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临路一合同现浇箱梁支架专项方案0612.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966815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101.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临路一合同现浇箱梁支架专项方案061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高临路一合同现浇箱梁支架专项方案061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高临路一合同现浇箱梁支架专项方案061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高临路一合同现浇箱梁支架专项方案061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高临路一合同现浇箱梁支架专项方案061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临路一合同现浇箱梁支架专项方案0612.docx

《高临路一合同现浇箱梁支架专项方案061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临路一合同现浇箱梁支架专项方案0612.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临路一合同现浇箱梁支架专项方案0612.docx

高临路一合同现浇箱梁支架专项方案0612

现浇箱梁支架专项施工方案

一、概述

1、编制依据:

1.1《高唐至邢台公路高唐至临清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图纸(地质勘测资料);

1.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1.3《公路施工手册》(桥涵)下册;

1.4《路桥施工计算手册》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1.5《工程力学》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

1.6《建筑钢结构设计规范》;

1.7《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2、工程概况:

高唐至临清高速公路一合同段内高唐西枢纽互通的A匝道桥和藏家互通的A匝道桥均为现浇预应力箱梁。

2.1高唐西枢纽互通AK0+611.39匝道桥为19跨25米等截面现浇预应力混凝土曲线箱梁,曲率半径R=400m,全桥共分5联,跨径组合为(3×25)+4×(4×25)m,桥全长482.4m,其中第9、10跨共50m上跨青银高速公路,与青银高速公路交叉于K423+950(QYK53+905.82)处,交角为50.73°,箱梁顶宽19.5m,底宽15.5m,采用单箱四室截面,裸梁高140cm(第三联跨青银高速段裸梁高160cm),箱梁翼板悬臂长200cm。

箱梁横坡由顶板旋转而成,顶、底板横坡相同,腹板保持垂直,最大横坡6%,最小横坡0.764%。

2.2藏家互通AK0+208.35匝道桥为6跨25米等截面现浇预应力曲线箱梁,曲率半径R=250m,全桥跨径组合为6×25m,桥全长157.5m,其中第3、4跨共50m上跨高临高速公路主线,与高临高速公路交叉于MRK6+109.12(AK0+208.349)处,交角为91.6°,箱梁顶宽15.5m,底宽11.5m,采用单箱三室截面,裸梁高140cm,箱梁翼板悬臂长200cm。

箱梁横坡由顶板旋转而成,顶、底板横坡相同,腹板保持垂直,横坡为4%。

二、方案简介:

由于高唐西枢纽A匝道桥和藏家互通A匝道桥均位于曲线段上,而且高唐西枢纽A匝道桥上跨青银高速既有线路,还需维护青银高速公路的正常通车,保证临时支架通车净空要求,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以往工地的成熟经验,确定连续箱梁施工方法:

支架基础采用原地整平碾压后用50cm建筑垃圾回填处理,上铺15cm厚C15砼罩面,普通地段采用WDL碗扣式钢管满堂支架,跨越青银高速两跨门洞采用φ580钢管作临时墩,50型工字钢作为门洞纵向主梁和横向支座梁,并设置顶托、砂箱等辅助拆卸装置,共同组成跨越青银高速门洞支架。

高唐西枢纽A匝道桥底模、侧模均采用1.5cm厚大块覆膜竹胶板,藏家A匝道桥底模采用1.5cm厚大块覆膜竹胶板,侧模采用定型钢模板。

三、施工方案:

1、基础处理

1.1基础结构

1.1.1原地表为亚粘土土质,将原地面腐植地表层上耕植土清除,然后用重型压路机碾压压实,压实后进行地基承载力检测,地基承载力必须满足P地表≥150KPa。

1.1.2填筑砖渣40cm,填筑分两层进行,每层压实厚度为20cm,用重型压路机压实,压实后进行地基承载力检测,地基承载力必须满足P砖渣≥300KPa。

1.1.3砖渣顶面用厚度为15cm的C15的混凝土进行罩面。

1.2基础排水、防护

1.1.1地基顶面做2%的排水横坡度,排水方向为桥中心向地基两侧排水;为了防止基础被水浸泡,而软化支架的地基,在砖渣层上浇筑厚15cm的C15砼封闭层。

1.1.2地基边缘沿顺桥方向两侧1m范围内设排水沟,水沟横断面为底宽80cm,深度不小于60cm,排水沟根据现场情况设置好排水坡纵,并与现有排水系统连接,确保地基基础内的水能顺利排除。

2、支架、门洞结构及支撑体系

2.1支架规格

支架采用WDJ碗扣型支架(具体参数见下表),普通立杆规格为0.6m和1.2m两种,横杆规格为0.6m和1.2m两种。

最上层和最下层立杆采用0.6m长杆件,其余立杆采用1.2m杆件。

支架立杆底部采用可调底托,可调范围0~60cm,支架立杆顶部采用可调顶托,可调范围0~60cm。

WDJ碗扣型钢管截面参数表

外径

mm

外径

mm

壁厚

mm

截面积

A/cm2

惯性距

I/cm4

抵抗距

W/cm3

回旋半径

r/cm

48

41

3.5

4.89

12.19

5.08

1.58

2.2支架间距

2.2.1立杆

立杆顺桥向间距:

立杆顺桥向在跨中两侧9.5m范围内间距为1.2m,在距横隔梁中心线及梁端端头处3m范围内荷载较大处,支架纵向间距为0.6m;

立杆横桥向间距:

底板范围内间距为0.6m,翼板范围内间距为1.2m。

2.2.1横杆

横杆竖向间距为1.2m。

2.3传力系统

支架顶部设2层木枋将模板荷载传至支架。

第一层梁端及横隔梁处采用15×15cm木枋,其他段采用12×15cm木枋,木枋顺桥向布置,中心间距为60cm,置于支架顶托之上;第二层采用采用9×9cm木枋横桥向布置,梁端及横隔梁处间距18cm,其他位置间距20cm,置于第一层木枋之上。

3、模板结构及支撑体系

3.1外模结构

外模面板采用厚为15mm的覆膜竹胶板,面板尺寸1.2m×2.4m,底模面板直接钉在横桥向方木上,侧模面板用5cm×10cm方木做好背楞,并做好支撑,确保侧模的强度和刚度满足要求。

在钉面板时,每块面板从一端赶向另一端,以保证面板表面平整。

3.2内模结构

预应力连续箱梁内模均采用方木作骨架支撑,高压竹胶板作面板。

由于箱梁内净空有限,内模骨架设计尽量少占净空,以利于箱梁底板混凝土的散料、振捣及内模的拆除。

内模面板骨架采用5cm×10cm方木,间距30cm。

上下模板间设四个10cm×10cm竖向方木托撑及四个斜向方木托撑,上、下方木间均用扒钉固定,通过顺桥向上、下方木形成内模空间骨架。

在箱梁顶部预留70×80cm上下人孔,以便箱梁内模拆除。

箱梁底模安装时,根据支架预压的测试结果和设计要求的箱梁自身拱度,进行施工预拱度设置,并对底模板标高进行调整。

4、支架、门洞的布设

4.1碗扣满堂支架

4.1.1支架平面布置:

高唐西枢纽互通A匝道桥及藏家互通A匝道桥均属于曲线箱梁,支架布置时以折线代替设计曲线故支架由若干折线组成。

折线长度保证该段折线与设计曲线所形成的平面弧的矢高f<3cm。

4.1.2放样准备:

在桥跨内测定纵轴线和上下游边线;测定各排立杆位置,垫筑支架底座,测定其标高,计算立杆长度。

4.1.3在混凝土硬化好的基础顶面上搭设WDJ碗扣式多功能钢支架,支架布置间距按“2.2支架间距”条执行。

4.1.4支架组装宜先中间,然后向两边推进,不得从两边向中间合拢组装。

纵、横向支架组装先立好跨中3个排架,第一层立杆拼装校正后,固定纵横水平连杆。

再逐层上升。

4.1.5碗扣型支架的底层拼装最为关键,其拼装质量直接影响支架的整体稳定性,因此,要严格控制搭设质量。

当拼装完2层横杆后,先用全站仪检查立杆垂直度和纵向顺直度,再检查横杆的水平度,并通过调整立杆可调底座使横杆间的水平度小于1/400L,立杆垂直度偏差必须小于全高的1/500,顶部绝对偏差小于10cm:

同时逐个检查每根立杆底座是否松动,如有不平或松动应旋紧可调底座。

当底层支架符合搭设要求后,检查所有碗扣接头,并顺时针旋转扣紧。

用铁锤敲击几下即能牢固锁紧;再接长立杆,立杆插好后,使上部立杆底端连接孔同下部立杆顶端连接孔对齐。

插入立杆连接销并锁定。

4.1.6支架搭设接近设计标高时,采用立杆可调托盘进行调平,此时支架顶应预留20cm的方木位和5~8cm的木板范围,以便用于调整标高和拆模提供松动空隙。

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可调底座和可调托盘的螺杆留在立柱内的长度≥25cm,避免局部失稳。

4.1.6为保证支架的稳定性,以纵桥向每隔3.6m间距横向布置剪刀撑,同时顺桥向连续布置6道剪刀撑。

剪刀撑用6m长φ48普通钢管连续布置,与地平面成45~60°,角度偏差小于15°,每一处与碗扣支架连接处必须用扣件紧固,剪刀撑必须上至底模板,下至地面,底层框架必须在内外立杆底部设置扫地杆或垫木。

不得使立杆悬支在底座上。

最后按作业要求设置防护栏及连接、加固杆件。

整架拼装完后检查所有连接扣件是否扣紧,松动的用扳手拧紧。

剪力撑应随支架的搭设同步进行,以免支架整体失稳。

4.1.7支架在搭设过程中,设一名技术员和一名安全员对支架的原材料及搭设质量进行检查,对破损的支撑材料一律不许使用,同时对支架的垂直度进行检查,垂直度不得大于2%。

支架安装完成后,组织技术人员、监理人员、施工人员和安全员对支架进行检查验收,其内容包括:

地基与底座排水、搭设方式,安全防护、斜杆与剪力杆布置等项目,检验合格后方能投入使用。

4.2型钢门洞

门式支架采用50型钢为纵梁,单个共设36根纵梁,其中4根设在两边翼板下,30根设在底板下,纵梁上设横向9cm×9cm方木,间距为0.3m;纵梁两端放置于横梁上,每根横梁采用2根50型钢焊接而成,每根横梁由9根φ580mm钢管支撑柱支撑,支撑柱与横梁之间设钢砂箱,以便卸落支架;支撑柱间距设计为2.7m,门式支架中支撑柱基础采用条形混凝土基础,条形基础宽1.5m,厚度不小于0.5m,采用C25混凝土,基础两端设防撞岛对支撑柱进行防护。

门洞搭设完成后进行验收,具体要求同碗扣支架。

6、支架预压及沉降观测

本桥采用砂袋法预压,分级加载、分级卸载,具体预压方案如下:

采用吨袋装砂,按梁体恒重等重荷载进行等载预压。

预压前,根据箱梁中部、翼板的重量及砂的容重分别计算出梁体中部和翼板上的加载高度,待箱梁底模骨架安装完成后,按照计算结果逐级加载。

根据预压荷载分三级加载,加载前将每级加载的高度,标示于模板上。

第一次加载为箱梁恒重的50%;第二次加载至箱梁恒重的80%;第三次加载至箱梁恒重的100%。

每级加载完成,立即开始沉降变形观测,待观测结果表明支架稳定后方可进行下级加载。

观测点位布置为横向每截面内布设典型特征点3个,沿桥向1/4跨、1/2跨、3/4跨及两头墩边底模的左、中、右分别设置观测点,测点分别布置在相应支架立杆与底模相接处和立杆落地处的混凝土顶面上,即每孔布置30个测点。

立杆顶的观测点采用倒尺法观测,固定专人按四等水准测量要求认真观测,及时准确地记录分析。

在每级荷载加载完成后,按早7︰30、中11︰00、晚17︰00各观测一遍测点,当每隔24小时的沉降不超过2毫米,并且连续出现两次时,则认为该级荷载作用下支架变形稳定可进行下一级加载,直至最大荷载。

在最大荷载作用下每隔2小时观测一遍测点,每隔4小时的沉降不超过1毫米,并且连续出现两次时,则认为支架在全载作用下变形稳定,支架基础牢固,即可进行卸载,卸载采用分级卸载,每次卸载重量与加载相同。

将在分级加载作用下测得的变形值和卸载稳定后测得的变形值进行比较,综合分析得出立模标高调整值,即预拱度加上回弹量极为调整值,由中心向支座处按二次抛物线过度,支座处标高调整值为0cm,按此值最后一次对模板进行精调以控制好箱梁预拱度,精调完成后,即可进入下一道工序。

(模板、钢筋、混凝土、预应力等是否放在此处?

7、支架拆除

待压浆强度达到80%以上后即可按全孔多点、对称、缓慢、均匀的原则,先中跨后边跨、从跨中逐步向两端支点对称的拆除支架。

最后施工桥面系及耳背墙等附属工程。

脚手架拆除从顶层开始,先拆横杆,后拆立杆,逐层往下拆除,禁止上下层(阶梯形)同时拆除。

先拆除支撑在翼板上的支架,保证全梁翼板处于无支撑状态,再松动腹板的螺杆,接下来松动底板的螺杆,分两部分,均应从跨中向两边松动,必须两箱均匀下落,分次松完,每次下8mm。

支架拆除的注意事项及要求:

①支架拆除时严禁动载和其它荷载上桥,严禁有任何冲击力对桥面作用。

②设置观测点:

跨中1/3L、2/3L处两边跨的1/2L处,观测其下沉情况及梁体裂纹情况,进行裂纹观测。

四、支架、门洞及模板验算

根据设计图纸高唐西枢纽互通A匝道桥比藏家互通A匝道桥断面尺寸大(即上部荷载大),但支架支设方案相同,为此取高唐西枢纽互通A匝道桥进行验算,如高唐A匝道验算合格,则藏家互通A匝道也可满足要求。

1、荷载计算

1.1恒载

1.1.1钢筋混凝土自重

因高唐西枢纽互通A匝道桥第三联梁高为整个桥梁的最高段,为1.6米,因此采用此联计算最不利荷载。

箱梁侧面图

箱梁截面I

箱梁截面II

箱梁截面III

根据设计图纸,将箱梁顺桥向分为两部分计算验算荷载,即“箱梁断面I”至“箱梁断面II”处为一段,剩余部分为一段,分别计算最不利荷载。

1.1.1.1“箱梁断面I”至“箱梁断面II”(Ng1)

“箱梁断面I”的断面积为26.32m2,由设计图纸可知“箱梁断面I”为此范围内的最不利荷载,则混凝土荷载计算如下:

每延米箱梁钢筋砼自重为26.32m3*26KN/m3=684.32KN

每平米箱梁底模均布荷载为:

Ng1=684.32KN/15.5m2=44.15KN/m2

1.1.1.2“箱梁断面II”至箱梁断面跨中(Ng2)

“箱梁断面II”的断面积为16.43m2,由设计图纸可知“箱梁断面II”为此范围内的最不利荷载,则混凝土荷载计算如下:

每延米箱梁钢筋砼自重为16.43m3*26KN/m3=427.18KN

每平米箱梁底模均布荷载为:

Ng2=427.18KN/15.5m2=27.56KN/m2

1.1.2模板及木枋自重荷载

模板荷载:

边模和底模均采用覆膜竹胶模板,每延米箱梁单侧用边模3.33m2,每延米箱梁底模16m2,每延米箱梁内模33.2m2,竹胶模板密度1T/m3,则模板产生的荷载为(3.33m2×2+16m2+33.2m2)×0.015m×1T/m3×10KN/T÷(15.5m×1m)=0.54KN/m2;

模板用背楞木枋荷载:

边模板背楞采用9cm×6cm木枋,间距为40cm/根,纵横布置,则每延米单侧边模用3.3m长的竖向木枋1m÷0.4m/根=2.5根,用长1m的横向木枋3.3m÷0.4m/根=8.25根,每延米箱梁边模板用木枋量为(2.5根×3.3m+1m×8.25根)×0.09m×0.06m×2侧=0.18m3;每延米箱梁内模木枋用量为:

0.18m3÷(3.33m2×2侧)×33.2m2=0.9m3;

底模纵向主梁木枋(12×15cm,间距60cm),每断面35根,则每延米箱梁木枋用量为0.12m×0.15m×1m×35根=0.63m3;

底模横向次梁木枋(9×9cm,间距30cm,每根16m长),每延米箱梁木枋用量为1m÷0.3m/根×16m×0.09m×0.09m=0.43m3;

则每延米箱梁木枋总用量为:

0.18+0.9+0.63+0.43=2.14m3,木枋密度按0.7T/m3,则木枋产生的荷载为:

2.14m3×0.7T/m3×10KN/T÷(15.5m×1m)=0.97KN/m2

根据以上计算模板+木枋产生的荷载为:

Ng模板=0.54KN/m2+0.97KN/m2=1.51KN/m2

1.1.3支架

按照青银高速第9、10跨平均高度10m计算,所需支架长度为(0.6米×299根+1.2m×314根)×(25m/1.2m+1排+4排)=14461.2m×5.7kg/m=82428.84kg=82.4T。

腹板范围内每根最底层立杆上有7个1.2m立杆+2个0.6m立杆+1个顶托+8个0.6m横杆,则对最下层杆件产生的重力荷载为:

Ng支架=14.4m×5.7kg/m+7.2kg/个顶托=0.086T×10KN/T=0.89KN。

1.2活载(参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1.2.1施工人员、物料及设备自重

Nq1=均布荷载取2.5KN/m2

1.2.2振捣

Nq2=水平模板振捣荷载取2KN/m2

1.3风荷载

作用在支架的水平风荷载标准值ωk=0.7μzμsω0

式中:

ωk—风荷载标准值

ω0—基本风压,根据全国基本风压图,高唐地区选用0.45KN/m2

μ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9)的规定,田野、乡村采用1.25;

μs—支架风荷载体型系数,按下表选用,取0.25。

支架风荷载体型系数

背靠建筑物的状况

全封闭墙

敞开、框架和开洞墙

支架状况

全封闭、半封闭

1.0φ

1.3φ

敞开

μsw

注:

①μsw可将支架视为桁架,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9)的有关规定计算,对于钢管外径为42mm的敞开式支架,μsw=0.25;

②挡风系数φ=1.2挡风面积/迎风面积,按照有关规范采用。

则ωk=0.7μzμsω0=0.7×1.25×0.25×0.45KN/m2=0.1KN/m2

1.4荷载汇总及组合

以下验算中的荷载按如下方式进行组合:

P=1.2Ng+1.4Nq式中:

Ng—恒载;Nq—活载。

施工荷载汇总表

分类

恒载(Ng)

活载(Nq)

名称

钢筋砼自重

模板木枋自重

支架自重

人员物料

振捣

风荷载

代号

Ng1

Ng2

Ng模板

Ng支架

Nq1

Nq2

ωk

单位

KN/m2

KN/m2

KN/m2

KN/m2

KN/m2

KN/m2

KN/m2

数值

44.15

27.56

1.51

0.89

2.5

2

0.1

说明

按箱梁底面积

按迎风面积

2、底模强度、挠度验算

2.1梁端及横梁处

箱梁底模采用高强度竹胶板,板厚t=15mm,竹胶板方木背肋间距为L=18cm,所以验算模板强度取宽b=1cm平面竹胶板。

2.1.1模板力学性能

弹性模量E=0.042×105MPa。

(见检测报告)

截面惯性矩:

I=bh3/12=1cm×1.5cm3/12=0.28cm4

截面抵抗矩:

W=bh2/6=1cm×1.5cm2/6=0.375cm3

2.1.2模板受力计算

底模板均布荷载:

P=1.2×(Ng1+Ng模板)+1.4×(Nq1+Nq2)

=1.2×(44.15+1.51)+1.4×(2.5+2)=61.1KN/m2

q=N×b=61.1×0.01=0.61KN/m

跨中最大弯矩:

M=qL2/8=0.61×0.252/8=0.0047KN.m

弯拉应力:

σ=M/W=0.0047×103/0.375×10-6=12.7MPa<[σ]=30MPa

竹胶板板弯拉应力满足要求。

挠度:

从竹胶板下方木背肋布置可知,竹胶板可看作为多跨等跨连续梁,按三等跨均布荷载作用连续梁进行计算,计算公式为:

f=0.677qL4/100EI

=(0.677×0.61×0.184)/(100×0.04×105×0.28×10-8)

=0.39mm<L/400=0.45mm

竹胶板挠度满足要求。

综上,竹胶板受力满足要求。

2.2箱室处

箱梁底模采用高强度竹胶板,板厚t=15mm,竹胶板方木背肋间距为L=20cm,所以验算模板强度取宽b=1cm平面竹胶板。

2.2.1模板力学性能

弹性模量E=0.042×105MPa。

截面惯性矩:

I=bh3/12=1cm×1.5cm3/12=0.28cm4

截面抵抗矩:

W=bh2/6=1cm×1.5cm2/6=0.375cm3

2.2.2模板受力计算

底模板均布荷载:

P=1.2×(Ng1+Ng模板)+1.4×(Nq1+Nq2)

=1.2×(27.56+1.51)+1.4×(2.5+2)=41.2KN/m2

q=N×b=41.2×0.01=0.41KN/m

跨中最大弯矩:

M=qL2/8=0.41×0.292/8=0.0043KN.m

弯拉应力:

σ=M/W=0.0043×103/0.375×10-6=11.5MPa<[σ]=30MPa

竹胶板板弯拉应力满足要求。

挠度:

从竹胶板下方木背肋布置可知,竹胶板可看作为多跨等跨连续梁,按三等跨均布荷载作用连续梁进行计算,计算公式为:

f=0.677qL4/100EI

=(0.677×0.41×0.24)/(100×0.04×105×0.28×10-8)

=0.4mm<L/400=0.5mm

竹胶板挠度满足要求。

综上,竹胶板受力满足要求。

3、纵向主梁木枋强度、挠度验算(15×15cm,间距60cm)

3.1梁端及横隔梁处

纵梁为15×15cm方木,跨径为0.6m,间距为0.6m。

截面抵抗矩:

W=bh2/6=0.15×0.152/6=5.6×10-4m3

截面惯性矩:

I=bh3/12=0.15×0.153/12=4.2×10-5m4

作用在纵梁上的均布荷载为:

P=1.2×(Ng1+Ng模板)+1.4×(Nq1+Nq2)

=1.2×(44.15+1.51)+1.4×(2.5+2)=61.1KN/m2

q=N×b=61.1×0.6=36.66KN/m

跨中最大弯矩:

M=qL2/8=36.66×0.62/8=1.65KN·m

落叶松容许抗弯应力[σ]=14.5MPa,弹性模量E=11×103MPa

3.1.1纵梁弯拉应力:

σ=M/W=1.65×103/5.6×10-4=2.9MPa<[σ]=14.5MPa

纵梁弯拉应力满足要求。

3.1.2纵梁挠度:

f=5qL4/384EI

=(5×36.66×0.64)/(384×11×106×4.2×10-5)

=1.3mm<L/400=1.5mm

纵梁弯拉应力满足要求。

综上,纵梁强度满足要求。

3.2箱室段(12×15cm方木,跨径为1.2m,间距为0.6m)

纵梁为12×15cm方木,跨径为1.2m,间距为0.6m。

截面抵抗矩:

W=bh2/6=0.12×0.152/6=4.5×10-4m3

截面惯性矩:

I=bh3/12=0.12×0.153/12=3.4×10-5m4

作用在纵梁上的均布荷载为:

P=1.2×(Ng1+Ng模板)+1.4×(Nq1+Nq2)

=1.2×(27.56+1.51)+1.4×(2.5+2)=41.2KN/m2

q=N×b=41.2×0.6=24.72KN/m

跨中最大弯矩:

M=qL2/8=24.72×1.22/8=4.45KN·m

落叶松容许抗弯应力[σ]=14.5MPa,弹性模量E=11×103MPa

3.2.1纵梁弯拉应力:

σ=M/W=4.45×103/4.5×10-4=9.9MPa<[σ]=14.5MPa

纵梁弯拉应力满足要求。

3.2.2纵梁挠度:

f=5qL4/384EI

=(5×24.72×1.24)/(384×11×106×3.4×10-5)

=1.8mm<L/400=3mm

纵梁弯拉应力满足要求。

综上,纵梁强度满足要求。

4、横向次梁木枋强度、挠度验算(9×9cm,间距25、29cm)

4.1梁端及横隔梁处

横梁为9×9cm方木,跨径为L=0.6m,间距为0.18m。

截面抵抗矩:

W=bh2/6=0.09×0.092/6=1.22×10-4m3

截面惯性矩:

I=bh3/12=0.09×0.093/12=5.47×10-6m4

作用在横梁上的均布荷载为:

P=1.2×(Ng1+Ng模板)+1.4×(Nq1+Nq2)

=1.2×(44.15+1.51)+1.4×(2.5+2)=61.1KN/m2

q=N×b=61.1×0.18=11KN/m

跨中最大弯矩:

M=qL2/8=11×0.62/8=0.5KN.m

落叶松容许抗弯应力[σ]=14.5MPa,弹性模量E=11×103MPa

1、横梁弯拉应力:

σ=M/W=0.5×103/1.22×10-4=4.1MPa<[σ]=14.5MPa

横梁弯拉应力满足要求。

2、横梁挠度:

f=5qL4/384EI

=(5×11×0.64)/(38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