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铁路路基DK251+632197565过渡段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8920194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27.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铁路路基DK251+632197565过渡段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某铁路路基DK251+632197565过渡段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某铁路路基DK251+632197565过渡段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某铁路路基DK251+632197565过渡段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某铁路路基DK251+632197565过渡段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某铁路路基DK251+632197565过渡段施工方案.docx

《某铁路路基DK251+632197565过渡段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铁路路基DK251+632197565过渡段施工方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某铁路路基DK251+632197565过渡段施工方案.docx

某铁路路基DK251+632197565过渡段施工方案

目录

第一章概况2

1.1编制依据及原则2

1.2编制范围及主要技术标准2

1.3工程概况、工程重难点及主要对策3

第二章施工组织3

2.1施工准备3

2.2劳动力计划3

2.3主要机具设备4

2.4施工进度计划安排4

2.5项目管理人员组织机构4

第三章施工方案及工艺流程5

3.1防排水工程5

3.2基础工程10

3.3路基支挡工程14

3.4填筑工程

3.5桥台锥坡工程

3.6堆载预压

3.7植草绿化

第四章技术质量保证措施19

4.1钢筋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及保证措施质量要求19

4.2模板安装质量验收标准保证措施23

4.3砼质量验收标准及保证措施27

4.4清水混凝土的标准要求28

第五章节约材料措施31

第六章成品保护31

第七章安全、环保、文明施工33

7.1安全33

7.2环保与文明施工35

 

过渡段顺接及桥台护坡施工方案

第一章概况

1.1编制依据及原则

1.1.1编制依据

⑴新建铁路合福线合肥至福州段《DK251+632.19~DK251+756.50路基工程施工图》。

⑵新建铁发4路合福线合肥至福州段施工图设计《路基工程参考图集》。

⑶新建铁路合福线合肥至福州段《》

⑷《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1-2010

⑸现场施工调查资料。

1.1.2编制原则

⑴严格遵守部颁规范、规程和规则等技术标准的原则

铁道部颁发的现行各项施工技术规范、规程和规则是指导铁路施工的权威性行业标准,技术方案编制中将严格遵守这些行业标准。

⑵全面响应设计图纸要求的原则

在充分领会设计意图的前提下,结合现场调查情况及我单位的实际施工能力和水平,力求工期、质量、安全和技术方案等各方面能充分满足设计图纸要求,并相应制定出完善的保证体系和保证措施,确保各项目标的实现。

⑶把确保行车安全放在首位的原则

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方针,执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一切围绕着确保既有行车设备及行车安全进行,在认真执行铁道部施工安全管理规定、施工安全管理办法的同时,力求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力求安全保证措施的针对性和可实施性。

⑷确保施工工期的原则

严格遵守所规定的工程施工工期,施工进度安排注意各专业间的协调和配合,根据工程的特点和轻重缓急,充分考虑气候、季节对施工的影响,在整体工期安排上力争合理提前。

⑸确保工程质量的原则

贯彻“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严格执行质量体系标准,全部工程质量符合国家、铁道部现行的施工规范、规程、质量验收标准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⑹坚持文明施工,注重环保和水土保持的原则

严格执行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精心组织、严格管理、文明施工,在方案的编制上力争把施工对当地文物、周边居民及环境、企事业单位的影响或污染降低到最低限度,并制定出详细的文明施工、环保和水土保持措施。

⑺力求施工方案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相结合的原则

结合本标段工程特点,搞好劳力、材料、机械的合理配置,推广“四新”技术,采用成熟可靠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力求施工方案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相结合,确保实现设计意图。

1.2.编制范围及主要技术标准

1.2.1编制范围

适用于DK251+632.19~DK251+756.5段路基及桥台,DK251+632.19前接白川1#中桥福州台,DK251+756.5后接白川2#大桥合肥台。

1.2.2主要技术标准

铁路等级:

客运专线;

数目:

双线;

正线线间距:

5.0m;

速度目标值:

350km/h;

设计活载:

ZK活载;

轨道类型:

无砟轨道。

1.3.工程概况、工程重难点及主要对策

1.3.1工程概况

1、地形地貌:

剥蚀丘陵,自然坡度10°~25°,植被发育,辟为农田。

2、地层岩性:

(4)1花岗闪长岩(γδ2b5),灰黄色,全风化,σ=250kPa,Ⅲ;

(4)2花岗闪长岩(γδ2b5),黄白色,强风化,σ=500kPa,Ⅳ;

(4)3花岗闪长岩(γδ2b5),灰白色,弱风化,σ=1000kPa,Ⅵ。

3、水文地质:

地下水主要为全风化层孔隙潜水,较发育。

环境水无化学及氯盐侵蚀性。

4、物理地质: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

5、过渡段基床表层换填级配碎石掺5%水泥,厚0.4m;过渡段路基基床底层采用级配碎石掺3%水泥,厚2.3m;路基基床表层底部做成向两侧倾斜4%的横向排水坡,基床底层底部做成平坡或向两侧倾斜4%的横向排水坡。

1.3.1-1工程数量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工程数量

备注

1

级配碎石(3%水泥)

5247.7

2

级配碎石(5%水泥)

675.1

6、DK251+632.19~+660.19、DK251+742.5~+756.5段地基采用C20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0.4mC35钢筋混凝土筏板+0.1m素混凝土垫层加固,钻孔灌注桩桩径0.6m,桩长5.0m,桩间距2.0m,按正方形布置。

1.3.1-2工程数量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工程数量

备注

1

C20钢筋混凝土钻孔桩

m

735

7、白川1#中桥福州台、白川2#大桥合肥台台后回填及锥坡工程同路基过渡段同时施工,避免交叉作业。

桥台锥坡与路基顺接根据现场实际地形采取经济美观的顺接方式。

1.3.2工程重点、难点和主要对策

工程重点、难点及主要对策见表1.3.2-1

表1.3.2-1工程难点及主要对策分析表

序号

项目

主要对策

1

路基工后沉降

⑴对重点地段进行地质核查。

按土工结构物要求进行路堤填筑。

配备自动检测的重型振动压路机。

⑵过渡段严格按照工艺流程组织施工。

⑶对路堑地基承载力进行检测。

⑷采用先进实用、配套完善、匹配合理的机械设备。

⑸严格按“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工艺要求组织机械化快速施工。

采取双控指标检测压实度。

⑹软土路基及特殊地段路基均严格按照设计标准进行基底处理,严格按相关规定进行路基填筑。

⑺当填料及压实度满足要求时,路基本体的压密沉降小且完成快,故工后沉降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地基沉降。

2

路基与结构物过渡段的施工质量控制

⑴.必须树立“路基为结构物工程”的施工理念。

⑵严格按设计和规范要求,设置过渡段。

⑶过渡段填料选择级配良好的碎石并掺入一定量的水泥,分层填筑、压实,层层报检。

⑷填筑与路基本体同步施工,对工作面受制约部位,采用小型夯实设备夯实。

⑸密实度检测采用地基系数、动态变形模量和孔隙率三项指标控制。

⑹加强沉降观测,实现信息化施工。

 

第2章施工组织

2.1施工准备

2.2劳动力计划

2.3主要机具及设备

2.4施工进度及计划安排

2.5项目管理人员组织机构

第3章施工方案及工艺流程

 

第4章技术质量保证措施

 

第5章材料节约措施

 

第6章成品保护

 

第7章安全、文明及文明施工

 

4.过渡段施工

4.1过渡段为桥桥过渡段。

过渡段设置布置图见图4-1

 

图4-1过度段设置布置图

过渡段施工采用机械与人工相配合作业,严格按照“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进行施工。

 

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施工工艺图

4.2施工准备

4.2.1.过渡段防排水

⑴过渡段施工前须及时做好排水设施,过渡段内不得有积水。

在过渡段两侧各设置一条排水槽,形式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设置,临时排水槽与路基排水槽顺接并延伸出过渡段外将水引至自然河道内。

⑵过渡段排水要求:

过渡段施工前,根据场地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排水措施;过渡段桥台台背回填料表面应按设计要求采取措施防止地表水渗入,台背与回填料之间应按设计要求设置防排水层;过渡段坡脚两侧、底部的纵横向排水措施应符合设计要求。

过渡段两侧防护砌体的施工应在地基和路堤变形稳定后进行,与相邻路堤的防护砌体施工相互协调。

4.2.2.道路及场地平整

施工现场应按有关规定要求,做好堆料及运输道路的平面布置,安排好作业程序及机械运行路线,施工中不得随意更改。

4.2.3地基处理

图纸设计:

DK251+632.19~+660.19、DK251+742.5~+756.5段地基采用C20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0.4mC35钢筋混凝土筏板+0.1m素混凝土垫层加固。

DK251+632.19前接白川1#中桥福州台,DK251+756.5后接白川2#大桥合肥台。

⑴台后回填

过渡段施工前,对过渡段施工范围进行放样。

过渡段范围内的原地面应进行碾压密实,原地面松散的应进行挖除换填。

过渡段基底处理应按设计要求与桥台基底处理同时进行。

桥台台后基坑采用C15砼或灰土回填,回填至承台顶标高,回填前清理基坑中的松散土。

压实标准为:

填高H≤3m则Evd≥40Mpa,填高H>3m则Evd≥30Mpa。

基坑回填后采用全站仪进行放样,并测量出地面标高,按标高计算过渡段尺寸,用石灰线洒出过渡段填筑范围,且过渡段L≥20m。

基坑回填后与路堑设置1:

1坡度倒梯形台阶搭接,搭接处采用细粒土或灰土填料回填(原设计为级配碎石+3%水泥),回填至钢筋混凝土筏板顶0.5m后施工钻孔灌注桩,待钻孔桩检验合格后填筑基床。

台后填筑细粒土或灰土应分层填筑,压实层厚10-15cm虚铺厚度不大于18cm,回填标准:

K30≥150Mpa/m、Evd≥50Mpa,K≥0.95。

4.2过渡段填筑压实标准

路堑与桥台过渡段采用级配碎石填筑,截面为倒梯形。

级配碎石填筑拌和运输方法同基床表层的级配碎石。

摊铺机械采用平地机,台后边角和锥坡体采用轻型压路机和冲击夯联合碾压。

在台背用红油漆划线控制填筑层高,摊铺厚度≯30cm,且最小压实厚度≮15cm,具体的摊铺厚度及碾压遍数按工艺试验确定的参数进行控制,压实层路拱坡面符合设计要求,无积水现象。

表4.5-1过渡段填筑压实标准表

填料类型

填筑部位

压实标准

备注

地基系数K30(MPa/m)

动态变形模Evd(MPa)

压实系数K

Ev2

(MPa)

级配碎石+5%水泥

基床表层

/

级配碎石+3%水泥

基床表层以下至基床底层

≥150

≥50

≥0.95

/

填筑工程

一、路堤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基底处理

除碎石桩加固区外,其余软基采用清淤换填合格填料的方法处理,旱地基底采用平整碾压换填土的方法进行处理。

2、基床以下填土路堤施工

基床以下路堤采用机械分层填筑、整平、压实。

填料采用挖掘机装车,自卸汽车运输,推土机配合平地机摊铺平整,重型振动压路机压实。

基床以下填土路基施工按照“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施工工艺组织施工。

其施工工艺流程见图1。

 

图1基床以下填土路基施工工艺流程图

分层填筑:

采用按横断面全宽纵向水平分层填筑压实方法。

两结构物之间划为一

个施工区。

为便于击实参数取得及控制压实度,并保证每一水平层全宽采用同一种填料。

填料取用按不同类型土层分层开挖,如同一类型土层厚度大于2.5m,为便于挖掘机作业并保证作业安全,按每层2~2.5m厚度分层开挖。

填筑虚铺厚度按照工艺试验确定的参数进行控制。

自卸车卸土,应根据车容量计算堆土间距,以便平整时控制层厚度均匀。

为了保证边坡压实质量,填筑时路基两侧各加宽不小于50cm。

摊铺平整:

填料摊铺平整使用推土机进行初平,再用平地机进行终平。

每一压实层面做成向两侧4%的横向排水坡以利排水。

为有效控制每层虚摊厚度,初平时插竹杆标记控制每层的虚铺厚度。

洒水晾晒:

细粒土填料碾压前应控制其含水量在施工允许含水量范围内。

当填料含水量较低时,及时采用加水润湿,加水量通过计算确定。

洒水采用取土坑内提前洒水闷湿的方法;当填料含水量过大,采用取土坑挖沟拉槽降低水位和用推土机松土器松土晾晒相结合的方法。

碾压夯实:

碾压前先向压路机司机进行技术交底,交底内容为碾压起讫范围、压

实遍数、压实的速度等;根据填料的不同和路堤的不同部位,必须采用大吨位重型振动压路机进行压实,压实顺序应按先两侧后中间,曲线地段先内侧后外侧,先慢后快,先静压后振动碾压的操作程序进行碾压。

各区段交接处应互相重叠压实,纵向搭接长度不小于2m,沿线路纵向行与行之间压实重叠不小于0.4m;非绿化区边坡压实采用挖掘机改装的夯实设备进行边坡夯实,对于设计有绿化要求的坡面采用人工夯实与种植植被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质量检测:

填筑前检查填料是否符合要求,填料复查按表1规定的试验项目及频次执行,并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填筑中检查填筑层厚是否超过工艺试验确定的填层厚度,碾压区段是否压实均匀。

每填筑层碾压后,按设计和规范要求标准及频次采用核子密度仪、灌砂法、K30平板载荷试验仪等方法检查路基压实质量。

施工控制:

按照工艺试验确定的有关参数(虚铺厚度、含水量、碾压遍数、机械组合、振动碾压能量等)达到要求后,由工地试验组进行跟踪检测,中心试验室进行复检,待复检达到规定标准后,再报请监理进行抽检,抽检合格后,再进行下一层填

筑施工;路基每层填筑压实质量经按规定检验达到设计及验标规范要求后,方可进行下一层填筑施工,否则应下达质量不合格通知单,要求重新压实,对重新压实的土的

检测点数量应增加一倍,直到合格为止;每填筑一层,就将边桩翻到施工高度。

每填筑2.5m高度或到基床底部时,必须恢复中线,重放边桩,以保证路堤结构尺寸,避免超填过大或欠填。

路基整修:

包括路堤面的排水横坡、平整度、边坡等整修内容,路堤整修应严格

按照设计结构尺寸进行,对于加宽部分应在整修阶段人工挂线清刷夯拍,路堤整修达到规范和表2检验标准要求。

表1填料复查分类试验项目、频次

填料类别

试验项目、频次

颗粒

级配

液塑限

相对密度试验

击实试验

大于5mm颗粒的单位体积重

细粒土及粉砂、

粘砂

5000~10000

5000~10000

5000

粗粒土(除粉砂、粘砂外)

10000

10000

10000

表2基床以下路基外形尺寸检验标准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范围

频次

路肩高程(mm)

±50

每100m用水准仪检查5点

中线平面(mm)

±50

每100m用经纬仪检查5点

宽度(mm)

≮设计值

每100m检查3处

横坡

±0.5%

每100m检查2个断面

边坡

≮5%的设计值

每100m检查2处

平整度(mm)

±15mm

每100m用2.5m直尺检查10点

二、预留沉降

严格按设计要求及规范预留沉降量。

一般地段路基工后沉降量不大于20cm,沉降速率不大于5cm/年,过渡段(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路堤与路堑)路基工后沉降量不大于10cm。

三、过渡段填筑

待圬工体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过渡段填筑,过渡段(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路堤与路堑过渡段)选用颗粒粒径不大于150mmA或B组填料填筑。

过渡段填土采用振动压路机压实,靠近圬工体不易压到位的边角处采用小型振动压路机配合冲击夯压实。

大型机械行驶及作业时,与涵后背保持不小于1m的间距;涵洞填筑前,在其两侧及顶部铺设20cm厚粘性土作保护层,填筑时从涵洞两侧分层、对称、水平填筑夯实,不得单侧偏推、偏填。

涵洞顶上填方厚度必须大于1m时,机械才能通过。

5.过渡段管理机构及施工机械配置

5.1过渡段管理机构设置

成立以项项目经理为组长的领导小组,主要成员如表5.1-1所示。

姓名

职务

职称

职务

职责

经理

高工

组长

全过程总负责

总工程师

工程师

副组长

技术总负责

副经理

工程师

副组长

施工生产总负责

技术主管

助工

组员

负责现场技术指导

机械主管

技术员

组员

机械进出场安排、日常检修

安全工程师

技术员

组员

施工安全监控和管理

质检员

助工

组员

质量检查与隐蔽工程检查验收

试验工程师

助工

组员

室内及现场试验负责

测量工程师

助工

组员

测量负责

5.2.现场机械、仪器及施工人员投入

为保证过渡段顺利进行,拟定投入施工机械、实验仪器及相关施工人员,详见表5.2-1、5.2-2。

表5.2-1机械、仪器配备

序号

机械、设备名称

规格

数量(台)

说明

1

振动压路机

LGS820

1

2

洒水车

12t

1

3

推土机

MD16型

1

4

挖掘机

220型

2

5

自卸车

20t

5

6

K30平板载荷试验仪

K30型

1

7

Evd平板载荷试验仪

ZFG-02型

1

8

灌砂筒

直径20cm

1

9

小型振动夯实机

1

表5.2-2施工人员配备

序号

工种

人数(个)

备注

1

压路机司机

1

2

洒水车司机

1

3

推土机司机

1

4

挖掘机司机

2

5

自卸车司机

5

6

作业人员

10

6.质量控制措施

6.1确保路基压实标准的工艺措施

根据选择好并经试验合格的填料种类,试验确定其达到要求压实度时的最佳含水量范围、松铺厚度、碾压速度、碾压遍数、检验方法等技术参数和施工工艺。

根据试验所得参数,用于全标段的路堤填筑,严格按试验参数进行施工过程控制。

填料摊铺平整合格后,及时碾压以防填料水分散失。

压实采用重型压路机进行。

碾压时,先两侧后中间,曲线地段先内侧后外侧,先慢后快,先弱振后强振。

压路机直线进退,纵向碾压轮迹相互重叠≮50cm,各区段交接处应互相重叠压实,搭接长度<2m。

碾压过程中安排一个测量小组进行跟踪测量、检测。

6.2控制路基工后沉降及不均匀沉降采取的技术措施

路基基底处理严格按有关规定、通知要求办理,对不良地质地段,探明地质后,与设计、监理会商,采取稳妥措施处理。

路基施工前修建并完善临时排水系统,确保流水畅通。

根据选择好并经试验合格的填料种类,试验确定其达到要求压实度时的最佳含水量范围、碾压速度、碾压遍数、检验方法等技术参数和施工工艺,并在每一填层碾压完成后,采用双指标控制,对压实标准进行检验,确保每一填层压实度符合要求。

适当增加路堤填筑宽度,以保证路堤边缘的压实质量。

不良地质的路基施工要避开雨季,分段快速作业,缩短工作面暴露时间;埋设观测桩,加强沉降观测。

路堤填筑中严禁同层采用不同种类填料混填,以确保路堤的均匀沉降。

渗水土填在非渗水土上时,非渗水土面层做成向两侧倾斜的2%~4%的横向排水坡。

当上下两层填料的颗粒大小相差悬殊时,在分界面上铺设垫层。

路-桥过渡段、路-涵过渡段、堤-堑过渡段,选用级配碎石填筑,每层高度根据试验参数确定,但不超过30cm,且最小压实厚度≮15cm,具体的摊铺厚度及碾压编数按工艺试验确定的参数进行控制。

每压实层路拱坡面符合设计要求,无积水现象。

与路基连接处应刷去松土,开挖出宽度≮1.2m的台阶并压实。

路堤基底地面平整后,用振动碾压机碾压密实。

台后基坑以混凝土回填或碎石分层填筑压实。

过渡段路堤同与其连接的路堤和锥体按一整体同时施工,并将过渡段与连接路堤的碾压面,按大致相同的高度进行填筑。

紧靠台背处大型机械碾压不到位时,用小型振动压实设备进行碾压,填料的松铺厚度控制在20cm以内,碾压遍数由试验参数确定。

6.3保证路基竖向刚度、差异沉降技术措施

在路基与桥台、路基与横向结构物间设置过渡段。

过渡段采用级配碎石作为填筑材料,与路基同步施工,保证竖向刚度自结构物至路基均匀过渡,使差异沉降满足设计要求。

过渡段基床表层20m范围内采用级配碎石掺3%~5%水泥作为填筑材料。

 

§4.1总体施工方案概述

本桥锥坡采用常规施工工艺施工,经测量放样后先开挖锥坡基础,并检验合格,同时对施工所用的砂、水泥、块石、水等按照规范要求进行逐项检测,以上检测都合格后开始进行锥坡的施工。

施工工艺流程如图4.1-1所示:

§4.2主要施工方法、工艺

§4.2.1准备工作

1、测量放线:

由测量工程师根据图纸放出桥台锥坡的轴线控制桩,做好水准点,拉线确定好锥坡坡度,开挖前基础轴线控制桩应延长至基坑外,用木桩加以固定。

2、现场布置:

根据现场情况确定施工便道位置及走向,砂石材料等的分类堆码场地,机具设备、拌和站的摆放位置。

便道选用桥台施工便道,材料堆放场地设在锥坡坡脚5m以外,并将材料堆放场地硬化,材料堆放下垫上盖,

图4.1-1锥坡施工工艺流程图

以保证施工材料不受污染。

3、材料试验送检工作:

砂、水泥、施工用水等原材料进场后及时取样送检,确定砂浆配合比。

4、施工队伍:

选择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专业施工人员组建浆砌锥坡施工队伍,该队伍施工人员在14人。

5、住房:

施工队的办公、生活用房就近租用民房解决。

§4.2.2基础开挖

1、在基础开挖开始之前通知监理工程师,以便检查、测量基础平面位置和现有地面标高。

在未完成检查测量及监理工程师批准之前不得开挖。

为便于开挖后的检查校核,基础轴线控制桩应延长至基坑外加以固定。

2、根据测量组放出的开挖线,采用人工开挖清基,并经过监理工程师认可。

3、基础挖方应始终保持良好地排水,在挖方的整个施工期间都不致遭受水的危害。

§4.2.3砌石施工及质量要求

1、石料等级应符合图纸规定或监理工程师要求。

石料在使用前应按《公路工程石料试验规程》(JTJ054—94)进行试验,以确定石料各项物理力学指标值。

立方体的极限抗压强度,应≥30Mpa。

2、石料应强韧、密实、坚固与耐久,质地适当细致,色泽均匀,无风化剥落和裂纹及结构缺陷。

3、石料不得含有妨碍砂浆的正常粘结或有损于外露面外观的污泥、油质或其他有害物质。

石料的运输、储存和处理,应不使有过量的损坏和废料。

4、在已经监理工程师验收过后的基坑中放出基础砌体的边线,按照设计要求的砂浆标号M7.5采用人工砌筑,砂浆拌和采用搅拌机拌和砂浆。

5、在砌筑前每一石块均应用干净水洗净并使其彻底饱和,垫层亦应干净并湿润。

所有石块均应座于新拌砂浆之上,在砂浆凝固前,所有缝应满浆,石块固定就位。

垂直缝的满浆系先将已砌好的石块的侧面抹浆,然后用侧压砌置下一相邻石块;或石块就位后灌入砂浆,填满垂直缝时,应用竹片捣实。

6、如果石块松动或砌缝开裂,应将石块提起,将垫层砂浆与砌缝砂浆清扫干净,然后将石块重铺砌在新砂浆上。

7、砌筑锥坡时预留30cm宽的人形通道,修整成台阶状,以利于施工中人员及材料上下。

砌筑完成后再将人形通道补砌。

8、在砂浆凝固前应将外露缝勾好,勾缝深度不小于20mm。

如条件不允许时,应在砂浆未凝固前,将砌缝砂浆刮深不小于20mm,为以后勾缝作准备。

9、砌体应分层砌筑,体积较大的石块由专人用风钻配合楔子破碎,然后两人一组将规则的块石搬运至砌筑区域,注意搬运块石时轻拿轻放,砌筑上层块石时不应振动下层,砌筑完成后24小时内不能在坡面上行走,不准在已砌好的砌体上抛掷、滚动翻转或敲击石块。

10、锥坡坡面应平整、坡度正确,皮带缝宽度不小于2.5cm。

施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