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小学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整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904241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8.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全小学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最全小学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最全小学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最全小学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最全小学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全小学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整理.docx

《最全小学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全小学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整理.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全小学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整理.docx

最全小学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整理

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小学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小学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是什么?

1、小学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小学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小学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正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

1)学习与教学要素:

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

2)学习与教学的过程:

学习的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

二、小学教育工作者为什么要学习小学教育心理学?

对于即将成为或希望成为小学教师,更确切地说是想成为合格或优秀小学教师的人来说,教育心理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它更应当成为一种累积性的知识、智慧以及直觉化的观念,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有效地解决日常教学中所面临的问题。

诚然,教育心理学不能告诉教师在各种复杂的教学情境中具体应该做什么,但却可以给教师提供作出正确决策的原则,并使教师以规范的言语来讨论自己的教学经验和观点。

三、小学教育心理学有什么作用?

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

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

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的行为

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四、简述美国教育心理学、前苏联和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P9)

1、美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1)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2)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末):

3)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末):

4)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后):

第二章小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

一、什么是心理发展?

举例说明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1、心理发展,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2、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1)阶段性和连续性

阶段性特征是指在心理发展过程中,当某些代表新特征的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取代旧特征,从而处于优势的主导地位,表现为阶段性的间断现象。

连续性特征是指在心理发展过程中,后一阶段的新特征总是以前一阶段的发展为基础,而且又在此基础上萌发出下一阶段的新特征,表现出心理发展的连续性。

2)定向性和顺序性

这是指在正常条件下,心理的发展总是具有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顺序。

3)不平衡性

心理的发展可以因进行的速度,到达的时间和最终达到的水平而表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模式。

4)差异性

诚然,任何一个正常学生的心理发展总要经历一些共同的基本阶段,但在发展的速度、达到的水平,以及发展的优势领域往往不尽相同,表现出个体的差异性

二、简述小学生在认知、情感等方面的发展特点。

1、情感发展的特点:

1)情感内容不断丰富

2)情感的深刻性不断增加

3)情感的稳定性日益增强

2、认知特点: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2)前运算阶段(2-7岁)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4)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

三、简述小学生的个性和社会性发展特点。

1、人格又称“个性”通常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小学生个性发展特点有:

1)由顺从别人的评价发展到有一定的独立见解的评价,并且随年级的升高而增强

2)从对具体行为的评价过渡到有一定概括程度、涉及到某些个性品质的评价

3)自我评价的稳定性增强

4)已经具有一定的道德评价能力

2、社会性发展特点

小学生的社会性发展突出表现在社会性认知与社会性交往两个方面。

1)小学生社会性认知发展具有这样几个趋势:

从表面到内部;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

2)小学生的社会性交往对象主要是父母、教师和同伴。

随着小学生的独立性、批准确性珠不断增长,小学生与父母、教师的关系从依赖开始走向自主,从对成人权威的完全信服到开始表现出怀疑和思考。

同时,具有更加平等关系的同伴交往日益在儿童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并对儿童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四、什么是自我意识?

简述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

1、自我意识是作为主体的我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尤其是人我关系的意识。

一般认为,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

一是认识成分,个体对自己的心理特点、人格特征、能力及自身社会价值的自我了解与自我评价;二是情感成分,个体对自已的自我体验;三是意志成分,属于对自己的控制。

2、自我意识的发展

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心理自我的过程。

五、论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1、皮亚杰是瑞士著名心理学家,他在某些方面20世纪60年代初创立了“发生认识论”,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认知发展观,并对教育产生了巨大的积极影响。

1)皮亚杰认为,发展是一种建构过程,是个体在与环境的不断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

2)皮亚杰认为,适应包括同化和顺应两种作用和过程。

3)皮亚杰认为,人从出生到成人的认知发展不是一个数量不断增加的简单累积过程,而是伴随着认知结构的不断重构,使认知发展形成几个按不变顺序相继出现的时期或阶段。

他将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六、论述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1、不同的心理学家对人格的发展有不同的看法,埃里克森的理论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必须经历8个顺序不变的阶段,其中前5个阶段属于儿童成长和接受教育的时期。

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个由生物学的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期望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

1)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

2)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

3)主动感对内疚感

4)勤奋感对自卑感

5)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七、试述小学生的认知差异及其教育含义。

认知过程是指学生借以获得信息、作出计划和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

该过程因个体之间的不同认知方式和认知能力而存在个别差异。

1、认知方式差异:

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

1)场独立与场依存

2)沉思型与冲动型

3)辐合型与发散型

2、智力差异

1)智力与智力测量:

比率智商IQ=(智力年龄/实际年龄)*100

2)智力的差异:

由于智力是个体先天禀赋和后天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个体智力的发展存在明显的差异,包括个体差异和群体差异

认知差异的教育含义:

认知差异没有优劣好坏之分,只是表现为学生对信息加工方式的某种偏爱,主要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

智力是学习成绩的一个可靠的预测指标,它主要影响学习的速度、数量、巩固程度和学习的迁移。

教师应根据学生认知的特点,不断改革教学,努力因材施教。

首先,应该创设适应学生认知发展特点的教学组织形式;其次,采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努力使教学方式个别化;最后,运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

八、试述小学生的性格差异及其教育含义。

性格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性格的差异:

性格的个别差异表现在性格的特征差异和性格类型差异两个方面

1、性格的特征差异

1)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包括对社会、集体、他人的态度。

2)性格的理智特征,是指人在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认识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3)性格的情绪特征,是指个体在情绪活动时的强度、稳定性、持续性以及主导心境抢救无效方面表现出来的个别差异

4)性格的意志特征,主要表现在个体对自己行为的控制和调节方面的性格特征。

2、性格的类型差异,是指一个人身上所有的性格特征的独特结合,许多心理学家都试图划分性格的类型,主要有:

外倾型与内倾型,理智型、情绪型和意志型。

3、性格差异的教育含义

性格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时也作为动力因素影响学习的速度和质量。

因此,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教育更应重视性格因素的作用,使教育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更好地适应学生的性格差异。

九、简述特殊儿童的含义与类型以及如何采取措施对特殊儿童进行教育。

1、广义的特殊儿童是指一切偏离常态的儿童,既包括智力超常和才能非凡的儿童,也包括各种身心障碍的儿童。

狭义的特殊儿童仅指盲、聋、弱智、言语障碍和肢体残疾等身心有缺陷的残疾儿童。

2、特殊儿童的类型

1)智力超常儿童

2)弱智儿童

3)学习困难学生

4)聋、哑、盲儿童

3、特殊儿童的教育

特殊教育必须注意内容、技能和环境的变革在安排特殊教育的环境时,可以考虑以下几种形式。

1)随班就读。

让需要进行特殊教育的缺陷儿童进入普通学校的课堂中进行全日制或半日制的教育活动。

2)普通班加巡回辅导。

将特殊儿童置于普通班中,由巡回辅导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向特殊儿童提供部分时间的教学,或对普通班教师进行咨询,商讨特殊儿童的辅导策略。

3)普通班加资源教室。

专门设立的与普通教室分开的补救教学场所,配有特殊的材料、设备和经过专门训练的教师。

4)设置特殊班。

将教育需求相近的特殊儿童集中在一个班级内接受教育。

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

一、什么是学习?

人类学习和学生学习有什么区别

1、学习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狭义的学习指人类的学习。

人类的学习是指个体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的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

学生的学习是人类学习中的一种特殊形式。

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的,是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前人所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过程。

2、人类的学习和学生的学习之间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学生的学习既与人类的学习有共同之处,但以有其特殊的特点。

1)学生的学习以间接经验的掌握为主线

2)学生的学习具有较强的计划性、目的性和组织性

3)学生的学习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

二、加涅按照学习结果的不同将学习分成了哪些类型?

1、言语信息的学习

2、智慧技能的学习

3、认知策略的学习

4、态度的学习

5、运动技能的学习

三、简述奥苏贝尔对学习的分类。

奥苏贝尔从两个维度对认知领域的学习进行了分类。

一个维度是学习进行的方式,据此可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另一个维度是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据此可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

这两个维度互不依赖,彼此独立。

四、联结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有哪些?

联结学习理论认为,一切学习都是通过条件作用,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

强化在刺激——反应联结之中,个体学到的是习惯,而习惯是反复练习与强化的结果。

习惯一旦形成,只要原来的或类似的刺激情境出现,习得的习惯性反应就会自动出现。

五、论述桑代克联结说的主要内容

1、通过实验,桑代克提出学习不是建立观念之间的联结,而是建立刺激——反应(S—R)联结,即在一定的刺激情境与某种正确反应之间形成联结,其中不需要观念或思维的参与。

这种刺激——反应联结主要是通过尝试错误、不断修正行为而形成的,是随着错误反应的逐渐减少和正确反应的逐渐增加而形成的。

学习就是通过渐进的尝试错误形成刺激——反应联结的过程,因此桑代克的联结说又称“试误说”。

六、试述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对小学教育的启发。

七、试述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对小学教育改革的启示。

八、试述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对小学教育改革的启示。

九、试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其对小学教育改革的启示。

一十、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的哪些?

1、强化:

强化是一种操作,强化的作用在于改变同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而强化物则是一些刺激物,它们的呈现或撤除能够增加反应发生的概率。

2、强化的程式:

指强化的时间和频率安排,在什么时候、以何种频度对一种反应施加强化。

3、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

4、消退

5、惩罚

一十一、认知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有哪些?

1、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2、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论

3、认知学习理论的新发展: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第四章知识的学习

一、简述知识的含义、种类和作用。

1、知识属于人们的认知经验,是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与其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对客观现实认识的结果,它反映客观事物的属性与联系。

2、知识的种类:

1)根据知识的概括水平划分为具体知识和抽象知识

2)根据知识的功能划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3、知知的作用

1)任何活动总有一定的方向,活动的方向由活动的目的决定。

2)任何活动都是由一系列具体动作组成的动作系统,各具体动作作用于一定的对象,从而使对象发生合乎目的要求的变化。

二、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分别是以什么形式表征存储的?

对教学有何启示?

1、陈述性知识的表征形式:

命题网络

2、程序性知识的表征形式:

产生式系统的

三、简述知识学习的含义、种类和作用。

1、知识的学习即知识的掌握,指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接受和占有前人所积累下来的知识经验,在头脑中构成相应的认知结构。

2、种类:

1)根据头脑内知识的不同形式或学习任务的复杂程度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

2)根据知识间的相互关系分为归属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

3、作用:

1)知识学习是学生技能和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2)科学知识的学习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手段。

3)知识学习是创造性产生的必要前提。

四、什么是知识的理解?

理解在知识学习中起什么作用?

1、理解是个体逐步了解事物的各种关系、联系直至认识其本质和规律的一种思维活动。

2、作用:

1)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识记

2)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保持

3)有利于学生应用知识

五、维持罗克是如何分析知识理解过程的?

(P90)

1、长时记忆中存在一些知识经验,它们会影响个体的知觉和注意倾向,会影响到个体以某种方式来加工新信息的倾向,学习者首先把这些内容提取出来,进入短时记忆

六、简述影响知识理解的因素。

1、主动理解的意识与方法

1)主动理解的意识倾向

2)主动理解的策略方法

2、个体原有认知结构的特征

1)认知结构中有没有适当的、可以与新知识挂起钩来的观念

2)原有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的稳定性和清晰性

3)新学习材料与原有观念之间的可辨别性

3、学习材料的内容

1)学习材料的意义性会影响学习者的理解。

2)学习材料内容的具体程度也会影响到学习者的理解。

七、什么是概念?

概念学习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如何进行概念教学?

1、所谓概念,就是用某种符号所代表的一类具有某些共同关键特征的事物。

2、概念的学习有两种主要方式:

概念的形成和概念同化。

一方面,学习者可以对同类事物的各种实例进行分析,对比它们与其他事物的区别,从而发现这类事物的共同关键特征,这种方式叫做概念的形成;另一方面,学习者也可以利用原有概念来理解一个新概念的定义,从而明确一类事物的共同关键特征,这叫概念的同化。

3、概念教学的几点建议:

1)概念的分析:

教师在概念教学之前,教师首先要熟悉自己所教的概念,按照一定的模式对概念进行分析。

2)突出有关特征,控制无关特征:

概念的关键特征越明显,学习起来就越容易,而所涉及的无关特征越多、越突出,学习起来就越困难。

3)正例与反例的辨别:

对正例的分析可以具体说明概念的关键特征,而对反例的辨别则可以排除无关特征的干扰

4)变式:

指概念的下例在无关特征方面的具体变化,从而构成的表现形式不同的例证。

5)比较:

对相关的概念进行比较,以说明它们之间的区别,这也是概念教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八、如何才能更好地提高知识理解的水平?

要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提高理解水平,应采取以下措施:

1、扩充和利用感性经验:

对知识的理解是通过教材直观与概括化实现的。

其中,直观是前提,是基础,概括化是结果,是目的。

2、运用变式与比较。

3、知识的系统。

4、通过启发式教学,提高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

5、照顾学生理解教材的特点。

九、简述知识巩固的途径。

1、提高识记的目的性、自觉性

2、指导学生采用各种有效的记忆方法,使学生获得良好的识记效果。

3、合理地组织复习

一十、简述影响知识应用的因素。

1、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水平

对知识的理解与巩固是应用知识的前提条件

2、智力活动水平

智力水平是影响知识应用的重要因素

3、课题性质

研究表明,课题的性质——课题内容的抽象概括水平,对知识的巩固与应用有重要影响。

第五章技能的形成

一、什么是技能?

技能有什么特点?

技能,一般认为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

它具有如下几个基本特点:

1、技能是通过学习或练习而形成的,不同于本能行为。

2、技能是一种活动方式,是由一系列动作及其执行方式构成的,属于动作经验,不同属于认知经验的知识。

3、技能中的各动作要素及其执行顺序要体现活动本身的客观法则的要求,不是一般的习惯动作。

二、什么是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

1、操作技能也叫“动作技能”、“运动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

2、心智技能也称“智力技能”、“认知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

三、操作技能的形成有哪些阶段?

1、操作的定向

2、操作的模仿

3、操作的整合

4、操作的熟练

四、试述加里培林关于心智技能形成的阶段。

1、活动的定向阶段

2、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

3、出声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

4、无声的外部言语阶段

5、内部言语阶段

五、简述培养心智技能的有效措施。

由于心智技能是按一定的阶段逐步形成的,因此,在培养方面必须分阶段进行,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成效。

为提高分阶段训练的成效,必须充分依据心智技能的形成规律,采取有效措施。

1、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与概括性

3、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言语

当然,除上述三点基本要求外,教师在集体教学中还应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充分考虑学生所面临的主客观条件,并针对学生存在的具体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辅助措施,以求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心智技能。

六、联系实际谈谈如何根据技能形成理论培养学生的某项运动技能或心智技能。

第六章态度与品德的养成

一、什么是态度?

简述态度的结构.

1、一般认为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

第一,态度是一种内部准备状态,而不是实际反应本身。

第二,态度不同于能力,虽然二者都是内部倾向。

第三,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不是天生的。

2、态度的结构比能力的结构更为复杂,态度结构除包含认知万分之外还包含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

1)态度的认知成分:

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

2)态度的情感成分:

指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是态度的核心成分

3)态度的行为成分:

指准备对某对象做出某种反应的意向或意图。

二、简述品德与道德的关系。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

品德与道德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

1、道德的特征

1)道德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是一定社会为了调整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产生的行为规范或准则的总和。

2)道德的社会共同性,道德是社会关系的反映,不仅存在于一切社会生活领域,而且也体现在各种社会关系之中。

3)道德的阶级性,

4)道德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

2、品德的特征

1)品德形成的后天性

2)品德内容的社会性

3)品德表现的行为性

4)品德结构的稳定性

5)品德抉择的自觉性

3、品德和道德的联系

1)个体品德的内容来源于社会道德

2)个体品德的形成依赖于社会道德

3)道德和品德的直接根源不同,但它们的最终根源是相同的,它们都要受到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

三、评述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早在某些方面20世纪年代就对儿童的道德判断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儿童的道德判断是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

具体可分为四个阶段:

1、自我中心阶段2—5岁

2、权威阶段6—8岁

3、可逆性阶段8—10岁

4、公正阶段10—12岁

四、评述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1、柯尔伯格研究道德发展的方法是两难故事法。

柯尔伯格认为,个体的道德认知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而且年龄与道德发展有一定关系,但不完全对应。

研究表明,大多数学9岁以下的儿童以及少数青少年处于前习俗道德水平,大部分青年和成人都处于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一般要到20岁以后才能出现,而且只有少数人才能达到。

五、简述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

1、依从:

依从包括从众和服从两种。

从众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

2、认同:

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

3、内化:

内化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

六、试述影响品德形成的基本条件。

1、外部条件

1)家庭教养方式

2)社会风气

3)同伴群体

2、内部条件

1)认知失调

2)态度定势

3)道德认知

此外,个体的智力水平、受教育程度、年龄等因素也对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与改变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七、简述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1、逐步形成和谐的道德认识能力

2、道德言行从比较协调到逐步分化

3、明显地表现出自觉纪律的形成

八、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态度与品德。

教师可以综合应用一些方法来帮助学生形成或改变态度和品德。

常用而有效的方法有说服、榜样示范、群体约定、价值辨析、奖励与惩罚等。

1、有效的说服

2、树立良好的榜样

3、利用群体约定

4、价值辨析

5、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

第七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思维

一、什么是问题解决?

问题一般包括哪些成分?

1、问题解决是指一个人运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

2、问题一般包括三个基本成分:

一是给定的条件;二是要达到的目标;三是存在的限制或障碍。

二、举例说明什么是有结构的问题和无结构的问题?

1、有结构的问题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问题的明确性。

问题的目标很明确,问题解决者可以很确切地知道他需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

二是解法的确定性。

从条件通向目标的方法是确定的,也是充分的。

例如:

课本中的练习题多是这类问题。

小明篮子里现在有3个苹果,他又从树上摘了5个放到篮子里,问他现在篮子里有几个苹果?

显然这是一个求和问题,问题是明确的,方法也是确定的,我们运用加法原则相加就可以了。

3+5=8

2、无结构的问题,在结构上具有不明确性,在解法规则和答案上具有模糊性和开放性。

例如:

写一篇关于游记的作文。

给你这个题目,你可以写你去过的任何一个地方,也可以运用不同的写作方法,可以是散文,也可以说明文等,答案和思路完全可以不同,各有各的合理性。

三、有结构问题解决和无结构的问题各有什么样的解决过程?

1、有结构问题的解决的过程

1)建立问题表征

2)搜寻解法

3)解法的执行与评价

2、无结构问题的解决过程

1)理清问题及其情境限制

2)澄清、明确各种可能的角度、立场和利害关系

3)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法

4)评价各种方法的有效性

5)对问题表征和解法的反思监控

6)实施、监察解决方案

7)调整解决方案

四、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1、问题的表征:

个体解决问题时,常常受到问题的类型、呈现的方式等因素的影响。

2、已有的知识经验:

已有经验的质与量都影响着问题解决。

3、定势与功能固着

4、个体的智力水平、性格特征、情绪状态、认知风格和世界观等个性心理特征也制约着问题解决的方向和效果。

五、在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力水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