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城版小学一年级下音乐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94405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8.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花城版小学一年级下音乐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花城版小学一年级下音乐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花城版小学一年级下音乐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花城版小学一年级下音乐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花城版小学一年级下音乐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花城版小学一年级下音乐教案.docx

《花城版小学一年级下音乐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花城版小学一年级下音乐教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花城版小学一年级下音乐教案.docx

花城版小学一年级下音乐教案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一课DOREMI比高低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落水天》

欣赏《广东狮子锣鼓》

教学目的:

1、通过学唱《落水天》,让学生熟悉广东客家山歌的风格特色,感悟乡音之美,并了解人民的生活带有浓郁的地方风情。

2、听赏〈广东狮子锣鼓〉,让学生感受广东民间鼓乐及歌舞,并能选择合适的乐器巩固已学的×××等节奏型。

3、通过音乐情景的学习,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教学重点:

感知“doremi”的音高,,有感情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节奏型的掌握和表现。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音乐软件、打击乐器、电子琴。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通过学唱《落水天》,让学生熟悉广东客家山歌的风格特色,感悟乡音之美,并了解人民的生活带有浓郁的地方风情。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进教室。

二、欣赏歌曲〈头顶长西瓜〉

1、教师放歌曲,请会唱的学生随歌曲进行歌唱。

提问:

(1)歌曲将的是怎样的一件事?

(2)歌曲是我国哪一个地方的歌曲?

(3)你还会唱哪些广东歌曲?

2、教师再放歌曲录音,请学生歌唱歌曲。

三、学习歌曲〈落水天〉

1、感受音乐(播放课件)

(1)这首歌曲是我国哪一个地区的歌曲?

(2)这首歌曲是用哪个地方的方言进行歌唱的?

(3)谁能说几句客家话?

2、请学生随歌曲拍节奏,教师同时朗诵歌词。

3、学生听音乐朗诵歌词,让学生通过有节奏的朗诵歌词,感受这首广东名歌风味的特色节奏“××××·”

4、听中唱。

由学生跟随录音范唱进行模唱,并学习用广东客家方言演唱,让学生从方言语调中感受广东民歌风格。

5、教师教唱,及时指出不当之处。

五、小结。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复习,进一步巩固《落水天》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进教室。

二、复习歌曲《落水天》

1、听中敲。

启发学生,让学生听听

(1)用什么乐器表现雨滴比较合适?

(2)还能听到什么声音吗?

(3)用什么乐器表现比较合适?

2、感受音高。

唱熟歌曲后,请同学看看歌曲《落水天》是由那几个音编成的,并跟随老师听音乐打出“doremi”的手号。

3、听中比。

引导学生感受“doremi”三个音,比一比哪个最低?

哪个最高?

4、听中做。

播放音乐,请学生跟随歌声打出第1、2小节中“doremi”的手号。

5、唱中动。

三名学生分别带上“doremi”的头饰,听老师弹琴,当听到“do”就请带”do”的同学选择一种动作,表示听到的音与自己戴的头饰的音相符。

三、小结。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

听赏〈广东狮子锣鼓〉,让学生感受广东民间鼓乐及歌舞,并能选择合适的乐器巩固已学的×××等节奏型。

教学过程:

一、欣赏〈广东狮子锣鼓〉

1、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请学生看一看都有哪些乐器是他们认识的?

然后播放“锣、鼓、钹”打击乐器发出的节奏音响,引导学生看课件。

熟悉读锣鼓经。

念锣鼓经的有多种形式:

排腿年锣鼓经、拍桌子念锣鼓经、拍腿念锣鼓经等。

2、教师放乐曲《广东狮子锣鼓》请学生欣赏。

提问:

(1)你能说出乐曲中用了哪些乐器吗?

它们的名称是什么?

(2)在什么日子里能听到锣鼓声?

(3)在什么日子可以看到舞狮子?

(4)你能见过舞狮子吗?

(5)你能模仿舞狮子的动作吗?

3、教师介绍:

舞狮子是广东传统的民间表演,在庆祝节日和大型庆祝活动中都有无不狮子表演。

4、教师再放乐器,请学生随乐曲节奏进行节奏练习,之后可模仿舞狮子的动作进行表演。

教师提示学生,狮子是由几个人表演的哪?

我们可以怎样进行表演?

引导学生分为两人一组,分别扮演狮子头和狮子身,在整齐的动作下,以同样的节奏进行“舞狮子”表演。

教师给予学生适当的帮助。

二、小结。

教学反思:

第二课和朋友在一起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拍皮球》

2.学唱歌曲《对不起,没关系》

3.学唱歌曲《生日歌》、《我们歌唱》

教学目的:

1、通过演唱歌曲,感受同学间的友爱和乐趣,体会友情的可贵。

2、让学生在歌唱中能用自己的声音唱出F、P不同力度,并感知34拍。

3、能用自己好听的声音歌唱歌曲。

4、通过音乐艺术的集体表演和游戏,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在集体中的协调能力。

教学重点:

体会同学间的友爱、合作精神。

教学难点:

让学生在歌唱中能用自己的声音唱出F、P不同力度,并能以好听的声音进行歌唱。

教学时间:

四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乐器若干电子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学唱歌曲《拍皮球》,体会同学间的友爱、合作精神。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进教室。

二、复习、表演

三、学习歌曲《拍皮球》

1、师:

你有朋友吗?

请你用最美好的声音讲出你朋友得分名字。

你喜欢和朋友一起玩游戏吗?

玩哪些游戏?

2、教师放歌曲多媒体课件,请学生欣赏。

提问?

(1)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2)歌曲讲的是什么事?

(3)你想用怎样的心情歌唱这首歌曲?

3、教师请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用动作体会拍皮球的动作,同时感受歌曲愉快、活泼的情绪。

提问:

(1)小朋友们是怎样顽皮球的?

(2)玩皮球时,如果发生碰撞、发生争执,你会怎样做?

(3)小朋友们一起玩游戏,应该怎样相处?

4、教师在歌曲音乐的伴奏下,以轻快的声音,清晰的吐字朗诵歌词。

5、学生随教师进行歌词的学习。

注意:

“轻轻一拍就跳起来”“大家玩得多愉快”处的节奏。

6、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以清晰的吐字,愉快的情绪尽心个歌曲的歌唱。

教师给予适当的帮助:

符点处的处理、休止符的表现等。

7、学生基本掌握歌曲后,教师引导学生两人一组进行游戏:

一人扮球,另一人扮排球人,同时歌唱歌曲进行游戏。

8、指导学生已小组为单位,共同讨论,请一名同学扮球,其余的同学扮拍球者进行游戏。

教师随意进入一组和学生共同进行进行游戏。

四、小结。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学习歌曲《“对不起”、“没关系”》感受同学间的友爱和乐趣,体会友情的可贵。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进教室

二、复习歌曲《拍皮球》

1、教师放歌曲音乐,请学生欣赏,同时讲出歌曲名称。

2、教师放歌曲伴奏,请学生随音乐,以愉快的情绪、优美的声音、清晰的吐字进行歌唱。

3、教师请学生自由组合,进行《拍皮球》的游戏。

游戏过程中,教师提问学生:

与伙伴游戏时应该怎样相处?

三、学习歌曲《“对不起”、“没关系”》

1、教师:

小伙伴们在游戏时,不小心把人的绊倒了你会怎样处理?

你听一听各种的小朋友是怎样唱的?

2、教师放歌曲《“对不起”、“没关系”》,请学生欣赏。

提问:

(1)歌曲中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在生活中,你遇到这样的事情回怎样解决?

(3)你还知道哪些礼貌用语?

3、教师放歌曲,请学生随音乐边拍节奏,边以“LA”哼唱歌曲旋律。

教师提醒学生注意音量的控制。

4、学生随教师以清晰的吐字、准确的节奏,朗诵歌词。

注意:

绊倒、说、着等字的正确发音。

5、学生掌握歌曲

四、歌表演《拍皮球》《“对不起”、“没关系”》

1、教师提议:

我们用学国的两首歌曲来劲性表演吧。

2、教师提出表演方案:

学生自由组合,成三——五人一组,在歌曲《拍皮球》《“对不起”、“没关系”》的伴奏下,边歌唱边进行表演。

教师引导学生自编动作进行表演。

要求:

内容符合歌曲情景。

3、学生进行表演,教师给予适当的帮助。

最后进行评议。

五、小结。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

学习《生日歌》、《我们歌唱》感受歌曲愉快的气氛。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进教室

二、学习歌曲《生日歌》

1、教师创设情景。

播放《生日歌》课件,提问:

这是什么歌曲?

教师假设:

今天是×××的生日,我们全班为他(她)庆祝生日好吗?

2、教师提议:

准备生日蛋糕、点蜡烛、许愿、吹蜡烛,启发学生为小寿星自制小礼物、讲一句祝愿的话等。

还可请学生为寿星表演舞蹈或歌唱。

最后齐唱生日歌。

三、学习歌曲《我们歌唱》

1、教师请学生结合前面生日会的歌舞活动,请学生欣赏歌曲《我们歌唱》。

2、教师放歌曲录音,请学生讲一讲自己听到歌曲的内容以及感受。

3、请学生以自然的声音,合适的力度朗诵歌词。

然后在音乐的伴奏下,以自然的声音、愉快的情绪进行歌唱。

5、歌表演:

学生自由组合,拉手成圆圈,高声唱时拉大圆圈举起手,轻声唱时缩小圆圈。

教师出示F、P两个强弱记号,巩固学生对力度记号的记忆与理解。

6、选择乐器伴奏。

请学生选择乐器,为歌曲伴奏。

其余没有乐器的同学进行歌表演。

同时,教师要求学生都严格的按照歌曲的力度记号进行。

四、小结。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教学目的:

学习歌曲《当我们同在一起》,体验友谊的可贵。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进教室

二、复习歌曲《我们歌唱》

1、教师放歌曲音乐,请学生欣赏。

2、学生随伴奏进行歌唱。

教师提醒学生,将歌曲的强弱力度变化表现好。

3、提问:

你和朋友在一起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4、教师:

我们一起来听一首:

和朋友在一起的歌曲,听听歌中唱了什么?

三、学习歌曲《当我们同在一起》

1、教师放歌曲的多媒体教学软件,请学生欣赏。

提问:

(1)歌曲表现的是怎样的情景?

(2)和朋友在一起是什么样的心情?

(3)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4)这首歌曲应该用怎样的情绪进行歌唱?

2、教师再放歌曲录音,请学生随音乐自由地动作,感受并表现歌曲的欢快、活泼的情绪。

3、教师以清晰的吐字、自然、流畅的声音朗诵歌词。

学生可随教师一起朗诵。

4学生掌握歌曲

5、学生掌握歌曲后,请学生自由组合,自由地编排动作进行律动。

教师提示动作如:

“当我们同在一起,在一起,在一起。

”可互做拥抱动作,握手动作和拍肩动作等。

6、请学生以分组的形式进行律动表演,教师组织全班同学进行评议。

四、小结。

教学反思:

第三课神奇的Do、Mi、Sol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小铃铛》复习音乐手势doremi

2.学唱歌曲《瑶家儿童爱唱歌》

3.欣赏弹拨乐合奏《快了的啰嗦》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不同活动、游戏中感受体验“do、mi、sol”三个音的音高。

2、通过学唱歌曲复习巩固“do、mi、sol”三个音的音高,并参与歌舞表演。

3、能用“do、mi、sol”三个音随意的组合成自己的歌。

教学重难点:

能用“do、mi、sol”三个音随意的组合成自己的歌。

教学准备:

多媒体、乐器、电子琴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通过学唱歌曲《瑶家儿童爱唱歌》巩固“do、mi、sol”三个音的音高,并参与歌舞表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观看瑶族舞蹈视频。

二、节奏语言引入。

教师请同学用这样的步伐跟教师去瑶寨。

××××|

小朋友喽

××××|

去瑶寨喽(口念歌词手拍节奏。

三、看。

播放多媒体课件《瑶家儿童爱唱歌》,请同学观看瑶家儿童的歌舞。

四、唱。

请同学一起来唱《瑶家儿童爱唱歌》。

教师可采用接龙游戏演唱。

如:

教师唱词,第一组同学唱do,第二组同学唱mi,第三组同学唱sol,师生共同配合演唱《瑶家儿童爱唱歌》,比一比哪一组唱得既连贯又准确。

评出红旗组。

五、动。

熟唱后,播放多媒体课件请同学模仿瑶族舞步跳起来。

脚步动作:

左右左跳;右左右跳。

六、忆。

启发学生在演唱中想想这首歌由哪些音组成。

七、创。

请同学们用do,mi,sol创编歌曲。

教师播放:

课件1是由鼓组成的节奏图24××××|×—|××××|×—|××××|××××|××|×—||请同学用鼠标拖住do,mi,sol填入鼓节奏中,课件2是由桃子组成的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