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亿开磷之路上篇.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975111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0.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百亿开磷之路上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百亿开磷之路上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百亿开磷之路上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百亿开磷之路上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百亿开磷之路上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百亿开磷之路上篇.docx

《百亿开磷之路上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百亿开磷之路上篇.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百亿开磷之路上篇.docx

百亿开磷之路上篇

百亿开磷之路(上篇)

百亿开磷之路(上篇)

  公元2011年12月27日,一个高亢激越的声音在开磷洋水影剧院回响:

2011年开磷集团销售收入突破130亿元,提前4年实现了“三步走”发展目标。

开磷人建百亿企业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但是,放眼全国,纵观世界,百亿企业既不算强,也不算大。

这与1000亿的企业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我们要在负重攀越建成百亿企业基础上,勇往直前再奔千亿开磷……

  这穿越开磷53年历史的声音,博得了全场雷鸣般的掌声。

开磷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屈庆麟在公司四届三次职代会上的这番讲话,让代表们内心感慨万千。

  “提前4年实现百亿元企业发展目标,看似简单,实则百转千回,一代又一代开磷人为之付出了巨大努力。

”屈庆麟动情地说。

  今天,我们回顾百亿开磷之路波澜壮阔的历史,并从中寻找属于我们每一个开磷人的记忆:

在黔中大地的土壤上,一代又一代开磷人播撒汗水,辛勤耕耘,终于收获了百亿开磷的光荣与梦想!

  迎着跨越式发展的劲风,未来在深情地追寻着历史……

  一、洋水沟——藏在深闺人未识

  群山巍巍,历经岁月无穷的沧桑;洋水绵绵,回响远古雄浑的涛声……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不但在于让山石壁立,山峰高耸入云,气势雄伟,还在于安排了这样一条清澈的小河,在雄伟、挺拔的狼鸡岭怀里静谧地流淌着。

那潺湲的水流声,仿佛在不停地告诉人们,她有一个耐人寻味的名字:

洋水河。

  洋水河蜿蜒穿越而过的这道狭长谷地,方圆几十里的村民们都叫它洋水沟。

谁会想到,这里竟然埋藏着丰富的优质磷矿资源。

在洋水沟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曾经流传着这样一句关于财富的神秘感言:

“脚踏洋水河,石笋对石鹅;谁人识得破,金银用马驮。

”五千年岁月悠悠,一直也没有人能够识破妙语玄机。

直到20世纪50年代末,甘洒热血为国奉献的开磷人才发掘这块宝地,原来洋水沟埋藏着丰富的磷矿石资源,它是生产磷肥和磷化工的主要原料,是粮食中的“粮食”,人类生命元素!

  “你从东北走来,我在西南等待。

汇集忠诚儿女,形成共同信念。

开发矿业,为国奉献,万众一心同甘苦,劈山开路不怕难。

我为祖国献磷矿,千辛万苦也开颜……”开磷集团现任董事长、党委书记屈庆麟为《开磷之歌》写的这段歌词,生动展现了开磷那段史诗般的创业历史画卷。

  二、从“绳武推断”到“三阳开泰”

  在过去25亿年漫长的岁月里,我们居住的这个星球一直在不知疲倦地孕育着万物生灵,它用10多亿年时间孕育了最终的海洋生命,用3.2亿年时间孕育了生机勃勃的陆上生态,又用6400万年时间孕育了人类。

而那些深藏地下的宝贵矿物资源更是经历了太古时代到新生代长达15亿年的生命历程。

  磷是生物细胞质的重要组成元素,也是植物生长必不可少的一种元素。

世界上84%~90%的磷矿用于生产各种磷肥,3.3%生产饲料添加剂,4%生产洗涤剂,其余用于化工、轻工、国防等工业。

  1669年德国化学家亨宁·布兰德意外发现磷以来,人类对磷的认识已有300多年历史,对磷矿石的开采利用有100多年历史。

  中国最早发现磷矿的时间是在清朝同治年间,史称江苏海州磷矿(现名锦屏磷矿)。

并于1914年对该矿正式开采。

当时探明磷矿储量仅为2200万吨(从地表到负350米范围内)。

  20世纪初,一批西方学者断言我国地下缺磷,是一个“贫磷国家”。

罗绳武焉能信之。

强烈的自信心使他开始了艰辛的找磷生涯。

  罗绳武究竟何许人?

许多开磷人在谈及开磷的发现史与发展史时都这样问过。

  罗绳武(1899年9月19日-1969年11月19日),字友梅,贵州贵阳人,地质学家。

1919年考入天津北洋大学采矿系,同年转入北京大学地质系。

1924年加人中国地质学会,1925年毕业后返回贵州工作。

先后勘察和发现了炉山翁项油田、梵净山印江区金矿、万山汞矿,贵筑、修文铝土矿,遵义、开阳磷矿、锰矿,威宁、赫章、水城铅锌矿和铁矿等,并撰写了大量的地质矿产调查报告,为贵州的地质事业和工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贵州地质的“活字典”。

他是第一、二、三届省人民代表,第三届省政协常委、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

1969年病逝于贵阳。

  贵州省地质矿产厅调研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地质专家韦天蛟在其著《107种矿产专述——贵州矿产发现史考》中,是这样叙述罗绳武发现开阳磷矿经过的:

“自遵义磷矿被发现后,根据罗绳武对含磷地层及构造的分析研究,预测推断认为:

开阳地区会有磷矿的产出。

为此,省工业厅地勘处于1955年5月,罗绳武指派赵应祺、曹金弟等人组成踏勘组,前往开阳洋水一带进行找矿勘查,从而最先发现了该区的‘上磷矿’;省工业厅地勘处紧接于1955年11月,派出冯济舟、陈启明等人(普查队)前往进一步勘查,在用沙坝一带(首先在用沙坝北面马脑壳、龙洞湾)进而发现了‘下磷矿’的存在,从而使开阳磷矿得以发现。

”绳武推断由此得以证实。

  紧接着的一系列勘查结果表明:

开阳磷矿将成为全国著名的最富特大型磷矿产区。

  1959年3月15日,《人民日报》以《三阳开泰》为题报道贵州开阳磷矿、云南昆阳磷矿、湖北襄阳磷矿三大磷矿基地。

称“开阳磷矿区规模较大,矿石储量也很大,并且在邻近的瓮安县也发现了规模相似、品位较高的矿区,作为后备基地。

这里的矿石含五氧化二磷比任何矿区都高,平均含量为34%到36%,最高达40%。

这种高品位的磷矿,不需要建设选矿厂,既可节约投资、设备和材料,并且可以大大加快建设速度。

”“三阳开泰”由此名扬天下。

  三、磷中之王——难采之最

  开阳磷矿品位高,有“磷中之王”之称,用沙坝矿段品位高达36.16%,更被誉为“王中之王”。

  开阳磷矿是国内外知名的特大型富磷矿产区,磷矿远景储量丰富,已探明的储量达10亿吨,五氧化二磷平均含量33.67%,全国五氧化二磷含量超过33%的优质磷矿78%集中在开阳磷矿区,矿区的磷矿石杂质含量低,镉的含量检测不出。

开阳磷矿区被国家列为重点规划矿区,是世界上少有、目前国内唯一不经选矿就可直接用于生产高浓度磷复肥的优质原料,最宜生产磷铵等高浓度磷复肥。

开磷得天独厚的磷资源优势,被许多人看做是一颗光彩夺目的高原明珠。

  开阳磷矿赋存条件之差,开采之难,堪称世界之最。

  我国磷矿资源开采总体情况是,较难开采的倾斜至缓倾斜、薄至中厚矿体多,适宜于大规模高强度开采的少。

我国磷矿床大部分成矿时代久远,埋藏深,岩化作用强,矿石胶结致密,且约有75%以上的矿层呈倾斜至缓倾斜产出,为薄至中厚层。

这种产出特征给无论是露天还是地下开采,带来一系列技术难题,往往造成损失率高、贫化率高和资源回收率低等问题。

开阳磷矿区地质构造尤为复杂,世界采矿界三大难题:

缓倾斜、中厚矿体、顶板不稳固,都集中显现在开阳磷矿区的矿体赋存条件上。

而缓倾斜中厚矿体的开采则属世界性采矿技术难题。

  然而,绳武发现使得在洋水沟深山沉睡了上亿年的“难采之最”终于迎来了它的克星──喜欢战胜困难和创造奇迹的开磷人。

  四、深山拓荒者

  1958年10月20日,洋水沟(开阳磷矿)以它特有的绵绵细雨迎来了安营扎寨的第一批拓荒者:

一百多名从成都军区教导团集体转业的青年军官,背着美式卡宾枪,在洋水河边的荒草滩上落户了。

  法国作家雨果说,“大自然是善良的母亲,也是冷酷的屠夫。

”这在开磷十里矿区也展现得淋漓尽致,无以复加。

它赋予开磷人一半是得天独厚的富矿,一半是艰辛与磨难。

  据当时随成都军区教导团转业来到开磷的少尉排长许功实回忆:

1958年的冬天来得特别早,又特别冷。

成都军区训练团一百多名排以上干部和个别士兵在政委张小丰和副团长刘志忠的率领下,拆下肩上的军衔肩章,从成都简阳出发,经过三天的行程才到达贵州,接着又奔赴贵州开阳县用沙坝石笋沟(当地叫鬼门关)的地方。

站在关口,看见云贵高原的巍峨大山,一片云海茫茫,细雨绵绵,瘴气弥漫,怪石嶙峋,没有人烟。

山下是望不到边的原始森林。

在这片原始森林里不时传来野兽的嚎叫声。

从部队来时即告之在开阳这一片原始森林里又是一个地形十分复杂的地方,当时内部通报:

在台湾国防部保密局的沙盘上,贵州开阳洋水一线是美蒋特务理想的空投地方,被插上了小旗。

  当时条件十分艰苦,根本没有路。

天上下着蒙蒙细雨,大雾弥漫,拓荒者们背上背包手拉着手,一步一步从石笋沟鬼门关往下滑,摔倒了又爬起来,又往下滑,走了一上午才滑到洋水的源头。

接着就是一条小沟,即洋水沟的源头,走了将近一天才到达官司坝前面的金华寺。

当晚拓荒者们就住在那里,搭起帐篷,准备修路。

从石笋沟打通鬼门关至金华的路十分艰巨,山上山下都是悬崖绝壁,十分险峻。

记得有一位刚调来不久的工人叫胡顺和,在打通石笋沟鬼门关的通道时担负爆破,被山上滚落下的岩石砸死了。

那时他的女儿刚出世,还未取名,为了纪念,大家给他女儿取名叫矿霞,表示开磷人战胜困难的决心,磷矿的未来是美好的,它将像霞光万道永放光芒。

  拓荒者们的胸襟是宽厚的,他们理解创业的艰难。

洋水沟像巨大的磁石,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后来者。

  矿业总公司技术部地质技术员刘永旭,他于2003年从家乡贵州绥阳考入重点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地质学专业。

大四的时候,团中央在学校选拔志愿者时,他申请成为了一名团中央的西部志愿者。

  2007年,刘永旭毕业后分配到贵州省地矿局102地质大队,工作两个月后,由于他还在攻读的第二学位与工作的矛盾,他离开了地质队(他当时在攻读清华大学的工商管理学位)。

2008年3月,他选择加入了开磷矿业总公司,到井下当一名技术员。

在开磷磁场般影响下,他很快就深深地爱上了开磷洋水矿山这片土地。

  2009年7月,他的女朋友从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英语专业本科毕业后也来到开磷矿山扎了根。

他们像接接力棒一样,从前辈肩上接过建设开发洋水矿山的重担,支撑着矿山生产大梁,成为一批批开磷矿山的顶梁柱,使得矿山充满生机活力。

  “我的生命卑微且渺小,只有和开磷矿山共赴烈火之约,才能使我锻造钢筋铁骨,抵达信念与纯粹的精神境界。

”这既是刘永旭的内心世界,也是他扎根矿山的理由。

  五、寻根

  洋水——意味着这片古老的土地和世代相传的开磷矿山人。

千百年来,她牵系、造就了开磷人至高的美和至深的爱。

  洋水魂就是开磷之魂,是开磷“负重攀越、勇往直前”的企业精神。

  建矿初期,环境恶劣,条件艰苦,挡不住以张小丰为代表的开磷第一批创业者的步伐。

张小丰常常告诉大家,“要发扬南泥湾精神,艰苦创业,只要大家好好地干,相信要不了多久,就能实现楼上楼下,电灯电话。

”对于他的这句话,老工人冉崇林至今记忆犹新:

“当时都不敢相信,就在这个地方,会有电灯电话?

  张小丰却用实际行动激励着大家。

“就连张书记都带头和我们同甘苦,共劳动,我们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冉崇林说。

  小丰书记也许已记不清遍体弹痕究竟是哪个战役留下的?

但是,他却清晰地记得:

如今散发着白玉兰幽香的林荫道旁,就是当年为职工挤压苞米秆、加工蕨粑的地方;如今矗立于磷城中心的洋水影剧院,则是当年拓荒者们穿着短裤,光着身子,肩挎麻绳,一木板一木板地硬拖出来的……

  经过几年的艰苦建设,开阳磷矿有了宿舍楼,张小丰是党委书记,却依然还住在“干打垒”中,屋里四面透风,地面满是泥土,坑坑洼洼,常年积水,就在这样的环境下,战争年代遗留下来的枪伤不停地折磨着他。

“天晴还好些,要是赶上阴雨潮湿天气,疼得他整夜都睡不着觉。

”张小丰的老伴罗阿姨心疼地说。

“让他换个好点的环境,可他却说,现在大部分职工都还没有住上楼房,我要住进去,于心何安?

  这位1937年参加革命的战斗英雄,以他独特的人格魅力和顶天立地的英雄气概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创业者,使得大家愿意围绕着他、追随着他。

  在第一批创业者、原开阳磷矿矿务局党委副书记贾绍柱的记忆里,那时遇到的最大困难,不只是气候恶劣、没有生产设备,还有交通不便,没有吃的。

干部职工人背肩扛、徒步行进、割草搭棚、茅屋居住,生活清贫,办公住宿,油灯照明,眼睛一睁,干到熄灯,在蛮荒之地扎下了根。

为了生存,开磷的拓荒者背起背篼,上山打红籽、挖野菜……

  高原是慷慨的,它有取之不尽的野刺梨、猕猴桃、蕨菜、蕨根和蘑菇,拓荒者就是靠这些,走出了饥饿的阴影。

那时的洋水沟,野兽出没。

外出拉煤的车常常被老虎拦在路上。

夜幕下的狼鸡岭,不时传来虎啸豹吼。

有几次豹子大白天窜到了工地,在山头虎视眈眈地俯视着山下劳动的人。

张小丰书记就曾在龙洞沟工地,用卡宾枪打死了一头扑面而来的豹子。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就是那一群群拓荒者们,数十年扎根矿山、艰苦创业,终于铸成了沉甸甸地“洋水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就是那一群群拓荒者们,整整一生的负重拼搏,终于在“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荒蛮之地开辟出了自己的伊甸园——化学矿业!

追寻百亿开磷之路,我们更加怀念开磷矿山第一代创业者们!

我们膜拜,我们欢呼,我们惊喜。

膜拜终于“目睹”了那一群群拓荒者们披荆斩棘的壮举;欢呼终于触摸到了久久困心头的“魂”;惊喜终于寻着了百亿开磷深埋的“根”。

  开磷之所以能屹立于世界磷肥强企之林,是因为有自强不息的血性。

洋水魂——开磷团队之根!

  六、规划中的“磷缘”

  300万吨,简单的数字寄托着开磷的梦想,展现了开磷人敢想敢做敢为天下先的进取精神。

  1958年5月25日,开阳磷矿筹建处在贵阳成立,同年10月20日开阳磷矿正式成立。

是年在石笋沟至马脑壳一带,采用原始的钢钎二锤进行开采,年产仅2万吨磷矿石。

  1963年,张小丰主持制订了极具前瞻性的远景规划——把开阳磷矿建设成为年产300万吨磷矿石的大型化工矿山。

6月22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开阳磷矿设计任务书,明确开阳磷矿按300万吨/年总规模和单元生产能力进行规划。

  从这里,开磷向着建成百万吨矿山目标勇往直前。

  1978年3月17日,《人民日报》头版专题报道:

福泉西北部高坪、道坪镜内磷矿储量3.19亿吨,矿区面积为28平方公里,矿体最厚21.4米,一般为10~17米,平均厚度为14.47米,矿石为砂砾状、团坡状磷矿石岩和致密状磷矿岩三种类型。

  1979年3月9日,国家化学工业部化矿字315号《关于开阳磷矿进行总体规划的函》至贵州省,提出:

“产品和规模为矿山原矿1000万吨,黄磷6万吨,重过磷酸钙40万吨;矿山分洋水矿区和瓮福矿区,洋水矿区400万吨、瓮福矿区600万吨。

”开磷成建制抽调300多人开赴瓮福矿区,瓮福矿肥基地建设起步。

  选择了开磷就是选择了创业与艰辛。

是宿命的安排?

开磷人注定这一生要和贵州的磷资源开发联系在一起。

1981年初春的阳光,将300多名经历了创业艰辛与沧桑的开磷人送到瓮福这块处女地,他们又一次用拓荒者的创业精神和激情迎来瓮福的灿烂黎明……

  2009年,在祖国耳顺之年,开磷完成当年化工部关于开阳磷矿建设的总体规划,磷矿石生产量突破400万吨大关,几代开磷人建设400万吨矿山的愿望得以实现。

  七、艰辛磨练意志

  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

开磷的发展如巍巍的贵州高原跌宕起伏。

  1958年至1988年,开阳磷矿建设几起几伏,几上几下,历经波折。

1960年经济困难时期,为渡过难关,建立代食品加工车间,搞野生植物加工,全矿一半以上职工搞生活。

1961年职工精简下放,共精简1056名职工,干部、材料、设备外调,铁路、土建施工队伍撤离,开阳磷矿建设延缓,1962年人数一度锐减到482人,矿山基建停顿,仅维持少量生产。

  1965年,开阳磷矿大规模上马了。

4000多名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和建设工人从全国各地,一批批浩浩荡荡涌进洋水沟这块希望的宝地。

  这是个沸腾的7月。

  洋水河旁仅有的几栋“苏式”楼房,已被先到的人填得满满的。

地板上、走廊里甚至是露天场坝,到处都是南腔北调的混声。

那时,你随意和一个人“侃”,他都能告诉你一番惊天动地的经历。

留洋归来忠心报国的专家,立志干番事业的青年知识分子,叱咤风云的将军,朝鲜战场上的功臣……所有的人在这里,都以开磷人为荣,所有的理想在这里都汇集为一个宏愿:

响应毛主席“开发矿业”号召,大打矿山之仗,在洋水沟,在矿井创造奇迹。

  那年,开磷人用人拉肩扛,完成了基本建设投资800万元。

  十年“文革”期间,生产处于停顿半停顿状态,1985~1986年,因国家大量进口化肥导致矿石滞销,矿山全面停产。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一批批建设者的青春年华,也就这样流失了。

人们看不见希望、看不到未来。

800多份请调报告,反映了部分同志的失望和不满。

  已记不清是第几批进入洋水沟的创业者了!

一个1971年参加工作来到洋水沟的老矿山人回忆:

那时洋水沟整个中心矿区从15号楼至火电厂一带,到处都是高矮不一、大小不等、整片整片的油毛毡房和板皮房,夏热冬冷,新矿工们晚上睡大通铺,油毛毡板皮房四面都透着风。

矿区道路两边是泥土与污物混杂的小丘。

楼前楼后,垃圾遍地,污水横流,臭气熏天。

清一色的泥巴路使得矿区尘土飞扬。

仅有的几栋单身楼设施简陋,其中36号楼光线特别暗淡,有时甚至伸手不见五指。

每个楼层仅有一个不分性别的4个蹲位的卫生间,下水道长期下堵上漏,污水都会漫过脚背。

如厕前要打响声,如厕时要“打雨伞、戴口罩、穿水靴、打手电”。

那时的澡堂也比较简陋,每月单位发澡票,到了月底就会过期作废,男澡堂经常池边池内塞满了人,用“下饺子”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水面上还时常漂满一层污垢。

更衣室没有任何设施,衣物就只能挂在墙上的钉子上。

澡堂通风很差,空气污浊。

整个矿区可以说是杂乱不堪的棚户区。

但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开磷人一住就是十多年。

  矿工们的情感是深沉的。

对大多数人来讲,清贫与艰苦,毕竟难以泯灭心底的追求和向往。

  八、我为祖国献磷矿

  野岭荒山万宝藏,全凭铁汉手双双。

  彩旗飞舞欢声动,抬出开磷第一筐。

  这是第一批拓荒者、原开阳磷矿矿务局党委副书记贾绍柱当年在《出矿》一诗中记叙的情景。

诗歌生动地描述开磷人在艰苦条件下,用最原始的方法为祖国开采磷矿的喜悦心情。

把拓荒者气壮山河的豪迈气概表达得淋漓尽致。

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这首诗已成为开磷拓荒者心灵的写照,激励着一代代开磷人,投身矿山建设,用铁汉双手、人拉肩扛的壮志豪情,谱写出开磷矿山一曲曲撼天地、泣鬼神的感人乐章。

  畅饮过岁月的风流,他们是穿越时空的强者。

  拓荒者们多数是少壮离家来到洋水沟,这就为十里矿山注入了雄性与刚毅的气息,产生一种阳刚之气的青春活力,很快就在那艰苦岁月与矿山融为一体,形成一种厚重、朴实、执著,一不怕苦、二不怕累,特别能战斗、能付出,说干就干不管不顾的精神,而这精神在感化装点矿山的同时,又构成了矿石般不显不张,藏而不露的性格,只要你真心了解他,热爱、关心、帮助他,他就会对你好,并把你融入其中,绝不会欺生,用火一般的热情对待你,掏心掏肺地把珍藏在心底的宝藏奉献给你,向你袒露出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情怀,吸引着你来这里无私地为祖国开采磷矿,使你自然而然就形成与矿山共生共荣、同甘共苦共为一体,形成那种“万有引力”的气息,又吸引着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勤劳的人,如种子般自愿、自在、自由地落在洋水矿山这片热土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矿山井下工人习惯于大腕喝酒,大口吃肉,大声划拳。

从井下出来,他们经常用那平时井下艰苦工作锻炼出来的肺活量冲动着大嗓子,连唱带喊地把歌儿唱得冲天的响,喊唱出那种空旷山人的情怀,喊唱出那种轻松愉快,豪放豪爽,耿直大方的气质气势与气魄。

  一些老矿工至今仍清楚地记得:

上世纪60年代后期和70年代初期,是开磷矿山大规模建设的时期。

那时井下作业条件确实很差,粉尘大,水也大,能见度低和安全作业条件较差。

每天都是一身泥沙一身汗,地面上的人根本无法体味井下采矿作业的艰辛。

井下工人们每天要扛着水泥爬上几十米高的天井,用风镐打眼,空气中充斥着爆破后刺鼻的浓烟,耳旁萦绕着T2机刺耳的轰鸣,还要防着冒顶和偏帮的危险……

  看到一车车矿石运出井口,输送到祖国的四面八方,不知道凝聚了多少艰辛。

可矿工们的收入每月仅有29.5元到31.5元,相当于现在同类岗位收入的0.7%左右。

井下补贴仅为两毛到两毛五分钱。

这样低的待遇与艰辛的付出形成鲜明的反差,可矿工们却仍然每天把灿烂的微笑挂在脸上,无怨无悔。

这在日益物质化的今天看来,他们的情怀是那么的不可思议,不可理解。

然而这就是那个时代开磷矿山人精神风貌的真实体现。

  “当时井下安全条件很差,安全事故时有发生,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在排成长龙的打饭队伍里偶尔就会突然少了谁的身影,或许中饭时还在说笑,晚饭时就见不到了,我当然明白那熟悉的脸庞再也不会来了。

想起那些我们都不知道名字的,为矿山建设献出生命的英雄们,深感痛惜。

他们的音容笑貌至今让我无法忘怀……”上世纪70年代初曾在马路坪矿食堂做过炊事员的黄曼霞哽咽地说。

  九、矿山脊梁

  1963年10月18日,化工部批准同意第一步在矿区中段马路坪采区,第二步在矿区南段用沙坝采区,第三步在矿区北段沙坝土采区各建成100万吨/年产磷矿石生产单元。

  随着开磷矿山大规模建设序幕的拉开,洋水沟“大战红五月”高音喇叭开始喧嚷,工地上彩旗飞舞,十里矿区“开发矿业、扎根矿山”、“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建设开阳磷矿”等标语格外醒目。

吉林通化矿务局、辽宁宽甸凤城矿、广东云浮硫铁矿、江苏锦屏磷矿等单位数百名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来了;化工部建井大队和第五建筑工程处的建设者们来了;全国各个学校毕业的大学生来了;省内应招的亦工亦农来了……

  寂静的洋水沟开始沸腾,开阳磷矿马路坪第一期工程全面开工。

  在这些涌入矿山的建设者中,有一名从安徽淮南矿业学院采矿系毕业分配来的大学生,他叫姚继元。

谁也没有想到,看上去很普通的他,就是从这里——开阳磷矿马路坪一期工程建设工地一步步走向贵州省副省长的领导岗位。

  他不是什么伟人,可是他“在改变开磷矿山形象上下功夫”的大略,确实在这小小的山沟里掀起了一场“革命”。

他为人很有亲和力,开磷人都亲切地称他为“姚老板”。

在开磷矿山的巷道里,他度过了十二个春秋,当过井下技术员、掘进队长、矿长,与井下工人有着共同的欢乐,也曾有过相同的忧愁。

他在开磷人记忆中留下了深深的印痕。

  “张小丰的盘山路,盖仲民的两排树,沈万山的冷冻库,姚继元的俱乐部。

”这段顺口溜在洋水沟流传了数十年,每一个“老开磷”都耳熟能详,它成为这些洋水沟传奇人物铭刻在开磷人心中的丰碑!

  他,以感恩之情扎根矿山,宁可不“发财”也不离开洋水沟;他,没有多少文化,却刻苦自学成了井下大型采矿设备维修技术大拿。

  他叫张兴富,是共产党员,工人技师,劳动模范。

凭他的勤劳、智慧、意志,在井下摸爬滚打20多个春秋,洗去了青春的铅华。

  张兴富刻苦钻研国外引进的大型采矿设备,把部件一件件拆下来,又一件件装上去,终于揭开了这些庞然大物的奥秘。

设备一旦出现毛病他就会像医生一样准确诊断排除故障,大家都称他是设备大夫。

  一次铲运机发生故障,张兴富得知消息后,顾不上给孩子做饭,赶到现场一干就是十多个小时。

妻子来探亲,他却天天和设备泡在一起,让妻子受到了委屈……

  那段曾经的岁月,一个陌生而又熟悉的名字一次次地撞击着人们的耳膜,他就是老共产党员工人周泽光。

老周奉献矿山数十年如一日,能上能下,将爱矿如家的主人翁精神融入血液,把工作当成自家的事来做。

不分节假日,不分白天黑夜,不计时间报酬。

随时随地捡起哪怕是一节电线、一颗螺丝钉的废旧物资。

大伙都戏称他是“破烂王”。

  周泽光的一个徒弟刚参加工作不久,有一天,他看见周泽光在变电所的院里拣起两颗生锈的螺丝,很不理解。

  周泽光说:

“你不知道,这是宝贝!

”他还认真地用油浸泡去锈,然后仔细地用纸包好。

  一次他把一根旧避雷针修好后派上了用场,节约资金两千余元。

  1979年、1983年、1987年他三次被评为贵州省劳动模范,1985年被评为化工部劳动模范。

他的先进事迹突出表现为忠诚开磷、爱企如家的主人翁精神。

他坚持把工地当作自己的家,把岗位当作实现抱负的舞台,把开发矿业当作实现人生价值的追求,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到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