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学习方略版高中化学 第3章 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单元质量评估 鲁科版选修4.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903867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3.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程学习方略版高中化学 第3章 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单元质量评估 鲁科版选修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全程学习方略版高中化学 第3章 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单元质量评估 鲁科版选修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全程学习方略版高中化学 第3章 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单元质量评估 鲁科版选修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全程学习方略版高中化学 第3章 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单元质量评估 鲁科版选修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全程学习方略版高中化学 第3章 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单元质量评估 鲁科版选修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程学习方略版高中化学 第3章 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单元质量评估 鲁科版选修4.docx

《全程学习方略版高中化学 第3章 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单元质量评估 鲁科版选修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程学习方略版高中化学 第3章 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单元质量评估 鲁科版选修4.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程学习方略版高中化学 第3章 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单元质量评估 鲁科版选修4.docx

全程学习方略版高中化学第3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单元质量评估鲁科版选修4

【全程学习方略】2014版高中化学第3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单元质量评估鲁科版选修4

(90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2012·常州高二质检)下列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

A.[H+]=[OH-]=10-6mol·L-1的溶液

B.pH=7的溶液

C.使石蕊溶液呈紫色的溶液

D.酸与碱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正盐的溶液

2.下列离子既能电离又能水解,且能与强碱溶液反应的是()

A.CH3COO-B.HSO4-

C.HSO3-D.CO32-

3.(双选)下列各项中可说明HAc是弱电解质的是()

A.0.1mol·L-1HAc的pH>1

B.相同温度下,醋酸与强酸溶液的导电性比较

C.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相同体积的醋酸和盐酸分别与足量的活泼金属反应时,消耗金属的量

D.pH=4的醋酸与pH=10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酸碱性

4.(2012·常州高二质检)向AgCl饱和溶液中滴加足量NaBr溶液,产生淡黄色沉淀,再向溶液中滴加KI溶液,又产生黄色沉淀。

有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产生的淡黄色沉淀为AgI

B.产生的黄色沉淀为AgBr

C.由上述实验现象可说明溶解度S(AgBr)>S(AgI)>S(AgCl)

D.上述实验现象说明沉淀之间可相互转化

5.在加入铝粉能产生H2的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A.NH4+NO3-CO32-Na+

B.Na+Ba2+Mg2+HCO3-

C.NO3-Mg2+K+Cl-

D.NO3-K+[Al(OH)4]-OH-

6.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澄清的石灰水与稀盐酸反应:

Ca(OH)2+2H+====Ca2++2H2O

B.钠与水的反应:

Na+2H2O====Na++2OH-+H2↑

C.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

Cu+Ag+====Cu2++Ag

D.大理石溶于醋酸的反应:

CaCO3+2CH3COOH====Ca2++2CH3COO-+CO2↑+H2O

7.在0.1mol·L-1NaHCO3溶液中有关微粒浓度的关系正确的是()

A.[Na+]+[H+]=[HCO3-]+[CO32-]+[OH-]

B.[Na+]=[HCO3-]+[CO32-]+[H2CO3]

C.[Na+]>[HCO3-]>[CO32-]>[H+]>[OH-]

D.[OH-]=[H+]+[H2CO3]+[HCO3-]

8.比较等物质的量浓度的:

①H2SO3;②NaHSO3;③Na2SO3。

三种溶液中[SO32-]的大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B.③>②>①

C.②>①>③D.③>①>②

9.(2012·黄石高二检测)某酸式盐NaHY的水溶液显碱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H2Y的电离方程式:

H2Y

2H++Y2-

B.HY-的水解方程式:

HY-+H2O

H3O++Y2-

C.该酸式盐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

[Na+]>[HY-]>[OH-]>[H+]

D.该酸式盐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

[Na+]>[Y2-]>[HY-]>[OH-]>[H+]

10.(双选)下列物质的溶液加热蒸发至干、灼烧,所得固体的成分不相同的是

()

A.FeCl2、FeCl3B.FeCl2、Fe2(SO4)3

C.Na[Al(OH)4]、AlCl3D.Mg(HCO3)2、MgCl2

11.有①Na2CO3溶液②CH3COONa溶液③NaOH溶液各25mL,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3种溶液pH的大小顺序是③>②>①

B.若将3种溶液稀释相同倍数,pH变化最大的是②

C.若分别加入25mL0.1mol·L-1的盐酸后,pH最大的是①

D.若3种溶液的pH均为9,则物质的量浓度的大小顺序是③>①>②

12.室温下,在pH=12的某溶液中,分别有甲、乙、丙、丁四位同学计算出由水电离出的[OH-]的数据分别为甲:

1.0×10-7mol·

L-1;乙:

1.0×

10-6mol·L-1;丙:

1.0×10-2mol·L-1;丁:

1.0×10-12mol·L-1。

其中你认为可能正确的数据是()

A.甲、乙B.乙、丙C.丙、丁D.乙、丁

13.(双选)pH相同的盐酸溶液与醋酸溶液分别和锌粒反应,若最后锌都已完全溶解,放出的气体一样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所需时间:

醋酸>盐酸

B.整个反应阶段的平均反应速率:

醋酸>盐酸

C.开始的反应速率:

盐酸>醋酸

D.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

盐酸=醋酸

14.(2012·徐州高二检测)夏天,鸡没有汗腺只能依赖“喘息”调节体温。

鸡过度地呼出CO2,使下列平衡向左移动导致蛋壳变薄,使农场主和超市经营者蒙受经济损失。

CO2(g)

CO2(aq),

CO2(aq)+H2O

H2CO3(aq)

H2CO3(aq)

H+(aq)+HCO3-(aq),

HCO3-(aq)

H+(aq)+CO32-(aq)

Ca2+(aq)+CO32-(aq)

CaCO3(s)(蛋壳)

澳大利亚学者研究发现,夏季给鸡喂食下列某种饮料会使蛋壳变厚,这种饮料是()

A.淡盐水B.碳酸水

C.蔗糖D.澄清石灰水

15.(2012·上海高考)水中加入下列溶液对水的电离平衡不产生影响的是()

A.NaHSO4溶液B.KF溶液

C.KAl(SO4)2溶液D.NaI溶液

16.已知一种[H+]=1×10-3mol·L-1的某酸与一种[OH-]=1×10-3mol·L-1的某碱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酸性,其原因可能是()

A.稀的强碱与浓的强酸反应

B.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一元强酸和一元弱碱反应

C.浓的弱酸与稀的强碱溶液反应

D.生成一种强酸弱碱盐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2分)

17.(10分)

(1)现有0.1mol·L-1的纯碱溶液,试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其正确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纯碱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探究纯碱溶液呈碱性是由CO32-引起的,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证明盐的水解是吸热反应,四位学生分别设计了如下方案,其中正确的是

_____________。

A.甲学生:

在醋酸钠溶液中滴入2滴酚酞溶液,加热后红色加深,说明盐类水解是吸热反应

B.乙学生:

在盐酸中加入氨水,混合液温度上升,说明盐类水解是吸热反应

C.丙学生:

将硝酸铵晶体溶于水,水温下降,说明盐类水解是吸热反应

D.丁学生:

在氨水中加入氯化铵固体,溶液的pH变小,说明盐类水解是吸热反应

18.(10分)(2012·肇庆高二质检)某无色溶液由Na+、Ag+、Ba2+、Al3+、

[Al(OH)4]-、MnO4-、CO32-、SO42-中的若干种组成。

取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A)取试液适量,加入过量稀盐酸,有气体生成,得到溶液甲

(B)向溶液甲中再加入过量碳酸氢铵溶液,有气体生成,析出白色沉淀乙,得到溶液丙

(C)向溶液丙中加入过量Ba(OH)2溶液,有气体生成,析出白色沉淀丁。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定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成沉淀乙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步骤(C)中产生气体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10分)现有含KCl、K2SO4和KNO3的混合溶液,选择适当的试剂将其转化为相应的沉淀或固体,从而实现Cl-、SO42-和NO3-的相互分离。

相应的实验过程可用

如图表示:

(1)写出上述实验过程中所用试剂的名称:

试剂1__________,试剂2__________,试剂4__________。

(2)恰当地控制试剂4的加入量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入过量试剂3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加入试剂4后,获得固体D的实验操作④是__________(填操作名称)。

20.(10分)室温下取0.2mol·L-1的盐酸与0.2mol·L-1的MOH溶液等体积混合(忽略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测得混合溶液的pH=6。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混合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____(填“>”“<”或“=”)0.2mol·L-1盐

酸中水电离出的[H+]。

(2)求混合溶液中下列计算式的精确结果:

[Cl-]-[M+]=_________mol·L-1,[H+]-[MOH]=_________mol·L-1(填具体数字)。

(3)若室温下取0.2mol·L-1的MOH溶液与0.1mol·L-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测得混合溶液的pH<7,则说明MOH的电离程度__________(填“>”“<”或“=”)MCl的水解程度,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1.(12分)(2012·宿迁高二检测)实验室常用邻苯二甲酸氢钾(KHC8H4O4)来测定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反应如下:

KHC8H4O4+NaOH====KNaC8H4O4+H2O。

邻苯二甲酸氢钾溶液呈酸性,滴定到达终点时,溶液的pH约为9.1。

(1)为测定N

aOH溶液的浓度,准确称取一定质量的邻苯二甲酸氢钾(KHC8H4O4)加入到250mL锥形瓶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溶解,应选用__________作指示剂,到达终点时溶液由__________色变为__________色,且半分钟不褪色。

(提示:

指示剂变色范围与滴定终点pH越接近误差越小)

(2)在测定NaOH溶液浓度时,有下列操作:

①向溶液中加入1滴~2滴指示剂;②向锥形瓶中加20mL~30mL蒸馏水溶解;③用NaOH溶液滴定到终点,半分钟不褪色;④重复以上操作;⑤准确称量0.4000g~0.6000g邻苯二甲酸氢钾加入到250mL锥形瓶中;⑥根据两次实验数据计算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

以上各步操作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

(3)上述操作中,将邻苯二甲酸氢钾直接放在锥形瓶中溶解,对实验是否有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有影响”或“无影响”)

(4)滴定前,用蒸馏水洗净碱式滴定管,然后加待测定的NaOH溶液滴定,此操作使实验结果__________。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5)现准确称取KHC8H4O4(相对分子质量为204.2)晶体两份质量均为0.5105g,分别溶于水后加入指示剂,用NaOH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OH溶液体积平均为20.00mL,则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结果保留四位有效数字)

 

答案解析

1.【思路点拨】解答本题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1)明确溶液酸碱性的判断依据。

(2)明确溶液酸碱性的表示方法与测定方法。

【解析】选A。

溶液呈中性,则[H+]=[OH-],A项正确;如果升高温度

,水的Kw增大,pH=7的溶液则会显碱性,故B项不正确;C项中溶液可显酸性或碱性;D项中生成的正盐如果能够水解,溶液有可能不呈中性。

2.【解析】选C。

下表中“√”表示能发生,“×”表示不能发生。

3.【解析】选A、D。

A选项测出的pH>1,说明HAc未完全电离,即HAc是弱电解质。

溶液的导电性与电解质溶液浓度有关,故B不正确。

C选项中两酸消耗金属的量相等,所以无法比较。

D选项反应后溶液呈酸性,说明醋酸溶液中有未电离的HAc分子,即HAc是弱电解质。

4.【解析】选D。

由产生淡黄色沉淀可知:

AgCl(aq)+NaBr(aq)====AgBr(s)+NaCl(aq),故淡黄色沉淀为AgBr,故A错;同理AgBr(s)+KI(aq)====AgI(s)+KBr(aq),可知产生的黄色沉淀为AgI,故B错;据难溶的沉淀可转化为更难溶的沉淀,可得S(AgCl)>S(AgBr)>S(AgI),所以C错,D正确。

【误区警示】Ksp与溶解性

误认为Ksp越小,物质的溶解能力越弱。

只有物质类型(如AB型、AB2型等)相同时,Ksp越小,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越弱。

若物质类型不同[如Mg(OH)2和AgC

l],Ksp不能直接用于判断物质溶解能力的强弱。

5.【解析】选D。

能与Al产生H2的溶液要么显酸性,要么显碱性,所以考虑选项时应在离子组合中“附加”上H+或OH-,所以A、B两项可立即被排除;C项,虽然在酸性条件下能共存,但在酸性条件下与Al反应产生的不是H2;D项可以共存。

6.【解析】选D。

A中澄清石灰水不能写成Ca(OH)2的形式,应把它拆成离子形式,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OH-+H+====H2O;B中得失电子不守恒(Na

失去1个

e-,H+得到2个e-),反应前后离子所带电荷不相等;C中得失电子和反应前后离子所带电荷不守恒;D项正确。

7.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1)理解弱电解质的电离、水的电离、盐的水解三种平衡的关系。

(2)理解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质子守恒的原理。

【解析】选B。

HCO3-在水溶液中既存在着水解,也存在着电离。

溶液中所有微粒间存在三种守恒关系,即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质子守恒。

根据电荷守恒,得[Na+]+[H+]=[HCO3-]+2[CO32-]+[OH-];根据物料守恒,有[Na+]=[HCO3-]+[CO32-]+[H2CO3];两式相减,得质子守恒关系式:

[H+]+[H2CO3]=[CO32-]+[OH-]。

选项A、B、D中只有B正确。

NaHCO3溶液偏碱性,选项C错误。

8.【解析】选B。

Na2SO3是强电解质,完全电离Na2SO3====2Na++SO32-,NaHSO3也是强电解质,完全电离NaHSO3====Na++HSO3-,而HSO3-是难电离的离子,

HSO3-

H++SO32-,H2SO3是中强酸,H2SO3

H++HSO3-,HSO3-

H++SO32-。

在H2SO3溶液中,由于一级电离抑制了二级电离,所以NaHSO3溶液中[SO32-]大于H2SO3溶液中的[SO32-]。

9.【解析】选C。

NaHY溶液显碱性,说明HY-发生水解,即H2Y为弱酸,故A项不正确;B项是HY-电离的方程式;该溶液中,[Na+]>[HY-]>[OH-]>[H+],故C项正确,D项不正确。

10.【解析】选B、C。

由于加热促进水解或分解、氧化等原因,选项A、D最后都得到相同的产物,分别为Fe2O3和MgO;选项B中由于水解产生的H2SO4不挥发而盐酸挥发,两物质加热后分别得到Fe2O3和Fe2(SO4)3;选项C中由于水解产生的NaOH不挥发而盐酸挥发,两物质加热后分别得到Na[Al(OH)4]和Al2O3。

【误区警示】解答此类问题时,需考虑水解、分解、氧化、产物能否挥发等因素。

解题时,易忽略其中一方面或几方面而导致出错,如本题中B选项,既要注意到盐酸挥发而硫酸不挥发,又要考虑到Fe2+会被氧化。

11.【解析】选C。

以盐类水解知识为基础将盐类水解及pH的计算进行综合比较判断。

因Na2CO3的水解程度大于CH3COONa的水解程度,所以pH的大小应为③>①>②;若将3种溶液稀释相同倍数,pH变化最大的是③,因为稀释促进了①、②的水解;加入25mL0.1mol·L-1的盐酸后,①变成NaHCO3溶液呈碱性,

②变成CH3COOH溶液呈酸性,③变成NaCl溶液呈中性,故C正确;当3种溶液的pH均为9时,物质的量浓度的大小顺序应为②>①>③。

【方法技巧】溶液pH的比较

比较溶液的pH时,先将电解质溶液按酸性、中性、碱性分组。

不同组之间pH(酸性溶液)

同一组内再根据电离及水解知识比较不同电解质溶液的pH。

(1)酸性溶液组。

①同浓度的强酸,元数越大,[H+]越高,pH越小。

②同浓度的强酸与弱酸,强酸溶液中[H+]大,pH小。

③同浓度同元弱酸,酸越弱,[H+]越小,pH越大。

④同浓度的强酸弱碱盐,水解生成的碱越弱,溶液的酸性越强,pH越小。

⑤同浓度的强酸与强酸弱碱盐比较,由于盐的水解程度一般较小,故强酸溶液中的[H+]较大,pH较小。

(2)碱性溶液组比较方法同

(1)类似。

但是难溶性的酸、碱、盐,其溶液中[H+]、[OH-]均很低,不能按上述方法比较,如Mg(OH)2、H2SiO3、CaCO3等。

12.【解析】选C。

如果该溶液是一种强碱(例如NaOH溶液),则该溶液的OH-首先来自于碱(NaOH)的电离,水的电离被抑制,[H+]=1.0×10-12mol·L-1,所有这些H+都来自于水的电离,水电离时当然同时提供相同物质的量的OH-,所以丁是对的。

如果该溶液是一种强碱弱酸盐溶液,则该溶液之所以呈碱性是由于盐中弱酸根离子水解的缘故。

水解时,弱酸根离子与水反应生成弱酸和OH-,使溶液中[OH-]>[H+],溶液中的OH-由水电离所得,所以丙也是正确的。

13.【思路点拨】解答本题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1)明确强酸与弱酸的比较方法。

(2)题设条件为:

pH相同、锌完全溶解、放出的气体一样多。

【解析】选B、D。

盐酸为强酸、醋酸为弱酸,其pH相同,则c(CH3COOH)>c(HCl)。

与锌反应过程中,盐酸溶液的[H+]降低得很快,

其反应速率迅速变慢,而醋酸仅部分电离,大量以CH3COOH形式存在,在与锌反应的过程中,醋酸不断电离,以补充被消耗的H+,醋酸溶液中[H+]降低较慢,故整个反应阶段醋酸反应速率

大于盐酸的反应速率,反应所需时间醋酸较短,故B正确,A错误。

虽然盐酸是强酸,醋酸为弱酸,但由于起始时两种酸溶液的[H+]相等,所以起始的反应速率相等,选项C也错误。

根据反应产生的H2量一样多,说明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相等,D正确。

14.【思路点拨】解答本题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1)明确影响沉淀溶解平衡的条件。

(2)注意培养将理论知识与生产、生活相联系的意识。

【解析】选B。

由平衡关系可知,增大[Ca2+]或[CO32-]都能促进CaCO3的生成。

但选项中澄清石灰水不能给鸡喂食。

15.【解析】选D。

本题考查水的电离以及外界条件对其电离的影响,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

A项电离出H+,抑制水的电离,A项错误;B项F-水解促进水的电离,B项错误;C项Al3+水解促进水的电离,C项错;D项中Na+、I-均不水解,对水的电离无影响,D项正确。

16.【解析】选C。

原两溶液满足[H+]=[OH-],等体积混合后呈酸性,则意味着:

(1)酸是弱酸;

(2)混合后酸过量。

17.【解析】B项中和反应本身是放热反应,C项是因为NH4NO3溶于水吸热,D项是因为NH4Cl抑制NH3·H2O的电离而使pH变小

答案:

(1)把一小块pH试纸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蘸有Na2CO3溶液的玻璃棒点在试纸的中部,试纸变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确定溶液的pH

CO32-+H2O

HCO3-+OH-

(2)向

纯碱溶液中滴入2滴~3滴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再向该溶液中滴加CaCl2溶液至过量,产生白色沉淀,且溶液的红色褪去,说明溶液呈碱性是由CO32-引起的

(3)A

18.【思路点拨】解答本题时应注意以下三点:

(1)熟练掌握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2)掌握一些“特征反应”。

(3)注意分析题中信息,尤其是隐含条件的挖掘。

【解析】题目中根据“无色”,确定一定没有MnO4-,若Ag+存在,则CO32-、

SO42-不能存在;若Ba2+存在,则CO32-、SO42-不能存在;若Al3+存在,则CO32-、[Al(OH)4]-不能存在。

当加入过量盐酸时,溶液中可以与H+反应的离子有

CO32-(有气体生成)、[Al(OH)4]-(无明显现象,但生成Al3+),可以与盐酸电离产生的Cl-发生反应的是Ag+(有白色沉淀生成),根据

现象可以确定原溶液中一定有CO32-(则无Al3+和Ba2+),一定无Ag+。

在甲溶液中加入碳酸氢铵后得到沉淀说明甲溶液中有Al3+,与HCO3-发生水解相互促进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氢氧化铝沉淀,因此确定原溶液中有[Al(OH)4]-。

当继续在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钡溶液时,则属于碱中的OH-与HCO3-反应生成的CO32-与Ba2+反应得到碳酸钡沉淀,因此不

能误认为是硫酸钡而确定存在SO42-,而生成的气体则为铵根阳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得到的氨气。

答案:

(1)Al3+、Ba2+、Ag+、MnO4-

(2)Na+、[Al(OH)4]-、CO32-

(3)Al3++3HCO-====3Al(OH)3↓+3CO2↑

(4)OH-+NH4+====NH3↑+H2O

19.【解析】要实现Cl-、SO42-、NO3-的分离,依据离子的性质,将其转化为沉淀或单一溶液。

依据反应Cl-+Ag+====AgCl↓,SO42-+Ba2+====BaSO4↓,但由于AgCl、Ag2SO4都是不溶于水或微溶于水的固体,所以试剂1为BaCl2溶液或Ba(NO3)2溶液,而不能是AgNO3溶液,则沉淀A为BaSO4,溶液1中有KCl、KNO3、BaCl2[或Ba(NO3)2];试剂2是AgNO3溶液,沉淀B是AgCl,溶液2中含有AgNO3、KNO3、Ba(NO3)2,试剂3为K2CO3溶液,目的是除去溶液中的Ag+及Ba2+,沉淀C为Ag2CO3、BaCO3,溶液3中有KNO3、K2CO3,所以试剂4为HNO3溶液,目的是除去溶液中的CO32-,又不能使HNO3过量,采用控制溶液pH的方法,以上所加试剂及操作可用下面转化形式。

答案:

(1)BaCl2溶液[或Ba(NO3)2溶液]

AgNO3溶液HNO3溶液

(2)控制溶液的pH

(3)除去溶液中过量的Ba2+、Ag+

(4)蒸发、冷却、结晶、过滤

【互动探究】

(1)根据沉淀溶解平衡原理可知,欲使杂质离子沉淀完全,应加入稍过量的沉淀剂。

那么,如何判断沉淀剂已加入过量呢?

提示:

一般的操作方法是把反应混合物静置后,吸取少量上层清液,置于一洁净的试管中,再滴加少量的沉淀剂,若没有沉淀生成则证明沉淀剂已过量。

(2)若要得到纯净的沉淀

,需对沉淀进行洗涤:

①如何洗涤?

②怎样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

提示:

①沉淀的洗涤方法:

向过滤器中慢慢注入适量的蒸馏水,至刚好浸没沉淀,然后静置,让其自然流下,重复以上操作2次~3次,直至洗涤干净。

②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的一般方法:

取少量最后一次的洗涤液,置于一洁净的试管中,再滴加少量的检验试剂,若没有特征现象出现则证明沉淀已洗涤干净。

20.【解析】

(1)MCl因水解促进水的电离,而HCl抑制水的电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