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沧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质量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8908570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沧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质量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临沧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质量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临沧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质量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临沧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质量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临沧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质量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临沧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质量分析报告.docx

《临沧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质量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沧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质量分析报告.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临沧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质量分析报告.docx

临沧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质量分析报告

临沧市2012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质量分析报告

2012年08月13日17:

16:

26来源:

临沧教育科研网

临沧市2012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质量分析报告

 

市民族中学 李东海  临沧市教育局教研室 李新华

 

一、试题评价

2012年临沧市初中物理学业水平考试试卷命题遵循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从学生认知水平和规律出发,全面考查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要求,把握了课程标准的关键,体现了课程标准的评价理念。

试题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既注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注重考查学生探究意识和实践能力。

与去年中考物理试题相比,改革后的学业水平考试试题更加注重从初中物理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具有必要的区分度和一定的难度,有利于高一级学校选拔学生,有利于促进初中物理教学,有利于进一步推进新课程改革。

统计数据显示,通过小灯泡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关系图像反映小灯泡的电阻在变化,同时考查串联电路的有关计算的第7小题的难度值达到0.23,第18小题考查动态电路的分析和计算的难度值达0.20,第26小题的第(3)问要求学生有扎实的数学功底和敏锐的观察能力。

试题数量较往年有些减少,各大题赋分也有些变化,第四大题综合题由往年的四个小题缩减为三个小题,分值也由原来的31分减为25分,总分值虽减少,可是各小题的分值在增加分别达到8分、8分、9分。

第三大题作图、实验探究题题目数量不变,但分值在增加,达31分。

虽然试卷在数量上有变化,但试卷结构保持稳定。

非常遗憾,本不应该在重大考试中出现的试题错误出现在这次学业水平考试的试题中。

第23小题原本是一个必考题,相信每一个老师在复习备考阶段都对类似的题目下了很大的功夫,而就因为电路中出现了一个本不该出现的“短路”,致使很多读题认真细致的同学的思路大受影响,曾有同学在考试过程中质疑过题目,但哪位监考老师又曾想到错题真的出现在如此重要的考试中。

二、考试基本情况统计分析

实考或抽样人数

平均分

难度

及格人数

及格率

最高分

最低分

满分人数

273

58.7

0.587

127

46.52℅

97

15

0

(一)全卷基本情况

 

分数段

0—9

10—19

20—29

30—39

40—49

50—59

60—69

70—79

80—89

90—100

人数

0

2

19

39

44

42

30

44

30

23

(二)第Ⅰ卷(选择题)统计情况

实考或抽样人数

满分

平均分

难度

最高分

最低分

满分人数

零分人数

273

24

15.1

0.629

24

3

8

0

(三)第Ⅱ卷(非选择题)统计情况

实考或抽样人数

题型

满分

平均分

难度

最高分

最低分

满分人数

零分人数

 

 

273

填空题

20

12.37

0.619

20

3

15

0

作图、实验与探究

31

20.57

0.664

31

4

7

0

综合题

25

10.69

0.428

25

0

7

15

(四)各小题统计分析

题号

满分

平均分

难度

最高分

最低分

满分人数

零分人数

1

3

2.69

0.897

3

0

244

28

2

3

2.57

0.857

3

0

234

39

3

3

1.86

0.620

3

0

169

104

4

3

1.78

0.593

3

0

162

111

5

3

2.33

0.777

3

0

212

61

6

3

1.55

0.517

3

0

141

132

7

3

0.69

0.230

3

0

63

210

8

3

1.63

0.543

3

0

148

125

9

2

1.69

0.845

2

0

198

9

10

2

1.18

0.590

2

0

87

39

11

2

1.59

0.795

2

0

172

12

12

2

1.20

0.600

2

0

119

64

13

2

1.06

0.530

2

0

67

51

14

2

1.25

0.625

2

0

126

58

15

2

1.62

0.810

2

0

184

14

16

2

1.46

0.730

2

0

155

30

17

2

0.92

0.460

2

0

60

82

18

2

0.40

0.200

2

0

37

200

19

6

4.59

0.765

6

0

147

21

20

4

3.55

0.888

4

0

221

9

21

7

4.28

0.611

7

0

36

4

22

7

4.09

0.584

7

0

54

2

23

7

4.06

0.580

7

0

22

3

24

8

4.19

0.523

8

0

75

56

25

8

3.28

0.410

8

0

39

72

26

9

3.22

0.358

9

0

9

30

三、考生答题情况及错误原因分析

1、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N

B.一张课桌的高度约1.2m

C.家庭电路的电压为220V

D.一盏台灯的功率约为500W

错因分析及建议:

少部分学生没有仔细读题而错选“B”,教师平时应注意把一些感性不强的物理量进行转化,让学生更容易把握。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科学家用超声波测算地球和月球的距离

B.小沈阳模仿刀郎的声音很逼真,是因为他们的音调很相似

C.树荫下的圆形光斑,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D.验钞机利用紫外线鉴别钞票真伪

错因分析及建议:

部分学生因基础知识薄弱而错选“A”或“B”,缺乏物理和生活的联系。

在复习和教学中要注重夯实基础,厚积薄发,注重从物理走向生活,把知识生活化。

3.关于物态变化说法错误的是:

A.北方冬天早晨玻璃上冰花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B.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一段时间后会变小,是升华现象

C.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饮料罐会“出汗”,是液化现象

D.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

错因分析及建议:

只有基础薄弱的学生才丢分。

同时反映出学生在学习和复习过程中信息量不够,不清楚冰花的形成过程。

教学和复习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夯实基础,还要尽可能扩充信息量,将一些学生只能耳闻,不能目睹的现象形象化。

4.关于图1所示的四幅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A.根据图1(a)装置所示原理可制造电动机

B.根据图1(b)装置所示原理可制造发电机

C.图1(c)说明电流具有磁效应

D.图1(d)中大拇指所指的方向是电流方向

错因分析及建议:

属经典了考题,教师足够重视,错误率较低,少部分学生对“电磁感应”和“磁场对电流的作用”混淆不清。

建议:

教学中从“生电”、“用电”和能量转化、有无电源的角度进行区别。

5.小华看到厨师在做“番茄炒鸡蛋”这道菜,想到其中蕴含很多物理知识,你认为她理解正确的是:

A.切番茄用的菜刀,刀把上有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

B.红色的番茄发出红光,黄色的蛋黄发出黄光

C.拿鸡蛋去磕碗沿,结果却是蛋壳破了,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利用天然气灶炒菜,是将天然气的内能转化为化学能

错因分析及建议:

属知识点拼凑罗列题,少部分同学因概念不清和分析不到位而错选,教学中一定注意,对概念要抠到位。

6.如图2所示的情景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A.小车在拉力作用下向前运动

B.提着水桶在水平路面上匀速前进

C.小孩推车,车未动

D.踢出去的足球在地面上滚动一段距离

错因分析及建议:

对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的认识有偏差,“力”和“距离”被孤立了,教学中注意强调“力”和“距离”的内在联系。

7.标有“6V  1.5W”的小灯泡,通过它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关系如图3所示。

若把这样的两只灯泡串联接在8V的电源上,则此时每只灯泡的电阻及功率为:

A.24Ω  0.67W

B.24Ω  0.8W

C.20Ω  0.96W

D.20Ω  0.8W

错因分析及建议:

本题错误率极高,初中物理一般都不考虑灯泡电阻的变化,而该题则用图像的形式告知,从这一题反映出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弱,同时还结合串联电路的计算,所以得分较低,建议:

多培养学生获取、挖掘信息的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8.关于能源、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目前的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释放出来的能量来发电的

B.航空器材采用的是低强度、高密度的合金材料

C.超导材料可用做高压输电线

D.太阳能是一种既无污染又取之不尽的新能源

错因分析及建议:

得分率较高,但教学中多注意抠细节,不要让学生有知识盲点。

9.学业水平测试考场里,开考前监考老师正在强调考试要求。

老师的声音是由于声带的   产生的,是通过       传入考生的耳朵的。

错因分析及建议:

常规、容易考题,注意错字。

10.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当蜡烛距它15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填:

“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将蜡烛向透镜移近7cm后,在光屏上       (填:

“能”或“不能”)成像。

错因分析及建议:

对凸透镜成像规律不掌握,猜着填了“缩小”,建议:

强化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记忆和理解,必要的话类似题目多几次重复。

11.可燃冰是一种神秘的冰晶体,它具有热值大、储量好、能直接点燃等特点,目前我国正在研究它的开发利用。

它的热值约 J/m3,则2m3的可燃冰完全燃烧后放出的热量为      J,可燃冰属于      能源(填:

“常规”或“新”)。

错因分析及建议:

审题不清,计算时对应物理量单位不正确,不会准确的用科学计数法表达结果,如“2.810”.建议:

加强对薄弱学生就基础计算的指导和训练。

12.如图4是某家庭用的电能表及某月月初、月末的两次读数。

若当地电费为0.5元/度,则本月他家的电费为       元,家里同时使用的用电器总功率不得超过       W。

错因分析及建议:

学生基础不牢固,不能从题目中获取足够的信息,运算能力差,建议:

加强对薄弱学生就信息的获取和基础计算作精心指导。

13.吃饭时使用的筷子是        (填:

“省力”、“费力”或“等臂”)杠杠。

用如图5所示的滑轮组,在6s内将重2000N的物体匀速提升了3m,手拉绳子的力为800N。

则滑轮组机械效率为        。

错因分析及建议:

效率计算错误率高,对有用功和总功理解不到位,必要时多几次重复练习,熟能生巧。

14.一艘轮船船底距水面5m,则船底受到水的压强是  Pa。

航行中,两艘船不能靠得太近,这是因为流体流速大的地方压强      (填:

“大”或“小”)(ρ水=1.0×103kg/m3)

错因分析及建议:

基础计算能力差,公式记不住,更不理解,建议:

加强对薄弱学生就基础计算的指导。

15.在森林防火灭火中,用直升机洒水。

飞机加速时,吊着的水桶向后摆,这是由于水桶具有       。

水从高处下落过程中,水的重力势能转化为    能。

错因分析及建议:

错答机械能,教学过程中,教会学生把握概念及细节,即可确保的分。

16.“神州八号”与“天宫一号”对接时,对接指令是由地面控制中心用     波发射的。

对接后,“神州八号”相对于“天宫一号”是        (填:

“静止”或“运动”)的。

错因分析及建议:

常规考题,错答超声波,或“磁”字不会写;对选择参照物来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存在困难,教学过程中,多用实例让学生理解到位。

17.一个质量为140g、体积为1.8×10-4m3的物体,用手将其侵没在水中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  N,松手后物体将  (填:

“上浮”、“下沉”或“悬浮”)。

错因分析及建议:

浮力的计算属难点,本题得分率也不高,不会用浮沉条件,答题乱猜。

建议:

加强对薄弱学生就信息的获取和基础计算作耐心地指导,水滴石穿。

18.如图6所示电路中,L标有“3V1.5W”字样。

当S1、S3闭合,S2断开时,L正常发光;当S2闭合,S1、S3断开时,电流表示数为0.2A。

则R的电阻为     Ω,此时灯L两端的电压时      V。

错因分析及建议:

难题,得分率极低,学生不会分析动态电路。

建议:

教学过程中,从“短路”和“断路”两方面教会学生分析简化电路。

19.(6分)

(1)画出图7中漂浮在水面的小球所受浮力的示意图;

  

(2)画出图8中入射光线经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错因分析及建议:

本题属送分题,但答题并不乐观,很多学生审题不清,画蛇添足,多画且错,方向不对,作图随意不规范,箭头不标,实线画虚线等。

本题分值较高,教学过程中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规范作图。

20.(4分)请你读出图9、图10所示测量工具的示数:

(1)图9中寒暑表的示数是      ℃;

(2)图10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N。

错因分析及建议:

送分题,得分率高,只是部分同学分不清要不要估读,注意读数方法的教学。

21.(7分)

(1)如图11,某同学在做“观察水的沸腾”试验时,从85℃开始,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其数据如下表:

①实验中,所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         原理制成的。

②根据表中数据可知,水的沸点为      ℃,说明实验地的大气压     (填:

“大于”、“小雨”或“等于”)一标准大气压。

③根据实验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吸热且温度   (填:

“升高”、“降低”或“不变”)。

(2)利用如图12装置进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

①将一束光贴着纸板A沿EO射到O点,若将纸板B向前或向后折,此时在纸板B上看不到反射光,这样做的目的是探究                         。

②将入射光线EO向法线靠近时,看到反射光线OF      (填:

“靠近”或“远离”)法线。

③将纸板A、B置于同一平面后,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B沿FO射到O点,反射光将沿图中的OE方向射出,说明光在发射时,                           。

错因分析及建议:

问题主要在第

(2)小题的①问和③问,学生因对物理探究目的不清,探究过程也不清楚而错填,书写也不规范。

建议:

在抓基础的同时,规范学生用专业的物理术语书写,重视探究目的和探究过程的教学。

22.(7分)

(1)甲、乙两组同学在学习了密度知识后,对营养餐中牛奶的密度进行了研究。

①先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法线指针如图13所示,则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填:

“左”或“右”)边调节。

两组同学实验步骤如下表:

 

 

甲组

乙组

1

用天平称出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m1

用天平称出空烧杯质量m1

2

将一部分牛奶倒入量筒中,读出示数V

用天平称出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m2

3

再用天平称出烧杯和剩余牛奶的总质量m2

将牛奶全部倒入量筒中,读出示数V

4

牛奶密度的表达式是:

牛奶的密度

②甲组测出的牛奶密度表达式是:

         。

(用实验中测出物理量的字母表示)

③你认为      组(填:

“甲”或“乙”)同学的实验方法更好。

(2)小强同学为了探究“放在斜面上的物体对斜面的压力跟斜面倾斜程度的关系”,进行实验,步骤如下:

先用双面胶把一个100g的砝码固定在50cm长的一块弹性薄钢片上,将钢片的左端固定在桌子的一端;接着缓缓抬起钢片右端,与水平方向成一定夹角;继续抬高右端,增大钢片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现象依次如图14甲、乙、丙所示。

①该实验中,是通过观察          判断物体对斜面压力的大小。

②斜面上的物体对斜面的压力随斜面倾斜程度的增大而      。

(填:

“增大”、“减小”或“不变”)

③若继续增大斜面倾斜程度,直到与水平方向垂直,则                  。

④斜面上的物体对斜面的压力还与什么因素有关?

请你再提一个猜想:

                                。

错因分析及建议:

(1)小题难度较小,部分学生因粗心不注意m1和m2间的关系;第

(2)小题稍难,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部分学生审题不清,出现前后内容重复。

建议:

教学中让学生认真完成实验,并认真做好实验报告,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能力,加强语言表达训练,规范答题语言。

23.(7分)在“伏安法测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

(1)用笔画线在图15甲中将电路实物图连接完整。

(2)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无论如何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小灯泡都不发光,且电流表示数为零,电压表示数为3V,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3)排除故障后,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电流表示数为0.3A时,电压表示数如图15乙为      V,则此时小灯泡电阻为     Ω。

接着,要使电压表示数变为2.5V,则变阻器滑片应向      端(填:

“左”或“右”)移动。

(4)小明同学在实验中,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得到三组电流、电压的对应值。

他发现,同一个灯泡计算出的三组电阻值差异较大,请你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是:

                             。

(5)你还能用以上实验装置完成         实验。

错因分析及建议:

部分学生因题目出错而受影响,但本题属常规的必考题,多数学生并未受影响,按正常思路解答。

问题主要有:

连接电路时接点不明确;笼统作答,分析不到位、不具体导致答案含糊不清。

建议:

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注意规范学生对物理规律及现象的描述,语言要准确,逻辑要严密。

24.(8分)云南省已连续三年多遭受旱灾,为保证灾区某校师生用水,政府派出抗旱送水车送水。

如果一辆送水空车质量6t,水罐容积5m3.装满水后,车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0.5m2.学校距取水处12km,汽车匀速行驶20min到达学校。

(ρ水=1.0×103kg/m3)

问:

(1)汽车匀速行驶时的速度是多少?

(2)该车最多能装多少kg的水?

(3)装满水时,车队地面的压强为多少Pa?

错因分析及建议:

本小题难度不大,但少部分学生有不做计算题的习惯而空白,另一部分学生记不住常用公式和物理量的单位,出现物理量和单位错位不对应;做题格式不规范,不写公式,不带单位计算,运算能力差。

建议:

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从物理走向生活的能力,多角度、多方面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多关注后进学生,耐心地培养他们从题目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简单的计算能力。

25.(8分)小雨同学家买了一台新的某品牌电磁炉,她想测一下这台电磁炉的实际功率,做了如下研究:

用它把2kg温度为25℃的水,加热到75℃,用时5min。

[c水=4.2×103J/(kg·℃)]求:

(1)加热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2)如果加热过程中有70%的热量被水吸收,则此电磁炉的实际功率是多少?

(3)测试完成后,小雨观察到此电磁炉的铭牌标有“220V  2200W”字样,发现这与第

(2)问中算出的数据不符,请分析原因。

(写出一种情况即可)

错因分析及建议:

本题较上一题稍难,问题主要是:

学生对“70%”不理解,不知道要用热量乘以70%还是要除以70%来得到电能;学生对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不能区分清楚,导致不能说出实际功率小于额定功率的原因。

建议:

多角度,对效率进行分析,让学生理解透彻,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做题习惯,细心答题,规范答题。

26.(9分)将光敏电阻R和定值电阻R0、电流表、电压表连接成电路,接在9V的电源上,如图16。

光敏电阻阻值随光强变化关系如下表:

(“光强”是表示光强弱程度的物理量,符号为E,单位坎德拉,即cd)

光强(cd)

1

2

3

4

5

6

光敏电阻R(Ω)

36

18

12

9

7.2

6

(1)若电流表的示数增大,表示光强在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由表中数据可知当光强E=2cd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3A,则定值电阻R0为多少Ω?

通电1min,R0上产生的热量为多少?

  (3)结合表中数据分析,当光强E=1.5cd时,电流表示数是多少?

错因分析及建议:

本题第(3)小问需较强的数学功底和敏锐的观察能力,属较难题。

存在问题:

学生对电路图没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导致串联分压规律不能应用进来;另外学生无法直接从已知信息中直接找出“当光强E=1.5cd时”的光敏电阻的阻值,从而无法得出准确的结果。

建议:

加强电路图识别训练,同时注意电压表位置作准确的判断;对于类似的信息给予题,要多训练,多给学生一些解题方法的指导和补充。

四、教学建议

1.强调物理知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考题一般要以生活情境作为载体,只有平时注重引导学生细心观察,体验生活中的事物,才能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包含着的物理知识。

2.加强实验教学,注重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重视实验设计原理、方法、器材选择、步骤制定、数据分析、方案评价等每一个实验的环节,关注对问题的思考以及解决方案、设计的科学性。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观察、分析归纳、抽象概括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复习强调落实

很多学生在老师或同学讲解时都听懂了,但自己做时却无从下手,其实他有很多地方都是一知半解,此时要注意落实学生哪里不会,及时解决。

有时除物理知识不清楚丢分外,还有很多非知识性的失分,主要有以下几种:

(1)问题情景不理解;

(2)表达不规范;(3)无谓的计算失误。

这些同样需要落实。

4.注重拓展

提倡通过多种形式将知识延伸到课外、校外,让学生广泛接触生活和社会,从课外书籍、广播电视、报刊杂志、互联网去获取信息,扩大视野,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