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看热词阅读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021833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5.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冷眼看热词阅读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冷眼看热词阅读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冷眼看热词阅读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冷眼看热词阅读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冷眼看热词阅读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冷眼看热词阅读答案.docx

《冷眼看热词阅读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冷眼看热词阅读答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冷眼看热词阅读答案.docx

冷眼看热词阅读答案

冷眼看热词阅读答案

【篇一:

二诊模拟测试及答案-高三语文】

难度★★★(适合基础水平测试)

满分150

学生姓名__________教师姓名_________

学管姓名__________测试时间__________测试得分__________

第i卷

一、(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选出下列选项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

()(3分)

2.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3分)

a.备受国际社会关注的中共第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北京胜利闭幕,为了让各界人士尽早了

解会议内容,新华社在会后第一时间授权发布了会议公报。

..

b.自古以来,清正廉洁的官员都不会以权谋私,贪污受贿,虽然平时生活清贫,但

他们因为坦荡无私,就没有水落石出的顾虑,更没有半夜敲门的担心。

....

c.“少了一根铁钉,丢了一个马掌,丧了一匹战马,亡了一个国家”,这个谚语告诉我

们:

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大而化之。

....

d.朴实的莫言在公众场合表现出的谦逊赢得了大众对他的敬重。

他的微博中,满是热心

粉丝的溢美之词。

....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高三冲刺阶段马上就要到了,同学们都在刻苦学习。

要想取得高考的胜利,就看同学

们能否稳定发挥了。

b.当前,我国的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社会矛盾也日益凸显,会遇到不少需要

解决的风险和难题。

c.每周四发的薪水,往往在周五、周六两天里就被挥霍一空,有些上班族甚至连下周二、

周三的伙食费都提前预支了。

d.嫦娥三号探测器着陆区之所以选在虹湾区域,主要考虑到科学探测的需要及地形地貌、

月面通信和太阳光照等因素。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科技组正在研究看不见的频段,如波长较长的红外线、无线电波、波长很短的紫外线、

x光、波长更短的r射线等。

余里,筑城障列亭,至庐朐”。

c.陈光标的“裸捐”到底是不是真的,捐款之时有没有伤及他人的尊严,媒体有没有借

机炒作的成分?

这一切都引起了广大网友的思考。

d.音乐欣赏的具体过程,一般是由官能欣赏——即对乐音的音响感知,进入感情欣赏——即对音乐表现的思想感情、情景的感情体验、想象和联想。

二、(本大题共3小题,共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冷眼看“热词”

“热词”是指来源于突发事件或社会现象,经过形象、鲜明和恰当的隐喻性总结,让人

们更深刻地记住关键信息的公共焦点词语。

近年来,中国互联网上流行的“热词”已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新潮网络语言。

“打酱

语往往不是逐渐扩散,而是瞬间的爆发。

显然这类热词不是像以往的许多网络语言那样因词

语本身的娱乐性导致了流行,大多是因突发的社会事件传播得以派生,而且这类热词几乎无

一例外具有较多的政治讽刺意味,反映的是社会“杯具”何其多,人们认为这是中国政治走

向民主的一种方式,是中国网络政治化的一种体现。

中国的改革开放自90年代末以来进入了深水区,政治改革尤其步履维艰。

在这种现实状

态下,网络的政治化可以说是公众表达的常规通道堰塞而造成的政治话语溢出现象。

而网络

的确为当代中国民众提供了一种新的政治表达可能,有人因此而乐观地预言网络将成为推动

中国政治民主建设进程的重要力量。

可实际上,人们上网发表意见可能是自由的,但信息如

何传播却完全由不得自己,各类网络运营者操控着网络信息的传播。

热词的出现使网络传播形势有了一些改观。

一个本来难以扩大影响的社会信息,由于被

人从中提炼出具有讽刺性乃至黑色幽默意味的隐喻词语而产生了“陌生化”的情景效果,随

即因为网上读者的关注和分享而成为口头禅并被强力传播,进而迅速走红成为热词。

显然,

热词热起来的社会学原因在于网民自发形成的积极介入态度。

在网络日益被运营者操控的形

势下,这种对传播的主动介入可以说是普通网民对“被传播”现实的一种反抗。

热词之所以会“热”,也和它的接受环境分不开。

在媒体自身权威性不够却又面对公众

质疑时,许多“专家”和“权威机构”常常会冒出来强化信息的权威性。

弱势的普通民众当

“被平均”等等,却凭着机智的反讽破坏了媒体操控者的意图。

普通民众对媒体操控者和所谓“权威”的不信任是热词走红的社会环境,但热词并非只

是消极的拒绝。

许多因热词而“热”并最终引起社会重视的案例显示,网民传播热词的热情

让人感受到的是一种社会关怀的激情。

这种激情来自每个网民个人的直觉和判断,来自一个

人内在的同情心和正义感。

当然,信息的不对称使网民个人的判断无法完全避免错误和偏见,

但这并不影响这种社会关怀的舆论价值。

这种激情的存在证明,社会上尽管充斥着欲望和不

公正,但人们的心灵深处仍然有良知。

无论如何,热词的大量出现已成为中国式网络的特色景观,热词将作为有影响力的社会

表情符号构成我们这个时代的记忆。

5.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人们能在网上自由地发表意见,但由于网络信息的传播受各类网络运营者的操控,

这些意见的传播是不自由的。

b.具有讽刺意味的“被传播”,表现出了主动介入传播的普通网民对网络运营者操控网

络信息传播的一种反抗。

c.网民传播热词的热情,能使某些案例因热词而“热”并最终引起社会的重视,并使

人感受到网民社会关怀的激情。

d.传播热词的网民所展现的社会关怀的舆论价值,不会由于其个人判断出现错误和偏

见而受到影响。

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3分)

a.热词的出现和流行表明,政治改革进入深水区和网络为中国民众提供一种政治表达

可能之间存在着联系。

b.从热词的接受环境看,某些媒体操纵者强化信息权威性的意图,常常会被随后出现

的热词凭着机智的反讽破坏。

c.热词的出现和流行说明人心深处仍存社会良知,但其讽刺意味削弱了反映社会“杯

具”现实的力量。

d.热词在中国互联网上的流行有着中国特色,是网络政治化的具体体现,可能会促进

间的爆发,结合文章及现实,你认为有哪些原因?

你作何评价?

(5分)

三、(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黄庭坚字鲁直,洪州分宁人。

幼警悟,读书数过辄诵。

舅李常过其家,取架上书问之,

无不通,常惊,以为一日千里。

举进士,调叶县尉。

熙宁初,举四京学官,第文为优,教授

北京国子监,留守文彦博才之,留再任。

苏轼尝见其诗文,以为超逸绝尘,独立万物之表,

世久无此作,由是声名始震。

知太和县,以平易为治。

时课颁盐策①,诸县争占多数,太和.

独否,吏不悦,而民安之。

哲宗立,召为校书郎、《神宗实录》检讨官。

逾年,迁著作佐郎,加集贤校理。

《实录》

成,擢起居舍人。

丁母艰。

庭坚性笃孝,母病弥年,昼夜视颜色,衣不解带,及亡,庐墓下,

哀毁得疾几殆。

服除,为秘书丞,提点明道宫兼国史编修官。

绍圣初,出知宣州,改鄂州。

章惇、蔡卞与其党论《实录》多诬,俾前史官分居畿邑以待问,摘千余条示之,谓为无验证。

既而院吏考阅,悉有据依,所余才三十二事。

庭坚书“用铁龙爪治河,有同儿戏”,至是首问焉,对曰:

“庭坚时官北都,尝亲见之,真儿戏耳。

”凡有问,皆直辞以对,闻者壮之。

贬.

涪州别驾、黔州安置,言者犹以处善地为骫②法。

以亲嫌,遂移戎州,庭坚泊然,不以迁谪

介意。

蜀士慕从之游,讲学不倦,凡经指授,下笔皆可观。

徽宗即位,起监鄂州税,签书宁国军判官,知舒州,以吏部员外郎召,皆辞不行。

丐郡,

得知太平州,至之九日罢,主管玉隆观。

庭坚在河北与赵挺之有微隙,挺之执政,转运判官

陈举承风旨,上其所作《荆南承天院记》,指为幸灾,复除名,羁管宜州。

三年,徙永州,

未闻命而卒,年六十一。

庭坚学问文章,天成性得,陈师道谓其诗得法杜甫,学甫而不为者。

善行、草书,楷法

亦自成一家。

与张耒、晁补之、秦观俱游苏轼门,天下称为四学士,而庭坚于文章尤长于诗,

蜀、江西君子以庭坚配轼,故称“苏、黄”。

轼为侍从时,举以自代,其词有“瑰伟之文,

妙绝当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之语,其重之也如此。

初,游灊③皖山谷寺、石牛洞,乐.

其林泉之胜,因自号山谷道人云。

8.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知太和县,以平易为治知:

掌管.

b.俾前史官分居畿邑以待问俾:

吩咐.

c.至是首问焉焉:

他.

d.孝友之行,追配古人配:

比得上.

9.下列句子全都能表现黄庭坚卓越文学才华的一项是()(3分)

①幼警悟,读书数过辄诵

②举四京学官,第文为优

③院吏考阅,悉有据依,所余才三十二事

④讲学不倦,凡经指授,下笔皆可观

⑤与张耒、晁补之、秦观俱游苏轼门,天下称为四学士

⑥善行、草书,楷法亦自成一家

a.②③④⑤b.①②④⑤c.②④⑤⑥d.③④⑤⑥

10.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黄庭坚幼时就聪明过人,读书很快就能背下来,他舅舅对他检测之后惊讶不已,认

为他才智出众。

后来黄庭坚考中进士,他的文章才华深受文彦博、苏轼等人的赏识。

b.哲宗即位后,召黄庭坚修订《神宗实录》,他据实直书,却被章惇、蔡卞及其党羽诬

陷并盘问。

面对盘问,他照实回答,毫无顾忌。

c.黄庭坚在河北时与赵挺之有些不和,赵挺之掌权后,指使陈举就黄庭坚所作的《荆

南承天院记》中的问题进行弹劾,黄庭坚因此又被除名管制,于六十一岁时去世。

d.前三段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黄庭坚的生平、性格等方面,最后一段重点介绍他的文学方面的成就。

该传记材料翔实,结构清晰,较为真实地展示了黄庭坚的风貌。

第Ⅱ卷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23分)

11.文言文翻译和断句(10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7分)

①庭坚时官北都,尝亲见之,真儿戏耳。

(3分)

②以亲嫌,遂移戎州,庭坚泊然,不以迁谪介意。

(4分)

(2)用“/”给下面一段文言文断句。

(3分)

宋之富贾有监正子者与人争买百金之璞因佯失而毁之负其

百金而理其毁瑕得千溢焉事有举之而有败,而贤其毋举之者,负之时

也。

1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7分)

初授官题高冠草堂①

岑参

三十始一命,宦情多欲阑。

自怜无旧业,不敢耻微官。

涧水吞樵路,山花醉药栏②。

只缘五斗米,辜负一渔竿。

①公元744年岑参举进士,授官右内率府兵曹参军,此诗即为辞别终南山隐居地高冠谷而作。

②药栏:

泛指花栏。

⑴只缘五斗米,辜负一渔竿”,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2分)

⑵诗歌颈联“涧水吞樵路,山花醉药栏”中“吞”“醉”二字,工于烹炼。

请结合全诗

具体分析。

(5分)

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6分)

(1),磐石无转移。

(《孔雀东南飞》)

(2),池鱼思故渊。

(《归园田居》)

(3)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

(《兰亭集序》)

(4),而不知其所止。

(《赤壁赋》)

(5)地崩山摧壮士死,。

(《蜀道难》)

(6),用之如泥沙?

(《阿房宫赋》)

五、(本大题共5小题,共23分)

阅读下面一篇小说,完成第14~18题

字据

长途汽车进站的时候,天上飘着雪瓤子,柳絮一样东飘西荡,落在地上,倏忽就不见了。

罗树林见父亲下了车,急忙跑过去接父亲手中的东西,父亲不让,兀自往前走。

罗大头手里拎着一筐鸡蛋,自己家鸡下的,无污染。

鸡蛋是专门捎给孙子罗城的。

罗城

这孩子,才八岁,都快有他爸罗树林高了。

罗大头走着想心事,突然,脚下一个趔趄,摔倒了。

摔倒的时候罗大头似乎听到了腿骨断裂声,像积雪压折枯枝的声音。

他顿时感到一阵撕

心裂肺的疼痛,还没来得及喊叫,筐子就从手中甩了出去,鸡蛋散落一地。

熙熙攘攘的人流

忽地闪开一片地方来。

有的人驻足观看,有的人瞟了一眼坐在地上的罗大头,匆匆往前走。

罗树林在路边的亭子里买包烟的功夫,一转眼发现父亲没了人影,紧忙往前追。

他见前

边围了一圈人,拨开人群往里瞅,见父亲坐在地上捂着腿,嘴里只嘘凉气。

忙说,请让一下,

请让一下。

一个鸭舌帽拉住了他。

鸭舌帽说,小伙子,请你不要这么冲动,不能扶他起来,会“粘”

在手上的。

罗树林一愣。

鸭舌帽从胸前掏出个小本子给罗树林看。

鸭舌帽说,我是律师,从常理分

析,你去拉他起来没什么不对,但你知道这老头到时会不会反咬你一口,把你告上法庭?

样子他摔得不轻,你去拉他,就得先送他去医院接受检查,去医院检查就需要医疗费。

如果

这个老头身上没有带钱,这医疗费就需要你给他垫上。

如果老头想治病又没钱还你,反咬你

一口怎么办?

罗树林笑笑说,我不怕。

鸭舌帽有些急,说,你怎么能不怕呢?

我同事经手过这样一个

案子,法院判救人的人赔偿被救的人五万块钱。

现在那人因为官司缠身,被老板辞退了工作,

老婆也跟他离了婚。

你救他,法院会按常理分析,得出是你撞人的结论。

知道什么是常理分

析吗?

就是法官根据人之常情推断是你撞的人。

罗树林止住笑,说,这么多人,都可以作证嘛,总不能看见一位老人摔倒在地,没人拉

一把。

鸭舌帽从公文包里掏出纸和笔,对罗树林说,你要想救人,我给你出个主意,你让这

老头在纸上写个字据,声明是自己摔倒的。

这样,你就会在以后摆脱许多麻烦。

民事诉讼的

原则是这样的,谁主张,谁举证。

你手里有了证据,将来他告你,也告不赢。

罗树林说,他要是我父亲呢?

鸭舌帽看看躺在地上的罗大头,又仔细瞅瞅罗树林。

摇摇

头,没说话,挤出人群走了。

罗树林正想往里冲。

被一个穿风衣、戴墨镜的人拽住了。

那人急忙把罗树林拉到一边,

说,请你别冲动。

墨镜掏出一张判决书,递到罗树林面前。

你看,我救了一位摔倒的老人,

【篇二:

高一语文上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t>(满分120答题时间120分)

第Ⅰ卷(33分)

一、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

1、下面词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下列各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责无旁待干练焦躁不安禁固

b、逆来顺受休憩礼上往来伎俩

c、摧山坼地盎然横槊赋诗时弊

d、响誉中外滞留陨身不恤奢侈

3、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组是()

a、近年来,伊拉克因受制裁,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困难。

最近,又遭美英飞机的袭击,真是祸起萧墙。

....

b、他把这个人物刻画得惟妙惟肖,入木三分。

....

c、面对社会上的种种批评,坐享祖辈、父辈成果的富二代置若罔闻,把那些批评全都当....

作耳边风,不予理睬。

d、阳光明媚,和风轻吹,我们如坐春风兴高采烈地走向目的地。

....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句是()

a、“中国制造”已经遍布全球各个角落,成为影响国际制造业格局的重要力量和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崭新形象。

b、中国首座文字博物馆在河南安阳开馆,该馆收藏了甲骨文、金文、简牍帛书、汉字书法史、少数民族文字等多种文物。

c、积极健康的文化能否占领手机文化市场,能否对公众产生有益影响,关键是要紧密结合新技术的特点开展文化创新。

d、社保的全国一统,必将促进中国式“养儿防老”向社会养老的转变,也会为普通百姓安度晚年提供基本的保障。

5、依次填入上文括号内最恰当的一项是()

楼是古典,楼是东方。

假如我是一位音乐家,我要以楼为主题写出一套组曲表现楼的各种意境、景象和情调。

我要以小提琴的幽雅奏出(“”)的静夜,我要以横笛吹出(“”)的凄清,我要以喧哗的小鼓和喇叭响出(“”)的萧瑟,我要以肖邦式的夜曲在钢琴的键子上弹出(“”)的幽怨。

①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②山雨欲来风满楼

③子规啼月小楼西

④十二楼中月自明

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②①③④d.②①④③

二、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

冷眼看“热词”

“热词”是指来源于突发事件或社会现象,经过形象、鲜明和恰当的隐喻性总结,让人们更深刻地记住关键信息的公共焦点词语。

中国的改革开放自90年代末以来进入了深水区,政治改革尤其步履维艰。

在这种现实状态下,网络的政治化可以说是公众表达的常规通道堰塞而造成的政治话语溢出现象。

而网络的确为当代中国民众提供了一种新的政治表达可能,有人因此而乐观地预言网络将成为推动中国政治民主建设进程的重要力量。

可实际上,人们上网发表意见可能是自由的,但信息如何传播却完全由不得自己,各类网络运营者操控着网络信息的传播。

代表”、“被平均”等等,却凭着机智的反讽破了媒体操控者的意图。

普通民众对媒体操控者和所谓“权威”的不信任是热词走红的社会环境,但热词并非只是消极的拒绝。

许多因热词而“热”并最终引起社会重视的案例显示,网民传播热词的热情让人感受到的是一种社会关怀的激情。

这种激情来自每个网民个人的直觉和判断,来自一个人内在的同情心和正义感。

当然,信息的不对称使网民个人的判断无法完全避免错误和偏见,但这并不影响这种社会关怀的舆论价值。

这种激情的存在证明,社会上尽管充斥着欲望和不公正,但人们的心灵深处仍然有良知。

无论如何,热词的大量出现已成为中国式网络的特色景观,热词将作为有影响力的社会表情符号构成我们这个时代的记忆。

6.下列关于“热词”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热词”是一种新潮网络语言,它的出现被认为与中国政治走向民主有关。

b.“热词”往往不是逐渐扩散,而是从本身找不到任何理由就瞬间爆发。

d.一个社会信息被人有意加工而产生“陌生化”的情景效果后,才会成为“热词”。

7.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人们能在网上自由地发表意见,但由于网络信息的传播受各类网络运营者的操控,这些意见的传播是不自由的。

b.具有讽刺意味的“被传播”,表现出了主动介入传播的普通网民对网络运营者操控网络信息传播的一种反抗。

c.网民传播热词的热情,能使某些案例因热词而“热”并最终引起社会的重视,并使人感受到网民社会关怀的激情。

d.传播热词的网民所展现了的社会关怀的舆论价值,不会由于其个人判断出现错误和偏见而受到影响。

8.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热词的出现和流行表明,政治改革进入深水区和网络为中国民众提供一种政治表达可能之间存在着联系。

b.从热词的接受环境看,某些媒体操纵者强化信息权威性的意图,常常会被随后出现的热词凭着机智的反讽破坏。

c.当媒体操控者和所谓“权威”得到普通民众的信任后,热词就会逐渐变“凉”并最终淡出人们的视野。

d.热词的中国互联网上流行的现象有着中国特色,热词本身所体现的时代特点也会留在人们的记忆。

三、文言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6题(13分)。

吴明彻,字通昭,秦郡人也。

明彻幼孤,性至孝,年十四,感坟茔未备,家贫无以取给,乃勤力耕种。

时天下亢旱,苗稼焦枯,明彻哀愤,每之田中,号泣,仰天自诉。

秋而大获,足充葬用。

及侯景寇京师,天下大乱,明彻有粟麦三千余斛,而邻里饥馁,乃白诸兄曰:

“当今草窃,人不图久,奈何有此而不与乡家共之?

”于是计口平分,同其丰俭,群盗闻而避焉,赖以存者甚众。

及高祖镇京口,深相要结,明彻乃诣高祖,高祖为之降阶,执手即席,与论当世之务。

明彻亦微涉书史经传,颇以英雄自许,高祖深奇之。

太建四年,征为侍中、镇前将军,会朝议北伐,公卿互有异同,明彻决策请行。

总统众军十三余万,发自京师,进逼寿阳,齐遣大将军皮景和率兵数十万来援,去寿春三十里,顿军不进。

诸将咸曰:

“坚城未拔,大援在近,不审明公计将安出?

”明彻曰:

“兵贵在速,而彼结营不进,自挫其锋,吾知其不敢战明矣。

”于是躬擐甲胄,四面疾攻,城中震恐,一鼓而克,景和惶惧遁走,尽收其驼马辎重。

会周氏灭齐,九年,诏明彻进军北伐,明彻军至吕梁,周徐州总管梁士彦率众拒战,明彻频破之,因退兵守城,不复敢出。

周遣上大将军王轨将兵救之。

诸将闻之,甚惶恐,议欲拔军。

适会明彻苦背疾甚笃,知事不济,遂从之,及至清口,众军皆溃,明彻穷蹙,乃就执。

寻以忧愤遘疾,卒于长安,时年六十七。

9.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不图久图:

考虑,计议b.不审明公计将安出审:

审问..

c.四面疾攻,城中震恐疾:

迅速d.知事不济,遂从之济:

成功..

10.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各句均直接表现吴明彻果决明断的一组是()

①每之田中,号泣,仰天自诉

②于是计口平分,同其丰俭

③高祖为之降阶,执手即席

④公卿互有异同,明彻决策请行

⑤吾知其不敢战明矣

⑥知事不济,遂从之

a.①④⑥b.②③⑤c.②④⑤d.①③⑥

11.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大旱之年仍获得丰收,这是吴明彻每天辛勤耕作的结果。

b.吴明彻把自家存粮分与饥馑的乡邻,盗贼闻说后就躲开了。

c.吴明彻精通书史经传,又以英雄自许,因此深得高祖赏识。

d.吴明彻统兵作战,虽异常果决勇猛,但也做不到常胜不败。

第ii卷(87分)

1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当今草窃,人不图久,奈何有此而不与乡家共之?

(2)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四、诗歌鉴赏

1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7分)

秋夜曲①

张仲素

丁丁漏水②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注:

①此诗写闺中妇人夜思远方的丈夫的情形。

②漏水:

古人以漏壶滴水计时。

(1).一、二两句各从什么角度写了秋夜?

体现主人公什么心情?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最后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在诗中有何作用?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默写。

(10分)

①,靡有朝矣。

②,悠悠我心。

③,依依墟里烟。

④仰观宇宙之大,。

⑤,余不忍为此态也。

⑥纵一苇之所如,。

⑦寄蜉蝣于天地,。

【篇三:

高一语文12月月考试卷及答案】

名篇默写(每空1分,共14分)

1.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记念刘和珍君》)

2.惨象,;流言,。

3.沉默呵,沉默呵!

,。

4.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靡有朝矣。

(《氓》)

6。

78.昔我往矣,。

今我来思,。

(《采薇》)

9.长太息以掩涕兮,。

(《离骚》)

10.亦余心之所善兮,。

二、基础知识考查

11.下列词语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1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洗涤恶梦步履菲薄靡室劳矣

b.廖落细腻斑鸠隔璧小人所腓

c.不惮和霭作楫勋章其黄而殒

d.舔舐浸渍鸷鸟屠戮匪我愆期

13.下列各项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

a.偭规矩而改错

b.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c.忳郁邑余侘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