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环境监测治理与评价方向人才培养方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974411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5.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环境监测治理与评价方向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环境监测治理与评价方向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环境监测治理与评价方向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环境监测治理与评价方向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环境监测治理与评价方向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环境监测治理与评价方向人才培养方案.docx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环境监测治理与评价方向人才培养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环境监测治理与评价方向人才培养方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环境监测治理与评价方向人才培养方案.docx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环境监测治理与评价方向人才培养方案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环境监测治理与评价方向)

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现代化建设需要,基础厚、知识面广、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熟悉环境监测、污染治理与环境评价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各种环境监测技术、具备一定的环境工程设计与环境质量评价能力,在环境工程领域中从事监测、管理的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

素质规格与要求:

毕业生应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备遵纪守法、爱岗敬业、热爱劳动、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具有科学和人文的基本素养、健康的体魄、健全的心理和人格;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

专业规格与要求:

本专业旨在培养环境监测、治理和管理方面的人才,学习内容主要有三方面,一是环境监测,包括水、大气、噪声、土壤等的分析和监测;二是污染控制与治理,包括废水污染治理技术、大气污染控制技术、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技术等,要求掌握各种处理工艺的设计及操作运行;三是环境评价与管理,包括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管理与环境法规等。

毕业生应掌握的知识和应具备的能力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具有应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和解决本专业问题的初步能力,通过国家计算机水平考试,达到一定的英文水平,能熟练地查阅和运用本专业的英文资料。

2.掌握化学分析的基础理论和实验方法,具有化学分析的基本技能;掌握本专业常用的分析仪器的使用和维护方法。

3.具有对水、大气、土壤、噪声污染进行调查、监测和分析的能力。

4.具有废水、废气、固体废物处理工艺的设计能力和构筑物图纸的绘制技能。

5.具有废水、废气、固体废物处理工艺的运行管理、异常现象识别和解决、环保设备的使用、维护的技能。

6.掌握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具备从事环境管理和监察工作的能力。

7.掌握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具备撰写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能力。

8.通过考核能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水、大气、土壤环境监测工的高级技术证书。

二、学制与学位

学制:

基本学制四年(弹性学制3-6年)

授予学位:

理学学士

三、毕业条件

本专业学生需修满170学分(见下表)准予毕业;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学生修满学分构成表

课程模块

课程类别

最低毕业学分

占总学分的比例%

备注

必修

选修

通识教育模块

通识教育必修课程

37

22

通识教育任选课程

6

4

学科专业

教育模块

学科基础课程

16

10

用*标出

核心课程

专业

课程

专业理论课

38

22

专业实践课

12

7

综合教育模块

综合素质课程

专业综合选修课

39

23

专业选修

跨专业选修

素质拓展

4

2

综合实践课程

18

10

总计

125

45

100

 

四、指导性教学计划及主要课程说明

(一)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环境监测治理与评价方向)指导性教学计划表

程模块

课程名称

教学时数

周学时及开设学期

总学时

讲授学时

实践学时

通识教育模块

课程

大学英语

(一)

4

168

4

考试

大学英语

(二)

4

4

考试

大学英语(三)

2

2

考试

大学英语(四)

2

2

考试

大学体育

(一)

1

112

2

考试

大学体育

(二)

1

2

考试

大学体育(三)

1

2

考试

大学体育(四)

1

2

考试

军事理论及军训

3

20

2

考试

军训2周

计算机基础

2

28

2

考试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一)

4

84

56

28

4

考试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二)

2

2

考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

42

4

考试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42

4

考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28

2

考试

形势与政策

2

通识教育任选课程

6

84

小计

43

608

教育模块

学科

基础

课程

VisualBasic语言程序设计

3

56

28

28

4

考试

大学数学B

(一)

4

56

4

考试

大学数学B

(二)

5

70

4

考试

大学物理C(含实验)

4

70

4

考试

专业理论课

无机化学

4

56

56

4

考试

有机化学

4

56

56

4

考试

分析化学

3

42

42

4

考试

环境化学*

3

42

42

4

考试

环境科学导论

2

28

28

2

考试

环境微生物学*

3

42

42

4

考试

工程制图*

1

14

14

2

考试

环境监测*

2

28

28

2

考试

仪器分析*

2

28

28

2

考试

程模块

课程名称

教学时数

周学时及开设学期

总学时

讲授学时

实践学时

教育模块

专业理论课

环境影响评价*

3

42

42

3

考试

环境生物检测技术

2

28

28

2

考试

生态环境规划

3

42

42

3

考试

专业英语

2

28

28

2

考试

自然地理学基础*

2

28

28

2

考试

环境地理信息系统

2

28

28

2

考试

专业实践课

无机化学实验

1

28

28

4

考试

有机化学实验

1

28

28

4

考试

分析化学实验

1

28

28

4

考试

环境生物检测技术实验

2

56

56

3

考试

环境微生物学实验*

0.5

14

14

2

考试

仪器分析实验

1.5

42

42

3

考试

环境监测实验*

2

56

56

3

考试

工程制图上机*

2

56

56

3

考试

环境地理信息系统

1

28

28

2

考试

小计

66

1120

 

综合教育模块

 

综合素质课程

 

专业综合选修

物理性污染控制技术

3

42

42

4

考查

水污染控制工程

4

56

56

4

考查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3

42

42

4

考查

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

2

28

28

2

考查

线性代数

2

28

28

2

考查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3

42

42

3

考查

环境生态学

3

42

42

3

考查

环境系统分析

2

28

28

2

考查

可持续发展理论

2

28

28

2

考查

环境遥感

2

28

28

2

考查

环境法学

2

28

28

2

考查

水资源规划与管理

2

28

28

2

考查

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工程

3

42

42

3

考查

 

程模块

课程名称

教学时数

周学时及开设学期

总学时

讲授学时

实践学时

综合教育模块

综合素质课程

专业综合选修

环境生物修复技术

2

28

28

2

考查

专业论文写作与科研指导

2

28

28

2

考查

环境质量评价

2

28

28

2

考查

环境工程施工与核算

2

28

28

2

考查

环保设备基础

2

28

28

2

考查

环境生物化学

3

42

42

3

考查

小计

39

专业综合选修课为39学分,学生须在本专业选修不超过10学分,其余29学分跨专业、跨院(系)选,如有学生愿意在本专业方案中继续选修更多学分,由学生申请,院(系)审核,报教务处批准后方可选修。

素质拓展

文化素质讲座

1

至少10个

各类社团活动

1

至少1个

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

1

入学教育

1

综合实践课程

18

小计

61

总计

170

(二)主要课程说明(教材不需要列出)

1.课程名称:

仪器分析 

仪器分析是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它在学生学习分析化学的基础上,系统地讲授各类分析仪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常用仪器分析方法的原理、仪器构造、定性定量分析方法,了解其最新成果和发展趋势。

包括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为光分析法,主要讲授原子发射光谱法、原子吸收及原子荧光光谱法、紫外可见吸收及荧光光谱法、红外吸收光谱法;第二部分为电化学分析法,主要讲授电导分析法、电位分析法、电解与库仑分析法、极谱及伏安分析法;第三部分为色谱法,主要讲授色谱分离原理、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

2.课程名称:

仪器分析实验

仪器分析试验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包括实验室一般知识、原子发射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与原子荧光光谱法、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法、红外光谱法、分子荧光光谱法、核磁共振波谱法、质谱法、X射线衍射分析法、电位分析法、扫描电化学显微镜、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毛细管电泳分析法等实验仪器的使用。

3.课程名称:

环境化学 

环境化学是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它将环境科学的基本理念-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贯穿教学,介绍环境化学的基本原理及其相关的环境问题,并提供解决环境问题有关的技术原理。

包括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讲授环境化学的发展、研究内容、部分物质的循环等;第二部分为各圈层环境化学,主要分别讲授大气、水、土、生物环境化学;第三部分为典型物质的循环,主要分别讲授部分重金属(汞砷)、有机污染物(多环芳烃等)的迁移转化;第四部分为受污染环境的修复,主要讲述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污染环境的修复。

4.课程名称:

环境微生物学  

环境微生物学是环境污染防治与微生物学相结合而产生发展起来的一门交叉学科,重点是研究环境污染防治工程中涉及到的微生物学问题,如栖息在自然环境、受污染环境和人工处理系统中的微生物生态、环境的自净作用、环境污染及其生物处理工程中的微生物学原理等。

5.课程名称:

水污染控制工程

水污染控制工程是本专业的的核心课程,系统阐述环境污染控制的基础方法和基本工艺。

内容包括污水水质和污水出路、污水的物理处理、污水生物处理的基本概念和生化反应动力学基础、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稳定塘和污水的土地处理、污水的厌氧生物处理、污水的化学与物理化学处理、城市污水回用、污泥的处理与处置、污水处理厂设计等。

为从事工程实践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

6.课程名称:

环境工程制图

环境工程制图是环境工程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结合《水污染控制工程》的课程,作为环境工程的核心课程,以适应工科建筑工程、给水排水、工程管理及建筑材料等专业以及相关专业,《环境工程制图》分为三大部分:

制图基本知识、投影作图、专业制图,每部分按建立概念框架、提出基本问题、解决基本问题、应用的思路展开,引导学生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专业制图部分重点介绍了环境土建工程图、环境艺术装饰图、给水排水施工图、环保设备及工艺流程图。

7.课程名称:

环境监测

环境监测是开展一系列环境规划、环境评价及制定环境工程防治控制措施的前提工作,同时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主要包括大气监测、水监测、土壤污染监测、固体废物监测、生物污染监测、噪声监测及其他污染监测等。

介绍的监测方法可靠性强,操作过程清晰,易于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现场监测工作的开展。

本课程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突出技术与能力的培养,增强学校与社会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衔接,强调了监测现场与实验室的操作技能的训练,强调了方法测定的标准化,为环境保护、管理提供了标准化的信息和资料。

8.课程名称:

环境影响评价  

本课程是专业必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环境质量评价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主要掌握环境质量评价标准、环境质量预测包括大气环境质量预测、水体环境质量预测、土壤环境质量预测、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包括模糊数学法、经济法、投标博弈法、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包括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水体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报告书的编写、环境影响评价包括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环境工程影响评价、区域环境开发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编写、风险评价,重点掌握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报告书的编写和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编写,使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环境质量评价工作。

9.课程名称: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本课程是环境工程专业的专业必修课。

系统地介绍了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技术的基本知识和防治大气污染的基本原理、各种工程途径、主要设备及部分典型工艺,分析各种污染控制过程。

主要介绍大气污染控制的基本理论、颗粒污染物控制、气态污染物控制、污染物稀释法控制以及废气净化系统等内容。

使学生能了解各种控制过程的内在联系,有效地掌握和灵活地应用各种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工作中的大气污染问题。

10.课程名称:

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工程

  本课程是环境工程专业的专业必修课。

系统地介绍了固体废物的基本方法、原理、工艺和设备。

内容包括:

固体废物管理概述、固体废物的收运、固体废物的预处理、固体废物的物理化学处理、固体废物的生物处理、固体废物的热处理、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固体废物的最终处置、危险废物和放射性废物的管理等,并向学生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产业及技术政策清单》、《固体废物管理相关标准及规范清单》。

  

11.课程名称:

专业英语

环境工程专业英语是理工科大学环境工程或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

主要涉及介绍环境工程概述和历史;介绍空气污染及其防治;介绍水污染的来源和种类、各种污水处理技术、处理单元设备等;固体废物及处理方法;介绍其他污染及控制技术;为环境影响及其评价;介绍环境监控、分析及采样程序;介绍环境政策与管理策略;介绍环境可持续性概念和清洁能源及其绿色化学过程。

通过对课程的学习,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专业词汇,能够较好地阅读、翻译专业文献,提高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

12.课程名称:

环境科学导论

系统地阐述了环境科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环境污染控制的基本方法等环境科学核心知识。

包括绪论、生态学基础、大气污染及其控制技术、水体污染及其控制技术、固体废物污染及其控制技术、土壤污染及其控制技术、物理性污染及其控制技术、有毒化学物质污染及其控制技术、环境质量评价以及环境科学其他专题等内容。

只要作为指导学生快速掌握环境科学基础知识的入门课程。

13.课程名称:

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教育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和综合学科,包含了社会学、经济学,伦理学、环境科学等众多学科内容。

在高等院校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使大学生具有良好的生态意识和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取向,提高研究环境问题的兴趣和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

系统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生态学基本知识、环境,人口,资源、城乡环境与保护、环境管理与法规、可持续发展教育,环境伦理、循环经济、和谐社会等内容。

14.课程名称:

水资源规划与管理

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是水利部门的重点工作内容之一,是人类在长期水事活动的实践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

该课程从水资源规划与管理一般概念叙述到基础理论知识介绍,从量化研究方法论述到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方案和措施制定,在总结传统的水资源规划与水资源管理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系统阐述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规划与管理的理论、方法及应用实例,从而为现代水资源规划与管理工作提供科学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5.课程名称:

自然地理学基础

本课程主要介绍地球的构造、表面的基本形态和特征、地壳的物质组成(矿物与岩石),地壳运动与地质构造(岩层产状、褶皱构造与断裂构造,火山与地震,地质年代)等地质学基础知识,风化作用和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以及流水地貌、Karst地貌、冰川地貌、风沙地貌、黄土地貌、湖泊、湿地、海岸与海底地貌的成因、类型、特征等,并对土壤的形成、结构、质地、主要物理性质与植被的类型和分布规律作了介绍。

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初步掌握自然地理环境的形成、组成,各部分的基本特征和相互关系,了解地球、地质、地貌、土壤、植被等学科的有关基本概念与基础知识,认识自然地理环境、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与修养,为环境评价做知识准备。

 

五、实践课程安排与说明

(一)综合实践课程

课程

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分数

周学时

开设学期

备注

毕业实习

8

8

毕业论文

6

8

专业见习

2

7

专业技能训练

2

4、6、7

小计

18

备注:

1.以上实践课程不含实验课教学环节;

2.毕业论文(设计)完成时间不少于半年,停课4周用于毕业论文撰写、修改及答辩等工作。

(二)主要实践教学课程说明

1.野外实习与专业见习:

要求学生深入生产第一线,了解社会实际,提出问题,将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增进学生对社会认识,撰写调查报告、评价报告等。

2.毕业实习:

在符合环境监测治理与评价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习单位进行各类实习,加强相关专业知识及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3.毕业论文(设计):

根据本科专业论文写作要求,撰写毕业论文,综合应用所学理论知识、参加毕业答辩,培养学生科研能力。

4.科研训练:

学生通过参加教学指导教师的课题或自己参加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接受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养成良好的科研习惯及形成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

附:

专业技能训练项目安排表

项目名称

学时数

开设学期

环境监测课程设计

14

14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模拟

14

14

生态环境规划课程设计

28

28

总计

56

 

备注:

1.专业技能训练为2学分,共56学时,包括专业技能训练与专业技能测试;

2.专业技能是基本技能与专业实践的结合。

学生经过多次反复训练与实践,从中领会和掌握

操作技能,实现专业能力的全面提升;

3.专业技能训练项目应当是符合本专业培养目标的实践技能训练项目,理工科专业可包括专

业综合大实验。

六、创新能力培养

设置创新教育学分旨在鼓励学生从事科学技术创新和科学研究活动,开发学生智力、优化学生知识结构、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

具体计分方法为:

A.科技创新

参加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并取得相应成果或自主参加课外科技创新活动获得成果,可视具体情况认定学分(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结题后获得2.0学分,校级结题后获得1.0学分),最多不超过2.0学分。

B.科学研究成果

作为第一作者在国内外本学科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每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