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docx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2019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17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3.答选择题需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
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第一部分(23分)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6分)
据说下雨的时候看姑苏会更接近她的灵魂,春绵、夏暴、秋瑟、冬冷,无论哪种情行下,雨水会洗出水乡的原色,或浓或淡,或疏或密,都有着姑苏的线条和yùn( ▲ )味。
yōu( ▲ )然流淌的小河、挂着鸟笼的临水露台、带点jīn( ▲ )持时感的青石板路、体态大到与小街不成比例的老树、满脸褶皱而表情淡然的阿婆。
与我们温暖相遇。
一场雨,让姑苏退回到时间的更深处,慢下来人不多,独白与níng( ▲ )望,出神或沉默,不再是一个夕日的梦
(1)请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yùn 味。
(1)yōu 然jīn 持níng 望
(2)文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把它们找出来并改正。
(2分)
① 改为 ② 改为
2.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者、篇名。
(10分)
(1)念天地之悠悠, ▲ !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 ▲ ,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3)不畏浮云遮望眼, ▲ 。
( ▲ 《登飞米峰》)
(4) ▲ ,衣冠简朴古风存。
(陆游《游山西村》)
(5)落红不是无情物, ▲ 。
(龚自珍《 ▲ 》)
(6)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周敦颐《爱莲说》)
(7)水何澹澹, ▲ 。
(曹操《观沧海》)
(8) ▲ ,唯闻女叹息,(《木兰诗》)
3.名著阅读。
(5分)
(1)下列关于名著内容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
A.鹦鹉螺号上的人睡的是大叶藻做的床,穿的是贝壳类的足丝制成的衣服,他们还用墨鱼(乌贼)的分泌物来制成墨水写字。
B.在《五猖会》一文中,我兴奋地笑着跳着,想去东关看庙会。
但出发时,父亲却让我背诵《中庸》,背不出来不许我去看庙会。
C.样子从农村来到军阀混战的上海,省吃俭用,终于买了第三辆车,成为自食其力的上等车夫,后来娶了虎妞。
D.悟空看见观音萨手中有一顶嵌金花帽,抢过戴在头上,从此头戴金箍:
取经成功后,在悟空要求下,唐僧除去了悟空头上的金箍。
(2)在《骆驼祥子》中,样子送曹先生去看电影,在茶馆里碰见饿晕在地的老马和他的孙儿小马。
这件事给祥子带来怎样的思想转变?
(3分)
4.请为下面的新闻拟一则标题,不超过15个字。
(2分)
本报讯(记者姜锋)昨咋天晚上,第十六届文华奖决赛结果在上海揭晓,苏剧现代戏《国鼎魂》摘得文华大奖。
这是继滑稽戏《一二三、起步走》、滑稽戏《青春跑道》之后,我市专业舞台艺术作品再次荣获这一国家级政府最高奖。
近年来,我市舞台艺术创作进入新时代后,正在由“高原”迈向“高峰”。
苏剧发源于苏州,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昆曲、评弹并称为苏州艺坛的“三朵花”,由苏州市苏剧传习保护中心创排的《国鼎魂》是江苏省参评第十六届文华大奖唯一大戏,讲诉了苏州潘氏一族保护并捐赠大盂鼎、大克鼎的故事,描绘了华夏子孙重礼崇文、守护文脉的家国情怀,谱写了一曲为国护宝、九死不悔的“时代正气歌”。
第二部分(37分)
阅读下面这首六言绝句,完成56题。
(5分)
过山居客
顾况
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①焙②荼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注释】①嗔:
嫌怨。
②焙:
用微火烘。
5.“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赏析其中的表现手法和作用。
(3分)
6.这首诗蕴含了诗人哪些情感?
(2分)
阅读(甲)(乙)两篇文言短文,完成7-9题。
(10分)
【甲】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
“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
转转不已,遂反溯流而上矣。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选自《河中石兽》)
【乙】楚人和氏①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
厉王使玉人相之。
玉人曰:
“石也。
”王以和为谁,而刖②其左足。
及厉王薨③,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
又曰:
“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
武王薨,文王即位。
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泪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
“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
”和曰:
“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
此吾所以悲也。
”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
“和氏之璧。
”
选自《韩非子·和氏第十三》
【注】①相传名为卞和,春秋时楚国人。
②刖:
读yue,古代一种断脚的刑罚,③薨:
读hng,古代大臣或诸侯的死。
④璞:
未经加工藏有玉的石头。
7.选出对加点字理解错误的一项( ▲ )2分)
A.如是再啮:
冲刷 《河中石兽》 B.宜乎众矣:
应当 《爱莲说》
C.关山度若飞:
越过 《木兰诗》 D.即更刮目相待:
更加 《孙权劝学》
8.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4分)
①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
②王闻之,使人问其故。
9.甲乙两文分别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4分)
【甲】
【乙】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0-12题。
(8分)
【材料一】日前,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了《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
报告发现,虽然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期刊的阅读时长有所增加,但纸质媒介的阅读时间整体较短,人均每天读书、读报和读期刊的时间总和不及人均每天手机阅读时长的一半。
在我国成年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者中,49周岁以下中青年群体是主要人群,50-59周岁人群仅占10.6%。
【材料二】
图1《厚度决定高度》(上图中也是这六个字)
图2《阅读成就梦想》
【材料三】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下表是某同学搜集到的本校学生阅读情况:
某中学学生阅读情况调查表
调查内容/ 所占比例/年份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年人均阅读量(本)
3.5
4.3
4.8
喜欢阅读纸质书籍
20%
23%
24%
喜欢用手机、电脑阅读
38%
45%
56%
【材料四】针对数字化阅读越来越普及的现象,专家们各抒己见:
徐升国(国民阅读研究与促进中心主任)数字阅读基本以浅阅读、碎片化阅读为主体,阅读的主要内容并不是电子图书,而是一些相对轻松娱乐、篇幅较短的文章等。
这跟数字阅读主要载体——手机自身限制有关,屏幕小,相对而言很难进行深度、长篇的阅读。
综合起来看,纸质书能提供系统的、体系化深度阅读,目前并没有好的数字阅读载体可以实现替代。
严锋(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数字阅读时代后,所有过去阅读不能发生的地点和时间,现在都被阅读抢占过来,所以整体来看,人的阅读时间是增加的,只是媒介变了。
电子阅读不仅在量上迅速扩展,在质上同样是提高的,它走出了过去传统、封闭的阅读空间,人更容易接触到关于书的推荐信息,专家荐书、社交媒体荐书也都开始成为日常。
电子阅读使得人在不同阅读材料对象间穿梭跳跃,完全打破了书的物理形态的局限
10.下列表述,不符合以上材料内容的一项是( ▲ )(3分)
A.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期刊的阅读时长有所增加,纸质媒介的阅读时间整体较短。
B.由“某中学学生阅读调查表”可以看出,近年来这所学校喜欢阅读的学生人数逐年增长,并且喜欢纸质阅读和喜欢数字化阅读学生人数同步脑增长。
C.徐升国认为数字阅读的主要内容是一些相对轻松娱乐、篇幅较短的文章,很难进行深度、长篇的阅读。
D.严锋认为数字阅读在质和量上都得到了提升,数字阅读使读者和书的关系突破了传统阅读的限制,是一种创新。
11.假如你是学生会宣传委员,请从材料二提供的图片中选择一幅作为学校“读书曰”活动的宣传画并说明理由。
(2分)
12.请根据上述材料内容,谈谈你对未来数字化阅读与纸质阅读发展趋势的看法。
(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6题。
(14分)
空屋
唐池子
①老家花湾的祖屋空了,成了花湾最后一幢空屋。
②我家祖屋是爷爷买下来的。
木结构的老宅子,古老宽阔。
宅子后面是茂盛的竹山林,当年爷爷凭精湛的木匠手艺,赚了一笔钱,渡过河买下宅子安家花湾。
③等我们出生长大,宅子已至暮年。
记得我上初中那会,外面落大雨,屋里落小雨,下雨天,第一件事是四姊妹拔腿飞奔找盆接漏雨,妈妈则冷静自若地指挥。
④好多次妈妈和父亲商量盖新房,父亲不响;妈妈找父亲吵,父亲还是不响。
③最后父亲摊了自己的底牌:
“造屋不如育人,唐家的每分积蓄都得花在孩子的教育上,任何人不能动一分。
生活再艰难,咬咬牙就过去了,孩子的教育绝不许吃亏,”父亲说话时眼光掠过我们,“记住爸爸的话,只要你们有志气读,我就有能力供你们读,就是读到外国去,爸爸也认。
”
⑥爷爷留下的老宅子虽然老旧,但给童年留下许多珍贵的记忆。
两条家蛇曾与我们共居一宅多年,我的小说《花湾传奇》就是写这段记忆。
木结构的房子与自然契合,我在老宅子的幽深神秘里,听见天地万物呼吸的声音:
结蜂窝长绿藓开野花的墙壁,摆嘎吱嘎吱纺纱机的黑阁楼,蹲在青石板、老用那双黄宝石眼睛仰着没脖子的头呆呆望我的老蟾蜍,春天从黧黑瓦上冒出来、撑把带仙气小伞的洁白菌类…老屋中很多很多细节,像捞刀河的水,滔滔流动在我的血脉里。
⑦我上高中时父母实在是无奈生计艰难,把一片房出租给酿酒夫妇,到我上大学时,房子不再出租,基本恢复到原先的样子,只是老屋已经千疮百孔。
⑧我上大三那年,发生了大改变。
从深圳打工的弟弟,回来提出要起新屋,而且要起那种两层的洋楼。
在爸爸反对前,弟弟掏出了他的设计图纸,还有五万现金,那是弟弟挖到的第一桶金。
精干的弟弟,首先让全家人实现了多年的梦想,住上了新洋房。
⑨这幢房子完全改变了爷爷老宅子的结构,焕然一新,那时乡村还很少套间洋房,房子建好后,成了花湾最漂亮的房子,人人羡慕不已。
父亲很有些得意,下雨时,把左邻右舍喊越到院里坐,几排木靠背椅,一张大圆来,边饮断茶嗑瓜子边看雨花落,那场面好像他们正喜洋洋欣赏一场雨幕电影。
⑩可惜辛劳了一辈子的父亲,没在新楼里住上多久,就在一次意外事故中突然离世,父亲虽然走了,一家人的心却贴得更紧了,这些年弟弟抛起大梁,承袭父亲精益求精的精神继续修整老屋的环境。
节假日,大家从四面八方赶回来,尽享乡情亲情。
⑾然而花湾己经不再是花湾。
去年以来,乡路变得越来越窄,钢铁机器不分昼夜在附近挖掘施工,稻田和房屋已寻不着除踪影,花湾变得面目全非了。
⑿妈妈再不舍,也终是同意搬离。
“你是花湾最后一幢空屋,是花人对故乡最后一点念想,能多留一天就多留一天哦,”搬家时妈妈眼泪汪江转头低声嘱咐空屋。
⒀我这次回老家,就是为了去看花湾的空屋。
⒁即使是站在隔着院子的大门边,我感觉自己依然听见了空屋的心跳,噗咚,噗咚,噗咚。
项虽然祖屋空了,感觉却是满满的,这里盛着我们一家四代人多少幸福的记忆和爱!
选自《文汇报》2019年5月27,有剩)
13.说说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
(3分)
14.母亲要盖新房,和父亲商量,甚至找他吵,父亲都不响。
可是新屋落成后,“父亲很有些得意”,请分析父亲前后的行为是否矛盾。
(3分)
15.文中两处画线句都是写下雨时家人在祖屋中的活动,有何作用?
(4分)
16.文章题为“空屋”,却用了大量笔墨写老屋及新屋,试探究这样写的意图。
(4分)
第三部分(40分)
17.作文(40分)
生命中常会面临告别,告别亲友,告别家乡,告别幼稚,告别一段生活……你曾经告别什么?
请以“那一次,我告别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②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
③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参考答案
1.
(1)韵 悠 矜 凝
(2)情行 改为 情形 夕 改为 昔
2.
(1)独怆然而涕下
(2)会当液绝顶 (3)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 (4)萧鼓追随春社近 (5)化作春更护花 己亥杂诗 (6)濯清涟而不妖(7)山岛竦峙 (8)不闻机杼声
3.
(1)A
(2)老马是一个有自己车的车夫,他的悲惨道遇给样子最大的希望蒙上了一层阴影,(1分)他隐约地感到即使自己即使买上车仍然没有好日子过,(1分)于是样子改变了反抗虎妞逼婚的想法。
(1分)
4.苏剧《国鼎瑰》问鼎(或摘得、摘取)文华奖(漏掉了“苏剧”或只写现代戏扣1分)
5.(我)走过横跨山溪上的木板桥时,有淙淙的泉声伴随着我:
来到农家门前,太阳已在茅檐上空高照,鸡鸣声声(1分)。
泉声和鸡鸣都是声音,以声衬静,反衬了环境的幽静(1分),而鸡鸣则表现了山村农家生活的悠然宁静的气息。
(1分)
6.(通过描写山村自然环境的清幽之美),表达作者步入幽境时那种心旷神怕(内心的愉悦,悠闲,舒畅)之情(1分),(通过写山村的幽静、农人的劳动之美、民风的淳朴之美),表达作者对山村农家生活的喜爱之情。
(1分)
【参考译文】走上板桥,只听桥下泉水叮咚,日过正午,茅草房前公鸡啼鸣。
不要责怪烘茶冒出青烟,应当庆幸晒谷正逢晴天。
7. D
8.①下和(和氏)就抱着他的玉璞在楚山下哭。
(乃,于是、便、就:
其,他的、那块;于,在。
)
②文王听说这件事,派人去了解他哭的原因。
(之,这件事:
使,命令、派遣、派:
故,原因。
)
9.【甲】凡事不能只知其一,不了解其二,不能主观臆断。
【乙】
(1)只要坚持真理,终有一天会得到世人的认可。
(2)坚持真理,终被认识:
偏听偏信,害人误事(3)凡事不能只看表面,要挖掘事物的实质。
(4)偏听偏信,害人误事。
(5)警示人们,芸芸众生,真正能识玉者客寥无几(6让他人相信自己的独到之处也是要付出努力,甚至是代价的。
(7)无论你有多大的能力也好,多强的作用也罢,无法把它表现出来,一切都是空话。
(8)我们应该抓住每一个表现自己的机会,表现出自己的能力,这样我们才能被社会、历史所认可(答出一点就得分)。
【译文】楚人卞和在楚山中得到一块玉璞,捧着进献给楚厉王。
厉玉让玉匠鉴定,玉匠说:
“是石头,”厉王认为卞和是行骗,就砍掉了他的左脚。
到厉王死,武王继位。
卞和又捧着那块玉璞去献给武王,武王让玉匠鉴定,玉匠又说:
“是石头。
”武王也认为卞和是行骗,就砍掉了他的右脚,武王死,文王登基。
卞和就抱着他的玉璞在楚山下哭,哭了三天三夜,眼泪干了,跟着流出的是血。
文王听说这件事,派人去了解他哭的原因,问道:
“天下受断足刑的人多了,你为什么哭得这么悲伤?
”卞和说:
“我不是悲伤脚被砍掉,而是悲伤把宝玉称作石头,把忠贞的人称作骗子,这才是我悲伤的原因。
”文王就让玉匠加工这块玉璞并得到了宝玉,于是命名为“和氏之壁。
10.B
11.示例一:
我选图一:
画面中一厚一薄两本书,从左到右均棵成人字造型,原书立得高而薄书立的低(1分),寓意“只有多读书(或读有厚度的书),才能有更高远的见识,更独立的思维和人格”,鼓励人们积极阅读,契合活动主题。
(1分)。
示例二:
我选图二,画面标题为“阅读成就梦想”,画面中一本书籍牵引着展翅飞期的鸟儿(1分),寓意“阅读能让我们增长知识,成就梦想”,能激发人们阅读的兴趣(1分)。
12.示例一:
纸质阅读目前不会被数字化阅读完全替代(1分),因为“纸质书能提供系统的,体系化深度阅读,目前并没有好的数字阅读载体可以实现替代”(1分),而且由材料一可知,年龄较长者还是习惯于进行纸质阅读(1分)。
示例二:
封闭的纸质阅读会逐渐被数字化阅读所替代(1分),因为数字化阅读“走出了过去传统阅读空间”、“完全打破了书的物理形态的局限”,在质和量上都得到了提升(1分)而且由材料三可知,喜欢数字化阅读的年轻人数量增长极快(1分)。
其它有理即可,如谈到纸质阅读虽然可能会衰弱,但还是一定程度上保留影响和数量,数字化阅读会大面积增长。
13.写祖屋成了空屋,而且是最后一幢空屋,交代了祖屋的结局。
为全文奠定了伤感的基调。
首尾呼应。
(如答“点题”也可得结构上的1分)
14。
不矛盾,父亲也想造新屋,也想让家人住上舒适漂亮的房子。
(1分)但他担负着一个家庭的责任,更希望把积蓄花在孩子的教育上,因而他不得不谨慎以对。
(1分)新屋由弟弟打工收入而建成,家人生活幸福,父亲在村人面前也有面子,感到骄傲。
(1分)
(理由如答“父亲也想造新屋,也想住上舒适漂亮的房子,也想有面子。
但他更看重孩子的教育。
正是因为父亲的这一坚持,才有了后来弟弟赚钱回乡起新屋,这也是父亲最早想法的成功之处。
”也可得3分)
5.同样是雨天,祖屋中的人物活动构成对比。
(1分)第一次:
写四姐妹在母亲的指挥下,为接漏雨奔忙的窘迫;(1分)第二次:
写父亲邀请乡邻在祖屋下饮茶、聊天、赏雨,一片悠然自得(1分)。
前后的变化,表现了祖屋新建后的全家人的快乐骄傲,见证了我们一家人相濡以沫,投到幸福的过程。
(1分)
6.在老屋中,一家人同甘共苦;老屋中有童年亲近自然的珍贵记忆:
(1分)老屋翻新后给一家人带了幸福的生活体验;(1分)父亲离世后,老屋使家人心贴得更紧,大家尽享乡情亲情。
(1分)关于老屋的记忆越美好,越是能反衬出老屋变成空屋后,我们一家人的遗憾、不舍和痛心。
(1分)
17.作文评分标准另附
七年级语文作文评分细
【原题】
生命中常会面临告别,告别亲友,告别家乡,告别幼稚,告别一段生活……你曾经告别什么?
请以(那一次)我告别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②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
③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写作指导】
一、深入剖析,做好审题。
本题针对七年级期末进行写作能力考查,题目以材料提示和半命题组成,审题要全面细致
1.阅读材料
对于材料本身,很容易把握关键词“告别”。
同时,孩子们需要注意的是,材料作文忌讳照抄原材料。
作文提示语以及材料为孩子们思路的打开,大方向的把握而服务.告别的内容有很多,可以是亲友,可以是家乡,后面两个提示是打开思路的,可以告别一种生活或生命状态,幼稚的,懵懂的,也许是一段难忘的经历,这是对进入初中学段的孩子们关于成长过程的一种回顾。
本题材料,核心思想:
告别生活中的人和事,剖析其中的得失收获,见证一段生活成长和情感,思索它的价值,为后面的成长丰富经验等,总之,一次真诚的告别意味着回望生活和成长。
2.题目
“那一次,我告别 ”,“我”强调叙事的第一人称视角,有代入感,也是提倡写自己的生活经历,“那一次”,除了有代入感之外,还把“告别”和成长的时间点定在某一次事件上,意即“就在那次事件中(经历了那次……),我告别了……”强化了叙事的特征。
3.补题
半命题在考场写作的好处,就是限制面小,有允许拓宽思路的可能,还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切题。
这道题,经过前面的分析,孩子们可能较为轻松地补出“家乡”“好伙伴”“老人(离世的长辈)”“一段难忘的经历”“X山(X河,X风景)”或以特殊的物“X树X花”并以物指代生活,也很有表现力。
二、选好角度,深度立意。
1.可以写自我的成长,告别一种幼稚、不正确、不成熟的生活观念(如告别喧嚣),从此懂得更多,表达自己对于生活与成长的态度;也可以是告别一段有意义的生活,比如学艺,读某名著,等,如能再析出个人告别后的得失感悟更好。
2.可以写情:
亲情,友情,生情等,选取故事,写与自己有益的有情人,表达对一段陪伴的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