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供热系统节能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doc.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8901312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3.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镇供热系统节能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城镇供热系统节能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城镇供热系统节能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城镇供热系统节能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城镇供热系统节能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镇供热系统节能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doc.docx

《城镇供热系统节能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镇供热系统节能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doc.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城镇供热系统节能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doc.docx

城镇供热系统节能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doc

城镇供热系统节能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

城镇供热系统节能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主编单位北京市煤气热力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二○一○年八月目次1总则12术语23设计33.1一般规定33.2热源43.3热网83.4热力站93.5热力入口123.6室内采暖系统133.7监控系统153.8监控仪表164施工174.1一般规定174.2热源与热力站174.3热网174.4室内采暖系统184.5监控装置185调试与验收195.0一般规定195.1热源与热力站195.2热力网与热力入口195.3室内采暖系统205.4监控系统205.5工程验收206运行与管理226.1一般规定226.2热源226.3热网236.4热力站236.5室内采暖系统246.6监控系统247节能评价25本规范用词说明261总则1.0.1为贯彻国家节约能源的法规和政策,落实建筑节能目标,减少供热系统能源浪费,适应城镇供热体制改革需要,制订本规范。

[条文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规定,节约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国家实施节约与开发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能源发展战略。

国家鼓励、支持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

国家采取措施,对实行集中供热的建筑分步骤实行供热分户计量、按照用热量收费的制度。

新建建筑或者对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应当按照规定安装用热计量装置、室内温度调控装置和供热系统调控装置。

1.0.2本规范适用于下列与能耗有关的民用建筑采暖的供热系统,包括1.热源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调试、运行管理等与能耗有关部分。

2.热网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调试、运行管理等与能耗有关部分。

3.热用户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调试、运行管理等与能耗有关部分。

1.0.3在供热系统的设计、施工、改造和使用过程中,应采取合理的技术措施,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在保证建筑物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浪费,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

[条文说明]保证建筑物室内热环境质量1.0.4供热项目设计文件应标明与能耗有关的设计指标及参数,工程建设完成后应进行系统调试,运行后应对能耗指标进行检测及验证。

[条文说明]在项目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图等各阶段设计文件中,应明示各项能耗指标,作为项目立项、评估、设计、审查、验收、运行的依据。

1.0.5供热系统的节能设计、施工、验收、调试、运行,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2.0.1综合供热性能系数额定工况下热源输出的热量与需要输入的用电量之比。

2.0.2当量满负荷运行时间全年热负荷的总和与锅炉最大出力的比值。

2.0.3负荷率全年热负荷与锅炉在累计运行时间内总的最大出力之和的比例。

2.0.4部分负荷性能系数在规定的工况下按100、75、50和25负荷工况点测定的效率。

2.0.5供热管网从热源出口至用热建筑物入口的供热管线系统及设施。

2.0.6供热管线输送和分配供热介质的管道及管路附件和附属构筑物的总称。

2.0.7热力网以热电厂或区域锅炉房为热源,自热源经市政道路至热力站的供热管网。

2.0.8街区供热管网自热力站或用户锅炉房、热泵机房、直燃机房等小型热源至建筑物热力入口的室外供热管网。

3设计3.1一般规定3.1.1供热系统设计热负荷应按下列方式计算[条文说明]集中供热系统各部分设计热负荷可根据设计范围和深度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

1热源和热力网设计时,应调查核实供热范围内的建筑面积热指标,热源和热力网干线设计热负荷可根据建筑面积热指标计算;[条文说明]集中供热热源和热力网供热范围较大,包括多个街区和不同时期建设的建筑,一般采用面积热指标方法确定热负荷。

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范中的热指标推荐值,适用于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地区集中供热系统,其中采取节能措施后的建筑物是指按照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部分)JGJ26-95规定设计的建筑物及其采暖系统,对采取进一步节能措施的建筑,热指标应根据建筑设计条件进行测算。

2热力站、热力网支线、街区供热管网设计时,宜采用建筑物设计热负荷;[条文说明]用户热力站及支线供热范围内建筑形式及用途较明确,采用建筑物设计热负荷更有针对性。

当无建筑物设计热负荷资料,采用热指标法计算时,应根据建筑物形状、朝向、围护结构保温等特性确定热指标。

3室内采暖系统设计时,应计算每个采暖房间的设计热负荷;[条文说明]室内采暖系统设计应按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规定计算热负荷。

4当热用户为既有建筑时,应调查历年实际热负荷及耗热量。

对耗热量高的既有建筑,宜制定节能改造措施,并按节能改造后的设计热负荷进行设计。

[条文说明]对不符合节能标准的既有建筑,应进行建筑和采暖系统节能改造。

3.1.2采暖热负荷应采用热水作供热介质。

以采暖用热为主的既有蒸汽管网应改为热水热媒。

3.1.3热水供热系统以热电厂或大型区域锅炉房为热源时,热力网设计供水温度宜取130℃,回水温度不应高于70℃。

用户小型锅炉房和热力站的街区供热管网,设计供回水温度可采用室内采暖系统的设计温度。

利用余热或天然热源时,热媒参数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条文说明]热水作为供热介质具有热能利用率高、运行工况稳定、输送距离长、供热运行调节方便、热损失小、热网建设投资少等优点,采暖热负荷一般均采用热水作供热介质。

当热网以蒸汽热负荷为主时,应在采暖热负荷集中的区域设置区域汽水换热站或在用户热力站设汽水换热器供应采暖热负荷。

大型供热系统为降低管网投资,宜扩大供回水温差,采用高温热水供热,在热力站通过换热或混水转换为室内采暖系统温度。

以小型锅炉房为热源时,热源与用户距离较近,采用直接供热系统可减少用户入口设备投资。

3.1.4热水供热系统供热建筑面积大于100104m2时,宜采用间接连接系统。

[条文说明]自动化水平较高的供热系统,采用直接连接可以保证运行调节质量,同时可减少换热设施,利用热力网压差,减少热力站能耗。

根据我国供热系统管理现状,当供热范围较大时管网运行调节难度大、热源补水能耗高,建议采用间接连接。

3.1.5供热管网的供热距离应经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热水管网供热半径不应大于20公里,蒸汽管网供热半径不应大于6公里。

较远的蒸汽供热系统,宜采用过热蒸汽作供热介质。

[条文说明]当供热系统以蒸汽热负荷为主要负荷时,可采用蒸汽作供热介质。

为减少饱和蒸汽管网沿线凝结水热损失,建议采用过热蒸汽。

3.1.6供热系统所有设备应采用高效率低能耗的产品,不得采用国家公布的淘汰产品。

3.1.7介质温度大于或等于50℃的管道、管路附件、设备应保温,保温层外应有保护层。

3.1.8供热系统附属建筑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的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要求,照明节能设计应选用高效节能照明产品,并应符合以下要求1.对于高强度气体放电灯,开敞式灯具效率≥75,格栅或透光罩灯具效率≥60。

2.对于荧光灯,开敞式灯具效率≥75,透明保护罩灯具效率≥65,格栅灯具效率≥60。

3.照明系统的功率因数PF≥0.9,镇流器流明系数μ≥0.95,波峰系数CF≤1.7。

3.2热源3.2.1热源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设计文件应标明下列设计参数1热源设计热负荷、供热面积、热指标;2锅炉额定运行效率、平均运行效率;3热水出口设计温度、循环流量、供回水压差;4蒸汽出口设计温度、压力、流量、凝结水回收率;5供热参数调节控制方式;6单位供热量的平均燃料耗量、电耗量、水耗量。

7主要能耗设备的额定工况能耗和采暖季平均能耗清单。

3.2.2热源施工图设计文件应标明下列设计参数1热源设计热负荷;2热水出口设计温度、循环流量、供回水压差;3蒸汽出口设计温度、压力、流量、凝结水回收量;4主要能耗设备的额定工况能耗和采暖季平均能耗清单;5当量满负荷运行时间、负荷率;6部分负荷性能系数[条文说明]在供热项目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图各阶段设计文件中,应制定实现节能目标的技术措施,并明示有关能耗指标,以便在下一阶段工程实施中落实和检验。

3.2.3供热热源形式应根据当地能源结构、环保政策和用户特性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宜遵循下列原则[条文说明]热源型式的选择会受到资源、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和制约,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规定,国家鼓励、支持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

为此必须客观全面地对热源方案进行分析比较后确定合理的热源型式,利用可再生能源应对长期使用后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

1在有热电厂的地区,应以热电厂为基本热源,确定合理的热化系数,在热电厂供热区域设调峰锅炉房,调峰锅炉房宜与热电厂联网运行。

[条文说明]热电联产能源利用率高,是大型集中供热的主要热源形式。

配置调峰热源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热电联产的节能、环保效益。

调峰峰热源设在供热区域内,可以减少热网投资和运行费用。

调峰热源宜设在热用户附近,可采用分散式燃气锅炉房的二次网调峰,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及满足环保要求。

2有工业余热可利用时,应充分利用余热供热。

[条文说明]工业余热为周围建筑供热,不仅利用了余热热能,而且减少了处理余热的能耗。

当余热温度较低时,可利用热泵提高温度。

夏季采用电厂冷却水的热能供冷,可使热电厂的冬夏负荷平衡,高效经济运行。

3在深层地热资源丰富的地区,当经过地质勘察和环境评估确认后,可利用地热能供热。

[条文说明]地热能供热应根据水文地质勘察资料进行设计,必须采取可靠的回灌措施,确保换热后的地下水回灌到同一含水层,并不得对地下水造成污染。

4在有稳定的地表水资源的地区,可采用水源热泵机组,但应符合当地有关保护水资源的规定。

[条文说明]建设地表水源热泵系统,需要建造取水和排水设施。

确定方案时应对地表水源的水文状况进行勘查,对热泵机组运行引起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

5经过工程勘察适合地源热泵的地区,可采用地埋管地源热泵供热系统。

[条文说明]地埋管换热系统的设计需要进行地质勘察,了解岩土层结构、岩土体热物性、温度、地下水水位、水温、径流方向、流速等数据,并计算全年热平衡。

6在有充足天然气供应的地区,对夏季有制冷负荷的建筑,可采用燃气冷热电联供系统或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机组。

[条文说明]燃气冷热电联供系统以燃气为一次能源用于发电,利用发电余热制冷、供热,与单纯供热相比提高了燃气的综合利用率,适用于有全年冷热负荷的公共建筑。

7太阳能供热采暖系统的选择应根据所在地区气候、太阳能资源条件、建筑物类型、建筑物使用功能、投资规模、安装条件等因素综合确定。

同时应设置其他能源辅助加热/换热设备,做到因地制宜、经济使用。

[条文说明]太阳能是一种不稳定热源,是间歇性能源,在系统中设置其他能源辅助加热/换热设备,其目的是既要保证太阳能供热采暖系统稳定可靠运行,又要降低系统的规模和投资。

辅助热源应根据当地条件,选择城市热网、电、燃气、燃油、工业余热或生物质燃料等。

3.2.4供热热源内所有工艺和电气设备均应选用节能型产品,设备的能效指标应不低于现行国家标准规定的节能评价值。

[条文说明]集中供热热源涉及多种设备,设计时应选用符合国家节能标准的产品。

相关的标准有工业锅炉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24500、通风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19761、清水离心泵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19762、冷水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GB19577、中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18613、三相配电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20052等。

3.2.5锅炉房设计时应根据当地环境保护要求和燃料供应情况确定锅炉燃料的种类。

在城市内,锅炉燃料宜采用洁净煤或天然气。

有条件的地区可选用型煤、生物质燃料等。

燃煤锅炉房的锅炉单台容量不宜小于7.0MW。

[条文说明]根据燃煤锅炉单台容量越大效率越高的特点,为了提高热源效率,应尽量采用较大容量的锅炉。

燃气锅炉的效率与容量的关系不大,对锅炉容量不作限制。

选用型煤或生物质燃料时,需调查所在地区是否有充足的燃料供应条件。

3.2.6设计选用的燃煤锅炉额定热效率不应低于表3.2.4的规定。

表3.2.4锅炉最低额定热效率()锅炉容量D(MW)燃料品种及燃烧方式层状燃烧流化床燃烧烟煤烟煤ⅡⅢⅠⅡⅢD≤148284828587D>148385838687[条文说明]本条数据摘自工业锅炉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24500-2009规定的工业锅炉节能评价值。

表中锅炉容量D≤14MW的额定热效率数值,层燃锅炉取5.6MW<D≤14MW数据,流化床锅炉取4.2MW≤D≤14MW数据。

其中,Ⅰ类烟煤收到基低位发热量为14400kJ/kg≤Qnet,v,ar<17700kJ/kg;Ⅱ类烟煤收到基低位发热量为17700kJ/kg≤Qnet,v,ar≤21000kJ/kg;Ⅲ类烟煤收到基低位发热量为Qnet,v,ar>21000kJ/kg。

北京市地标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11-602-2006,建设部标准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95只有29MW以下数据。

燃煤(Ⅲ类烟煤)锅炉最低额定热效率锅炉容量(MW)4.271429465864额定效率()76788082828384工业锅炉经济运行GB/T179542007第6.1条规定,锅炉在额定负荷下运行时的热效率锅炉额定热功率(MW)层燃(Ⅲ类烟煤)流化床燃烧(Ⅲ类烟煤)流化床燃烧(低质煤)5.714145.714145.71414一等运行热效率()818383847678二等运行热效率()7980818274753.2.7设计选用的燃油、燃气锅炉额定热效率,当锅炉容量D≤1.4MW时额定热效率不应低于90;当锅炉容量D>1.4MW时额定热效率不应低于92。

[条文说明]本条燃油、燃气锅炉热效率数据摘自工业锅炉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24500-2009规定的工业锅炉节能评价值。

其中,燃油为轻柴油;燃气收到基低位发热量为Qnet,v,ar≥18800kJ/Nm3。

燃气锅炉最低额定热效率锅炉容量(MW)0.71.42.84.27.014.0≥29.0额定效率()86878788899090工业锅炉经济运行GB/T179542007第6.1条规定,锅炉在额定负荷下运行时的热效率锅炉额定热功率(MW)轻柴油、气0.71.41.55.65.71414一等运行热效率()89909192二等运行热效率()888990913.2.8以采暖为主的锅炉房应选用热水锅炉,热水锅炉应按连续运行确定锅炉容量。

[条文说明]采用热水锅炉可减少蒸汽锅炉凝结水热损失。

锅炉连续运行可降低热源装机容量,提高热源效率,减少能源的浪费。

3.2.9锅炉房的锅炉台数、容量应根据年热负荷曲线计算年耗热量确定,燃煤锅炉运行负荷率不应低于50,燃油、燃气锅炉运行负荷率不应低于30。

[条文说明]根据民用建筑采暖热负荷的特点,采暖锅炉运行负荷经常低于额定负荷。

锅炉房设计时应考虑热负荷变化规律,确保在供热系统低负荷运行工况下锅炉机组高效率运行。

通过运行台数和容量的组合,提高单台锅炉负荷率,可保证锅炉较高的热效率。

3.2.10燃油、燃气锅炉应自动调节。

当单台锅炉容量大于或等于1.4MW时,燃烧器应采用自动比例调节方式,并具有同时调节燃气量和燃烧空气量的功能。

[条文说明]燃油、燃气锅炉自动化程度较高,能够根据设定的出水温度自动调节燃烧方式,较大容量的锅炉采用比例调节方式比分段调节方式更节能。

3.2.11燃煤锅炉房运煤系统应符合下列要求1运煤系统的布置应利用地形,使提升高差小、运输距离短。

2运煤系统应设均匀给料设备和均匀布煤装置。

3运煤系统和锅炉给煤系统应采用变频控制调速装置。

4运煤系统应设进厂计量、皮带秤、每台锅炉炉前三级计量装置。

5通过筛选、破碎充分发挥煤质优点,保证燃煤特性与锅炉设计参数相匹配、提高设备热效率、节约煤炭[条文说明]燃煤锅炉房运煤系统的节能措施应考虑运输系统布置、设备选择、调节控制、燃料计量等环节。

从受煤斗向带式输送机、斗式提升机等设备给料,应装设均匀给料设备,链条锅炉宜采用分层给煤燃烧装置,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给料设备应能控制给料量。

在满足燃煤设备对煤质要求的前提下,采用动力配煤技术可最大限度地利用低质煤、或更充分地利用当地现有的煤炭资源。

3.2.12燃煤锅炉房除灰渣系统应符合下列要求1除灰渣系统动力驱动装置宜采用变频控制。

2炉前漏煤应回收利用。

3除灰渣用水应循环使用。

[条文说明]锅炉除灰渣系统设计时应考虑运行调节和节能节水措施。

3.2.13燃煤锅炉房烟风系统应符合下列要求1烟、风道布置应尽量简短,并使每台锅炉所受到的引力均衡。

2锅炉鼓风机、引风机宜单炉配置,应进行通风阻力计算。

3锅炉鼓风机、引风机应配调速装置。

4鼓、引风机的运行效率应满足GB19761的规定。

[条文说明]锅炉烟风系统应优化配置,设备能效指标应符合相关标准规定。

3.2.14热水热网循环泵应符合下列要求[条文说明]热网循环泵是供热系统主要耗能设备之一,合理选型是节能的基础。

1循环泵应采用调速泵,并应绘制水泵和热网水力特性曲线,水泵的特性应能满足不同工况下的调节要求。

并联运行的循环水泵均应设置变频器。

[条文说明]水泵调速的特性应满足热网调节的功能要求,同时应保证水泵在调速时高效运行。

2循环泵参数应按设计工况水力计算结果确定。

当热用户分期建设,建设周期长且负荷差别较大时,应分期进行水力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设置循环泵参数。

既有系统改造时,应按实测水力工况结果校核循环泵参数。

[条文说明]新建系统设计和既有系统改造设计时均应进行水力计算,循环泵流量和扬程应与系统设计流量和计算阻力接近,避免水泵选型过大。

分期建设和既有系统循环泵偏大时,应考虑调整水泵运行参数的可行性,运行能耗大的系统应更换水泵。

3循环泵的台数和单台流量应根据热网运行调节特性和水泵特性确定,应减少并联运行循环泵的台数,不同规格的水泵不宜并联运行,并联运行水泵的特性曲线应相近,供热期内水泵均应在高效点附近运行。

[条文说明]循环泵选型时应分析热源与热网调节方式,热网流量与阻力变化规律,水泵流量、扬程、转速与效率的关系,保证水泵在整个供热期内高效运行。

4当采用分阶段改变流量质调节时,循环泵宜根据不同阶段的运行参数选用流量和扬程不同的泵组,分阶段分别运行。

[条文说明]分阶段改变流量质调节的系统,如采用多台泵并联改变运行台数的方法,系统流量减少时水泵扬程过高能耗较大,应选用不同型号水泵使扬程与运行流量匹配。

5热电厂首站的热网循环泵宜采用汽动水泵。

[条文说明]热电厂首站汽源条件适合时,可利用首站入口较高压力的蒸汽驱动热网循环泵,再用较低压力的蒸汽加热热网循环水,蒸汽能量得到梯级利用,可明显节约循环泵电耗。

3.2.15热水供热系统的定压补水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1规模较小及失水量较小的热水供热系统,补水泵宜间断运行。

间断运行的定压补水系统应设高位膨胀水箱或隔膜式气压水罐。

[条文说明]小型系统失水量较少,采用变频泵定压时经常需要开启安全阀泄压,因此热水系统应设膨胀容积,减少阀门泄压次数和补水泵运行时间。

2规模较大或失水量较大的热水供热系统,补水泵可连续运行。

连续运行的定压补水泵应采用调速泵。

[条文说明]采用水泵定压时应采用调速泵,不应采用定速泵连续补水、阀门泄压的定压方式。

3经常运行的补水泵单台流量宜按系统最小失水量确定。

[条文说明]补水泵总流量需满足事故补水要求,事故补水量一般为经常补水量的4~5倍,如按最大流量选择水泵,正常运行时水泵偏离高效区,耗电量较大。

建议设置1台较小流量的补水泵用于正常运行时补水定压。

4热水供热系统可采用蒸汽锅炉的排污水作热水热网的补充水。

[条文说明]热电厂等有蒸汽锅炉的热源,用蒸汽锅炉排污水补充热水热网,不但利用了排污水的热能和水资源,同时还节约了水处理的能耗和费用。

3.2.16锅炉产生的各种余热应充分利用,锅炉房应设下列余热利用设施1燃气锅炉可选用冷凝式锅炉或设烟气冷凝装置。

[条文说明]燃气锅炉排烟中水蒸汽含量较大,有效利用水的潜热可提高锅炉运行效率。

2燃煤锅炉应配置内置式或外置式省煤器,寒冷地区宜配置空气预热器。

[条文说明]燃煤锅炉设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利用烟气余热。

3锅炉间、凝结水箱间、水泵间等房间应采用有组织的通风。

[条文说明]有组织通风可减少设备间排风量,同时利用设备散热量。

在夏季应利用锅炉鼓风机吸取锅炉间上部的热空气;在冬季锅炉鼓风机的室内吸风量应根据热平衡计算确定。

4蒸汽锅炉的排污水应综合利用。

[条文说明]蒸汽系统应防止泄漏,并应充分利用凝结水、连续排污水的热量和二次蒸汽。

蒸汽锅炉的排污水还可作热水热网的补充水。

3.2.17燃煤锅炉房冷却水的循环使用率应大于80。

[条文说明]燃煤锅炉房应设冷却塔或冷却水池,煤闸门、炉排轴、引风机轴承、防焦箱、水泵、化验及循环泵等设备的冷却水应循环使用。

3.2.18锅炉燃烧过程应自动控制。

单台容量大于7MW的锅炉房,应设计算机集中控制系统。

燃气锅炉应采用全自动锅炉。

[条文说明]自动控制是提高运行效率的重要措施。

3.2.19在热源处应设置调节热网供热参数的装置,应按照热网供热调节曲线进行调节。

[条文说明]热源出口的供热参数应按热网供热调节曲线进行调节。

当热网的调节要求与锅炉的调节要求不一致时,可在锅炉房设混水调节装置,或采用两级循环泵,分别调节锅炉和热网参数。

3.2.20热网总管应设温度、压力、流量(热量)监测点。

每台锅炉或加热器应设温度、压力监测点。

容量大于7MW的锅炉,每台锅炉应设流量监测点。

[条文说明]应根据系统调节控制要求设置参数监测仪表,为节能运行提供实时运行数据。

3.2.21热源的计量应符合下列要求1锅炉、直燃机等应每台设备单独设置燃料计量装置。

2燃煤锅炉房应在燃料进厂和运煤皮带处设燃料计量装置。

3热水热网出口应设供热量计量装置。

4热水供热系统应设补水量计量装置。

5蒸汽热网出口应设蒸汽流量和凝结水流量计量装置。

6给水系统应在热源进水总管、各生产车间、办公楼、生活间进水管和重点用水设备处设置计量表。

7动力用电、照明用电、热网循环泵用电宜分别计量。

应装设电流表、有功和无功电度表。

[条文说明]单独计量设备的耗燃料量、耗水量、耗电量有利于进行运行能耗分析,选择和采取适当的节能措施。

3.2.22电气系统应对无功功率进行补偿,使最大电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