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民族大学汉语言文学现代文学2复习提纲.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988518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70.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北民族大学汉语言文学现代文学2复习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西北民族大学汉语言文学现代文学2复习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西北民族大学汉语言文学现代文学2复习提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西北民族大学汉语言文学现代文学2复习提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西北民族大学汉语言文学现代文学2复习提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北民族大学汉语言文学现代文学2复习提纲.docx

《西北民族大学汉语言文学现代文学2复习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北民族大学汉语言文学现代文学2复习提纲.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北民族大学汉语言文学现代文学2复习提纲.docx

西北民族大学汉语言文学现代文学2复习提纲

名词解释和小知识点:

1.现代派:

时间:

1929年

代表诗人:

戴望舒、卞之琳、何其芳、李广田、徐迟、废名、林庚等。

刊物:

施蛰存主编的《现代》。

主张:

追求“纯诗”写作和新诗的现代性,强调诗歌形式的“散文化”和情绪的“朦胧美”,是西方象征派和古典诗歌美学主张的产物

2.代表现代派诞生的诗歌:

《我的记忆》,最能代表戴望舒诗歌自由观念的诗歌:

《我的记忆》

3.汉园诗人:

(隶属现代派)

诗人:

卞之琳、何其芳、李广田

作品:

1936年出版《汉园集》

何其芳《燕泥集》、李广田《行云集》、卞之琳《数行集》

风格:

他们注重以诗歌传达独特的气质:

何其芳主要表现青年人朦胧的理想和淡淡的忧伤;李广田的诗歌,风格质朴,蕴藉深沉;卞之琳善于在不露声色中深含着情感与哲理,对现代诗歌的客观化、非个人化等艺术手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文字奇巧。

4.戴望舒拟古诗:

《妾薄命》《少年行》《游子吟》《秋夜思》

5.后期新月派:

时间:

1928年(新月)1930年(诗刊)

地点:

上海

刊物:

《新月》《诗刊》

核心:

徐志摩

代表诗人:

林徽因、陈梦家、孙大雨等。

新月诗派:

①成立时间地点:

1926年4月在北京《晨报》副刊上《诗镌》创刊,标志着新月诗派的形成。

②代表作家:

闻一多、徐志摩、朱湘、梁实秋、林徽因等

③主要理论主张:

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辞藻),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匀齐)。

提出新格律诗要求,创造诗的新格式新音节以表示完美精神。

④主要刊物:

《新月》《诗镌》

⑤创作特色:

a.理性节制感情b.诗歌格律化

⑥贡献与意义:

纠正了早期新诗创作过于散文化弱点,也使新诗进入了自觉创造的时期。

6.相对于前期,后期新月派发生了哪些变化?

后期——格律的松动。

新诗就是自由诗,是非格律诗,更能体现现代精神。

主张诗歌本身的纯正,放弃对格律的追求。

内容的本质是诗的,而不是散文的,追求诗感,人内在情绪的起伏波动之美。

情感的变化。

前期:

乐观明朗,后期:

迷茫伤感。

代表诗作: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个方向吹》。

这个时期诗歌的症状:

普遍的迷茫。

《山中》《云游》

向内转向更隐秘的精神空间。

例子同4

十四行的试验——孙大雨《自己的写照》陈梦家《都市的颂歌》

7.孤岛文学:

指从1937年11月上海沦陷至1941年12月日军进入租界止,存在于上海租界的文学。

由于四面都是沦陷区,故称“孤岛”。

时间:

1937年11月

地点:

上海租界内

代表作家:

王任叔,巴金,于伶、郑振铎、阿英、李健吾等

刊物:

《世纪风》

代表作品:

“激流三部曲”《秋海棠》《夜上海》《长夜行》《碧血花》《鲁迅全集》《大时代文艺丛书》

文学主张:

“文艺为抗战服务”

8.《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时间:

1942

报告人:

毛泽东

主要内容:

为工农兵服务,

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

借以打倒我们民族的敌人

9.“文协”:

全称“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抗日战争时期最大的国共社团)

时间:

1938年3月27日

地点:

汉口

刊物:

《抗战文艺》

文学主张:

提出“文章下乡,文章入伍”的口号,倡导民族“救亡”的主题,促进民族性格的新生,积极推动文艺为抗日战争服务。

10.中国新诗派(九叶诗派)

时间:

1938年

代表诗人:

辛笛、穆旦(《探险者》、《穆旦诗集》、《旗》)、陈敬容、杜运燮等。

刊物:

《诗创造》《中国新诗》

诗歌主张:

追求诗歌的现代化,诗歌的“戏剧化”,语言的陌生化等,特别强调对诗人思维方式的现代化改造。

艺术风格:

接受了新诗的现实主义传统,采用欧美现代派的表现技巧,刻画了经过战争大动乱之后的社会现象。

11.七月派

时间:

1937年10月

理论家:

胡风

小说家代表:

路翎,邱东平,彭柏山,曹白,贾植芳

诗人代表:

艾青、田间、鲁藜、绿原、牛汉

刊物:

《七月》、《希望》、《泥土》

代表作:

胡风《为祖国而歌》,牛汉《鄂尔多斯草原》,鲁藜《泥土》

文学主张:

继承了五四以来以鲁迅为主的批判国民性的理性精神,强调对中国社会改造的知识分子能动性和主观战斗精神,另外一个方面,他们又以党派文艺为限制,强调文学的真实性和社会功利目的。

从创作论的角度重视研究和发挥作家的主体性,强调作家在创作过程中,包括观察体验以及反映生活的全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方面的能动作用。

胡风把“主观精神”更确切地解释为现实主义创作的态度和胸怀。

12.(选择题)巴金的安那其小说主要有:

(也就是革命系列小说)《灭亡》《新生》“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巴金的家庭系列作品主要有:

“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憩园》《寒夜》

13.湘西小说:

指沈从文描绘湘西奇异的自然风景、人情世态的作品。

这类作品展示了“一种健康的,正常的,又不悖乎人性的”的生存状态和生命形式,以及自然人性在时代大潮挤压下的扭曲与变形。

在与都市人生的比照中,讴歌了湘西底层人民朴素的人性美和道德光辉,体现出作者的道德情感倾向和美学境界。

代表作品有《边城》、《长河》等。

14.十四行集的形式:

源自意大利,16-19世纪,莎士比亚歌德等诗人完善。

前八句两个抱韵。

后六句为交韵,两个交韵。

韵脚不超过五个。

韵脚可以变,押韵方式不能变。

十四行集:

本书作者冯至(1905—1993),原名冯承植,河北涿县人。

《十四行集》由27首诗组成,是中国新诗史上“最集中、最充分地表现生命主题的一部诗集,它是一部生命沉思者的歌”,被称为“沉思的诗”是中国现代诗歌第一次具有了“形而上的品质”。

15.老舍身份特征:

满族、北京人、底层人

老舍寓言体式小说:

《猫城记》

老舍带有自传色彩的小说《正红旗下》

老舍的创作途径:

市民形象中的典型人物:

(1)新派市民:

《四世同堂》丁约翰、祁瑞丰,《离婚》张天真

(2)正派市民(理想市民):

《老张的哲学》赵四,《赵子曰》李景纯、《二马》李子龙、《离婚》丁二爷(3)老派市民:

《二马》中的老马、《牛天赐传》牛老四、《四世同堂》祁老人、祁天佑,《离婚》张大哥

16.老派市民:

在老舍塑造的市民形象系列中,写得最好、性格最丰富的是老派市民形象系列。

他们虽然是城里人,但仍是乡士中国的子民。

身上背负着沉重的封建宗法思想的包袱,他们的生活方式与人生态度是保守、闭塞的。

其代表人物有《二马》中的老马,《四世同堂》里的祁老人等。

老舍以戏剧化的夸张,揭示这些人物的精神病态,从而实践了他对传统文化落后方面的批判。

17.《故事新编》:

是鲁迅先生以远古神话和历史传说为题材而写就的短篇小说集,包括他在不同时期所写的8篇作品(《补天》、《奔月》、《理水》、《采薇》、《铸剑》、《出关》、《非攻》、《起死》。

外加一篇《序言》。

这些作品的语言秉承鲁迅先生的一贯文风,幽默风趣,婉而多讽。

《故事新编》中依据的古代题材:

《补天》女娲补天,《奔月》嫦娥奔月,《理水》大禹治水,《采薇》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铸剑》干将莫邪,《出关》孔老相争,《非攻》墨子止楚攻宋,《起死》《庄子至乐》中的一则寓言。

18.赵树理方向:

周扬提出的①强调文学的政治功利性,要求文学为政治服务,为宣传各项方针政策服务,为当前的中心工作服务。

(问题小说)②要求文学创作走民族化和大众化的道路,具备鲜明的民族形式和民族风格,为农民喜闻乐见。

(故事体小说)1947年,延安文艺界提出了“赵树理方向”,号召作家向赵树理学习,努力创作具有中国气派、中国作风的民族文艺。

19.三一律:

是17世纪古典主义戏剧的艺术法则,要求戏剧创作在时间、地点和情节三者之间保持一致性,即要求一出戏所叙述的故事发生在一天(一昼夜)之内,地点在一个场景,情节服从于一个主题。

在理论上把“三一律”系统化的是布瓦洛。

“三一律”的优点是可使戏剧情节高度集中,矛盾突出,结构紧凑。

但作为一种创作规范,他束缚作家的创作,不仅影响戏剧反映现实的广度和深度,而且还带来结构的绝对化、程式化、以及人物的单一化等弊病。

20.中国诗歌会:

时间:

1932年9月

地点:

上海成立,在北京、青岛、广州等地设有分会。

刊物:

《新诗歌》

代表诗人:

穆木天、蒲风、杨骚、任钧等

特点:

内容:

模仿现实,反映革命,宣传革命。

抒情主体:

五四的个体之我,隐退,取而代之的是代表大众,代表意识形态观念的“大我”。

“大我”(我到我们)

形式:

为了便于宣传,主张歌谣化。

意义:

第一,艺术行为,参与革命事业。

第二,是诗歌和政党结盟的开关。

21.《铸剑》最初发表的题目是《眉间尺》

22.三个区域空间,三种文化形态:

湘西、北京、上海是三个不同的区域空间,这三个不同区域空间分别代表不同的文化问题,湘西代表边地,代表真正中国的乡土文化;北京代表皇城乡土中国向现代中国转换过程中,但又保留了很多乡土性的半现代意识;上海是和国际接轨的现代化都市

23.沈从文都市题材的小说:

《绅士的太太》、《都市一夫人》、《有学问的人》、《或人的太太》、《焕乎先生》、《一日的故事》、《八骏图》

24.解放区作家中最擅长表现人情美和人性美的作家:

孙犁

25.向中国传统的说唱艺术和古典小说学习,从而在民族化、群众化方面取得突出成就的作家是:

赵树理

26.雨巷的不足之处:

(1)单一的情绪;诸多形容词——同义词,重复着同一种情绪。

(2)单一的意象:

丁香般的姑娘——是丁香空结雨中愁的现代翻版。

(3)单一意境:

情景二元质——重复情绪反复渲染,情有余而景不足。

27.穆旦:

原名查良铮,曾用笔名梁真,祖籍浙江省海宁市袁花镇,出生于天津。

现代主义诗人、翻译家。

1940年在西南联大毕业后留校任教。

1949年赴美国留学,入芝加哥大学英国文学系学习。

195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

1953年回国后,任南开大学外文系副教授。

1958年受到政治迫害,调图书馆工作。

1977年因心脏病突发去世。

穆旦于40年代出版了《探险者》、《穆旦诗集(1939~1945)》、《旗》三部诗集,将西欧现代主义和中国诗歌传统结合起来,诗风富于象征寓意和心灵思辨,是"九叶诗派"的代表性诗人。

20世纪80年代之后,许多现代文学专家推其为现代诗歌第一人。

主要译作有俄国普希金的作品《青铜骑士》、《普希金抒情诗集》、英国雪莱的《云雀》、《雪莱抒情诗选》,

论述题

1.现代文学三十年的划代

第一个十年:

1917-1927(启蒙)(目的是后两个,也有革命文学存在)

第二个十年:

1927-1937(革命)

第三个十年:

1937-1949(救亡)

2.现代文学精神:

先锋性(社会表达与意识表达的先锋性)

严肃性(思想探索的严肃性\指的是文学作品要有社会现实情怀和艺术超越精神,不以游戏为目的)

公共性(致力于开拓社会公共空间\文学建构文明公正向上的社会公共空间,是现代文学为自己划定的范围)

3.现代文学特点:

多元化

现代性表现在两个方面:

①神的世界观衰微,人的主体性张扬,在西方是宗教文化的衰落,在中国是礼教文化的衰落,人开始讲个性,社会开始讲人权。

②现代民族国家观念的形成。

两种文学写作方法对应着两种文学写作的态度:

①追求个性解放,建立在个体独立的立场上的文学写作。

②追求国家民族的变革与发展,建立在群体社会理想之上的文学写作。

第一种现代性→把五四开启的文学时代称为现代文学。

第二种现代性→把1949年开启的文学时代称为当代文学。

对待两种现代性的态度:

①不能借着国家、民族、社会、阶级等集体名义损害人道尊严,不能用观念禁锢人性,不能用理想压抑世俗欲望。

②不能借着个体自由的名义,在无情的市场法则中忘却革命正义,促进社会分化,在文化或文学空间漠视底层苦难,使文学成为游戏消遣的商业产品。

4.《家》(巴金)塑造人物的方式:

①创造社会人物的脸谱,为国民画像。

扁形人物:

脸谱化人物,具有典型性。

圆形人物:

侧重于表现人物的复杂性,多面性。

②能突破脸谱型人物的概念化弊端,以感情为准绳,呈现复杂的人性,表现出高贵的人道情怀,取得意味悠长的艺术效果。

③感情表达、意识形态表达、审美表达的矛盾与张力。

(感情的矛盾,意识形态的矛盾,服从于审美的诉求。

5.新感觉派小说:

新感觉派:

时间:

20世纪30年代

作家:

刘呐鸥、穆时英、施蛰存

艺术主张:

注重心理分析和小说技巧的创新,借鉴西方意识流手法。

特点:

呈现20世纪最初的都市景观,表现大都市光怪陆离的现代生活,以及这种生活带给人的刺激、狂欢与空虚。

其小说多展示半殖民地都市的病态生活和摩登男女的畸形心理,在艺术上突出快节奏、跳跃感及潜意识的描写。

刘呐鸥:

(1900-1939)意识流的手法,跳跃的叙事节奏。

代表作:

短篇小说集《都市风景线》《赤道下》。

穆时英:

(1912-1939)1932年开始用感觉主义、印象主义的方法,被誉为“中国新感觉派圣手”。

代表作:

《公墓》《白金的女体塑象》《南北极》《夜总会里的五个人》《圣处女的感情》

施蛰存:

(1902-2003)结合中国文学的意境渲染心理烘托之法,引进并实践了精神分析的小说创作手法。

代表作《上元灯》《将军底头》《梅雨之夕》《善女人行品》

新感觉派小说又称心理分析小说,是在弗洛伊德学说和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影响下面形成的现代主义小说流派。

这一流派人数不多,但能量很大,三十年代初期曾轰动一时。

主要人物是施蛰存,穆时英,刘呐鸥。

新感觉派小说的创作特色:

在快速的节奏中表现半殖民地都市的病态生活。

揭示了在灯红酒绿的环境中人与人关系的冷漠,精神的疲倦和心灵的孤独。

刘呐鸥《都市风景线》热衷于描绘都市文化的时尚特征。

穆时英《夜总会里的五个人》以一个周末夜总会为场景,描写了五个人生的失意者。

*6.现代都市景观:

①历史意义:

现代中国的都市叙事在1930年代才真正展开。

中国古代小说没有都市叙事,是田园乡土叙事。

城市俯视着农村,农村成了被审视、被观看、被批判的对象。

在古代,“城”在很大意义上是宗庙与国的延伸。

②现代都市景观的书写。

模拟电视镜头的方式,靠镜头推进,空间变幻来表现都市社会。

方法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线性时间叙事的方法跟不上现代都市生活给人带来的感官刺激。

③人物不再成为都市的主体,而工业建筑、商业产品一起成为了现代社会的光影,成为漂泊的符号。

④景观意味着意义和表象的分裂。

只有当物质精神景观空前丰富,只有当世界自成系统时,这个景观是独立的。

人们不再需要和自然对立来获得美感。

景观是现代产物,意味着景物与意分离。

现代都市病:

①重物质、重交易、重时尚、重消费,寻求感官快乐与精神刺激。

②暂时性是人与人关系的重要特征,只有生命的侣伴,没有生命的伴侣。

7.沈从文乡下人:

(乡下人的解释)

①乡下人的美学还乡。

沈从文的创作贯穿着以下两个基调。

A.以乡下人的身份自居,以湘西为地域原型,以乡村民间的体认和再现,表达对人类生存方式的诗意想象。

eg《湘行散记》《月下小景》《长河》《边城》

B.用乡下人的眼光——自然的朴拙的,经过审美升华的思想观念去审视都市生活,去批判现代人的迷失与堕落。

eg《八骏图》

②知识分子的价值取向

影响了社会文化气候,成为京派的核心人物。

海派以商业的市场的方式,让文学成为一种可消费的产品,渐成为社会的主流。

京派建立了审美的,和现实保持距离的文化态度。

1933年,沈从文主编的《大公报》文艺副刊。

发表《文学者的态度》。

海派☞玩笑的白相精神,名士才情与商业竞卖相结合,如余秋雨郭敬明。

对于文人来说,文化态度是他的羽毛。

一方面和海派展开论战,批判文学的商业化;一方面以革命文学展开论战,批判文学的政治化。

8.沈从文的审美诉求和价值观念:

沈从文的审美诉求和价值观念:

沈从文力图构建一个希腊小庙,他内心的净土就是他的审美理想,从他的审美理想中,我们可以找到他的社会理想和审美追求。

他于苦难的生活中为我们建设了希腊小庙,希腊小庙里供奉着“爱和美”,现实生活中缺乏爱和美,所以他对此有强烈的需求,便在他的文字里描述了这样一个充满神性的希腊小庙,也就是他的理想,这个希腊小庙是和残酷的现实有巨大冲突的,是自然和神性的结合。

他追求生命的独立,摆脱人身的依附。

他希望他的希腊小庙不依附于现实的环境,不受外界的干扰,他将此归结为两个倾向:

(1)拒绝文学与政治结缘

(2)拒绝文学与商业结缘,要避免文学陷入政治功利和商业功利的泥潭,要保持自身价值。

9.沈从文其人总结:

对政治无信仰,对生命极关心的“乡下人”。

①在20世纪,政治革命是最持续的改革方式,“对政治无信仰”,表明他将在创作上和时代拉开距离,对个体生命进行思考。

②在20世纪,都市逐渐成为人的主要生活空间,沈从文以“乡下人”自居,表明他在构建自己的文学世界时,基础不是20世纪萌芽的都市文明,而是中国传统的乡土背景、田园诗学。

10.沈从文湘西题材小说是如何表现人性美的。

沈从文的独特性:

(一)在文学创作中建构了他标志性的精神家园——湘西世界。

在动荡的时代,他总是执着地回眸于故乡。

湘西世界是他的童年记忆,也是他的审美想象。

(二)面对社会的现代化——市场与革命,沈从文能够超越二者,立足于生命的健全与尊严,人性的自由与和谐,为现代中国人提供诗意的精神资源。

湘西世界:

沈从文创作的文化渊源。

杨义:

“凤凰情节”

①地理上凤凰的扩大,扩大到整个湘西的山川风物、民风民俗,并以此为原型展开对社会秩序的现实批判与诗意重建。

(把物质性的东西上升到精神性)

批判现实社会的依据:

湘西世界

①楚文化

②道家文化:

对自然生命的眷恋,自然即美,文明的精神,野蛮的体魄

12.沈从文的批判立场:

反现代,反都市文化。

沈从文站在乡村民间的立场,批判现代社会,站在现代知识分子的立场,审视乡土文明,这是一种两面非难的双向批判姿态。

沈从文寄身于城市,而都市文明却始终没有给他精神的归宿感,而湘西是他早就决心告别的故土——从此意义上看,文学的“湘西世界”,不是现实的湘西,也不是传统中确实存在的湘西,而是弥补城市文明缺陷的,对病态的都市文明构成批判的理想化的湘西,它是现实都市的反动,也是现代湘西的反动,它是批判的工具,也是逃逸的居所。

13.沈从文小说概括了转型期中国的哪几种主要文化形态

14.简述沈从文的人与自然之美。

15.沈从文湘西题材小说是如何表现人性美的。

16.《雷雨》中的两种人物、两种力量

①代表生命的蛮力,追求纯粹,追求极端,不计后果。

如:

繁漪、周萍,四凤、鲁大海。

②害怕破坏性的事件发生,代表秩序妥协的力,他们以各自的方式维持现状。

如:

周朴园、鲁侍萍、鲁贵。

曹禺说“‘极端’和‘矛盾’是《雷雨》蒸热的氛围里两种自然的基调,剧情的调整多半以它们为转移”

17.“雷雨”意象的象征意义:

①首先,雷雨象征着一种人类生存的文化秩序。

这种文化的现实秩序,以伦理的方式渗透在生活空间里,压迫着人们的现实神经。

②其次,雷雨象征着人与生俱来的生命冲动,人在原始的生命欲望中充满野性、情欲、激情,追求创新、极端与破坏。

③雷雨是生命的收场,是蓄积的秩序之力,与爆发的生命蛮力的剧烈震荡,震荡导致毁灭——这是“天地的残忍”。

“他们是人,他们的高贵与脆弱,皆在于此。

④雷雨是毁灭,也是元始之轮回,是新生,人在对恒定悲剧的承担中,因为受苦而高贵,因为惩罚而得救。

18.《雷雨》中周冲形象的意义是什么?

天真的、唯美的、纯洁的,另一方面,他是多余的,世俗生活离他太远,与世俗之河没有关联。

他滴水清莹,因为他是诗和远方。

①小而言之,他代表每个人最纯粹,最不切实际的梦想。

②大而言之,他是一个呼唤乌托邦的人。

本身就是光,他就是乌托邦。

③他和蘩漪形成对仗,成为人类进化的两翼,蘩漪代表了生命驱动的魔鬼性,周冲代表了生命升华的天使性,蘩漪→复仇,周冲→抒情/梦幻。

(大作家的笔下都有周冲式的光芒《恶之花》中的信天翁)

19.《雷雨》里的乱伦题材:

伦是秩序、血缘、家庭,乱伦就乱了秩序,乱了纲常。

母子之间的乱伦——蘩漪与周萍,兄妹之间的乱伦——周萍与四凤,繁漪作为母亲,缺真正意义上的丈夫,周萍作为儿子,缺真正意义上的母亲,周萍逃避了名不副实的女子乱伦之爱,却走向了真真正正的兄妹乱伦之路。

随着家族秘密与身世秘密的揭开,不得不昭彰于世.

从本质上讲,是为了颠覆累积的文化之恶,颠覆固化的社会秩序。

颠覆这个秩序,是为了揭开前定(先验)的遮蔽和异化,抵达生命之真——象征意义上的回归母体。

从时间意义上讲,母体无法回归,只能重建,重建母体,就是意识形态意义上的“娶母”。

总结:

①伦理的世俗化导致伦理的混乱,意识形态的世俗化导致社会的混乱。

②在乱象丛生的社会,制造乱七八糟的喧哗与乱七八糟的暴力,喧哗中有真理也有缪乱。

暴力中有天使也有魔鬼,他们形成时代的震荡,他们指向毁灭也走向新生。

③废墟上的重建意味着弑父娶母,意味着颠覆现存秩序、重建新型秩序,这种改写这种虚构,是一种乌托邦的抒情。

④在废墟与乌托邦之间,救赎便是受难,便是自我拷问,这是文艺的宗教性品质。

20.雷雨是怎样借鉴西方古典戏剧的三一律手法的

《雷雨》中行动的整一性。

戏剧的展现,多半依靠舞台这个有限的空间。

在有限的空间与时间里,戏剧不可能表现长篇小说的方方面面,而只能以高潮阶段的“冲突”事件为核心,以吸引观众。

《雷雨》的戏剧冲突集中在第二幕中:

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回顾”与“穿插”的表现手法,将“过去生活”与“现在生活”交织在一起。

侍萍周朴园不期而遇,这是“现在生活”。

《雷雨》中地点的整一性。

故事发生在20年代的天津某煤矿公司董事长周朴园家。

剧中八个人物间的关系,只在一个统一的地点周家客厅展开,这样故事情节的发展就集中在一个地点发生。

故事的序将人物间的微妙关系为后面所要发生的故事做好了铺垫。

第一与第二幕中向观众展现了周朴园与侍萍、周朴园与繁漪、鲁大海与周朴园间的矛盾冲突。

第三幕四凤触电而死、周冲为救四凤也触电身亡、周萍开枪自杀为全剧的结尾。

周家客厅是展现剧情的窗口,使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在一个狭小的视地域内,以精巧的情节设置获得了紧凑的观赏效果。

《雷雨》中时间的整一性。

《雷雨》的故事发生在24小时内,情节以早晨到傍晚再到深夜这一时间线索的变化向前发展,按照“三一律”的原则,故事并非遵循从时间的顺序从头开始,而是开始于高潮的前夕,即从繁漪与周萍幽会开始,与四凤的乱伦开始。

至于之前的人物关系和故事情节,都是在“回溯”中进行的。

曹禺把“三一律”在《雷雨》中发挥的淋漓尽致。

将故事的高潮、悲剧的发生都集中在雷雨交加的狂风暴雨的夜晚。

不仅增强了戏剧的紧凑性、戏剧性,而且使情节的内在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具有爆发力。

并以象征的手法告诉人们:

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沉闷空气里,一场天翻地覆的社会大变革不可避免地即将发生。

21.张爱玲的小说美学取材

张爱玲的作品底色是荒凉的,人物都有缺陷,都是普通人,对传奇有着排斥,在社会主义伦理观里,普通人才是高贵的。

反传奇:

“花立时便谢了,便是永远的黑暗。

①在她的小说中,没有金风玉露的人间佳话,只有千疮百孔的俗世风景。

②就情节而言,更多是展现日常生活的繁琐细节和心理感受,而不是制造奇妙宛转,也不是制造戏剧性巧合。

③从立意上讲,反讽了常人的传奇想象,留下人性的卑微与挣扎,万般华丽只为一个苍凉的手势。

22.怎样理解张爱玲小说美学中的反高潮:

1、①“先制造艳异的空气”:

让人充满期待,以为这是个传奇故事,极尽华丽,摆足架势,似要讲一个传奇故事却没讲。

注意营造氛围,运用意象,注重翻用传统意象、诗意。

艳异空气的制造及是她所擅长的隐喻象征。

②“突然的跌落”——没有传奇,只有普通人的世俗生活。

③在一起一落的叙事弧度里,传奇的人性呱呱叫起来。

23.张爱玲的对照原则和苍凉美学

对照原则:

传奇:

人物→英雄超人

内容→“写的是壮烈的斗争,写人生飞扬的一面。

”(将人放在斗争的环境中,凸显人的光辉性。

性质→时代的

对照原则→强烈的(忠奸分明,善恶分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材料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