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三首咏蝉诗.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971221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唐代三首咏蝉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唐代三首咏蝉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唐代三首咏蝉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唐代三首咏蝉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唐代三首咏蝉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唐代三首咏蝉诗.docx

《唐代三首咏蝉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唐代三首咏蝉诗.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唐代三首咏蝉诗.docx

唐代三首咏蝉诗

唐代三首咏蝉诗

2010-08-1212:

40:

20|

虞世南的《蝉》,是唐人咏蝉诗中时代最早的一首。

全诗共四句:

垂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这是托物寓意、精巧深刻的小诗。

自古以来就为后人所传诵。

前两句写实,首句写出蝉的形状与食性。

“垂”,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象下垂的冠缨。

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栖高饮露,故说“饮清露”。

次句写蝉声之远传。

着一“疏”字,把枝干挺拔的梧桐写出,“流响”状蝉声的长鸣不已,悦耳动听,着一“出”字,把蝉声传送的意态形象化了,仿佛使人感受到蝉声的响度与力度。

后两句是全诗比兴寄托的点睛之笔。

它是在上两句的基础上引发出来的诗的议论。

蝉声远传,一般人往往以为是藉助于秋风的传送,诗人却别有会心,强调这是由于“居高”而自能致远。

这种独特的感受蕴含一个真理:

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例如

权势地位、有力者的帮助),自能声名远播。

两句中的“自”字、“非”字,一正一反,相互呼应,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表现出一种雍容不迫的风度气韵。

诗中比拟既形象又传神,达到虚与实、情与理的完美统

这里,使我想起儿童时代,手里拿着一根长长的竹竿,上面绑着用牛尾做的圈套,痴呆呆地站在树下,望着停息在高高的树梢上的蝉,想捉又捉不到,只好看着它得意地鸣叫的境界。

至今我仍能想象到它震动耳鼓的鸣声。

儿时只知道贪玩,不知道能引申出这样一番道理:

蝉的鸣叫传出去很远很远,不是由于借助秋风的力量,而是因为自身的努力,站到了高挺洁拔的树上的缘故。

一个人的声名远播,要凭自己的品德和才学,不是靠权势地位所能达到的。

这个世界很奇怪,立身自好,品格高洁,有独立人格的人,不会为扬名去巴结权势,结果他们声望很高,相反,道德低下,腹中空空的草包,即使攀附上某种势力,也不会名声高远。

历史上不乏昏庸无能之辈,仅凭关系凭继承凭钻营,就享受到尘世的荣华富贵,但他们永远得不到崇高的声名。

几千年的文明进化,几千年的美好憧憬,促进人类智慧发展到能上天揽月下洋捉鳖的水准,多少次划时代的进步,使许多古老的东西渐渐绝迹,作战时再看不到血迹斑斑的矛和盾,生活中早就不用笨重的石块和青铜。

然而有一个现象却发人深思,就是人类的精神领域里,不些东西似乎隔千年而依然如故。

庸俗、卑劣、自私等丑陋的行径,依然司空见惯,凭借秋风以扬名,攀附权贵以出头的,历来不断,所以古人的诗文仍能引起今人思想上的共鸣。

人们常用文如其人”来评价一个人的道德文章。

虞世南的文就像他的人一样,时人称赞他的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为五绝。

诗人笔下的蝉”就是他自我意识的表露。

同是唐代诗人,同样作咏蝉诗的,还有初唐文坛四杰之一的骆宾王。

他的《咏蝉》诗是: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当时骆宾王任侍御史,因上疏论事,政见不合,触怒了武则天,遭到诬陷,以莫须有的贪赃罪名下狱。

这首诗是他在狱中听蝉鸣有感而作。

全诗虽写蝉声,却处处浸透着一种低沉、压抑的情绪。

诗一开始即点出秋蝉高唱,触耳惊心。

接下来就点出诗人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

这起二句在句法上用对偶句,在作法上则用起兴的手法,以蝉声来逗起客思。

三、四两句,一句说蝉,一句说自己,用不堪”和来对”构成流水对,把物我联系在一起。

诗人几次讽谏武则天,以至下狱。

大好的青春,经历了政治上的种种折磨已经消逝,头上增添了星星白发。

在狱中看到这高唱的秋蝉,还是两鬓乌云,两两对照,不禁自伤老大,同时更因此回想到自己的少年时代,也何尝不如秋蝉的高唱,而今一事无成,甚至入狱。

就在这十个字中,诗人运用比兴的方法,把这份凄侧的感情,委婉曲折地表达了出来。

接下来五六两句,纯用比”体。

两句中无一字不在说蝉,也无一字不在说自己。

露重”风多”比喻环境的压力,飞难进”比喻政治上的不得意,响易沉”比喻言论上的受压制。

蝉如此,我亦如此,物我在这里打成一片,融混而不可分了。

咏物诗写到如此境界,才算是寄

托遥深”。

第七句仍用比体。

秋蝉高居树上,餐风饮露,有谁相信它不食人间烟火呢?

这句诗人自喻高洁的品性,不为时人所了解,相反地还被诬陷入狱。

无人信高洁”之语,也是对坐赃的辩白。

在这样的情况下,有哪一个来替诗人雪冤呢?

卿须怜我我怜卿”,只有蝉能为我而高

唱,也只有我能为蝉而长吟。

末句用问句的方式,蝉与诗人又浑然一体了。

全诗从客观到主观,层层深入地状物抒情,情绪由静静的沉思而发展到不可抑制的呐喊。

痛而不悲,失望而不消极,在古人写自己不如意的诗作中,属上乘之作。

我国封建社会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专制,帝王的思想方法笼罩着主观的阴云,只听朗朗颂词,不听逆耳忠言。

就是士人的想法与说法和帝王君主不一致,也可以给其定罪。

所以几千年的封建社会,文字狱、言论狱,触目惊心,屡见不鲜。

落魄自持,秉性高洁,敢于直言的骆宾王,遭此劫难实属必然。

我仿佛看到衣衫褴褛的诗人,站在铁窗之下,听秋蝉高鸣,感叹自己身陷囹圄,倍受折磨,青春消逝,白发增添,为此而仰天长叹: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诗言志,是心湖的涟漪,是灵魂的流泉。

《咏蝉》是骆宾王作于患难之中,故不同于虞世南平心高论,哲理丰厚,而是感情充沛,言词激烈,取譬明切,寄托遥深,特别引起历代受压抑的士人的思想共鸣。

在唐代,除上述两位诗人外,还有一位著名诗人曾作诗咏蝉,他就是李商隐。

他的《蝉》诗是: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李商隐是晚唐艺术成就很高的诗人,这首五言律诗,借秋蝉自寓身世之感,是他运用托物寄兴”手法的杰作。

诗中的蝉,也就是作者

自己的影子。

首句闻蝉鸣而起兴。

“高”指蝉栖高树,暗喻自己的清高;蝉在高树吸风饮露,所以“难饱”,这又与作者身世感受暗合。

由“难饱”而引出“声”来,所以哀中又有“恨”。

但这样的鸣声是白费,是徒劳的,因为不能使它摆脱难饱的困境。

这是说,作者由于为人清高,所以生活清贫。

虽然向有力者陈情,希望得到他们的帮助,最终却是徒劳的。

这样结合作者自己的感受来咏物,会不会把物的本来面貌歪曲了呢?

比方蝉,本来没有什么“难饱”和“恨”,作者这样说,不是不真实了吗?

咏物诗的真实,是作者感情的真实。

作者确实有这种感受,借蝉来写,只要“高”和“声”是和蝉符合的,作者可以写出他对“高”和“声”的独特感受来,可以写“居高声自远”虞(世南《咏蝉》),也可以写“本以高难饱”,这两者对两位不同的作者都是真实的。

接着,从“恨费声”里引出“五更疏欲断”,用“一树碧无情”来作衬托,把不得志的感情推进一步。

蝉的鸣声到五更天亮时,已经稀疏得快要断绝了,可是一树的叶子还是那样碧绿,并不为它的“疏欲断”而悲伤憔悴,显得那样冷酷无情。

作者责怪树的无动于衷,是为抒发自己的胸中的悲愤和不平。

接下去来一个转折,抛开咏蝉,转到自己身上。

“薄宦”,指小官。

作者当时在各地当幕僚,经常在各地流转,好像大水中的木偶到处漂流。

这种不安定的生活,使他怀念家乡。

“田园将芜胡不归”,更何况家乡田园里的杂草和野地里的杂草已经连成一片了,作者思归就更加迫切。

这两句好像和上文的咏蝉无关,暗中还是有联系的。

“薄宦”同

髙难饱”、恨费声”联系,小官微禄,所以难饱费声。

经过这一转折,上文咏蝉的抒情意味就更明白了。

末联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又回到咏蝉上来,用拟人法写蝉。

蝉呵,多劳你给我敲警,但是我一家的生活本来和你一样的清苦。

”诗的这个末尾与首句本以高难饱”前后相呼应。

诗人与蝉儿同病相怜,而世事的无绩又只能使诗人引秋蝉为同类,从蝉鸣中得到理解,然而牢骚归牢骚,不平归不平,坚守高洁清白的品格,也只能坚守不移,这是从诗人的强烈而明确的爱憎中,可以感觉到的。

这也使全篇一开一合极为严谨。

感伤身世之作是李商隐诗的重要内容之一。

这首诗集中体现了诗人托物寄兴”、为情而造文”的艺术特点。

本诗借与蝉对话的形式咏物起兴,兴之所至充溢着作者的情思,那忧郁感伤的调子,感叹个人的沦落,世道衰败的情绪,透露着深厚的情味,使人读来有无尽的回味之感。

上面三首诗都出于唐代,都是咏蝉寄意之作,由于作者的气质、地位、遭遇的不同,寄托了各人不同的思想情感理想志趣,构成了不同个性特征的艺术形象。

有人评价说:

虞世南是清明人谈论真理,

骆宾王是患难之人诉说隐痛,而李商隐则是不满现实的牢骚话。

”他

们都如歌德所说:

我写诗向来不弄虚作假。

三位诗人同是写蝉,我们看到的却是三位诗人各自的影子。

他们

在艺术上达到了虚实结合,情理统一,情真意切,因而感人肺腑,成

为唐代咏蝉诗的三绝。

在唐代诗歌中,有三首咏蝉诗各具特色,读后深受感动。

同是咏

蝉,同一意象,但却表达出不同的感情。

一个诗歌意象主要表现作者

的情感和意志。

作家的个性、经历不同,即便是同一意象也会表现出

各异的风格。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到唐代达到了顶峰,这一时代诗歌无

论从情感表达还是艺术手法上都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咏蝉的诗很

多,在唐代有三首对后世的影响较大,分别是虞世南的《蝉》、骆宾

王的《在狱咏蝉》和李商隐的《咏蝉》。

我们分别来感受这三首相同

题材的诗歌所传达的不同情感。

虞世南是贞观宫廷中最杰出的诗人。

他沉静寡欲,笃志好学,兼善诗文,少年时得到南陈文学家徐陵的赞

誉。

入隋后,和其兄虞世基名震京都,被时人当作陆机、陆云兄弟。

在隋代深得炀帝的器重,炀帝深爱其才华,当作重要的文学侍从。

唐后,任秦王府参军,后转记室,迁太子中舍人,为亲王府十八学士

之一。

秦王即位,为弘文馆学士,官至秘书监。

虞世南的一生仕途畅

达,深得统治者重用。

其诗风清新雅正、圆融整丽,大多数为歌功颂

德之作。

他善于写景咏物,《蝉》就是其咏物诗中出色的一首: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蝉历来在文人墨客心目中是清高的象征,虞世南也不例外。

此诗的前两句正面描写蝉的形象与特征。

“垂緌”一词显示出诗人对蝉观察的仔细,而且用人比蝉,用笔独特。

緌是古人用来固定冠的系在颔下的下垂的带子,而诗人用此来比喻蝉在吮吸清露时的样子。

古人早已用“餐风饮露”来比蝉的清高,从而也比高尚之人。

屈原在《离骚》中有这样的诗句: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在此,诗人互比,将蝉比人,又将人比蝉,体现其手法高妙。

蝉以其叫声著名,所以诗人用“流响”来描写其声音,而且这种声音是从高大的梧桐树上传出的。

庄子在《逍遥游》中所描写的鹓鶵非梧桐不止,鹓鶵与梧桐都是清高的象征。

后两句带有说理的成分,说明蝉声传播的遥远不是凭借秋风,而是自己所处位置之高的原因。

诗人在此以蝉来比自己的个性。

此为咏物以自喻。

所以清人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说:

“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

”骆宾王天姿聪颖,七岁因对客咏鹅,才名远播,有神童之誉。

他生活在高宗武后时期,初唐四杰之一。

他在穷极无聊中渡过其早年生活。

约在高宗龙朔元年,被道王李元庆辟为府属。

龙朔三年,朝廷诏令荐举人才,李元庆让他陈述己能,他却耻于干进(《自叙状》),不久即离开了元庆幕,赋闲齐鲁。

高宗乾封二年(667)授奉礼郎,东台详正学士。

咸亨元年(670),因事被谪,从军西域,在塞外游历两三年后返回,又在蜀中游宦多年。

仪凤四年(679)迁侍御史,又被诬坐赃下狱。

出狱后于永隆二年(681)除临海丞,后弃官居扬州,光宅元年(684),徐敬业在扬州暴动,辟骆为艺文令,写下了著名的《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不久徐兵败,骆下落不明,或云死于乱军,或云出家为僧。

《唐诗纪事》载:

“宋之问贬黜放逐江南,游灵隐寺,夜月极明,长廊行吟曰:

鹫岭郁岧(ti0)嶤(y血),龙宫锁寂寥。

’久不能续。

有老僧照明灯曰:

“少年夜久不寐,何也?

”之问对曰:

“偶欲题此寺,而兴思不属。

”即曰:

“何不云:

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之问愕然,讶其遒丽,迟明更访之,则不复见。

寺僧有知者曰:

“此乃骆宾王也。

”骆宾王的一生坎坷不遇,他的《在狱咏蝉》为托物言志的名篇: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此诗的写作背景在其序文中表露非常清楚:

“余禁所禁垣西,是法曹厅事也,有古槐数株焉。

虽生意可知,同殷仲文之枯树;而听讼斯在,即周召伯之甘棠。

每至夕照低阴,秋蝉疏引,发声幽息,有切尝闻。

岂人心异于曩时,将虫响悲乎前听?

嗟乎,声以动容,德以象贤。

故洁其身也,禀君子达人之高行;蜕其皮也,有仙都羽毛之灵姿。

候时而来,顺阴阳之数;应节为变,审藏用之机。

有目斯开,不以道昏而昧其视;有翼自薄,不以俗厚而易其真。

吟乔树之微风,韵姿天纵;饮高秋之坠露,清畏人知。

仆失路艰虞,遭时徽纆。

不哀伤而自怨,未摇落而先衰。

闻蟪蛄之流声,悟平反之已奏;见螳螂之抱影,怯危机之未安。

感而缀诗,贻诸知己。

庶情沿物应,哀弱羽之飘零;

道寄人知,悯余声之寂寞。

非谓文墨,取代幽忧云尔。

”唐高宗仪凤

三年(678)诗人迁任侍御史,因上疏论事,触怒武后,被诬下狱,

诗作于此时。

第一二句写蝉与自己。

西陆”为秋天,《隋书天文志》:

日循黄道东行……行东陆谓之春,行南陆谓之夏,行西陆谓之秋,行北陆谓之冬。

”秋蝉的唱声不像夏天的声音那样有力清脆,而有点凄惨了。

这样就引起了作为囚犯的诗人对故土的怀恋。

南冠”指代囚犯,典出

《左传成公九年》。

第三句写蝉,他看见黑色的蝉,而不堪自己白头。

第四句语意双关,白头本来指自己,由于含冤入狱,忧愁头白。

其实有用《白头吟》诗意。

《白头吟》是一首汉代诗歌,普遍认为是乐府诗,题材为弃妇诗。

但葛洪在《西京杂记》中记录司马相如要娶茂陵女,卓文君有感而作。

此处用来象征诗人自己被君主的抛弃,这就是以男女关系来比君臣关系。

第五句和第六句写蝉也是写自己,仍然用比喻象征的手法。

最后两句对黑暗的世道进行了控诉。

此诗仍然用蝉的高洁来象征自己。

但此处却写秋蝉,流露出无限凄惨之意。

李商隐是一位遭遇坎坷、身世极为落寞凄凉的诗人。

他九岁时,

父亲去世,家境极为艰难,他在家随堂叔学习。

二十五岁时中进士,

但此后却由党争的原因,一生处于两党斗争的夹缝中,在为人做幕僚

中度过了坎坷的大半生,在四十六岁时郁郁而死。

李商隐是晚唐感伤

诗人之一,他的诗歌寓意含蓄,诗意朦胧,故而吸引了无数的读者、

研究者的兴趣。

他的咏物诗《咏蝉》也非常出色: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第一二句写蝉由于居高而难饱”比自己才才华出众而却不能被重用。

声音传得再远也是徒劳”所以这种居高与声远只能给自己带来更多的恨”。

三四句写尽管蝉的叫声怎样的撕心裂肺,悲痛欲绝但树木却是无情之物,它并不理解蝉的叫声。

也即自己不能被人理解,知音难遇。

五六句用两个典故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忧伤,由蝉转向自己。

第五句典出《战国策齐策》桃梗和偶人的对话。

自己一生无法摆脱飘零之苦。

第六句出自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田园将芜胡不归”,产

生归隐之想。

最后两句写自己和蝉取得了共鸣,蝉启发了诗人,明白

了道理。

情高志洁之人在污浊之社会难以生存。

总观三首咏蝉诗,清人施补华的评价后人无有出其右者:

三百篇

比兴为多,唐人犹得此意。

同一咏蝉,虞世南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

比兴不同如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