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人工挖孔桩技术总结推荐文档.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98420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596.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word版人工挖孔桩技术总结推荐文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完整word版人工挖孔桩技术总结推荐文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完整word版人工挖孔桩技术总结推荐文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完整word版人工挖孔桩技术总结推荐文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完整word版人工挖孔桩技术总结推荐文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word版人工挖孔桩技术总结推荐文档.docx

《完整word版人工挖孔桩技术总结推荐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word版人工挖孔桩技术总结推荐文档.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完整word版人工挖孔桩技术总结推荐文档.docx

完整word版人工挖孔桩技术总结推荐文档

GO613云南香格里拉至丽江高速公路

土建施工第XXX区项目部

 

人工挖孔桩技术总结

编制:

XXX

 

XXX集团有限公司

XXX香丽高速公路土建施工第XXX工区项目部

2017年11月22日

第一章、工程简介

一、工程概况

香格里拉至丽江高速公路是国家高速公路网北京至西藏高速的西宁~丽江联络线(G0613)中的一段,也是云南省干线公路“9210”骨架网中昆明至德钦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线共划分13个工区项目部,本总结为第11工区人工挖孔桩施工技术总结,11工区项目部起止里程为K94+200~K102+140,设计路线长7.94Km。

项目部内共设计有灌注桩739棵,其中桥梁桩基372棵,挡墙桩基及抗滑桩367棵。

共有36棵桥梁桩基采用机械钻孔工艺施工,其余全部采用人工挖孔工艺施工。

二、施工自然条件

1、地形、地貌及地质条件

K94+307忠义3号大桥为跨越箐沟以及克服地形高差而设,桥位地处山地斜坡中下部,无水,属构造侵蚀中高山地貌区,地形相对较陡,植被茂密。

K96+335古那湾大桥位桥址区属构造剥蚀低中山地貌区,微地貌属于山间“U”形冲沟地貌,冲沟较宽、开阔,目前为一小的冲击扇平地,两侧起伏。

坡度约40~70°,坡面植被较发育,以灌木为主,水土保持良好。

K97+395两家村1号大桥、K98+640两家村2号大桥、K99+853两家村3号大桥、K99+945.3中桥位地处山地斜坡中下部,属构造侵蚀中高山地貌区,地形相对较陡,植被茂密。

松园桥互通立交区起止桩号:

K100+300~K102+000,中心桩号为K101+080,主线全长1700米,共设A、B、C、D四条匝道,立交区、匝道内共计桥梁6座:

K100+650两家村4号大桥、K101+080星明中桥、K101+305星明1号桥、BK0+257、CK0+250、DK0+320,该6座桥为克服高差而设,桥位地处山谷间,海拔高程介于2034~2053之间,相对高差18m左右,属于山间“U”形冲沟地貌,冲沟较宽,开阔,目前发育为一小型冲积扇形平地,两侧起伏。

桥位地处山地斜坡上,地表水流为雨季山体汇集水流流淌,除雨季外无地表水流穿过桥址。

地下水位较低。

设计地勘资料显示桩基地质情况依次为黏土、粉质黏土、块石土、强风化灰岩、中分化灰岩。

路基桩基挡墙分部为K96+658~K96+780、K97+182.73~K97+282.96、K97+995~K98+252、K98+913.4~K99+145.92、K99+966.3~K100+250、LK0+314~LK0+322.44、AK0+000~AK0+240.99七段,抗滑桩为K96+780~K97+220、K97+995~K98+252、K98+920~K99+100、K99+360~K99+460四段。

均分部在1:

0.2~1:

0.5陡坡上,地质以碎石土及煤质板岩为主,施工局限性较为凸出。

K98+920~K99+100、K99+360~K99+460两段抗滑桩处于滑坡体位置,地下水丰富。

2、气象与水文

本工程属于高山地区,地势相对高差大,气候的垂直变化极为明显,属于温带和寒温带季风气候,具有季节变化不明显,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干湿季明显等特点。

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悬殊的地貌差异,因而构成独特的“一山分四季”的立体气候。

丽江市降雨量随纬度递增而递减,在同一地区山顶雨量多,河谷雨量少,迎风面雨量多,背风面雨量少;迪庆州香格里拉县地形复杂,各种气候类型相嵌交错,同一气候垂直带内有森林气候、草原气候、湖盆气候等单个小地形气候。

沿线主要地区的气象参数表

内容

丽江

气温(℃)

历年年平均气温

12.7

极端最高气温

32.3

极端最低气温

-10.3

降雨量(mm)

多年平均降雨量

960.0

日最大降雨量

106

年最大降雨量

1288.4

年平均降水日数

176

蒸发

多年平均蒸发量(mm)

2165.0

年最大蒸发量(mm)

2446

相对湿度(%)

年平均

63

最小

0

风速(m/s)

年平均风速

3.3

最大风速及其风向

20.3W

年平均雾天日数

1.3

年平均降雪日数

2.2

日照

年日照时数

2487.5

气压

平均气压(mb)

762.7

区域水系属于长江水系,主要河流有金沙江、冲江河、白水河等,金沙江两岸大小支脉水系较多,多成树枝状发育分布,农田灌溉沟渠较多;路线附近有水库、池塘等众多地表水体,远处有拉市海、纳帕海等天然湖泊。

总体上地表水较充沛。

由于大气降水较丰富,地质断层十分发育,地表水比较充分,公路沿线地下水总体上较丰富,但是地下水位深度随着地势变化较大,具体人工挖孔施工过程中地下水做好排水、降水措施.

第二章施工组织情况

一、施工工艺确定

根据施工现场地形特点,结合工程工期要求和施工成本等综合考虑,项目部研究决定对地形复杂,大型机械设备难以到达桩长不大40m的施工段落采用人工挖孔桩工艺进行施工,K96+335古那湾大桥主墩位置相对宽阔的地段采用冲击钻、旋挖钻及人工挖孔结合机械钻孔的施工方法进行施工,并编制相关专项施工方案,通过专家论证后组织进行施工。

二、人员配备情况

结合人工挖孔桩施工需要,项目部成立了以项目总工程师为组长、现场技术管理人员为组员的管理小组,主要负责该项工程的组织协调、技术、质量控制、安全文明施工管控以及内业资料编制整理等工作。

项目部管理小组成员表

序号

姓名

职称

项目部职务

小组职务

1

陈发文

工程师

项目总工程师

组长

2

黄俊

工程师

项目副总工兼工程部长

副组长

3

李国俊

工程师

生产副经理

副组长

4

母其勇

工程师

安全副经理

副组长

5

马海周

工程师

安全部长

组员

6

胡忠周

助理工程师

质检部长

组员

7

孙建

工程师

试验室主任

组员

8

胡志兴

工程师

测量工程师

组员

9

陈文

工程师

段落负责人

组员

10

杨体建

工程师

段落负责人

组员

11

段光明

现场技术员

组员

12

魏正宏

助理工程师

现场技术员

组员

13

刘世甫

助理工程师

质检员

组员

14

赵江平

助理工程师

安全员

组员

15

陈瑞龙

助理工程师

安全员

组员

16

李绍花

助理工程师

资料员

组员

另外,项目部根据该工程性质,配备了机械操作手、驾驶员等基层工作人员,负责装载机、挖机、汽车吊等机械操作。

劳务施工队伍5支,主要负责人工挖孔、桩基钢筋加工及安装、混凝土浇筑等作业。

三、投入的机械设备

结合本工程的工程量、可操作面、工序工艺等特点,现场施工实际投入的主要机械设备如下: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计划进场

机械状况

1

柴油发电机

250KW

6台

全新

2

汽车吊

QY25

3辆

良好

3

钢筋调直机

CT4/14

4台

良好

4

钢筋切割机

CQ-40

4台

良好

5

钢筋弯曲机

WJ40-1

4台

良好

6

直螺纹车床

GU-40型

6台

良好

7

电焊机

BX-300

20台

良好

8

混凝土振捣器

ZN-50型

15套

良好

9

气体检测仪

GC-7820

10台

良好

10

挖掘机、装载机

CAT220/50型

4台/3台

良好

11

空压机

KJ-75

25套

良好

12

砼护壁搅拌机

JS350

12台

良好

13

出渣设备

20套

良好

14

潜水泵

QY20-30-3

30台

良好

实际施工所投入的人员、机械设备与专项施工方案计划相符。

实际证明,在施工过程中,由组长牵头精心策划,组织管理到位,全体人员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机械设备统筹安排,工艺衔接紧凑,专项施工方案执行到位。

四、工期执行情况

截止目前,十一工区项目部范围内的703棵人工挖孔桩已经完成543棵,具备施工条件正在进行施工的共87棵,暂不具备施工条件的共73棵。

施工进度与计划工期2016年4月~2017年7月相对滞后,但不影响总体施工工期。

项目部已对滞后原因进行研究分析,进行相应调整。

第三章施工工艺总结

一、施工准备

1、原材料试验

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在人工挖孔桩施工之前,对使用的钢筋、砂石料、水泥、粉煤灰和外加剂等原材料均在监理工程师的见证下取样进行试验,试验合格并出具了相应的试验检测报告,经监理工程师的认可后用于人工挖孔桩施工。

2、现场技术交底

人员、机械设备组织到位,原材料试验检测合格后,技术管理人员组织对各施工班组进行现场技术交底,强调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重点及施工技术、质量、安全文明施工要求。

技术交底资料见附件。

开工前技术交底

二、工艺控制

1、施工工艺流程

精确测量定位→开挖孔口→锁口混凝土浇注→孔身开挖、出碴、护壁混凝土浇注→循环开挖、出碴、护壁直至孔底→检查孔位、孔径、孔深、垂直度→下放钢筋笼→灌注混凝土→成桩检测。

2、人工挖孔

2.1、施工场地开挖完成后,用全站仪进行桩位精确放样,以桩中心为圆心,环形放样桩孔开挖线。

护壁采用钢筋混凝土,护壁砼内径为桩基直径。

锁口应设置高出孔口不小于30cm,防止孔口周边杂物等掉入孔内。

浇注完锁口后,将十字护桩及锁口高程点固定在锁口上,以便经常检查较核桩位情况。

开始挖孔前对桩中心位置进行精确放样

2.2、护壁混凝土采用拌合机进行拌制,严格按照配合比进行施工。

护壁钢筋按照设计图纸进行绑扎,模板加固到位,防止模板移位和变形。

护壁混凝土采用拌合机进行拌制

2.3、锁口浇筑完成后,立即对孔口进行安全防护。

孔口安全防护

2.4、挖孔过程中必须及时进行孔中心偏位校正检查,使各项技术指标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孔位偏差检查

2.5、施工过程中,必须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每次下孔之前先进行通风和孔内气体检测,通风时间不少于30分钟,气体检测确保安全后施工人员才能入孔进行施工。

下孔前进行气体检测

2.6、挖孔完成后,申请监理工程师进行终孔验收确认,验收合格后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终孔验收合格

3、钢筋加工与安装

3.1、使用进场验收合格的原材进行桩基钢筋笼制作,主筋采用滚轧直螺纹连接,必须保证有效丝牙长度满足要求。

钢筋端头打磨平整,使钢筋端头截面与钢筋轴线垂直。

加工完成的钢筋应规范堆放,采取防锈措施。

加工、打磨完成的滚轧直螺纹钢筋丝头

丝头加工好的钢筋堆放必须采取防锈措施

3.2、钢筋笼加工完成自检合格后报请监理工程师进行检查验收,验收合格后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钢筋笼入孔时,应确保钢筋笼的中心位置偏差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桩基钢筋笼检查验收合格

桩基钢筋笼入孔

4、桩基混凝土灌注

混凝土灌注时,为了确保混凝土浇筑质量,防止由于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过高导致混凝土离析,造成灌注桩质量不合格,混凝土浇筑时必须确保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小于2m。

到施工现场的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14~18cm之间,到场混凝土应先由试验检测人员进行试验,检查混凝土坍落度、和易性能否满足施工需求,试验检测合格后再进行使用。

浇筑过程中,必须及时振捣,保证混凝土密实。

混凝土灌注时应严格控制标高,考虑凿毛高度及混凝土表面浮浆厚度。

混凝土灌注

坍落度检测

混凝土试块同等条件养护

混凝土试块应与现场同等条件进行养护,满足养护时间后进行强度检测,要请监理工程师进行旁站监督,并出具试验检测报告。

5、桩基完整性检测

混凝土浇筑完成七天后,邀请业主委托的桩基完整性检测第三方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