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老年人社会福利的困境与对策.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941910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92.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老年人社会福利的困境与对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我国老年人社会福利的困境与对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我国老年人社会福利的困境与对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我国老年人社会福利的困境与对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我国老年人社会福利的困境与对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国老年人社会福利的困境与对策.docx

《我国老年人社会福利的困境与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老年人社会福利的困境与对策.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国老年人社会福利的困境与对策.docx

我国老年人社会福利的困境与对策

我国老年人社会福利的困境与对策

【我国老年人社会福利的困境与对策

摘要:

目前,中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

老年人在经济收入、家庭养老、社会化养老、心理健康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其福利需求呈多样化趋势。

面对老年人福利需求与供给十分突出的矛盾,传统的居家养老力量不足,迫切需要推进社会化养老,完善老年人社会福利政策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福利改革的关键。

我们应整合正式的和非正式的社会福利资源,加快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改革,通过完善服务体系、拓宽服务对象、增加服务内容、明确责任承担、扩大覆盖范围等多重路径,完善老年社会福利政策。

本文从老年人社会福利内容入手,探究我国老年人社会福利发展对策。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社会化养老;老年人福利

一、老年人社会福利内容

(一)老年人收入福利

老年人收入福利是针对老年人经济需求而

缺型、残余型的福利制度,已不能满足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特别是人口老龄化、家庭小型化农村城市化进程加快带来的对老年人福利需求的增加。

(三)、社会参与程度低管理机制落后

在我国,福利机构大多是由政府、集体兴办,社会兴办的福利机构少、规模小,导致管理成本加大,社会福利的运转效率差,社会福利事业发展缓慢,没能充分利用社会广泛的资金和资源,社会化未能体现。

(四)、老年福利的政策法规体系不健全

较高的老年人福利水平是以成熟的社会福利政策法规体系为前提的。

以荷兰为例,老年人福利是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内容和程序展开的,健全的体系保证了老年人在福利服务方面应有的各项权利,而我国至今还没有老年福利的专项法律法规,使得其实施的刚性和时效性大打折扣。

(五)、服务队伍的专业化水平较低

从目前来看,我国从事社会福利服务工作的队伍还未达到岗位职责和专业技能的要求,技术水平低、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严重缺乏已是不争的事实,这不利于社会福利服务内容的扩展和服务质量的提高。

三、对策

面对老年人福利需求与供给矛盾十分突出的局面,国家必须调整社会政策,承担福利政策的建设责任,加强社会福利制度建设,实行资源整合,通过国家政策机制来分配和调整资源,最大限度地加强社会福利。

从中国的具体情况出发,老年人社会福利建设,应当通过完善服务体系、拓宽服务对象、增加服务内容、明确责任承担、扩大覆盖范围等路径,建立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

(一)在体系建设上,坚持家庭、社区和机构

的相互衔接与互动,形成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照料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

1.巩固居家养老的基础性地位家庭养老是中国的优良传统,最具亲情和温暖,适合老年人享受天伦之乐。

中国的低龄老人、健康老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75%,他们生活可以自理,相当一部分老人有固定的住房、收入、积蓄以及子女的帮助,因此对这部分老人,应充分发挥家庭在养老体系中的基础作用。

中国老龄人口基数大,居家养老成本低,很适合我

们这样未富先老的国家的经济状况,所以居家养老应是首选。

目前中国还没有建立与人口龄化和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公共财政投入增长机制,而社会养老需要巨大的资金支持,已成为政府财政的巨大负担。

因此,中国现有的经济发展水平还不能够以社会养老全部代替家庭养老。

这就要求一方面巩固居家养老的基础性地位,另一方面,加强政府、社区等对家庭养老的援助,探寻使老年人既不脱离家庭、又能得到社会援助的养老新路。

2.突出和强化社区养老优势

老年人大部分时间都在社区度过,在日常生活和精神上比其他群体更多依赖社区。

社区照顾始于英国,20世纪50年代英国开始推行社区照顾,使被照顾者既不脱离家庭,又得到社区内的服务,能够像正常人一样在自己熟悉的社区内生活,不再产生被抛弃感。

这种服务受到普遍欢迎,成为当代西方国家社区保障的一个范例。

[13]社区服务的资源既包括由政府、社区甚至市场化的企业等各种非营利和营利的社会服务机构提供的专业服务,也包括由社区内的居民提供的非正式服务。

中国社区养老可以分为社区居家照顾和社区养老机构照顾两个方面。

社区居家照顾是在本社区内,对那些日常生活部分能够自理的老人提供各种形式的入户服务,协助料理家务、生活照料、卫生健康、精神慰籍、日间托老等项目。

社区养老机构照顾,主要针对那些高龄老人、疾病老人、生活严重不能自理或完全不能自理、而子女又无力照顾的老人,通过社区内的小型养老院等设施提供全方位的照顾。

住院老年可以走出院舍,进入他们熟悉的社区,在本社区内即可接受服务,避免了传统的院舍照顾把老年人与他们生活的社区和亲人完全隔离开来的弊端。

3.发挥机构养老的补充和辐射作用

目前,中国高龄、病残等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①尽管从服务对象数量看,它在整个服务体系中处于补充地位,但高龄、病残等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对护理康复的专业化要求较高、较强,所以机构养老不可或缺。

建议政府改变以往按服务机构床位数和工作人员数进行拨款的投入方式,将资金直接补贴给需要入住机构而又缺少经济实力的老人及其家庭。

那些有需求但无力负担的老人及其家庭可以向有关机构申请救助。

这种投资方式的改变,可以使老年人及其家庭获得对养老机构的选择权,同时也将政府办的养老机构推向市场。

与此同时,动员和鼓励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兴办老年福利服务机构,多渠道、多形式、多途径发展老年

福利事业,逐步形成有序的平等竞争的环境。

(二)在服务方式上,坚持无偿、低偿、有偿相结合,使“三无”老人、生活困难老人、社会老人等不同层次对象都能得到相应的福利保障和服务,实现老年人福利服务的适度普惠制。

长期以来中国老年人社会福利主要限于城市“三无”和农村“五保”。

这种十分狭窄的覆盖范围已经无法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现实,也无法满足广大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

因此,老年福利对象应该逐步拓展到全社会老人,使广大老年人都能充分享受社会福利政策的支持与帮助,实现福利服务的普惠制。

一是优先满足“三无”老人的福利需求。

“三无”老人占整个老年人口的极少一部分,他们最困难、最需要帮助。

对他们的赡养照料是政府义

不容辞的责任。

在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进程中,要优先做好“三无”老人的资金保障和服务保障,采取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相结合的方式,保障“三无”老人的基本生活不低于当地平均生活水平,保障他们得到无偿的照顾和服务。

二是支持“低保”贫困老人的福利需求。

年人退休后收入减少、医疗支付困难,容易陷入贫困。

那些享受“低保”的贫困老人尽管有家庭,也有一定收入,但他们的基本生活处于贫困线以下,是需要经济帮助的弱势群体。

政府应为这部分老年人提供无偿或低偿的养老服务项目,使他们的晚年生活得到切实保障。

(三)在覆盖范围上,坚持“城乡一体化”原则,稳步推进城乡统一的老年社会福利保障和服务制度建设。

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在农村更为突出。

农村人口出生率逐年下降,人口流动加快,使农村人口老龄化的速度高于城市。

目前农村老年人口约有1亿,总量远远大于城市老龄人口。

这一庞大的农村老年群体与城市老年职工相比,他们没有工资,没有退休金,没有养老保险,年老丧失劳动能力后,不能享受退休津贴,缺乏基本的社会保障。

与此同时,大批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向城镇流动和转移,使农村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的功能逐渐弱化。

当庞大的农村老年人群体对传统养老模式提出挑战时,迫切需要加快农村老年人的社会福利制度改革,解决广大农民的养老问题。

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城乡福利体制和资源的分割与差异,把农村和广大农民一直排斥在社会福利保障制度之外,农村老年人的社会福利十分缺失。

目前全国共有农村养老服务机构3.1万个,床位数213.9万张,收养各类人员170.4万人,有5228.4万农村居民得到最低生活保障,554.9万农村居民得到政府五保救济,救助农村医疗困难群众813.8万次,资助4223.7万农村困难群众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能够享受到这些福利资源的只是农村的少数老年人,绝大多数老年人依靠自己的原生家庭养老。

应打破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城乡对立,终结城乡社会福利割裂、反差明显的状态,逐步建立起城乡统一、协调均衡,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护理保险、低保制度和医疗救护等制度在内的老年社会福利制度体系。

应加快农村养老保险的试点与推广工作,推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真贯彻和实施好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城乡医疗救助中对分散供养的“三无”、“五保对象”和贫困老年人的分类施保、分类救助政策及办法。

四、结语

人口老龄化不是一个暂时现象,而是一个长期过程;不仅仅是老年人自身的问题,而是与各个年龄群体都有联系;也不仅仅是经济问题,还包括社会、政治、文化问题。

虽然人口老龄化是人类向合理的人口结构发展的必然阶段,但比较快的人口老龄化速度或比较高的老龄化程度,就有可超过现有社会经济的承载能力,会同一定的社会生产力水平不相适应,从而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一系列影响。

我们要引起重视,作出应对,争取主动,减少代价,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要制定相应的对策,不断增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