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麻烦的祖国”——论德意志民族的德国认同危机.doc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89489 上传时间:2022-10-02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个麻烦的祖国”——论德意志民族的德国认同危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一个麻烦的祖国”——论德意志民族的德国认同危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一个麻烦的祖国”——论德意志民族的德国认同危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一个麻烦的祖国”——论德意志民族的德国认同危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一个麻烦的祖国”——论德意志民族的德国认同危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个麻烦的祖国”——论德意志民族的德国认同危机.doc

《一个麻烦的祖国”——论德意志民族的德国认同危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个麻烦的祖国”——论德意志民族的德国认同危机.doc(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个麻烦的祖国”——论德意志民族的德国认同危机.doc

一个麻烦的祖国”——论德意志民族的德国认同危机

【英文标题】ATroublesomeFatherland:

OnTheCrisesoftheNationalIdentityoftheGermanNation

【作者简介】李伯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语学院德语系教授(北京 100029)

【内容提要】 无论是历史上还是当代,德意志民族始终被民族认同问题所困扰,德国也被德国人称为“一个麻烦的祖国”。

这种状况已经成为影响德国的发展和稳定的大问题。

造成德意志民族的民族/国家认同危机的原因,是由于德国所处的特殊的地理位置所致,即德国位于欧洲的所谓“中间地带”,但是更重要的原因则是德国特殊的历史发展进程,即德国历史一再遭遇断裂,极不利于民族意识的形成。

在欧洲近代民族国家形成的过程中,德国因为没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集权政府,全民性的共同归属感的形成再遇障碍。

在决定性的19世纪下叶,德意志民族国家终于建立,但是三个德意志民族国家均以失败告终,致使民族意识一再遭受重创。

德意志民族的国家—民族认同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关 键 词】认同危机/德国历史/民族国家/断裂/建构

 

 

    德国人的特点在于,“什么是德国的”这个问题在德国人当中从未绝迹。

    ——弗里德里希·尼采

    一

    1985年,德国女记者、作家玛丽路易斯·杨森-尤莱特给德国许多人发出了一封信,请他们回答一个问题:

“您爱德国吗?

”这个看似简单并略显幼稚的问题“一石激起千层浪”,在收信人当中引起了轩然大波。

面对这个问题,避而不答者有之,断然拒绝者有之,愤怒申斥者有之;而多数人则感到心绪不宁,有些人甚至被这个问题折磨得夜不能寐,或者是噩梦不断。

很多人突然感到一种强烈的倾诉欲,于是纷纷奋笔疾书,把自己的答复诉诸笔端。

杨森-尤莱特把这些信件整理出来,集结成册并附上序言,以《您爱德国吗?

——德国人对于德意志民族当前状况的情感》为题出版。

该书一经问世,立即引发了热烈的讨论。

从这本书的许多作者的感受中,编者得出一个结论:

“身为德国人(Deutschsein)是痛苦的——我从收集到的许多文章里得知了这个事实。

”① 时至2006年,世界杯足球赛在德国举行,德国人终于为自己的国家自豪了一次。

但是这种对于其他国家而言再正常不过的自豪感对于许多德国人尤其是德国的青年人而言却颇为奇怪:

“这感觉好奇怪——好像突然之间,‘作为德国人’是一件被容许的事。

更奇怪的,你竟然还可以流露出你的身份和你的感情来。

”在国家/民族认同的问题上,战后德国人的处境极其尴尬:

“一方面在心里关心自己的国家,为德国骄傲,另一方面又要表现得很冷漠、很不屑;像拔河一样,内心处于一种紧张状态,要小心翼翼才能不说错话。

觉得德国是个不错的国家这种感觉是没有人敢显露、大家都要藏起来的。

在别的国家你常看到国旗,德国很少;我们也没唱过国歌。

”②

    20世纪90年代末,德国的一个大学女生卡特琳一直为一个问题所困惑,甚至她的私人生活也因此受到影响,使她倍感痛苦。

所以她冒昧投书历史学家封·克罗科,以求帮助。

这个问题就是:

“身为德国人”为什么这么困难、这样麻烦?

这个问题既让封·克罗科颇费思量,也让他很感兴趣,所以他也不厌其烦地给卡特琳回信,与她共同讨论这个棘手的问题。

来往信件越积越多,最后封·克罗科把所有信件整理集结成册,以《论德国人》③ 为题出版。

    这两个事例涉及的都是同一个问题,即德国人的德国认同问题。

这不仅是一个问题,而且是一个大问题。

其实被这个问题困扰的岂止卡特琳等人,古往今来,德国的有识之士都“为伊消得人憔悴”。

    贝尔纳·努斯指出,德国人有一个特殊的秉性,就是热衷于画自画像:

“几乎没有一个民族像德国人这样,感到有一种迫切的需要,要分析自己、分析自己与世界的、与文化的关系,与其自然的生存条件以及与其他民族的关系。

”④ 对外国人来说,德国人、德国文化始终是一个谜。

外国人看德国,常常有如雾里看花,始终捉摸不透。

而对于德国人自己来说,正是因为这个问题一直困扰他们,他们也就特别热衷于找出自己的特性。

因为只有先确定“什么是德国的”、“谁是德国人”,才能讨论“当德国人”的问题。

于是长期以来,德国人不遗余力地研究、探讨德意志民族特性,有关著作汗牛充栋,形成了一个强大的传统。

也许正是因为德国的历史发展缺乏连续性,使德国人热衷于自画像的现象呈现出明显的延续性。

    历史上,这个问题就已经困扰着德国知识界、政界的许多精英,他们对此痛心疾首,其情之切溢于言表。

特别是18世纪下叶,随着德意志民族意识的勃兴,这个问题愈发凸显。

19世纪以降,大批德国知识和文化、政治精英均对德国特性的问题感到苦恼和着迷。

音乐家瓦格纳就以《什么是德国的?

》为题著文,从精神层面对德意志民族的特点进行了分析。

发表于19世纪初的一首警句诗里,诗人歌德就曾无可奈何地感叹道:

“德国?

德国在哪里?

我找不到这个国家。

”⑤ 这句话流传之广,大概是得益于歌德的声望。

但是除歌德之外,德国的诗人、哲人、历史学家、政治学家、各界名流的有关论述和感慨同样数不胜数,例如诗人维兰德于1797年在一篇题为《论德意志共同意识的缺失》中所发的感慨也广为流传:

“比较了解我们的外国人对我们的指责实在是太真实了:

一个外国人在游历德意志帝国时只要仔细一点就会发现,他看到的只是奥地利人、勃兰登堡人、撒克逊人、普法尔茨人、巴伐利亚人、黑森人、符腾堡人,等等。

这些人按照其所属的帝国等级来命名,他们中有些又分为数百个更小的部族群体;这些族群一个比一个小,却各自具有其形态,但是他就是看不到德国人。

”⑥这段名言更为清楚地指出,在德国历史上,德国人的民族认同历来是一个困扰德国人的重大问题。

从18世纪末浪漫主义席卷德国起,德国民族主义大行其道,关于德国文化特性的研究和颂扬更是热闹非凡,对德意志文化、德意志的民族特性即所谓“Deutschtum”以及什么是“典型的德国式的”(typischdeutsch)的研究成为显学,在第三帝国时期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德国人的德国认同问题在德语中表述为“民族认同”(nationaleIdentitt),而“民族”(Nation)一词同时也兼有“国家”的含义,也表示对于德意志国家的认同。

德语中对于认同问题引发的种种现象的表述,有诸如“认同问题”(Identittsproblem)、“认同缺失”(Identittsdefizit)、“认同病”(Identittskrankheit),而使用频率最高者,当数“认同危机”(Identittskrise)。

时至今日,德国人的德国认同问题仍未梳理清楚,纵观全世界,这大概也算独一无二,或许这也正是“德国特色”(typischdeutsch)。

德国著名的民调机构阿棱斯巴赫民意调查研究所对此做了许多调查,得出的结果颇有说服力,也颇让人意外。

对“无论在何处,当您看到黑红金的联邦德国国旗时感到愉快吗?

”这样一个问题,1951年时只有23%的人回答“是”,1972年这个数字上升到40%,1986年也仅上升到50%。

⑦ 另外一个类似的问题是:

“有些东西是让人们为之感到骄傲的。

我给您列举一些这样的事物,请您告诉我,您是否为之感到骄傲?

”采访者列举的就是“您身为德国人,您是否为此感到骄傲”,回答的结果也并不出人意料,直截了当回答感到骄傲者比例并不高,而相当多的人则不愿回答。

⑧ 事实上,回避本身也就表明了一种态度。

1978年的一个问卷调查中,回答为自己是德国人感到骄傲的人数比例依年龄段为:

12—23岁的年龄段当中,16%的人回答“非常自豪”,37%的受访者回答“自豪”,而同样的问题在英国的回答比例分别为26%和44%。

⑨ 其他一些民调机构的调查结果也大致如此。

时至1985年,对于“当您听到‘祖国’一词时,感到愉快吗?

”这个问题,59%,的受访者回答“是”,39%的人回答“不”,而在16岁至29岁的年轻人中,则有多达61%的人表示不愿意听到这个词。

⑩ 如果用民族自豪感来测量民族认同的强度,战后德国西部的情况也相当令德国人沮丧。

在15个被比较的西欧国家中,联邦德国人的民族认同排在最后。

(11) 相当有代表性的事例,大概当属曾任联邦德国总统的古斯塔夫·海涅曼的一句名言:

“我不爱这个国家,我只爱我妻子。

”(12)

    已经比较清楚的是,在各个年龄段的德国人中,认同程度与年龄成正比,与受教育程度则成反比:

年龄越小,德国认同的程度就越低;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认同德国的比例越低,在知识分子当中,这个问题最为突出。

萨宾娜·波德在《德国病——德国人的恐惧》一书中指出,21世纪初的德国人对待德国有三种态度:

第一个群体是老年人,他们因为对德国的历史问题感到愧疚,德国文化使他们感到困惑、怀疑和不快,所以无法给后代传递一个积极的德国形象;第二个群体以青年人为主体,他们坚持德国认同,表明自己为德国人的身份而骄傲;“然后还有第三个群体,他们认为,纠缠于民族归属感等问题完全是不重要的,因为他们并不把自己看成德国人,而是看作欧洲人或世界公民”。

(13) 这种种混乱、困惑和痛苦,都在诗人恩岑斯贝格于1961年发表的一首诗歌《国语》中倾吐出来:

“是啊,只希望这些人与旁人并无二致,/只希望这里也完全平常、与别的国家同样,/而不是这个夜与雾笼罩的国度,/充斥着失去灵魂的住户,/既不知道自己是谁,也不愿知道,/被命运抛入这个国度,/而现在又要逃离这里,/无家可归,一直到坟墓”。

(14)

    正是因为民族认同问题是一个关系到德意志民族的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问题,所以关于这个问题的探讨和解决方案的议论一直不绝于耳。

设在杜塞尔多夫的“认同基金会”(IdentityFoundation)即以研究德国人的民族认同为己任。

2007年9月,基金会发表了题为《德国在寻找自我——一个不是民族的民族·在工作、忙碌中德国人是世界冠军》的研究报告,对当下德国人的认同问题做了总结和归纳。

报告指出,当前德国人的德国认同仍旧模糊,并且“没有强烈的民族情感德国人也生活得也不错”;“‘民族的’对于德国人来说是陌生的,所以‘是德国人’对于德国人而言变成了一种纯粹的实际的生活情感”,意谓“身为德国人”只是一种生活状态,与民族情感无关。

(15)

    诗人恩岑斯贝格尔于1964年撰文《我是德国人吗?

》,“这就使人意识到‘民族认同’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并且表明长久以来,德国的知识分子无力超越此类民族问题”。

(16) 在西德,这个问题一直被不断地提出,诺伯特·埃里亚斯甚至认为这是战后德国“被‘经济奇迹’所掩盖的最根本的问题”。

(17) 在东德,这个问题长期以来一直被压制,导致后患无穷。

两德统一后,随着历史问题的逐渐淡化,战后出生的德国人所承受的精神负担减轻,而且爱国主义者日渐抬头并增多,德国人对于德国特性的兴趣日增,年轻人要求在民族认同问题上变革的情绪日益强烈:

“年轻人,我这一代人,对这种老是小心翼翼、老是低着头怕做错事说错话、老是要保持‘政治正确’的行为和思维模式,开始觉得受不了了,烦了。

很多年轻人开始说:

为什么我不能跟别人一样?

我要做我自己想做的,说我自己想说的,让我自由吧,我受够了——这包括,我还要努力假装‘以身为德国人为耻’多久?

”(18) 但是抱怨归抱怨,时至今日,什么是“德国的”?

谁是德国人?

“您爱德国吗”?

这些问题还是没有得到解决。

    二

    民族认同是一个异常复杂的问题,这里不对这个问题展开讨论,只是对德国人的民族认同进行梳理。

简单地说,关于认同问题的研究,德国的知识界和媒体大致遵循着三条途径:

一是历史的视角,从历史的发展中寻找认同形成的原因;二是民调的数据,用大量的数据来把事实量化,在此基础上形成结论;三是深层心理学的分析,通过与具有代表性的人物进行的深度访谈来描述问题并寻找答案。

当然各种方法和途径都有其缺陷,没有一种方法可以圆满地回答关于认同的问题。

本文将从历史的视角出发,沿着德国历史的发展轨迹来审视德国人认同困境的形成,并梳理其原因。

    德国人的德国认同为什么会是一个问题,而且是一个大问题?

认同危机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