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金榜行动答案.docx
《数学金榜行动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金榜行动答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数学金榜行动答案
数学金榜行动答案
【篇一: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带课后反思】
教
__学__新__理__念(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育__人__新__方__
案
工删加)(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
第1课时认识厘米用厘米量
【教学内容】哪些信息?
教材第2~3页例1~例3及相对应的“做引导学生说:
古人用张开的手臂(叫一庹)一做”和练习一第1~2题。
丈量石头的宽度,以一拃或脚长为标准量物
【教学目标】体的长度。
1.在实践操作活动中,体会统一长度单师:
你觉得他们的这些方法怎么样?
现位的必要性,了解长度单位的形成过程。
在我们就用一作单位,量一量桌子的长度。
2.通过学生的观察、探究等学习活动,师生共同测量课桌的长。
让学生在亲身经历的创造活动中,建立起对交流汇报:
课桌的长是几拃?
长度单位的理解。
师:
我量了只有3拃,我们量的都是同
3.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样的课桌,为什么量的结果不一样呢?
1厘米的长度概念,能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让学生充分发表看法,使他们逐步明白:
(限整厘米)。
每个人一拃的长度不同,进行测量后,量的
【教学重点】结果也不同。
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会用刻度尺量师:
要怎样才能得到相同的结果呢?
你物体的长度。
有什么好的方法?
【教学难点】师:
这就需要统一长度单位,这节课我让学生初步估测、意识、体验1厘米的们一起来认识长度单位。
实际长度,并形成直观印象。
2.整体感知,认识厘米。
【教学准备】
(1)观察尺子,认识刻度。
多媒体课件、尺子、纸条、铅笔等。
师:
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尺子,把你的
【教学过程】尺子和同桌的比较一下,观察它们有什么相
一、谈话引入同点呢?
师:
同学们,你和老师比一比,谁高,师:
在刻度尺上找到“0”刻度,“0”刻度谁矮?
高多少,矮多少?
比划一下。
你能知在什么地方?
表示什么意思?
道具体高多少,矮多少吗?
(2)认识1厘米。
“高多少”“矮多少”其实是在比较人师:
请同学们在你的尺子上,找出1厘体的长度,这就要使用长度单位。
米,看看还有哪段是1厘米。
二、探究新知师:
(边讲解边示范加手势):
从刻度2
1.统一长度单位。
到刻度3之间这一大格的长度也是1厘米,师:
古代的人没有发明长度单位的时候,从刻度3到刻度4之间,这一大格的长度也他们是怎么做的呢?
是1厘米?
?
你们发现了什么?
(出示例1情境图)观察这些图,你了解到学生:
每一个大格的长度都是1厘米。
师:
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课堂小结】
厘米呢?
让学生自由发言。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3)认识几厘米。
【课后作业】
师:
刚才同学们认识了1厘米,那现在完成《金榜行动》相应的练习。
老师要增加难度了,看从刻度0到3的长度【教学反思】
是几厘米,从刻度0到7呢?
这节课我紧紧抓住让学生建立1厘米的
学生讨论交流。
空间观念和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这
3.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
一重难点来设计的,针对这两个方面我进行
(1)每人发一张纸条,请同学们估计大约了认真的思考,第一、设计的活动是否有利有多长,再用刻度尺量一量。
于学生真正形成空间观念;第二、设计的活
(2)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测量的。
动学生是否有兴趣。
基于以上的思考,我在
(3)让学生测量下面物体的长度:
课前为学生准备了一些物品,有回形针、铅数学书的长、宽,铅笔的长。
(教师巡视笔、小棒,我希望学生通过自己喜欢的物品,指导)把抽象的概念厘米进行物化、形象化,从而
三、拓展延伸学会应用达到建立一厘米的空间观念和体会、统一长
1.完成教材第4页“做一做”。
度单位的必要性。
2.练习一的第1~2题。
第2课时认识米用米量
【教学内容】结果。
)
教材第4页例4、例5及第4页“做一师:
那么,量比较长的物体,用什么尺做”和练习一第3~5题。
子方便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米作单位量
【教学目标】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
1.认识米和米尺,建立米的长度观念,板书课题:
认识米用米量
学生用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知道1米二、探究新知
=100厘米。
1.认识米,感受米。
2.联系生活实际,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师:
(教师拿出米尺)同学们,这是米尺,度,探究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它的长度是1米。
3.通过同学之间的合作,培养动手操作学生观察自己带来的1米长的卷尺,发的能力和合作意识。
现和教师1米长的直尺的刻度是一样的。
【教学重点】师:
1米到底有多长呢?
使学生学会用米尺量物体的长度。
让学生同桌两人,一人伸直双臂,一人
【教学难点】用米尺量,发现伸直的两臂的长度大约是1体验1米的实际长度,并形成直观印象。
米。
【教学准备】师:
你们能用手中的米尺量一量从地面刻度尺、米尺、卷尺、折尺等。
到讲台的什么地方是1米吗?
【教学过程】学生用米尺测量。
发现从地面到讲台桌
一、复习导入面的高度也是1米。
1.师:
测量物体的长度用什么工具?
已师:
大家仔细观察,看看1米有多长,经学过的长度单位是什么?
用两个手指比一然后,说说我们周围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比1厘米有多长,2厘米、3厘米呢?
1米。
2.师:
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时应注意2.课件播放生活中一些大约是1米的物什么问题?
(让一名学生量一张纸条的长度。
)体,让学生感知一下。
3.找一名同学来量讲台桌面的长。
(学3.认识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
生用自己的厘米尺量很不方便,不容易得出师: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厘米,1厘米有
多长呢?
【课堂小结】
同学用两手指比一下,教师在黑板上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米长的线段的上面并排画出1【课后作业】
1米有多长呢?
同学们用两手比一下,那么完成《金榜行动》相应的练习。
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教学反思】
师:
(出示折尺)这是一把折尺,伸直正好本节课是学生在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后,是1米,与1米的直尺相比,一样长。
看一又要认识的一个新的长度单位—米。
这节课看这把折尺上有多少厘米。
10厘米,20厘米,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因为他们对于一米到30厘米?
?
100厘米。
再看看这把1米的直底有多长心里完全没有数。
所以,我为学生尺,1米里面有100厘米。
请同学们看看你设计了一些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建立1米的卷尺,1米里面也是有100厘米。
的概念。
让学生用厘米去量黑板的长度,接
(1)板书:
1米=100厘米着老师出示一把米尺,再告诉学生这就是1
(2)学生用直尺来量米尺,发现1米=100米,并让学生学着老师的样子张开两臂比划厘米。
着1米大约的长度,亲自体验一米的长度。
4.用米量再通过比较1厘米和1米的长度,进一步的
(1)用米尺测量教室的长、宽,同学的身使学生认识到,用米做单位是量比较长的物高等。
(分组活动)体。
(2)学生汇报测量结果
第3课时认识线段画线段
【教学内容】学生:
把细线的一端对齐,然后把线拉教材第5、6页的例题6、7、8及相对应直,再看另一端。
的“做一做”和练习一第6、7题。
师:
我们把这根细线拉直以后,就可
【教学目标】以看成一条线段。
1.初步认识线段,会用刻度尺量线段的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长,能用刻度尺画出指定长度的线段(限整厘1.在黑板上画一条线段。
米)。
2.通过观察、比较等学习活动,感知线师:
一条线段有长有短,说明线段是有段的特征,体验画线段的方法以及估算的方一定长度的,单独一条线段,为了表示它有法。
两个端点,而且不变形,我们在画的时候要
3.培养观察、想象、操作以及运用知识给它画上两个标志(在端点处画一点),用这个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特殊标志来表示它就是线段。
【教学重点】2.寻找线段。
认识线段和量线段。
师:
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的长方形纸,
【教学难点】平放在桌子上。
掌握线段的特征,会分辨线段。
师:
像长方形纸的四条边就可以看作线
【教学准备】段,尺子的边也可以看作是线段。
多媒体课件。
师:
同学们观察一下,在我们周围还有
【教学过程】哪些也可以看作是线段?
一、情境导入学生:
书本的边缘、窗户的边可以看作师:
请同学们每人拿出课前准备的细线段?
?
线,同桌相互比一比两根线的长短。
3.折线段。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交流结果。
师:
现在老师把这张长方形纸对折,然师:
现在请小朋友来介绍你们是怎样后展开,你发现了什么?
比的?
学生:
看到中间有条线段。
师:
中间这条折痕我们就可以看作线段。
师:
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长方形纸,折
一折看看怎样折折痕最长?
怎样折,折痕比
刚才老师折得短?
学生动手操作。
学生交流自己的折法,教师总结:
对角
折时,折痕最长。
4.画线段。
教师示范,学生模仿。
师:
谁来介绍一下线段有哪些特点?
学生:
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
三、巩固练习
1.判断下列哪些是线段。
2.下面的图形各由几条线段围成?
错误!
错误!
错误!
(3)条)3.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6、7题。
【课堂小结】师:
同学们,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今天我们认识了线段,知道了线段的两个特点,学会了画线段要从尺子“0”刻度开始画起,要画的线段是几厘米就到尺子几厘米的地方为止。
【课后作业】完成《金榜行动》相应的练习。
【教学反思】线段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难以理解,对此我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让学生观察、比较。
让学生通过拉一拉、比一比,体验线段“直”的特点和线段有两个端点,直观形象地帮助学生形成线段表象。
引导学生观察直尺、课本、黑板等物体的边,找一找、摸一摸,加深对线段的感受。
鼓励学生寻找、利用身边的工具画线段,让学生经历画线段的过程,通过交流,探索画线段的方法。
(6)条)
第4课时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教学内容】播放课件:
长颈鹿与小羊比本领的动画教材第7页例8及相对应的“做一做”。
片。
【教学目标】师:
在长颈鹿和小羊比本领时,为什
1.进一步强化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么长颈鹿赢了?
对不同物体的长度能正确选用长度单位。
学生:
因为长颈鹿长得高。
2.通过动手实践及小组合作交流,让学师:
长颈鹿到底有多高呢?
是4厘米生明确如何正确使用长度单位。
还是5米?
(由此引入新课)
3.培养学生观察、想象、估测能力,以二、探究新知
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想一想。
【教学重点】课件出示高大的长颈鹿图片。
根据物体长度的不同,会正确地使用长师:
你们在现实生活中见过长颈鹿吗?
度单位。
在哪里见过?
【教学难点】师:
联系实际想一想,你知长颈鹿比,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谁高?
【教学准备】学生:
长颈鹿比我高。
多媒体课件。
2.议一议。
【教学过程】师:
长颈鹿高5厘米,还是5米?
一、复习引入
(1)让学生小组合作,通过手势,比划感用手势比划出1厘米、5厘米、1米各有知5厘米和5米有多长,并在组内交流各自多长。
的想法。
3.说一说。
(2)让学生汇报自己的想法,可能有以下
几种情况:
①我大拇指的宽度大约1厘米,5厘米
就是5个1厘米,也就是用大拇指的宽量5
次的长度,这跟我的中指的长度差不多,长
颈鹿不可能那么矮,所以我觉得长颈鹿5米
高。
②我的尺子上从0到5的长度就是5厘
米。
这太短了,还没有长颈鹿的耳朵长,所
以我觉得长颈鹿不可能是5厘米,只能5米
高。
③我伸开双臂,两手之间的距离大约1
米,还没有长颈鹿的脖子长,我觉得长颈鹿
有好几个1米,应该是5米高。
④我的身高是1米多,还没有长颈鹿的
腿高,所以长颈鹿应该是5米高,而不可能
是5厘米高。
⑤4个小朋友的身高加起来差不多和长
?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颈鹿一样高,所以长颈鹿是5米高。
教师小结:
测量较短的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的物体,一般用米作单位。
三、课堂练习完成教材第7页的“做一做”。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确定括号里的长度单位的。
教师在巡视时对个别小组进行点拨引导。
【课堂小结】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课后作业】完成《金榜行动》相应的练习。
【教学反思】数学课堂上,对于学生解答问题方法的指导非常重要,而有效的指导来自教师对各类问题对应解决方法的深刻认识与解读,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我还需要更深刻地理解各类方法并归纳整理成简洁的语言运用于方法指导教学中,以使课堂教学达到更佳的效果。
第1课时不进位加
(1)
【教学内容】25+4=297+32=3945+3=
48教材第11~12页内容及相应的“做一
做”。
5+64=6920+17=3738+30=68
【教学目标】二、进行新课
1.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一位数的笔算加知识点:
两位数加一位数的不进位加法法。
1.课件展示教材第11页“参观博物馆”
2.通过实际操作、自主探究、小组协作的情景图。
等手段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师: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图说一说图行计算。
意。
3.能主动参与探究合作学习。
二年级同学要去参观博物馆,从图中可
【教学重点】以知道二年级有4个班,每班人数分别为:
两位数加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35人、32人、37人、34人。
每个班由2名
【教学难点】老师带队。
掌握计算方法,能运用多种方法正确计师:
你能根据情景图提出加法问题并列算。
出加法算式解决吗?
【教学准备】学生活动,小组交流。
学生汇报交流结教材第11页的情景图,小棒。
果。
如果学生的汇报中没有涉及到两位数加
【教学过程】一位数的不进位加法问题,教师可以提出来。
一、复习导入师:
二年级
(1)班同学和本班老师一共有口算下面各题,并说说是怎样算的。
多少人?
【篇二:
五人数教案】
pclass=txt>______(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育__人__新__方__
案
工删加)
(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
1小数乘法
第1课时小数乘整数
(1)
【教学内容】小数乘以整数【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
小数乘以整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
难点:
确定小数乘以整数的积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
1.下面各数去掉小数点有什么变化?
0.343.50.2015.02
2.把353缩小到时它的1/10是多少?
缩小到它的1/100呢?
1/1000呢?
二、引入尝试,探索新知
1.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及算理。
出示例1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得出:
(1)例1:
风筝每个3.5元,买3个风筝多少元?
(让学生独立试着算一算)
(2)汇报结果:
谁来汇报你的结果?
你是怎样想的?
(板书学生的汇报。
)
用加法计算:
3.5+3.5+3.5=10.5元3.5元=3元5角
9元+15角=10.5元
理解3种方法,重点研究第三种算法及算理。
2.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1)生算完后,小组讨论计算过程。
(2)强调依照整数乘法用竖式计算。
(3)示范:
使学生得出:
先把被乘数0.72扩大100倍变成72,被乘数0.72扩大了100倍,积也随着扩大了100倍,要求原来的积,就把乘出来的积360再缩小100倍。
(提示:
小数末尾的0可以去掉)
(5)专项练习
①下面各数去掉小数点有什么变化?
0.343.50.2015.02
②把353缩小10倍是多少?
缩小100倍呢?
1000倍呢?
③判断:
(6)小结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
①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②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
③再看被乘数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三、巩固应用填空。
【板书设计】
小数乘整数
(1)
四、作业《金榜行动》第1课时第四题、第五题。
【教学反思】
本堂课,学生已经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特别是明确了小数乘以整数的积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
我们培养了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练习,渗透转化思想。
第2课时小数乘整数
(2)
【教学内容】
教材p4练习一第3、4、5题。
【教学目标】1.2.【重点难点】
重点:
巩固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
运用小数乘整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1.谈话: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学生自己回忆,个别提问,其他同学补充,师生共同总结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小数乘整数,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再看因数中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导入:
同学们学习了小数乘整数的算法,这节课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巩固练习小数乘整数。
(板书课题)
二、基础练习1.口算练习。
(1)看谁算得又快又准。
教师出示算式卡片,指名口算。
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2.说一说。
3.笔算练习。
教师指名板演,学生独立练习,然后集体订正。
三、拓展提高
1.某商店牛奶搞特卖活动,每盒牛奶1.4元,买四赠一。
小刚要买20盒牛奶,至少要带多少钱?
分析:
“买四赠一”的意思就是买5盒
牛奶付4盒的钱数,求买20盒需要多少钱,就是求实际应付的钱数。
方法一:
先求出20盒里有多少个(4+1)盒,再求出买4盒多少钱,最后求出一共需多少钱。
2.运用因数的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巧计算
四、作业
1.教材第4页练习一第3题。
2.《金榜行动》第2课时第四题、第五题。
【板书设计】
小数乘整数
(2)“买四赠一”
【教学反思】
通过巩固与复习,学生已经能够熟练掌握小数乘整数的算理与算法。
会运用小数乘整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第3课时小数乘小数
(1)
【教学内容】教材p5~6例3、例4及练习二第1、9题。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进行笔算,并且会运用该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在小组讨论中探究、发现、感悟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提高计算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
在理解小数乘法和小数意义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
难点:
让学生自主探究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正确地进行笔算。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口算。
2.列竖式计算。
3.引入新课。
我们已经掌握了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那么小数乘小数又该怎样计算呢?
这节课我们来探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
小数乘小数)
二、自主探究
1.创设情境,引入问题。
出示教材第5页例3的主题情境图。
师:
给宣传栏刷油漆,一共需要多少千克油漆?
该怎样计算呢?
生:
要算出一共需要多少千克油漆,需要先求出宣传栏的面积。
师:
这个式子中,两个因数都是小数,该如何计算呢?
生1
所以一共需要1.728千克油漆。
师:
同学们能说说我们在列竖式计算小数乘法时,要注意什么吗?
学生小组交流讨论,老师加以总结。
小结:
所有小数右边的数一律对齐,其他小数位从右往左依次对齐。
2.探究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师:
观察黑板上各题,小组讨论。
(出示讨论提纲。
)
讨论提纲:
①小数乘小数,我们首先怎样想?
(把两个因数的小数点去掉,转化为整数乘法。
)
②怎样得到正确的积?
(因数扩大到它的几倍,积就缩小到它的几分之一。
)
③积的小数位数和两个因数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
能举例说明吗?
3.根据上面的分析,想想小数乘法是怎样计算的?
学生讨论后,教师组织学生交流,回答上面的问题,归纳出计算小数乘小数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归纳,进一步得出“1看、2算、3数、4点”。
三、巩固练习
1.不计算,说一说下列各题的积有几位小数。
四、作业《金榜行动》第3课时第三题、第四题。
【板书设计】
小数乘小数
(1)
――→――→――→
【教学反思】
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进行笔算,并且会运用该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在小组讨论中探究、发现、感悟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提高计算能力。
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感受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培养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
第4课时小数乘小数
(2)
【教学内容】
教材p7及练习二第3、5、6、7、10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地运用这一知识进行计算。
2.理解倍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
学会解答有关倍数是小数的实际问题。
3.养成认真计算与及时检验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
运用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正确计算小数乘法。
难点:
正确点出积的小数点;初步理解
和掌握:
当乘数比1小时,积都比被乘数小;当乘数比1大时,积都比被乘数大。
【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口算。
指名学生口算,然后集体订正。
2.思考并回答。
(1)做小数乘法时,怎样确定积的小数位数?
3.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小数乘法。
(板书课题)
二、情景引入
1.师:
同学们,有一只鸵鸟正驮着小朋友向前奔跑,后面一只凶猛的非洲野狗紧紧追上来了!
小朋友说:
“哎呀,它追上来了!
”鸵鸟说:
“别担心,它追不上我!
”
所求问题:
(鸵鸟的最高速度是多少千米/小时)
所需
条件:
(非洲野狗的最高速度是56千米/小时,鸵鸟的最高速度是非洲野狗的1.3倍)
思路分析
:
(1)引导学生理解小数倍数的含义:
谁来说一说“鸵鸟的最高速度是非洲野狗的1.3倍”是什么意思?
(鸵鸟的最高速度是非洲野狗的1.3倍,表示鸵鸟的速度比一个非洲野狗的速度还要快。
)
(2)追问提高学习新知的兴趣:
①非洲野狗能追上他们吗?
(非洲野狗追不上鸵鸟。
)
③为什么这样列式?
(求56的1.3倍是多少,所以用乘法。
)
(3)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小结:
倍数关系也可以是比1大的小数。
(4)指导学生用估算进行验算:
请同学们看这个算式及结果,你认为对吗?
你是怎么验证的?
(板书验算,完善课题)
(5)师:
请同学们打开书,看一看书上的小朋友算得对吗?
为什么?
生:
因为两个因数中,56是整数,因数1.3中只有1个小数,所以积中小数点的位置点错了,应该点在2与8之间,即积应为72.8。
师:
很好!
在计算小数乘法时,每个小朋友都要养成认真做题、仔细检查的好习惯。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7页“做一做”。
先让学生观察两道算式中的因数和积,进行判断,说出理由;再让学生独立计算,并用自己喜欢的验算方法进行验算。
最后集体订正。
2.练习二第3题。
先让学生独立判断。
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明道理,明白每一小题错在什么地方。
四、作业《金榜行动》第4课时第四题、第五题。
【板书设计】
小数乘小数的乘法是本单元的难点,学生掌握了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地运用这一知识进行计算。
学会了解答有关倍数是小数的实际问题。
养成认真计算与及时检验的学习习惯。
第5课时小数乘小数(3)
【教学内容】
教材p8~10练习二第2、4、8、11~14题、“动脑筋”。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篇三:
第19.1.2函数的图象
(2)教学设计】
class=txt>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