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 认识图形二.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8932186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42.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 认识图形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 认识图形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 认识图形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 认识图形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 认识图形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 认识图形二.docx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 认识图形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 认识图形二.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 认识图形二.docx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认识图形二

1认识图形

(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别图形,感受这些图形的特征。

2.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

3.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4.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建立空间概念,发展应用意识。

5.初步认识几何图形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的创造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欲望。

【重点难点】

1.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建立空间概念。

2.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初步发展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指导】

1.本单元教学的知识基础。

本单元教学是在上学期“认识立体图形”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辨认和区分所学的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通过一些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一些特征,感知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以及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关系。

2.把握好本单元的教学要求。

本单元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摆、拼、剪等活动,体会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的特征、形状及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关系。

它既不是对上学期知识的重复,又不能拔高教学要求。

如,长方形和正方形角的特征,长方体、正方体面、棱和顶点的特征不要求掌握。

3.收集大量的学习素材。

教学前,师生共同收集学习过程中所需材料,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可以使学生在课前感知这些图形及其关系,激发学习兴趣。

【课时安排】3课时

1.认识平面图形……………………………………………………..1课时

2.平面图形的拼组…………………………………………………..1课时

3.练习课……………………………………………………………..1课时

【知识结构】

第1课时认识平面图形

【教学内容】

教材第2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一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利用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关系,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

2.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学习过程中,体验“面在体上”实现对平面图形的进一步认识,发展形象思维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发展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建立空间观念。

4.通过设计拼组图形的动手活动,使学生积极参与,对图形产生好奇心,使他们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目标】

1.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

2.使学生体会“面在体上”。

【情景导入】

1.动手操作,感知“面在体上”。

出示由各种平面图形拼成的小汽车。

师:

小朋友,你知道这辆漂亮的小汽车是由哪些图形拼成的吗?

请来

认一认、指一指。

生: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

教师将学生回答后的图形贴在黑板上。

2.师:

今天我们就是要来认识这些图形。

【新课讲授】

1.动手操作,感知“面在体上”。

(1)分给每组一个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三棱柱。

师:

小朋友,现在这四个图形就藏在你们桌上的那些物体里,请你把它们都找出来好不好?

并说给你组里的小朋友听一听,你从哪里找到了这些图形?

各组合作操作。

小组汇报。

师:

谁来说说你是从哪些物体上找到了这些图形?

生1:

我从长方体上找到了长方形。

生2:

我从正方体上找到了正方形。

生3:

从圆柱上找到了圆。

生4:

从三棱柱上找到了三角形。

小结:

从长方体上找到上长方形;从正方体上找到了正方形;从圆柱上找到了圆;从三棱柱上找到了三角形。

(2)描一描,画一画。

师:

老师想把这四个图形从这些立体中搬下来放在纸上,你能帮我想想办法吗?

生:

沿着表面的边缘描出图形。

师:

那就请你们画一画,四人小组中,一人画一个图形。

画完后,请你把它剪下来。

学生动手操作。

师:

那你们说这四个你刚剪下的图形和我们以前学习的立体图形一样吗?

有什么不同?

生1:

立体图形不只一个面,这些图形只是一个面。

生2:

立体图形能站立,平面图形不能站立。

小结:

说得真好!

今天我们学习的图形只是一个薄薄的面,像这样的图形,我们把它叫做平面图形。

(板书:

平面图形)

2.动手操作,认识平面图形。

(1)认识长方形。

师:

我们先来认识长方形,请你从学具袋中找出长方形。

请你看一看、数一数、折一折,组内讨论一下,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汇报。

生:

有四条边,四个角,两条对边相等,其中两条边较长,两条边较短。

(学生的说明可能不完整,老师进行引导。

课件演示长方形的这些特征,老师进行小结。

老师改变手中长方形的位置。

师:

请大家认一认它还是不是长方形?

生:

是。

师:

这说明无论把长方形怎么放都是长方形。

师:

你知道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的吗?

生1:

黑板是长方形。

生2:

门是长方形。

生3:

书是长方形。

……

看生活中的长方形,课件演示。

师:

请你用6根小棒搭一个长方形。

学生展示。

(2)认识正方形。

出示正方形,请学生从学具袋中找出正方形。

师:

请你用刚才的方法试一试,然后说一说正方形有什么特点。

学生汇报。

生:

有四条边,四个角,四条边都相等。

(学生的说明可能不完整,老师进行引导)

课件演示正方形的这些特征,老师进行小结。

老师改变手中正方形的位置,请小朋友认一认还是不是正方形,得出无论怎么放都是正方形。

师:

你知道生活有哪些物体的面是正方形的吗?

(学生说)

看生活中的正方形,课件演示。

请你随意用几根小棒搭一个正方形。

(3)认识三角形。

出示三角形,请学生从学具袋中找出三角形。

师:

请你仔细观察,然后说一说三角形有什么特点。

学生汇报。

生:

有三条边,三个角。

(学生的说明可能不完整,老师进行引导)

老师改变手中三角形的位置,请小朋友认一认还是不是三角形,得出无论怎么放都是三角形。

师:

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面是三角形的吗?

(学生说)

看生活中的三角形,课件演示。

(4)认识圆形。

出示圆形,请学生从学具袋中找出圆形。

师:

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面是圆形的吗?

(学生说)

看生活中的圆形,课件演示。

出示一个球,这个是不是圆呢?

这是一个球,它跟我们今天学的圆有什么不一样呢?

(摸摸:

圆是平平的,球是鼓鼓的;球还可以拍,圆不能拍。

【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3页“做一做”的第1题。

学生举例说明身边看到的平面图形,老师适当点评。

2.完成教材第3页“做一做”的第2题。

(1)同桌互相合作,利用手中的各种立体图形,在纸上画各种图形,使他们组合成一幅漂亮的图画。

比一比,哪一组的画最漂亮。

(2)统计图形个数。

将每个小组的作品分别展示出来,并统计每幅图中图形的个数。

(3)找一找,说一说,在我们教室里,哪些物体的面是今天我们学过的图形。

3.完成教材第5页练习一的第1题。

(1)学生按要求涂色。

(2)展示、交流。

4.完成教材第5页练习一的第2、3题。

(1)让学生先认一认,再数一数,在括号里填上图形的个数。

(2)交流自己是怎样数的,怎样认的。

【课堂小结】

提问:

这节课我们学习什么?

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发言。

师:

今天我们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下面我们要和这些图形朋友说再见了。

老师报一个,请你找到它和它再见,把它放回学具袋里。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练习。

1.结合生活进行教学,选取学生身边的教学素材。

学生学习数学有两种体验:

成功体验和生活体验。

当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见的情景在教学中以不同形式再现时,学生就会有兴趣,有冲动感。

在教学中,我让学生拼摆各种图形,这些活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图形可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及联系,感受图形美。

2.让学生亲身经历过程,感受数学的严谨性。

关注学习过程,有助于学生学习。

在教学中,教师充分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尊重学生认知水平和已有经验。

如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点时,教师采用先用眼观察四条边有什么特点,再用自己已有的经验想办法证明自己说的没错。

从而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严谨性。

这节课动手操作很多,稍不注意就容易上成手工课或拼摆各种有趣图案的活动课,使教学重点偏离教材编排的初衷。

第2课时平面图形的拼组

【教学内容】

教材第3页例2及“做一做”,教材第4页例3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体会平面图形的特征,初步感知图形之间的关系。

2.能用语言描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

【重点难点】

体会图形的特征,初步感知图形之间的关系。

【情景导入】

1.出示汽车图。

师:

这是什么?

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

生1:

是汽车。

生2:

它是由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组成的。

师:

你们想玩拼图吗?

生:

想。

师:

好!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图形的拼组吧。

(出示课题:

拼一拼)

【新课讲授】

1.用两个相同的长方形拼图。

(1)出示两个相同的长方形。

师:

用两个同样的长方形拼一拼,你能拼出什么图形?

请先试一试,拼一拼,再在小组交流。

(2)学生动手操作、交流。

(3)汇报展示。

师:

谁先说说你用两个同样的长方形拼出了什么图形?

生1:

我用两个相同的长方形拼成了一个大的长方形。

生2:

我用两个相同的长方形也拼出了一个大的长方形。

板书:

生3:

我用两个相同的长方形拼成了一个“T”形。

生4:

我用两个相同的长方形拼成了一个“L”形。

生5:

我用两个相同的长方形拼成了一个正方形。

师:

两个长方形一定可以拼成一个正方形吗?

提供同样的两个长方形,学生实践得出:

只有特殊的两个长方形才可以拼成正方形。

2.用三角形拼图。

(1)用两个同样的三角形拼图。

出示两个同样的三角形。

师:

用两个同样的三角形拼一拼,你能拼出什么图形呢?

先在小组内试一试。

学生分组操作、交流。

展示、汇报。

生1:

用两个相同的三角形能拼一个平行四边形。

生2:

用两个相同的三角形能拼一个四边形。

生3:

用两个相同的三角形能拼一架飞机。

师:

同学们真能干!

拼出了这么多的图形。

(2)用4个相同的三角形拼图。

师:

用4个三角形,拼拼看,看能拼出什么图形?

(全体学生动手拼图,教师巡视)汇报交流。

师:

用4个三角形拼出了什么图形?

(把拼法不同的图案展示出来,并加以表扬肯定)原来图形之间有这么多小秘密。

(3)仿拼图案。

师:

最近在我市举办了一次大型中小学生图案设计大赛,聪聪和明明获得了一等奖。

(出示图案)

看,漂亮吗?

选你喜欢的一种图案试着拼一拼。

3.发挥想象自由拼图。

师:

你还能用这些三角形拼出什么图形或图案?

一面想一面动手拼,并给它起个名字。

(1)学生自由拼图,教师巡视。

(2)学生大胆创造,设计不同图案。

(3)作品展示交流。

4.认识七巧板

(1)认识七巧板。

师:

关于七巧板你都知道些什么?

知道七巧板的来历吗?

生1:

被称为是“东方魔板”。

生2:

这七块可神奇了,能拼出许多不同而又美丽的图案,它能拼300多种图案呢!

师:

七巧板是我们中国人发明的,七巧板也叫“七巧图”,它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图形游戏,它起源于唐朝,经过两千五百多年的演变,形成现在的七巧板。

它是中国著名的拼图玩具,后来传到国外,风行世界,号称“唐图”,也就是“中国的板图”。

被称为是“东方魔板”。

它不仅具有千变万化的魔力,而且蕴含着大量的数学知识,因此现在人们已把它作为一项热门的数学问题进行研究。

(2)了解七巧板的制作过程。

师:

想知道七巧板是如何制作的吗?

多媒体演示七巧板制作过程。

引导观察,发现图形间的关系。

师:

仔细观察七巧板,这些图形有何不同?

生1:

颜色、大小、形状均有不同。

生2:

大小不同。

师:

哪些图形最大?

两块最大的有何特点?

如何验证?

请学生展示验证过程。

师:

哪些图形最小?

有何特点,如何验证?

请学生同桌交流验证过程。

师:

除颜色和大小外还有何不同?

生:

形状。

师:

有哪些是我们学过的图形呢?

1到7号图形分别是什么图形呢?

生1:

5号图是正方形。

生2:

1号和2号图是三角形。

生3:

4号和6号图是三角形,

生4:

7号图也是三角形。

生5:

3号图我们不知道叫什么图形。

师:

3号图叫平行四边形,大家仔细看看它是什么样的?

然后再拿出正方形比较它们有什么不同?

师:

从同学们的介绍中,我发现我听得最多的就是三角形。

在七巧板中,到底有几块三角形?

它们分别是哪些?

这几块三角形是怎样的,它们一样吗?

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

生:

1号图和2号图比较大,4号图和6号图比较小,7号图中等。

师:

1号图和2号图谁更大?

生:

1号图2号图是一样大的(课件证实)

师:

4号图和6号图呢?

生:

也是一样大。

(课件证实)

(3)说一说。

师:

通过小朋友们的介绍,大家了解了七巧板这么多的知识,那么请同桌的两人互相说一说你都知道了哪些有关七巧板的知识?

(4)答一答。

师:

同学们发现了有关七巧板的这么多的知识,那你们能回答老师的几个问题吗?

1七巧板是由种图形组成,其中一个和一个。

2号图形和号图形比较大,号图形和号图形比较小。

③号图形和号图形一样大,号图形和号图形一样大。

5.尝试操作,动手拼三角形。

师:

请同学们拿出学具七巧板。

好,现在我们一起来比一比谁的手儿最灵巧。

请大家用你们的七巧板拼出一个三角形,你想用几块就用几块。

拼好的小朋友,你把小手举起来,老师就来欣赏你的作品,开始吧!

学生动手拼三角形,老师巡视指导。

展示学生拼的三角形。

师:

大家拼出三角形了吗?

那谁愿意当小老师来展示你拼出的三角形呢?

老师请好小老师以后,其它的同学就和我一起来当小观众,欣赏小老师的作品,好吗?

师:

小老师们,你在展示你的作品时,还要向我们说清楚你是用几块什么形状的板拼出了三角形?

生1:

我用两个一样大的三角形拼了一个新的三角形。

师:

还有其它的拼法吗?

生2:

我用一个正方形和两个一样大的三角形拼了一个新的三角形。

师:

还有其他拼法吗?

生3:

我用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两个一样大的三角形拼了一个新的三角形。

6.欣赏七巧板拼图。

师:

同学们的手可真巧,一下子就拼出了这么多的新三角形。

【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3页“做一做”。

(1)先让学生照样子用4个和4个拼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2)再让学生自由拼一拼,看还能拼出什么图形。

2.完成教材第4页“做一做”。

(1)用七巧板拼不同的长方形。

(2)汇报、展示。

【课堂小结】

提问:

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

有什么收获?

小结:

这节课我们探讨了图形的拼组,发现图形之间有很多的关系,用图形拼出了很多好看、有趣的图案,我们成了小小设计师、发明家,高兴吗?

让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探索,去获取更多知识吧。

【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练习。

第2课时平面图形的拼组

1.挖掘素材,巧妙切题。

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本课导入时,选择富有儿童情趣的汽车为切入点,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

并以做汽车要用不同形状的纸为契机,巧妙地迁移到长方形等学过的平面图形,既是对上学期旧知的再现,同时又很自然地过渡到正方形、长方形边的特点的认识。

2.充分参与,形式多样。

指导学生拼摆图形时,设计了“做汽车”“拼拼摆摆”和“小小设计师”等既富童趣又具挑战性的数学实践活动,形式新颖多样,尽可能地让孩子多尝试,多动手,让他们在有趣的活动中去探索,去体验,去创造。

3.自主思考,有效合作。

没有思考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习,有效的学习就是激励学生积极自主地思考。

本课的教学中,对于正方形、长方形边的认识,先引导学生用眼观察,根据自己的观察提供猜想,并激发他们独立思考用什么方法能验证这些猜想,通过学生思考确实想出了不少“金点子”,有用折叠的、借助工具比较的等许多切实可行的方法。

在后来的拼摆活动中,充分发挥了小组间的交流合作,每个孩子在有了自己独特的创意后又去观察,吸收他人的智慧结晶,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大大提高了合作学习的效率。

第3课时练习课

【教学内容】

教材第5、6、7页练习一。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立体图形(长方体和正方体)面的特征,初步感知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重点难点】

1.初步感知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

2.初步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各个面的特征。

【复习导入】

师:

同学们,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哪些立体图形?

生: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出示下图:

师:

你能说出这些图形的名称吗?

生1:

1号是圆柱。

生2:

2号和6号是长方体。

生3:

3号是球。

生4:

4号和5号是正方体。

生5:

7号叫三棱柱。

师:

这些图形与我们前一节课学习的图形有什么不同?

生1:

这些图形是立体图形,前一节课学习的是平面图形。

生2:

从这些图形中可以找到前一节课学习的平面图形。

师:

有道理。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

(出示课题:

立体图形的面)

【新课讲授】

1.观察图形,感知“面在体上”。

(1)观察操作。

出示下列图形:

师:

你能从桌面上的这些立体图形中,找出这样的图形吗?

请大家找一找、摸一摸,同桌之间说一说。

(2)引导发现。

师:

你们刚才找的这些图形它们的家是安在哪里?

(3)课件演示——面在体上。

2.自主探索。

(1)从立体图形中找平面图形。

师:

刚才小朋友们通过观察发现了这些图形的家都安在立体图形上,你能独立想方法让他们的家从立体图形上搬出来,住在纸上吗?

学生独立思考。

小结:

画、印、描、折。

小结:

小朋友们真聪明,想出的办法比书上的小朋友的还要多,真棒!

(2)动手操作(画一画)。

①提要求。

师:

你们想不想也来动手印一印或描一描?

要求:

小组合作完成。

a.每组至少用两种方法来制作。

b.每组图形至少要有2个。

c.每组都有一叠纸,每张纸只描或印一个图形。

d.请小组长先分工,再动手做一做。

比一比哪一组合作得好。

②小组合作。

③全班交流。

④小结。

师:

刚才小朋友通过小组合作,帮助把这些平面图形的家安到了纸上。

现在我们来说一说,用哪个物体可以画出左边的图形?

请把它圈起来。

生1:

用正方体的面可以画出正方形。

生2:

用长方体的面可以画出长方形。

师:

能画几种大小不同的长方形?

生3:

3种。

生4:

用三棱柱的面可以画出三角形。

生5:

用圆柱的面可以画出圆形。

(学生边汇报,老师边圈□、、△、○)

3.教学教材第7页练习一的第7题。

(1)了解长方体各个面之间的关系。

出示一个长方体盒子。

师:

长方体有几个面?

生:

6个面。

师:

哪两个面是一对“好朋友”,为什么?

生1:

上面的面和下面的面是“好朋友”,因为它们的面相等。

生2:

左面的面和右面的面是“好朋友”,因为它们的面也相等。

生3:

前面的面和后面的面是“好朋友”,因为它们的面也相等。

师:

他们说得正确吗?

你们能想办法验证一下吗?

先小组讨论一下,再汇报。

汇报、交流。

生1:

把盒子拆开,把上面的面和下面的面重叠比一比,把左面的面和右面的面重叠比一比,把前面的面和后面的面重叠比一比,看它们能否都是完全一样大的。

生2:

把前面、上面和右面的面分别在纸上印一下,画出来,再剪下来,再分别与后面、下面和左面的面重叠比一比,看是不是完全相等。

师:

这些方法都不错。

下面就请各组按照自己喜欢的方法剪一剪,画一画,比一比,验证一下。

学生分组操作。

汇报、交流。

师:

能说说你们验证的结果吗?

生:

通过试验,我们发现上面的面和下面的面相等,右面的面和左面的面相等,前面的面和后面的面相等。

师:

说得很正确。

(2)完成教材第7页练习一的第7题。

师:

通过刚才的学习,你现在能判断题中右边的图形是长方体的哪个面吗?

用线连一连。

学生独立判断、连线。

汇报、交流。

4.完成教材第7页练习一的第8题。

出示正方体展开图。

师:

这是一个我们已经学习过的物体的展开图。

如果把它折起来,你猜它应该是一个什么物体?

生:

正方体。

师:

对!

正方体有几个面呢?

生:

6个面。

师:

想一想:

这个正方体的几号面和几号面相对?

为什么?

生1:

1号和2号相对。

因为把它们折起来,正好相对。

生2:

5号和6号相对。

因为把它们折起来,正好相对。

生3:

4号和3号相对。

师:

他们说得对吗?

我们来折一折,试验一下好吗?

生:

好。

师:

请同学们用桌子上的展开图折一个正方体,再看一看1号和2号是不是相对的面,5号和6号是不是相对的面,4号和3号是不是相对的面。

学生动手操作。

汇报、交流。

小结:

1号的对面是2号,5号的对面是6号,4号的对面是3号。

【课堂作业】

1.圈一圈,用哪个物体可以画出左边的图形。

2.说一说,涂一涂。

(1)给前面涂上红色,上面涂上绿色,右面涂上蓝色。

(2)你看到哪几个面?

(3)上面和()面同样大。

左面和()面同样大。

前面和()面同样大。

3.剪一剪,折一折,哪个图形能折成一个完整的正方体,在图形下面打“√”。

4.把左面的硬纸片折一折,就能折成右面的正方体盒子。

(1)数字“1”的对面是数字()。

(2)数字“6”的对面是数字()。

5.完成教材第7页练习一的思考题。

答案:

1.②③②②

2.

(1)略

(2)能看到前面、上面、右面三个面

(3)下右后

4.

(1)4

(2)2

5.有4种。

【课堂小结】

提问: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等立体图形面的特点,这对我们今后的继续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练习。

第3课时练习课

 

“1”的对面是“2”,“5”的对面是“6”,“4”的面对是“3”。

练习一中的第7题,给出了一个长方体,另外给出了它的三个面,让学生判断这三个面哪个是它下边的面,哪个是左边的面,哪个是后边的面。

这道题要用到长方体相对的面相等的特征,因为学生从图中只能看到长方体的上面、前面、

右面,另外三个面看不到,只能根据看到的三个面来推测。

学生判断有困难。

另外第8题,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让学生说出用

 

 

做成的正方体,数字4的对面是数字几。

老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先观察、想像做出判断,再通过动手操作、验证。

实践证明,这种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操作,使他们初步体会到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了实际问题,达到了一举两得的教学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