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973171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1.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乙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乙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乙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乙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乙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乙肝.docx

《乙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乙肝.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乙肝.docx

乙肝

病原学

  乙型肝炎病毒(HBV)为专一的嗜肝病毒,近年由于核酸分子杂交技术的进展,在肝外器官细胞也能检出HBV-DNA。

通过北京乙肝肝病毒试验研究提供了在肝外细胞复制的证据。

人HBV也可能在肝外细胞内复制,有待深入研究。

HBV感染者血清经电镜检查有3种病毒颗粒:

①Dane颗粒(HBV颗粒),外壳蛋白HBsAg,核心含有HBV-DNA及HBVDNAp(DNA-多聚酶)、HBcAg、HBeAg;②小球形颗粒;③管形颗粒。

后二者为HBV复制过程中过剩的病毒外(HBsAg),不含核酸。

HBV基因组(HBV-DNA)由双链不完全环形结构的DNA组成,含3200个核苷酸。

由于其宿主范围较小,体外细胞培养分离病毒尚未成功。

近年随着分子克隆技术的应用及体外培养细胞系转染的成功,对HBV复制过程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HBV-DNA分为负链(长链)及正链(短链)所组成。

其负链有4个开放读码框架(OpenReadingFrame,ORF):

①S基因区,由S基因,前S2(pre-S2)基因、前S1(pre-S1)基因组成。

分别编码HBsAg,pre-S、pre-S1及多聚人血清白蛋白受体(PHSA-R);②C基因区,由前C基因和C基因组成。

分别编码HBeAg及HBcAg;③P基因区,编码HBV-DNAp,并具有逆转录酶活性;④X基因区,编码HBxAg,并具有激活HBcAg基因的作用。

HBV复制过程

  HBV基因组虽为双链环形DNA,但其复制过程有RNA逆转录病毒的特性,需要逆转录酶活性产生RNA/DNA中间体,再继续进行复制。

其过程为:

①在由病毒和/或细胞来源的DNA-p作用下,正链首先延伸形成共价闭合环状DNA(CovalentlyClosedCircularDNA)。

②以此为模板,通过宿主肝细胞酶的作用转录成复制中间体。

③再以此为模板,通过逆转录酶的作用,形成第一代和第二代DNA。

此双链DNA部分环化,即完成HBV-DNA的复制。

HBV突变株研究

  由于HBV复制方式有其特殊性,即mRNA中间体进行逆转录过程中,由于缺乏校对酶(ProofreadingEngymes)易发生HBV-DNA序列内变异。

①S区基因突变导致HBsAg亚型改变及血清HBsAg阴性、HBV-DNA阳性乙型肝炎,使临床诊断困难。

一些人接种乙型疫苗后产生抗-HBs,但仍可被HBV的S区基因突变株感染,而逃避宿主的免疫反应。

②前C基因区突变与HBV感染后免疫及重型肝炎发病有关。

一般认为乙型肝炎患者HBeAg转阴,抗-HBe转阳,表示HBV复制活跃程度减弱,临床症状好转。

然而,一些患者当HBeAg转阴后,仍有病毒复制及病情进行性发展,其血清中除检出HBsAg和抗-HBe外,还可检出HBV-DNA、抗-HBcIgM,肝内HBcAg阳性,排除其他致肝损害的原因,提示病情变化与HBV有关。

其特点为不易自然缓解,常发展为肝硬化,抗病毒治疗反应差。

经研究表明,此类患者系感染了前C基因突变HBV突变株。

③P区基因突变可致HBV复制减弱或停止。

④X区基因突变可使HBxAg合成障碍。

HBV近况

  近年发现一些HBV感染者抗-HBc始终测不出;有些恢复期患者也测不出抗-HBs,甚至有些患者HBV标志均阴性,但能检出HBV-DNA,在肝细胞内和肝细胞膜上存有HBcAg和HBsAg。

将这类患者血清感染黑猩猩可引起典型的肝炎表现。

曾有学者称之为HBV2。

近年研究表明,这些患者的血清中HBV-DNA序列分析,发现S区、C区、X区有多个点突变,提示HBV2为HBV的突变株。

  HBV基因突变株产生的原因,是病毒适应宿主细胞环境和抵抗其免疫反应一种选择,可以发生于HBV自然感染、HBV疫苗接种,特异性免疫治疗和干扰素治疗过程中,或者开始初次HBV感染即为一种HBV突变株感染。

特异性诊断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一、HBsAg及抗HBs  HBsAg血清中HBsAg阳性是HBV感染的标志。

本身具有抗原性,无传染性。

但由于HBsAg常与HBV同时存在,故认为是传染性标志之一。

但须注意,HBV-DNA可自X基因区终点起逆向与肝细胞发生整合,整合后的S基因表达较强,不断产生HBsAg,整合的HBcAg基因组被抑制,不表达HBeAg、HBcAg,在这种情况下,即使HBV已从体内清除,而HBsAg仍可持续阳性,从理论上讲,这种HBsAg阳性血液并无传染性。

急性HBV感染后,血清中首先出现HBsAg,整个急性期均可阳性,至恢复期可滴度下降或转阴。

如HBsAg持续阳性半年以上,称为慢性HBsAg携带者(无症状HBsAg携带者),可持续阳性达数年。

一般认为HBsAg滴度与病变程度不成比例。

肝功能正常,HBsAg滴度高,肝脏可重要病变,若HBsAg阴性及DNAp阴性,表示无重要传染性。

反之,肝功能异常,HBsAg滴度不高,肝脏可有明显病变,如有部分肝硬化、肝癌患者呈HBsAg阴性或低滴度。

无症状HBsAg携带者或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均可有相同的HBsAg滴度变化不能代表病情的轻重,因此分解此不能将HBsAg滴度的变化作为判断病情轻重和药物治疗效的指标。

  用免疫电镜及免疫荧光法在肝细胞浆内证实有HBsAg,而血清中HBsAg阴性,其机制尚无确切解释。

已知原因之一是现用的RIA检测法,其测试灵敏度为10-5,尚不能测出最低感染量(10-7),因此有10%假阴性,故对HBsAg的判断,以阳性有诊断意义,阴性不能排除HBV感染。

近年发现血清中HBV标志均阴性,而在白细胞或肝细胞内检出HBV-DNA,说明确定或除外HBV感染不能单凭HBsAg是否阳性,应与其他标志结合判断。

  HBsAg有10个亚型,各亚型间存在不完全的交叉免疫。

近年用亚型单克隆抗体研究表明,d和y、w和r决定簇可以同时存在于同一病毒抗原颗粒上,形成adwr、aywr、adyw和adyr复合亚型。

其机制为①不同亚型病毒的双重感染;②单一亚型病毒感染后,有的HBV-DNA发生点突变。

临床表现病情反复,肝脏损害较重,因而有的HBV感染者血清中同时HBsAg阳性、抗-HBs阳性。

  抗-HBs为感染HBV或接种乙肝疫苗后产生的一种保护性抗体。

抗-HBs在初次感染HBV后6~23周出现,约20%在感染早期出现,进入恢复期在HBsAg消失后数月至1年抗-HBs。

抗-HBs阳性表示已获得免疫。

定量检测抗-HBs的效价,认为抗-HBs效价≥IUml表示有保护性。

pre-S1、pre-S2

  二.pre-S1、pre-S2、及pre-S  1.pre-S1、pre-S2。

二者均为HBV复制指标。

  2.抗-pre-S若检测抗pre-S阳性表示HBV正在或已被清除。

HBcAg及抗-HBC

  三.HBcAg及抗-HBC  HBcAg为HBC复制指标。

外周血中无游离的HBcAg,当Dcne颗粒经去垢剂处理后,HBcAg可释放出来,所以血清中一般测不出。

存在于受染的肝细胞核和肝匀浆中。

近年认为HBcAg在肝细胞中存在是引起免疫反应导致肝细胞坏死的重要靶抗原,抗-HBc有免疫效应。

  抗-HBc为HBV感染的标志。

抗-HBcIgM阳性是急性或近期HBV感染的指标,提示有病毒复制。

其效价高代表急性期,效价低代表为慢性HBV感染或无症状HBsAg携带者。

抗-HBcIgG阳性表示为既往感染HBV的指标。

  单项抗-HBc阳性,见于下列情况:

①HBV急性感染后的恢复早期(窗期),HBsAg消失,抗-HBs尚未出现。

②获得免疫后-HBs消失,或低于检出水平。

③HBsAg携带者,HBsAg在检出水平以下。

④抗-HBc被动由母体通过胎盘转至胎儿。

HBeAg为HBV

  四、HBeAg为HBV复制的重要指标。

  存在于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血液中。

遇到HBsAg阴性而HBeAg阳性时,原因有:

①检测HBsAg的方法不敏感;②血清中类风湿因子(RF)的干扰;③HBsAg与已抗-HBs形成免疫复合物,测不出HBsAg;④在HBsAg消失或抗-HBs出现后,血清中仍有Dane颗粒,其外壳HBsAg被-HBs包裹,测不出HBsAg;  ⑤试剂及操作等因素,可致HBeAg假阳性。

HBV-DNA

  五、HBV-DNA及DNA-p  HBV-DNA阳性是表示HBV复制的最可靠指标。

近年用多聚酶链反应(PCR)这一体外DNA扩增技术,使灵敏度提高100倍以上(10FGfg/ml),可测出极微量的病毒。

HBV-DNA-p是HBV核心所具有的DNA-p,在病毒复制过程中起逆转酶作用。

DNA-p活性是表示HBV复缺点活力的重要指标。

HBV-DNA及DNA-p检测有助于判断HBV感染者病毒复制程度及传染性大小,较灵敏评价抗病毒药物的疗效。

  总之,HBV标志出现的顺序为  HBsAg、HBeAg、抗-HBc-(抗-HBcIgM、抗-HBcIgG)、抗-HBe、抗-HBs,同时检测以上各项可说明HBV感染所处的阶段。

编辑本段发病机理

  乙型病毒性肝炎侵入肝细胞过程

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很复杂,研究资料不少,但迄今尚未完全阐明。

目前认为其肝细胞损伤不是HBV在肝细胞内复制的结果,而是由T细胞毒反应所介导。

人感染HBV后,可引起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并激发自身免疫反应及免疫调节功能紊乱。

这些免疫反应对乙型肝炎的临床表现及转归有重要意义。

急性肝炎

  一.急性肝炎当免疫功能正常感染HBV后,其细胞毒性T细胞(Tc细胞)攻击受染的肝细胞,由破坏的肝细胞释放入血的HBV,而被特异性抗体所结合,且干扰素生成较多,而致HBV被清除,病情好转终归痊愈。

慢性活动性肝炎

  二.慢性活动性肝炎见于免疫功能有缺陷和免疫调节紊乱者。

感染HBV后,由于Tc细胞功能不正常,或特异抗体封闭部分肝细胞靶抗原而制约T细胞毒反应,致部分肝细胞损害。

干扰素产生较少,HBV持续复制。

特异抗体形成不足,肝细胞反复被HBV侵入,形成感染慢性化。

此外,肝细胞膜特异脂蛋白(Lsp)因HBV感染而形成自身抗原,刺激B细胞产生抗-Lsp(IgG型),在抑制性T细胞(Ts细胞)活性降低情况下,自身免疫性ADCC效应致肝细胞进行性损害。

慢性迁延性肝炎

  三.慢性迁延性肝炎和无症状HBsAg携带者当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在感染HBV,不能产生有效的免疫反应,致肝细胞损害轻微或不出现肝细胞损害。

尤其无症状HBeAg携带者,缺乏干扰素,不能清除病毒,以致长期携带HBV。

四.重型肝炎急性重型肝炎的发生,由于机体免疫反应过强,短期内T细胞毒反应迅速破坏大量感染HBV的肝细胞;或短期内形成大量抗原抗体复合物,激活补体,致局部发生超敏反应(Arthus反应),造成大块肝细胞坏死;肠源性内毒素的吸收,可致Schwartzman反应,使肝细胞发生缺血性坏死;加以α-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1和白三烯等细胞因子由单核巨噬细胞释放,促进肝细胞损伤。

  亚急性重型肝炎发病机制与急性重型肝炎相似,但进展较缓慢。

慢性重型肝炎的发病机制较复杂,有待进一步研究。

乙肝病毒携带者是不存在传染性的。

编辑本段怎样判断乙肝

  怎样判断乙肝传染性:

  乙肝的发病呈家族或单个散发,先天或出生时感染者,一般病毒携带往往呈慢性甚至终身携带,后天感染者的一般很少发生慢性乙肝。

从这个角度看乙肝的传染性主要是针对家族成员以及血液,血制品,手术,外伤等情况而言。

一般接触几乎不会导致HBV感染而引起慢性乙肝。

绝大多数的正常人,接触HBV后,体内都有正常的免疫临视系统及处理系统,病毒侵入体内,可及时被发现并于以清除,这样一个过程,大多数人都在不知不觉中进行和完成。

如果出现以下几情况,均可以为HBV处于高传染期。

  1,乙肝“三对”(HBV五项指标)检查时出现大三阳的情况,即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核心抗体(HBcAB)同时阳性,这是HBV经典组合模式。

其中E抗原阳性是HBV复制的直接证据,这种情况出现,表示体内有HBV复制,传染性强。

(分为乙肝表面抗原、表面抗体、E抗原、E抗体、核心抗体、乙肝前S1抗原)  2,乙肝“三对”检查,出现小三阳的情况即表面抗原,E抗体,核心抗体同时阳性。

同时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呈阳性,说明HBV有变异情况发生,虽然E抗原为阴性,但及HBV-DNA却为阳性,足以说明HBVAB处于复制状态传染强。

  3,乙肝“三对”检查,出现表面抗原,核心抗体为阳性,甚至于只有核心抗体为阳性时,HBV-DNA检测仍为阳性,这依然反映HBV仍处于复制状态,传染性强。

  4,乙肝“三对”检查,只有核心抗体为阳性,但核心抗体的免疫球旦白M(抗HBCIGM)为阳性,也说明具有传染性。

  5,乙肝“三对”检查,全部为阴性,但是肝功能异常,进一步检查HBV-DNA或抗HBCIGM为阳性,也可说明HBV仍具传染性。

  6,如果血液HBV检查没有发现阳性指证,但及肝功持续异常,经肝组织活检,发现HBVE抗原或核心抗体为阳性,仍可说明乙肝有传染性,衡量乙肝是否传染的最重要指标是HBR-DNA和E抗原,无论什么情况下,只要这两项呈阳性,就可认为,具有传染性。

编辑本段预防

  应采取以疫苗接种和切断传播途径为重点的综合性措施。

  一.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的应用在目前HBsAg携带者广泛存在,传染源管理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控制和预防乙型肝炎,关键性措施是用乙肝疫苗预防。

我国已将乙肝疫苗接种纳入计划免疫,此外下列人群亦为乙肝疫苗接种的适应症:

①HBsAg阳性,特别是HBeAg同时阳性母亲所生的新生儿;②乙肝高发区3岁以下幼儿;③医务人员,接触血液的人员;④多次接受输血及血制品的患者;⑤HBsAg阳性者家庭成员,尤其是配偶,凡是患有急性或慢性疾病或对福尔马林和抑菌剂硫柳汞过敏者禁用。

  接种乙肝疫苗因人而异我国应用的免疫剂量和程序;①HBsAg阳性孕妇的新生儿用30μg免疫3针;②HBsAg阴性孕妇的新生儿第1针为30μg,第2、3针各为10μg;③高危人群,如肾透析患者和其他职业性与乙肝密切接触者用20μg免疫3针;④其他一般易感人群(包括儿童、成人)10μg免疫3针。

以上均按0、1、6月免疫程序,但新生儿第1针应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免疫效果更好。

也有用0、1、2月免疫程序者。

目前多主张对高危人群(尤其HBsAg阳性,同时HBcAg阳性孕妇的新生儿;意外受HBV感染,如被HBsAg阳性血液污染的针头刺伤或被HBsAg阳性血液溅入眼结膜或口腔粘膜或输入HBsAg阳性血液、手术刀损伤皮肤等),一般应立即(24小时之内)肌肉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

如HBIG每毫升含抗-HBs200IU以上者可注射0.5~0.7ml/kg。

  目前国内生产的HBIG,其抗-HBs含量为每毫升60~160IU(多数100IU),因此用量为0.075~0.2ml/kg(依含量不同而定)。

剂量以能使体内抗-HBs达100mIU/ml以上为度(有保护作用)。

注射HBIG后,要接种乙肝疫苗3针,第1针30μg,第2、3针各10μg,按0、1、6月程序接种。

乙肝疫苗注射部位以上臂三角肌肌肉注射为宜。

乙肝疫苗副作用很轻,多为局部疼痛,偶有红肿或硬结,可有发热、疲乏者。

>38℃者1.8%,罕见引起格林-巴利综合征(0.5/10万)。

关于加强注射问题,意见不一致。

由于接种3针后抗体可维持3~5年,若测定抗-HBs≤10mIU/ml,加强1次(10或20μg),遇有下列情况应予加强免疫:

如高危人群,包括医务人员,特别是血透析工作者;经常接受血制品者;配偶中一方为HBcAg阳性者,包括已注射过疫苗的另一方。

  乙肝疫苗可与其他疫苗如百白破、卡介苗、麻疹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等任何一种计划免疫制品联合免疫,未见明显互相干扰作用。

接种乙肝疫苗后,有5%~15%接种者无应答,不产生抗-HBs。

是当前研究的一个热点。

免疫无应答主要是于HBsAg孕妇的新生儿中。

孕妇血清HBV-DNA含量高,是导致免疫失败的主因。

也有认为无应答者已有HBV的感染。

是否与HBV突变株有关,有待研究。

  二.切断传播途径重点在于防止通过血液和体液传播。

措施为:

①注射器、针头、针灸针、采血针等应高压蒸气消毒或煮沸20min;②预防接种或注射药物要1人1针1筒,使用1次性注射器;③严格筛选和管理供血员,采用敏感的检测方法;④严格掌握输血和血制品。

小三阳也就是说乙肝病毒携带者是不存在传染性的。

编辑本段乙肝疫苗

乙肝疫苗种类

  目前临床上应用的乙肝疫苗主要有以下几种:

  血源性乙肝疫苗   此疫苗是用无症状的HBsAg携带者的血液制成,故称血源性乙肝疫苗。

它的制备步骤大致是:

采用高滴度HBsAg阳性携带者血液,分离出血浆并除去其中有感染的HBV颗粒后,再将HBsAg予以浓缩与纯化,充分灭活,以消灭其中可能存在的一切已知病毒和消除HBsAg表面可能存在的全部宿主蛋白,然后添加佐剂及防腐剂而成。

为确保疫苗的安全,每一阶段均取样做无菌试验、热源试验及动物安全试验等,以检查疫苗中有无其他病原体及血液中的抗原物质。

此种疫苗的免疫原性与安全性均已获得解决,但尚有一些缺点:

①为防止可能存在的某些病原体在制备过程中逃避灭活,采用了严格、复杂且费时的物理与化学方法纯化HBsAg抗原与灭活措施,使制备成本提高而疫苗产量不高;②随着乙肝疫苗长期而广泛的使用,无症状HBsAg携带的数目势必逐渐减少,最终将难以再用他们的血液制备疫苗。

  基因工程疫苗   利用基因工程研制重组DNA乙肝疫苗,曾先后研制过大肠杆菌系统、啤酒酵母细胞系统、哺乳动物细胞系统和牛痘病毒系统的重组乙肝疫苗。

目前多用酵母基因的重组疫苗。

其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免疫应答特点与血源性乙肝疫苗基本相似,且多无严重的不良反应。

尽管它含酵母蛋白不超过1%,但对其产生变态反应的担忧尚未完全排除。

  含前S蛋白的乙肝疫苗   目前临床上应用的血源性疫苗与基因工程疫苗,均只含HBsAg蛋白,当证实S蛋白能增强HBsAg的免疫应答后,又注意到单纯只含HBsAg蛋白的疫苗对血液透析病人与新生儿免疫效果较差时,遂生产出添加前S蛋白的酵母源性重组乙肝疫苗,它确能明显地增强免疫应答。

乙肝疫苗常见问题

  哪些人需要接种乙肝疫苗?

   接种乙肝疫苗的重点群体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新生儿,一部分是成年人。

现在新生的小孩都实行计划免疫,新生儿一出生就接种乙肝疫苗,基本可以确保将来不得乙肝。

成人打疫苗前需先进行化验,化验结果显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表面抗体和核心抗体均阴性,转氨酶正常才可以接种乙肝疫苗。

但一般来说为保险起见,凡没有感染过乙肝病毒、自身乙肝抗体不足者都应该注射乙肝疫苗。

乙肝患者及乙肝病毒携带者因已经感染了乙肝病毒则没有必要打乙肝疫苗。

  接种乙肝疫苗的正确方法是什么?

  乙型肝炎疫苗全程接种共3针,按照0、1、6个月程序,即接种第1针疫苗后,间隔1及6个月注射第2及第3针疫苗。

对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应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10μg乙型肝炎疫苗,可显著提高阻断母婴传播的效果,间隔1和6个月分别接种第2和第3针乙型肝炎疫苗;对乙肝表面抗原阴性母亲的新生儿可用5μg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对新生儿时期未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的儿童应进行补种;对成人建议接种20μg乙型肝炎疫苗。

  接种乙肝疫苗后应注意什么?

  不能因为已接种乙肝疫苗就对肝炎掉以轻心,注射疫苗后产生的乙肝表面抗体滴度在10mIU/ml以上的人,才能起有效的预防作用。

注射乙肝疫苗后所产生的抗体只能预防乙肝病毒感染,对诸如甲、丙、丁、戊肝等病毒性肝炎是没有预防作用的。

同时,全程接种乙肝疫苗后并不是都能完全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生活中仍应注意避免与乙肝病人(不是携带者)的排泄物、血及分泌物接触。

注射疫苗后产生的保护性抗体也不是永久性的,应在医生指导下再加强注射。

每个接种者接种乙肝疫苗后抗体水平有高有低,持续时间有长有短。

要说明的是小三阳也就是说乙肝病毒携带者是不存在传染性的。

接种乙肝疫苗

  1、接种乙肝疫苗因人而异,我国应用的免疫剂量和程序:

  ①HBsAg阳性孕妇的新生儿用30μg免疫3针;  ②HBsAg阴性孕妇的新生儿第1针为30μg,第2、3针各为10μg;  ③高危人群,如肾透析患者和其他职业性与乙肝密切接触者用20μg免疫3针;  ④其他一般易感人群(包括儿童、成人)10μg免疫3针。

  以上均按0、1、6月免疫程序,但新生儿第1针应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免疫效果更好。

也有用0、1、2月免疫程序者。

目前多主张对高危人群(尤其HBsAg阳性,同时HBcAg阳性孕妇的新生儿;意外受HBV感染,如被HBsAg阳性血液污染的针头刺伤或被HBsAg阳性血液溅入眼结膜或口腔粘膜或输入HBsAg阳性血液、手术刀损伤皮肤等),一般应立即(24小时之内)肌肉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

如HBIG每毫升含抗-HBs200IU以上者可注射0.5~0.7ml/kg。

目前国内生产的HBIG,其抗-HBs含量为每毫升60~160IU(多数100IU),因此用量为0.075~0.2ml/kg(依含量不同而定)。

剂量以能使体内抗-HBs达100mIU/ml以上为度(有保护作用)。

注射HBIG后,要接种乙肝疫苗3针,第1针30μg,第2、3针各10μg,按0、1、6月程序接种。

乙肝疫苗注射部位以上臂三角肌肌肉注射为宜。

乙肝疫苗副作用很轻,多为局部疼痛,偶有红肿或硬结,可有发热、疲乏者。

>38℃者1.8%,罕见引起格林-巴利综合征(0.5/10万)。

关于加强注射问题,意见不一致。

由于接种3针后抗体可维持3~5年,若测定抗-HBs≤10mIU/ml,加强1次(10或20μg),遇有下列情况应予加强免疫:

如高危人群,包括医务人员,特别是血透析工作者;经常接受血制品者;配偶中一方为HBcAg阳性者,包括已注射过疫苗的另一方。

 2、乙肝疫苗可与其他疫苗如百白破、卡介苗、麻疹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等任何一种计划免疫制品联合免疫,未见明显互相干扰作用。

接种乙肝疫苗后,有5%~15%接种者无应答,不产生抗-HBs是当前研究的一个热点。

  免疫无应答主要是于HBsAg孕妇的新生儿中。

孕妇血清HBV-DNA含量高,是导致免疫失败的主因。

也有认为无应答者已有HBV的感染。

是否与HBV突变株有关,有待研究。

  二、切断传播途径重点在于防止通过血液和体液传播。

措施为:

  ①注射器、针头、针灸针、采血针等应高压蒸气消毒或煮沸20min;  ②预防接种或注射药物要1人1针1筒,使用1次性注射器;  ③严格筛选和管理供血员,采用敏感的检测方法;  ④严格掌握输血和血制品指征;  ⑤食具、洗漱刮面用具专用。

编辑本段传播途径

  乙肝病毒几种传播途径  HBV可通过血液、精液、乳汁等各种体液排至体外。

然后通过以下途径传染易感者。

  1、血液或血制品:

其中医源性感染占首位。

注射器的针头、手术器械,尤其是输血和血制品,可使乙肝病毒侵入体内。

所以主要途径是“病从血入”。

  2、母婴围产期传播:

母婴传播是HBSAG家庭聚集性的起因。

母亲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尤其HBEAG(+)和HBV-DNA(+)时婴儿受染十分常见。

  3、性接触亦可可能传播乙肝,但不会经呼吸道传播。

编辑本段病理改变

  

肝脏病变最明显,弥散于整个肝脏。

基本病变为肝细胞变性、坏死、炎性细胞浸润,肝细胞再生,纤维组织增生。

急性肝炎

  ①肝细胞有弥漫性变性,细胞肿胀成球形(气球样变),肝细胞嗜酸性变和嗜酸性小体;②肝细胞点状或灶状坏死;③肝细胞再生和汇管区轻度炎性细胞浸润。

  黄疸型与无黄疸型肝脏病变只是程度的不同,前者可出现肝内淤胆现象。

慢性肝炎

  ①慢性迁延性肝炎与急性肝炎相同,程度较轻,小叶界板完整。

②慢性活动性肝炎较急性肝炎重,常有碎屑坏死,界板被破坏,或有桥样坏死。

严重者肝小叶被破坏,肝细胞呈不规则结节状增生,肝小叶及汇管区有胶原及纤维组织增生。

重型肝炎

  1.急性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