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3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022081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05.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3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3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3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3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3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3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3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3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3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x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课标要求] 1.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

2.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一、中央集权的发展

1.汉代

(1)背景:

郡县、封国并存,封国有时与朝廷对抗。

(2)措施:

武帝在景帝平定“七国之乱”的基础上,颁布“推恩令”。

(3)结果:

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易混易错]

推恩令≠废除分封制:

推恩令并不是废除分封制,它只是分割了封国的领地,从而削弱地方势力,以加强中央集权。

2.唐朝

(1)背景:

唐中期在地方设节度使,名为朝廷藩镇,实为割据势力。

(2)问题:

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

3.宋代

(1)措施

①军事:

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抽调地方精兵充实中央禁军。

②行政:

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

③财政:

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

(2)影响

①积极:

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

②消极:

形成了冗官、冗兵和冗费的局面,为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4.元朝:

行省制度

(1)措施

①地方设行中书省,长官由朝廷任命。

②下设路、府、州、县。

③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管理。

(2)影响

①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②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归纳总结]

从汉至元地方政治制度的特点。

(1)中央严格控制地方行政,地方不存在独立的行政体系。

(2)地方服从于中央,中央服从于皇帝。

(3)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管理。

(4)地方权力分散。

(5)中央控制地方官吏的任免、监督、考核。

[归纳总结]

从汉至元地方政治制度的特点。

(1)中央严格控制地方行政,地方不存在独立的行政体系。

(2)地方服从于中央,中央服从于皇帝。

(3)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管理。

(4)地方权力分散。

(5)中央控制地方官吏的任免、监督、考核。

[深化探究]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思考 

(1)据图一指出西汉实行了什么地方行政制度?

带来了什么社会问题?

(2)据图二,西汉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

答案 

(1)制度:

郡国并行制。

问题:

出现了王国问题,严重威胁中央集权。

(2)颁布“推恩令”,从根本上解决了王国问题,加强了中央集权。

材料二 太祖问:

“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灵涂炭,其何故也?

”赵普对曰:

“此非他故,藩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

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思考 

赵普认为唐末五代以来出现藩镇割据的原因是什么?

在此基础上北宋采取了怎样的“夺其权”“制钱谷”“收精兵”的具体措施?

起到了什么作用?

答案 原因:

“君弱臣强”。

措施:

①宋太祖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又抽调地方的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

②行政上,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

③财政上,设转运使,地方赋税的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的全部由中央掌控。

作用:

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

二、君主专制的演进

1.汉代:

汉武帝重用身边侍从、秘书等担任尚书令、侍中等,以削弱相权。

2.魏晋南北朝:

逐步形成三省体制。

3.隋唐:

三省六部制

(1)内容

①三省:

唐朝中央的三省中书、门下和尚书,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

②六部:

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2)影响

①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

②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以后历朝基本沿袭。

4.宋代:

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

5.元朝:

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关,长官行使宰相职权。

[辨析比较]

唐宋最高统治者为加强皇权,在中央官制方面的措施有何异同?

(1)相同点:

通过分割宰相权力,加强皇权。

唐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宋朝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三司使管理财政,分割宰相的财权。

(2)不同点:

唐朝加强了三省六部的职能,宋朝三省六部有名无实;唐朝以尚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宋朝以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

[易混易错]

三省六部制下的制衡不同于现代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

三省虽互相制约,但必须听命于皇帝,是专制皇权不断加强的产物。

这与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有着本质区别。

[深度点拨]

从汉至元君主专制制度的演进具体趋势表现为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中央权力越来越大,地方权力越来越小。

总趋势是君主专制程度不断提高,这是由君主专制制度的本质所决定的。

[深化探究]

材料一

材料二 元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古及河南的黄河以北称为“腹里”,由中书省直辖。

中书省也称作“省”,为全国行政中枢。

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

思考 

(1)材料一中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中三省的职责分别是什么?

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什么?

(2)结合材料联系所学,分析元朝中书省与唐朝中书省的主要区别。

答案 

(1)中书省负责决策,门下省负责审核,尚书省负责执行。

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相互分工,相互制约。

(2)从地位看,元朝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唐朝中书省是唐中央机构之一。

从职能看,元朝中书省是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管“腹里”;唐朝中书省负责起草皇帝诏令。

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1.汉朝:

实行察举制,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

2.魏晋南北朝:

采取九品中正制,选用官吏注重门第。

3.隋唐:

科举制

(1)形成:

隋炀帝时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2)完善:

唐宋元继承并完善了科举制。

(3)作用

①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②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

[名师指津]

我国古代选官制度演进的整体趋势是:

选官的基础日益庞大,扩大了统治基础,选官手段和方式日益科学;官员素质不断提高。

[归纳总结]

科举制打破了贵族对官场的垄断,扩大了统治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从追求公平公正的角度来看有一定的合理性;保证有相当文化素养的士人从政,为行政效率的提高创造了条件;有益于社会形成重学风尚。

[深化探究]

材料一 察举制和科举制的对比:

察举制

科举制

品德、学问、议政能力

“以文取士”

长官举荐

自由报考

“人、门兼美”

“取士不问家世”

——据张帆《中国古代简史》制表

材料二 唐太宗在端门看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高兴地说: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王定保《唐摭言·述进士上》

思考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察举制相比,科举制有哪些变化?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你如何评价科举制度?

答案 

(1)变化:

由注重整体素质到更注重知识才能(或考试成绩);由以官举士、权操于上到自由报考;由强调门第到取消门第限制。

(2)作用:

①是封建选官制度史上的一大进步。

②有利于扩大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客观上有利于封建官吏的廉政建设。

③有利于封建统治的巩固,使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课堂小结

1.汉代颁布“推恩令”规定:

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可分割王国的一部分土地成为列侯,由郡守统辖。

其目的是(  )

A.壮大皇族力量B.保证列侯利益

C.加强中央集权D.笼络王侯人心

答案 C

解析 汉武帝颁行“推恩令”,就是为了分割王国的势力,解除其对中央的威胁,故选C。

2.宋太祖削夺地方兵权、财权,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其目的是(  )

A.加强中央集权B.减轻地方财政开支

C.减轻地方军费开支D.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答案 A

解析 北宋初年,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措施把地方权力收归中央,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

3.省制的出现,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其开端于(  )

A.秦朝B.汉朝C.唐朝D.元朝

答案 D

解析 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它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4.隋唐时期统治者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平衡”问题的重要举措是(  )

A.废分封,置郡县B.建立法律体系

C.确立三省六部制D.实行科举制

答案 C

解析 注意材料信息“隋唐”“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平衡”,是指三省之间的分权与牵制。

5.唐太宗时期,某年正月初三,忽报塞外敌人10万余众来犯中原,形势危急。

于是皇帝急召众大臣商议对策。

按制度规定其正确的运作程序(皇帝作用暂不考虑)是(  )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兵部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兵部

C.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礼部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答案 B

解析 三省中的中书、门下、尚书省职权分别为草拟政令、审核政令、执行政令,尚书省下辖六部,对外交战应由尚书省交给兵部处理。

学思之窗

思考:

宰相李沆与宋真宗的这段故事,能说明些什么问题?

答案 说明两个问题:

(1)北宋从宋真宗开始,相权逐步强化,对皇权有所限制。

李沆抵制宋真宗扩大财权的企图,不仅想维护相权,也是从有利于治国的角度出发的。

(2)中国古代相权与皇权的消长,总体上虽然朝着强化皇权的方向演变,但其间也有相权强化的时候,并非简单的直线发展。

探究学习总结

一、本课测评

从汉至元,皇权不断加强,请用宰相职能变化的史实加以说明。

答案 

(1)汉武帝重用身边作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为尚书令、侍中等,让他们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2)三省六部制的形成和不断完善发展:

①魏晋南北朝时期,握有实权的先是尚书省,继而又有中书省、门下省,逐步形成三省体制。

②唐朝中央的三省中书、门下和尚书,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

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相权分散。

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

③隋唐时期在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体制。

(3)宋朝设立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

为制约宰相,后来又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皇帝得以总揽大权。

(4)元朝设中书省,替代前代的三省,中书省上承天子,下总百司,是最高行政机关。

中书省的长官,行使宰相职权。

二、学习延伸

根据以上材料,想一想,这种措施体现了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什么特点?

它有何利弊?

答案 

(1)特点:

形成了高度集权的中央集权体制。

①中央通过对地方官吏的任免、监督和考核,严格控制着地方行政,地方服从中央,最后听命于君主。

②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的管理,使地方分权势力无法与中央对抗。

(2)评价:

①这种高度的中央集权,一方面保证了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的统一和封建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地方官对中央和君主的绝对依赖,难免人浮于事。

②地方没有相应的自主权,也难以实施有效的治理。

[基础达标]

1.西汉时期,为解除诸侯国对中央的威胁,有人建议“众建诸侯而少其力”。

这项建议演变成的措施是(  )

A.大封皇室成员为王B.实行“推恩令”

C.平定“七国之乱”D.废除诸侯国,改设郡县

答案 B

解析 据所学知识判断,材料描述的是汉武帝颁布的“推恩令”,即诸侯王死后,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子弟分割部分土地为列侯,结果王国越分越小,再也无力威胁中央。

2.西汉统治者总结秦朝历史,从“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的认识出发,采取的措施是(  )

A.实行郡国并行制度B.颁布“推恩令”

C.设置刺史D.实行三省六部制

答案 A

解析 西汉初年,统治者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在一些地方实行郡县制的同时,又设立了一些王国,形成了郡国并行的地方政治制度。

3.宋太祖“选儒臣(文人)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这一措施主要是为了解决(  )

A.宦官专权B.武臣专权

C.相权过大D.王国问题

答案 B

解析 宋朝选派文臣出任州郡长官,州郡不得由武臣掌握,以免拥兵作乱。

可以看出主要是为了解决武臣专权的问题。

4.下图反映了北宋哪一方面的政治改革措施(  )

A.在地方设置节度使B.加强中央集权

C.分割宰相职权D.改革科举制度

答案 B

解析 漫画反映了北宋把地方的兵权、财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

5.唐代的三省六部制进一步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其完善的含义是(  )

A.中央机构设置的增加

B.使地方权力进一步分散

C.使相权进一步加强

D.使中央各部门权力得以相互制约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三省六部制的影响。

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相互制约,加强了皇权。

故选D项。

6.元朝由中书省直接管理的地方有(  )

①河北 ②山西 ③山东 ④辽宁 ⑤西藏

A.①②③④B.①③⑤

C.①②③D.③④⑤

答案 C

解析 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河北、山西、山东由中书省直接管理。

7.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减食于之。

巨谓妻曰:

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

”郭巨因此而被荐举为孝廉。

这一材料反映的是(  )

A.郡县制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西汉的选官制度。

根据材料内容及郭巨被荐举为孝廉这一结果,可推断是指西汉的察举制。

8.右图告示中获得进士出身金榜题名的人是通过什么途径(  )

A.毛遂自荐

B.立军功授爵

C.凭才学科举获得功名

D.出洋留学,功成名就

答案 C

解析 从图注涉及到的时代及材料中“进士出身”等信息可知与科举制有关。

[能力提升]

9.李清川等在《汉武帝朝丞相群体研究》一文中指出:

“武帝朝是汉代丞相的转折。

”这里的“转折”是指汉武帝(  )

A.削弱诸侯王的势力

B.设立三公九卿制度限制丞相

C.让身边的侍从、秘书参与军国大事

D.把学术丞相转变为武官丞相

答案 C

解析 汉初丞相位高权重。

汉武帝重用身边做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让他们担任尚书令、侍中等,参与军国大事,这就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10.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

这反映出(  )

A.宰相职权范围扩大

B.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C.君权对相权的制约

D.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

答案 C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从材料可知中书门下掌管行政权,枢密院掌管军权,而三司掌管财权,这样相权一分为三,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故选C项。

11.《水浒传》第七十七回写到,枢密使童贯率领八十万大军去梁山泊镇压宋江起义军,中了十面埋伏,只身逃回汴京。

宋代枢密院的职能是掌管(  )

A.军政B.民政C.行政D.财政

答案 A

解析 “枢密使童贯率领八十万大军”说明枢密院的职能是掌管军政。

12.有学者认为,我国古代有“用一个客观的考试标准,来不断地挑选社会上的优秀分子,使之参与国家政治”的制度。

该制度始于(  )

A.秦汉时期B.魏晋南北朝时期

C.隋唐时期D.明清时期

答案 C

解析 隋朝时,隋文帝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政府开始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唐宋元各朝继承并完善了科举制。

13.阅读下列材料:

三省制建立之初,由于三省分职,在一些问题的处理上不免各执己见,争执不下,浪费时间。

于是,唐太宗在门下省设政事堂,便于宰相合议军国大事。

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开始只有三省长官,后来又增加一些官员,以“参知政事”等名义参决朝政,这些人也是宰相。

政事堂的创立,增强了三省制的功能。

请回答:

(1)唐太宗设政事堂的目的是什么?

(2)“参知政事”参决朝政说明了什么问题?

答案 

(1)使三省合署办公,协调意见,快速决策,提高办事效率,增强三省的功能。

(2)说明了唐太宗要进一步分割和削弱宰相的权力以加强皇权。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直到汉武帝,这一趋势达到正式的法制化……这样由教育与行政服务之实地观察,与选举与考试四项手续,而始获正式进入政府。

——钱穆《中国传统政治》

材料二 魏、晋时代……乃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

——钱穆《中国传统政治》

材料三 (隋朝)九品以上地方官一律由……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进行考核……选举权也集中到中央……代之以科举制。

科举制的特点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

——樊树志《国史概要》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二,比较西汉与魏晋时期选官制度的相同点。

(2)据材料三概括隋朝官吏制度的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汉朝至隋朝选官制度的演变体现了哪一历史趋势?

答案 

(1)其目的都是为了选拔人才;都呈现制度化;都是从地方向中央举荐人才。

(2)官吏任免权和考核权收归中央;以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科举制日益完善。

(3)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3近代民主思想的发展同步训练岳麓版选修2

一、选择题

1.荷兰思想家斯宾诺莎强调“思想自由,行动守法”的直接目的是(  )

A.争取尽快实现宗教宽容

B.推翻西班牙的殖民统治

C.推动资产阶级革命进程

D.争取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2.洛克在《政府论》中曾经指出:

“法律不论贫富,不论权贵和庄稼人,都一视同仁,并不因特殊情况而有出入。

”这说明他主张(  )

①国王的权威高于法律 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③一切人都应服从法律 ④法律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3.洛克在《政府论》中指出:

“处在政府之下的人们的自由,应有长期有效的规则作为生活的准绳,这种规则为社会成员所共同遵守,并为社会所建立的立法机关所制定。

”由此可见,洛克(  )

A.反对政治自由B.主张法律至上

C.主张废除君主D.崇尚军事独裁

4.右图是法国1989年发行的10法郎样币,样币上的人物是著名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

下列关于孟德斯鸠的理论,理解错误的是(  )

A.他吸收和发展了洛克、斯宾诺莎等人的思想,在政治理论上有所

创新

B.他的三权分立学说,为西方民主政治的实践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C.他认为只有分权才能使权力相互制约,防止专制,保障自由

D.他认为立法、行政、司法分别属于议会、总统和法院

5.小明在阅读卢梭的文章时,看到一句话:

“没有一个公民可以富得足以购买另一个人,也没有一个公民穷得不得不出卖自身。

”对此,小明不甚理解。

请你帮他分析,上述言论表明了卢梭(  )

A.向往和追求小农经济的社会

B.强烈反对和抨击财产私有制

C.主张废除资产阶级私有制度

D.反对贫富悬殊但赞成私有制

6.1791年6月20日,法国国王路易十六乔装出逃,企图勾结外国力量扑灭法国革命,中途被识破押回巴黎。

1793年1月21日,国民公会经过审判以叛国罪处死了路易十六。

法国国民公会决定处死国王的主要理论依据是(  )

A.斯宾诺莎的民主政体最优论

B.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

C.卢梭的人民主权学说

D.洛克的天赋人权论

二、非选择题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斯宾诺莎的基本观点:

“在一个自由的国家每个人都可以自由思想,自由发表意见”“每个人都有不可割让的天赋权利,都是自己思想的主人,因此,如果强迫有不同思想的人只能按照最高当局的命令说话,就必然造成可悲的结果”“思想要自由,行动要守法”。

材料二 洛克的基本思想主张:

在自然状态下,人人都是自由、平等的,任何人都不能侵犯他人的生命和自由。

在自然状态里,总会有一些人侵犯他人的生命、自由和财产,因此需要政府通过法律来保护人权。

于是,人们订立契约,建立政府。

但是,政府的权力不能太大,必须依法行事,还必须实行分权。

代表人民的立法权与君主执掌的行政权应分开,前者高于后者。

法律的目的不是废除或限制自由,而是保护和扩大自由……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

请完成:

(1)在材料一中,斯宾诺莎怎样看待自由?

他认为怎样才能保证自由?

(2)洛克第一次系统提出“天赋人权”学说,其历史背景是什么?

他认为怎样才能保障人们的天赋人权?

(3)结合上述材料比较斯宾诺莎和洛克在法律与自由关系方面的观点有何相同之处?

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当立法者们图谋夺取和破坏人民的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使其处于专断权力下的奴役状态时,立法者们就使自己与人民处于战争状态,人民因此就无须再予服从……人民享有恢复他们原来的自由的权利,并通过建立他们认为合适的新立法机关以谋求他们的安全和保障。

当人民发现立法行为与他们的委托相抵触时,人民仍然享有最高的权力来罢免或更换立法机关。

——洛克《政府论》

材料二 人由于社会契约而失去的是他的自然的自由和他试图取得和成功取得的每一件事物的无限制的权利;而他得到的是公民自由和他所有财产的所有权。

……君权只不过是全体意志的执行,永远不能转让,而君主只不过是一个集体的人,他除了他自己之外,谁也代替不了……在国家里没有什么基本上不能废除,社会契约本身也不例外,因为假如所有公民一致同意破坏契约,无疑地这将是合法的破坏。

——卢梭《社会契约论》

请回答:

(1)洛克和卢梭相同的民主思想主张是什么?

试概括说明。

(2)这些民主思想主张与君主专制理论有何根本区别?

答案

1.D 2.B 3.B 4.D 5.D 6.C 

7.

(1)自由是天赋的人权。

只有民主政体才能保证思想和言论自由。

(2)“光荣革命”后,英国急需建立稳定的社会秩序,保障资产阶级的利益。

限制政府权力,实行分权。

(3)法律是自由的基本保障。

8.

(1)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说。

即政府(君主)权力的运用必须按人民的意志来行使,保卫社会成员的生命和财产以及自由权利。

如果政府滥用权力,侵害人民利益,人民便可收回政府权力,甚至推翻它,重新建立代表人民意志的新政府。

(2)这些民主思想是对君主专制的批判与否定。

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国家权力的来源是主权在民还是君权神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