打给爸爸妈妈好吗?

  请幼儿现场打电话给家里熟悉的人。

  教师:

有一些特殊的电话号码,它们是很有用的,你们知道有哪些吗?

(幼儿自由讲述)

  2.教师指导幼儿认识几种特殊的电话号码,知道它们的用途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教师出示写有"110"的图片,引导幼儿认识。

  教师:

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号码,它与我们家的电话号码有什么不一样,在什么情况下需要使用这个电话号码呢?

它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样的帮助呢?

打了这个电话什么车子会出现?

谁会出现?

他们会做什么?

  依次出示"120"、"119"等电话号码的图片,指导幼儿了解它们的作用以及相关的工作人员及其活动,并知道这些人员的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教师能给予幼儿充足的、自由的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并创设有利于并能推进活动开展的教育氛围。

从活动的效果来看,活动完成了预期的目标,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取得了预期的成效,是一次成功的安全语言教育活动。

第9篇、中班社会活动认识筷子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摸、看、玩筷子让幼儿了解各种筷子的用途、特点。

  2、发挥幼儿的想象思维,用筷子创造各种图形。

  3、让幼儿练习使用筷子做到姿势正确并用筷子学会夹物品。

  4、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各种样式及色彩的筷子数十双,用盘子装好的豆子、玻璃球、纸条等少许。

  活动过程:

  1、发声练习《小心过马路》,提醒幼儿“马上就要开始上课了”,意在集中小朋友的注意力。

  2、老师的话:

“亲爱的小朋友,老师在上课前要出个谜语让大家来猜,看看哪个小朋友能最先猜出来,”-----两姐妹,一样长,酸甜苦辣她先尝。

(筷子)

  “筷子是每天都要和我们见面的小伙伴,它在吃饭的时候帮助了我们,是我们大家的好朋友,今天聂老师就要请小朋友们一起来重新认识一下我们的朋友—筷子!

  3、老师拿出一双筷子,教幼儿大声说出:

“筷子,两根筷子,一双筷子”。

让幼儿了解筷子表达该用的量词。

  4、将小朋友带来的筷子和老师收集的筷子全放在桌子上,像个筷子家庭大聚会一样,“长的是爸爸,细的是妈妈,短的是儿子,你们看这家人多热闹啊。

”让幼儿对筷子产生兴趣。

  5、小朋友可以随意下位观察每双筷子的不同,通过摸一摸、看一看、玩一玩回答老师在观察过程中提出的问题。

  “筷子有哪些颜色?

  “请将长的和短的筷子分出来。

  “摸摸看,每双筷子是不是都是同一种材料做成的?

  “你喜欢哪双筷子,为什么?

  6、让幼儿讨论,筷子有哪些作用?

  “小朋友们,筷子我们非常熟悉,它有哪些作用呢?

”(用餐、敲打、玩具等)

  老师说:

“筷子啊,还会变戏法呢,不信你们看。

”老师将一些筷子摆成好看的形状,调动小朋友的想象力,让他们自己动用在桌上也摆出各种图形。

老师与孩子一起动手。

  7、小朋友人手一双筷子,老师教用筷子的正确方法:

手捏在筷子的中下方,不能太低和太高,两支筷子不能分得太远,中指与大拇指碰头,其他做辅助。

老师考验小朋友的学习效果:

“现在老师要来考考大家,看到底你们学得怎么样?

”在桌上分组放上几盘豆子、玻璃球和纸条,让幼儿试着来夹物,从一个盘里夹到另一个盘里,看谁夹得稳,夹得快,并在活动过程中纠正错误的拿筷姿势。

老师也参与其中。

  8、结束语:

“小朋友们,老师又要给你们出个谜语了-----两兄弟,一般高,一日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