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33 测量气温doc教案教学设计 1.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918726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30.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33 测量气温doc教案教学设计 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33 测量气温doc教案教学设计 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33 测量气温doc教案教学设计 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33 测量气温doc教案教学设计 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33 测量气温doc教案教学设计 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33 测量气温doc教案教学设计 1.docx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33 测量气温doc教案教学设计 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33 测量气温doc教案教学设计 1.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33 测量气温doc教案教学设计 1.docx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33测量气温doc教案教学设计1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

3.3测量气温doc教案教学设计

3.测量气温

【教材简析】

本课是《天气》单元的第三课。

在前一节课中,学生已经学会了气温计的正确使用方法,这节课就要使用气温计测量气温,并由此发现一天的气温变化规律。

聚焦部分,首先明确这节课的主题是测量气温。

探索部分,回顾气温计的使用方法;使用气温计到校园各个地点测量气温。

研讨部分,探讨为什么要严格按照气温计的使用方法来测量气温;展示各组同学前一节课后的观察气温的数据,绘制柱状图,分析教室外一天的气温是怎样变化的;通过课堂同一时间、各个地点气温情况的测量情况,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拓展部分,通过调查资料,了解气象站工作者是如何测量气温的。

【学情分析】

气温是描述天气情况的要素。

气温的测定是在认识气温计,练习了气温计的读数后进行的,学生用气温计测量获得的数据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将其统计成图表,就可以分析发现某个区域一天或一段时间内的气温变化规律。

每天的气温都在发生变化。

在同一时间里,室内和室外的温度不同,室外不同地方的温度也不同;同一地点,一天中的温度也在不断变化。

要研究气温的变化,首先要明确平时所说的气温是在什么环境下测定的。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空气温度,为了比较,每天可以选同一时间点来测量气温。

2.一天的气温变化有一定的规律。

科学探究目标

1.正确使用气温计测量并记录教室外一天中的气温,以此绘制成柱状统计图,分析获得一天的气温变化规律。

2.选择每天测量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测量和记录。

科学态度目标

保持对气温变化的研究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工具的使用提高观测气温的精确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正确使用气温计测量并记录教室外一天中的气温,绘制成柱状图,分析获得一天中的气温变化规律。

难点:

按计划的5个时间点测量并记录教室外一天中的气温。

【教学准备】

教师:

气温计、多媒体课件。

小组:

每两人一支气温计、记录表、柱状统计图、记号笔、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

一、聚焦:

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

1.课件出示:

冬天和夏天两张不同的图片。

提问:

这两张图片有什么不同?

(预设:

气温变化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2.揭示课题

小结:

看样子气温对天气的影响很大,气温是天气现象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测量气温”(板书)。

3.聚焦问题

提问:

用什么工具来测量气温呢?

如何来测量呢?

二、探索:

气温计的使用方法(预设25分钟)

(一)去室外测量气温

[材料准备:

每组2根气温计、学生活动手册]

1.出示气温计,提问:

这是我们上节课学习使用的气温计,你还记得如何使用和读数吗?

2.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内容,全班进行交流。

邀请1-2名学生上台进行教室气温的读数。

3.邀请其他同学对上台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

4.提问:

同学们的读数就是今天的气温吗?

我们应该如何测量今天的气温呢?

5.PPT出示测量气温的方法:

·放在阳光照射不到且空气通畅的地方;

·悬挂在空气中;

·保持干燥;

·让视线和液柱顶端保持齐平;

·示数稳定后再读取。

6.总结并提问:

现在都明白测量气温的办法了吗?

那我们马上要到教室外测量气温了,外出测量还要注意什么?

7.待学生交流回答后,教师再出示温馨提醒:

·在老师指定的地点测量气温;

·尽量轻声,不打扰其他班级上课;

·小组合作,人人都参与测量、读数;

·按照测量方法规范测量,及时记录;

·完成后快速安静地回到教室。

8.明确要求后,以小组为单位到教师指定地点进行测量。

(特别强调:

测量地点在阴凉通风处,气温计离地面高度1.1米,建议教师在课前事先选好地点,标上组号,并准备好挂钩,方便学生测量)

9.回到教室后,请同学们汇报各组的数据及发现。

10.总结并过渡:

我们在同一个时刻去室外测量气温,各组的测量数据都很接近,那一天中的气温是不是都一样呢?

(二)测量并记录教室外一天中气温的变化。

[材料准备:

活动记录册、上节课的测量数据]

1.提问:

怎么来研究一天中气温的变化情况呢?

(生自由回答)

小结:

明天利用每两节课的课间,带上活动记录册到指定地点去进行测量记录,发现规律。

2.出示:

一天五个时间点的气温数据。

说明:

这是某一小组完成的教室外某一处一天中气温变化表,你们有什么发现?

3.提问:

为了我们更容易发现规律,能否引入数学课中的柱状统计图,你们会画吗?

4.PPT演示:

柱状统计图绘制方法,并教授学生口诀:

①找气温,点上点;

②对应条,划横线;

③涂颜色,即完成。

5.实践:

请同学们根据该组同学的数据,在活动记录册中绘制统计图,并根究统计图,说说你们的发现。

三、研讨:

实验发现(预设8分钟)

1.提问:

教室外一天中的气温相同吗?

学生反馈交流一天中气温变化规律的发现。

小结:

早晚低,午后高。

2.提问:

使用柱状图描述气温有什么优点?

3.提问:

为什么要严格按照气温计的使用方法测量气温?

4.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汇报,教师总结。

四、拓展:

气象站是如何测量气温的(预设2分钟)

[材料准备:

小资料]

1.总结:

经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都学会气温的测量方法了吗?

还有什么疑问吗?

2.交流:

你们想知道气象站是如何测量气温的吗?

3.教师PPT展示。

4.作业:

今天的课就结束了,明天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一天中气温的测量,并进行记录,看看气温变化情况是否和今天发现的规律相同。

 

【板书设计】

3.测量气温

早晚低,午后高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

一、课堂上需要教师自主设计一份活动记录单,并使用。

测量气温记录单

日期________小组________

1.当天气温记录

测量地点

测量时间

气温(℃)

2.测量并记录教室外某一处一天中气温的变化。

日期:

____地点:

______

测量时间

气温(℃)

早晨(8:

00)

第二节课后(10:

00)

中午(12:

00)

第六节课后(14:

00)

傍晚(16:

00)

 

3.活动记录册上的表格及柱状图需要学生在课后第二天进行记录及绘制。

【作业设计】

1.一天中的气温最低值出现在()

A.午夜12时B.下午14时C.日出前后

2.下面温度中可以反映当地的气温的是()

A.室内温度B.手心温度C.室外树荫下通风处的温度

3.为了较准确地读取百叶箱内气温表的示数,应该()

A.将气温计拿下,拿到室内读数

B.将气温计去下,站在百叶箱附近有阳光的地方读数

C.在百叶箱内直接读数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

3.8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教案教学设计

8.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

【教材简析】

通过前面7篇课文的学习,学生经历了将近一个月的《天气》单元学习,夕会运用多种感官和简易工具,收集了大量关于天气的信息,完成了“天气日历”的记录和整理。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学习和了解目前气象部门是怎样收集数据和制作天气预报的。

聚焦板块,提出本课核心任务——“预测未来天气,制作天气预报”。

这一内容是在学生的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对本单元内容进行了延伸与拓展。

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加清楚地了解天气预报是如何做出来的,也为了更好地激发他们对研究天气的兴趣。

探索板块,主要是通过不同形式的资料阅读,帮助学生了解天气预报包含哪些信息,制作天气预报需要经历哪些环节,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天气预报的制作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通过研讨活动,学生综合所学的天气知识,体会科学技术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和根据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学生们已对天气预报并不陌生。

但是天气预报究竟是怎么样制作出来的,三年级学生几乎都是不知晓的。

学生学完本单元前7课气象学内容的基本知识后,脑海中对天气的观测方法认知基本就停留在最基础的层面,加上校园气象站条件有限,很多先进的仪器无法引入,因此气象学涉及到的前沿科技,学生了解甚少。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天气预报主要由分布在全球各地的气象部门制作并发布。

2.制作天气预报,大致有以下五个步骤:

数据收集、数值天气预报、气象员做出预报、天气会商、发布天气预报。

科学探究目标

1.通过观察天气预报,了解天气预报所包含的信息。

2.能够根据资料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

科学态度目标

1.意识到天气预报的制作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气象员们要付出大量艰苦的劳动。

2.天气预报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意识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天气预报包含的信息越来越多,制作过程越来越精密。

2.随着社会的进步,气象学的研究在不断深入和发展,人们对天气的预测将会越来越准确。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流程,体会科技的发展。

难点:

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流程。

【教学准备】

教师:

多媒体课件

小组:

稿纸、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

一、聚焦:

揭示课题(预设7分钟)

[材料准备:

多媒体课件]

1.提问:

我们已经学习了观察和记录天气。

那怎么知道我明天出门是否需要带伞呢?

(预设:

看看天气预报。

2.是的,天气预报就在预测未来的天气。

古往今来,人们一直很热衷于研究如何预测未来的天气。

①在3000多年前的商周时期,人们会在乌龟壳上面写一些天气,然后把乌龟壳放在火上烧,烧着烧着龟壳会裂开,裂缝指着哪种天气,比如雨,古人就预测明天要下雨了。

如果裂缝指着晴,那就预测明天晴。

提问:

同学们,你们觉得这种方法准吗?

为什么?

(预设:

不准。

②我国早期的医学经典《皇帝内经》十分重视疾病与气候之间的关系。

③西汉时期,我国科学家张衡发明了一种测定风向的仪器——候风仪,又叫相风铜鸟。

它可以随着风转动,风吹来时,鸟头也会转过来,迎着风,展开翅膀,它好像要飞翔的样子。

这简直就是风向标了。

我们国家真了不起!

后来欧洲也出现了类似的仪器,但是比我国的相风铜鸟晚了1000多年呢。

到了晋代,人们将铜鸟改为了木鸟,更轻便,转动也更灵活了。

④唐代李淳风是世界上第一个给风定级的科学家。

他根据风对树木的影响,给风定了10个等级。

1000年后,英国学者把风划分为0到12级。

⑤到了宋朝,人们对气象的认识就更加丰富了,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提到了闪电、冰雹、气候带等,秦九韶在《数书九章》中列了四道测雨雪的算式,可以用来测算平地雨雪的深度。

⑥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设计并制造了现存最早的观象台,这个观象台在我国河南省。

⑦到了明清时期,随着传教士进入中国,中西方气象学研究成果开始融合。

明朝郑和下西洋时,他的船队设有专门观测气象的人员。

到了清朝成立了类似我们现在的气象部门,叫做“钦天监”。

3.揭示课题:

那到了科技发达的今天,我们的天气预报究竟又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呢?

(板书)

二、探索:

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预设25分钟)

[材料准备:

每位同学一张稿纸、学生活动手册]

1.这是气象站目前正在使用的气象观测仪器。

介绍部分仪器。

2.提问:

那天气预报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呢?

谁来说一说?

为了让大家更清楚地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老师带来了一段视频。

(播放视频。

4.大家都看过天气预报节目吧!

请大家根据老师的资料(建议:

当地前几天的气象资料),准备一篇气象播报稿。

然后小组内先来轮流播报,再请小组内最佳天气小主播来台上,为我们播报天气预报。

学生准备,小组练习,上台展示。

三、研讨:

天气预报未来的发展(预设8分钟)

[材料准备:

多媒体课件]

1.提问:

准确的天气预报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请设想一下未来的天气预报会有哪些发展和改变呢?

说说你的推测和理由。

2.天脸介绍

我们气象部门正在借助人工智能的算法,让“天脸”像“人脸”一样变得可被识别。

这是目前正在尝试的天脸摄像头,它能自动识别云状、云量、结霜等天气现象,让天气要素能更实时、精准地被观测。

 

【板书设计】

当地的天气和气候特点

8.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

气象卫星

探空气球

气象员做出天气预报

数值天气预报

超级

计算机

观测资料

天气雷达

地面观测站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

1.先请学生看书本图片说一说,填一填天气预报的基本流程。

2.交流学习后,再对照刚才自己的填写,进行修正。

【作业设计】

1.在卫星云图中,绿色区域表示()。

A.海洋B.陆地C.云区

2.全球不同的地区放飞探空气球的时间应该()。

A.全球统一B.由国家决定C.由地区决定

3.(多选)气象员对未来一定时间内的天气做出预报需要结合哪些信息?

()

A.地面观测站的仪器获取的观测资料

B.超级计算机做出的数值天气预报

C.当地的天气和气候特点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

3.6观察云教案教学设计

6.观察云

【教材简析】

《观察云》一课需要到室外组织学生开展观察活动,因此教师可根据天气情况随时调整教学时间,最好选择晴天或云团清晰的多云天气。

观察云的活动是让学生知道气象学家区分晴天、多云天和阴天的标准。

把天空当成一个圆面,平均分成四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这个圆面内,如果云量不超过圆面的1/4,就是晴天;如果云量不超过3/4,就是多云;如果云量超过3/4或覆盖了整个圆面,就是阴天。

在观察天空中的云时,应按照这个标准将观察到的结果记录在“天气日历”上。

对云进行分类的活动,是通过阅读教科书了解气象学家区分积云、层云和卷云的方法,思考气象学家是按什么来给云分类的。

判断当天天空中出现了哪几种云,并提醒学生可以在今后的“天气日历”上记录观察到的云的类型。

【学情分析】

天空中漂浮的云实际上是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云的形状千姿百态。

云的形状和多少能告诉我们有关天气的许多信息。

从第1课开始,学生每天在收集天气数据完成“天气日历”的同时,其实已经在观察云。

他们用晴天、多云、阴天来描述并记录对云的观察。

在观察过程中,他们一定对天空中云的多少、形状等产生兴趣,他们也已经意识到不同的云将给我们带来不同的天气。

在这一课中,学生将通过一段时间内的观察对云的形状和云量的问题作深入的研究。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根据云的形状一般可以分为积云、层云、卷云三大类。

2.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天和阴天。

科学探究目标

1.学会通过图文记录对比资料,根据云的形状判别云的三类形态。

2.根据云的多少区分为晴天、多云天和阴天,并用简图进行记录。

科学态度目标

在对云的研究中能保持浓厚的兴趣,在课外认真完成“天气日历”中关于云的观察。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意识到天气变化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

难点:

根据云的形状判别云的三类形态。

【教学准备】

教师:

选择有云的天气上课;多媒体课件,准备各种云的图片和视频。

小组:

1个硬纸板制成的圆面(直径约30厘米)、一些薄的白纸。

学生课前对云进行观察,学生活动记录册等

【教学过程】

一、聚焦:

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

1.提问:

今天天气怎么样?

是晴天、阴天还是多云?

2.提问:

你们认为晴天、阴天、多云是由什么决定的?

云是怎么形成的?

(预设:

云是空中的小水珠或者小冰晶。

3.提问:

怎么观测云呢?

揭示课题:

观察云(板书)

二、探索:

(云的分类和云量,预设25分钟)

[材料准备:

学生课前观察云的记录纸]

1.课前布置学生观测云,并且画了观察到的云的形状,让学生分享自己曾经观察到的云。

教师将学生画的云贴在黑板上。

(建议:

如果学生作品过多不便分类,教师也可事先对作品进行挑选。

2.学生根据不同形状的云的照片,尝试给云进行分类

3.教师通过投影介绍各种云的形状、特点,重点介绍三类云:

大团堆积的云(积云)、均匀成层像雾的云(层云)、纤维或羽毛状的云(卷云)的形状、特点,并了解它们对天气的影响。

教材中没有出现积云、层云和卷云的名称,为了表述方便,跟科普读物对应,教学时应该可以使用这三个名称。

4.将学生画的云进行分类。

5.介绍区分云量多少的方法:

把天空当成一个圆面,平均分成四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这个圆面内,如果云量不超过圆面的1/4,就是晴天;如果云量不超过3/4,就是多云;如果云量超过3/4或覆盖了整个圆面,就是阴天。

(以上要通过估计的方法来区分。

6.教师通过投影展示几种天空,让学生试着判断它的云量。

7.把学生带到室外观察云,注意提醒学生不要直视太阳。

用简图记录云的形状,和教科书中的图片进行比对,初步判断它是哪一类云。

(建议可以指定一块天空的区域进行记录,方便学生后续的讨论)

8.室外观测云量,在活动记录册中记录云量。

三、研讨:

实验发现(预设10分钟)

1.展示记录的云图,试着给今天观察到的云进行分类。

2.小组讨论:

今天云量如何?

属于哪种天气?

3.提问:

云的变化和天气变化有什么样的关系?

和人们的生活又有什么样的密切关系呢?

【板书设计】

6.观察云

云的分类云量

积云层云卷云晴天多云阴天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

本课的活动手册有两处需要记录:

一是画一画观察到的云,判断这是什么云。

二是观测今天的云量并记录。

第一个记录可以指定一块天空的区域进行记录,方便学生后续的讨论。

【作业设计】

1.气象学家通常把云分为积云、层云、卷云三类。

()

2.天气符号“

”表示的天气是()。

A.晴天B.阴天C.多云

3.下列图形表示阴天的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