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期末卷.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010942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4.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期中期末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期中期末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期中期末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期中期末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期中期末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期中期末卷.docx

《期中期末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期中期末卷.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期中期末卷.docx

期中期末卷

期中测试卷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共46分)

一、基础知识(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强迫强求强人所难强弩之末B.阡陌纤细掀风鼓浪翩跹起舞

C.芟夷煽动潸然泪下步履蹒跚D.潦水聊赖茶寮酒肆穷困潦倒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A.变生肘腋常年累月衣锦还乡暗然失色

B.安家落户望眼欲穿回肠荡气闲情逸致

C.恪守不逾冷嘲热讽扑溯迷离五内俱焚

D.卖弄风雅屈尊下顾浅尝则止同病相连

3.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摧山坼地(裂开)家喻户晓(早晨)不盈不溢(充满而流出来)

B.马革裹尸(皮革)信而好古(相信)谁解相怜(同情)

C.层出不穷(重复)殊途同归(不同)残羹冷炙(烤熟的肉)

D.礼尚往来(高尚)应接不暇(闲暇)微言大义(精微)

4.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中的关联词,正确的一组是()

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

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

中国不是,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

,几百年之后呢?

A.然而也虽然就但是B.因为却因为就而且

C.但是却因为虽然但是D.因为也虽然就而且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我们做工作应当顾全大局,不能目无全牛,只顾个人的或者小团体的利益。

B.我们寝室的六位同学很团结,互相尊重,相濡以沫,关系十分融洽。

C.一阵风吹来,将那黄山云雾吹得千姿万态,令人眼花缭乱。

D.小王平时做事总是十分马虎,他作业本上的字迹很潦草,真是笔走龙蛇,难以辨认。

6.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我们说的做的究竟能不能解决问题,问题解决得是不是正确,关键在于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善于总结经验,针对客观实际,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一切从实际出发。

B.下周的班会我们的王校长和其他学校的领导将来参加,请同学们做好准备。

C.气温突然下降往往会使哮喘患者的病情加重。

D.如何使用网络,对于我是很困难的。

7.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可是,直到今年:

五十多岁了,才有机会第一次穿过三峡。

B.我们的船开向哪里?

是回到往古?

还是驶向未来?

是堕入地府?

还是飞上仙界?

我不知道。

C.以著名的四大发明:

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为标志的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曾经极大地影响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深刻地改变了世界文明的面貌。

D.“一将功成万骨枯”,一员武将的故事,还要多少持刀舞剑者的鲜血才能写成。

8.下列修辞手法与众不同的一项是()

A.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可以请他们各自走散为是,要不然“拿来主义”怕未免有些危机。

B.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

C.他们越过了人类儿童时代一座又一座真正的“三峡”。

D.但他们不是历史的脊梁,绊不住历史的脚步。

9.下列句子的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教育水平提高了,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才有后劲。

②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

③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

④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⑤科学技术实力和国民教育水平,始终是衡量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每个国家走向繁荣昌盛的两个不可缺少的飞轮。

A.⑤③④②①B.④③②①⑤C.③④⑤②①D.③④②①⑤

10.下列对课文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读〈伊索寓言〉》中,作者通过对伊索寓言的重新解说,揭露讽刺了现代文明社会中的假丑恶现象和人性中的阴暗面。

B.《在新西伯利亚科学城会见科技界人士时的讲话》一文,站在人类进步的高度提出了中心论点。

论证内容深刻,富于热情和鼓动力,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

C.《拿来主义》写于上个世纪30年代,作者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为指导,阐述了如何批判地吸收外国文化的原则。

D.《过万重山漫想》一文通过重走长征路,联想到历史上历尽艰难险阻,勇于开拓进取的人和事,并期望人民继承和发扬这种首创精神,创造更辉煌的业绩。

二、现代文阅读(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一)

这几个例子可以证明《伊索寓言》是不宜做现代儿童读物的。

卢梭在《爱弥儿》卷二里反对小孩子读寓言,认为有坏心术,举狐狸骗乌鸦嘴里的肉一则为例,说小孩看了,不会同情被骗的乌鸦,反会羡慕善骗的狐狸。

要是真这样,不就证明小孩子的居心本来欠好吗?

小孩子该不该读寓言,全看我们成年人在造成一个什么世界、一个什么社会,给小孩子长大了来过活。

卢梭认为寓言会把纯朴的小孩教得复杂了,失去了天真,所以要不得。

我认为寓言要不得,因为它把纯朴的小孩教得愈简单了,愈幼稚了,认为人事里是非的分别、善恶的果报,也像在禽兽中间一样公平清楚,长大了就处处碰壁上当。

缘故是,卢梭是原始主义者,主张复古,而我是相信进步的人——虽然并不像寓言里所说的苍蝇,坐在车轮的轴心上,嗡嗡地叫道:

“车子的前进,都是我的力量。

11.这段文字选自《读〈伊索寓言〉》,其作者是()

A.朱光潜B.钱钟书C.周国平D.梁实秋

12.文中谈到卢梭反对小孩子读寓言的理由是()

A.认为寓言有坏心术,会把纯朴的小孩子教得复杂了,失去了天真。

B.小孩子的居心本来欠好。

C.认为寓言把纯朴的小孩子教得愈发简单幼稚了。

D.小孩子看不懂寓言。

13.以下表述不符合文意的是()

A.作者与卢梭不同,作者是相信进步的。

B.作者认为人事里是非的分别、善恶的果报也像在禽兽中间一样公平清楚。

C.作者认为寓言可能会对小孩子产生不良的影响。

D.作者呼吁每个成年人要尽自己的责任,为后代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14.文末借寓言里的苍蝇讽刺了当今社会上哪些人?

()

A.不能接受别人批评的人。

B.既要掩饰自己的失败又不甘心失败的人。

C.以短为长、不思进取的人。

D.没有自知之明、借别人的功绩来美化抬高自己的人。

(二)

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这么说说罢),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

那么,怎么办呢?

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

但是,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

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

“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

他占有,挑选。

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毛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

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拉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倘使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但我想,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

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要不然,“拿来主义”怕未免有些危机。

15.选段没有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A.引用论证B.比喻论证C.对比论证D.因果论证

16.下面对选段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鱼翅”指的是文化遗产中的精华。

B.“鸦片”指文化遗产中的糟粕。

C.“孱头”指不敢接触文化遗产的逃避主义者。

D.“废物”指崇洋媚外,主张“全盘西化”的投降主义者。

17.最后一段中的“然”指代的是()

A.请姨太太各自走散为是。

B.姨太太不各自走散。

C.对待“鱼翅”、“鸦片”、“烟枪和烟灯”和“姨太太”的正确态度。

D.对待“鱼翅”、“鸦片”、“烟枪和烟灯”和“姨太太”的错误态度。

18.对选段内容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我们要开动脑筋,要目光远大,要靠自己来作选择。

B.我们不要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而要学会自己去拿。

C.我们对文化遗产要大胆地继承,并仔细挑选自己所需要的。

D.我们对文化遗产要勇敢地去占有,并做具体分析,批判地吸收。

三、文言文(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9.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蹇叔之子与师(yù)B.杞子奔齐,逢孙、杨孙奔宋(féng)

C.明诏大号(zhāo)D.甘受诟厉(hòu)

20.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则束载、厉兵、秣马矣(粮草)B.劳师以袭远(使……劳累)

C.锄其直(笔直的枝条)D.明告鬻梅者(卖)

21.下列加点字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

A.秦违蹇叔,而以贪勤民B.吾子取其麋鹿,以闲敝邑

C.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D.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

2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古今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A.晋于是始墨B.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

C.堕军实而长寇仇D.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

23.下列句子中“之”字作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一项是()

A.江宁之龙蟠B.梅之欹之疏之曲C.必复之全之D.公使阳处父追之

24.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彼实构吾二君(挑拨)B.以逞寡人之志(满足)

C.使皇武子辞焉(告辞)D.超乘者三百乘(兵车)

25.下列句子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乡师而哭B.解其棕缚

C.堕军实而长寇仇D.寡君若得而食之,不厌

26.《殽之战》中出现的人物的性格特点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秦穆公蹇叔弦高先轸

A.老谋深算刚愎自用机智爱国忠直刚烈

B.刚愎自用忠直刚烈机智爱国老谋深算

C.刚愎自用老谋深算机智爱国忠直刚烈

D.老谋深算机智爱国忠直刚烈刚愎自用

27.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左传》与《公羊传》、《谷梁传》并称为“春秋三传“,都是用以解释《春秋》的。

B.《左传》又称为《左氏春秋传》,经刘向编订后成为儒家经典。

C.《左传》相传为战国时左丘明所作,是一部纪传体史书。

D.《左传》的“传”与《师说》中的“六艺经传”的“传”意义不同。

28.下列关于《病梅馆记》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是一篇托物言志、针砭时弊的文章。

文章托梅议政,借谴责摧残梅花的举动,抒发对清朝统治者束缚人的思想、摧残人才的愤慨,表达了要求改革的愿望。

B.作者把批判的矛头直接指向最高统治者,表现了作者追求个性解放的进步思想。

C.“文人画士”对梅的审美观点,暗示着统治阶级选用人才的标准,他们要的是屈曲、邪佞。

D.作者指出文人画士的癖好是造成病梅的根本原因。

第Ⅱ卷(共54分)

一、简答(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柳李的多情多愁仅止于“执手相看泪眼”、“梧桐更兼细雨”,而辛词中的婉约言愁之笔,于淡淡的艺术美感中,却含有深沉的政治与生活哲理。

真正的诗人,最善以常人之心言大情大理,能于无声处炸响惊雷。

我常想,要是为辛弃疾造像,最贴切的题目就是“把栏杆拍遍”。

他一生大都是在被拋弃的感叹与无奈中度过的。

当权者不使为官,却为他准备了锤炼思想和艺术的反面环境。

他被九蒸九晒,水煮油炸,千锤百炼。

历史的风云,民族的仇恨,正与邪的搏击,爱与恨的纠缠,知识的积累,感情的浇铸,艺术的升华,文字的锤打,这一切都在他的胸中、他的脑海,翻腾、激荡,如地壳内岩浆的滚动鼓胀,冲击积聚。

既然这股能量一不能化作刀枪之力,二不能化作施政之策,便只有一股脑地注入诗词,化作诗词。

他并不想当词人,但武途政路不通,历史歪打正着地把他逼向了词人之道。

终于他被修炼得连叹一口气,也是一首好词了。

说到底,才能和思想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

像石缝里的一棵小树,虽然被扭曲、挤压,成不了旗杆,却也可成一条遒劲的龙头拐杖,别是一种价值。

但这前提,你必须是一棵树,而不是一棵草。

从“沙场秋点兵”到“天凉好个秋”;从决心为国弃疾去病,到最后掰开嚼碎,识得辛字含义,再到自号“稼轩”,同盟鸥鹭,辛弃疾走过了一个爱国志士、爱国诗人的成熟过程。

诗,是随便什么人就可以写的吗?

诗人,能在历史上留下名的诗人,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当的吗?

“一将成名万骨枯”,一员武将的故事,还要多少持刀舞剑者的鲜血才能写成。

那么,有思想光芒而又有艺术魅力的诗人呢?

他的成名,要有时代的运动,像地球大板块的冲撞那样,他时而被夹其间感受折磨,时而又被甩在一旁被迫冷静思考。

所以积300年北宋南宋之动荡,才产生了一个辛弃疾。

1.选段选自哪篇文章?

作者是谁?

简介一下主人公辛弃疾。

2.从选段中可以看出,辛弃疾的本色是什么人?

他是怎样从一个武人成长为一个爱国词人的?

3.和柳永、李清照相比,辛弃疾的词作有何不同。

二、口语交际训练(6分)

请就“父母能不能拆看孩子的信件”为题,模拟一段辩论。

正方:

反方:

正方:

反方:

正方:

反方:

三、简报写作(6分)

就近期学校组织的技能实训活动写一则简报。

250字左右。

四、作文(30分)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中国在发展,世界在发展,社会在发展。

因此,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单位,一个人,乃至自然界的一切都要主动去适应这种变化,才能不至于落伍。

请你自选角度,以“适应”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文体不限,可以叙述经历,编述故事,抒发情感,发表议论,展开想象等。

2.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600

 

期中测试卷

第Ⅰ卷

一、基础知识1C2B3C4A5C6C7D8B9D10D

二、现代文阅读

(一)11B12A13B14D

(二)15A16B17A18D

三、文言文19A20A21D22D23B24C25B26C27A28D

第Ⅱ卷

一、简答1《把栏杆拍遍》梁衡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爱国词人,豪放词的代表人物,和苏轼并称“苏辛”。

他的词作收在《稼轩长短句》中。

2从选段中可以看出,辛弃疾的本色是政人。

宋朝特殊的历史背景、辛弃疾独特的个人经历以及他的个人思想和才华,造就了一个爱国词人。

3柳李的多情多愁仅止于“执手相看泪眼”、“梧桐更兼细雨”,而辛词中的婉约言愁之笔,于淡淡的艺术美感中,含有深沉的政治与生活哲理。

二、口语交际训练(略)三、简报写作(略)四、作文(略)

期末测试卷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共46分)

一、基础知识(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各项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驰骋(chěng)卓越(zhuó)哽咽(yàn)桑田苇泊(pō)

B.端倪(ní)国粹(cuì)悄然(qiāo)英姿飒爽(sà)

C.五卅(sà)脑髓(suǐ)笙管(shēn)锐不可当(dǎng)

D.恪守(kè)狭仄(zè)隽永(juàn)情不自禁(jīn)

2.下列各项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A.宇宙奥秘油然而生摧山坼地屈尊下顾

B.包罗万像惶悚不安千古留传坐井观天

C.抒发忧愤高风竣骨媚外求荣可见一斑

D.雅雀无声煞费心机转瞬既逝浅尝则止

3.下列各项中,对加点字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礼尚往来(重视)不盈不溢(多出来)孔武(很)

B.高屋建瓴(建造)贻(遗留)笑大方危楼(危险)

C.变生肘腋(很近的地方)乍雨乍晴(忽然)近踵(脚)

D.弥天大罪(满)泱泱大国(宏大)冠冕(古代帝王的礼帽)

4.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历史的,民族的,正与邪的,爱与恨的,知识的,感情的,艺术的,文字的,这一切都在他的胸中、他的脑海,翻腾、激荡,如地壳内岩浆的滚动鼓涨,冲击积聚。

A.风云仇恨搏击纠缠积累浇铸升华锤打

B.积累风云仇恨锤打搏击纠缠浇铸升华

C.升华风云仇恨搏击积累纠缠浇铸锤打

D.风云仇恨积累纠缠搏击锤打浇铸升华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受到赞扬,不要趾高气昂;受到批评,也不要俯首帖耳。

B.中国要想发展,按图索骥是不行的,必须要大刀阔斧地进行创新、改革。

C.你有什么要求,我们一定鼎力相助。

D.山里一片寂静,空谷足音格外地响,他感到一阵恐慌。

6.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推窗展望,俨然米氏章法,若云若雾,一片弥漫,但若大雨滂沱,我就又惶悚不安了,屋顶湿印到处都有,如碗大,扩大如盆,滴水仍不绝,屋顶灰泥突然崩裂,如奇葩初绽,砉然一声而泥水下注……

A.起初俄而继则终乃B.开始俄而继而终于

C.开始而后继则终乃D.起初而后继而终于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随着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使得人类社会的一切行为和一切领域都将卷入空前的知识大革命。

B.采取各种办法,大力提高和培养工人的现代技术水平,是加快制造业发展的一件迫在眉睫的大事。

C.诚然,家庭在从小培养孩子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社会在对青少年正确对待自我的教育上也负有重大责任。

D.专家认为,减少烟害,特别是劝阻青少年戒烟,对预防肺癌有重要意义。

8.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高等科学技术中心还在1993年和1995年分别与炎黄艺术馆、“科技日报”社合作举办了《科学与艺术》研讨会。

B.《史记》中说,战国时代“河山以东强国六”,这里的河即黄河,山即秦岭。

C.山下的灯把黑暗照亮了,山上的灯把黑暗照淡了,淡如烟,淡如雾,山也虚无,树也缥缈。

D.这样布置后,它打开了它的云库,拨给这区域的,有倏来倏去的云;扑朔迷离的雾;绮丽多彩的霞光;雪浪滚滚的云海。

9.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散文的特点是选材集中而主旨广泛,常常一篇散文给人以多个主旨的理解。

B.散文是最能够体现个性的一种文学样式,很多作家也是苦心经营地构建属于自己的语言风格,出色的散文一定是具有鲜明个性特点的,成熟的作家一定是形成了自身语言风格特色的。

C.影视文学剧本是按照影视片拍摄的要求,用文字描述的形式来表达对影视片的创意、设想及安排的一种文学作品,既是拍摄影片电视片的文本依据,又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文学鉴赏性。

D.蒙太奇,是电影创作的主要叙述手段和表现手段之一。

电影将一系列在不同地点,从不同距离和角度,以不同方法拍摄的镜头排列组合起来,叙述情节,刻画人物。

凭借蒙太奇的作用,电影享有时空的极大自由,可以构成与实际生活中的时空不一致的电影时间和电影空间。

10.下列各项对有关课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城南旧事(节选)》选取了影片中“宋妈的故事”,揭示出人性中真诚善良的一面,表达了对处于社会下层的弱者的深切同情。

B.《过万重山漫想》的作者以所读过的“古人今人描述三峡的文字”为引发,从三峡之景联想到了古往今来的“第一个”,表现了一种哲理的思考。

C.在《在新西伯利亚科学城会见科技界人士时的讲话》中,江泽民同志第一次提出了“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的著名论断。

D.《周恩来(节选)》选取了剧本“兵乓外交”、“回延安”、“临终嘱咐”三个片段,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周恩来的精神风范和人格魅力。

二、现代文阅读(共两大题,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一)

院子里的树,树叶落光了,风摇曳着枯枝,空中彤云密布。

院子里的花都已败落凋零,连菊花也开败了,墙角落里积了大堆的枯黄叶子,一片萧瑟气象。

有人敲门的声音。

穿着棉袄裤的英子从北屋开门出来,穿过庭院,走向门道。

英子开了门,看见一个庄稼汉牵了一头毛驴子站在门外。

英子看了他一眼,立刻返身奔去,一边喊着。

英子:

宋妈,顺义的冯大明来了。

宋妈傍着窗扎鞋底,闻声转身开门走到廊下。

英子来到宋妈面前,手指点着门道里。

英子:

还牵着一头毛驴呢。

门道里,冯大明牵着一头背着两个大麻袋的毛驴,已经走向院里,宋妈和英子呆呆地望着。

冯大明熟脱地把毛驴拴在树上,解下两个麻袋,一个丢在地上,一个提了过来,放到廊下。

冯大明:

这是花生、大枣。

宋妈绷着脸,不说话。

冯大明解下包在头上的一条脏毛巾,“扑扑”掸着身上的黄土,英子捂着鼻子回到屋里去了,隔着玻璃窗看。

冯大明:

一路上风真大。

宋妈:

信收到没有?

冯大明(一面扑掸):

收到了。

宋妈:

我让你把小栓子带来,怎么没来?

冯大明掸不完似的掸着,不吭气。

宋妈:

怎么不吭声?

驴怪声怪气地叫唤着。

冯大明过去把麻袋里的草倒到它面前,驴就低下头去吃草了。

英子妈(隔着玻璃窗对宋妈说):

宋妈,外面冷,进屋坐去吧。

宋妈回了一下头,仍站在窗前往外瞅。

南屋的房门开了,冯大明跟着宋妈走了进去。

英子从客厅奔向里屋,到妈妈跟前。

英子:

妈妈,小栓子怎么没带来?

我看见宋妈的脸绷着,挺生气的。

妈妈:

宋妈碰到这样的男人也真倒霉,他根本不把这桩事放在心上。

英子:

宋妈老惦记着小栓子,这回见不到,她会回顺义去么?

妈妈:

她要回去看儿子,能不让她回去么?

英子:

这冯大明真坏,为什么不把小栓子带来?

(突然传来几声啜泣声)您听,是宋妈哭了吧。

妈妈(侧耳倾听了一下):

我去瞧瞧,你可别跟来。

英子不愿意地呆着,妈妈走开了。

宋妈房间里。

宋妈坐在床沿上,手蒙着脸在抽泣,冯大明坐在小板凳上吸着旱烟袋。

英子妈推门进来,悄悄地坐在宋妈身边。

妈妈:

出了什么事啦,宋妈?

宋妈:

小栓子没有了。

(她禁不住又哭起来了)

门外,英子蹲在窗户下听着。

画外,宋妈的哭泣声。

宋妈:

孩子已经没有了一两年了。

妈妈:

是小栓子?

怎么死的?

(切入)田埂上,小栓子一边号哭一边奔跑,他爬到一个高处,向远处呼喊:

爸爸,我饿了,爸爸,你在哪儿?

11.选文内容围绕以下哪一个情节展开()

A.宋妈夫妻反目B.宋妈思子之苦C.宋妈夫妻相逢D.宋妈丧子之哀

12.对选文第①节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用画面来交代故事发生的季节,是电影常用的叙事手法。

B.描写了一幅初冬季节北平寻常院落图,景物显示出衰败之象,运用象征、对比的手法,暗示时代背景,展现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灾难的社会面貌。

C.运用象征、对比的手法,暗示宋妈和英子一家即将遭遇的沉重打击,同时也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

D.以景物描写来烘托宋妈的悲哀和无奈,也抒发了英子内心的痛苦和对黑暗现实的不满。

13.对划线句子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运用蒙太奇手法,交代小栓子的死因。

B.小栓子的死,揭示了冯大明好吃懒做、嗜赌成性的性格弱点,小栓子的号哭声令观众感受到冯大明的残忍,镜头中蕴含的淡淡忧伤即源于此。

C.“切”是电影中表现时间、空间转换的技巧之一。

用于影片中从前一个场景直接转换到后一个场景,将前后两个场景不同画面的镜头,不加技巧地首尾衔接。

D.这个画面是宋妈的家乡的田埂,时间在一两年前,此处不应视作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其它语言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