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学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978454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0.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商品学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商品学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商品学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商品学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商品学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商品学教案.docx

《商品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品学教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商品学教案.docx

商品学教案

 

南京商业学校

理论课程教师教案本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

(第一分册)

 

专业名称:

电子商务

课程名称:

商品知识

授课班级:

16联院电商HND

授课教师:

宋文新

所属系部:

工商管理系

教研组:

商贸组

 

本学期授课计划

课程名称

商品知识

教材全称

商品学基础

课程总学时

36

本学期学时

36

周课时

2

授课班级

16联院电商HND

周次

授课章节(项目、单元、框题)及其主要内容(含实践教学、复习测试)

时数

课内外作业

新生军训

第一章商品与商品学1、2、3

2

第二章商品质量1、2、3

2

第二章商品质量4、5、6

2

国庆节放假

第三章商品标准与标准化1、2

2

第三章商品标准与标准化3、4

2

第四章商品分类与编码1、2、3

2

第四章商品分类与编码4、5

2

期中考试

周次

授课章节(项目、单元、框题)及其主要内容(含实践教学、复习测试)

时数

课内外作业

十一

第五章商品检验与质量监督1、2、3

2

十二

第五章商品检验与质量监督4、5、6

2

十三

第六章商品包装1、2

2

十四

第六章商品包装3

2

十五

第六章商品包装4、5

2

十六

第七章商品储存与养护1

2

十七

第七章商品储存与养护2、3

2

十八

期末复习

十九

期末考试

二十

 

 

授课日期

20年月日第周

时数

2

课型

讲授

课题

第一章商品与商品学

教学

 

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商品的概念,掌握商品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明确商品学的研究任务。

能力目标:

能够对商品进行正确区分。

情感目标:

能够运用商品使用价值理论,指导以后的学习与商务活动。

教学重点

商品整体概念的理解

商品学的研究内容

教学难点

商品整体概念的理解

教学资源

教材、教参、PPT

教法与学法

教法:

讲授法、案例分析法

学法:

讨论法、练习法

学情分析(含更新、补充、删节内容)

学生为一年级新生,缺乏对本专业的基本了解。

然而本课程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学生会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可以在教学中多联系实际,多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板书

设计

第一章商品与商品学

一、商品的概念及构成

1、定义

2、商品的构成

二、研究对象、内容和任务

三、商品学的产生和发展

 

教后记

 

教学程序和教学内容(含课外作业)

师生活动

组织教学:

清点人数

新课导入:

案例:

去和尚庙推销梳子

有一个梳厂,派出4个营销员到和尚庙去推销梳子。

第一个营销员空手而回,说到了庙里,和尚说没头发不需要梳子,所以一把都没销掉。

第二个营销员向和尚们宣传梳子梳头的活血健身功能,销出10多把梳子。

第三个营销员向老和尚强调,梳子可以方便香客美容,有助于寺庙香火旺盛,推出了百十把梳子。

第四个营销员找到老和尚,给他出主意,说在梳子上写上庙的名字和“积善梳”三个字,说可以保佑对方,这样就可以作为礼品储备在那里,谁来了就送,保证庙里香火更旺。

老和尚当时就订购了好几千把,后来又陆续不断地向梳厂订货,成为梳厂的一大客户。

这一事例中的第四个营销员抓住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把梳子、佛教文化和人们的情感有效地结合起来,创造了新的商机,并且不知不觉中已把梳子作为一件情感商品来推销了。

这一案例表明,人们对商品的需求是多方面的,推销商品要抓住商品的使用价值做文章。

讲授新课:

第一章商品与商品学

一、商品的概念及构成

(一)商品的概念

1、商品的定义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2、商品的基本属性:

使用价值和价值

①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是商品的使用价值。

②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

3、商品的基本特征

①商品是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

②是满足他人消费的,不是供自己使用的劳动产品;

③商品通过交换,其使用价值和价值才得以实现。

商品卖不出去,得不到消费者承认,不是商品;通过交换后,进入消费领域,也不再是商品。

即劳动产品经过交换环节,才构成商品,在交换之前,尽管是为交换而生产,也只是产品,或只是潜在的商品。

讨论:

送给别人的礼品是不是商品?

为什么?

4、商品的种类

①物质形态:

工业生产资料、农业生产资料、生活资料(食品、纺织品、日用工业品、家用电器)

②其他形态:

劳务形态、资金形态、知识形态(科学技术、文化艺术、信息商品)

(二)商品的构成

1、核心商品:

商品所具有的满足某种用途或功能,是消费者购买某种商品时所追求的利益

2、有形商品:

实物商品体本身,是商品的成分、结构、外观、质量、品种、商标、包装等的有机整体。

3、无形商品:

购买有形商品时所获得的附加利益和服务,如提供送货上门、售后技术服务、质量保证措施、免费安装、信息咨询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无形服务是产品成为商品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容。

一些商品如果没有无形服务,就有可能得不到消费者承认。

二、商品学的研究对象、内容与任务

1、商品学的研究对象

(1)商品学的研究对象:

商品使用价值及其变化规律

(2)商品的使用价值:

是商品所有的在市场交换中得以承认的有用性

①商品使用价值具有二重性:

物质性和社会性。

物质性:

即物的使用价值,是商品在一定使用条件下所具有的用途和性能、功能。

社会性:

即社会的使用价值,或市场适销性,体现了商品使用价值被社会和消费者所承认的程度。

a.商品使用价值的二重性缺一不可。

只有物质性―――产品积压

只有社会性―――假冒伪劣

b.消费者与生产者对两者的侧重点也不相同。

②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相对的、主客观统一的范畴。

a.商品使用价值有其形成、转移、实现和消亡的运动历程。

b.商品使用价值随着时间、地点、社会分工、社会环境、消费习惯、文化修养等诸多因素而各不相同。

c.商品是具有历史性的,作为商品的使用价值也必然是一个历史范畴。

2、商品学的研究内容

(1)商品学研究的中心内容:

商品质量和商品品种

(2)商品学研究的具体内容:

商品质量及其密切相关的问题

(3)商品学研究的整体内容:

商品与人、与时代、与环境、商品与商品等

例:

茶叶—茶好、水好、茶具好….茶艺

红楼梦:

茶——商品——情感商品

产品——商品——情感商品(文化)

(飞跃)(升华)

出售商品——出售一种生活方式

3、商品学的研究任务

(1)指导商品使用价值的形成。

(2)评价商品使用价值的优劣。

(3)维护商品使用价值的安全。

(4)促进商品使的价值的实现。

(5)监督商品使用价值的效应。

(6)普及商品学知识。

4、商品学的研究方法

科学实验法现场研究法技术指标法

社会调查法对比分析法系统分析法

三、商品学的产生和发展概况

1、商品的知识汇集阶段

第一本相关书籍:

《商业之美》(1175,阿拉伯)

欧洲商业中心发展迅速:

《商品贸易指南》(1553,意大利)医药商品和药材是最早系统研究的贸易商品。

2、商品学诞生阶段

约翰·贝克曼教授(1739~1811)首次开设“技术学”和“商品学”课程,编写《技术学导论》,《商品学导论》。

《商品学导论》(1973)首次将商品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研究。

3、商品学发展阶段

自然科学的商品学(技术论商品学),从自然科学和技术的

观点研究商品使用价值,研究中心是商品质量;

社会科学的商品学(经济商品学),特别是从市场营销和消

费需求方面研究与商品质量和品种相关的问题。

课堂小结:

商品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商品是用来交换、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

商品都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种属性。

现代的商品应该包括核心部分、有形附加部分和无形附加部分。

同时,商品学是以商品质量为中心内容来研究商品使用价值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商品学与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与经济管理科学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其成果相互吸收利用。

作业布置:

完成书本复习思考题

 

师生课前准备

 

教师引导分析

 

学生思考讨论

 

教师总结评价

 

揭示板书课题

教师引导讲解

举例说明

 

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

 

学生讨论,回答问题

教师提问评价

教师对比讲解,加强学生理解与记忆

学生举例讨论

 

教师讲解举例说明、总结

学生听讲、思考、举例讨论

 

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

 

教师对比讲解,举例说明、总结

学生听讲、思考、举例讨论

 

教师引导讲解

举例说明

 

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

 

教师提炼总结,突出重点,明确目标

授课日期

20年月日第周

时数

2

课型

讲授

课题

第二章商品质量1、2、3

教学

 

目标

知识目标:

能掌握商品质量的概念和基本要求。

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一步认知商品质量,具有初步的商品质量评价知识。

情感目标:

提高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

商品质量内涵的三个层次、影响因素以及认证制度的意义

教学难点

商品质量内涵的三个层次、影响因素

教学资源

教材、教参、PPT

教法与学法

教法:

讲授法、案例分析法

学法:

讨论法、练习法

学情分析(含更新、补充、删节内容)

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拓宽知识面。

在教学中应多与日常生活发生联系,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多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板书

设计

第二章商品质量

一、商品质量的概念及构成

(一)商品质量的概念

(二)商品质量的构成

二、商品质量的基本要求:

三、商品质量的度量与评价

教后记

 

教学程序和教学内容(含课外作业)

师生活动

组织教学:

清点人数

新课导入:

复习提问:

1、商品的概念

2、商品的基本属性

讲授新课:

第二章商品质量

一、商品质量

(一)商品质量的概念

1、商品质量的定义

2、商品质量的层次

(二)商品质量的构成

(1)从表现形式看:

外观、内在、附加

(2)从形成环节看:

设计、制造、市场

(3)从有机组成看:

自然、社会、经济

二、商品质量的基本要求:

使用性、安全卫生性、审美性、经济型、寿命和可靠性、信息性

5、生活资料类商品质量要求

(1)食品商品质量的基本要求

Ø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

营养成分、可消化率、发热量

Ø卫生无害性:

不含或不超过限量

Ø良好的色、香、味、形:

品质、食欲、美

三、商品质量的度量与评价

1、常用术语

2、商品质量评价方法

课堂反馈

一、案例分析:

保温瓶质量鉴别

5号保温瓶胆的质量检验

根据5号保温瓶胆质量要求,可对5号保温瓶胆的质量进行检验。

1、容水量,一、二等品均为2000±ml;

2、质量,一、二等品均不小于500g;

3、耐温急变性,温差95℃~100℃,一、二等品均反复5次不破裂;

4、保温性,在室温10℃以上,灌入沸水24小时,一、二等品均不低于68℃;

5、瓶口高低偏斜之差,一等品不大于2mm,二等品不大于3mm;

6、瓶口缺角,一等品不允许有,二等品不大于2mm;

7、抽气尾管超出瓶底顶,一等品不允许,二等品不大于2mm;

8、银层,一等品不露光,二等品轻微露光;

9、抽气尾管破裂、裂纹、冷爆、搭伤、石棉脱落、内外瓶相搭,一、二等品均不允许有。

问题:

你认为5号保温瓶胆的质量要求是否科学?

课堂小结:

1、商品质量的概念

2、商品质量的构成

3、商品质量的基本要求

作业布置:

完成书本复习思考题

 

师生课前准备

教师引导提问

学生回忆回答

教师总结评价

 

教师引入新课

揭示课题板书

教师对比讲解、举例

 

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讨论

 

学生认真阅读材料,积极思考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

 

学生与教师共同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