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化学基础模块综合检测7有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9008204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524.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化学基础模块综合检测7有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届高考化学基础模块综合检测7有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届高考化学基础模块综合检测7有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届高考化学基础模块综合检测7有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届高考化学基础模块综合检测7有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化学基础模块综合检测7有答案.docx

《届高考化学基础模块综合检测7有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化学基础模块综合检测7有答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考化学基础模块综合检测7有答案.docx

届高考化学基础模块综合检测7有答案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工业上金属Mg、Al都是用电解其相应的氯化物水溶液制得的

B.日用铝制品表面覆盖着氧化膜,对内部金属起保护作用

C.CO、NO、NO2都是大气污染气体,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

D.为测定熔融氢氧化钠的导电性,可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石英坩埚中加热熔化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工业用惰性电极电解熔融氯化镁可以制取镁,电解熔融氧化铝可以制取铝,不能电解熔融氯化铝,因为液态氯化铝不能导电,是共价化合物或非电解质,更不能电解它们的盐溶液,因为镁离子、铝离子的放电能力都比溶液中氢离子弱,故A错误;铝制品表面的氧化膜是它的保护膜,使其与空气、水等物质隔离,防止铝被腐蚀,故B正确;CO、NO、NO2都是有毒气体,其中NO很容易与空气中的氧化化合,生成NO2,故C错误;石英坩埚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氢氧化钠是强碱,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硅容易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水,能腐蚀石英坩埚,应选择铁坩埚、石墨坩埚熔融氢氧化钠,故D错误。

考点:

考查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和制备,涉及铁及其化合物、铝及其化合物、同位素等知识。

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A.所用NaOH已经潮解

B.向容量瓶加水时液面低于刻度线即摇匀

C.有少量NaOH溶液残留在烧杯内

D.向容量瓶加水时眼睛一直仰视液面

【答案】B

3.收集NO和NO2两种气体()

A.都可用排水法B.NO用排水法,NO2用向上排气法

C.都可用向上排气法D.NO用向上排气法,NO2用排水法

【答案】B

【解析】NO与空气中的氧气在常温下可反应,只能用排水法收集;而NO2密度大于空气且与水可反应,故只能用向上排气法收集。

4.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制得溶液的是()

A.食盐B.饱和FeCl3溶液C.蔗糖D.碘

【答案】B

5.下列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①吸收氨气B.②制取少量蒸馏水

C.③转移溶液D.④除去杂质气体CO2

【答案】B

【解析】倒置漏斗应刚没过边缘,A错误。

②中蒸馏后用冷水冷凝,B项正确。

C项没用玻璃棒,错误。

D项入口错误。

6.某实验小组仔细研究了硫酸亚铁铵的制备实验,并与侯氏制碱法的原理进行认真分析对比,同学们分别发表了如下看法,其中错误的是

A.没有难溶、难电离、易挥发物质生成的复分解反应也可能发生

B.溶液中某些离子结合成新物质析出,其根本原因是这些离子浓度的幂次积超过了该物质的溶度积常数或电离平衡常数

C.一种难溶物质或难电离物质,可以通过复分解反应生成更难溶或更难电离的物质

D.只要适当改变温度、压强、浓度,任何反应都可自发进行

【答案】D

【解析】焓减熵增的反应一定自发进行,焓增熵减的反应一定不能自发进行,D不正确。

7.氨(NH3)是一种无色、极易溶于水的气体。

在实验室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的混合物可制取氨气,则该实验可选用的制取装置和集气方法正确的是()

A.用启普发生器制取,用排水法收集

B.用启普发生器制取,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C.与加热分解KClO3制氧气的装置相同,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D.与加热分解KClO3制氧气的装置相同,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答案】C

【解析】A错,氨气极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B错,启普发生器制适用于块状固体与液体不加热制气体的反应;C正确;D错,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不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8.氢化钙固体是登山运动员常用的能源提供剂。

某兴趣小组拟选用如下装置制备氢化钙,仪器连接顺序正确的是(  )。

A.i—c—d—e—f—g—h—b

B.i—e—f—d—c—g—h—a

C.i—d—c—e—f—h—g—a

D.i—f—e—c—d—g—h—b

【答案】B

【解析】钙属于极活泼的金属,极易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而制备的氢气中会混有水蒸气和氯化氢,所以在与钙反应之前需要除杂和干燥,分别选用试剂是氢氧化钠和浓硫酸;同时为防止空气中水蒸气进入,最后还需要连接干燥管,所以正确的顺序为:

i→e,f→d,c→g,h(或h,g)→a。

9.用锌、氧化铜、稀硫酸作原料制取铜,有下列两种途径:

(1)ZnH2Cu

(2)CuOCuSO4Cu

若用这两种方法制得相同质量的铜时,下列叙述符合实际实验结果的是()

A.生成的硫酸锌质量相同B.耗相同质量的硫酸

C.消耗相同质量的锌D.耗相同质量的氧化铜

【答案】D

10.己知NH3极易溶于水,而难溶于有机溶剂四氯化碳。

下列装置不适宜做NH3尾气吸收的是()

【答案】C

【解析】考查气体的吸收及实验安全。

氨气极易溶于水,如果直接插入水中液体容易倒流,实验吸收氨气时必须防止液体倒流,选项AD都是正确的操作。

由于氨气不溶于四氯化碳中,且四氯化碳的不溶于水,密度大于水,所以选项B也是可以防倒吸的,选项C不能,答案选C。

11.下图为实验室制氢气的简易装置。

若在加稀硫酸时,发现锌粒与稀硫酸没有接触,而稀硫酸又不够了。

为使该反应顺利进行,则可以从长颈漏斗中加入的试剂是

①食盐水②KNO3溶液③适量稀硫酸铜溶液

④醋酸钠溶液⑤苯⑥浓氨水

A.①②④

B.②⑤⑥

C.③④⑤

D.①③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①食盐水与锌和硫酸都不反应,所以不影响氢气的生成,只是降低反应速率,正确;②加入KNO3溶液后,相当于溶液中含有硝酸,硝酸和锌反应不生成氢气,错误;③适量稀硫酸铜溶液,锌能置换出铜,锌、铜和硫酸构成原电池能加快反应速率,但不产生其它气体,也不影响氢气,正确;④醋酸钠溶液和硫酸反应生成醋酸,醋酸与Zn能生成氢气,所以不影响氢气的生成,正确;⑤苯和硫酸、锌都不反应,苯的密度小于水,会浮在溶液的上层,不能使锌粒与稀硫酸接触,错误;⑥浓氨水能和硫酸反应生成盐,所以能影响氢气,错误,故选D。

考点:

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及实验操作。

12.下列气体中,既可用浓硫酸干燥,又可用固体NaOH干燥的是

A.Cl2B.O2C.SO2D.NH3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不能用浓硫酸干燥的气体:

碱性气体、还原性气体;不能用氢氧化钠固体干燥的气体:

酸性气体、与氢氧化钠反应的气体。

A、Cl2能与NaOH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错误;B、氧气是中性气体,既能用硫酸干燥也能用氢氧化钠干燥,正确;C、SO2是酸性气体,不能用氢氧化钠干燥,错误;D、NH3是碱性气体,不能用浓硫酸干燥,错误。

考点:

考查气体的干燥。

13.可用于干燥NH3的试剂是

A.无水CACl2B.浓H2SO4C.P2O5D.碱石灰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氨气是碱性气体,能和酸以及氯化钙反应,不能用酸性干燥剂和氯化钙来干燥,氨气可以用碱石灰干燥,选D。

考点:

考查氨气的性质和干燥。

14.实验是化学研究的基础。

下列关于各实验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装置①常用于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

B.装置②可用于吸收NH3或HCl气体,并防止倒吸

C.装置③可用于收集H2、CO2、Cl2、NH3等气体

D.装置④可用于干燥、收集氯化氢,并吸收多余的氯化氢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A、①是蒸馏装置,用于相溶且沸点相差较大的液体,故错误;B、②不能用于倒吸,因为苯的密度小于水的,故错误;C、③如果从长管进气,收集的是比空气密度大的气体,且不与空气反应,如CO2、Cl2,从短管进气,收集的是比空气密度小的气体,且不与空气反应,如H2、NH3,故正确;D、④碱石灰不能干燥氯化氢气体,故错误。

考点:

考查物质的分离、气体的收集、尾气处理等知识。

15.现代工业常以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氨气为原料制备纯碱,部分工艺流程如下:

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Ⅰ原理为CO2+NH3+NaCl+H2O=NaHCO3↓+NH4Cl

B.向饱和NaCl溶液中先通入足量的CO2,再通入足量的NH3

C.反应Ⅰ生成的沉淀,经过过滤、洗涤、煅烧可得到纯碱

D.CO2的结构式为O=C=O,其中碳氧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饱和氯酸钠中通入氨气和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钠沉淀和氯化铵,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和二氧化碳和水。

A、由发生的反应可知反应I原理为CO2+NH3+NaCl+H2O=NaHCO3↓+NH4Cl,故A正确;B、氯化钠饱和溶液中二氧化碳的浓度较小,所以应该向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先通入足量的氨气,,后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错误,选B;C、根据反应生成的沉淀,经过过量洗涤,煅烧克得到纯碱,正确,不选C;D、在二氧化碳分子中碳原子核氧原子之间形成两对共用电子对,所以结构式为O=C=O,碳原子核氧原子都满足8电子结构,正确,不选D。

考点:

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纯碱工业

16.铜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ⅠB族,+1价的铜与氯离子结合的生成的CuCl是一种难溶物质,但它可与过量的Cl-形成可溶于水的络离子[CuCl2]-。

含铜最丰富的天然资源是黄铜矿(CuFeS2)。

(1)目前有一种湿法冶炼技术,以黄铜矿为主要原料来生产铜、铁红颜料和可用于橡胶硫化的硫单质,原料的综合利用率较高。

其主要流程如下:

①请完成反应Ⅰ中FeCl3与CuFeS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uFeS2+FeCl3=+4+2S。

②写出反应Ⅳ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③反应Ⅲ是FeCO3在空气中煅烧,其化学方程式是

④已知Cu+在反应V中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歧化为Cu2+和Cu。

则反应Ⅴ所得溶液A中含有的溶质有。

(2)传统工艺从黄铜矿冶炼粗铜的技术,是将精选后的富铜矿砂与空气在高温下煅烧,使其转变为铜。

与上面湿法冶炼技术方法比较,新方法的优点是、。

【答案】((16分)

(1)(共12分)

①3CuClFeCl2(3分)

②Cl-+CuCl=[CuCl2]-(2分)

③4FeCO3+O2

4CO2+2Fe2O3(3分)

④CuCl2、NaCl(4分)

(2)(共4分)不会产生SO2污染大气(2分),不用煅烧黄铜矿从而节约热能[或可得副产品铁红和硫,合理答案都行。

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①读图可知,缺少的生成物为FeCl2、CuCl,硫元素由—2升为0,设CuFeS2的系数为1,则2个硫原子升高总数为4,铜元素由+2降为+1,1个铜原子降低数为1,由于升降总数相等,则铁元素由+3降为+2,需要3个铁原子降低总数3,则CuFeS2+3FeCl3=CuCl+4FeCl2+2S;②依题意,难溶的CuCl与可溶的NaCl在水中发生反应,其原理为Cl-+CuCl=[CuCl2]-;③依题意,该反应的反应物是FeCO3和O2,生成物是Fe2O3和CO2,铁元素由+2升为+3价,氧元素由0降为—2价,根据最小公倍数法配平可得:

4FeCO3+O2

4CO2+2Fe2O3;依题意,Na[CuCl2]在水中发生反应V,铜元素由+1部分升高为+2,部分降低为0,则溶液A中含有Cl-、Cu2+和Na+,所以推断A的溶质主要是CuCl2和NaCl;

(2)传统方法需要高温煅烧,不仅消耗大量的能量,而且还产生大量的SO2等有毒气体,污染空气,新方法的优点是不会产生SO2污染大气,不用煅烧黄铜矿从而节约热能,可得副产品铁红和硫。

考点:

考查有关物质制备的化学工艺流程推断题,涉及化学方程式的配平、主要流程中离子方程式、推断溶液的主要溶质、评价两种工艺的优缺点等。

17.碳酸钙常用作牙膏的摩擦剂。

某同学设计了一种制备碳酸钙的方案,其流程图如下:

(所用石灰石含有杂质SiO2)

回答下列问题:

(1)充分煅烧110吨石灰石得到固体66吨。

标准状况下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_L,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

(2)假设第①步反应完全进行,则第②步反应过滤后得到的不溶性滤渣的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③步反应一般不采用通入CO2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aCO3是一种难溶物质,25℃时其Ksp=2.8×10-9。

现将等体积的CaCl2溶液与Na2CO3溶液混合,若Na2CO3溶液的浓度为2.0×10-4mol/L,则生成沉淀所需CaCl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小是______________。

(5)某学生用石灰石为原料,设计了另一种制备碳酸钙的实验方案,其流程图如下:

与前一方案相比较,该方案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2.24×107 90.9

(2)CaSiO3

(3)通入CO2的量不易控制,使生成的碳酸钙在CO2过量的条件下溶解

CaCO3+CO2+H2O=Ca2++2HCO3-

(4)5.6×10-5mol/L

(5)不需要加热,操作简单,减少来自燃料的污染

【解析】

(1)根据质量差生成CO244吨,物质的量为1×106mol,体积为2.24×107L,对应CaCO3为100吨质量分数为90.9%。

(2)SiO2与生成的CaO反应生成CaSiO3。

(3)通入CO2的量不易控制,使生成的碳酸钙在CO2过量的条件下溶解

CaCO3+CO2+H2O=Ca2++2HCO3-。

(4)Ksp=2.8×10-9=[Ca2+][CO32-]=2.0×10-4×0.5×x×0.5,x=5.6×10-5mol/L。

(5)不需要加热,操作简单,减少来自燃料的污染。

18.(14分)以冶炼铝的废弃物铝灰为原料制取超细a-氧化铝,既降低环境污染又可提高铝资源的利用率。

已知铝灰的主要成分为Al2O3(含少量杂质SiO2、FeO、Fe2O3),其制备实验流程如下:

(1)铝灰中氧化铝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滤渣”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加30%的H2O2溶液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煅烧硫酸铝铵晶体,发生的主要反应为:

,将产生的气体通过下图所示的装置。

①III中集气瓶内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②I中足量饱和NaHSO3溶液吸收的物质除大部分H2O(g)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③若II中恰好使220mL0.2mol/L的酸性KMnO4溶液褪色,II中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忽略SO2在饱和NaHSO3溶液中的溶解,理论上制得a—Al2O3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g。

【答案】(14分)

(1)Al2O3+3H2SO4=Al2(SO4)3+3H2O(2分)

(2)SiO2(2分)

(3)2Fe2++H2O2+2H+=2Fe3++2H2O(2分)

(4)①N2(2分)②SO3、NH3(2分)

③2MnO4‾+5SO2+2H2O=2Mn2++5SO42‾+4H+(2分)2.04(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Al2O3与H2SO4反应生成Al2(SO4)3和H2O,化学方程式为:

Al2O3+3H2SO4=Al2(SO4)3+3H2O。

(2)Al2O3、FeO、Fe2O3与H2SO4反应,所以图中“滤渣”的主要成分为:

SiO2。

(3)加30%的H2O2溶液,H2O2氧化Fe2+,则离子方程式为:

2Fe2++H2O2+2H+=2Fe3++2H2O。

(4)①煅烧硫酸铝铵晶体生成的NH3被H2O吸收,SO3被饱和NaHSO3溶液吸收,SO2被KMnO4溶液吸收,所以III中集气瓶内收集到的气体是N2。

②NH3极易溶于水,SO3能与饱和NaHSO3溶液反应,所以I中足量饱和NaHSO3溶液吸收的物质除大部分H2O(g)外还有:

SO3、NH3

③II中MnO4‾氧化SO2,故离子方程式为:

2MnO4‾+5SO2+2H2O=2Mn2++5SO42‾+4H+;KMnO4与SO2的对应关系为:

2KMnO4~5SO2,SO3与NH3、H2O反应生成(NH4)2SO4,剩余的SO3与饱和NaHSO3溶液反应生成SO2,对应关系为:

11SO2~Al2O3,则11KMnO4~5Al2O3,则n(Al2O3)=5/11n(KMnO4)=5/11×0.22L×0.2mol•L‾1=0.02mol,所以a—Al2O3的质量=0.02mol×102g/mol=2.04g。

考点:

本题考查化学流程的分析、方程式的书写、实验方案的分析、化学计算。

19.有下列实验装置如图:

 

示意图中A是简易的氢气发生器,B是大小适宜的圆底烧瓶,C是装有干燥剂的U形管,a是旋转活塞,D是装有还原铁粉的反应管,E是装有酚酞的试管。

实验前先检查实验装置的气密性。

实验开始时,先关闭活塞a,并取下烧瓶B;向A中加入一定量适当浓度的盐酸,产生氢气。

经必要的“操作”〔见问题

(2)〕后,在导管的出口处点燃氢气,然后如图所示套上烧瓶B,塞紧瓶塞,氢气在烧瓶中继续燃烧,用酒精灯加热反应管D中的还原铁粉,待B中氢气的火焰熄灭后,打开活塞a,气体通过反应管D进入试管E中,使酚酞试液呈红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____。

(2)点燃氢气前必须进行____操作,进行该操作的方法是____。

(3)写出B、D中分别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B中_______________

D中________________

(4)C中所盛干燥剂的名称是____;该干燥剂的作用是____。

【答案】

(1)在A中放入少量水,使水面刚浸没长颈漏斗下端,打开旋塞a,在烧瓶B底部稍加热,若在A漏斗颈内水面上升,且E中导管口有气泡逸出,表示装置不漏气。

(2)检验氢气纯度;用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一小试管H2,用拇指堵住移近火焰,移开拇指,若没有尖锐的爆鸣声,表示H2纯度合格,可以点燃或收集。

(4)C中:

碱石灰;吸收气体中少量水蒸气和盐酸酸雾。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了实验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氢气纯度的检验及NH3的合成等知识。

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容易出现的错误:

检验装置气密性时习惯于用手捂热反应器的操作方法,并将此实验中使用的还原铁粉误当成是反应物,从而造成错误的判断。

题中给出进入E中的气体能使酚酞变红,说明该气体溶于水应显碱性,因而排除了H2或O2的可能性;再根据B中H2燃烧时消耗掉O2,剩余的则是N2。

其连同生成的H2经干燥剂干燥后在反应器D中在还原铁粉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生成NH3。

据此写出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2+3H2

2NH3。

20.硫代硫酸钠(Na2S2O3)可由亚硫酸钠和硫粉通过化合反应制得:

Na2SO3+S==Na2S2O3。

常温下溶液中析出晶体为Na2S2O3·5H2O。

Na2S2O3·5H2O于40~45℃熔化,48℃分解;Na2S2O3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

在水中有关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左图所示。

Ⅰ.现按如下方法制备Na2S2O3·5H2O:

将硫化钠和碳酸钠按反应要求比例一并放入三颈烧瓶中,注入150mL蒸馏水使其溶解,在分液漏斗中,注入浓盐酸,在装置2中加入亚硫酸钠固体,并按上右图安装好装置。

(1)仪器2的名称为,装置6中可放入。

A.BaCl2溶液B.浓H2SO4C.酸性KMnO4溶液D.NaOH溶液

(2)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注入浓盐酸使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硫气体较均匀的通入Na2S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并用磁力搅拌器搅动并加热,反应原理为:

①Na2CO3+SO2=Na2SO3+CO2②Na2S+SO2+H2O=Na2SO3+H2S

③2H2S+SO2=3S↓+2H2O④Na2SO3+SNa2S2O3

随着SO2气体的通入,看到溶液中有大量浅黄色固体析出,继续通SO2气体,反应约半小时。

当溶液中pH接近或不小于7时,即可停止通气和加热。

溶pH要控制不小于7的理由是:

(用文字和相关离子方程式表示)。

Ⅱ.分离Na2S2O3·5H2O并测定含量:

(3)为减少产品的损失,操作①为,操作②是过滤洗涤干燥,其中洗涤操作是用(填试剂)作洗涤剂。

(4)蒸发浓缩滤液直至溶液呈微黄色浑浊为止,蒸发时为什么要控制温度不宜过高。

(5)制得的粗晶体中往往含有少量杂质。

为了测定粗产品中Na2S2O3·5H2O的含量,一般采用在酸性条件下用KMnO4标准液滴定的方法(假定粗产品中杂质与酸性KMnO4溶液不反应)。

称取1.28g的粗样品溶于水,用0.40mol/LKMnO4溶液(加入适量硫酸酸化)滴定,当溶液中S2O32—全部被氧化时,消耗KMnO4溶液体积20.00mL。

(5S2O32—+8MnO4—+14H+=8Mn2++10SO42—+7H2O)

试回答:

①KMnO4溶液置于(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中。

②滴定终点时的颜色变化:

③产品中Na2S2O3·5H2O的质量分数为。

【答案】Ⅰ

(1)蒸馏烧瓶CD

(2)Na2S2O3在酸性环境中不能稳定存在。

S2O32—+2H+=S↓+SO2+H2O

Ⅱ.(3)趁热过滤乙醇(4)温度过高会导致析出的晶体分解

(5)①酸式②溶液恰好由无色变为浅红色,半分钟内不褪色③96.9%

【解析】

试题分析:

(1)仪器2为蒸馏烧瓶;因为反应过程中产生硫化氢或二氧化硫所以用酸性高锰酸钾或氢氧化钠溶液吸收,选CD。

(2)因为Na2S2O3在酸性环境中不能稳定存在。

S2O32—+2H+=S↓+SO2+H2O

Ⅱ.(3)因为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降低而降低,所以为了减少产品的损失,要趁热过滤;因为产品部溶于乙醇,所以选择乙醇。

(4)Na2S2O3·5H2O于40~45℃熔化,48℃分解,所以温度过高会导致析出的晶体分解。

(5)①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所以能腐蚀橡胶管,所以用酸式滴定管;②滴定终点时高锰酸钾溶液有剩余,溶液恰好由无色变为浅红色,半分钟内不褪色。

③根据方程式计算硫代硫酸钠晶体的物质的量为5×0.40×0.02/8=0.005mol,所以质量分数=0.005×248/1.28=96.9%。

考点:

物质的制备,含量的测定,中和滴定实验。

21.(14分)世界环保联盟建议全面禁止使用氯气用于饮用水的消毒,而建议采用高效“绿色”消毒剂二氧化氯。

二氧化氯是一种极易爆炸的强氧化性气体,易溶于水、不稳定、呈黄绿色,在生产和使用时必须尽量用稀有气体进行稀释,同时需要避免光照、震动或加热。

实验室以电解法制备ClO2的流程如下:

已知:

①NCl3是黄色黏稠状液体或斜方形晶体,极易爆炸,有类似氯气的刺激性气味,自然爆炸点为95℃,在热水中易分解,在空气中易挥发,不稳定。

②气体B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回答下列问题:

(1)电解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