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957948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59 大小:53.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docx

《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docx(5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docx

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

备课时间:

2011年2月21日教案总序号:

1

五年级科学教学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五年级共有57人,他们经过两年的科学学习,已经具备了初步的科学知识和操作技能,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思维方式也初步的由具体转变为抽象。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扩大学生知识范围,进一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学习科学的兴趣,增加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和自我研究的能力,联系他们的实际生活,用所学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最终达到将科学知识创造性应用到生活中去。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共有24课,以知识的内容分为五部分。

分别为人的一生、地球和地表的变化、无处不在的能量、探索宇宙、科技与能源。

本册教材注意学生知识经验的积累和整理,注重用联系的观点构建教科书整体结构。

在内容的选择上,用联系的观点整合不同的内容,选择体现综合性、系统性和事物周期性变化的内容构建教科书,引导学生学习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在整体上含悟科学本质。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引导学生经历更为完整的探究过程。

使学生从小养成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学习兴趣。

2、通过学习,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教学中渗透爱国教育,介绍历史人物,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措施

1、教师应更加放开手脚,把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有较强求知欲望的话题作为课的主体,通过活动使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从而加深对科学、对科学探究、对科学学习的理解。

解释与模型是五年级集中训练的过程与方法,要结合具体学习内容,在探究过程中有意识地强化解释与模型的训练。

2、在教学中采用先进的电教手段来辅助教学。

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知识,根据教材特点,制作一些课件,借助课件的动画效果、彩色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分解教材中的重点难点,使学生易于接受。

3、在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根据教材特点,让学生查一查、画一画、读一读、说一说、想一想、做一做,多种感官并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三动”能力,即:

动手、动口、动脑。

五、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既要对事物外部表象的观察,又要从微观世界认识事物的内部结构和变化的规律性分析,突出了认识事物的结构和功能。

探究水平较前几册教科书有明显的提升,加大自主探究的实施力度,加大学生生活经验的整理与提升,进一步强化学生对间接生活经验的回顾与运用。

在探究技能上,突出逻辑推理为主的思维技能训练,设计了大量的强化学生逻辑推理的探究项目,推测产生变化的原因,力求在事物的表面特征与内部变化之间建立联系。

2、使学生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学会用联系的观点和思维方式认识问题。

探究逐步加深,螺旋上升更加明显。

3、教学中注重实验教学,教学中要加强安全教育。

六、教学进度

第一单元生命的奥秘7课时

细胞

我从哪里来

人的一生

我像谁

生物繁殖新技术

第二单元地球和地表的变化7课时

火山

地震

各种各样的矿物

地表的变化

做一块卵石

第三单元无处不在的能量8课时

摆的秘密

钻木取火

通电的线圈

(一)

通电的线圈

(二)

无处不在的能量

第四单元探索宇宙5课时

太阳家族

神秘星空

探索宇宙

第五单元科技与能源3课时

生物的启示

开发新能源

研究与实践3课时

寻找达尔文的足迹

调查生活中的伪科学

我的科学学习历程

七、具体工作安排

二月份:

制定教学计划;

三月份:

1、学习《新课程理念》,写出心得体会;

2、加强实验教学

四月份:

举行校级公开课;

五月份:

观看优秀教师讲座;

常规教学

六月份:

综合复习,迎接期末考试

 

备课时间:

2011.2.21教案总序号:

02

人的一生

一、学生分析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逐步进入青春期,由于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作用,他们在身体形态和功能等方面都将发生明显的变化。

这一阶段他们难免会对自己身体发育的特点和青春期应该怎样搞好卫生保健产生疑问。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相关的生命世界中的具体内容标准是:

了解人的一生生长的大致过程;了解青少年身体发育的特点;了解青春期的主要身心发展特点;知道细胞是生命体的基本单位;知道生物的很多特征是遗传的;了解遗传和变异也是生物的特征。

三、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生命孕育的常识,感受生命的神奇,为自己的生命感到自豪。

2、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父母、家人、学校和社会的关系,认识到生命不仅仅属于自己,学会感恩地生活。

3、初步了解生老病死的客观规律,从而树立珍惜生命,热爱生活,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

感受生命的神奇,学会感恩地生活,从而树立珍惜生命,热爱生活,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

五、课时安排:

5课时

备课时间:

2011年2月21日教案总序号:

3

课题

细胞

课型

新授

教学

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知道观察动植物细胞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初步学会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进一步熟练使用显微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体验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遵守实验纪律。

教学

重点

难点

1、教学重点:

细胞结构及各部分主要功能的知识、临时装片的制作。

2、教学难点:

制作和观察临时装片、细胞生长和分裂的动态过程。

教学

方法

实验、讨论、交流

师生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一、引言:

在自然课中,我们认识了很多自然事物。

哪些是有生命的?

植物、动物、人都是有生命的。

由于它们都是有生命的,所以把它们归为一类,统称“生物”。

自然界中无生命的物体——砂、岩石、水、空气等,称为无生物。

植物、动物、人,从外表看是很不相同的,那么它们的身体是否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这个问题。

当我们要研究某一新的生物材料时,就必需不断的进行显微观察,这时,我们就要制作临时装片。

这节课,我们就学习临时装片的制作与观察。

  二、讲授新课:

  1、临时装片的制作:

  

(1)让学生按要求将显微镜安放好,对好光,准备使用。

  

(2)介绍实验用具及其用途:

载玻片、盖玻片、滴管、碘酒……等等。

  (3)制作临时装片:

教师先示范并强调注意事项,学生跟着教师一步一步完成。

让学生了解自然界的事物分为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明白有生命的事物他们存在着共性。

强调:

①擦拭的重要性。

②滴水太少容易产生气泡或干涸,影响观察,滴水太多容易溢出载玻片而污染显微镜。

③撕取或洋葱鳞叶表皮,以0.5cm×0.5cm为宜。

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镊子将其仔细展平。

④盖玻片时防止出现气泡及气泡的识别。

  ⑤调焦观察应严格按照显微镜的操作规程进行,为在急于看临时装片的内容

(4)在完成后可让学生独立地再做一次。

(5)小结,为了便于学生记忆,可归纳为“擦”、“滴”、“取”、“放”、“盖”、“染”、“观”等(染色不是必须的基本步骤)。

  2、临时装片的观察及植物细胞的结构:

  

(1)出示挂图:

让学生仔细观察与挂图所示相对应的各个结构,并认清它们的位置。

  

(2)老师利用挂图和细胞立体模型来讲述细胞各结构的特点、位置和基本功能。

注意:

①讲述顺序应由表及里。

    ②明确细胞壁只起支持和保护作用,是不具有生命活动的,而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则是生活着的。

 

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能够正确使用显微镜。

细胞

细胞构成生物体

(生长繁殖变化)决定细胞

1、学生对于本节课比较感兴趣,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2、对于细胞的观察,学生运用显微镜不够自然,对光做得不够好。

3、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备课时间:

2011年2月24日教案总序号:

04

课题

我从哪里来

课型

新授

教学

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初步了解生命教育的常识

2、过程与方法:

感受生命的神奇,为自己的生命感到自豪。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父母的辛苦

教学

重点

难点

1、教学重点:

了解生命教育的常识

2、教学难点:

感受生命的神奇

教学

方法

观察、讨论交流、课件演示

师生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一)、组织教学

(二)、谈话引入

利用课前几分钟时间为沟通师生情感、活跃课堂气氛而设计的即兴式谈话。

(三)、小胚胎故事

1、小组交流资料,然后分工合作,准备介绍《小胚胎的故事》。

2、童话形式交流《小胚胎的故事》。

材料来自课前准备—小调查(布置学生问问妈妈,查找资料,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写下《小胚胎的故事》描述“自己”从一颗受精卵长成婴儿的有趣过程。

(四)、我出生哪一天

交流自己的故事——《我出生的那一天》

通过讲故事的环节了解到妈妈生自己时的所受的痛苦。

材料来自课前准备—小调查(1、向父母家人了解自己出生当天的故事,记录一个最感人的细节。

2、与妈妈进行一次访谈,上网收集分娩录像,了解到妈妈生自己时所受的痛苦。

通过讨论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不断探究,从中感受每个人的生命诞生的过程。

学生通过教学游戏从中体验到“自己”从一颗受精卵长成婴儿的有趣过程。

 

(五)、解读生命密码

开展“解读生命密码”交流。

{通过讨论、现场调查让学生了解有关生命孕育的疑问。

材料来自课前准备—小调查(1、收集“为什么”:

阅读教科书P3,说说自己还有那些关于生命孕育的疑问。

2、通过课外科普书籍和网络等途径解决疑问,并将自己的收获用小卡片的形式记录下来。

(六)、教师总结

通过学习,了解自己出生当天的故事,热爱温暖的亲情;认识到每个人的生命的诞生都是奇妙的机遇;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一无二、令人自豪的,我要为生命感到骄傲。

{这一环节让学生简明感受本节课的内容。

 

 

培养学生课外资料调查的能力

 

我从哪里来

受精卵胚胎婴儿分析

卵子大约十个月运用

1、老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主要是通过各种活动引导学生发现、讨论,进行自我教育。

2、教学中让学生多谈自己的感受。

3、教学中让学生懂得我们的生命来之不易,加强感恩教育。

备课时间:

2011年2月27日教案总序号:

05

课题

人的一生

课型

新授

教学

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利用简单的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自己身高、体重等方面的数据;能选这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2、过程与方法:

喜欢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交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珍爱生命;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教学

重点

难点

1、教学重点:

了解人的一生生长的大致过程;青少年身体发育的特点;

2、教学难点:

了解青春期的主要身心发展特点,关注个人保健。

教学

方法

讨论、交流、课件演示

师生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1、探究人的一生身体发展变化特征

课前,老师让同学们搜集了一些“人从小到大身体发展变化”的资料,有的同学还准备了上学以来的体检表。

下面请你们小组内交流搜集的资料,看看能从资料中发现什么。

学生小组交流合作,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

学生汇报:

师:

除了身高和体重有变化之外,你们还发现了其他方面的变化吗?

生:

我的脸上长出了小疙瘩,这叫“美丽青春痘”

生:

我妈妈说我说话的声音变粗了。

师:

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生:

人生长发育到一定年龄会有一些变化。

比如说男同学会长出喉结,也有的还没长出来。

女同学不会长出喉结,也摸不到。

师:

同学们发现了很多人的身体的变化得特点。

那么你认为人从小到老身体变化最明显的阶段有哪些?

生:

从幼儿园到小学变化大,从小学到初中变化大,人老了容易生病,身体变化也大。

生:

人退休以后,头发变白了,走路也慢了……

人出生后,身体逐渐长大,直到长成健壮的成年人,然后人的身体

 

通过讨论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不断探究,从中感受人的生长过程

又会逐渐的衰老,直到死亡。

这是一个客观规律。

一般来说,人的一生要经历发育期(从出生到20岁)、成熟期(20道40岁)、渐衰期(40到60岁)和衰老期(60岁以后)等4个发展阶段。

2、探究青春期身体变化特征

同学们已经查阅了自己的体检表,从上面的数据你感觉到什么?

(生略)是的,很多方面都说明同学们上学已来身体发生了变化。

如果利用这些数据制成表格或图形,研究起来就会更明显。

想试试吗?

你想用怎样的方式研究呢?

是的,你们中间的一些同学已经进入了青春期。

有些同学将要进入

青春期。

青春期是人的身体发展变化最快的时期,人的身高、体重、胸围、肺活量等都增长的很快,而且还有人会长出青春痘,男同学长喉结、长胡子等特征。

3、青春期的卫生保健教育

青春期是人的身体发展变化最快的时期,关系到以后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为了给将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好基础,我们在青春期应该注意什么?

生:

应该加强体育锻炼、

生:

应当学习更多的知识

生:

要注意营养,保证足够的睡眠。

生:

不吸毒、不参加赌博

 

培养学生课外资料调查的能力

人的一生

发育期、成熟期、渐衰期、衰老期

青春期

卫生保健

1、学生对于本节课比较感兴趣,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2、让学生自己思考青春期应注意的地方。

3、教学中注重青春期的卫生保健教育。

备课时间:

2011年3月1日教案总序号:

06

课题

我像谁

课型

新授

教学

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多次观察、比较,发现子女与父母既有相似的地方又有不同的地方。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全面细致地观察人体特征,发现头发曲直、酒窝有无等外貌特征基本遗传自父母,但还存在个体之间的差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发学生对遗传现象的好奇心,使其产生探究兴趣。

教学

重点

难点

1、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发现子女很多外貌特征遗传自父母。

2、教学难点:

了解遗传和变异并知道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普通存在的现象

教学

方法

观察、讨论、交流

师生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活动一:

慧眼识宝宝

抓住肤色、眼睛的形状及颜色、头发的颜色等要素,仔细观察人的外貌特征。

观察、比较,发现子女有许多外貌特征和父母很相似。

 游戏:

眼力大比拼

——帮宝宝找父母。

  交流:

你的判断根据是什么?

小结:

孩子有许多特征是从父母那里继承来的。

活动二:

小小展示会

联系自己,进一步发现子女有很多特性遗传自父母。

展示会:

向同学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

 观察交流:

自己和家人哪些地方长得相似?

活动三:

找不同

观察:

图片上的小朋友不同的特征。

 

在介绍家庭成员的过程中,增强学生对自己家人的热爱。

 

交流:

说一说,他们各自有哪些不同的特点?

比较:

你和父母除了有相似之处,还有哪些不同之处?

记录:

完成活动作业。

把自己与父母的长相特点记录在表格内。

汇总交流:

交流活动作业。

拓展:

调查我和家人还有一些其他的共同特征。

 

由学生之间的差异,过渡到对比自己与父母之间的差异,

我像谁

遗传变异

不可遗传的变异

1、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使学生对遗传和变异的现象及其秘密有一些简单的认识。

2、课堂教学前教师要对班内学生家庭情况进行调查,避免课堂上无意伤害孩子幼小的心灵。

3、学生收集的父母照片,最好是和学生实际年龄相近,便于课堂进行观察比较。

备课时间:

2011年3月3日教案总序号:

07

课题

生物繁殖新技术

课型

新授

教学

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学会通过多种渠道、手段搜集信息,培养学生交流信息和综合处理加工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了解生物繁殖新技术和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科研信息状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教学

重点

难点

1、教学重点:

了解生物繁殖新技术、与生物繁殖有关的生物技术问题的学习活动。

2、教学难点:

意识科学技术的两面性,从而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教学

方法

课件演示

师生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活动一:

交流动物克隆技术的有关资料。

电视剧《西游记》中孙悟空“克隆猴”的故事谈起,引出“克隆技术”的概念并进行交流。

教科书展示了一幅学生交流资料时的活动场景:

一位学生说:

“我知道克隆羊‘多利’……”,另一个学生说“我还知道……”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从自己比较熟悉的资料信息谈起。

展示了两个资料卡,第一个叙述的是克隆羊“多利”的诞生意义和培育过程以及“多利”的死亡带给科学家的反思。

第二个资料卡叙述的是人们利用克隆技术培育人体的器官,启发学生认识克隆技术的实践应用价值,告诉学生克隆人研究的可能性,这就为后面的讨论提供了理论依据和争论焦点。

教科书在第一个资料卡后配了一幅图片,是我国科学家在研究克隆羊的画面,教科书提示语比较简单,意在告诉学生我国也已掌握了克隆这一生物繁殖新技术,具体教学时师生都可对此作详细的补充介绍,并随机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活动二:

克隆技术给人类带来的是福音还是灾难?

图中有三位同学在谈论克隆技术对人类的影响。

作了正反两方面的观点举例,有助于学生打开话题进行深入的交流、探讨和辨析。

活动三:

交流植物繁殖新技术的资料。

由《西游记》中孙悟空一根毫毛就能变出一个孙悟空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新课

 

认识克隆技术,培养学生辨证地看待事物、分析问题的能力和习惯,引导学生从小就关注人类自身的命运,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价值观。

展示一幅学生交流资料的活动场景图。

由于学生在前面活动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所以教科书未再提示交流的方式、方法,留给了学生自主研讨、交流的空间。

这部分教科书也提供了两个资料卡:

一是介绍植物克隆技术,目的在于使学生对“克隆”技术形成比较全面的认识;二是介绍袁隆平院士研究的杂交水稻对国内外的影响,目的在于告诉学生杂交也是植物繁殖新技术的一种,还要求学生认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这位在世界植物繁殖新技术研究领域具有崇高声誉和巨大影响的科学家,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由于有关内容学生比较生疏,感性经验积累较少,会给教学带来一定难度。

因此应当积极引导学生利用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中的多种信息工具、手段和媒体资源,收集有关人工授粉、杂交水稻、生物克隆、无籽西瓜等资料信息,多方交流综合,充分了解生物繁殖新技术,通过交流和研讨活动,使学生受到科学的启蒙教育,初步确立起正确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

自由活动:

教科书只给出了主题班会的活动场景画面,未作其它要求和提示,意在为学生提供一个想象遐飞、畅所欲言的空间,使学生既展精彩智慧,又感肩上责任重大。

拓展活动:

要求学生用自己收集到的信息资料办一份手抄报。

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运用搜集的信息进行综合实践加工,逐步养成综合整理资料、分析加工信息的良好习惯和能力。

生物繁殖新技术

克隆:

复制、无性繁殖

克隆技术给人类带来的:

好处灾难

1、学生对于本节课比较感兴趣,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2、克隆现象,学生大多只是在电视中看到,没有生活观察。

3、教学中注重教育学生养成善于参观生活。

备课时间:

2011年3月6日教案总序号:

08

第二单元《地球和地表的变化》单元教学

一、单元概述

地层、化石、卵石这些名词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比较容易接触到的,学生对此也非常感兴趣。

对于地球及地层运动的知识,如:

火山、地震、风化现象等,作为探究的主题让小学生用科学探究的方法去分析、去研究,不仅可以使他们获得有关的知识,意识到地层变化与人类生活关系的密切性,还可以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到探究的乐趣。

本单元遵循儿童的心理和认知发展规律,依据《科学课程标准》中知道主要的能源矿产、金属矿产及其提炼物的名称;了解地球表面是不断变化的,了解火山喷发和地震现象;认识各种自然力量对地表的改变作用;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表的影响等相关内容编写。

二、单元课时内容

本单元由《火山》、《地震》、《各种各样的矿物》、《地表的变化》、《做一块卵石》5课组成。

三、单元课时之间的联系:

在本单元之前,学生对地球的概貌已有了初步的了解,从知识和能力上为本单元的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本单元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地球内部的构造、火山和地震现象、卵石的形成、地球上各种各样的矿物以及地表变化等有关地球与地表变化的内容进行探究活动。

学习本单元,可以为学生进一步探究地球外部及内部变化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单元课与课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学习《火山》、《地震》时,目的是让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认识火山和地震现象是如何发生的;《各种各样的矿物》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地球上的能源矿产和金属矿产,认识他们与人类的关系;通过《做一块卵石》,让学生初步认识各种自然力量对地表的改变作用;《地表的变化》让学生认识地球的表面是不断变化的,各种自然力量和人类的活动都会对地表的改变发生作用,意识到保护陆地物质对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四、单元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知道探究不同的问题要使用不同的探究方法。

2.能用简单器材做简单实验。

3.能制作简易科学模型。

4.能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5.能队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并能与他人交流意见。

6.了解科学探究的结果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

7.能从“这是什么”,“为什么这样”等角度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

8.能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比较和评价。

9.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做假设性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想知道,爱提问。

2.大胆想象

3.能够尊重证据。

4.愿意合作与交流。

5.知道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6.善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

7.不迷信权威。

8.知道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

9.意识到科学技术给人类发展带来好处,也有负面影响。

科学知识:

1.了解火山喷发现象;认识火山喷发原因;调查火山喷发的危害。

2.了解地震现象;研究地震是怎样形成的;研究地震给人类带来的危害。

3.研究风化对岩石的作用;探究沉积、搬运作用对地表的影响。

4.知道主要的能源矿产、金属矿产及其提炼物的名称;了解煤和石油的形成。

5.了解人类对地表改变的影响。

五、单元课时安排:

每课一课

 

备课时间:

2011年3月8日教案总序号:

09

课题

火山

课型

新授

教学

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指导学生初步了解火山现象,认识火山喷发的成因。

2、过程与方法:

学会在学习过程中搜集资料、整理事实、研究事实、应用事实和拓展事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探索地球内部秘密的兴趣。

教学

重点

难点

1、教学重点:

了解火山的成因。

2、教学难点:

做火山喷发的模拟实验。

教学

方法

实验、讨论、交流、课件演示

师生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提出探究问题

1、观察录像,了解自然现象。

⒈组织学生观看录像并谈话导入:

你刚才看到的录像中,哪种自然现象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灾害呢?

⒉揭题:

屏示:

火山

2、提问:

这是什么现象?

你是否经历过火山喷发?

你是否听到过火山喷发的消息?

讲给大家听一听。

3、引领学生提问题:

关于,你想知道哪些问题?

让学生感受自然界中有着美好的自然现象,但是也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