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溪高新幼儿园建设可行性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915212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7.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苍溪高新幼儿园建设可行性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苍溪高新幼儿园建设可行性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苍溪高新幼儿园建设可行性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苍溪高新幼儿园建设可行性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苍溪高新幼儿园建设可行性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苍溪高新幼儿园建设可行性报告.docx

《苍溪高新幼儿园建设可行性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苍溪高新幼儿园建设可行性报告.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苍溪高新幼儿园建设可行性报告.docx

苍溪高新幼儿园建设可行性报告

苍溪高新幼儿园建设可行性报告

法人代表:

奉琼华

二0一二年三月

附录

 

1、组织机构代码证

2、事业单位法人证书

3、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

4、苍溪高新幼儿园园地形图

5、苍溪高新幼儿园拟建用地红线图

6、承诺书

7、学校荣誉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名称

广元市苍溪县苍溪高新幼儿园建设项目

1.2项目背景及由来

根据《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汶川地震苍溪高新幼儿园建设规划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民政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地震局、统计局、国家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会同四川、甘肃、陕西三省人民政府,对汶川地震灾害范围进行了全面的客观的评估,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被评估为重灾区。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是未来人才的奠基工程。

经过几年的发展,广元市苍溪县现在初步形成了以县级、镇街中心幼儿园为骨干、民营幼儿园为主体、学前班为补充的幼儿教育体系。

全县仅有公办幼儿园7所,2010年秋季招生人数约1835人,其余均为民办幼儿园,布局遍及各个镇街村、社及县城中心城区。

全县幼儿园的发展推进了全县幼儿教育的普及率,提高了幼儿入园率,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部分幼儿园办园条件达不到标准。

不少的幼儿园(包括在中心城区的部门幼儿园)办学条件达不到标准,规模偏小,多是租用1-2个临街门面就开设幼儿园,既没有幼儿教育必备的活动场地、设施设备、保育条件,同时门面搭成的简易教室也没有窗子,通风、采光条件很差,噪音和车辆尾气等污染也不可避免,极不利于幼儿身心健康的成长。

二是部分幼儿园办学宗旨不明确。

有的办园人对幼儿教育的性质、保教目的、教育原则、教育内容、保育知识以及经营和管理幼儿园的知识、经验、办法不足,导致办学的盲目、随意和管理的无序,保教质量低。

三、幼儿教师队伍素质参差不齐,稳定性差。

幼儿园的幼儿教师和保育员均是办园人自行聘请的,部分聘请的人员没有经过的正规的培训,没有取得相关部门认可的任职资格,并且由于经济利益的原因,聘请人员流动大,造成幼儿教师队伍稳定性差。

四是幼儿校车的管理存在安全隐患。

县内部分幼儿园为了方便幼儿入园,同时也为争取更多的入园人数,采用校车接送幼儿上下学。

而使用的幼儿校车多是微型面包车,而且往往出现严重超载现象,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按照民办教育发展的“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十六字方针要求,本着先发展后规范的原则,当前民办幼儿教育已发展到一定程度,应该从规模数量扩张阶段转向质量提升阶段。

在这种背景下,苍溪高新幼儿园提出了本项目的建设。

1.3项目概要

1.3.1项目建设性质

新建

1.3.2项目主管单位

苍溪县教育局

1.3.3项目建设单位

单位名称:

苍溪高新幼儿园

单位性质:

民办事业单位

单位地址:

苍溪县江南半岛

1.3.4项目建设地点

苍溪县江南半岛

1.3.5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

1、新建教学楼5400平方米

2、新建学生食堂1000平方米

3、新征土地50亩

1.3.6项目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

项目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表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数量

金额(万元)

占总投资百分比

1

新建工程

平方米

5400

756.00

93.36%

1.1

新建教学楼

平方米

4400

616.00

76.07%

1.2

新建学生食堂

平方米

1000

140.00

17.29%

1.3

预备费

53.74

6.64%

2

建设工期

10

3

总投资

万元

809.74

100%

4

资金筹措

万元

809.74

100%

5

股份制资金

万元

809.74

100%

注:

项目征地及“三通一平”费用5000万元,购买幼儿图书等200万元

1.3.7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项目建设期10个月,即2012年7月---2013年4月

1.4项目可行性研究

1.4.1目建设的必要性

1、"入托难"已尖锐的摆在政府面前,无论如何也要想办法解决。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

"加强学前教育统筹规划和投入,以新建、改建和扩班等方式满足适龄儿童入园的需求"。

这些全部指的是政府办园,根据当前形势只靠政府力量解决"入园难"是绝对不行的。

应考虑大量发展民办学前教育,出台扶植政策,使社会力量办园成为政府投入不足的有力补充。

2、国务院要求优先恢复重建教育公共服务设施

灾后尽快开展恢复性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统筹规划、精心组织,明确政策、加强保障,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努力争取灾后恢复重建的最大效益和最好效果,让灾区人民满意。

将对口支援和社会捐赠资金优先用于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将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最为直接的正面影响。

苍溪县苍溪高新幼儿园又好又快的开展苍溪高新幼儿园建设工作是关系到当地社会稳定和发展大局的重要举措。

3、项目建设是改善苍溪县幼儿园教育环境的需要

通过该项目的建设,有利于改善苍溪县幼儿园的硬件条件,为全体师生提供一个优美的学习、生活、工作环境。

5、该项目建设是当地苍溪高新幼儿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份

“5.12”汶川特大地震和5.25青川6.4级强烈余震,以及60余次四级以上的余震,使苍溪县遭受了历史罕见的损失。

苍溪高新幼儿园建设刻不容缓,项目建设全面涉及到各个方面。

项目建设单位---苍溪县苍溪高新幼儿园主要招收的是当地及周边受灾乡镇的生源为主要培养对象,每一名幼儿背后就是灾区的一个家庭,所以该园的苍溪高新幼儿园建设项目对于提高当地居民战胜地震灾害的信心,恢复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状态均将起到显著作用。

同时,也为当地培养可持续发展的竞争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该项目建设是苍溪县苍溪高新幼儿园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1.4.2项目建设可行性

1、项目建设具有良好的宏观建设环境,政策分析可行

该项目符合国家关于苍溪高新幼儿园建设的要求,符合四川省及广元市的相关规划,具有良好的宏观建设环境,政策分析可行。

2、项目建设项目社会效益分析可行

建设方案规划合理、科学,符合国家相关规范要求;投资估算准确,能够控制项目投资;项目融资方案合理、可行,能保证项目所需资金的要求;建成之后,该园的办学条件将得到极大的改善,社会效益分析可行。

3、项目承建能力分析可行

项目建设单位苍溪高新幼儿园前身具有二十年先进办园经验;是“十五”国家科研课题《新世纪中国素质教育研究现代幼儿英语》示范园;国家教育部“科学教育”子课题《相似性原理在幼儿潜能开发中的运用》试验基地。

幼儿园交通便利,设施齐备,环境优美,是家长孩子首选的理想园所,是孩子们理想的生活、学习乐园。

该园管理团队年龄结构合理,拥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管理才能,能够协同有关方面完成好该项目的建设和运行。

项目承建能力分析可行。

4、项目建设组织管理合理可行

为切实加强苍溪高新幼儿园建设项目的领导,该园成立了项目建设领导小组,落实专人专抓此项工作,为项目实施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该项目将选择有资质等级的单位设计施工,工程技术和质量有保障;该项目拟实行公开招标,阳光操作,聘请质监,确保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

5、项目建设环境评价可行

该项目是苍溪县苍溪高新幼儿园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施工阶段建设单位能够有效控制环境污染,将该项目建设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

该项目建设环境评价可行。

1.5存在问题与建议

该项目在建设的过程中,为了避免建筑材料价格的上涨,应做好材料采购计划及资金使用计划。

该项目应严格按《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设计、施工,屋面、外墙、门窗等应采取相应的节能措施。

该项目建设迫在眉睫,工期较短,要求极高。

建议项目单位尽快申报该项目,加强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沟通,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迅速落实项目建设资金。

同时,在具体建设过程中,应加强成本控制和建设管理,杜绝浪费和挪用现象的发生,积极争取政府援建资金,自觉主动接受各审批部门及援建部门的过程监督,共同将苍溪县幼儿园苍溪高新幼儿园建设项目建成让援建方放心、让当地百姓满意、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安全、实用、环保、漂亮的惠民工程,更好地服务于并惠及于当地人民。

1.6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

2.《国务院关于支持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见》

3.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四川省“5.12”汶川地震灾后农房重建工作方案的通知》(川府发电〔2008〕96号)

4.《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政策措施》

5、《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建标[2008]159号)

6.项目委托单位提供的项目相关资料

7.项目编制单位收集的相关资料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背景与必要性

2.1项目建设的背景

2.1.1我国幼儿园发展历程

1903年9月,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幼儿教育机构——湖北幼稚园在武昌诞生。

开启了我国幼儿公共教育的先河,标志着我国现代意义上幼儿教育的开端。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确立了“国家办园”和“社会力量办园”相结合的幼儿教育发展方针,幼儿教育的普及工作迅猛发展。

城市已经基本解决了幼儿入园难问题,入园率已达90%以上;农村学前教育,尤其是学前一年教育有了极大发展,在经济较发达地区农村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而且向普及学前三年教育迈进。

20世纪80年代初,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研究生教育也开始发展,目前学前专业已有8个硕士学位授予点。

1994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诞生了我国第一个幼儿教育学博士学位授予点。

1999年,我国西部11个省(自治区)平均学前三年受教育率已达37.3%,学前一年受教育率达67.9%,提前实现了全国幼教事业“九五”规划确定的指标。

高水平的幼儿教师教育体系正在形成。

高等幼儿教师教育获得较快发展,一些综合大学也设置学前教育专业,学前教育专业呈现出多样化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

2001年,我国第一位进博士后流动站研究学前教育的学者出站。

随着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幼教改革的深入,幼儿教师教育逐步实现了正规培养与非正规培训、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的结合,并朝着多元化、高层次、高质量的方向发展,一个高水平的、完善的幼儿教师终身教育体系正在逐步形成。

幼儿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愈来愈大。

2.1.2“5.12”特大地震情况介绍

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里氏八级特大地震(本报告简称“5.12”特大地震)是一场巨大灾难,它震惊了中国,也震惊了世界。

权威地震专家钱洪认为:

本次地震是千年不遇的特大地震。

本次地震显著特点是震源浅,大概是十公里左右;震级高,达八级;烈度最高达到十一度。

这一次地震震中位于汶川县映秀镇,而破裂带长度达到300公里,一直到达广元市青川县。

地震对阿坝、成都、德阳、绵阳、广元等市(州)造成巨大的破坏,而且还在四川省和邻近省市造成大范围破坏,其影响甚至波及到全国绝大部分地区乃至境外。

“5.12”特大地震给四川等灾区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使我国13亿人都为之悲痛欲绝,全世界都为之动容。

对于广大灾区,尽快开展苍溪高新幼儿园建设,恢复人们的生活和经济发展,是目前最为紧迫的任务。

2.1.3广元市在“5.12”特大地震中严重受损

广元市位于四川省北部,北与甘肃省武都县、文县、陕西省宁强县、南郑县交界;南与南充市的南部县、阆中市为邻;西与绵阳市的平武县、江油市、梓潼县相连;东与巴中市的南江县、巴州区接壤。

广元市位于此次汶川地震的破裂带边缘,是“5.12”特大地震四川省重灾区之一,损失极为严重。

据广元市人民政府第15次抗震救灾新闻发布会报道:

截至目前广元市因地震灾害死亡人数达4819人,受伤28241人(重伤2660人),失踪125人,临时安置人员110.5万人。

据不完全统计,该市直接经济损失1218.18亿元。

2.1.4广元市苍溪县在“5.12”特大地震中严重受损

该项目所在地——广元市苍溪县,受此次地震灾害影响,当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惨重的损失。

08年5月25日的6.4级强余震使苍溪县灾情进一步加剧。

地震除了夺去当地群众的生命和健康,使他们的财产遭受到巨大的损失,对全县各类基础设施破坏严重之外,还对当地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设施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

2.1.5本次项目申报单位在“5.12”特大地震中受损严重

本次项目主管单位---苍溪县教育局整个系统在5.12特大地震灾害中损失巨大,113所学校全面受灾,受伤43人,校园外死亡2人。

全县原有校舍建筑面积68万多平方米,受损校舍面积55万多平方米,受损面达80%以上(其中倒塌校舍面积9032平方米,经鉴定可维修加固面积为23万多平方米,属D级危房必须拆除的校舍面积为30多万平方米),毁坏教学设备仪器7万多台件套,毁坏图书53万多册,毁坏附属设施119处。

“5.12”汶川特大地震造成全县教育系统直接经济损失11.6亿元。

2.1.6国务院要求优先恢复重建公共服务设施

国务院《国家汶川地震苍溪高新幼儿园建设规划工作方案》中明确指出的一样,“坚持以人为本,优先恢复重建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和公共服务设施”,这是每一个受灾地区苍溪高新幼儿园建设工作的优先选择,也是各项建设的重中之重。

苍溪县苍溪高新幼儿园在当地拥有较大影响力,其又好又快的开展苍溪高新幼儿园建设,可以提高当地居民战胜地震灾害的信心,帮助恢复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状态。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1项目建设是确保学生回到永久性建筑内学习和生活的需要

按照国务院“大部分学校要在永久性建筑恢复正常教学”的重建目标,力争到2013年春季开学前,全面完成幼儿园建设工作,所有幼儿学生回到符合国家标准的园舍中上课。

2.2.2项目建设是提高基础教育水平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确立了“国家办园”和“社会力量办园”相结合的幼儿教育发展方针,幼儿教育的普及工作迅猛发展。

城市已经基本解决了幼儿入园难问题,入园率已达90%以上;农村学前教育,尤其是学前一年教育有了极大发展,在经济较发达地区农村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而且向普及学前三年教育迈进。

幼儿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愈来愈大。

2.2.3项目重建是尽快恢复灾区人民生活,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

以人为本,以最快的速度开展苍溪高新幼儿园建设,尽快恢复灾区人民生活,是中央政府和四川省政府目前最为紧迫和重要的任务,是对整个抗震救灾取得全面胜利的关键,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

2.2.4项目建设是苍溪县苍溪高新幼儿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5.12”汶川8.0级特大地震和5.25青川6.4级强烈余震,以及60余次四级以上的余震,使苍溪县遭受了历史罕见的损失。

苍溪高新幼儿园建设刻不容缓,项目建设是苍溪县苍溪高新幼儿园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2.2.5项目建设是贯彻国务院“以人为本,优先恢复重建公共服务设施”的具体体现

国务院《国家汶川地震苍溪高新幼儿园建设规划工作方案》中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优先恢复重建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和公共服务设施”。

苍溪县苍溪高新幼儿园,以全新的设施和幼儿教育理念,将会在当地拥有较大影响力,其又好又快的开展苍溪高新幼儿园建设对于提高当地居民战胜地震灾害的信心,恢复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状态均将起到显著作用,将为整个苍溪县的苍溪高新幼儿园建设工作提供一个范本和标杆。

2.2.6项目建设是改善苍溪县苍溪高新幼儿园教育环境的需要

该园在全县教育系统占将占有一定的地位。

通过该项目的建设,将新建教学楼4400平方米、新建学生食堂1000平方米。

有利于改善苍溪县苍溪高新幼儿园的硬件条件,为全体师生提供一个优美的学习和工作环境。

该项目的建设使苍溪县苍溪高新幼儿园布局将更加合理,校舍、教学设备设施水平将大大提高,对培养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将发挥重要作用,并为苍溪县基础教育质量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三章项目业主单位介绍

3.1项目所在县—苍溪县基本情况

苍溪县位于四川盆地北部边缘,是连接四川与陕西、甘肃的通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它的四周,东邻苍溪县,西界梓潼县、江油市,南连阆中、南部县,北接广元市利州区,108国道、宝成铁路纵贯境内,嘉陵江依县东而流,交通快捷方便。

全县辖12区(开发区)57乡(镇),人口57万。

1949年12月18日解放,初属川北行政公署剑阁专员公署,1953年后改隶四川省绵阳专员公署,1985年5月再改属广元市管辖。

3.2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3.2.1苍溪高新幼儿园简介

该项目建设单位——苍溪县苍溪高新幼儿园前身新科幼儿园位于苍溪县江南半岛,是一所具有五十年先进办园经验的省级示范园;是“十五”国家科研课题《新世纪中国素质教育研究现代幼儿英语》示范园;国家教育部“科学教育”子课题《相似性原理在幼儿潜能开发中的运用》试验基地。

是省级卫生先进单位,省、市巾帼文明示范岗,市级最佳文明单位、市一级一类园,县级名园。

迎着改革的春风,苍溪高新幼儿园已扩办三所分园(桥东特色园、河西街幼儿园和机关分园),共拥有28个教学班,1000多名幼儿。

四所幼儿园交通便利,设施齐备,环境优美,是家长孩子首选的理想园所,是孩子们理想的生活、学习乐园。

3.2.2项目建设单位教学理念与服务宗旨

教育理念:

关爱幼儿,启迪心智,面向全体,和谐发展。

服务宗旨:

孩子开心,家长放心,社会满意。

3.3.3项目建设单位师资队伍

以省内幼教师资培训中心为依托,有上海、北京、省内幼教专家定期指导,纳成都幼师、内江幼师、隆昌幼师之精英,形成“骨干奠基,名师中坚,专家引领”的教育机构,现有正式在编教职工66人(不含生活老师)。

教师师德高尚,教艺精湛,一专多能,敬业乐业,在教育科研、文化艺术、环创等方面成绩斐然,有100余人次在国家、省、市、县的各项比赛中获奖。

被社会各界人士称为“活跃在市县舞台上的一支业余文工团”。

教育服务:

建立24小时教养结合的全程服务,让孩子学会自理、学会生活、享受关爱、幸福成长。

开办小、中、大、学前班、白托班(两餐一点)、周托班(三餐两点、周一送周五接)。

3.3.4项目建设单位发展蓝图

新世纪里,苍溪高新幼儿园把“亮点、特色、品牌”作为发展战略,内强管理,外塑形象,形成了幼儿艺术教育、幼儿早期阅读识字等特色教育。

2006年春,在接受省级示范园的复查验收中,以优异的成绩名列广元市第一名。

目前,在新县城创办的第三所分园,计划在五年内,将建成一所托幼一体化的托幼中心,成为川北片区幼教战线上的一颗明珠。

3.3该项目核心管理团队成员介绍

为保证该建设项目顺利实施,项目建设单位成立了以园长为组长的项目管理小组:

组长:

刘晏(职务-园长)

副组长:

贾月普(职务-支部书记)

组员:

杨玉生(职务-总务主任)

邢晓萍(职务-副园长)

罗玉莲(职务-工会主席)

孙红云(职务-教科室主任)

李春霞(职务-教导主任)

该项目管理小组全面负责该项目的各项工作。

第四章 项目建设地址及建设条件

4.1建设地址

苍溪县苍溪高新幼儿园苍溪高新幼儿园建设项目建设地点在苍溪县苍溪县江南半岛幼儿园规划用地内。

4.2建设条件

4.2.1区位条件

苍溪县位于四川盆地北部边缘,属长江上游嘉陵江水系,位于东经105度09分至105度49分和北纬31度31分32度17分之间,总面积3204平方公里。

苍溪县东邻苍溪县、元坝区,西界梓潼县、江油市,南连阆中、南部县,北接广元市中区。

全县辖1个开发区管委会,1个景区管委会,23个镇,34个乡,人口57.5万。

4.2.2自然条件

苍溪县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低山地貌特点显著。

地貌形态差异悬殊,海拔500米至700米的宽谷低山区占总面积的50.34%;海拔700米至1000米的窄谷低山区占40.23%。

地貌类型以低山区为主。

苍溪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光照比较适宜,四季分明,大陆性季风明显。

剑门山境内各季气候特征表现是:

春季气温回升快,多春旱,寒潮,风沙;夏季天气较炎热,常有夏旱、洪涝;秋季气温下降快,常有秋绵雨,雨雾日多;冬季冷冻明显,高山多雪,气候干燥。

由于地理位置和多变地貌影响,垂直气候明显,小区域气候差异大,出现海拔高程不同,气候各异,高山顶和漕谷地气温相差大。

气候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苍溪县年平均气温约15.4℃,年均降水量1039.4毫米,境内风向随季节变化明显,夏半年盛行偏南风,冬半年盛行偏北风。

全年无霜期约270天。

秋冬两季多雾,多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328.3小时。

4.2.3社会经济条件

2010年,苍溪县县内生产总值实现32.64亿元,增长14.5%,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5.0%、40.5%、11.3%,经济运行总的特点中三产业均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6.3%、38.3%和9.3%,二产业对经济高速增长的作用凸显,GDP增长13.4%中有6.6%来自于二产业。

有效供给能力的提高和消费需求的增加共同推动经济高速增长。

4.2.4教育基础条件

苍溪县基本形成了集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为一体的教育体系。

该县有各级各类学校114所,其中普通小学50所,普通中学45所,职中2所,村小17所,幼儿园16所。

2007年县在校学生总人数104540人,2008年为101256人。

4.2.5交通运输条件

苍溪县守剑门关险,是连接四川与陕西、甘肃的通道,108国道、绵广高速、宝成铁路纵贯境内,嘉陵江依县东而流,交通快捷方便,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这为项目建设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条件。

4.2.6建筑施工条件

1.电力

随着国家级电站宝珠寺电站等一系列电力项目的建成,使广元电力事业得到了显著发展。

项目地用电有保障,能满足项目建设用电需要。

2.给排水

项目所在地给水连接城镇给水管网。

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经处理达标后排入城镇排水管网。

3.交通条件

苍溪县苍溪高新幼儿园位于苍溪县苍溪县江南半岛,该地曾是苍溪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县城迁址后仍是该县的经济、文化、商贸中心。

学校所在地与江油、梓潼、广元、青川等市县交界,距新县城40公里,交通便捷,能保障建材物资的及时运送。

4.地质条件

项目所在地地质结构良好,不存在滑坡等因素,适于原址重建。

5.材料采购条件

苍溪县江南半岛为该县最大的物资集散地,采购各类建材方便快捷。

第五章建设方案及建设规模

苍溪县苍溪高新幼儿园建设项目是在该学校内新建教学楼、学生食堂。

该园规划学生人数1200人。

5.1建筑方案

5.1.1建筑设计

1.工程概况

(1)建筑面积:

5400m2(教学楼4400m2、学生食堂1000m2)

(2)建筑层数

教学楼:

四层;

学生食堂:

二层

(3)建筑结构形式

教学楼:

框架;

学生食堂:

框架

(4)建筑设计等级:

三级

(5)设计使用年限:

50年

(6)抗震设防烈度:

7度

(7)建筑耐火等级:

二级

(8)屋面防水等级:

Ⅲ级

2.设计依据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

(2)《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3)《宿舍建筑规范》(JGJ36-2005)

(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5)《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JGJ39-87)

(6)《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第536号国务院令)

(7)国家相关的建筑设计规范和定额指标

3.指导思想和设计原则:

(1)学校应充分体现“防灾、抗灾、安全第一”的设计思想,在工程设计中适当提高建设标准,同时遵循“确保安全、适用、实用、方便学生”的原则,建筑防火符合现行有关建筑防火标准的规定。

(2)新建后的学校布局将按照学生宿舍区、运动区、生活区等不同功能分区合理布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