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教育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 跟祖父学诗 鄂教版doc.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968324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5.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教育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 跟祖父学诗 鄂教版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精选教育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 跟祖父学诗 鄂教版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精选教育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 跟祖父学诗 鄂教版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精选教育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 跟祖父学诗 鄂教版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精选教育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 跟祖父学诗 鄂教版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选教育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 跟祖父学诗 鄂教版doc.docx

《精选教育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 跟祖父学诗 鄂教版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教育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 跟祖父学诗 鄂教版doc.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选教育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 跟祖父学诗 鄂教版doc.docx

精选教育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跟祖父学诗鄂教版doc

2跟祖父学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8个生字,积累课文中出现的古诗。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跟祖父一起学诗的情景。

过程与方法: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童年跟祖父学诗的快乐。

2.联系上下文,感悟诙谐语言的妙处,并学习仿写这样的句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与祖父之间的情感,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学习和研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能结合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跟祖父一起学诗的情景。

难点:

联系上下文,感悟诙谐语言的妙处,并学会仿写这样的句子。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初读全文,读准生字。

理解文章大意,理清文章条理,体会小作者的童真与可爱,体会作者在学诗过程中的感受。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诵读古诗,引入课题。

1.师:

今天我们利用课前3分钟进行一个“小小赛诗会”,哪个同学会背古诗,自己站起来背,看谁背得多。

(学生背古诗)

2.这么多的诗,你们是怎样学会的?

(学生畅所欲言)

3.师:

不管学习什么东西,都要经历一个过程。

有时这个过程是非常有趣的。

我们的作家萧红把自己小时候跟祖父学古诗的故事写了出来,很有趣。

(板书课题——2跟祖父学诗)(齐声读题)

4.简介萧红

萧红(1911年-1942年),著名女作家,原名张迺莹。

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幼年丧母。

1927年在哈尔滨就读东省特别区区立第一女子中学,接触五四运动以来的进步思想和中外文学。

1935年,在鲁迅的支持下,发表了成名作《生死场》。

1936年,为摆脱精神上的苦恼东渡日本,并写下了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

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发表了中篇小说《马伯乐》和著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萧红被誉为“30年代文学洛神”。

课文节选自她的《呼兰河传》。

二、随文识字,感知内容。

1.生自由读文,注意将字音读准。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

3.出示生字。

警唬啼瑶沥衰鹂鹭

(1)读准字音:

“警”后鼻音;“衰”翘舌音;“沥”“鹂”“鹭”是边音

(2)正确书写:

“警”上下结构,主笔是“言”的第一横,需要写长些;

“衰”与“哀”“衷”的区别。

4.师出示一组词语,引导学生联系课文理解词意。

传诵:

辗转传布诵读。

警告:

对有错误或不正当行为的个人、团队或国家提出告诫,使之认识所应负的责任。

吓唬:

使害怕;恐吓。

趣味:

使人愉快、使人感到有意思、有吸引力的特征。

久计:

长远的打算。

三、细读体会,品悟情感

1.自主学习,批画思考。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

“我”是怎样学诗的?

“我”在学诗的过程中有什么特别的收获?

要求:

边读边思,并在书上勾画相关的重点词句,批注自己的体会。

  2.相互交流,品悟情感。

 

(1)读完全文,你能用一个词概括作者在童年跟祖父学诗时的感受吗?

      (快乐、无忧无虑、自由、幸福……)

(2)同学们用了一组美好的词语表现了作者童年跟祖父学诗的快乐。

实际上,这也是作者要表达的情感。

你们觉得文中哪些地方最能表现“快乐”呢?

 预设:

2抓住“早晨……晚上……半夜醒了……”进行交流。

(板书:

早晚念)

 ②抓住“跟着喊”、“比祖父的声音更大”、“房盖被你抬走了”、“照样地喊”、“瞎念”、“满口的大叫”等进行交流。

(板书:

大声喊)

 ③抓住“很好听”、“真好听”、“多好听”、“越念越觉得好听,越念越有趣味”等进行交流。

(板书:

喜欢听)

 ④抓住“很高兴地跟着喊”、“笑了一会儿”、“我很喜欢”、“我更喜欢”、“高兴起来了”、“得意极了”等进行交流。

(板书:

心情好)

(3)师:

你们看,萧红的文字很普通,很朴素,但读起来觉得很洒脱,很灵动,很孩子气,字里行间洋溢着两个字───快乐!

(板书:

快乐)

(4)指导学生读文。

读出天真、快乐的语气。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用“√”标出带点字的正确读音。

警告(jǐnjǐng)黄鹂(líléi)鬓毛衰(shuāisuāi)

二、辨字组词。

啼(啼叫)瑶(瑶台)沥(淅沥)衰(衰老)

蹄(马蹄)谣(歌谣)砺(磨砺)哀(悲哀)

三、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吓唬——()警告——()恐惧——()

四、填空。

本文通过回忆“我”小时候跟祖父学的情景,表现了“我”童年跟祖父学诗的和祖父对我的和。

参考答案

1、jǐnglíshuāisuāi

2、啼叫瑶台淅沥衰老

马蹄歌谣磨砺悲哀

3、恐吓告诫惧怕

四、《千家诗》快乐宽容疼爱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深入品读课文,体验人物特点,诵读诗词,积累诗词。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上文,激情引入。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回顾全文,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本文通过回忆“我”小时候跟祖父学《千家诗》的情景,表现了“我”童年跟祖父学诗的快乐和祖父对我的宽容和疼爱。

3.师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了解到“我”跟祖父学诗很开心,快乐。

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近祖父身边,和萧红一起跟祖父学诗吧!

二、体验角色,深化情感。

1.请同学们分角色朗读课文,表现人物的特点。

2.从你们用心的朗读中,你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我”和一个怎样的祖父?

  (“我”:

“童真”、“童趣”、“顽皮”、“活泼”、“可爱”、“天真”)

(祖父:

“慈爱”、“宽容”、“幽默”)

预设:

出示:

(一)祖父怕我喊坏了嗓子,常常警告我说:

“房盖被你抬走了。

(祖父警告我的话诙谐幽默,从侧面进一步说明“我”念诗时声音之大,同时也表现了祖父对“我”的宽容和疼爱之情。

(二)祖父念一句,我就念一句。

念了几十首以后,祖父开讲了。

但从此再读新诗,一定要先讲,没有讲过的也要重讲。

(1)指导学生朗读。

(2)从祖父教诗的变化中,你还可以读到什么?

(引导、启蒙)

3.指导朗读。

童年是美好的,孩子是快乐的,祖父是宽容的。

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自己的滋味来。

  三、聚焦诗句,比较拓展。

1.古诗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千家诗》中的诗句讲究韵脚平仄,诵读起来声之朗朗,抑扬有致。

让我们把课文中涉及到的诗句完整地读读吧!

它一定如作者所说的“越念越好听”。

  2.学生朗诵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孟浩然的《春晓》、苏轼的《花影》、杜甫的《绝句》、崔护的《题都城南庄》。

  3.“我”是怎样跟祖父学诗的?

“我”在学诗的过程中有什么特别的感受。

(先看看祖父是怎么教“我”学诗的。

祖父教“我”读《千家诗》,但没有课本,全凭口头传诵,“祖父念一句,我就念一句。

”“念了几十首之后,祖父开讲了。

”“但从此再读新诗,一定要先讲的,没有讲过的也要重讲。

”从中可以看出,“我”跟祖父学诗,先是不知道意思跟着念。

“我”在学诗时的感受是觉得诗念起来好听,自己念诗开心。

4.联系实际,说说你们是怎么学诗的?

有什么体会?

5.多好啊!

古老美妙的诗句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儿童,我们的童年在诗情画意中熏陶,我们的童年又充满着诗情画意。

课外多读一些诗句,不仅让我们的童年更丰富、更快乐,而且会让我们受益终身。

6.课外推荐阅读书目:

《千家诗》《唐诗三百首》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给下面句子中的加点的字注音。

1.我的愿望是长大后当一名教师,教书育人。

()()

2.我最喜欢读名人传记,他们的经历值得传颂。

()()

3.我拿起扫帚开始扫地。

()()

二、照样子,写词语。

例:

大嚷大叫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自()自()自()自()自()自()自()自()

不()不()不()不()不()不()不()不()

无()无()不()不()不()不()不()不()

三、读句子。

用夸张的手法仿写句子。

例:

祖父怕我喊坏了喉咙,常常警告我说:

“房盖被你抬走了”。

  

1.教室里非常安静。

  

2.妈妈发怒了。

四、摘抄文中的诗句,并试着背下来。

参考答案

一、1.jiàojiāo2.zhuànchuán3.sàosǎo

二、一针一线一板一眼一张一弛一举一动

自给自足自卖自夸自吹自擂自高自大

不折不扣不理不睬不卑不亢不慌不忙

三、1.教室里静的连针掉到地上都能听到。

2.妈妈气得两眼冒火。

四、示例: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句呼童扫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走,又为明月送将来。

【板书设计】

大声喊叫

念诗

越念越喜欢多彩童年

跟祖父学诗

一定先讲纯真世界

讲诗

没讲的重讲

【课后反思】

本文选自萧红的小说《呼兰河传》,作者以一个单纯幼稚的小姑娘之口讲述童年跟祖父学诗的故事。

文章内容浅显,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学生学习起来很感兴趣,很轻松。

  在教学中,我以一个问题为线:

我跟祖父学诗,心情是怎样的?

,你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

学生围绕这个问题,在小组合作中学习交流。

大部分学生都能找到文中的重点语句,重点词谈体会。

交流完这个问题后,总结全文后,为了使人物的形象更鲜明,我又以一个问题收尾:

“我”和祖父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学生通过回顾全文,知道”“我”的天真可爱、活泼淘气,充满了童真童趣。

祖父的慈爱、宽容、幽默。

最后告诉学生,萧红之所以爱上诗、爱上写作,跟祖父对她的启发、慈爱是有联系的,鼓励学生课后阅读萧红的作品《呼兰河传》。

本文节选萧红的回忆体小说《呼兰河传》,作者以一个单纯幼稚的小姑娘之口讲述童年跟祖父学诗的故事。

课文以学古诗词为经,以童真童趣为纬,很适合通过朗读来理解课文内容,因此,我在教学时分两步走,一是让学生充分的读,通过分角色朗读,有感情朗读等多种读书形式,读出韵味,读出意境,走进作者童年的生活中,走进跟祖父学诗的情境中,去感受作者童年真挚的情怀。

二是结合本课的写作特点,以课文中《千家诗》的诗句为经线,以“我”的童真童趣为纬线来贯穿全文,通过大量对话的语言的描写的学习,让充满慈爱宽容的声音和稚嫩的童音相交织,刻画人物性格,以此来推动怎个故事的发展。

由于课堂教学思路清新,加上课文内容比较浅显,加上祖父语言诙谐幽默,孩子们学习热情高,能从诗的一个个细节中,感受到“我”童年的乐趣。

教学资源

创新教案

  《跟祖父学诗》说课稿

一、说教材

《跟祖父学诗》选自萧红的回忆体小说《呼兰河传》,作者以一个单纯幼稚的小姑娘之口讲述童年跟祖父学诗的故事。

作者童年的天真可爱在跟祖父学诗的过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本文流淌着祖父对“我”的宽容和疼爱之情。

该小说文字简单,全文没有抒情的笔墨,仅仅用孩子的心灵去回顾自己童年时代跟祖父学诗时的那一段难忘的时光,然后用孩子的笔体白描式的将它表述出来,营造了一种情愈深而文愈浅的境界。

结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5—6年级的阶段目标,结合本组的训练重点以及本课的写作特点,考虑到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1.学会8个生字。

积累文中出现的古诗。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跟祖父一起学诗的情景。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童年跟祖父学诗的快乐。

4.联系上下文,感悟诙谐语言的妙处,并学习仿写这样的句子。

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

能结合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跟祖父一起学诗的情景。

二、教法和学法

“教师为学服务的”,教师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而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语文课标》指出:

在教学中要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

因此,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我主要采用:

自主读悟,合作交流的方法,师生、生生互动,创设实践语言的场景,通过朗读,达到情感上的共鸣,通过口语练习的尝试,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安排得是否科学合理,是教学成败的关键,为了圆满完成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教学过程:

(一)诵读古诗,引入课题。

通过课前3分钟的“小小赛诗会”,引入课题。

(二)随文识字,感知内容。

随文识字,扫除课文障碍。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条理,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三)细读体会,品悟情感。

1.学生自主学习,批画思考:

“我”是怎样学诗的?

我在学诗的过程中有什么特别的收获?

2.体验角色,深化情感。

请同学们分角色朗读课文,表现人物的特点。

在读  “我”的“童真”、“童趣”、“顽皮”、“活泼”、“可爱”、“天真”的特点,祖父的“慈爱”、“宽容”、“幽默”)的特点。

 (四)聚焦诗句,比较拓展。

1.古诗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千家诗》中的诗句讲究韵脚平仄,诵读起来声之朗朗,抑扬有致。

指导学生把课文中涉及到的诗句完整地读一读,读出韵味,读出美感。

2.拓展阅读。

课外多读一些诗句,不仅让孩子的童年更丰富、更快乐,而且会让他们受益终身。

课外推荐阅读书目:

《千家诗》《唐诗三百首》

精彩片段

感悟宽容与慈爱

  师:

认真再读课文,想一想:

“我”跟祖父学诗为什么会觉得如此有趣,如此快乐呢?

  1.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边读边做记号。

然后小组交流。

  2.集体交流体会。

  生1:

“我”念诗大声喊时,母亲要打我,而祖父只是很幽默地警告我说:

“房盖被你抬走了”。

虽然祖父实际上也是在批评,但是我还是觉得很开心。

所以“我”跟祖父学诗觉得很有趣。

  生2:

跟祖父学诗“我”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

每当祖父教我一首新诗,开头我觉得好听,我就学,不好听,就不学,祖父总是依着我,直到我满意为止。

  生3:

当“我”不高兴时,祖父就赶紧让“我”念“我”最喜欢的诗,一念,“我”又高兴起来了。

所以“我”跟祖父学诗是快乐的。

  师:

同学们很会读书。

你觉得“祖父”是个怎样的人?

(幽默、宽容、慈爱……)

  生1:

祖父是幽默的,我从“祖父怕我喊坏了嗓子,常常警告我说‘房盖被你抬走了。

’”这句话可以看出来。

生2:

我补充一下,从“祖父怕我喊坏了嗓子”这几个文字还可以看出祖父对“我”的慈爱,他是一个慈祥的人。

生3:

“祖父于是就换一首,换一首不好,我还是不要。

”我从这句话可以看出祖父对“我”的宽容。

  师:

因为祖父的幽默、宽容、慈爱,让“我”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全凭“我”的兴趣去快乐地学诗。

现在我们来读一读“我”与“祖父”的对话部分,选择你喜欢的角色,在小组里练习读一读,联系你们平时学诗的经历,读出“我”学诗过程中的特别感受和“祖父”的宽容与慈爱、风趣与幽默。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跟祖父学诗》选自萧红的回忆体小说《呼兰河传》,作者以一个单纯幼稚的小姑娘之口讲述童年跟祖父学诗的故事。

全文分为两部分,先总体介绍“我”念诗的情景,再具体写“我”跟祖父学诗的情景。

文字简单、亲切、纯净,将作者童年的天真可爱在祖父学诗的过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抒发了一种挚热纯真的情怀。

【作者介绍】

萧红(1911年6月2日-1942年1月22日),著名女作家,原名张迺莹,1911年端午节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幼年丧母。

1927年在哈尔滨就读东省特别区区立第一女子中学,接触五四运动以来的进步思想和中外文学。

1935年,在鲁迅的支持下,发表了成名作《生死场》。

1936年,为摆脱精神上的苦恼东渡日本,并写下了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

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发表了中篇小说《马伯乐》和著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萧红被誉为“30年代文学洛神”。

课文节选自她的《呼兰河传》。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千家诗书籍简介:

《千家诗》是由宋代谢枋得《重定千家诗》(皆七言律诗)和明代王相所选《五言千家诗》合并而成。

它是我国旧时带有启蒙性质的诗歌选本。

因为它所选的诗歌大多是唐宋时期的名家名篇,易学好懂,题材多样:

山水田园、赠友送别、思乡怀人、吊古伤今、咏物题画、侍宴应制,较为广泛地反映了唐宋时代的社会现实,所以在民间流传非常广泛,影响也非常深远。

《千家诗》名为千家,实际只有122家。

唐65家,宋52家,五代1家,明2家,无名氏作者2家。

其中选诗最多的是杜甫,共25首。

《呼兰河传》长篇小说,中国现代女作家萧红于1940年写于香港。

1941年,由桂林河山出版社出版。

小说分为7章,由茅盾作序。

《呼兰河传》以萧红的故乡生活为原型。

结构不同于一般小说,各章故事相对独立,没有主角人物,也没有故事主轴。

《呼兰河传》内容梗概:

那是一个既僻远又热闹的小城,在城中的交通要道上坐落着一个“大泥坑”,它常常淹死一些禽兽和小孩,可居民都在看热闹,没有人出来加以整治。

有的说应该拆墙,有的说应该种树,但没有一个人说要填平的,尽管填坑并不难,可却没一个愿意。

又到了小城举行盛举的日子,人们有跳大神的、唱秧歌的、放河灯的、看野台子戏的、看庙会的,热闹异常。

我的祖父已年近七十,他是一个慈祥、温和的老人,家里面只有祖父最关心我,所以,一天到晚,门里门外,我寸步不离他,他常教我读诗,带我到后花园游玩,我走不动的时候,祖父就抱着我,我走的动了,祖父就拉着我,祖孙俩相依相伴,有着无穷的快乐。

我们有几家邻居,西边的一间破草房租给一家喂猪的;还有一间草房租给一家开粉坊的,他们常常一边晒粉、一边唱歌,过着很快乐的生活;厢房里还住着个拉磨的;粉坊旁的小偏房里还住着个赶大车的胡家。

胡家养了个小童养媳——小团圆媳妇。

她是个十二岁的小姑娘,成天乐呵呵的,可胡家想给她个下马威,总是无端打她,左邻右舍也支持胡家的行为,都说应该打。

胡家就越打越凶,时间也越打越长,小团圆媳妇被折磨得生了病。

老胡家听了跳大神的人的话,决定给小团圆媳妇用开水洗澡。

洗澡时,很多人来看热闹,只见她被滚烫的水烫了三次,几天后终于死去了。

人们都管拉磨的那个邻居叫“冯歪嘴子”,他不但会拉磨,还会做年糕。

有一次,我去磨坊买年糕,看到里面炕上躺着一个女人和一个小孩,原来冯歪嘴子成家了,那女人就是同院老王家的大姑娘王大姐。

然而,冯歪嘴子的幸福生活遭到了邻人们的羡慕和嫉妒,大家都说王大姐坏,谣言层出不穷,冯歪嘴子受尽了人们的冷嘲热讽。

过了两三年,王大姐在生下第二个孩子后因难产死去,冯歪嘴子常常含着眼泪,但他看到大儿子已会拉驴饮水,小儿子也会拍手笑了,他就不再绝望。

在儿子身上,他看到了活着的希望。

课后作业

一、看拼音写词语,

xiàhutíjiàojǐnggàohuánglíyáochí

二、给下列句子中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在括号里填上序号。

闹:

①喧哗;不安静。

②吵;扰乱。

③发泄。

④害(病);发生(灾害或不好的事)。

⑤干;弄;搞。

⑥开玩笑;逗。

1.我闹着一定要谁在祖父那屋里。

()

2.这里闹得很,没法看书。

()

3.妈妈对我说:

“你别打闹了,影响爸爸休息。

”()

4.老师非得把事情闹清楚不可。

()

5.你别闹情绪了,好吗?

()

6.爸爸经常对我说:

“不要与同学闹矛盾。

”()

三、把下列古诗填写完整。

1.少小回家老大回,

2.重重叠叠上瑶台,

3.两个黄鹂鸣翠柳,

4.春眠不觉晓,

5.去年今日此门中,

五、阅读理解。

父亲留下的书香 

我家虽然不是“书香门第”,却有缕缕书香弥漫,这可以从全家人都喜欢读书看出来。

说起我家的书香,还是我父母留下来的哩。

  我父亲别无嗜好,就喜欢看书,《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以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古今中外名著,曾使他每每(táozuì)于其中。

可是后来父母的手中却换成了本本“苦书”——这,说来就话长了。

  我母亲生我二弟后一病不起,常年躺在床上,生活不能自理,父亲独自挑起了持家的重担。

起先请医生为母亲治病,后来家(景境)日趋贫困,再也没钱请医生了。

我们为此忧心忡忡。

这时,我发现父亲床头的《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书不见了,有的是一本本中医和中草药书——这些就是“苦书”吧。

  持家劳累之余,父亲就研读这些书,可谓是“苦”不释手。

父亲还(专钻)研一本《中国针灸大纲》,边看边实践;替我母亲望诊搭脉,开方(煎剪)药,又作针灸治疗。

后来连我们兄弟姐妹也知道在足三里穴位针灸能起到有病治病、无病防病的良好效果。

奇迹终于(jiànglín)____了,卧病数年的母亲【竟然突然忽然】下床了!

  母亲感慨地叮咛我们要秉承父亲的精神。

为了给母亲作针灸治疗,父亲常常在晚上先在自己身上的穴位进行试针,感觉针刺麻醉的程度和针尖刺透的深度,然后再替我母亲针灸治疗……母亲的病治好了,她享受到(gǔxī)之年,而操劳一生、挚爱妻子儿女的父亲却在65岁离开了我们!

  父亲留给我们的很多很多,其中就有不绝如缕的书香。

  1.根据文中拼音,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

  2.在文中括号里选择正确的字,用“√”标出。

  3.用“√”选择文中“()”里恰当的词语。

这个词表示____的意思,也表现了全家人_____的心情。

  4.读“母亲感慨地叮咛我们要秉承父亲的精神”一句话,填空。

  “秉承”指,“父亲的精神”指。

  5.“持家劳累之余,父亲就研读这些书,可谓是‘苦’不释手。

”为什么“苦”字加引号?

这个词的意思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吓唬啼叫警告黄鹂瑶池

二、1.②2.①3.⑥4.⑤5.③6.④

三、1.乡音未改鬓毛衰2.几度呼童扫不开3.一行白鹭上青天4.处处闻啼鸟5.人面桃花相映红

四、1.陶醉降临古稀2.境钻煎3.竟然出乎意料之外高兴、兴奋4.秉承”指承受、接受“父亲的精神”指持家劳累之余,父亲研读医书,为卧床数年的母亲治疗。

5.因为:

这个词由“爱不释手”引用过来,改成“苦”不释手,所以用引号;另外,文章中的父亲研读的书都是有关中医和中草药的书,这些书被比喻成“苦书”,所以“苦”不释手的“苦”是指'苦书",因不是用“苦”的原意,所以用引号。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

为什么?

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

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

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

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

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

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

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

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

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

“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

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

《韩非子》也有云:

“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

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商业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