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天水一中三中四中高一级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900917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9.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天水一中三中四中高一级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甘肃省天水一中三中四中高一级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甘肃省天水一中三中四中高一级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甘肃省天水一中三中四中高一级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甘肃省天水一中三中四中高一级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甘肃省天水一中三中四中高一级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

《甘肃省天水一中三中四中高一级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天水一中三中四中高一级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甘肃省天水一中三中四中高一级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

甘肃省天水一中三中四中高一级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甘肃省天水一中、三中、四中高一级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命题人:

王佐军杨霞审核人:

张晨阳

(满分:

100分时间:

12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共46分)

一、现代文阅读(6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网络时代需要经典阅读

钱理群

经典阅读最大的特点是除了通过文本细读达到深度阅读之外,还非常个人化、非常个性化。

我认为,在今天这样一个网络时代,强调经典的阅读具有重要性和迫切性。

我对现在的读书状态有两个忧虑:

一个忧虑是大家不读书,另一个忧虑是大家即使读书也只是网络读书。

网络阅读有它的优越性,我称之为“短平快”。

在信息爆炸的当下时代,可以用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最亲近的方式取得尽可能多的信息,当然有很大的意义。

但网络阅读存在两个问题,一个是缺乏深度,会导致人的精神的平庸化;另一个是网络阅读是群体性的,缺乏个体性、个人性的阅读,容易趋向潮流,容易倾向于时髦、被时髦所裹挟,这就需要经典阅读。

经典阅读的最大特点是深度阅读,而且是个性化、个人化的阅读。

比如我曾经说过,鲁迅作品不能只是默看,非得朗读不可。

他作品里有那种有韵味、那种浓烈的而又千回万转的情感,那里面不可意会但能言传的东西,都需要朗读来触动你的心灵,通过朗读来进入情境,来捕捉感觉,产生感悟。

这样的阅读是接近鲁迅内心世界的一个最好的通道。

而我所强调的是情境、感觉、感悟,就是中国文化的特征。

如果说西方经典主要是通过分析来接近的话,那么在我们中国传统文化里,不仅是古代的文化,也包括鲁迅的文化,不能完全靠分析,而要靠感悟、情境、感觉,甚至直觉,这是进入中国经典的另外一种方式。

一般人可能比较习惯用分析的方式进入经典,现在可以换一个方式——不是拒绝分析,必然会分析,但更多的,至少在开始时必须强调感觉、感悟、情境、直觉。

中国传统教育是这样的,启蒙的时候读《论语》,不是讲《论语》,而是读、背。

通过读,获得感觉,通过背,体验那些东西。

读了、背了,进入到你的生命里,然后分析,这是中国传统的教育方法,也提示我们这是进入经典的另外一种方式,经典作品得一点一点地看才知道那是一个什么样的艺术世界,这告诉我们经典的阅读需要深度阅读,而深度阅读就是文本细读,通过文本细读达到对经典作品的一个深度了解。

这涉及经典阅读的特点,我认为经典阅读最大的特点除了通过文本细读达到深度阅读之外,还有另外一个特点:

非常个人化、非常个性化。

也就是说不同读者对经典有不同的进入方式,因此也有不同的理解,也有不同的发挥。

我强调“发挥”,也就是说阅读经典不是被动的过程,而是要有我们的理解及发挥。

最好的经典的意义都是原创者和阅读者、研究者共同创造的,任何经典都是这样,所以有一个过程。

从经典变成学说,如儒家从《论语》《孟子》变成儒家学说,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解经者,解释的过程不是被动的,而是有新的创造的,所以出现了像朱熹、王阳明这样的大家,他们是接着孔子往下讲,对孔子思想包括孔子文本通过主动的、细腻的阅读有新的解释、新的发挥、新的创造,最后成为儒学。

儒学就是孔子他们所开创的,被后来的阅读者、研究者不断研究、不断发展的一个学说。

1.下列对“经典阅读”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经典阅读指的是阅读的方法,是进入作品的方式,它是进入经典作品艺术世界的途径。

B.经典阅读是一种非常个人化、非常个性化的阅读,读者通过对文本的细读达到深度阅读。

C.经典阅读在今天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因为现在的人们要么不读书,要么只是网络读书。

D.经典阅读不是被动的阅读,而是读者在阅读作品时有自己的理解有自己的再创造的阅读。

2.关于“进入经典”,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进入经典可以采用朗读,比如鲁迅作品中的韵味、情感及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东西,就需要靠朗读来获得。

B.进入经典可以采用分析的方式,分析作品的内容、形式等,例如对西方经典就只能通过分析来接近进入。

C.进入经典可以通过感悟、情境、感觉,甚至直觉进入的方式,这是进入中国经典的最传统的方式。

D.进入经典可以通过读和背,通过读和背来感觉、体验,读过背过了,经典就进入到读者的生命中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于“短平快”的网络阅读,作者肯定了它存在的意义,同时又指出它存在着两大问题,所以需要强调深度阅读。

B.阅读经典作品,需要分析,但不能完全靠分析,必须重视对作品的感觉、感悟、情境、直觉。

C.不同的经典作品有不同的进入方式,因此读者也会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发挥与不同的创造。

D.儒家学说的开创、发展过程,证明了经典是怎样成为学说的过程,它是由原创者、研究者和解经者共同完成的。

二、古代诗文阅读(28分)

(一)文言文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王忠嗣,华州郑人。

父战死,忠嗣时年九岁,入见帝,伏地号泣,帝抚之曰:

“此去病孤也,须壮而将之。

”更赐今名,养禁中。

肃宗为忠王,帝使与游。

及长,雄毅寡言,有武略,上与论兵,应对蜂起,帝器之。

试守代州别驾,大猾闭门自敛,不敢干法。

数以轻骑出塞,忠王言于帝曰:

“忠嗣敢斗,恐亡之。

”由是召还。

忠嗣本负勇敢,及为将,乃能持重安边,不生事,尝曰

“吾不欲竭中国力以幸功名。

帝方事石堡城,诏问攻取计,忠嗣奏言:

“吐蕃举国守之,若屯兵坚城下,费士数万,然后可图,恐所得不雠所失,请厉兵马,待衅取之。

”帝意不快。

会董延光建言请下石堡,诏忠嗣分兵应接,忠嗣不得已为出军,而士无赏格,延光不悦。

河西兵马使李光弼入说曰:

“大夫爱惜士卒,有拒延光心,虽名受诏,

实夺其谋。

然大夫已付万众,而不立重赏,何以贾士勇?

且大夫惜数万段赐,以启谗口,有如不捷,归罪大夫,大夫先受祸矣。

”忠嗣曰:

“吾固审得一城不足制敌,失之未害于国。

吾忍以数万人命易一官哉!

”延光过期不克,果诉忠嗣沮兵。

又安禄山城雄武,扼飞狐塞,谋乱,请忠嗣助役,因欲留其兵;忠嗣先期至,不见禄山而还。

数上言禄山且乱,李林甫益恶之,阴使人诬告“忠嗣尝养宫中,云吾欲奉太子”。

帝怒,贬汉阳太守,卒,年四十五。

后哥舒翰引兵攻石堡,拔之,死亡略尽,如忠嗣言,故当世号为名将。

初,在朔方,至互市,辄高偿马直,诸蕃争来市,故蕃马浸少,唐军精。

迄天宝末,益滋息。

赞曰:

以忠嗣之才战必破攻必克策石堡之得不当所亡高马直以空虏资论禄山乱有萌可谓深谋矣然不能自免

于谗卒死放地。

自古忠贤,工谋于国则拙于身,多矣,可胜道哉!

(选自《新唐书》卷六十八)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此去病孤也,须壮而将之将:

搀扶B.请厉兵马,待衅取之衅:

时机

C.延光过期不克,果诉忠嗣沮兵沮:

阻挠D.李林甫益恶之,阴使人诬告阴:

暗中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以忠嗣之才/战必破攻必克/策石堡之得/不当所亡/高马直/以空虏资论/禄山乱有萌/可谓深谋矣/然不能自免于谗/卒死放地

B.以忠嗣之才战必破/攻必克策石堡之得/不当所亡高马直/以空虏资论禄山乱有萌/可谓深谋矣/然不能自免/于谗卒死放地

C.以忠嗣之才/战必破/攻必克/策石堡之得不当所亡/高马直以空虏资/论禄山乱有萌/可谓深谋矣/然不能自免于谗/卒死放地

D.以忠嗣之才战必破/攻必克策石堡之得/不当所亡/高马直以空虏资/论禄山乱有萌可谓深谋矣/然不能自免于谗/卒死放地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王忠嗣年纪稍大,雄毅寡言,有武略,深得皇帝器重。

担任代州别驾时,多次率领轻骑兵出塞,忠王担心他作战勇猛过早失去他,建议皇帝将其召回。

B.对于攻打石堡城,王忠嗣有所顾虑,向皇帝建言等时机成熟再来夺取。

皇帝不听劝谏,下诏书让王忠嗣协助董延光攻城,这使得董延光心里很不高兴。

C.安禄山在雄武筑城,扼守飞狐要塞,阴谋叛乱,王忠嗣识破其阴谋,多次上书说安禄山将叛乱,招致李林甫的嫉恨,因此,借机诬告王忠嗣。

D.王忠嗣有勇有谋,但由于受奸人陷害,最终死于被贬之地。

史家评论说:

“自古忠臣贤良,大多善于治国,却不善于保身”。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会董延光建言请下石堡,诏忠嗣分兵应接,忠嗣不得已为出军,而士无赏格,延光不悦。

(4分)

(2)忠嗣本负勇敢,及为将,乃能持重安边,不生事,尝曰:

“吾不欲竭中国力以幸功名。

”(4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闲居遣怀十首(其一)

姚合①

身外无徭役,开门百事闲。

倚松听唳鹤,策杖望秋山。

萍任连池绿,苔从匝地斑。

料无车马客,何必扫柴关。

注:

①姚合是玄宗时宰相姚崇的曾孙。

历官武功主簿、富平

尉、万年尉。

宝应中,除监察御史,迁户部员外郎。

出为金州刺史,改杭州刺史。

后拜刑部郎中,迁户部郎中、谏议大夫、给事中。

8.诗的中间两联是如何写环境的清幽的?

(4分)

9.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请结合内容分析。

(4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寻梦?

撑一支长篙,。

真的猛士,,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

所以游目骋怀,,信可乐也。

,凌万顷之茫然。

……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3题。

中国人的"数学传奇"丘成桐

他22岁获得博士学位,25岁成为斯坦福大学教授,27岁攻克几何学难题“卡拉比猜想”,并在1982年获得数学界最高荣誉——菲尔兹奖。

由于诺贝尔奖没有数学奖,因此菲尔兹奖也被誉为数学中的“诺贝尔奖”。

浙江大学数学系教授刘克峰曾称赞他:

“创造了一个中国人的数学神话,是一个活着的传

奇。

他——就是丘成桐。

初见丘成桐,你会觉得这只是一个普通的邻家老人,而且普通话也说得不太标准。

但一经接触,他对中国古典文学的造诣,以及这位当代数学大师以大刀阔斧般气魄,革新微分几何学和直面国内学术界一些陋习的勇气,将令你彻底倾心不已。

昨日下午,丘成桐作为湖南师范大学研究生“麓山论坛”学术年会的压轴嘉宾,在长沙和学子们畅谈“研求之乐”。

并为这次师大学子之约题词:

岳麓书传,百代贤儒仰朱张

;楚南人杰,千年王业出湘潭

偏爱中国古典文学和历史

“年少时我并不喜欢读书。

”丘成桐“研求之乐”的讲座从年少时求学讲起。

年得志的数学天才,这是一般人眼中所认为的丘成桐,但事实恰恰相反。

小时候的丘成桐很顽皮,那时他对数学的兴趣,也远远不及对历史和古代文学的喜爱。

丘成桐的父亲小时候要求儿子背诵古文诗词,如

果成绩不理想,还会“打掌心”。

父亲离世那年,丘成桐14岁。

为了缓解悲伤,他读起了《红楼梦》,觉得里面有很多感情相通,而之前他更喜欢看《三国演义》。

丘成桐喜欢将数学与文学进行比较。

他强调的一点是,良好的文学修养,对培养做学问的气质很重要。

解除名利的束缚,使欣赏大自然的直觉毫无拘束地表露出来,是数学家养气最重要的一步。

“我本人深受中国古典文学影响。

从《诗经》我看到比兴方法对找寻数学方向的重要性;吟诵《楚辞》激励起我对数学的热情,向大自然追寻真与美的感受。

“而读历史让我学会在关键时候做抉择。

”他引用《史记》中刘邦虽屡败但仍坚守中原终成大业,阐明自己为什么当初选择斯坦福大学,尽管当初那里并没有很好的数学科研条件,但这是一所很好的大学。

从未放弃对至真至美的追求

“奋斗的过程就像智者垂钓,看到学问的成长是最有意思的。

”丘成桐说,“我研究数学的目标不是拿奖,也不是成名成家。

对真与美无条件的追求,是我一生做学问的座右铭。

”他引用陶渊明的诗“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表明自己的志趣。

在丘成桐的眼里,数学很美。

数学之美在于简约严谨,应用一些简单数学定理把大自然万物之间的关系描述出来。

丘成桐认为,数学美感的获得,常常以数学家经年累月的苦思、单调乏味的运算为代价——在经历一次次失败与错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后,可能在冲凉或刷牙时,突然间茅塞顿开了。

丘成桐说,数学家追求一个好的命题,如同年轻人对爱情的追慕,朝思暮想。

做学问的路很长,会碰到很多不同的困难,假如没有热忱,就没有办法继续。

很多有终身教职的研究人员聚在一起工作,经常通宵达旦,夜以继日。

是求真的精神,刺激着他们不肯放松。

寻找下一个华人数学天才

这样一位在公众视野中似乎不问世事的学术大师,却在2005年掀起了一场学术界颇为关注的风波。

当时他直言,“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对中国其他大学的打压令人灰心”。

他对院士制度的批评以及对国内高校引进所谓海外人才内幕的揭露,更是让人吃惊。

在昨日演讲中,他又提及国内很多的名教授,著作等身却不见得有多少能传世。

“一生所作,不见得比写几篇有点内容的短文章实在。

2007年,丘成桐参照美国中学生数学奖“西屋奖”设立“丘成桐中学数学奖”,旨在通过竞赛的方式鼓励中学生、特别是大陆中学生在数学方面的兴趣和创造性,并从中培养和挖掘年轻的数学“小天才”。

该奖不久前刚刚进行了第二次颁奖。

他说要尽责任提拔中国国内最有才华的数学人。

1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3分)()

A、本着对真与美的无条件的追求,少年得志的数学天才丘成桐创造了中国人的数学神话,并对中国的中学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

B、丘成桐具有深厚的古典文学造诣,他将文学与数学进行比较,在数学领域进行全方位的革新,并对国内学术界的一些陋习直言不讳。

C、丘成桐认为数学有简约严谨之美,而数学美感的获得又必须以数学家经年累月的苦思、单调乏味的运算为代价。

D、丘成桐从中国古典文学和历史之中获得的灵感,不仅影响了他在数学领域的研究,也影响了他人生道路上的抉择。

E、丘成桐看似不问世事,实际上对中国大学教育极为

关注,他对院士制度的批评以及对国内高校引进海外人才内幕的揭露让人吃惊。

12.结合文章具体内容,简明分析为什么称丘成桐的讲座为“研求之乐”?

(4分)

13.丘成桐身上具有哪些可贵的精神?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5分)

第Ⅱ卷(表达题,共54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14分)

14.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

①周末,菜市场里人流如潮,非常热闹,叫卖声、说话声、笑闹声________。

②要想让“公务员热”真正降温,不是________的事,简单依据考生人数下降来界定“公务员热”进入降温趋势,或许言之过早。

③在巴黎只有一周多的日程,来去匆匆,谈法国实在有侈谈之嫌,只能________话巴黎,权且充作对巴黎的印象点滴吧。

A.不绝如缕 一蹴而就 走马观花B.不绝于耳 一挥而就 走马观花

C.不绝于耳 一蹴而就 浮光掠影D.不绝如缕 一挥而就 浮光掠影

1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A.真正

的政绩不在于GDP增速多高多快,不在于搞了多少漂亮的大工程,而在

于是否带动了广大农民持续增加收入,不断提高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

B.日前某知名环保组织发布报告称,抽样调查发现,北京、上海和广州室内灰尘样本中均含有邻苯二甲酸酯和溴化阻燃剂等四大类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危害很大。

C.艰苦奋斗是一种需要从小培养的品格,及早在青少年中引导和树立如此意识和习惯,是新时期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内容。

D.我们要紧紧抓住国际经济结构调整提供的难得机遇,突出战略重点,明确主攻方向,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

1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

动不动就搬出“国际形象”,来作为自我督促的标准,泄露了台湾目前一种缺乏自信的心态: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西方人爱护野生动物,所以我们要节制吃老虎鲸鱼的欲望;西方人珍惜古迹,所以我们也得有一两样,不能太落后。

________:

________。

①是一面揣测西方国家的思考模式 ②西方讲究人权,所以我们处理政治案件要特别慎重 

③避免别人轻视我们,在国际舞台上不丢人现眼 ④一切一切的努力,都为了一个大目的 

⑤我这样做,别人(西方人)会怎么想 ⑥一面小心翼翼地决定自己该怎样做

A.⑥①⑤②④③ B.③⑥①④②⑤C.⑤①⑥②④③ D.②④③⑤①⑥

17.下面是关于“成才与道德教育”的评论文章中的一段文字。

请根据上下文,补写出横线处的内容。

要求紧扣

主题,语意连贯,表达明确,每处不超过20个字。

(4分)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是亿万家庭对未成年人的期盼。

亿万未成年人的成长和发展,牵动着亿万家长的心。

为人父母,

(1)_______________?

而仅仅在生活上关心他们是不够的,还要培养他们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使他们提高鉴别力,增强免疫力,学会自我保护。

为人父母,

(2)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还要培养他们高尚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让他们学会做人,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适应市场竞争,适应时代和社会的要求,自立于社会。

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使他们真正成为高素质人才。

孩子有出息,家庭才幸福:

家庭幸福了,(4)__________。

18.以下是某公司货物配送中心的基本作业流程,请以配送中心为陈述主体,把该流程图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

(4分)

                                 

五、作文(40分)

19.根据要求写作文。

 仰望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世间万物,满目琳琅,何可胜道也哉?

人生天地间,触物难免有情。

请联系你的生活体验,充分调动想象,写一篇情景交融的作文,标题自拟,立意自定,不少于800字。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与解析

1.C2.D3.C4.A5.C6.B

7.

(1)正赶上董延光上书请求攻下石堡城,下诏王忠嗣分兵接应,忠嗣不得已而出兵,但士卒并没有奖励制度,董延光不高兴。

(2)王忠嗣本来以勇敢自负,等做了将领,却能做事稳重使边境安宁,不生是非,曾经说:

“我不想倾尽中原的人力、物力来取得功名。

王忠嗣,华州郑人。

父亲战死,忠嗣这一年九岁,入宫见皇帝,伏在地上大声哭号,帝皇抚摸着他说:

“这是像霍去病一样的遗孤啊,等成年后须任命为将军。

”又赐给现在的名字,养在宫中。

当时肃宗为忠王,皇帝让忠王与王忠嗣交往。

等到年纪稍大,雄毅寡言,有武略,皇上和他谈论用兵之法,应对流畅自如,滔滔不绝,皇帝器重他。

试着让他任代州别驾,豪强恶霸闭门不出,收敛行迹,不敢犯法。

多次率领轻骑兵出塞,忠王对皇帝说:

“忠嗣勇猛善战,恐怕会失去他。

”因此召回京城。

忠嗣本来以勇敢自负,等做了将领,却能做事稳重,使边境安宁,不无事生非,曾说:

“我不想倾尽中原的人力、物力来取得功名。

皇帝正谋划夺取石堡城,下诏询问攻取之计,忠嗣上奏说:

“吐蕃倾全国之力守卫石堡城,如果屯兵坚固的城池之下,耗费士卒数万人,然后才能夺取它,恐怕所得不能抵偿所失去的,请厉兵秣马,等时机成熟再夺取它。

”皇帝心里不高兴。

正赶上董延光上书请求攻下石堡城,下诏忠嗣分兵接应,忠嗣不得已而出兵,但士卒并没有奖励制度,延光不高兴。

河西兵马使李光弼前来游说说:

“大夫爱惜士卒,有抗拒延光之心,虽名义上接受诏书,实际想耽误他的计划。

可是大夫已派出士卒万人,却不立重赏,凭什么鼓舞士气?

况且大夫吝惜几万匹赏赐,而给奸人留下进谗言的把柄,如果不能取胜,归罪于大夫,大夫就先受祸害了。

”忠嗣说:

“我当然知道得一城不足以制敌,失一城对国家没有妨碍。

我忍心拿几万人的性命换取一个官职吗!

”延光过期没能攻克,果然向皇帝诉说忠嗣阻挠进兵。

另外安禄山在雄武筑城,扼守飞狐要塞,阴谋叛乱,请求忠嗣协助筑城,趁机想留下他的军队;忠嗣先期到达,不见禄山而返回。

多次上书说安禄山将叛乱,李林甫更加嫉恨他,暗中派人诬告说“忠嗣曾养在宫中,说我想奉太子为帝”。

皇帝大怒,贬忠嗣为汉阳太守,四十五岁去世。

后来哥舒翰引兵攻打石堡城,占领了它,死亡将尽,像忠嗣所说,因此当世号称忠嗣为名将。

当初,在朔方郡,每到互市时,忠嗣总是把买马的价钱给的很高,众蕃人争相前来交易,因此蕃马渐渐减少,唐军战马精壮。

到天宝末年,繁衍生息的更多了。

赞曰:

凭忠嗣的才干,攻战必破,攻取必克,预计攻取石堡所得不能抵偿所损失的,用高价买马以便使敌人战马匮乏,断定安禄山有叛乱迹象,可说是深谋远虑了。

然而不能自免于谗言,最终死在流放之地。

自古忠臣贤良,精通谋划国事就拙于谋身,这样的例子多了,可以说得尽吗!

(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

8.①主要运用了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

(2分)②颔联的“鹤唳”,衬托出松林的幽静;诗中的秋山、萍绿、青苔,写静态的景物,更是环境幽静的体现。

(3分)

9.①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

(2分)②首联写没有徭役的烦扰,实则突出表达作者对统治者盘剥百姓的厌恶之情。

(2分)③尾联“料无车马客”写没有人事官场往来,其实是对官场生活的憎恶。

同时也写出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喜爱。

(2分)

10.略

11.DE(选对一项得1分,选对两项得3分)

(A项,“少年得志的数学天才丘成桐”说法错误。

原文说“少年得志的数学天才……但事实恰恰相反”。

B项,“在数学领域进行全方位的革新”于文无据。

C项,“必须以数学家经年累月的苦思……为代价”说法不准确,原文是说“常常以数学家经年累月的苦思、单调乏味的运算为代价”。

12.(每点2分)①对真的追求是丘成桐的座右铭。

丘成桐把数学研究的过程比作垂钓,追求的是学问的成长,认为是求真的精神激励着自己在做学问的路上前进。

②丘成桐认为,数学能够让人感到快乐。

用简单的数学定理能把大自然万物之间的关系描述出来,在经过苦心研究和挫折失败后会偶然间茅塞顿开,这都能让人感受到快乐。

13.(答对一点给1分,答对两点给3分,答对三点给5分)

①做学问不求名利,只求真。

不在意拿奖,成名成家,把对真与美的追求当成自己的座右铭。

②耿直、坚守正义。

直言国内大学的不公平现象,批评院士制度,揭露国内高校人才引进内幕。

③有责任意识。

设立“丘成桐中学数学奖”,挖掘、培养国内的年轻的数学天才。

14.C。

(“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这里的语境是说“非常热闹”,不合语境。

“不绝于耳”,声音在耳边不断鸣响。

“一蹴而就”,踏一步就成功,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

“一挥而就”,形容

才思敏捷,一动笔就写成。

“走马观花”,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

“浮光掠影”,比喻印象不深刻,好像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样,一晃就消逝。

15.D(A项,前后不一致,“真正的政绩”应为好的一面,去掉“是否”;B项,成分残缺,应在“对人体危害很大”前加上“这些物质”;C项,句式杂糅,“在青少年中引导和树立如此意识和习惯”不通,应改为“引导青少年树立如此意识和养成如此习惯”。

16.C

17.

(1)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平安 

(2)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 

(3)而仅仅让他们掌握知识技能是不够的 (4)社会才安定和谐

18.配送中心从供货商处收货,(1分)然后将货物储存在仓库,(1分)并定期盘点。

(1分)接到订单后,中心拣出所需货物,配送给相应的客户。

(1分)如果货物有缺,则需要进行补货。

19.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