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历史文化学院.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912321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69 大小:276.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宋历史文化学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宋历史文化学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宋历史文化学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宋历史文化学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宋历史文化学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宋历史文化学院.docx

《宋历史文化学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宋历史文化学院.docx(6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宋历史文化学院.docx

宋历史文化学院

第五编辽、五代十国、宋、夏、金:

中国文明的多元繁荣时期

第一章导论

一、世界历史视野下的辽、五代十国、宋、夏、金

11-13世纪期间,在政治、社会或生活诸领域中没有一处不表现出较先前时代的深刻变化。

这里不单单是指一种社会现象的变化(人口的增长、生产的全面突飞猛进、内外交流的发展……),而更是指一种质的变化。

政治风俗、社会、阶级关系、军队、城乡关系和经济形态均与唐朝贵族的和仍是中世纪中期的帝国完全不同。

一个新的社会诞生了,其基本特征可以说已是近代中国特征的端倪了。

但这个新社会是生活在连续不断入侵的威胁之下的,这些入侵最终大获全盛,于12世纪初叶肢解了其北方诸地并于1273-1279年间占据了整个中国。

这种外部的威胁绝非与宋代的经济和社会史没有任何关系,它主宰了从10世纪末到13世纪末之间的整个中国政坛。

——谢和耐《中国社会史》

尽管有宋代的辉煌文明,但中国在中世纪已不再是世界的中心。

她已经下降为其他地区绕之转动的轴心了。

在中国,官僚主义帝国已经完全改变了它的基础,重新铸就了它的结构,重新规定了它的职能。

……尽管看上去辉煌,但宋代中国乃是一种插花文明,与其佛教的超然性及唐代的广泛性之根基相分离,社会上也是分裂的,对抵御蒙古入侵者缺乏自信心。

——[美]S·A·M阿谢德《中国在世界历史之中》

二、中国历史视野下的辽、五代十国、宋、夏、金

经过太祖的创业,宋朝的历史留下了不少似非而是的现象:

一个以军人为首脑而组成的国家,自始注重国防,偏在军事上的作为,不及其他任何主要的朝代。

它的民间经济,也有突出的现象,它却不能掌握这种优势。

它企图注重实际,不受抽象的观念所蒙蔽,而这三百一十九年在它领导之下,所产生的特出人物,又偏是哲学家为多。

(总论)——黄仁宇:

《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论中国古今社会之变,最要在宋代。

宋以前,大体可称为古代中国;宋以后,乃为后代中国。

……就宋代而言之,政治经济、社会人生,较之前代莫不有变。

——钱穆:

《理学与艺术》

宋代的文化,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截至明清之际的西学东渐的时期为止,可以说,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高度。

——邓广铭

特征:

是中国多民族国家和多元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

五代的割据政权之间的战争不曾停止过,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正常秩序被打乱,经济残破,民生凋敝。

但是,五代十国时期也是从动乱走向稳定的转折期和统一趋势不断增长的时期。

宋太祖、宋太宗的改革彻底铲除了唐末以来军阀拥兵割据的土壤,为两宋的历史进步和社会发展扫除了障碍,把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政治制度提高到新的水平。

两宋的社会发展呈现了崭新的历史特点。

地主土地所有制成为最主要的土地占有形态,唐朝时出现的租佃契约关系进一步普遍化。

直接生产者对于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全面松弛,成为推动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并由此形成了以户等制为主要内容的新的社会结构。

在手工业生产中雇用劳动的大量使用,推动了手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和技术水平的提高。

城市经济繁荣和国内各地间、与外国间经济联系进一步加强,表明两宋时期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大幅度提高。

但同时也必须看到当时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表现为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的繁荣和北方及各少数民族聚居区的相对落后。

三、辽、五代十国、宋、夏、金史的阶段划分与特征

1、阶段划分

五代十国(907年——960年)辽(916年——1125年)

宋北宋(960年——1127年)西夏(1038年——1227年)

南宋(1127年——1279年)金(1115年——1234年)

2、特征

第二章五代十国的分立和契丹兴起

一、五代十国的分立和更迭

1、五代十国简表

十国简表

国名

创建者

起止年代

都城

亡于何国

 

 

前蜀

王建

891——925

成都

后唐

后蜀

孟知祥

926——965

成都

北宋

杨行密

892——937

广陵

南唐

南唐

李昪

937——976

金陵

北宋

吴越

钱镠

893——978

杭州

北宋

王潮

893——945

福州

南唐

马殷

896——951

长沙

南唐

南汉

刘隐

905——971

番禺

北宋

南平

高季兴

907——963

江陵

北宋

北汉

刘崇

951——979

太原

北宋

五代简表

国名

创建者

起止年代

存在时间

后梁

朱温

907-923

16年

后唐

李存勖

923-936

13年

后晋

石敬瑭

936-947

11年

后汉

刘知远

947-950

4年

后周

郭威

951-960

9年

2、五代十国时期的全国政局

开平元年(907)四月,朱温废掉唐哀帝,自立为帝,改名朱晃,建国号梁,史称“后梁”。

随着李唐王朝的覆灭,中国古代社会陷入了又一次分裂之中。

这既是中原政权出现的依次全国范围的混乱,也是传统华夏社会发展历程中出现的首次南北对峙局面的展现。

五代:

指唐宋之间连续占据中国北方黄河流域的五个政权。

即:

后梁(907——923)、后唐(923——936)、后晋(936——947)、后汉(947——950)、后周(951——960)。

五代共存在了53年,更换了八姓十四君。

除了后唐政权建都洛阳外,其他政权均建都开封。

十国:

北方五代政权更迭的同时,南方地区先后存在九个政权,即:

吴(892——937)、南唐(937——975)、吴越(893——978)、前蜀(891——925)、后蜀(925——964)、南汉(905——971)、楚(896——951)、闽(893——979)、荆南(907——963),这些政权与北方河东地区的北汉(951——979)政权一同被称为“十国”。

五代十国时期是唐宋社会承接过程中的关键,这个承唐启耸的关键时期,也是中国古代社会发展历程中政治、经济、文化重心南移的重要时期,南北政权以及南北军事对峙正是南方社会崛起的反映,中国古代社会里第一次全地域性质的政治、军事、经济以及文化诸多方面的对峙,因而产生。

传统华夏社会是以北方社会为重心的,全国统一政权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中心在中原地区,南方社会一直是中原文化的外围。

然而,唐末五代,这种模式发生巨大改变,南方地区的发展首次超过北方地区,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出现了南方与北方抗衡的对峙局面。

这种对峙的军事模式主要是五代政权与南方的南唐、两蜀政权之间的抗衡。

3、中原正朔意识的淡化

表现:

A、唐末范缜割据演变为地方政权割据;

南方诸政权中,称帝的有吴、南唐、前蜀、后蜀、闽和南汉。

B、中原更迭政权的骄兵悍将对正朔观念的漠视;

“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宁有种耶!

——《旧五代史》卷98《(后晋成德军节度使)安重荣传》

4、梁、唐、晋、汉、周在北方的更替

后梁

朱温,宋州(今河南商丘附近)砀山县人,家世为儒,父祖皆以教授为业。

黄巢起义,朱温投奔义军,升为大将,后投降唐朝。

唐赐名全忠。

唐天祐四年(907)四月,朱温称帝代唐,改元开平,国号梁,史称后梁。

李克用,唐河东节度使,先世为突厥别部沙陀的首领。

朱、李之间展开了一系列的军事斗争。

其中大规模的有围潞之战和柏乡之战。

朱温死后,后梁在与李克用父子的斗争中逐渐处于劣势。

923年,李存勖攻进汴梁,后梁末帝朱友贞走投无路,命侍卫杀死自己,后梁灭亡。

后梁帝系

名号

姓名

在位期

与前帝关系

1

太祖

朱温

907——912

2

郢王

朱友珪

912——913

3

末帝

朱友贞

913——923

太祖子

后唐

李存勖于923年四月,称帝建国,国号大唐,史称后唐。

同年,灭后梁。

李存勖灭前蜀,南方大为震惊,然而庄宗李存勖志骄意满,穷奢极欲,喜爱伶人。

由是,贪官污吏以之为后援,作威作福,陷害贤能,殃害百姓。

最终导致后唐内部上下离心,民怨沸腾。

李存勖在灭梁之后三年,在乱军中被流矢射中身死。

天成元年(926),李嗣源进入洛阳,即位称帝。

(李嗣源,后唐明宗,本沙陀族部民,为李克用帐下小校,以骁勇为李克用赏识,抚为义子。

)即位之后,他着手革除庄宗弊政,政治形势有所好转,出现了短暂的小康局面。

长兴四年(933),明宗死,后唐政权又陷入混乱之中。

清泰二年(936),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叛乱,攻入洛阳,后唐废帝李从珂自焚,后唐覆灭。

后唐帝系

名号

姓名

在位期

与前帝关系

1

庄宗

李存勖

923——926

李克用子

2

明宗

李嗣源

926——933

李克用养子

3

闵帝

李从厚

933——934

4

废帝

李从珂

934——936

明宗养子

后晋

石敬瑭,本是沙陀族平民后裔,其父曾为李克用骁将。

石敬瑭是李嗣源的亲兵将领,以骁勇得其欢心,招为女婿。

清泰二年(936),石敬瑭在晋阳(今山西太原)举兵叛乱。

并遣使向契丹“奔表乞师,愿为臣子”。

耶律德光率五万骑由雁门来援,册石敬瑭为大晋皇帝。

石敬瑭与辽“约为父子之国,割幽州管内及新、武、云、应、朔州之地以赂之,仍每岁许输帛三十万(匹)”。

继而,石敬瑭统一了北方。

割燕云十六州的危害:

燕云十六州被割,致使河北平原无险可守,河东也仅存雁门关一处险要。

而辽以幽州(今北京)为据点,骑兵可以随时进入山西、河北、山东的辽阔地带,对中原地区进行掠夺。

同时,燕云十六州又是比较发达的农业地区,促进了契丹农业经济的发展,加上得到后进的岁币朝贡,数年之间,辽朝兵强马壮,吞噬四邻,更积极准备大举进入中原。

天福七年(942),石敬瑭卒,侄子石重贵即皇帝位,向契丹不称臣只称孙。

耶律德光于开运三年(946)发兵南下,但这次进犯失败。

同年九月,辽军再次南下,十二月,辽军攻陷汴梁,后晋政权灭亡。

少帝石重贵被俘,几年后死。

后晋帝系

名号

姓名

在位期

与前帝关系

1

高祖

石敬瑭

936——942

2

出帝

石重贵

942——946

后汉

刘知远,先世为沙陀族,初事后唐明宗,后从石敬瑭,参与叛立。

辽灭后晋之时,刘知远正镇守河东。

他开始采取观望的态度,辽军北撤,乘机于晋阳(今山西太原)称帝。

采取如下措施:

A、仍用后晋天福年号,以拉拢后晋官吏;

B、下诏禁止为辽军搜刮钱帛,在诸道的契丹人一律处死;

C、慰劳抗辽民众,并拿出宫中财物犒军。

同年三月,刘知远进驻汴梁,改国号为汉,史称后汉。

刘知远称帝一年即患病死去,由刘承佑即位,史称隐帝。

乾佑三年(950),隐帝忌杀大臣,当时的邺都(今河南省南部)留守、天雄军节度使郭威起兵叛乱。

隐帝为乱军所杀,后汉政权灭亡。

当郭威灭后汉之际,刘知远之弟、北京留守、后汉河东节度使刘崇割据河东,于太原称帝建国,仍号汉,史称北汉。

北汉依附于辽朝,与之呼应,不断侵犯后周边界。

979年,北汉为北宋所灭,历时共28年。

后汉帝系

名号

姓名

在位期

与前帝关系

1

高祖

刘知远

947——948

2

隐帝

刘承祐

948——950

后周

郭威,邢州(今河北邢台)尧山人。

家世寒微贫贱,是我国历史上仅有的一名“黥面天子”。

郭威曾助刘知远建立后汉,后任枢密使。

后汉隐帝剪除权臣,遣使欲杀郭威,郭威率军反叛。

广顺元年(951)正月,郭威在汴梁(今河南开封)被部下拥立为帝。

后周太祖即位以后,躬行节俭。

又宽刑罚,收揽民心对契丹的战争则以防御为主,专致于内政改革,重视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减轻农民负担,招抚流民,停罢营田。

废除牛租,还改革了弊端极多的牛皮税。

北方地区的经济得到了一定的恢复和发展。

后周帝系

名号

姓名

在位期

与前帝关系

1

太祖

郭威

951——954

2

世宗

柴荣

954——959

养子

3

恭帝

柴宗训

959——960

前蜀

王建,河南舞阳人,在镇压唐末农民起义过程中力量逐渐壮大,占据了四川的绝大部分地区。

907年,王建在成都称帝,建立蜀政权,史称“前蜀”。

前蜀对避难于蜀的“唐衣冠之族”礼而用之。

“典章文物,有唐之遗风”,取得了入川旧唐官僚士大夫以及四川本地官绅的拥护。

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一度稳定发展。

后唐同光三年(925),后唐伐蜀,前蜀上表投降。

前蜀在四川统治34年,共传二主。

后蜀

孟知祥,邢州龙岗人,随其父留仕李克用父子,李克用妻以其弟克让之女。

后唐灭亡前蜀以后,派遣孟知祥为成都尹、剑南西川节度副使统治蜀地。

后唐清泰元年(934),孟知祥在成都称帝建国,建立蜀政权,史称“后蜀”。

半年后,其子孟昶立。

北宋乾德三年(965),后蜀为北宋所灭。

凡传二主,共经40年。

吴越

钱镠,杭州临安人,其家世代寒微,后应募为土团,逐渐成为唐末江浙一带的割据军阀。

后梁建国,钱镠称臣,后梁封其为吴越王。

吴越政权地域狭小,三面受敌,他一直称臣于北方割据政权。

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钱俶上版籍于宋,自请归于汴京。

吴越在浙江统治达86年,凡传五主。

杨行密,庐州合肥人。

天复二年(902),唐封杨行密为吴王。

吴政权占据30州,建都扬州。

后梁贞明五年(919)四月,徐温拥杨隆演建立吴国。

后晋天福二年(937),徐知诰废杨溥,吴亡。

自杨行密占据淮南,至南唐代吴,历时46年,凡传四主。

南唐

徐知诰,徐州人,徐温养子,更名徐知诰,本姓李,称帝后改名李昪。

后唐天成二年(927)徐温死,徐知诰主政。

后晋天福二年(937)十月,徐知诰废除了吴的皇帝杨溥,自称皇帝,建都金陵(南京),建国号唐,史称南唐。

不久,复姓李,自称唐朝后裔。

李昪一贯执行“保境息民”的政策,对内注意减轻赋役,发展生产,对外力求与周遍各国和好,减少战事。

他的这一政策使江淮地区逐步兴旺起来,成为当时中国经济文化的最先进地区。

李昪之子李璟即位以后,南唐积极整顿内部,刷新政治,同时开始向外用兵。

所辖地区扩展到35州,是十国中最强大的一个国家。

958年,后周南征,南唐求和,岁输贡物,南唐局势进入不稳定阶段。

975年,南唐为北宋所灭。

南唐同志江淮39年,共传三主。

荆南(也称南平)

高季兴,陕州铗石人。

后唐同光三年(925),高季兴被后唐封为南平王,建立南平政权。

荆南是十国中占地最少,势力最弱的一个政权。

高从诲在位期间,极少用兵,荆南保持了安定。

统治57年,凡传五主。

高氏占据荆南期间,主要在辖境内保境安民,恢复生产。

荆南地区的经济在这一时期得以恢复发展。

马殷,许州人。

后唐天成二年(927),后唐封马殷为楚国王,马殷乃建国,立宫殿,置百官,皆如天子之制。

马殷占据湖南,留心保境息民,极少用兵。

奖励农桑,发展茶叶,提倡纺织,通商中原,这一系列的政策,有益于湖南地区的进一步开发,社会经济得到相当的发展。

楚国统治湖南50多年,共传六主。

951年,南唐派兵进入湖南,楚国灭亡。

历时57年。

王潮、王审知兄弟,出身农家,固始县(今河南固始县县东)人。

后梁建国,王审知受封为闽王,建立闽政权,领福建七州之地。

王审知在位时,每以节俭自处,选任良吏,省刑惜费,轻徭薄赋,与民休息。

又建立四门学,以教闽中人士;还开辟商港,招徕四方商贾,促进福建经济文化的发展。

945年,南唐兵入福建,闽灭亡。

闽49年的统治结束。

南汉

刘隐

刘隐父刘谦在镇压农民起义的过程中,据有广州等地,成为岭南割据军阀之一。

刘隐受唐封为岭南节度使。

后梁封其为南海王。

刘隐以文吏治州县,境内少有兵戈之乱。

刘氏兄弟注意招徕海外商贾以收商利,延揽中原人士以安绑国。

贞明三年(917),其弟刘岩称帝建国。

明年改国号为汉。

南汉凡传五主,统治67年,后为北宋所灭。

五代时期的南方,尽管军阀割据局面仍然存在,但是,这一地区较长时间的相对和平环境,对生产的发展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北方人民因为不堪忍受连年的战火灾祸,大量逃到南方,也给南方广大地区补充了具有较高生产技术的劳动力,对南方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同时,南方诸政权的统治者为了在割据兼并战争中占据优势,大多在自己统治区域内施行一些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政策,以增加经济和军事实力,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这在客观上对南方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所以,五代十国时期,南方经济继续在前代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二、契丹兴起和建国

1、契丹的起源

——西部

东胡——鲜卑——中部——契丹

——宇文——库莫奚

——东部——慕容

——段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于登国三年(388年)五月北征库莫奚,大获全胜,自此,契丹以独立的面貌被载入史册。

族源传说:

“古昔相传,有男子乘白马浮土河(今老哈河)而下,复有一妇人乘小车驾灰色之牛,浮潢河(今西拉木伦河)而下,遇于木叶山,顾合流之水,与为夫妇,此其始祖也。

是生八子,各居分地,号八部落。

”(《契丹国志·契丹国初兴本末》)

契丹始祖名奇首,又作奚首或佶首。

2、早期发展

三个阶段:

古八部:

从东晋建元二年(344年)至唐贞观二年(628年),历时284年,是契丹社会由部落制度走向国家萌芽的时期。

大贺氏:

从唐贞观二年(628年)到开元十八年(730年),历时102年,是契丹社会出现的第一个永久性部落联合体时期。

世选制:

由于联合体的君长世代从势力强大的大贺氏家族中选举产生,故以大贺氏名之,而这种制度则称为世选制。

遥辇氏:

从开元十八年(730年)至耶律阿保机建立辽朝,历时约180年,是契丹国家早期发展时期。

夷离堇:

遥辇时代的军事首领,也要世代从涅里所在的迭剌部耶律家族中世选,并且也要举行柴册大典。

契丹社会政治生活走上礼制化轨道:

柴册仪:

阻午可汗时开始,契丹社会确立的世选君长的固定仪式,由八部首领共同燔柴祭天,册立君长就职。

祭山仪:

相当于中原王朝的郊天大礼。

3、契丹建国

最初的契丹八部:

悉万丹、阿大何、具伏弗、郁羽陵、日连、匹黎尔、叱六于和羽真侯。

907年,耶律阿保机“燔柴告天,即皇帝位”

916年,耶律阿保机建元神册,国号契丹,仿中原王朝体制,正式建立了世袭皇权统制。

名号

姓名

在位期

1

太祖

耶律阿保机

916——926

2

太宗

耶律德光

926——947

3

世宗

耶律阮

947——951

4

穆宗

耶律璟

951——969

5

景宗

耶律贤

969——982

6

圣宗

耶律隆绪

982——1031

7

兴宗

耶律宗真

1031——1055

8

道宗

耶律洪基

1055——1101

9

天祚帝

耶律延禧

1101——1125

4、辽与其他诸政权的关系

兼并渤海

天赞四年(925),耶律阿保机东伐渤海。

渤海既灭,辽朝于其故地置东丹国,以皇太子耶律倍为东丹王。

夺取燕云

辽太宗耶律德光时,石敬瑭对辽称臣,输送贡帛、割让十六周。

灭亡后晋

石重贵对辽称孙不称臣。

947年2月,辽灭后晋。

世宗南征

天禄五年六月后周攻北汉,北汉向辽求援。

世宗南下攻周,被杀于行帐。

穆宗即位,宋、辽自应历二年(952)至应历九年(959),双方各有胜负。

后周世宗北伐契丹,病于军中。

5、辽朝的国家制度——“因俗而治”的双轨统治制度

领土范围:

“东至于海,西至金山(阿尔泰山),北至胪朐河(克鲁伦河),南至白沟(今河北雄县白沟河),幅员万里”。

——《辽史》卷37,《地理志》

行政建制:

(1)、在地方:

部族制与州县制

遥辇汗国时代,八部契丹便分别以迭剌、乙室二部为核心形成了两大集团,汗国因置北、南宰相府,分而统之。

辽朝建立之初,以迭剌部为核心的集团隶于北府,包括迭剌、品、突吕不、涅剌、乌隗五部;以乙室部为核心的集团隶南府,包括乙室、楮特、突举三部。

迭剌部的耶律氏同乙室部的萧氏是互为通婚的两大家族,这便是《辽史》上所说的皇族和后族。

北、南府宰相人选均在世选的形式下,由皇帝任命。

922年,析迭剌部为五院部和六院部,同隶北府。

各部酋长改称令隐(尹),也一律由皇帝任命。

同时规定契丹各部,均划有固定区域,为辽守土保民。

这就进一步清除了部族制度的血缘关系传统,把契丹诸部改造为辽朝的地方行政组织。

奚族与契丹本属“异种(部)同类(族)”,一向分为五部。

辽初这五部的名称是:

遥里、伯德、奥里、梅只、楚里,合称为五部奚。

五部的贵族称为“五帐”,每帐各领一部。

天赞二年(923年),“奚有东扒里厮胡损者……太祖灭之……括诸部隐丁,收合流散,置堕瑰部,”……遂号六部奚”。

(《辽朝》卷33,《营卫志》)辽朝于奚族六部各置一个节度使管理各部具体事务,又于六部奚之上,置一奚王府,统管六部奚。

契丹的四大部族:

奚王府、五院部、六院部、乙室部。

辽朝对其他被征服的各族,也实行了改编,分别编入契丹八部管辖,称为“新八部”,统归北、南宰相府。

新编诸部,均设节度使统之,节度使也同样由皇帝任命。

由于战争中农业人口的涌入,辽初统治者采取了一种审慎的态度进行了合理的安置,在不改变其原有生活、生产方式的前提下,基本上按照他们原来的属籍以州县形式分别编制,令其营建城郭村邑以居,耕垦种植以食。

在此基础上,设官管理,征收赋税。

因此,“汉人安之,不复思归”。

(《新五代史》卷72,《四夷附录》)

辽朝通过这种南北分治的部族制和州县制,既适应了本土地区以及其他北方民族社会相对落后的生产方式的发展需要,同时也合理而成功地保护了南部农耕社会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社会生产力。

这种制度的实行,对于辽朝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

辽朝帝后以及宗室贵族在对外征伐过程中,往往把所掠人口锯为己有,在自己的领地上建立起私城。

这种私城,属于皇帝的称为“斡鲁朵”,属于外戚宗室的称为“头下军州”。

(2)、在中央:

北南面官制

北面官“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这是辽朝最高权利机关。

在北面官中,最重要的职掌是北面朝官,这是辽朝政权的中枢。

北面官中还包括:

北面御帐官、掌皇帝侍卫;北面皇族帐官,掌皇族事务;北面诸帐官,主要负责遥辇家族、后族、奚族大贵族,渤海大贵族的管理;北面宫官,掌皇家私庄事务。

南面官制是辽朝为了统治汉人而制定的特殊官制,其职掌是“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

中央设三省、六部、台院、寺监、诸卫、东宫之署,地方设节度、观察、防御、团练等使,以及刺史、县令诸官。

6、契丹族的经济文化生活

(1)、契丹族的经济

畜牧业:

契丹社会生产的主要经济部门。

饲养的牲畜以驼、马、牛、羊为主,尤以羊、马为多。

建国前,契丹以渔猎为主,建国后,渔猎降为从属地位。

农业:

建国前的匀德时代“相地利以教民耕”

辽太祖时期,把南攻燕、蓟所俘人户安置在“地沃宜种植”的上京临潢府附近,务农耕垦。

在汉人、渤海人的影响下,契丹经济转入半农半牧类型。

著名的农业区:

上京临潢府、中京大定府、乌古地区(今内蒙古呼盟)、胪朐河流域(今克鲁伦河)等地。

手工业:

矿冶、马具和造车、制瓷等部门尤为发达。

矿冶:

辽朝建国前就有冶铁业。

在首山发现的辽代矿坑有的深达18米以上,开采规模相当可观。

在大同、天镇等地辽代遗址和窖藏中,都发现有大批的铁制农具。

特点:

范围广泛、技术精良。

镔铁,号称天下第一。

马具制造业:

“监书、内酒、湖笔、洛阳花、契丹鞍、夏国剑皆为天下第一。

——《骨董琐记全编》引《袖中锦》

造车业:

“随水草迁徙,则有毡车,任载有大车,女人乘马,亦有小车,贵富者加之华饰,禁制疏阔”。

制瓷:

辽代制作的瓷器,大致可分为两类,一为中原传统造型,一为适应契丹游牧生活而生产的,如长颈瓶、鸡冠壶等。

商业和城市:

辽朝的城市经济,主要集中在五京,五京之中,以南京最为繁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