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通风施工组织设计0801.doc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89604 上传时间:2022-10-02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2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防通风施工组织设计080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消防通风施工组织设计080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消防通风施工组织设计080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消防通风施工组织设计080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消防通风施工组织设计080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消防通风施工组织设计0801.doc

《消防通风施工组织设计080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防通风施工组织设计0801.doc(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消防通风施工组织设计0801.doc

(1)施工组织设计

1.1工程概况:

1.1.1施工前的准备阶段

施工前的准备阶段从时间上来看,是从合约签订以后

到施工进场前的这段时间。

其主要工作有:

*施工图的深化设计;

*在甲方的配合下进行划项工作;

*排定施工进度表;

*设备和施工材料的订货;

1.1.1.1施工图的深化设计

深化设计主要是在原工程设计基础上,按照中标的产品及合同要求,在甲方配合下由原设计单位负责会签。

系统原理图、铺设管线安装图准确到位。

1.1.1.2划项工作

划项的任务是在甲方的指导、配合下和其它相关施工队伍,召开划项专题会。

*明确各自的施工范围;

*划定交叉专业的接口;

*与相关专业厂家进行技术交底,会议结束后要形成划项会议纪要,由与会各方签字认可。

1.1.1.3施工进度表

根据甲方的要求制成施工工序表,呈送甲方。

与其它专业施工队伍密切配合交叉作业,按期、保质、保量完成施工任务。

1.1.1.4设备和施工材料订货及劳动力进场

由于设备和施工材料都有订货周期,所以在进现场前,按照设计图纸要求订货,进现场后及时到位。

施工设备进现场前必须要有严格的检验手续,在确保无损情况下送现场使用。

施工设备使用严格按设备操作规范使用,确保设备操作人员的安全。

进现场前要周密计划好人员的安排,各项工作人员要填写报表,经过审查后方可进现场。

施工人员如有变动要及时补充,不能因此影响工作进度。

1.1.2施工阶段

施工阶段是指从施工队伍进场到系统施工完毕的这一

段时间,其主要工作有:

*施工方案;

*施工现场管理;

*施工质量管理;

与甲方、和监理的配合;

一、主要施工方法

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1.1管线隐蔽工程的施工方法:

(1)、管内或线槽的穿线,应在建筑抹灰及地面工程结束后进行。

在穿线前,将管内或线槽内的积水及杂物清除干净。

(2)、导线在管内或线槽内,不应有接头或扭结。

导线的接头,在接线盒内焊接或用端子连接。

(3)、敷设在多尘或潮湿场所管路的管口和管子连接处,均作密封处理。

(4)、管路超过下列长度时,在便于接线处装设接线盒。

a.管子长度每超过45m,无弯曲时;

b.管子长度每超过30m,有一个弯曲时;

c.管子长度每超过20m,有两个弯曲时;

c.管子长度超过12m,有三个弯曲时。

(5)、管子入盒时,盒外侧应套锁母,内侧应装护口,在吊顶内敷设时,盒的内外侧均应套锁母。

(6)、管线经过建筑物的变形缝(包括沉降缝、伸缩缝、抗震缝等)处,应采取补偿措施,导线跨越变形缝的两侧应固定。

并留有适当余量。

(7)、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导线敷设后,应对每回路的导线用500V的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其对地绝缘电阻值不应小于20MΩ。

1.2设备安装的施工方法:

1.2.1火灾探测器的安装:

1、点型火灾探测器的安装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a.探测器至墙壁、梁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

b.探测器周围0.5m内,不应有遮挡物;

c.探测器至空调送风口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5m,至多孔送风顶棚孔口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

c.在宽度小于3m的内走道顶棚上设置探测器时,宜居中布置。

感温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0m;感烟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5m。

探测器距端墙的距离,不应大于探测器安装间距的一半。

d.探测器宜水平安装,如必须倾斜安装时,倾斜角不应大于45°。

e.探测器的底座应固定牢靠,其导线连接必须可靠压接或焊接。

当采用焊接时,不得使用带腐蚀性的助焊剂。

f.探测器的“+”线应为红色,“-”线应为兰色,其余线应根据不同用途采用其它颜色区分,但同一工程中相同用途的导线颜色应一致。

g.探测器底座的外接导线,留有不小于15cm的余量,入端处应有明显标志。

h.探测器底座的穿线孔宜封堵,安装完毕后的探测器底座应采取保护措施。

i.探测器的确认灯,应面向便于人员观察的主要入口方向。

j.探测器在即将调试时方可安装,在安装前应妥善保管,并应采取防尘、防潮、防腐蚀措施。

1.2.2手动火灾报警安钮的安装

1.手动火灾报警安钮,应安装在墙上距地(楼)面高度1.5m。

2.手动火灾报警安钮,应安装牢固,并不得倾斜。

3.手动火灾报警安钮的外接导线,应留有不小于10cm的余量,且在其端部应有明显标志。

1.2.3火灾报警控制器的安装

(1)、火灾报警控制器(以下简称控制器)在墙上安装时,其底边距地(楼)面高度不应小于1.5m,落地安装时,其底宜高出地坪0.1-0.2m。

(2)、控制器应安装牢固,不得倾斜。

当其安装在轻质墙上时,应采取加固措施。

(3)、引入控制器的电缆或导线,应符全符合下列要求:

a.配线应整齐,避免交叉,并应固定牢靠;

b.电缆芯线和民配导线的端部,均应标明编号,并与图纸一致,字迹清晰不易褪色;

c.端子板的每个接线端,接线不得超过两根;

d.电缆芯和导线,应留有不小于20cm的余量;

e.导线应绑扎成束;

f.导线引入线穿线后,在进线管处应封堵。

(4)、控制器的主电源引入线,应直接与消防电源连接,严禁使用电源插头。

主电源应有明显标志。

(5)、控制器的接地应牢固,并有明显标志。

1.2.4系统接地装置的安装

(1)、工作接地线应采用铜芯绝缘导线或电缆,不得利用镀锌扁铁或金属软管。

(2)、由消防控制室引至接地体的工作接地线,通地墙壁时,应穿入钢管或其它坚固的保护管。

(3)、工作接地线与保护接地线,必须分开,保护接地导体不得利用金属软管。

(4)、接地装置施工完毕后,及时作隐蔽工程验收。

验收应包括下列内容:

a.测量接地电阻,并作记录;

b.查验应提交的技术文件;

c.审查施工质量。

1.3系统调试

1.3.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调试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调试,先分别对探测器、区域报警控制器、集中报警控制器、火灾警报装置和消防控制设备等逐个进行单机通电检查,正常后方可进行系统调试。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通电后,应安现行国家标准GB4717《火灾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的有关要求对报警控制器进行下列功能检查:

一、火灾报警自检功能;

二、消音、复位功能;

三、故障报警功能;

四、火灾优先功能;

五、报警记忆功能;

六、电源自动转换和备用电源的自动充电功能;

七、备用电源的欠压和过压报警功能。

检查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主电源和备电源,其容量应分别符合现行有关国家标准的要求,在备用电源连续充放电三次后,主电源和备用电源应能自动转换。

应采用专用的检查仪器对探测器逐个进行试验,其动作应准确无误。

应分别用主电源和备用电源供电,检查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各项控制功能和联动功能。

火灾自动报报警系统应在连续运行120h无故障后,填写调试报告。

2、水喷洒灭火系统

2.1施工程序

按本工程的施工特点,采取支管的制、安流水作业的方式,交叉施工在每个防护区的主管安装完后即安装支管,在每个防护区吊顶之前完成打压工作。

在第二次装修完工后安装喷头。

2.2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

1)管材

根据验收标准要求,本工程自动喷洒灭火系统管道为热镀锌钢管,填料为白厚漆加线麻或聚四氟乙烯生胶带。

2)技术要求

a.管子采用机械切割,切割面不得有飞边、毛刺。

b.加工的管子螺纹密封面应完整、光滑、尺寸偏差应符合螺纹标准要求。

c.螺纹连接的密封填料,应均匀附着在管道的螺纹部分。

3)干管安装

a.安装顺序为:

确定管位,设计支架,制作支架,安装支架。

管道就位,对口连接,找坡固定。

b.安装要点

•管位确定:

按照图纸要求,定出管道走向、位置和标高,确定支架位置。

•设计制作支架:

根据现场情况,按照标准图集要求设计好支架形式和具体尺寸,并在加工场用角钢,槽钢等制作支架。

•安装支架:

按照事先确定的位置,用冲击电钻钻眼,用膨胀螺栓把支架固定在砼上。

•管段预制:

管子和管件先在地面组装,长度以方便吊装为宜。

•管道就位:

把预制好已套好丝的管段对号入座。

安放到固定好的支架上,根据管子的长度、重量、选用绳索或手拉链式吊车吊装,管道在支回上用支架上的卡环临时固定,防止滚落。

•管道连接:

安放到支架上管段,相互对口,按要求,连成整条管线。

•管道调整:

干管安装后,还要拨下调直,从管子端看过去,整条管道都在一条直线上,还要用水平尽尺在每段上进行一次复核,防止局部“塌腰”、“拱起”现象。

3、气体灭火系统

3.1施工程序

按本工程的施工特点,采取支管的制、安流水作业的方式,交叉施工在每个防护区的主管安装完后即安装支管,在每个防护区吊顶之前完成打压工作。

在第二次装修完工后安装喷头。

3.2施工材料及设备

1)管材:

管材选用热浸内外镀锌无缝钢管,填料为白厚漆加线麻或聚四氟乙烯生胶带。

2)主要机具:

套丝机、无齿锯、手压钳、弯管器、电锤。

3)检测工具:

打压泵。

3.3施工方法及工艺

1)技术要求

2)管子采用机械切割,切割面不得有飞边、毛刺。

3)加工的管子螺纹密封面应完整、光滑、尺寸偏差应符合螺纹标准要求。

4)螺纹连接的密封填料,应均匀附着在管道的螺纹部分。

5)干管安装

6)安装顺序为:

确定管位,设计支架,制作支架,安装支架。

管道就位,对口连接,找坡固定。

7)安装要点

•管位确定:

按照图纸要求,定出管道走向、位置和标高,确定支架位

置。

•设计制作支架:

根据现场情况,按照标准图集要求设计好支架形式和

具体尺寸,并在加工场用角钢,槽钢等制作支架。

•安装支架:

按照事先确定的位置,用冲击电钻钻眼,有膨胀螺栓把支

架固定在砼上。

•管道就位:

把预制好已套好丝的管段对号入座。

安放到固定好的支架

上,根据管子的长度、重量、选用绳索或手拉链式吊车吊装,管道在支回上用支架上的卡环临时固定,防止滚落。

•管道连接:

安放到支架上管段,相互对口,按要求,连成整条管线。

•管道调整:

干管安装后,还要拨下调直,从管子端看过去,整条管道

都在一条直线上,还要用水平尽尺在每段上进行一次复核,防止局部“塌腰”、“拱起”现象。

4、防排烟系统工程

1.风系统施工工序流程图

风管组拼

支架安装

风管有部件安装

现场放线测量

风管连接件

风管成型

风管咬边

下料

选材

设备安装

设备测试

风管严密性试验

风口安装

2.一般规定

(1)本工程的风管以矩形风管为主,矩形风管尺寸以外边长为准。

(2)矩形弯管的弯曲半径符合标准的要求。

内弧形,内斜线矩形管,平面直边的尺寸大于或等于500mm;要设置导流叶片。

(3)风管各段连接应采用可拆卸的形式。

管段长度宜为1.0~2.0m。

(4)风管或配件采用联合咬口,板材的拼接采用单咬口。

(5)风管与法兰连接,采用翻边铆接,翻边尺寸为6~9mm,翻边应平整,不得有孔洞,铆接部位应在法兰外侧。

(6)风管与配件可拆卸的接口,不得装在墙或楼板内。

(7)风管的支、吊、托架的预埋件或膨胀螺栓,位置要正确,牢固可靠,埋入部分不得油漆,并除去油污。

3.风管制作

(1)风管、配件采用现场制作,风口等部件委托知名厂家生产订购。

施工前应熟悉图纸,按系统号对每个系统风管分节编号,统一列表,防止预制过程中出现错、漏、重、乱现象。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风管最大预制深度为60%,法兰可制80%,多预制弯头、三通等费耗工的配件,直管下料、咬口折方,暂不合缝,尽量减少堆放场地。

(2)风管采用镀锌钢板,厚度按设计要求或如下表。

风管和配件钢板厚度:

圆形风管直径或矩形风管大边长(mm)

钢板厚度(δ=mm)

排烟

风管

120~200

250~500

630~1000

>1000

0.5

0.75

1.0

1.2

4.风管的连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