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钢模板工程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913169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10.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钢模板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大钢模板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大钢模板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大钢模板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大钢模板工程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钢模板工程施工方案.docx

《大钢模板工程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钢模板工程施工方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钢模板工程施工方案.docx

大钢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目录

第一章 编制依据及工程概况1

第一节 编制依据1

第二节 工程概况1

第二章 施工准备2

第一节 技术准备2

第三节 劳动力准备3

第四节 场地布置3

第三章 主要施工方法3

第一节 钢模板设计3

第二节 钢模板安装4

第四章 质量标准及技术控制措施6

第一节 进场模板的质量标准6

第二节 模板分项工程质量要求6

第三节 模板工程质量控制10

第五章 模板的拆除11

第一节 模板拆除原则11

第二节 模板拆除施工12

第六章 施工安全保证措施12

第一节 安全管理组织12

第二节 施工技术措施13

第三节 其它施工安全措施14

第七章 成品保护措施14

第八章 文明施工措施15

第九章 安全计算书15

第一章 编制依据及工程概况

第一节 编制依据

1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

2计算软件及版本

广联达施工安全设施计算软件

3工程图纸

图纸名称

编号

出图日期

××××结构施工图

××××建筑施工图

4施工规范及规程

类别

名称

编号

国家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1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0

《钢结构工程设计规范》

GB50017-2003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13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15

行业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33-2012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46-2005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2011

《建筑工程大模板技术规程》

JGJ74-2003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JGJ80-91

《施工现场机械设备检查技术规范》

JGJ160-2008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

JGJ162-2008

其它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

建设部令15号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

建质[2009]87号

《建筑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

建质[2009]254号

5其他

《建筑施工手册》第五版。

《建筑施工计算手册》江正荣主编

第二节 工程概况

序号

项目

内容

1

工程名称

2

工程地点

3

施工单位

4

建设单位

5

监理单位

6

建筑概况

建筑功能

建筑面积

建筑高度

建筑层数

建筑层高

7

结构概况

基础结构形式

主体结构形式

屋盖结构形式

第二章 施工准备

第一节 技术准备

(1)组织施工技术人员在施工前认真学习技术规范、标准、工艺规程,熟悉图纸,了解设计意图,核对建筑和结构及土建与设备安装专业图纸之间的尺寸是否一致。

(2)编制模板施工方案,对施工队进行技术交底。

(3)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和技术培训,加强班组的技术素质。

(4)测量准备:

根据平面控制轴网,在垫层施工完毕后将控制线引入垫层上,并按照要求支设模板。

遵循先放线后支模的施工顺序,墙体拆模后立即在墙体上口弹出顶板支撑的下口线。

顶板混凝土达到强度后,立即弹出墙体模板的控制线。

第二节 物资准备。

(5)拟采用的模板体系的资料收集。

1材料准备

确保材料质量合格,货源充足,按材料进场计划分期分批进场,并按规定地点存放,做好遮盖保护。

同时对各种进场材料进行抽检试验并附有新钢管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

2机具准备

根据施工机具需用量计划,做好机械的租赁和购买计划,并做好进场使用前的检验、保养工作,确保运转正常。

3周转材料准备

做好模板、架体等周转料的备料工作,分批分期进场。

第三节 劳动力准备

(1)根据开工日期和劳动力需要量计划,组织工人进场,并安排好工人生活。

水、电管线架设和安装已完成,能够满足工程施工及工程管理、施工人员生活的用水、用电需要。

(2)做好施工人员进场的安全、质量、防火、文明施工等教育工作,进行岗前培训,对关键技术工种必须持证上岗,按规定进行三级安全技术交底,交底内容包括:

施工进度计划;各项安全、技术、质量保证措施;质量标准和验收规范要求;设计变更和技术核定等。

必要时进行现场示范,同时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遵纪守法教育。

第四节 场地布置

根据现场特点,在现场西侧围墙边对方架体材料。

周转架料堆放场地严格按照我项目部提前策划的场地进行布置,并且场地之间用钢管隔开,钢管上刷红白油漆。

第三章 主要施工方法

第一节 钢模板设计

1钢模板设计依据

1.流水段的划分:

本工程共配两套模板,A、B楼各配一套模板,配模面积合计约为3000m2。

2.模板承受的侧压力可达80kN/m2。

每块模板的重量一般不超过2.3吨。

3.模板及支撑配置按标准层考虑。

2钢模板设计

1.墙体模板选用通用大钢模板.根据墙体尺寸,由若干通用大钢模或通用大钢模板和小块模板拼成大模板,相邻大钢模板之间以连接件连接,非标小块模板与通用大钢模板间除以连接件连接外,还用附加背楞连接。

通用大钢模板为[7号钢结构,面板为5mm厚热轧钢板,水平背楞为双根[10号槽钢,背楞与模板焊成一体,模板面板上钻直径为30的穿墙孔,穿墙孔水平方向的间距为900mm,垂直方向的间距为1050mm。

2.主要规格:

2720×400mm、2720×600mm、2720×900mm、2720×1000mm、2720×1700mm、2720×2300mm、2720×2500mm、2720×2850mm、2720×3300mm、2720×3450mm、2720×4100mm、2720×4200mm、2720×4600mm等

3.模板安装有三角挑架(若干榀三角挑架连接成操作平台,由工地自行搭设)及供模板堆放使用的斜支腿。

4.标准层墙体模板配高为2720mm,标准层楼梯间墙体模板配高为2900mm,穿墙杆选用T30。

可以不用套管,穿墙杆间距一般为1050X900,具体由设计确定。

5.连梁处模板不断开,现场用钢筋网片解决,为保证门窗口的尺寸,门窗洞口用木模,模厚为60mm,阴角处用L150×150×6的角钢与木模固定,内侧用L75x75x6的角钢,通过螺栓与外角钢固定,为了保证外门窗洞口位置的准确,使上下层洞口位置在同一垂直线上。

6.楼梯间内墙体模板按2850mm设计,结构层上的休息平台结构标高高于候梯厅楼板结构标高高55mm,楼梯间内模板下口开豁,使楼层之间只留下一道施工缝,利于提高墙体混凝土表面观感质量。

楼梯间内墙体模板也按外模设计,结构层上的休息平台结构标高高于候梯厅楼板结构标高55mm,楼梯间内模板下口开豁,使楼层之间只留下一道施工缝,利于提高墙体混凝土表面观感质量。

7.墙体角模:

角模根据墙厚及模板拼板构造确定,为保证墙角尺寸,采用先安装阴角模,后安装模板的施工工艺,标准层阴角模板分别为2720X195X195mm,考虑到阴角模周转使用,故阴角模板的配制数量比流水使用量多1/4。

8.电梯井筒模:

电梯井模板选用整体式筒模,标准层电梯井筒模配高为2900mm,模板落在底盘上,使用塔吊整体提升。

第二节 钢模板安装

1施工准备工作

1.施工现场备好脱模剂,木方及操作平台铺板等

2.弹好楼层的墙身线,门口线,及标高线。

3.钢筋网片就位,电线管,电线盒等与钢筋固定或与大模板固定,门窗套内部设对撑,凡预留洞盒与混凝土面相接触的部位需刷脱模剂,门窗套侧面与模板面相接触的侧面也需粘海绵条。

4.为防止大模板下口跑浆,安装大模板前将,应清扫墙内杂物,在大模板下口粘有海绵条。

2模板安装

1.安装模板时,按照先横墙后纵墙的施工顺序,十字墙,丁字墙处,先就位阴角模,给予临时固定,再就位墙模,用撬棍按照墙位线调正模板位置,使边角钢搭接在阴角模上,墙面靠阴角模处每边有5mm的凸台,通过调正斜支腿的丝杆,初步校正模板的垂直度,安装穿墙杆并销紧。

再用阴角模压槽固定阴角模。

为防止阴角处漏浆,在阴角的两个侧面分别粘有海绵条,

2.相邻两块大模板间除用螺栓连接外,还需用附加背楞连接,上下各一道。

3.外角处大阳角模同相邻模板间用螺栓连接,为防止角处漏浆,在阳角的两个侧面分别粘有海绵条。

4.无腿大模板安装固定时,采用10mm钢丝绳与墙体水平钢筋固定。

5.楼梯间处墙模应放于100x100mm的方木之上,方木下面用1.2米间距的Φ48钢管支撑。

安装此处模板,应在模板就位并穿上穿墙螺栓后,方可拆掉塔吊吊钩。

6.每块钢模板应安装操作平台及加护身栏。

操作平台之间加一道水平网。

7.在某些自由墙处,为保证墙侧面的垂直平整,特加工堵头板。

8.在放置筒模时应注意,筒模起吊前,筒模要收缩到最小限位,施工部位就位要做好找平工作。

吊装入模时,筒模四角设专人扶稳模板,防止筒模碰撞钢筋、结构墙体。

筒模就位后转动调节丝杆,使筒模几何尺寸满足结构尺寸要求。

校正筒模的垂直度,然后用穿强螺栓将筒模和相对的模板固定好。

9.为保证大模板流水后的通用性,在某些梁处现场预埋木盒,留出梁窝位置。

10.模板安装完毕,检查一遍穿墙螺栓是否紧固,模板拼缝及下口是否严密,并办完预检手续。

第四章 质量标准及技术控制措施

第一节 进场模板的质量标准

(1)外观质量检查标准(通过观察检验)

任意部位不得有腐朽、霉斑、鼓泡。

不得有板边缺损、起毛。

每平方米单板脱胶不大于0.001m2。

每平方米污染面积不大于0.005m2。

(2)规格尺寸标准检查

厚度检测方法:

用钢卷尺在距板边20mm处,长短边分别测3点、1点,共取8点计算平均值;各测点与平均值差为偏差。

长、宽检测方法:

用钢卷尺在距板边100mm处分别测量每张板长、宽各2点,取平均值。

对角线差检测方法:

用钢卷尺测量两对角线之差。

翘曲度检测方法:

用钢直尺量对角线长度,并用楔形塞尺(或钢卷尺)量钢直尺与板面间最大弦高,后者与前者的比值为翘曲度。

第二节 模板分项工程质量要求

必须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及相关规范要求。

1一般规定

(1)模板及其支架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荷载大小地基土类别施工设备和材料供应等条件进行设计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

(2)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对模板工程进行验收

模板安装和浇筑混凝土时应对模板及其支架进行观察和维护发生异常情况时应按施工技术方案及时进行处理

(3)模板及其支架拆除的顺序及安全措施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2模板安装

2.1主控项目

(1)安装现浇结构的上层模板及其支架时,下层楼板应具有承受上层荷载的承载能力,或加设支架;上下层支架的立柱应对准,并铺设垫板。

检查数量:

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对照模板设计文件和施工技术方案观察。

(2)在涂刷模板隔离剂时,不得沾污钢筋和混凝土接槎处。

检查数量:

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观察。

2.2一般项目

(1)模板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

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在浇筑混凝土前,木模板应浇水湿润,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

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但不得采用影响结构性能或妨碍装饰工程施工的隔离剂;

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

检查数量:

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观察。

(2)对跨度不小于4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要求起拱。

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跨度的1/1000~3/1000

检查数量:

按规范要求的检验批,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应少于3件;对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得小于3间。

对大空间结构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不少于3面;

检验方法:

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4)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洞均不得遗漏,且应安装牢固,其偏差应符合表8-3的规定。

检查数量:

按规范要求的检验批,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应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m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不得小于3面。

检验方法:

钢尺检查。

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允许偏差

项目

允许偏差(mm)

预埋钢板中心线位置

3

预埋管预留孔中心线位置

3

插筋

中心线位置

5

外露长度

+10,0

预埋螺栓

中心线位置

2

外露长度

+10,0

预留洞

中心线位置

10

尺寸

+10,0

注:

检查中心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5)现浇结构模板安装允许偏差

检查数量:

按规范要求的检验批,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应少于3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得小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m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于3面

现浇结构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表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查方法

1

轴线位移

柱、墙、梁

5

尺量

2

底模上表面标高

±5

水准仪或拉线、尺量

3

截面模内尺寸

基础

±10

尺量

柱、墙、梁

+4,-5

4

层高垂直度

层高不大于5m

6

经纬仪或拉线、尺量

层高大于5m

8

5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2

尺量

6

表面平整度

5

靠尺、塞尺

7

阴阳角

方正

2

方尺、塞尺

垂直

2

线尺

8

预埋铁件中心线位移

2

拉线、尺量

9

预埋管、螺栓

中心线位移

3

拉线、尺量

螺栓外露长度

+10,-0

10

预留孔洞

中心线位移

+10

拉线、尺量

尺寸

+10,-0

11

门窗洞口

中心线位移

3

拉线、尺量

宽、高

±5

对角线

6

12

插筋

中心线位移

5

尺量

外露长度

+10,-0

检查数量:

按规范要求的检验批,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应少于3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得小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m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于3面。

3模板拆除

3.1主控项目

(1)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规定

底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

结构类型

结构跨度(m)

按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

≤2

≥50

>2,≤8

≥75

>8

≥100

≤8

≥75

>8

≥100

悬臂构件

――

≥100

检查数量:

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检查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试验报告

(2)后浇带模板的拆除和支顶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检查数量:

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观察

3.2一般项目

(1)侧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

检查数量:

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观察

(2)模板拆除时不应对楼层形成冲击荷载拆除的模板和支架宜分散堆放并及时清运

检查数量:

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

观察施工质量技术控制措施

4模板垂直度控制

(1)对模板垂直度严格控制,在模板安装就位前,必须对每一块模板线进行复测,无误后,方可模板安装。

(2)模板拼装配合,工长及质检员逐一检查模板垂直度,确保垂直度不超过3mm,平整度不超过2mm。

(3)模板就位前,检查顶模板位置、间距是否满足要求。

(4)混凝土浇筑时,所有墙板全长、全高拉通线,边浇筑边校正墙板垂直度,每次浇筑时,均派专人专职检查模板,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5顶板模板标高控制

每层顶板抄测标高控制点,测量抄出混凝土墙上的500线,根据层高及板厚,沿墙周边弹出顶板模板的底标高线。

6模板的变形控制

(1)浇筑混凝土时,做分层尺竿,并配好照明,分层浇筑,层高控制在500以内,严防振捣不实或过振,使模板变形。

(2)洞口处对称下混凝土。

(3)模板支立后,拉水平、竖向通线,保证混凝土浇筑时易观察模板变形,跑位。

(4)浇筑前认真检查螺栓、顶撑及斜撑是否松动。

(5)模板支立完毕后,禁止模板与脚手架拉结。

7其它方面

7.1模板的拼缝、接头

模板拼缝、接头不密实时,用塑料密封条堵塞。

7.2清扫口的设置

梁、板模板清扫口留在梁下口,清扫口50×100洞,以便用空压机清扫模内的杂物,清理干净后,用木胶合板背订木枋固定。

7.3与安装的配合

合模前与钢筋、水、电安装等工种协调配合,合模通知书发放后方可合模。

7.4脱模剂的使用及模板的堆放、维修

(1)木胶合板选择水性脱模剂,在安装前将脱膜剂刷上,防止过早刷上后被雨水冲洗掉。

(2)模板贮存时,其上要有遮蔽,其下垫有垫木。

垫木间距要适当,避免模板变形或损伤。

(3)装卸模板时轻装轻卸,严禁抛掷,并防止碰撞,损坏模板。

周转模板分类清理、堆放。

(4)拆下的模板,如发现翘曲,变形,及时进行修理。

破损的板面及时进行修补。

第三节 模板工程质量控制

模板工程质量控制程序

第五章 模板的拆除

第一节 模板拆除原则

(1)模板拆除根据现场同条件的试块指导强度,符合设计要求的百分率后,由技术人员发放拆模通知书后,方可拆模。

(2)模板及其支架在拆除时混凝土强度要达到如下要求(表7-1)。

在拆除侧模时,混凝土强度要达到1.2MPa(依据拆模试块强度而定),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后方可拆除。

承重性模板,其混凝土强度必须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及相关规范要求,方可拆除。

见表8-5。

(3)模板拆除,遵循先安后拆、后按先拆,先非承重部位、后承重部位以及自上而下的原则。

拆模时,严禁用大锤和撬棍硬砸硬撬。

(4)拆除后的模板及其配件,严禁抛扔,要有人接应传递,指定地点堆放。

(5)拆除后的模板材料,应及时清除面板砼残留物,涂刷隔离剂。

(6)拆除后的模板及支承材料应按照一定顺序堆放,尽量保证上下对称使用。

(7)严格按规范规定的要求拆模,严禁为抢工期、节约材料而提前拆模。

(8)模板拆除后,对于结构的棱角部位,要及时进行保护,以防止损伤。

第二节 模板拆除施工

(1)拆除模板的顺序与安装模板正好相反,先拆下纵墙模板,再拆下横墙模板,松开并拆下穿墙杆,再松动支撑调整螺杆,使模板完全脱离混凝土墙面,当局部有吸附或粘接时,可在模板下口用撬棍撬动,但不得在墙上口晃动或用大锤砸模板,拆下的穿墙杆,垫片,应清点后放入工具箱内,已备周转使用。

(2)阴角模拆除:

角模的两侧都是混凝土墙面,吸附力较大,加之施工中模板封闭不严,或角模位移,被混凝土握裹,因此拆除较为困难,可先将模板外表粘有的混凝土剔出,然后从下口用撬棍撬动,将角模脱出,千万不可因拆除困难,用大锤砸角模,造成破坏,影响后序施工。

(3)角模拆除后,凸出墙面的混凝土应及时剔出,凹进部位或掉角处应用同强度等级的水泥砂浆修补。

(4)起吊模板前,必须认真检查穿墙杆是否全部拆完或有勾、挂、兜、拌的地方,并清除模板及平台上的杂物,起吊时,吊环应落在模板重心部位,并应垂直慢速,提升后,确认无障碍后,方可吊走,同时不得碰撞物体。

(5)大模板落地或周转至另一工作面时,必须一次安放稳固;倾斜度要符合75-80°自稳角的要求。

(6)大模板脱模后及时进行板面清理工作,趁板面潮湿容易清理,用扁铲或铲刀,钢丝刷等工具,清除板面粘附的砂浆或隔离剂残渣,再用棉丝擦净,涂刷新的隔离剂。

(7)拆下的大模板应随时进行检查,检查板面的平整度,检查相邻模板间的螺栓,模板与吊环,支腿,挑架的螺栓,保证安全与质量.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8)为了保证模板在现场施工时的质量,工地应派专人进行模板维护与保养工作。

第六章 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第一节 安全管理组织

(1)安全教育制度

所有进场施工人员必须经过安全培训,经公司、项目、岗位三级教育,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2)安全学习制度

项目经理部针对模板工程的特点,组织管理人员进行安全学习。

各分包队伍在专职安全员的组织下坚持每周一次安全学习,施工班组针对当天工作内容进行班前教育,通过安全学习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

(3)安全技术交底制

根据安全措施要求和现场实际情况,项目经理部必须分阶段对管理人员进行安全书面交底,各施工工长及专职安全员必须定期对各分包队伍进行安全书面交底。

(4)安全检查制

项目经理部每周由项目经理组织一次安全大检查;各专业工长和专职安全员每天对所管辖区域的安全防护进行检查,督促各分包队伍对安全防护进行完善,消除安全隐患。

对检查出的安全隐患落实责任人,定期进行整改,并组织复查。

(5)持证上岗制

特殊工种持有上岗操作证,严禁无证上岗。

(6)安全隐患停工制

专职安全员发现违章作业、违章指挥,有权进行制止;发现安全隐患,有权下令立即停工整改,同时上报公司,并及时采取措施消除安全隐患。

(7)安全生产奖罚制度

项目经理部设立安全奖励基金,根据每周一次的安全检查结果进行评比,对遵章守纪、安全工作好的班组进行表扬和奖励,违章作业、安全工作差的班组进行批评教育和处罚。

第二节 施工技术措施

(1)脚手架搭设前,应按《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和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向搭设和使用人员做好安全、技术交底。

(2)对钢管架、配件、加固件应进行检查验收,严禁使用不合格的钢管架、配件。

(3)搭设在脚手架立杆底座下应铺设垫板。

(4)不配套的钢管架与配件不得混合使用于同一竖直脚手架支撑系统。

(5)脚手架安装应自一端向另一端延伸,自下而上按步架设,并逐层改变搭设方向,不得从两端向中间进行,以免结合处错位,难于连接。

(6)水平加固杆、剪刀撑安装应符合构造要求,并与脚手架的搭设同步进行。

(7)水平加固杆应设在脚手架立杆内侧,剪刀撑应设于脚手架立杆外侧并连牢。

(8)可调底座、顶托处应采取措施防止被砂浆、水泥浆等污物填塞螺纹。

(9)模板支撑和脚手架搭设完毕后应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准使用。

(10)泵送混凝土时,应随浇、随捣、随平整,混凝土不得堆积在泵送管路出口处。

(11)应避免装卸物料对模板支撑或脚手架产生偏心、振动和冲击。

(12)交叉支撑、水平加固杆、剪刀撑不得随意拆卸,因施工需要临时局部拆卸时,施工完毕后应立即恢复。

(13)脚手架经单位工程负责人检查验证并确认不再需要时,方可拆除。

(14)拆除时应采用先搭后拆、后搭先拆的施工顺序。

(15)拆除模板脚手架时应采用可靠安全措施,严禁高空抛掷。

第三节 其它施工安全措施

(1)梁模板的安装

先在柱上弹出轴线、梁位置线和水平控制标高线,按设计标高调整脚手架可调顶托的标高,将其调至预定的高度,然后在可调顶托的托板上安放Φ48.3×3.6mm双钢管作托梁。

固定托梁木枋后在其上安装梁底横楞,横楞采用50mm×100mm木枋,间距不大于150mm。

横楞安装完成后,用胶合板安装梁底模板,并拉线找平。

当梁跨度在大于或等于4m时,梁底模应按要求起拱,起拱高度宜为全跨长度的2/1000。

主、次梁交接时,先主梁起拱,后次梁起拱。

梁底模安装后,再安装侧模、压脚板及斜撑。

当梁高超过750m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