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我和祖父的园子.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896510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案-我和祖父的园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教案-我和祖父的园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教案-我和祖父的园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教案-我和祖父的园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教案-我和祖父的园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案-我和祖父的园子.doc

《教案-我和祖父的园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案-我和祖父的园子.doc(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案-我和祖父的园子.doc

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 

《我和祖父的园子》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掌握本课生字7个,认识二会字1个。

归类学习本文中与乡村农事相关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3、理清文脉,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初步感受“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

5、感受园子的自由美好和“我”在园中的活动,体会作者童年生活的快乐和自由,感悟祖父给作者那深深的爱和温暖,以及作者对祖父的怀念。

想象园子里的“一切都活了”,体会“我”的率情、率性、率真,感悟因为有了祖父的宽容和爱,才有了“我”的自由与快乐,有了这个童年的乐园,有了这个无法忘却的“精神家园”。

学习揣摩作者鲜活的,独具个性的语言和境由心生,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2、理清文脉,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3\感受园子的自由美好和“我”在园中的活动,体会作者童年生活的快乐和自由,感悟祖父给作者那深深的爱和温暖,以及作者对祖父的怀念

教学准备:

1.学生认真预习课文(朗读、自学生字、查词典理解词义、质疑、了解作者等)

五、教学课时:

2课时

六、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一、激情导入作家名片导入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齐读课文)

2、质疑:

读了课题,你想了解些什么?

(园子里有什么?

我在园子里干什么?

“我”是谁?

)这里的我正是本文的作者——板书:

萧红。

3、这篇课文选自萧红的著作《呼兰河传》,她在书中抒写着自己烂漫的童年生活,尤其重点描写了她家里的园子。

老师从她的文中找到了这样一句话——(出示)齐读。

“就这样一天一天的,祖父,后园,我,这三样是一样也不可缺少的了。

——萧红《呼兰河传》”

这是作者写下的心声。

从这句话里我们能感受到这个园子对于我是那么重要!

就让我们走进课文,走进那个园子,去感受我的童年生活吧!

二、自读课文,归类掌握生字词语:

12’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些什么?

2、生自读,师巡视。

3、检查。

(出示)玉米 浇菜 韭菜 铲地 拔草

倭瓜蜂子蜻蜓谷穗黄瓜抛

下种蚂蚱栽花草帽蝴蝶芒针

请3位同学分别读3行词语,要求声音响亮,发音清楚。

(“韭”“倭”“种”“穗”“蚱”“蜓)

这些词语有没有同学不懂的?

来问一问。

理解“倭瓜”:

就是“南瓜”,北方人叫倭瓜。

理解“芒针”:

看图比较观察认识

红色标出的是生字,请同桌互相提醒易写错的字形,说说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

师集体重点指导:

“穗”怎么记住它?

屏幕上的这些词语有些乱,谁能根据老师给的提示来给它们归归类?

园子里的昆虫:

蜂子蜻蜓蚂蚱蝴蝶

我在园子里做的事:

浇菜铲地拔草下种栽花

园子里的农作物:

玉米韭菜倭瓜谷穗黄瓜

我们将这里的部分词语进行了归类,帮助我们加深了记忆,也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

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能掌握、运用这种归类学习法。

我们再来读读这些词语。

师引读三组词语:

祖父的园子里有许许多多的昆虫——我在园子里——园子里还有这些农作物——(齐读词语)

三、指名分段朗读全文,理清文章脉络:

15’

1、下面,我们把这些词语送进课文,看看你课文是不是也能读得这么好。

(1)先找一找,课文哪一小节在写园子里的昆虫?

(出示第2小节)

(检查朗读)班里谁读书最棒?

请你来读!

评议:

你不但读正确了,而且读得十分生动,让我们大家身临其境。

你能告诉大家在读这段话的时候,你脑海中浮现出的是怎样的一个园子?

(生机勃勃)难怪你读的这么好。

还有谁想来读?

评议:

你也读正确、读流利了,你觉得这是个怎样的园子?

(丰富多彩)

同学们,你们在自己朗读的时候觉得这是个怎样的园子呢?

(好看的,不好看的都有,真是——样样都有;

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园子里真是五彩缤纷;

蜻蜓啊、蚂蚱啊、蜜蜂啊都是那么可爱,都聚集在我的园子里,真是生机勃勃!

总结:

作者的描写有声有色,有静有动,让大家浮想联翩。

不但把这一段读正确了,还读出了自己的初步感受,真了不起!

我就把其中一位同学的感受写在黑板上。

板书:

丰富多彩的园子

(2)刚才我们读了园子里的昆虫一段(屏幕显示词语归类),那我在祖父在园子里做的这些事情是课文又是哪些段落描写的呢?

检查朗读

(第3、4小节)这两小节写得特别有趣,请一男一女两名同学来比赛读;评议。

当祖父下种,种小白菜的时候”区分读音:

一个名词念第三声,一个动词念第四声。

(第5—9小节)师生分角色读对话。

评议。

(第10小节)指名和好朋友一起读。

评议。

(第11小节)引读“祖父虽然教我,可我并不细看——”;

(第12小节)指名读。

总结:

读着我在园子里做的事情,觉得有趣吗?

(我像跟屁虫;不是在干活,在瞎闹;我简直是在玩)

(3)那么,园子里的农作物在作者的回忆中又是什么样儿的呢?

(出示第13小节)

检查朗读

师:

这一段是全文中最长的,我们开火车,一人来读一句,看谁读得好。

注意一个个要跟上,声音要响亮~(生开火车读)

读到“黄瓜愿意……就……”时理解“开一谎花”。

师:

这列火车一路开得很顺畅。

大家听出来了吗?

哪几节车厢读的语句特别相似?

生:

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

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

虫子叫了,就像虫子说话了似的。

师:

什么地方像?

(就像……似的……)这样的句子我们叫它——(排比句)找找看,这一段里还有吗?

生:

倭瓜……愿意……就……。

黄瓜……愿意……就……

师:

哪里相似?

(愿意怎么样就怎么样)我们同学上课的时候要是愿意喝水就喝水,愿意睡觉就睡觉,愿意讲话就讲话,那该多——(自由)你们做的到吗?

这些农作物可以。

不但农作物,还有谁也自由自在?

(昆虫)

师:

是啊,园子里的一切都是自由的。

板书:

自由自在的园子

(此时屏幕回到显示词语归类部分)

(4)屏幕上的三部分内容,我们读完了,看看课文还有哪个小节没读?

男女生分读首和尾。

2、同学们,我们把课文通读了一遍,那么,课文主要写了些什么?

你了解了吗?

(课文主要写了园子里的昆虫,我跟随祖父在园子里做的事情,还有园子里的农作物。

总结板书:

是的。

这篇课文的题目叫——(我和/祖父的园子)板书加点。

(指课题)

文章1-2小节先写园子,接着3-12小节写我在园子里做的事,最后课文又再次回到写——?

五、总结质疑、布置作业。

1、同学们,萧红的童年是在祖父的这个园子里度过的,课文两次写到这个园子。

第一处写出了一个——(读“丰富多彩的园子”)第二处写出了一个(读“自由自在的园子”)。

有个问题,园子能自由自在吗?

自由自在是人的一种——感觉、感受。

2、质疑:

那么,为什么在作者的笔下,园子里的这些一草一木能让我们感受到自由自在呢?

这和我在园子里的生活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板书:

______?

)下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

2、布置作业(出示):

(1)将课文再有滋有味地读一读。

(2)默写积累三组归类词语。

(3)抄写文中你觉得有趣的语段一两处。

(4)熟读课文,完成习字册。

第二课时

课前板书;

我和祖父的园子

课前活动:

和学生聊关于童年的趣事。

 (要有趣)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同学们,还没到上课时间,我们来聊会儿吧!

小孩子身上都会有许多有趣的事发生,有的甚至会逗得人哈哈大笑!

你们曾发生过什么有趣的事吗?

说出来和大家分享分享!

一、复习激情导入

上课!

   刚才我们聊了许多有趣的童年往事,这些美好的记忆让我们回味无穷!

作家萧红也有许多快乐的童年往事要与我们分享呢!

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近萧红,走进她们家的大园子。

齐读课题。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一二两节,回忆一下,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园子?

出示:

   这是一个               的园子。

   (生:

生机勃勃、色彩绚丽、多姿多彩、充满生机、美丽迷人的、有各种动物的、样样都有的……)

   师:

是啊!

这园子里多姿多彩,样样都有,都是生机勃勃的!

(板书:

生机勃勃)

   师 :

文中还有一节也是写园子里的景物的,同学们找找看是哪一节?

(13节)  (真会读书,一下子就找到了。

   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13小节,看看这一节给我们展现了一个什么样的园子呢?

二、品读园中之景,感受园中的“自由”

1、生自读课文。

2、交流

师:

读得真投入。

同学们,读着读着,哪些词语就在你的脑海里闪现出来了呢?

(自由自在、随心所欲、无忧无虑……)

   同学们说得真好,这儿就是一个自由自在的王国。

(自由自在)

   这里有一句话就概括了自由自在,是哪一句呢?

  (答出:

你真有一双慧眼哪。

    (答不出:

那么这一段都是写与××有关的内容了?

对吗?

   答出后出示中心句

  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这就是这一节的中心句,谁愿意来读?

   (评语:

读得真准确,如果读得再自由一些就更好了。

   谁还想来读?

   生读(评:

多么自由、有活力的声音啊!

   师:

一切都活了,哪些事物活了?

(花、鸟、虫子)

   师:

花活了,是什么样子的?

   指名一生读:

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

(出示句子)

   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

   师:

说花开了,就说——睡醒了。

这花在作者眼里仅仅是花吗?

(人、伙伴)对呀,花像人一样会睡醒呢!

不是叫醒的,也不是惊醒的,而是自然而然地睡醒的,这就是自由呀!

谁愿意来读出这份自由 ?

   生读(评:

这花真醒了,够精神。

  这花还有点睡眼矇眬呢!

还没完全醒来)

   师:

鸟活了怎么样?

   生读句子,出示:

   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

   师:

飞得多高啊!

它若是不想回来,有没有人怪它?

(没有)因为它是——自由的。

谁来读?

   生读(好的评语:

真高啊!

不好的评语:

还可以飞得再高些!

   师:

虫子活了怎么样?

   生读句子,出示:

   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

   师:

如果你是虫子,你会说什么呢?

(园子真美啊!

在园子里真自由啊!

       请你读读这句话,读出虫子的心情。

        生读。

(多自由啊!

多快乐啊!

     你看,这些动物、植物都活了,就像是小萧红的小伙伴一样,它们自由自在地生活在园子里!

谁想把它们都读活了?

     生读(读得真神气,我知道,你已经走进了园子了。

      变化成诗的形式读:

萧红的语言朴素而富有诗意,读起来就像读诗一样。

(点击)让我们读出诗样的美!

       齐读。

   师:

这不就是——点击中心句,师生齐读。

   师:

在园子里,还有哪些事物也是自由的呢?

   (倭瓜、黄瓜、玉米)

   点击出示:

   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

黄瓜愿意开一谎花,就开一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

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

   指名读

   师:

 同学们,你们注意到了吗?

这段话很特别。

   生:

“愿意……就……”多次出现。

(或句子反复)

   师:

是啊!

反反复复出现相同的句式,又好读又好背呢!

想挑战一下吗?

   生自由读,背。

   师擦一句生背一句。

   师:

现在请来“读一读”吧!

   生背。

(真棒)

   师:

特别的写法往往蕴含了特别的情感,萧红反反复复写,我们也来反反复复读一读。

不过我们读得快一点。

倭瓜愿意爬上架—— (生接)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生接)就爬上房。

黄瓜愿意开一朵花——(生接)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