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民族职专教师课时授课计划天津民族中专.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010843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0.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民族职专教师课时授课计划天津民族中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天津民族职专教师课时授课计划天津民族中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天津民族职专教师课时授课计划天津民族中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天津民族职专教师课时授课计划天津民族中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天津民族职专教师课时授课计划天津民族中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天津民族职专教师课时授课计划天津民族中专.docx

《天津民族职专教师课时授课计划天津民族中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民族职专教师课时授课计划天津民族中专.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天津民族职专教师课时授课计划天津民族中专.docx

天津民族职专教师课时授课计划天津民族中专

天津民族职专教师课时授课计划

课题

三、网络体系结构

(二)

一、

知识

技能

目标

掌握TCP/IP模型四层结构,了解工作原理,能够与OSI模型进行比较,了解IEEE802有关知识

能力

目标

掌握TCP/IP模型四层结构,了解工作原理,能够与OSI模型进行比较,了解IEEE802有关知识

德育

目标

教育学生好好学习,培养学生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TCP/IP模型及其四层结构

三、教学难点

TCP/IP模型及其四层结构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

五、教学用具

计算机,移动设备

六、授课节数

七、课时

2

八、授课时间

九、课型

新授

十、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2、讲授新知

3、课上练习4、课堂小结

十一、布置作业

十二、板书设计

十三、课后记

第()页

天津民族职专教师课时授课计划

第()页

十、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复习:

OSI模型各层包含哪些协议?

由哪七层组成?

各自有什么作用?

2、讲授新知

3、TCP/IP模型

TCP/IP参考模型是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络协议的缩写,起源于美国国防部研究计划局设计的。

模型是由四层协议组成的。

它们分别是:

网络接口层、网络互连层、传输层(主机到主机)、和应用层。

(1)网络接口层(即主机-网络层)

网络接入层与OSI参考模型中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相对应。

事实上,TCP/IP本身并未定义该层的协议,而由参与互连的各网络使用自己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协议,然后与TCP/IP的网络接口层进行连接。

(2)网络互联层

网际互联层是整个TCP/IP协议栈的核心。

其功能是把分组发往目标网络或主机。

网络互连层定义了分钟的格式和协议,即IP协议;也可以完成将不同类型的网络互连的任务;还需要完成拥塞控制的功能。

(3)传输层

传输层的功能是使源主机和目标主机上的对等实体进行会话。

该层定义了两个主要的协议:

传输控制协议(TCP)和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天津民族职专教师课时授课计划

第()页

TCP协议提供的是一种可靠的、面向连接的数据传输服务;而UDP协议提供的则是不可靠的、无连接的数据传输服务.

(4)应用层

应用层对应于OSI参考模型的高层,将OSI参考模型中的会话层和表示层的功能合并到应用层实现。

为用户提供所需要的各种服务,例如:

FTP、Telnet、DNS、SMTP等.

4、TCP/IP协议组工作原理

(1)IP地址

IP地址对网上的某个结点来说是一个逻辑地址,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IP网络号,第二部分是主机号。

IP地址可分成五类,即A类、B类、C类、D类、E类。

在每个物理网络内部,IP地址必须满足以下规定:

每个IP地址的网络号部分相同;

网络上每个结点的IP地址必须是唯一的。

(2)子网的划分

可以把A类、B类、C类的IP地址划分成几个部分,每个部分称为一个子网,它们通过网关互连。

划分子网对远程的网络而言,它们不知道这种子网的划分。

例如,一个B类网络号是130.130,在该单位之外的网络仅仅知道这个网络号,而对130.130.11.1和130.130.22.3所在的两个子网11和22不加区别。

在该单位内部必须设置本地网关,让这些网关知道所用的子网划分方案。

天津民族职专教师课时授课计划

第()页

当一个IP分组从一台主机送往另一台主机时,它的源和目标地址被一个称做子网掩码的数码屏蔽。

子网掩码的主机号部分是0,网络号部分的二进制表示码全是1,子网号部分的二进制表示码也全是1。

(3)TCP/IP协议组的内容

①互联网协议(IP)

无连接协议,处于OSI模型的网络层

作用:

对数据包进行相应的寻址和路由,分段和重组被分割的数据报

②互联网控制报文协议(ICMP)

为IP协议提供差错报告

③路由信息协议(RIP)和开放最短路径优先(OSPF)

④传输控制协议(TCP)

面向连接的协议,对应于OSI模型的运输层。

作用:

打开并维护网络上两个通信主机间的连接。

⑤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与TCP位于同一层,但用于数据包的顺序错误或重发。

负责传输数据报,UDP不被应用于那些使用虚电路的面向连接的服务。

⑥地址解析协议(ARP)

当有一台计算机需要与网络上的另一台计算机进行通信,源计算机有了目标计算机的IP地址。

⑦域名系统(DNS)

将用户使用的易于理解的名称转换成正确的IP地址的系统

⑧文件传输协议(FTP)

文件上传或下载

天津民族职专教师课时授课计划

第()页

⑨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

负责保证交付邮件

⑩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

负责网络中动态分配地址和配置计算机的工作。

5、OSI模型与TCP/IP模型比较

请看下面的图示:

共同点

(1)OSI参考模型和TCP/IP参考模型都采用了层次结构的概念,

(2)都能够提供面向连接和无连接两种通信服务机制;

不同点

(1)前者是七层模型,后者是四层结构

(2)对可靠性要求不同(后者更高)

(3)OSI模型是在协议开发前设计的,具有通用性.TCP/IP是先有协议集然后建立模型,不适用于非TCP/IP网络.

天津民族职专教师课时授课计划

第()页

(4)实际市场应用不同(OSI模型只是理论上的模型,并没有成熟的产品,而TCP/IP已经成为“实际上的国际标准”)

6、IEEE802局域网参考标准

IEEE是英文InstituteofElectricalandElectronicsEngineers的简称,其中文译名是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

IEEE802规范定义了局域网的参考模型,相当于OSI模型的最低两层。

1.物理层主要功能

物理连接以及按位在媒体上传输数据

2.数据链路层主要功能

数据链路层包括逻辑链路控制(LLC)子层和媒体访问控制MAC子层。

介质访问控制MAC子层负责解决与媒体接入有关的问题和在物理层的基础上进行无差错的通信。

功能:

发送时将上层交下来的数据封装成帧进行发送;实现和维护MAC协议;进行比特差错检查与寻址。

逻辑链路控制LLC子层:

该层集中了与媒体接入无关的功能。

主要功能是:

建立和释放数据链路层的逻辑连接;提供与上层的接口(即服务访问点);给帧加上序号;差错控制。

(3)IEEE802标准

IEEE802是一个局域网标准系列

IEEE802.1A------局域网体系结构

IEEE802.1B------寻址、网络互连与网络管理

IEEE802.2-------逻辑链路控制(LLC)

IEEE802.3-------CSMA/CD访问控制方法与物理层规范

天津民族职专教师课时授课计划

第()页

IEEE802.4-------Token-Bus访问控制方法与物理层规范

IEEE802.5-------Token-Ring访问控制方法

IEEE802.6-------城域网访问控制方法与物理层规范

IEEE802.7-------宽带局域网访问控制方法与物理层规范

IEEE802.8-------FDDI访问控制方法与物理层规范

IEEE802.9-------综合数据话音网络

IEEE802.10------网络安全与保密

IEEE802.11------无线局域网访问控制方法与物理层规范

IEEE802.12------100VG-AnyLAN访问控制方法与物理层规范

3、课上练习

1.TCP/IP协议簇的层次中,解决计算机之间的通信问题是在()实现的。

B

A.网络接口层B.网际层C.传输层D.应用层

2.用十六进制表示法为C0290614的IP地址若采用点分十进制表示为()。

A

A.192.41.6.20B.192.41.8.20

C.210.29.6.14D.191.29.6.14

3.IPv4的地址是一个32位的二进制,它通常采用点分()。

C

A.二进制数表示B.八进制数表示

C.十进制数表示D.十六进制数表示

4.在IP地址方案中,159.226.181.1是一个()。

B

A.A类地址B.B类地址C.C类地址D.D类地址

天津民族职专教师课时授课计划

第()页

5.把网络202.112.78.0划分为多个子网(子网掩码是255.255.255.192),则各子网中可用的主机地址总数是()。

D

A.126B.64C.128D.62

4、课堂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TCP/IP协议组的IP协议与TCP协议的内容,主要功能以及他们的任务。

IP地址的定义、组成、表示方式以及分类。

通过对OSI模型与TCP模型的对比,总结两者之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以及IEEE802局域网参考标准的设立及其模型

十一、布置作业

绘制OSI和TCP/IP参考模型图

TCP协议包含什么内容?

十二、板书设计

三、网络体系结构

3.TCP/IP模型

(1)网络接口层

(2)网络互连层

(3)传输层

(4)应用层

4.TCP/IP协议组工作原理

(1)IP地址

(2)子网的划分

(3)TCP/IP协议组的内容

天津民族职专教师课时授课计划

第()页

5.OSI模型和TCP/IP模型比较

6.IEEE802局域网参考标准

(1)物理层主要功能

(2)数据链路层主要功能

(3)IEEE802标准

十三、课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