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市一中.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8899170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7.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邯郸市一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邯郸市一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邯郸市一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邯郸市一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邯郸市一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邯郸市一中.docx

《邯郸市一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邯郸市一中.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邯郸市一中.docx

邯郸市一中

邯郸市一中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11月月考试题

科目语文年级___高一__命题人于鹏斌审核人余卫华

说明:

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一卷48分,二卷102分。

选择题涂在答题卡上,二卷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基础知识(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正确的一组是()

A.倩影(qiàn)袅娜(nuó)畸形(qī)脉脉含情(mò)

B.纤细(qiān)吞噬(shì)凋谢(diāo)未雨绸缪(móu)

C.数落(shǚ)惬意(qiè)翱翔(áo)不屑一顾(xiāo)

D.裙裾(jǖ)嗔怒(chēn)蜷缩(quán)刚愎自用(bì)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斑驳气慨姿态没精打采

B.弥望嬉游和谐急不暇择

C.弘扬点缀涸辙以逸代劳

D.警戒分辨燥动恍然大悟

3.给下列句子选出正确的一组词语()

⑴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薄薄的青雾起在荷塘里。

⑵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A.⑴泻浮⑵漏静

B.⑴淌升⑵洒独

C.⑴泻升⑵漏独

D.⑴照浮⑵洒静

4.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味道是最说不清楚的,味道不能写只能闻,要你设身处地去闻才能明了。

B.王主任退休后,画画、跳舞、垂钓的闲情逸致,使他精神矍铄。

C.妈妈批评起我来,总是洋洋洒洒,没完没了。

D.头一天我打电话约他在公园门口见面,第二天却不期而遇地在公园门口见到了他。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她面含微笑,憧憬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B.能否增进知识,很重要的一点是广泛而有效地阅读好的文章。

C.增加润滑油,或者将粗糙的平面磨平,都能达到减少阻力的作用。

D.当前和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每年进入劳动年龄的人口数很大,安排城镇青年劳动力就业是一项相当繁重的任务。

6.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上下文衔接较好的一项是()

(l)校园的中央是清澈的小池,池旁有一座白色的圣母雕像,池里有个圣母的倒影。

(2)校园的中央是清澈的小池,一座白色的圣母雕像立在池旁,池里有个圣母的倒影。

(3)如果说泰山是一大幅徐徐展开的青绿山水画,那么我们现在才把它完全展开,露出它最精彩的部分。

(4)如果说泰山是一大幅徐徐展开的青绿山水画,那么这幅画到现在才完全展开,露出它最精彩的部分。

A.

(1)(3)B.

(1)(4)C.

(2)(3)D.

(2)(4)

二、课内阅读(12分,每小题3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的叶子。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微风过处,送来()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叶子本是肩并肩()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叶子底下是()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7.填在上文括号中的词语正确的是()

A.田田阵阵密密默默

B.层层缕缕紧紧脉脉

C.田田缕缕密密脉脉

D.层层阵阵紧紧默默

8.这一段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

A.由上而下B.由荷到人

C.由远及近D.由动到静

9.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句是()

A.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B.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C.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D.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10.下列对文段内容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文中无一“月”字,却处处写月,荷塘处在月光笼罩下。

B.文中既写了荷叶的姿态,又描写了荷花的色泽和气味。

C.文段在描写月下荷塘时,既写了静态美,又写了动态美。

D.文中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浓浓的愉悦之情,直接抒发了对月光照耀下荷塘之美的热爱。

三、课外阅读(9分,每小题3分)

玩围棋的人都知道,一块棋的死活,一方面看是否有“两只眼”,有两只眼睛就是有两口永远闭不住的气;另一方面就是气,气就是每粒子、每块棋还可以行棋入子的空间。

博奕之道,与其说是争胜负,不如说是争“气”,争“气”之短长。

围棋看起来浅显,却是寓繁于简,寓深于浅;较之象棋,围棋更像诗、像乐、像哲学,更飘逸空灵,更无为无不为。

所以,能玩象棋的人很多,而能把围棋玩出名堂的人不多。

围棋看起来简单浅易,却是寓繁于简,寓深于浅;这就是它简约而深奥的神韵。

围棋之所以是哲学的形象,首先在于它充满了运动与变化。

方圆世界,黑白之间,此消彼长,互相激荡,形式瞬息万变。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一步高着,柳暗花明,“翻盘”就在顷刻之间。

所以,围棋变化万端,令人难以把握,而人又恰恰想要把握这种变化。

对变化的把握在于找到变化的规律。

这世界上最高的规律,就是辨证规律。

围棋之道,乃辨证之道。

黑白之间,是一种矛盾,也可以说是阴阳对立。

对立者,相互依存,谁也离不了谁,依存者就是对立者。

无论是在对立中依存,还是在依存中对立,都是相安无事,都不是静止的。

为了占据自己的生存之地,为了活出自己的那一口气,其中的斗争更是奥妙无穷。

有人爱实地,有人爱蓄势;实与虚相互转化,地与势相互抗衡;有人信奉先下手为强,有人相信后发也能制人;先中有后,后中有先,利弊相生。

得失都在辨证之间:

用力太强,可能过犹不及,由强而败;裹足保守,也可能错失良机,机不再来。

所以,一切都在于适时适度,刚柔相济,恰倒好处。

一个“度”字,乃行棋的最高规则。

难矣哉,孰能无过无不及?

这黑白世界,可谓浩渺而神秘,寓无形于有形,纳无限于有限,简直就是宇宙万象的缩影;这黑白之道,飘逸而恍惚,“道可道,非常道”,常道不显。

因此,围棋把世界最复杂的运动变化、矛盾纠葛化为简约,充分凝结着东方哲学思维的智慧和悟性。

与其说围棋是一种游戏,不如说它是形象化了的哲学。

有谁能真正参透其中的无穷禅机?

吴清源说“天外有天”,妙哉!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眼:

就是“气”,即每粒棋子,每块棋还可以行棋入子的空间,它是围棋取胜的关键。

B.翻盘:

下围棋变化多端,令人难以把握,最后围棋输给对方。

C.蓄势:

即后面所讲的“后发”和“裹足”,其结果有错失良机的可能。

D.禅机:

它的意思与本段中“东方哲学思维的智慧和悟性”句中的“智慧”“悟性”含义有所不同。

12.从全文来看,不能充当“与其说围棋是一种游戏,不如说它是形象化了的哲学”的理由的一项是()

A.围棋看起来简单浅易,却是寓繁于简,寓深于浅,有着简约而深奥的神韵。

B.走围棋要专心致志,因为围棋充满了运动与变化,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C.实与虚相互转化,地与势相互抗衡先中有后,后中有先,得失都在辨证之间。

D.寓无形于有形,纳无限于有限,黑白之间显得简约而直观。

1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围棋像诗、像乐、像哲学,更飘逸空灵,而象棋则不具备上述特点。

B.作者认为围棋凝结着东方哲学思维的智慧和悟性,西方人是不可能领悟的。

C.围棋不仅是一种游戏,更像是一部天书,没有谁能参透其中的无穷禅机,所以说是“天外有天”。

D.围棋看似简单浅易,却是寓繁于简,把世界最复杂的运动变化、矛盾纠葛化为简约,能给人以哲学的启示。

四、文言文阅读(9分,每题3分)

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也,一名敷,游学徐士,兼通数经。

沛相陈珪贵举孝廉,太尉黄琬辟,皆不就。

晓养性之术,时人以为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

又精方药,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复称量,煮熟便饮,语其节度,舍去则愈。

若当灸,不过一两处,每处不过七八壮,病亦应除。

若当针,亦不过一两处,下针言“当引某许,若至,语人”。

病者言“已到”,应便拔针,病亦行差。

若病结积在内,针药所不能及,当需刳割者,便饮其麻沸散,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因破取。

病若在肠中,便断肠湔洗,逢腹膏摩,四五日差,不痛,人亦不自寤,一月之间,即平复矣。

府吏倪寻、李延共止,俱头痛身热,所苦正同。

佗曰:

“寻当下之,延当发汗。

”或难其异,佗曰:

“寻外实,延内实,固治之宜殊。

”即各与药,明旦并起。

督邮徐毅得病,佗往省之。

毅谓佗曰:

“昨使医曹刘租针胃管讫,便苦咳嗽,欲卧不安。

”佗曰:

“刺不的胃管,误中肝也,食当日减,五日不救:

”遂如佗言。

佗行道,见一人病咽塞,嗜食而不得下,家人车载欲往就医。

佗闻其呻吟,驻车往视,语之曰:

“向来道旁有买饼家,蒜齑大酢,从取三升饮之,病自当去。

”即如佗言,立吐蛇一枚,县车边,欲造佗。

佗尚未还,小儿嬉门前,逆见,自相谓曰:

“似逢我公,车边病是也。

”疾者前入坐,见佗北壁县此蛇辈约以十数。

……佗之绝技,凡此类也。

14.下列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心解分剂,不复称量分:

分量

B.逢腹膏摩,四五日差膏:

用药膏

C.或难其异难:

诘问

D.县车边,欲造佗造:

成就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因破取

②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B.①督邮徐毅得病,佗往省之

②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C.①刺不的胃管,误中肝也

②吾生也有涯

D.①见佗北壁县此蛇辈约以十数

②以乱易整,不武

16.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华佗曾游学徐州一带,沛相陈珪推荐他,太尉黄琬征召他,他都不去就职。

B.华佗在给病人动手术时,先让病人喝下一种叫做麻沸散的药,病人便无知觉,他这才开始手术。

C.华佗在给徐毅看病时,发现他针灸时误中了肝脏,虽然饮食每天减少,但五天就不治自愈了。

D.华佗为一吃不下饭的病人看病,这个病人到他家拜访,看见华佗家北边的墙上挂了十几条蛇,和他吐出的蛇类似。

 

第Ⅱ卷(共120分)

五、古诗文部分(14分)

17.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从军行(其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1)本篇的主旨是什么?

(2)本篇前三句叙事抒情,最末一句却以写景作结,你能说说它的作用吗?

18.默写(二选一,6分)

(1)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

,。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2)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

,。

,。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六、课内理解(10分)

19.写出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6分)

(1)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2分)

(2)比起北国的秋天来,正像是黄酒之于白干,稀饭之于馍馍,鲈鱼之于大蟹,黄犬之于骆驼。

(4分)

20.在《故都的秋》一文中,为什么在文章的第二段加入对南国秋天的描写?

(4分)

七、(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4题。

合欢树

十岁那年,我在一次作文比赛中得了第一。

母亲那时候还年轻,急着跟我说她自己,说她小时候的作文作得还要好。

老师甚至不相信那么好的文章会是她写的。

“我那时可能还不到十岁呢。

”我听得很扫兴,故意笑:

“可能?

什么叫可能还不到?

”她就解释,我装作根本不再注意她,把她气得够呛。

不过我承认她聪明,承认她是世界上长得最好看的女的。

她正给自己做一条蓝地白花的裙子。

二十岁,我的两条腿残废了。

为了我的腿,母亲的头上开始有了白发。

尽管医院已明说我的病目前没办法治,但母亲不死心,她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花钱买来些稀奇古怪的药,让我服用,让我洗、敷、熏、炙。

“别浪费时间啦!

根本没用!

”我说。

我一心只想着写小说,仿佛那东西能把残疾人救出困境。

可母亲仍不放弃,直到最后一回我的胯上被熏成烫伤,这对于瘫痪病人实在太悬了。

后来母亲发现我在写小说,她跟我说:

“那就好好写吧。

”我听出来,她对治好我的腿也终于绝望,但又抱了新的希望。

“你小时候的作文不是得过第一?

”她提醒我说。

她到处去给我借书。

顶着雨或冒了雪推我去看电影,像过去给我找大夫、打听偏方一样锲而不舍。

三十岁时,我发表了第一篇小说,母亲却已不在人世。

过了几年,我的另一篇小说又侥幸获奖,母亲已经离开我整整七年。

获奖之后,登门采访的记者就多,大家都好心好意,认为我不容易。

但是我只准备了一套话,说来说去就觉得心烦。

我摇着车躲出去,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想;母亲为什么早早地走了呢?

迷迷糊糊中,我似乎听见回答:

“她心里太苦了,老天爷可怜她,就召她回去了。

”这让我心里得到一点安慰,睁开眼睛,风正在树林里吹过。

几年前,老街坊们就提醒过我:

“到小院儿去看看吧,你妈妈种的那棵合欢树今年开花了!

”我听了心里一阵抖。

还说,我家原来住的房子里现在住了小两口,刚生了个儿子,孩子不哭不闹,光是瞪着眼睛看窗户上的树影儿。

我没料到那棵树还活着。

那年,母亲到劳动局去给我找工作,回来时在路边挖了一棵刚出土的小苗,以为是含羞草,种在花盆里长起来,竟是一棵合欢树。

母亲从来喜欢那些东西,但当时心思全在别处。

第二年合欢树没有发芽,母亲叹息了一回,还不舍得扔掉,依然让它长在花盆里。

第三年,合欢树却又长出叶子,而且茂盛了。

母亲高兴了很多天,以为那是个好兆头,常去侍弄它,不敢再大意。

又过一年,她把合欢树移出盆,栽在窗前的地上。

再过一年,母亲去世,我们搬离了同母亲住过的那个小院儿,悲痛弄得把那棵小树忘记了。

与其在外边瞎逛,我想,不如就去看着那棵树吧。

来到老院子,老街坊们还是那么欢迎我,东屋倒茶,西屋点烟,送到我眼前。

大伙都不知道我获奖的事,也许知道,但不觉得那很重要;还是都问我的腿,问我是否有了正式工作。

我问起那棵合欢树。

大伙说,年年都开花,长到房高了。

但我再难看见它了,因为老院里扩建了小厨房什么的,过道窄,摇车进不到里面的小院儿。

我挺后悔前两年没有自己摇车进去看看。

我告别了老街坊,摇着车在街上慢慢走,不急着回家。

人有时候只想独自静静地呆一会。

悲伤也成享受。

有一天那个孩子长大了,会想起童年的事,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会想起他自己的妈妈。

他会跑去看看那棵树。

但他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是怎么种的。

(取材于《史铁生作品集》)

21.本文一开头就写了儿子小时候与母亲的一场小冲突。

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特别的作用?

(4分)

22.作者在文章中三次提到自己的年龄。

你认为他在二十岁以后和三十岁以后对母爱各有怎样的体会?

(4分)

23.文章在对那个看树影儿的孩子的拟想中结束。

作者这样写想要表现什么?

这种写法的特点和效果是什么?

(6分)

24.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儿子作文比赛得了第一,母亲却说她小时候作文写得还要好。

她这样说是为了激励孩子成为作家。

 B.母亲本来喜欢花木,“但当时心思全在别处”。

这“别处”指的是为儿子治病和找工作。

 C.母亲以为合欢树第三年的复生“是个好兆头”。

作者写这一点是暗示,母亲是因为操心儿子的病以致有点迷信了。

 D.在质朴的老街坊眼中,生活、健康与工作显然比文学、比获奖更重要。

 E.“悲伤也成享受”,是说人在独自静静地怀念逝去的亲人时,即使悲伤,也会有某种温馨的感觉。

答:

【】【】

八、写作(60分)

25.以“回家路上”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2、不少于800字

 

邯郸市一中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11月月考试题(答题纸)

科目语文年级___高一__命题人于鹏斌审核人余卫华

五、古诗文部分(14分)

17.

(1)本篇的主旨是什么?

(2)本篇前三句叙事抒情,最末一句却以写景作结,你能说说它的作用吗?

18.默写(二选一,6分)

(1)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

,。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2)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

,。

,。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六、课内理解(10分)

19.写出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6分)

(1)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2分)

(2)比起北国的秋天来,正像是黄酒之于白干,稀饭之于馍馍,鲈鱼之于大蟹,黄犬之于骆驼。

(4分)

20.在《故都的秋》一文中,为什么在文章的第二段加入对南国秋天的描写?

(4分)

七、(18分)

21.本文一开头就写了儿子小时候与母亲的一场小冲突。

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特别的作用?

(4分)

22.作者在文章中三次提到自己的年龄。

你认为他在二十岁以后和三十岁以后对母爱各有怎样的体会?

(4分)

23.文章在对那个看树影儿的孩子的拟想中结束。

作者这样写想要表现什么?

这种写法的特点和效果是什么?

(6分)

24.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答:

【】【】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

一、1.D2.B3.A4.B5.D6.B

二、7.C8.A9.D10.D

三、11.D(A.“眼”不是气。

B.“翻盘”是反败为胜或反胜为败。

C.“蓄势”即后面所讲的“后发”,结果不是“错失良机”。

12.B(答非所问)

13.D(A.“象棋则不具备上述特点”没有依据。

B.说“西方人是不可能领悟的”无依据。

C.“天外有天”是说“围棋”是“形象化了的哲学”,它高于“东方哲学思维的智慧和悟性”。

四、14.D.(应为“拜访”)15.D.(A.于是/趁机;B.他/主谓间取独;C.句末语气词/句中表舒缓语气;D.都做介词,意思都是“用”)16.C(“不治自愈”有误)

五、17.

(1)本篇截取边塞军旅生活的一个片段,通过军中宴乐,表现征戍者久别家园深沉、复杂的感情。

(2)本篇末句“高高秋月照长城”,以情结景。

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的场面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

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

诗人可能想借着祖国山川风物的壮丽,表达战士们热爱家园的感情。

于是,别离情所起的作用并非哀叹,而是更坚定的报国卫疆了。

六、19.

(1)用了比喻的手法,以流水喻月光,用动感极强的动词“泻”加以点化,将月光写活了,写出了月辉照耀、如倾如泻的景象,表现了作者内心的喜爱之情。

(2)用了比喻、排比、对比的手法,把南国之秋和北国之秋赋予了形象的比较,表现了北国之秋的秋味浓烈、充盈、清新、范围广大。

表现了作者对北国之秋的深深眷恋。

20.文章第二段写了南国之秋来得慢,颜色淡,兴味不足,这与上文的北国之秋来的清、净、悲凉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作者对北国之秋的喜爱。

七、21.①突出母亲年轻时争强好胜、不免孩子气的性格,使母亲的形象一开始就显得率真可爱,这与后文中母亲因操劳而早逝的可敬形象构成对比。

②展现母子俩曾经有过一段轻松快乐、无忧无虑的生活;这种快乐的生活气氛和轻松笔调,与后来的生活困境及后文压抑的气氛形成对照。

③这样一篇回忆母亲的文章如此开头,非常别致,增强了文章的生活情趣和艺术吸引力。

22.①二十岁以后,作者双腿残废,母亲为了给他治病和帮助他学习写作而努力不懈,直至因过度操劳而早逝,这使他体会到母爱的执着和无私。

②三十岁以后,作者在创作上接连获得成功,他感念没有母亲就没有自己的现在,痛定思痛,更体会到母爱的深厚和恒久。

23.想表现的是:

①母爱是普遍的   ②母爱又是独特的

写法的特点和效果是:

①以一种间接的、含蓄的方式抒情 ②含而不露,韵味悠长

24.A、C(A项说法错误。

母亲说这话时还没有发现“我一心只想着写小说”,“后来母亲发现我在写小说”。

C项母亲认为“是个好兆头”一方面是为合欢树高兴,另一方面也对生活,特别是对“我”充满了新的信心;不是“暗示母亲因为操心儿子的病以致有点迷信了”。

参考译文

华佗,字元化,沛国谯县人,又名敷。

在徐州一带游历求学,通晓几种经籍。

沛国相陈硅荐举他为孝廉,大尉黄碗征辟他,都不去。

他通晓养生的方法,当时人们以为他年近百岁,但仍保持着壮年的容貌。

他又精于医方与用药,他治疗疾病,配制汤剂不过几味药物。

他对药物的分量心中有数,不再经过称量,煮熟了就给病人饮服,告诉病人服药的多少和注意事项,这样药服完病便好了。

如果需要艾灸,不过选一两处穴位,每处不过灸七八次,病痛便消除了。

如果需要扎针,也不过选一两处穴位,下针时告诉病人:

“针应当到达哪里,若针已到达,就告诉医生。

”病人说:

“已经到了。

”随即拔针,病也就随着消除了。

如果身体内部患病,扎针服药的效用达不到患处,必须动手术剖开切除的,便让病人服下麻沸散,一会儿工夫病人就像醉死一样什么都不知道,于是华佗就破腹取出患结。

病患如果是在肠子里,就切开肠子进行清洗,再把腹部逢合,在伤口敷上药膏,四五天后伤口便痊愈了,不再疼痛,病人自己也没有感觉,一个月左右,伤口就会完全长好。

郡府中的官吏儿寻、李延一块来找华佗看病,两人都是头痛发热,所感到的病情完全一样。

华佗说:

“儿寻应当下泄,李延应当发汗。

”有人提出疑问说为什么同病而治疗方法不同。

华佗说:

“儿寻的身体外实内虚,李延的身体内实外虚,所以治疗他们应当用不同的方法。

”随即给两人不同的药物,次日早晨两人的病都好了。

督邮徐毅得了病,华佗前去看病。

徐毅对华佗说:

“昨天叫医曹吏刘租在胃管扎针之后,便不时咳嗽感到难受,想睡也睡不好。

”华佗说:

“针没有扎到胃管,却错扎到了肝上,饮食会一天天地减少,五天后就死无可救了。

”结果同华佗说的一样。

华佗在路上行走,见到一个患咽喉阻塞症的人,很想吃东西却又咽不下去,家里人想用车拉着他前去求医。

华佗听到那个呻吟,停车前去看望,告诉他们说:

“刚才经过的路旁有个卖饼店,那里有蒜泥和酸醋,从那里买三升给病人喝了,疾病自然就会消除。

”按华佗说的做了。

病人立刻吐出一条蛇,把它悬挂在车边,想去拜访华佗。

华佗还没有回来,小孩子在门前游戏,迎面看见了,便相互说:

“车边挂着蛇的人,想必就是我们爷爷了。

”病人向前走进华佗家就坐,看见华佗家北墙上悬挂的这类蛇大约有几十条。

广陵太守陈登得了病,胸中烦闷,面色发红,不想吃饭。

华佗为他诊脉后说:

“您胃中有几升虫,将要成为里面的痈疽,这是吃生腥东西造成的。

”立即配制了二升汤药,让他先服一升,过了一会儿,又让他全部服完。

大约一顿饭工夫,吐出了大约三升虫,红色的头还在蠕动,半截身子像是生鱼片。

陈登的病就这样痊愈了。

华佗说:

“此病三年后还要发作,遇到良医就可以治好。

”果然病在华佗所说的日期又发作了,当时华佗不在,结果陈登像华使所说的那样死去了。

……华佗医术的高超,就是像这样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