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两课评比计算机基础项目教学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939867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544.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两课评比计算机基础项目教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江苏两课评比计算机基础项目教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江苏两课评比计算机基础项目教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江苏两课评比计算机基础项目教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江苏两课评比计算机基础项目教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两课评比计算机基础项目教学案.docx

《江苏两课评比计算机基础项目教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两课评比计算机基础项目教学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两课评比计算机基础项目教学案.docx

江苏两课评比计算机基础项目教学案

一、课情分析……………………………………………………………………….01

1、课程与项目定位...............................................................................................................01

2、教材特点与教材二次开发………………………………………………………….......01

3、项目教学目标确定……………………………………………………………………...01

4、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02

二、学情分析………………………………………………………………………..02

1、学生知识水平与认知能力特点………………………………………...........................02

2、学生认知能力情况……………………………………………………………………...02

三、教学方法设计…………………………………………………………………..03

1、教学策略………………………………………...…...………………………………….03

2、教法、学法………………………………………………………………………….......03

四、教学资源整合…………………………………………………………………..04

五、教学实施设计…………………………………………………………………..04

(教学实施过程详见附件中项目实施教案)

六、教学评价设计…………………………………………………………………..05

七、教学反思………………………………………………………………………..06

附件:

项目实施教案………………………………………………………………………...07

项目实施过程综合评价表…………………………………………………………..22

项目实施过程自评参照表…………………………………………………………..23

项目4—3统计零用钱支出数据

课例设计

一、课情分析

1、课程与项目定位: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同时具备良好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信息素养,努力成为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本课程的学习为中职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统计零用钱支出数据》是学习领域四的第3个学习项目。

通过本项目的学习和活动,学生建立起Excel地址引用、公式、函数以及图表的概念和对它们综合应用的能力。

根据教材的安排,在此学习项目之前已经完成了Word文档制作和Excel单元格格式设置部分的学习。

而此项目是涉及Excel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最重要、最关键的部分。

项目计划使用4个课时完成。

2、教材特点与教材二次开发:

本课程使用的教材是马成荣主编、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本教材贯彻“以生为本、能力本位、行动导向”的教学理念,坚持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学习项目为载体,以能力训练为主线,以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引导学生在开展行动、完成任务中学习,并在主动解决问题中建构知识,提升能力,体现了对学生全方位发展的多维关怀。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做学教一体,强化实训操作,重视情境的创设和教学策略的选择,促进学生、教师、情境的多向度互动。

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理清教材编写思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确立能力本位的课程目标,以“有用、实用、够用”为准则,优化教学过程,解构知识体系,重构行动框架,对教材内容进行结构性加工与生命激活,将教材内容中安排的五步骤进行增、删、组处理,通过三个基础任务和一个拓展任务来呈现。

项目计划使用4个课时完成。

3、项目教学目标确定

为了更好地学习本项目,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理解单元格地址的引用;

②会使用SUM函数、AVERAGE函数并能够按要求准确复制公式;

3熟练掌握创建图表的操作及图表源数据的选择方法;

4理解并掌握图表格式化的方法;

5具有良好的信息收集、分析、处理、呈现的能力、合作学习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让学生经历“统计零用钱支出数据”的探索过程,通过生生交流、师生交流、人机交流、分组竞赛等形式进一步掌握并归纳统计、分析数据的方法;

②通过公式与函数的使用及分析图表这一实践过程并结合分析报告的撰写,充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培养学生养成善于发现问题、积极思考、乐于与同伴交流的良好品质,以及合作学习、竞争参与意识;

②通过研究探索、自主学习体验成功和自我价值;

③树立合理使用零用钱的意识;

4、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依据教学大纲要求、教学目标确定

①单元格地址的引用;

②图表的创建及图表数据源的选择;

③图表元素格式化的方法;

④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完成零用钱支出数据图表分析;

2)教学难点:

依据学生知识水平、接收能力,以及教学内容特点确定

①单元格地址引用,特别是相对地址、绝对地址和混合地址的理解;

②图表类型和源数据的选择以及常用的具有独特属性的图表元素格式化方法;

③教学理念的体现,素质(核心能力)培养过程的设计与组织;

二、学情分析

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是本项目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对学生的情况有所了解。

1、学生知识水平与接受能力特点:

现在的中职学生普遍基础薄弱,学习习惯较差,属于应试教育的失败者。

但是职业教育又给了他们一个新的发展空间,他们思维敏捷,动手能力强,而高中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转化的阶段,针对我们中等专业学校的学生,他们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对计算机很感兴趣,但抽象思维能力欠缺,又对枯燥的理论知识又存在一定的畏难心理,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采用分层教学,不断地助学、促学、导学,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的自信心,让课堂充满趣味性、实用性。

2、学生认知能力情况:

在学习Excel数据处理之前,学生已经接触了Word中的表格处理,而且在学习Excel表格之初主要涉及的也是格式外观设置。

学生很容易形成Excel表格数据处理的静态理解而非动态理解,所以设计良好的课堂任务,采用恰当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转变思路,重新认识Excel表格,是非常重要的。

三、教学方法选择

为了有效实现教学目标,突破难点,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针对我们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采用了如下教学策略:

1、教学策略:

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探究、协作学习教学过程的双向建构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教师主导。

教师的角色:

项目策划者、资源开发者、学习管理者;

学生的角色:

且行且思、先行后思、做学统一;

1)做中学,学中做:

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通过自主探究及协作学习在摸索中探究规律与未知;接下来,通过任务2排序和筛选,让学生在学中做,让学生通的学习得以升华与能力得以升级;

2)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关注弱势:

根据学生基础的差异,需求的不同,采取不同梯度、不同难度的教学方式,突出个性化教学,使学生在成功中获得自信,体验成功的快乐;

3)分组策略:

依据学生能力差距合理分组。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团队协作精神;

2、教法

教学中应该将多种教学方法,形成以“实训内容生活化、教师学生角色化、操作技能培养递进化、实现做学教一体化”为特色的教学模式,从而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教学效益最大化。

1)任务驱动法:

采用与学生学习密切相关的实例,通过任务引领,使教学有针对性、目的性;

2)导学法:

学生自学、协作学习教学视频,教师对关键环节通过点拨演示进行导学,从而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3)问题设疑法:

提出具有有争议性、开放性、误导性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及发散性思维,让学生敢于在否定中成长;

3、学法

根据学情分析,教师引导启发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任务引领,互助合作的学习方法,完成设置的学习任务,学生做中学、学中做,手、脑、口并用,循序渐进的掌握技能。

四、教学资源整合

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非常有利于行动导向、理实一体化的教学实施。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我在本项目实施过程中,对教学资源进行适当整合。

教学资源既包括硬件资源,也包括软件资源。

硬件资源主要是指学习环境,这里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的场所。

软件资源主要是指是学生学习需要的相关资料。

学生在课前进行班级学生零用钱使用情况的调查,形成原始数据表。

教师准备本堂课的学案(提供重要概念的知识链接以及学习任务的描述)、教学辅助操作视频、相应的教学软件和任务所需素材。

此外,我准备了一间具有网络平台的机房,提前准备好学习资源包;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进行合理的动态分组,每组设立一名组长,负责组内协调和任务指导。

五、教学实施设计

以项目为载体,以任务为驱动,做学教、做中学。

通过“情境导入:

教师导趣,学生找中学;任务驱动:

老师导做,学生做中学;要点归纳:

老师导思,学生思中学;项目评价:

老师导评,学生评中学;技能拓展:

老师导练,学生用中学。

”这五个部分来实施并完成本项目的教学。

下面我对本项目的设计思路进行简要分析,具体实施过程参见项目教案设计。

 

六、教学评价设计

新课改在评价对象、评价主体和评价方式上要求多元化、多样化,因此在本项目评价中我精心设计教学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式,评价主体包含自评、他评、师评,学生通过观察与分析、反思与探究、修正与完善这三个方面来实现自评,教师根据学生自评与互评的吻和性打分。

对于评价内容,除了知识目标的考核,还有强化能力目标与素养目标培养的考核,比如:

发现问题的深度、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等。

在评价方式上,注重过程与结果考核结合,理论与实践操作结合,定量与定性结合,从定量上看到自已的成绩,从定性描述中看到自已收获与改进面,从而客观有效地实施对学生的评价。

(项目评价表见附件)

七、教学反思

提高学生信息综合素养始终引领我在设计中要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层次、三个百分百和四个还给”。

一个中心:

以学生为中心,以学定教(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

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情境创设:

创设一个激情、激趣的情境,激活学习意识、激活现有的经验去“同化”或“顺应”学习活动中的新知识,赋予新知识以个体意义,促成认知结构的改组或重建;第二层次是知识应用:

让学生在实际问题的解决和应用中感受学习的快乐。

三个百分百:

百分百的参与、关注、达标四个还给:

还时间、还工具(渔)、还提问权、还评议权。

在本项目实施过程中,我贯彻“学生为主体,教师从旁指导”的新课改理念,坚持先做后学、先学后教、以学为本。

让学生在做中思、思中学,做、学、思合一;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教、学、做合一。

当然,我的设计中还存在很多不足,结合课后听课者及学生对本课的反馈,进行反思:

1、站在听课者角度:

①学生对时间的把握控制不一,课后应多与学生交流,注重学生的后续发展;

②评价面不广,应扩大对学生的评价面,注重学生均衡发展;

2、站在学生角度:

①与学生互动效果不是很好;

②在操作中对于部分知识点理解不够透彻,掌握不是很牢固,操作不够熟练,应加强相关巩固练习。

③多与存在困难的学生沟通交流;

以上就是我对本项目的整体设计及思路,恳请专家们多给予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教学实施:

项目名称

项目4-3统计零用钱支出数据

教学指导者

丁宁

项目周期

4课时

项目

要求

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单元格地址的引用;

②会使用SUM函数、AVERAGE函数并能够按要求准确复制公式;

③熟练掌握创建图表的操作及图表源数据的选择方法;

④理解并掌握图表格式化的方法;

⑤具有良好的信息收集、分析、处理、呈现的能力、合作学习能力;

过程与方法

①让学生经历“统计零用钱支出数据”的探索过程,通过生生交流、师生交流、人机交流、分组竞赛等形式进一步掌握并归纳统计、分析数据的方法;

②通过公式与函数的使用及分析图表这一实践过程并结合分析报告的撰写,充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培养学生养成善于发现问题、积极思考、乐于与同伴交流的良好品质,以及合作学习、竞争参与意识;

②通过研究探索、自主学习体验成功和自我价值;

③树立合理使用零用钱的意识;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重点确立

难点确立

①单元格地址的引用;

②图表的创建及图表数据源的选择;

③图表元素格式化的方法;

④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完成零用钱支出数据图表分析

①单元格地址引用,特别是相对地址、绝对地址和混合地址的理解;

②图表类型和源数据的选择以及常用的具有独特属性的图表元素格式化方法;

③教学理念的体现,素质(核心能力)培养过程的设计与组织;

解决措施

解决措施

在教学中,通过“知识迁移”、“自主探究”的学习模式突出重点;

在教学中,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教师“点拨演示、总结归纳”突破难点;

教学资源

具有网络平台的机房、学习资源包(任务导案+教学视频+数据表素材)

教学策略

1做中学,学中做;

②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关注弱势:

③分组策略:

教、学方法

教师通过任务驱动法、导学法、问题设疑法来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做中学、学中做;

 

板书设计

 

作业

完成实验报告;

完成项目4-3巩固拓展练习;

教学反思

以学生的角度展开教学,教师通过导趣、导策、导做、导评、导思、导练,启发诱导学生在找中学、讨中学、做中学、评中学、思中学、用中学,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潜能。

小结

 

本课重点学习公式与函数的应用及图表的创建,需要熟练掌握单元格地址的混合引用及利用图表进行数据分析的方法。

 

项目实施过程

教学程序与内容

教师活动—导

学生活动—演

设计意图

教学程序与

教学时间安排

第一课时:

零用钱的统计计算

1、创设情境、明确项目任务

分析讨论“中学生零用钱使用情况调查问卷参考表”与零用钱原始调查数据.xls文件中的数据。

 

 

任务1公式与函数

具体要求:

利用Excel公式计算每位被调查者的零用钱总和及各项零用钱支出的平均值。

⑴公式

操作要领:

①选择确定运算结果所在的单元格。

2在单元格或编辑栏中首先输入“=”,然后再输入计算表达式。

3检查计算表达式无误后,按Enter键,或单击“输入”按钮。

公式的格式、运算符及使用步骤

①格式:

=表达式。

表达式由运算符、常量、单元格地址、函数及括号等组成,不能包括空格。

②运算符:

算术运算符+、-、*(乘)、/(除)、^(乘方)比较运算符=、>、<、>=、<=、<>等,    文本运算符&。

比较运算符的结果只有两个:

真True或假False。

③公式使用步骤:

a.单击存入结果的单元格;

输入“=”,然后依次输入计算表达式,其中的单元格地址可以通过鼠标单击获得;

b.完毕后,单击输入“√”按钮或“回车”键以确认输入;

c.如需再修改,单击编辑区中公式需修改处,进行增、删、改等操作,然后再确认。

练习1利用公式计算本组第一个同学的零用钱总和。

 

⑵函数的使用步骤

1单击需要存放计算结果的单元格;

2单击“插入”菜单下的“函数”命令或编辑栏中的“插入函数”按钮;

3选择所需要的函数;

4确定函数中的各个参数(单元格区域可以用鼠标框选);

5单击“确定”按钮。

 

练习2利用SUM函数计算本组第二个同学零用钱总和。

 

练习3利用AVERAGE函数计算本组同学用于零食的平均消费。

 

⑶公式与函数的复制

复制的方法:

鼠标置于要复制的单元格右下角的填充柄上,待鼠标指针变成十字形,按住鼠标左键拖动,则公式或函 数就被复制到相应的单元格中。

练习4利用复制公式或函数的方法计算其余单元格的内容。

 

第二课时

图表的创建

任务2用图表分析零用钱的支出情况;

 

1、认识图表

要求:

1在提供的几张图表中寻找如下元素:

图表区、绘图区、图表标题、分类轴、数值轴、分类轴标题、数值轴标题、图例、基底、背景墙、主要网格线、次要网格线、系列、角点、系列轴

②讨论:

这些元素哪些是各种图表所共有多的?

③讨论:

分别选中各种元素后单击右键,弹出的快捷菜单有何异同点?

 

2、创建图表

操作要点:

(1)选定要绘制图表的单元格区域;

(2)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图表向导”按钮或“插入”菜单中的“图表”命令,出现“图表向导一4步骤之1一图表类 型”对话框;   在“图表类型”栏中选择一种,并在右侧“子图表类型”栏中选择一种;

(3)单击“下一步”按钮,出现“图表向导一4步骤之2一图表源数据”对话框;单击“数据区域”选项卡,确定系列

        产生在“行”或“列”;

(4)单击“下一步”按钮,出现“图表向导—4步骤之3—图表选项”对话框。

该对话框中可以确定图表标题、坐标

       轴、坐标轴网格线、图例、数据表等内容;

(5)单击“下一步”按钮,出现“图表向导一4步骤之4一图表位置”对话框。

选择图表存放的位置,最后单击

        “完成”。

 

知识应用:

练习1使用柱形图比较各项费用支出的平均值

练习2利用适合的图表类型分析本组成员中每个月拥有零用钱的大致范围

练习3利用适合的图表类型分析本组成员中谁的储蓄最多

练习4利用适合的图表类型分析某一位成员每个月零用钱各项支出的比例分配

 

随堂小结:

1、创建图表前应仔细分析,确定绘图应使用的数据区域。

在选择单元格的时候应该将必须的标题信息包含在内,因为标题信息同样要在图表中表现出来。

2、根据图表所要表达的内容进行图表类型的选择,熟悉三种常见图表类型的适用性。

3、回顾和总结“系列”的概念(要点:

位于图表分类轴上不同类别的数据中,具有共同属性的一组数据称为一个系列,在图表中通常表现为相同颜色的一组,或是位于同一根趋势线上的一组。

再结合这一组数在数据表单元格中的位置来说明为什么说来源于“行”或“列”。

 

第三课时

任务3编辑图表

 

练习1知识巩固

 

练习2图表的格式化

操作步骤:

①鼠标置于图表空白处右击,打开快捷菜单,选择相应的命令进行修改。

例如:

编辑图表的标题

2鼠标置于图表的某个对象上双击,打开快捷菜单进行修改。

3以上图表进行格式化,使其能够更准确地反映数据间的关系。

 

注:

图表元素共有属性主要包括字体、图案、对齐等。

这些概念与Word中相应的概念非常类似,学生很容易掌握。

常用的特殊属性主要包括:

坐标轴的刻度设置、数据系列的数据标志和次序、图例的位置等。

这部分内容学生第一次接触,必须强调学生之间的讨论和合作。

 

练习3零用钱使用情况分析

要求:

①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使其能较好反应你所分析的问题

②所制作的图表须颜色协调、元素大小比例匀称,数据反应清晰合理

 

要点归纳:

①格式化的概念

要点:

对图表各元素对象的格式设置,如字体、图案、大小、位置等。

②选用图表类型的原则

要点:

柱形图反应大小关系,拆线图反应随时间变化的趋势,饼图反应某一部分占全部百分比关系。

另外,要注意图表子类型间的差异。

 

第四课时

环节1总结交流

1依据调查数据的统计与分析,用简短的文字写出分析结果。

2参考教材配套光盘中本项目的阅读材料,谈谈如何增长理财知识,合理使用零用钱。

a.做好计划

b.定期储蓄

c.

d.

 

任务下达:

老师导趣,学生讨中学;

 

教师:

你们有自己的零花钱吗?

有没有寄宿的同学有过“月光族”的经历?

有哪位同学有合理使用零花钱的妙招呢?

学生相互讨论并在思考后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教师展示学生社会调查的结果,并引导学生讨论分析

“中学生零用钱使用情况调查问卷参考表”与零用钱原始调查数据.xls文件中的数据。

学生在讨论分析后指出对这两张数据表的直观感受及需要完善和改进之处;

教师引出本项目内容:

统计零用钱支出数据

明确提出本项目的操作要求:

1、统计计算每位被调查者的零用钱总和及各项零用钱支出的平均值;

2、利用Excel图表分析调查数据;

3、用简短文字说明分析结果;

学生相互讨论将项目细化为子任务;

教师对学生划分的任务进行总结归纳:

 

 

任务实施:

老师导做,学生做中学;

 

教师简要讲解公式的格式、运算符及使用步骤;

 

 

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协作,借助教学视频利用公式计算本组第一个同学的零用钱总和。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

是否可以更准确高效地计算出零用钱支出的总和及平均值呢?

学生讨论并寻找快速便捷的途径;

 

教师引出函数的使用:

公式通常需要自己手动输入,操作起来比较麻烦,此时可以利用Excel提供的函数来完成。

 

教师讲解函数的使用步骤;

 

学生小组协作并借助教学视频练习:

(1)利用SUM函数计算本组第二个同学零用钱总和。

 

 

(2)利用AVERAGE函数计算本组同学用于零食的平均消费。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

在使用公式和函数的时候了提高计算效率,是否可以可以对单元格中输入的公式与函数进行复制?

 

学生思考并尝试自行完成公式与函数的复制;

学生发现复制公式与函数时单元格数据出现错误;

教师引出单元格引用的三种类型,并演示讲解绝对引用、相对引用及混合引用的操作方法与注意事项;

学生小组讨论,比较相对引用、绝对引用和混合引用,完成公式与函数的复制操作,体验单元格混合地址的引用。

 

任务下达:

老师导趣,学生讨中学;

教师:

通过上节课的努力,我们已经完成了“零用钱使用情况统计表”的数据处理。

可当我们想分析这堆数据的时候却发现,它是那么的凌乱,一下子也摸不着头绪。

怎么办呢?

教师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几组预先准备好的数据表与图的对比图像,

 

小组讨论并回答:

(1)通过3幅图的标题,我们很容易就知道3幅统计图分别表示了什么内容?

(2)从哪幅统计图中更容易看出世界人口在1957~2050年的变化趋势?

(3)2050年非洲人口将达到多少亿?

从哪幅图中更快得到这个数据?

(4)2050年亚洲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例大概是多少?

从哪幅图中可以明显地得到这个结论?

(5)讨论并比较3幅统计图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教师讲解并归纳常见图表类型及使用特点

 

教师讲解并演示创建图表的关键步骤:

 

 

 

 

 

任务实施:

老师导做,学生做中学;

学生小组协作,借助教学视频分别完成练习1、2、3、4中的任务;

教师对操作中存在困难的学生进行辅导,并对普遍存在的问题适时点拨演示;

 

任务评价:

老师导评,学生评中学;

教师对学生操作中出现的共性和个性问题进行适时点拨提示:

学生将统计好的成绩表通过学生端发送给教师;

教师找出有代表性的统计表进行展示;

学生自我评价本任务的完成情况,并指出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学生互评,判断所创建图表的正确性;

教师结合学生自评和互评,对展示的图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