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史.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003722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7.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关系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国际关系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国际关系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国际关系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国际关系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际关系史.docx

《国际关系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关系史.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际关系史.docx

国际关系史

《国际关系史》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东亚封贡体系:

东亚封贡体系东亚封贡体系是指1500年左右明代中国凭借本身无以匹敌的实力地位和文化影响与周边国家建立起一种国际关系体系,它与穆斯林世界、欧洲秩序一起成为1500年前后国际关系领域中三大彼此相对隔离而又各具特色、几乎是平行发展的国际关系体系。

东亚封贡体系既不同于现代那种负有条约义务的政治从属关系,又迥异于西方的殖民主义。

在这一体系中,明朝并未出兵占领周边国家,也未干涉其政治,只是对其现存的政治形态予以一种高姿态的认可;而处于依附地位的诸小国反而享受到了馈赠的经济利益和贸易特权。

国家间那种常见的赤裸裸的权力和利益之争,在东亚地区被蒙上了一层温情脉脉的伦理面纱。

东亚封贡体系实际上就是以中国为中心,在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基础上经营、完善自己的一种国际关系体系,但处于体系最高点的中国愈来愈闭关自守、走向僵化,最终土崩瓦解。

2.欧洲秩序:

欧洲秩序欧洲秩序是指1500年前后欧洲各国所构建的国际关系体系,它与东亚封贡体系、穆斯林世界一起成为1500年前后国际关系领域中三大彼此相对隔离而又各具特色、几乎是平行发展的国际关系体系。

当时的欧洲政治版图名义上是基督教“世界主权”的一统天下,并存着一个“神圣罗马帝国”,但实际上却是宛如一件由一些大小王国、公国、贵族领地和城邦所织补的“百衲衣”,不属于任何一方神圣。

神圣罗马帝国分崩离析,罗马教皇的权威已经在几百年来教权与王权的争斗中衰微下去。

同东亚封贡体系和穆斯林世界相比,政治上的四分五裂是欧洲秩序最突出的特征。

但是,在东亚的中国和中部的穆斯林世界愈来愈闭关自守、走向僵化的时候,欧洲却在四分五裂中经历着空前、彻底的大变革,开始踏上走出中世纪的旅程。

3.教皇子午线:

1494年经教皇仲裁,西班牙和葡萄牙在世界上划分势力范围的分界线。

1492年哥伦布到达美洲后,西、葡两国为争夺殖民地、市场和掠夺财富,长期进行战争。

为缓和两国日益尖锐的矛盾,由教皇亚历山大六世(1492~1503在位)出面调解,于1494年6月7日两画了一条线,线西归西班牙,东归葡萄牙,此即所谓“教皇子午线”。

这条由教皇作保规定的西、葡两国势力范围的分界线,开创近代殖民列强瓜分世界、划分势力范围的先河。

4.三十年战争:

(1618—1648)欧洲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国际战争。

主战场在德意志。

一方为德意志新教诸侯和丹麦、瑞典、法国,受到荷、英、俄等国支持。

另一方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德意志天主教诸侯和西班牙,受教皇和波兰支持。

实际上双方都是出于扩大权力和领土的需要。

1618年5月发生在捷克的“掷出窗外事件”是战争开端,战争分为捷克、丹麦、瑞典、法国等不同阶段持续进行。

1848年双方缔结《威斯特发里亚和约》,战争以天主教诸侯国一方的失败而告结束。

战争使德意志遭受空前浩劫,人民饱受灾难,进一步加深了国家的分裂

5.“掷出窗外”事件:

“掷出窗外事件”是三十年战争的导火线。

奥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决心再次纠集“十字军”,以武力征服波西米亚。

波西米亚于1526年起就处于神圣罗马帝国的统治之下,长期以来就具有强烈的民族独立倾向和反教会传统。

在1419年“胡斯战争”后,在16世纪末的宗教改革运动中波西米亚倾向于新教,并迫使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于1609年签署“大诏书”,给捷克新教徒以信仰自由权。

但斐迪南任捷克国王后,违背“大诏书”,大肆推行反宗教改革运动,下令禁止布拉格新教徒的宗教活动,迫害新教徒,拆毁新教教堂。

1618年5月23日,布拉格发生了起义,起义的新教徒冲入王宫,把斐迪南派遣的两名钦差从20多米高的窗户扔出,史称“掷出窗外事件”。

6.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1)1648年10月24日签订。

是在新教势力取得相对优势的情形下签订的。

(2)主要致力于解决三个问题:

领土问题、宗教问题、确定德意志国家的体制。

(主要内容)

(3)历史意义:

在国际关系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

  确定了一些现代国际关系原则,对欧洲国际体系的建立和欧洲未来的政治经济秩序影响深远,在国际关系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它不但结束了持续30年之久的全欧规模战争,而且也在欧洲大陆形成了一个力量相对均衡的政治格局,建立了现代国际关系史上第一个体系——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但该体系展现的更多是欧洲的国际秩序。

(4)确定的国际关系原则:

①开创了一个先例,即以“会议”解决争端。

②明确规定了现代国际关系的重要法律原则,确认了国家主权平等。

  ③首次创立并确认了条约必须遵守和对违约的一方可以施加集体制裁的原则。

  ④罗马教皇神权统治体制的世界主权论被打破。

⑤世俗的封建王权体制得到了加强。

⑥确立了外交常驻代表机构的制度,为主权国家经常性的政治经济交往提供了制度上的便利。

7.七年战争:

(1756-1763):

奥地利战争后的《亚琛条约》不仅没能解决英法间和普奥间的旧有矛盾,而且还平添了许多新矛盾。

于是英普集团和法奥俄瑞(典)集团双方发生了这次混战,史称“七年战争”。

战争的实质:

一是普奥争夺德意志的领导权,二是英法争夺殖民地与海上霸权。

战争历时七年,最后以《巴黎和约》和《胡贝尔图斯堡和约》的签订而告终。

这次战争在欧洲没有引起疆界的变化,但对列强的地位和未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奥地利地位削弱,普鲁士地位上升,两国的仇恨和争霸更加激烈;

(2)战争为俄国进一步向欧洲扩张创造了条件,在东北欧的未来事务中,俄国起了决定性的作用;(3)法国失去了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英国最终确立了海上霸权;(4)国际政治的中心从西欧开始转向东欧。

战争对欧洲国际政治格局的影响是深远的。

战争改变了欧洲列强的力量对比,形成了列强争夺欧洲霸权的新格局。

8.《比利牛斯条约》:

1659年法西两国签订,主要内容有:

(1)法国波邦王室与西班牙哈布斯堡王室联姻;

(2)西班牙向法国割让领土;(3)法国赦免投石党领袖孔代亲王。

法西联姻为以后的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埋下了法国的隐患。

该条约是法西两国继《威》之后继续较量的结果。

法国维护了应有的权益,扩展了疆界,并进一步加强了在西欧的地位,为下一步的称霸欧洲作了准备而西班牙衰落了。

该条约的一些条款对法西两国以后的对外政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甚至影响到整个欧洲的国际关系。

9.《乌得勒支和约》:

(1)背景:

1701-1713年爆发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法国、西班牙和巴伐利亚等国对峙荷兰、英国和神圣罗马帝国等国。

最后交战双方在1713年签订了《乌德勒支条约》。

(2)《乌德勒支条约》首先瓜分了西班牙,同时承认腓力五世对西班牙王位的继承权,但他及他的后代必须放弃对法国王位的继承权,以确保西班牙不与法国合并。

除了哈布斯堡家族对西班牙王位的要求没有实现以外,其他战争国的目的基本上都达到了。

(3)评价:

欧洲大陆均势得到了维护并且更加稳固,因为大国受到削弱,小国纷纷崛起,普鲁士的一加入到列强行列,最引人注目的是英国从一个岛国上升为欧洲一强。

《乌德勒支条约》签订后,欧洲形成了新的国际政治格局,和约保证了大国之间的实力均势,而在海上,英国获得了主宰权。

10.《圣斯特法诺和约》:

1877年4月,俄国正式对土耳其宣战。

俄土战争开始。

俄国与奥匈签订了《布达佩斯条约》,因而同年6月开始,俄军就渡过多瑙河,越过巴尔干山脉。

1871年1月,俄军直逼君士坦丁堡城下。

土耳其被迫于1月31日与俄国签订停战协定。

英、奥对海峡出现的新局势极为不满。

在英、奥抗议和武力威胁下,俄国只得把军队驻扎在离君士坦丁堡10公里的小镇圣斯特法诺。

因为双方都打得筋疲力尽而实现了停火,1878年3月3日,俄土双方签订《圣斯特法诺条约》。

条约规定:

土耳其承认门的内哥罗的独立;塞尔维亚完全独立;俄国获得比萨拉比亚西南部以及阿达罕、卡尔斯、巴统、巴雅西特;建立大保加利亚公国,其版图北起多瑙河,南至爱琴海;东起黑海、西至奥赫里德湖,并包括几乎全部的马其顿。

它隶属于土耳其苏丹,由俄军占领2年。

大保加利亚公国的建立是俄国泛斯拉夫主义的主张.

11.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

(1701年-1714年):

(1)背景:

由于婚姻关系,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和路易十四都拥有西班牙王位继承权,且西班牙是一份丰厚的遗产。

1700年,西班牙国王病逝,其遗嘱要求西班牙务须保持完整并由路易十四的孙子继承,如路易十四拒绝,再由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儿子继承。

路易十四接受了这份遗产,但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不肯轻易放弃,事情到了非战争不能解决的地步。

  

(2)1701-1713年爆发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整个欧洲分裂成两大阵营。

法国、西班牙和巴伐利亚等国为一方,荷兰、英国和神圣罗马帝国等组成反法同盟,并得到了勃兰登堡、葡萄牙和萨伏依的支持。

最后交战双方在1713年签订了《乌德勒支条约》。

  (3)《乌德勒支条约》首先瓜分了西班牙,同时承认腓力五世对西班牙王位的继承权,但他及他的后代必须放弃对法国王位的继承权,以确保西班牙不与法国合并。

除了哈布斯堡家族对西班牙王位的要求没有实现以外,其他战争国的目的基本上都达到了。

  (3)评价:

在这次战争中,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着崇高的宗教目标,意识形态之争被排除在战争之外。

这场战争是“第一场很少带有宗教色彩的战争,是第一次主要为商业和海上霸权的利益角逐的战争,是英国人第一次慷慨地用在欧洲政治上的战争,是第一次可称为‘世界大战’的战争”。

通过战争,欧洲大陆均势得到了维护并且更加稳固,因为大国受到削弱,小国纷纷崛起,普鲁士的一加入到列强行列,最引人注目的是英国从一个岛国上升为欧洲一强。

《乌德勒支条约》签订后,欧洲形成了新的国际政治格局,和约保证了大国之间的实力均势,而在海上,英国获得了主宰权。

12.北方大战:

1700-1721年俄国为争夺波罗的海出海口和霸权与瑞典进行了北方大战。

彼得一世利用波罗的海沿岸诸国与瑞典的矛盾,以及西欧各国忙于准备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无暇东顾的有利时机,与南方的土耳其达成妥协,并同丹麦、波兰等结成“北方同盟”,最终打败瑞典。

1721年俄国与瑞典签订了《尼斯塔得和约》。

通过此和约俄国在波罗的海获得了出海口及沿岸地区,使俄国从一个内陆国家扩张成为一个濒海国家,俄国步入欧洲强国行列。

从此,俄国开始在欧洲国际政治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而瑞典则丧失了它所有的波罗的海省份,只保留了芬兰的大部分地区。

13.《尼什塔特和约》:

俄国和瑞典为结束北方战争而缔结的和约。

1721年9月10日订于芬兰尼什塔特。

和约由序言和24条组成。

瑞典承认英格利亚、部分卡累利阿(连同凯克斯霍尔姆)、埃斯特兰(连同雷瓦尔和纳尔瓦)、利夫兰(连同里加)和厄塞尔、达哥两岛以及从维堡到库尔兰疆界之间的其他土地归并俄国。

俄国答应将芬兰归还瑞典,并偿付200万俄国纸币(或西欧的叶菲马克),作为瑞典割让土地的补偿。

北方战争中作出巨大牺牲的波兰被拒于尼什塔特和会之外。

俄国背信弃义,撕毁《纳尔瓦条约》,拒不把埃斯特兰和利夫兰交给波兰。

和约使俄国获得波罗的海东岸的大片土地,打开了波罗的海出海口,成为海上大国,并将波兰变为附庸。

从而,俄国挤进了欧洲强国的行列。

14.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

这场战争是欧洲两大联盟为争夺奥属领地,因奥地利王位继承权问题而引起的,它于1740—1748年以中欧为主要战场展开。

奥皇查理六世于1740年10月20日死后无嗣,其长女玛利亚·特蕾西亚依据1713年《国制诏书》承袭父位。

查理六世死后,普鲁士、法国、巴伐利亚、萨克森、西班牙、皮埃蒙特、撒丁、那不勒斯王国拒绝承认玛利亚·特蕾西亚的继承权,而奥地利、英国、捷克、匈牙利、荷兰、西里西亚、俄国从其各自的既得利益出发,则全力支持玛利亚·特蕾西亚的继承权。

由此而爆发了长达8年之久的由两次西里西亚战争所构成的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

1740年12月,普鲁士国和奥地利展开了第一次西里西亚战争,普军突然而迅猛的袭击,使兵力薄弱的奥军猝不及防。

双方于1741年进行了莫尔维茨会战,会战之后,普鲁士得到了法国、西班牙、巴伐利亚、萨克森的帮助,奥地利则得到了英国、荷兰和俄国的帮助。

交战各方经过大战之后,1748年签订《亚琛和约》。

根据和约,玛利亚·特莉萨的继承权得到了承认;奥地利将西里西亚大部领土让给普鲁士;法国将马德拉斯和敦克尔克工事让给英国。

评价:

《亚琛和约》的签订,只不过是“七年战争”爆发前的一次休战,并没有解决欧洲列强间固有的矛盾。

15.1756年外交革命:

16.武装中立同盟:

北美殖民地进行反英独立战争期间,俄国联合丹麦、瑞典结成以武装保护中立国船只在交战国海岸自由航行进行贸易的同盟。

1778年2月法国同美国签订同盟条约,次年法国又同西班牙缔结联盟,共同反对英国。

英国在同3国(后增加荷兰)作战时,实行海上封锁,拦截中立国船只。

1780年2月,俄国为保护战时与交战国进行贸易,宣布如下原则:

中立国船舶可以自由地在交战国港口之间及其沿岸航行。

除战时禁运物资如武器、弹药、造船器材等外,交战国不得夺取中立国船舶上的货物。

后来,欧洲列强除英国外都加入了武装中立同盟,英国孤立之势形成,客观上有利于美国人民争取独立的斗争。

17.美国独立战争:

(1861-1865)美国联邦政府反对南部种植园主武装叛乱的战争。

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和黑人奴隶两种制度的尖锐矛盾。

实质是政治经济制度的冲突。

北方为发展资本主义需要大批自由劳动力,充足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迫切要求废除黑奴制,这就和南方黑人奴隶制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

1861年,南部各州宣布独立,分裂国家挑起内战。

1862年,林肯颁布《宅地法》发表《解放黑奴宣言》大大提高了黑人的积极性,政府军转败为胜。

1865年,攻占里士满,内战结束。

南北战争是美国资产阶级的继续,为美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扫清了障碍。

从此,美国一方面仍把注意力放在西半球一方面把触角伸到了亚太。

18.根特和约:

19.维也纳会议:

P971814-1815年间,战胜拿破仑帝国的欧洲各国,派代表在维也纳召开会议。

会议由俄、英、普、奥四大国操纵,经过争吵和讨价还价,最后决定:

恢复欧洲旧的统治秩序;限制法国,保证欧洲均势,按照大国的意志重新划分欧洲版图;分割海外殖民地,英国夺得了许多原属法国的海外殖民地,进一步确立了世界殖民霸主地位;继续维护德意志和意大利的分裂局面。

维也纳会议确定的欧洲统治秩序和国家体系称为维也纳体系。

维也纳体系是欧洲专制君主们企图采用的高压手段,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体现;它反对社会进步,任意践踏弱小民族的利益,是一种历史的反动。

在维也纳体系下,各国常用召开会议的办法来解决国际间的争端,客观上促使近代国际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20.正统主义原则:

P100法国外长塔列朗为争取法国在维也纳会议上参与决策的地位而运用的一项原则。

即肯定法国革命前的封建王朝君主为正统王朝,恢复他们的统治权力、政治体制及领土。

这个决策符合正统君主的利益,而违背了民族主义和自由主义的精神。

随后其他几个大国也打着“正统主义”的招牌,恢复法国大革命前的旧秩序,实现旧封建王朝的复辟。

21.《最后议定书》:

P105-P106

(1)1815年6月9日列强通过《最后议定书》,结束了维也纳会议。

  

(2)《最后议定书》依据正统主义、遏制和补偿三原则重新规划了拿破仑战争后的欧洲,重建欧洲的均势和和平,并对诸多国际问题作了广泛而细致的安排,包括国际河流的自有通航、外交人员的位次和待遇等问题。

  (3)评价:

建立了现代国际关系史上的第二个重要体系——维也纳体系,这一体系在欧洲大国间创造了一种政治军事平衡。

英国以自己为砝码,精心调节着国际力量的微妙平衡。

如果某一国或集团的势力膨胀以致威胁到英国的利益,它总是毫不犹豫地与另一国或集团结成同盟。

均势原则在维也纳体系时期日臻圆熟。

22.神圣同盟:

拿破仑帝国瓦解后欧洲各国君主组成的反动同盟。

维也纳会议后,为维护维也纳会议的决议,巩固列强在会议上获得的成果,俄皇亚历山大一世倡议,邀请各基督教国家的君主,按基督教义缔一个公约,以用来保障和平及保障在欧洲大陆上有良好的政府。

倡议得到奥皇弗朗西斯一世、普王腓特烈•威廉三世的呼应。

于1815年9月26日俄、奥、普三国君主宣布成立“神圣同盟”。

目的是镇压欧洲各国的革命运动和各地的民族解放运动,维护维也纳会议的体系。

欧洲各国除英国、土耳其和罗马教皇外,均签字加入了“神圣同盟”。

英国虽未签字,但表示支持神圣同盟的基本原则。

“神圣同盟”是反动的,它曾策划和组织对意大利、西班牙革命的武装干涉,但随着欧洲各国民族民主运动的兴起及列强内部矛盾的激化,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后同盟实际上已经瓦解。

1848年欧洲革命后,神圣同盟最后破产。

23.四国同盟:

P110英俄普奥为保证1815年巴黎和约的实施而缔结的同盟,同样具有维持专制制度,反对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独立解放运动的性质。

拿破仑战败后,在签订《巴黎和约》的同时,英俄普奥又签订四国同盟条约。

四国同盟与神圣同盟相配合,旨在防止法国再起,反对新的革命运动。

法国遵守1815年《巴黎和约》规定,按期偿付赔款。

1818年,盟国同意撤出在法国的驻军,法国也加入同盟,并于11月15日发表共同宣言,声明五强维持欧洲和平,即按欧洲各大国统治者的利益和目的,处理欧洲事务。

但在内部列强之间的利害冲突和外部革命洪流的冲击下,该同盟只勉强支撑了7年便于维罗纳会议后瓦解了.

24.亚琛会议:

拿破仑战争中的战胜国英国、俄国、奥地利、普鲁士同法国为讨论从法国撤出占领军问题的会议,1818年9月30日~11月22日在亚琛举行。

10月9日同盟国与法国签订条约,确定同盟国军队于1818年11月30日以前撤离,法国则应支付下余赔款2.65亿法郎。

至此,从法律上结束了长期的对法战争。

11月10日,4国声称同法国签订的条约造成了普遍的和平,并要求法国参加同盟。

11月15日,5国发表共同宣言,表示要维持和平,保障已经签订的各项协定。

实际上是由欧洲的4强变为5强,共同维护封建正统,镇压革命运动。

25.特洛保会议:

P114

26:

莱巴赫会议:

P115

27.门罗主义:

1823年12月2日美国总统罗在国情咨文中提出的美国对外政策的原则,史称“门罗主义”。

它是美国对外扩张政策的重要标志。

19世纪20年代欧洲的“神圣同盟”企图干涉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为它插手拉美事务提供了时机。

1823年12月2日,门罗总统在致国会咨文中宣称:

美国将不干涉欧洲列强的内部事务或它们之间的战争;欧洲列强不得再在南、北美洲开拓殖民地;欧洲任何列强控制或压迫南北美洲国家的任何企图都将被视为对美国的敌对行为。

提出“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的口号。

实际上,宣布拉丁美洲属于美国的势力范围。

从某种意义上讲,门罗主义在客观上起到了防止已独立的拉美国家再沦为欧洲列强的殖民地的作用。

但是门罗主义在运用过程中日益暴露出其侵略性,因此也可视为美国侵略拉丁美洲的一种政策。

28.梅特涅:

奥地利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贵族出身。

1801---1809年首任奥地利住外大使,如住柏林,巴黎大使,后任外交大臣。

维护挽救即将崩溃的封建秩序,成为欧洲外交风云人物,曾撮合拿破伦和奥地利联姻。

在欧洲大国中,奥地利最弱,如何维持自己的势力,大国地位,利益,提出欧洲均势,提出德意志联邦设想,使奥地利在德意志联邦中出任主席,促成神圣同盟和四国同盟形成。

1820年宣称用武力镇压各国革命。

1821年,出任奥地利首相,对内高压统治,严格限制革命运动,对学校,报刊,自由言论严格限制。

1848年3月维也纳革命中,化装出逃英国。

29.东方问题:

P159

(1)又称近东问题,长期困扰欧洲列强,被称为“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一个无穷尽的困难之源”,其实质就是“对土耳其怎么办”的问题。

这一专门术语最早是在1822年神圣同盟召开的维罗纳会议上讨论希拉问题时使用的。

  

(2)问题的由来:

奥斯曼帝国自1683年进攻维也纳失败后,开始由盛而衰。

到18世纪,强邻进逼,国势日殆。

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列强日益向外扩张,到19世纪,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巴尔干及其东南端的博斯普鲁斯和达达尼尔海峡成为欧洲列强必争的战略要地。

而该地对俄国最为重要。

俄国通过签订一系列和约,夺取了土耳其的大片领土。

1821-1829年欧洲列强纷纷插手,使东方问题逐渐成为具有全欧性质的问题和国际政治纷争的中心。

  (3)列强在东方问题上的争夺:

19世纪在东方问题上展开激烈争夺的主要有俄、英、法、奥诸国和统一后的德国。

1821年希腊独立战争爆发后,列强围绕东方问题的争夺愈演愈烈。

1827年英、法、俄与土耳其开展并于1829年签订《伦敦议定书》、《亚得里亚那堡和约》,土耳其丧失了大量领土和付出巨额赔款,希腊因此独立。

在随后爆发的两次土埃战争中,列强纷纷插手,并签订一系列协定和条约,但都没有消除列强之间的矛盾。

新的冲突在酝酿着。

随着列强在近东争夺的加剧,终于导致了1853-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

30.克里米亚战争:

性质:

1853至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东方战争)是一场非正义侵略战争。

主要原因是沙俄与英法之间在近东争霸,尤其是争夺君士但丁堡和黑海两海峡控制权。

在英法的纵勇下,1853年9月26日,土耳其对俄宣战,但其舰队很快被俄全歼;1854年英法对俄宣战,奥地利也敌视俄国,俄最终战败。

克里米亚战争充分暴露了沙俄专制和农奴制度的腐朽无能,加快了国内革命形势的高涨。

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正意味着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的崩溃,从而促成了俄国农奴制的改革。

克里米亚战争是继拿破仑战争之后的又一次大国争霸战争,将所有欧洲大国都直接、间接地卷了进去。

欧洲政治格局也暂时由英、俄居优势转变为英、法占主导的均势。

维也纳体系,由于未能阻止大国战争的重新爆发,也走到了尽头。

31.普丹战争:

P332-P333

32.普奥战争:

P342-P344

33.普法战争:

普鲁士王国为统一德意志并扩张领土而与企图保持欧洲霸权地位的法国进行的战争。

19世纪60年代,普鲁士为实现德意志统一,积极推行俾斯麦的“铁血政策”,先后击败丹麦和奥地利。

法国为保持其在欧洲大陆的霸权,竭力阻止德意志统一,双方矛盾激化,战争一触即发。

1870年7月初,俾斯麦为挑起战争,巧妙地制造有辱于法国的“埃姆斯电报”事件,诱使法国于7月19日首先向普鲁士宣战。

拿破仑三世亲自前往前线督战,9月在色当一役中法军大败,拿破仑三世亦作了俘虏。

后两国签订《法兰克福和约》。

普法战争不仅给德法两国,而且给整个欧洲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法国复仇情绪普遍高涨,欧洲旧的国际关系格局被打破。

通过战争,德意志基本实现了统一,成为欧洲主要强国;法国则丧失欧洲大陆的霸权地位。

德、法矛盾进一步加剧,为新的更大规模的军事冲突埋下了隐患。

34.俾斯麦:

普鲁士王国首相(1862~1890)和德意志帝国宰相。

出生于容克地主家庭,是普鲁士容克贵族最反动的政治家、保皇派。

顽固地拥护君主主义,毕生维护容克的特权和王权,竭力将普鲁士的专制统治推广到整个德意志,深得国王威廉一世的赏识,1862年被任命为首相。

推行“铁血政策”,发动丹麦战争、普奥战争和普法战争,通过王朝战争统一了德意志。

1871年,帮助凡尔赛政府镇压巴黎公社。

对内镇压工人运动;对外采取结盟政策,确立德国在欧洲大陆的霸权。

八十年代,在非洲、大洋洲掠夺殖民地。

后因与威廉二世意见不合,于1890年3月去职。

他为德意志的统一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客观上其政治外交,军事政策适应了历史发展潮流,但却致使德法结缘,为一战埋下祸根。

35.1878年柏林会议:

P386-P387柏林会议是于1878年6月13日开幕的,旨在重建俄土战争后巴尔干半岛的秩序,平衡英国、俄国与奥匈帝国的利益的而召开的继维也纳会议以来19世纪欧洲最重要的会议。

会议主要目的是修改圣斯特凡诺条约的条款,让土耳其保住君士坦丁堡。

此举意在防止俄国向巴尔干扩张。

最后,与会国签订柏林条约。

罗马尼亚、塞尔维亚与黑山获得独立;保加利亚得到自治;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划归奥地利管理。

这也标志着土耳其被瓜分的开端。

同时,俄国军事胜利的部分果实在柏林会议后被剥夺。

三皇同盟(俄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