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918319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42.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教案.docx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教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教案.docx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第三单元《空气》

课 题

7.找空气

共课时第1课时

教学目的

和要求

1.通过在不同地点装空气的活动,发现我们周围有一种能将袋子撑得鼓鼓的东西。

2.通过做将袋子里的空气放出来的活动,调动多种感官,感知空气的存在。

3.通过憋气活动,知道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空气。

重点

难点

知道我们的周围有空气。

运用多种方法、调动多种感觉器官,感知空气的存在。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PPT、相关视频。

学生分组材料:

塑料袋4个;安全图钉、水槽、抹布;口哨塑料袋组合。

新课教学过程(教学程序及内容)

学生活动设计

(一)把空气装进袋子里

1.出示一个大袋子:

大家看看这是什么呀?

它是什么样子的?

给你抱抱,你有什么感觉?

给你一个袋子,你能把它像这样装的鼓鼓的吗?

同学们比较小,所以给大家准备了小袋子,成功的同学把袋子举起来。

你是怎么把袋子装的这么鼓这么大的,能想大家介绍一下吗?

教师示范,用手撑开袋子,在空中兜一下,快速收紧袋口。

如果再将袋子转两圈,你觉得有什么好处?

2.除了在教室里能把袋子装的鼓鼓的,你还想去哪里装一装呢?

注意:

小组同学要在一起不能分开,装好了就立刻回到教室里来。

我们还要比一比哪些同学的袋子装的最鼓保留的时间最长。

说说你们在哪里把塑料袋装满的?

是什么把你的塑料袋撑得鼓鼓的?

(多问几位同学)大家把袋字放在桌上吧!

3.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但是我们可以用塑料袋把它找出来,这就是我们今天科学课要学习的内容《找空气》。

【板书】

(二)用多种感官感受空气的存在

1.拎起一位同学的袋子,袋子里的空气去哪里了?

你怎么知道它跑出去了呢?

2.除了看出袋子别了,我们还有别的办法可以清晰的感受到空气从袋子里跑出来了吗?

4.虽然空气看不见摸不着,但是我们可以用塑料袋把它找出来,我们还可以通过这么多办法“看见”、“听见”、“感觉到”空气。

同学们太棒了,真的把空气找出来了,我们表扬一下自己吧!

(三)空气是生命之源

1.看一段视频放松下!

为什么游泳时要将头露出水面,大口换气呢?

那同学们能离得开空气吗?

我们一起做一个憋气30秒的游戏,等会儿告诉大家憋气的时候你有什么感受。

全体起立,伸出右手捏住鼻子,注意要将你的嘴闭紧了,不能偷偷的用嘴呼吸哦!

实在难受你就结束憋气坐下来。

你有什么感受?

2.除了游泳和我们日常生活,还有哪些情况下可以让我们知道人是离不开空气的?

【视频】

出示图:

那小朋友这样做好不好呢?

【视频】

3.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在很多地方都找到了空气,又用各种方法感受到了空气,还知道了我们的生存离不开空气。

接下来的科学课中,我们一起继续研究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神秘的空气,好不好?

 

 

课 题

8.这里面有空气吗

共课时第1课时

教学目的

和要求

1.通过猜测和验证空瓶中是否有空气,知道一些物品的内部空间里有空气。

2.通过猜测和验证粉笔、石块等物品中是否有空气,知道一些物品的孔隙中有空气。

3.通过拓展活动,能够尝试用多种方法检测空桶中是否有空气,进一步感知空气的存在。

重点

难点

用气泡图结构性观察、描述一块石头的特征。

认识到一些物品的内部空间和孔隙中有空气。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PPT、相关视频。

学生分组材料:

(1)水槽、矿泉水瓶、抹布。

(2)粉笔、石块、海绵、砖块、弹珠、塑料块、红豆、硬币、水罐、放大镜、托盘。

新课教学过程(教学程序及内容)

学生活动设计

(一)判断开口的空瓶和盖上盖子的空瓶里面是否有空气,引入课题,了解到有些物体的内部空间是有空气的。

1.上一节课我们在哪些地方找到了空气?

原来这么多地方都有空气呀,那这个瓶子里面有空气吗?

为什么这么认为?

2.盖上瓶盖,这时候瓶子里面有空气吗?

3.大家各有各的想法,究竟它们里面有没有空气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研究第8课《这里面有空气吗》。

【板书】

4.谁的想法对呢?

你有办法证明吗?

学生可能有的办法

教师引导策略

将瓶口对着脸捏瓶子会感觉到有风。

哦,用这种方法可以感受到空气的存在,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呢?

将瓶口对准哨子挤压瓶子会听到声音。

用针把瓶子扎一个洞。

扎过以后瓶子上就会有一个洞,你想用它干什么?

问大家:

有一个洞我们就能看到空气了吗?

有办法让我们看见吗?

把瓶子放入水中,看有没有泡泡。

具体该怎么做?

(根据学生回答做演示)下面我们就用这种方法试一试吧!

还有没有其他的办法

(PPT出示将袋子压入水中活动图片)这个活动对大家有没有什么启发?

下面我们就用这种方法试一试吧!

······

5.实验注意事项:

第一个实验是把没盖的瓶子放入水中,第二个呢?

在做完第一个实验后需要将瓶子里的水倒干净,盖上瓶盖。

做第二个实验时,提醒大家一定要在水中打开瓶盖,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时将衣袖拽上去,避免弄湿衣服。

每组都有一块抹布可以及时地将洒在桌面上的水擦干净,下面请各组到指定地点开展活动。

6.刚刚的活动中你发现了什么?

哎呀,原来不管矿泉水瓶盖上盖子还是没有盖上盖子,它们里面都有空气呀。

【板书】

(二)猜测验证粉笔、海绵、砖块、石块、弹珠、塑料块、硬币、红豆等物体里面是否有空气,了解到一些物品的狭小孔隙中有空气。

1.那这些物品里面有空气吗?

我们先来看一看有哪些物品吧,请每组*号同学从抽屉里拿出托盘,大家一起看一看托盘里有什么?

学生观察并汇报:

托盘里有粉笔、海绵、砖块、石块、弹珠、塑料块、硬币、红豆。

【板书】

2.猜猜看,这些物品里面有空气吗?

大家想的都不一样啊,谁猜的对呢,你有办法证明吗?

学生可能有的办法

教师引导策略

方法一:

可以把这些物品放入水中,看有没有小泡泡,如果看到有小泡泡,说明里面有空气。

如果没有看到泡泡,说明里面没有空气。

这么多物品是不是要一下子全部放入水里?

那应该怎么做呢,你觉得怎样才能让我们观察得更清楚呢?

同学们说得很好,我们通过一个视频了解一下这个实验。

【视频】

要观察的物品比较多,我们还需要及时地将看到的现象记录下来,这里有一张活动记录单,你会填写吗?

请*号同学领取托盘。

观察时先观察一类物品,再观察另一类物品,请*号同学上台领取放大镜。

学生分组活动、记录、汇报。

(PPT上打“√”和“×”)

请同学们根据这些物品里面是否有空气,将他们分为两类,分别放在两个托盘中。

【板书】

这些物品里面都有空气,我们把它们放到一个圆圈里,把里面没有空气的物品放到另一个圆圈里。

【板书】

为什么有些物品里面有空气,而有些物品里面没有空气呢?

真的是这样吗?

(学生说到方法二,学生分组按照方法二活动)

学生汇报:

通过放大镜观察,我们发现里面有空气的物品有很多孔隙,而里面没有空气的物体上没有孔隙。

为什么有孔隙的物体里面会有空气呢?

哦!

原来空气都藏在这些小孔隙里呀!

方法二:

物品表面有小孔的就有空气。

你为什么这么认为呢?

哦!

原来空气可以藏在这些小孔隙里呀!

让我们用放大镜更仔细、更清楚的观察一下它们的表面吧。

谁来说说放大镜怎么使用?

(请一名学生示范:

将放大镜放在你要观察物体的上方,透过它去观察物体,物体位置不变上下移动放大镜调整与物体的距离或者放大镜位置不变上下移动物体,调整至你看的最清楚的位置)请*号同学上台领取放大镜。

请同学们根据这些物品是否有小孔,将他们分为两类,分别放在两个托盘中。

【板书】

我们还可以用另外一种方法,介绍方法一并分组活动、记录、汇报。

(观察时先观察一类物品,再观察另一类物品)

总结:

通过刚刚的活动我们发现跟猜想一样,空气真的藏在了这些物品的小孔隙里。

这些物品里面都有空气,我们把它们放到一个圆圈里,把里面没有空气的物品放到另一个圆圈里。

【板书】

······

(三)拓展:

判断空桶里面是否有空气并思考检测方法。

1.刚刚我们发现不管是在空瓶子里面还是在物体的小孔隙里面竟然都有空气,是不是很神奇呀?

老师还想出道难题考一考大家:

这个空桶里面有空气吗?

2.怎么知道自己想的对不对呢?

回去好好找一找办法吧!

3.通过学习,我们在校园里、操场上、教室里找到了空气。

我们还发现空瓶子里、物体的孔隙里面也有空气,真是太有意思啦!

关于空气还有很多有趣的问题,我们下节课接着研究,下课!

 

 

课 题

9.空气是什么样的

共课时第1课时

教学目的

和要求

1.通过玩气球的活动,知道空气没有固定的形状。

2.通过把瓶子里的空气移到水杯里和用气球里的空气吹纸屑的活动,知道空气会流动。

3.通过与水的类比,运用多种感官比较全面的描述空气的特点。

重点

难点

认识空气在颜色、状态、气味等方面的特点。

知道空气没有固定的形状、空气会流动。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PPT、相关视频、水槽、矿泉水瓶、杯子

学生分组材料:

不同形状的气球、气筒、纸屑。

新课教学过程(教学程序及内容)

学生活动设计

(一)复习水的观察方法、以及水是什么样的

1.我们研究水的时候用什么来观察的?

水是什么样的?

【板书】今天我们用研究水的方法继续研究空气。

【板书】

2.我们在观察水的时候把水放在杯子里进行观察。

观察空气,哪里有空气?

(学生回答:

空气就在我们的身边)这样观察空气就很方便了。

(二)观察空气的常见特点

1.请用这些方法观察空气(师指着黑板上的观察器官图)讨论空气有哪些特点?

学生汇报。

【板书】

2.空气还有哪些特点呢?

我们继续研究

(三)认识空气没有固定的形状

1.谁能帮我打气球?

(请学生上来打气球)

2.气球鼓起来了,气球像什么,气球里的空气是什么形状?

像什么?

学生回答。

出示学习单一【PPT】我们可以这样把气球中空气的形状画下来。

3.请同学们选择教室里四种不同的气球,观察气球像什么,气球里的空气是什么形状的?

填写在学习单上。

学生活动,汇报。

4.好奇怪,空气怎么有这么多不同的形状?

5.原来空气的形状是会变的。

【视频】回答问题:

空气有固定的形状吗?

【板书】

(四)认识空气会流动

1.这个小朋友在做什么【PPT】松开气球口的时候我们会看到什么?

2.真的是这样吗?

我们一起做一做。

用气筒打气球,用手捏住气球口,轻轻松开气球口,

对着托盘内的纸屑,观察实验现象。

请1号同学上来领取实验器材,认真做,仔细观察,实验结束请1号同学将实验器材归还。

学生活动,汇报。

松开气球口,你看到了什么?

哪里的空气把纸屑吹走了。

气球里的空气跑出来了,把纸

屑吹走了。

我们借助纸屑看到气球里的的气跑出来了。

其实这就是空气在流动。

【板书】

3.出示瓶子和杯子。

(教师演示)你能看到瓶子里的空气移到杯子里吗?

(不能)有没

有办法能让我们看见呢?

小组讨论。

学生可能有的办法

教师引导策略

把瓶子口对准杯子,直接倒。

教师现场演示做动作,大家说说能看到空气从瓶子移到杯子里吗?

把瓶子放到杯子里。

瓶子放在杯子里了,瓶子里的空气还是在瓶子里,没有移动。

学生想到把杯子和瓶子放入水中。

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做一做,一边做一边调整操作方法,让学生观察到瓶子里的空气移到了杯子里。

学生如果实在想不出来

(出示图)这个同学在做什么?

对大家有没有启发?

说说大家的想法。

······

4.请一位同学上来和老师一同合作完成。

杯子里装满了水。

瓶子的口冒出了泡泡。

这个

气泡就是瓶子里的空气,跑到了杯子里。

【视频】

小结:

空气看不到,摸不着,可我们借助一些物体,能让我们到空气在流动。

(五)出示课题,小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空气是什么样的?

同桌位互相说一说。

【板书】

2.我们用了相同的方法来观察水和空气。

水和空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

出示学习单二,指导学生填写。

学生汇报。

小结:

我们用这些方法学习观察了石头、沙子、水、空气。

今后继续用这些方法观察其他的物质,发现更多的秘密

 

 

 

课 题

共课时第1课时

教学目的

和要求

重点

难点

 

教学准备

新课教学过程(教学程序及内容)

学生活动设计

 

 

 

课 题

共课时第1课时

教学目的

和要求

重点

难点

 

教学准备

新课教学过程(教学程序及内容)

学生活动设计

 

 

 

课 题

共课时第1课时

教学目的

和要求

重点

难点

 

教学准备

新课教学过程(教学程序及内容)

学生活动设计

 

 

 

课 题

共课时第1课时

教学目的

和要求

重点

难点

 

教学准备

新课教学过程(教学程序及内容)

学生活动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广告传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