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要树立危机意识与防范意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897876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5.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要树立危机意识与防范意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要树立危机意识与防范意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要树立危机意识与防范意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要树立危机意识与防范意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要树立危机意识与防范意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要树立危机意识与防范意识.docx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要树立危机意识与防范意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要树立危机意识与防范意识.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要树立危机意识与防范意识.docx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要树立危机意识与防范意识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要树立危机意识与防范意识

栾文莲

中国社会科学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经济危机对于资本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来说是老问题,而对社会主义是新问题。

2008年蔓延世界的经济危机,促使我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的危机问题进行思考。

本文试从经济危机与市场经济的关系、经济危机与基本经济制度的关系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经济危机与商品交换、市场经济的关系

1.经济危机在发达的商品经济条件才能产生

商品交换早在奴隶制社会中就产生了,借贷资本、高利贷资本也发生在久远的时代,但在简单商品交换条件下,只具备产生危机的可能性。

只有在市场占据资源配置的基础地位,进行社会化大生产,具有发达的生产力,以及信用制度高度发展条件下才能产生。

马克思指出了货币作为购买手段和支付手段形成经济危机产生的两个可能性。

在物物交换形式下,买和卖是同时发生的,因此不存在产生危机的可能性。

危机作为生产和消费失调的现象,是随着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的发展而产生的,即在买和卖的分离中发生了存在危机的第一种可能性。

马克思还根据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看到了危机的第二种可能性,支付环节的中断可能导致货币危机,即随着货币的支付手段的出现,进一步增大了危机出现的可能性。

但在简单商品流通形式下,还不具备产生危机的现实性。

只有在发达的商品货币经济条件下危机才会产生。

可能性发展为现实性,“必须有整整一系列的关系。

”马克思说:

“只有在一个接一个的支付的锁链和抵消支付的人为制度获得充分发展的地方,才会发生。

”①发生在“货币在很大程度上一方面为信用经营所代替,另一方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58页。

167

面为信用货币所代替”的“资本主义发达的国家”。

经济危机的历史事实表明,1825年英国爆发世界第一次经济危机。

1857年发生了在资本主义历史上第一次具有世界性特点的普遍生产过剩危机。

进入20世纪后,又相继发生经济危机。

2008年是百年未遇的深重的危机。

2.市场经济中商品内在二重性矛盾及其发展形成危机产生的可能性,是经济危机的内在成因

一般商品和商品交换所包含的内在矛盾及其发展蕴涵了市场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社会经济形态的基本矛盾。

一般商品的二重性矛盾,即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使用价值和价值既统一又矛盾,统一是指二者互相依赖、互为条件,矛盾是指二者互相排斥、互相对立。

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矛盾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决定的。

这对矛盾进而表现为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了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

矛盾的表现形态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而扩大和演变的。

在物物交换条件下,不存在危机的可能性。

而当使用价值形态的发展,各种具体劳动创造出不同的产品,产品有了剩余的时候,使用价值与价值愈益分离。

价值形态的发展,从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发展到成为货币的金币,以及纸币,又出现各种货币形态,比如虚拟货币形态,信用卡、银行券等。

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分离还表现为货币的独立,或某种价值符号的独立,形成货币流通在时间上和空间上与商品流通的分离,这进一步加大了产生危机的可能性。

按照马克思所揭示的价值是人类一般劳动的凝结,是由全社会平均的劳动生产率所决定的,也就是生产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平均的劳动生产率决定交换价值,商品交换的价格围绕价值,即价值规律。

但价值形态与使用价值的矛盾,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所造成的分离极易使商品生产的劳动,以及商品交换违背价值规律,过度追逐货币收入,追逐价值最大化,从而产生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这一点在商品生产的内在矛盾表现为社会劳动与私人劳动的对立中表现更明显。

商品经济的发展,随着生产的社会化,资本也达到社会化,这是生产力进步的表现,是矛盾的统一。

如银行把社会的资金集中起来用于生产领域,股份制度集中社会资本于发展生产等。

但作为价值形态的货币,以及作为资本形态的货币的过度发展,脱离生产领域,虚拟资本脱离实体经济,又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分离、激化,从而导致经济危机的诱因。

市场经济中商品和商品交换内在矛盾及其发展演变,我们认为是马克思对商品①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584-585页。

168

生产内在矛盾的一般意义上的科学分析,市场交换经济中普遍存在和不断演变的商品交换内部矛盾,是市场经济发生经济危机的内在成因。

只要进行市场经济,就存在商品内在矛盾以及发展演变,就由此存在危机的可能性。

3.现阶段社会主义搞市场经济,存在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它具有一般商品生产的特性、一般商品生产所具有的内在矛盾,因而它也有一般市场经济内在矛盾引发的经济危机爆发的可能性。

现实社会主义是在生产力不发达的条件下建成的,国内外建设社会主义、进行经济改革的实践表明,为发展生产力,建立社会化大生产,运用市场经济形式,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社会制度可以跨越发展,但生产力水平,以及由此决定的社会经济形态不能跨越发展。

因此,我们实行与现阶段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经济制度,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确定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地位。

正如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与经济危机的事实,不能不认识到发展市场经济中经济危机的问题。

特别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与外部世界经济体的开放与融合,我们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取得成就、成功的同时,也要充分认识到市场经济中潜藏的危机的一面。

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市场在全社会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不断加强,实行社会化大生产。

从所有制结构看,以公有制为主体,国有、集体、私营、外资经济形成市场经济中各个产权主体和竞争主体。

适应社会主义初段阶段的要求,允许私有制经济发展,因此资本主义因素在社会主义条件和框架下存在。

从市场交换的供需双方看,存在着供给与需求的矛盾,内需不足,特别是消费需求不足是突出的问题。

生产和消费的矛盾主要方面是消费,消费的扩大跟不上生产的扩大。

而居民最终消费需求不足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贫富差距问题。

而深层次原因主要是分配体制和社会保障体制的不够健全,这又集中反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完善的方面。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还存在着周期性波动,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运行的宏观调控手段怎样更加完善、科学、有效的问题。

外部因素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开放的经济,与世界经济互相交融,因此受外部世界经济的影响程度加深。

目前我国是利用外资大国和对外贸易大国,与世界经济联系密切。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生危机,需求下降,中国经济就受到极大的冲击。

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周期的同步性明显增强,外部世界发生经济危机,我们不可能置身事外、独善其身。

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对中国的冲击,具体表现为经济增长的下降,GDP从2007年的13%降到2008年的9%,其中第三季度为6.8%。

2009年第一季度为6.1%。

169

外贸易也出现下降,从2008年11月到2009年10月,进出口总值一直在下降。

据商务部的统计,2008年12月当月,全国进出口总值为1833.3亿美元,同比下降11.1%。

2009全年,全国进出口总值为22072.7亿美元,同比下降13.9%。

这种情况在2009年12月才有转变,2010年以来恢复增长。

在一些外向型实体经济企业,由于外需下降,企业生产停滞,闲置大批的岗位,数千万农民工下岗返乡。

经济危机使我国经济遭遇很大困难也给我们敲起了警钟。

二、经济危机与基本经济制度的关系

1.经济危机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社会中不可避免并加速它的衰亡

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有两大特点,一是这种经济形式能够形成巨大的生产力,是迄今为止能够优化资源配置的经济形式。

二是强调经济主体的利益,而具有独立的产权主体的经济利益通过交换来实现,极易形成人们追求物质化、金钱化倾向。

因为生产者的产品和劳动只有通过交换这一社会关系转化为交换价值及其物质承担者货币上,其利益和价值目标才能实现。

生产者的生产活动以物的联系为基础,以物质产品的交换形式作为生产者生存和发展的条件。

表明在市场经济中,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具有物化的倾向和性质,

而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它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结合,市场经济在创造了极大的财富的同时,私有制的性质大大强化了市场经济第二个特性。

由于资本主义制度以私有制为基础,统治的目的建立在对商品、金钱财富的占有,对剩余价值的追逐上。

大大强化和巩固了物对人的统治,剩余价值规律成为支配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的绝对规律。

作为支配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的绝对规律的剩余价值规律,决定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中的基本矛盾:

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和生产成果的私人占有。

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是这一矛盾的强制解决。

按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也就是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具体指出的,生产的社会性和生产成果的资本主义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

生产的社会性导致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但是巨大的生产力所生产出来的大量财富只是属于少数占有大量生产资料的资本家。

如果这些商品不能顺利卖出去,资本家就不能获取剩余价值,再生产活动就会受阻。

于是发生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

基本矛盾导致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对立在经济上的两个表现形式——个别企业生产的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的对立,及生产和商品供给的

170

无限扩大趋势与资本和剥削日益加重、劳动群众贫困日益加重,有支付能力的社会购买相对缩小的对立,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主要表现形式的对抗性质,突出地通过周期性经济危机表现出来,危机以外部对抗的形式暂时得以解决,资本主义经济因而得以暂时平衡。

因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一方面通过发展商品经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同时又由于私有制的性质限制生产力的发展。

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就是资本财富的增长与劳动生产率增长,无产阶级的贫困化与失业人口的增长同时存在,表明价值创造与价值实现的矛盾。

交换领域对价值实现的限制,对市场的破坏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造成的,爆发经济危机是矛盾的强制解决。

周期性地使资本主义生产高涨、萧条、危机……,恩格斯说:

“资本主义生产作为一个终将消逝的经济阶段,充满着各种内在矛盾,这些矛盾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发展而发展,并日趋明显。

这个趋势——在建立自己的市场的同时又破坏这个市场——正是这类矛盾之一。

”①

根据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动规律,我们看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据此揭示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的演变趋势:

危机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和发展中的不可避免性,以及是这一生产方式本身的危机。

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制度在一次次的危机中发生变化,走向衰亡。

2.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规定能够使我们防范和遏止经济危机

而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结合,社会主义在运用市场经济形式发展生产力的同时,是可以运用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克服市场经济的弊端,克服滋生经济危机的不利因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结合在一起。

对于市场经济中极易出现的金钱至上,追求个人物质利益等现象进行合理的限制。

从改革之初就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

在深化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共同理想、价值观念,防止和遏制腐朽思想和丑恶现象的滋生蔓延;扩大开放、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丰富和强大社会主义国家,追求人类共同发展的文明。

社会主义制度下起支配作用的规律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要求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生产和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决定了,进行改革开放,运用市场经济体制形成的生产力大发展,综合国力的极大提高,目的是为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以及①《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人民出版社1976年,第541页。

171

为达到目的的制度保证是高度一致的,如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在整个社会中的主导和主体地位,就会使这个社会经济按照社会主义国家的需要,按照人民的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进行生产,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谋利益。

前面我们对经济危机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做了探讨,现阶段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无例外地存在发生经济危机的可能性,但由于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可能性不一定转化为现实性。

事实反复证明了这一点:

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有力地实施各种应对经济危机的政策措施。

在实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中,努力提高驾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使其更好地为提高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服务。

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对出现的收入分配差距问题、就业问题,采取政策措施,努力提高人们的收入水平,消除两极分化趋势,走共同富裕道路。

在国际交往中,努力维护和平,实施双赢、互利共赢战略。

表现负责任大国形象。

1997年发生亚洲金融危机时,中国承诺人民币不贬值,以维护周边国家和地区经济平衡,显示了维护和促进世界生产力和谐发展,维护世界发展共同利益的态度。

这只有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中国才能做到。

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国家是不可能、也根本做不到的。

(1)在2008年危及世界的经济危机中,中国实行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经济制度,也就是按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实行适合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

对我们应对经济危机,克服和战胜经济危机造成的困难,及时采取措施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国有经济控制国家经济命脉是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重要基础。

1)国有企业发挥了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

根据国家财政部发布的统计数据,2008、2009年,全国国有企业(不含国有金融类企业)实现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分别达到17.9%和6.5%。

我国国有企业生产经营保持了平稳运行的态势,并在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

比如,许多国有企业注重发挥表率和导向作用,主动与上下游配套企业包括非公有制企业抱团发展、共渡难关;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坚持不裁员,领导班子带头减薪等。

2)应对金融危机的许多重要措施是通过国有经济实施的。

例如,国家的4万亿投资计划,主要投向国有经济占优势的基础设施建设、民生工程、社会事业、节能减排和生态工程、调整结构和技术改造等,这些都是市场机制难以充分发挥作用的领域,同时也是我国可持续发展中急需加强的领域。

政府加大这些领域的投资,有力地实现了保增长、扩内需、促就业、改善经济结构的

172

目标。

3)国有银行和国有控股银行占主导地位的银行业保持稳定,保证了国家经济安全;同时较好发挥了调控杠杆作用。

我国银行业以国有(控股)银行为主导,保证了政府对银行有很强的监管能力,使得银行不会为了利润而放弃公众责任,去做危害金融安全和经济安全的业务;另一方面也使银行具有很强的国家信用作支撑,人们不会怀疑银行的支付能力,防止了挤兑现象的发生。

在国际金融危机中,我国国有控股金融机构不仅取得了良好的经营业绩,而且积极响应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经济刺激计划,对经济企稳回升发挥了重要作用。

(2)人民政府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采取及时果断的政策措施是有力应对经济危机的重要保证

2008年11月,中国政府果断决策,迅速出台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及时制定完善了一系列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政策,形成了系统完整的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一揽子计划。

仅之后的半年多,国务院连续召开了33次常务会议,研究讨论了74项议题。

其中,31次会议、51项议题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直接相关。

这是扩大内需和稳定外需相结合,调整振兴产业和加强科技支撑相结合,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保障相统一的一揽子计划。

实践表明,它使经济运行出现积极变化,进一步提高了经济发展的质量。

2008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中央关于国际金融危机和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最基本的、最完整的判断,是指导工作的总的部署。

2008年12月11日的《人民日报》关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通稿,被国际媒体高度评价,认为是一部经典的经济学教科书。

仅仅是公布出来的六千字的内容,也比世界许多国家目前应对经济危机的方案都要完整、准确、切合国情。

全面扩大内需、改善民生是政策的着力点。

为此,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同时加大府公共投资力度。

在2008年末增加安排中央政府公共投资1040亿元的基础上,2009年中央政府的公共投资安排9080亿元,增加4857亿元,用于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农村“水电路气房”等民生工程、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卫生教育等社会事业建设、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建设、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汶川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等方面。

截止到4月30日,中央政府公共投资已累计安排下达5189亿元,执行进度为57%。

在应对金融危机方面,我国政府见事早、判断准、行动快,应对危机政策措施出台的速度、频率和力度,世所罕见。

它显示了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的宗旨。

②参见张松涛:

《国际金融危机:

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的机遇与挑战》,《银行家》2009年第1期。

《在挑战中奋勇前行——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一揽子计划实施评述》,《人民日报》2009年5月25日。

173

(3)中国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发展的模式是正确选择

一些有识之士比较俄罗斯东欧改革道路,认为国有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中国改革模式成功地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比较“俄罗斯和东欧原来的共产主义国家,因为深受新自由主义的影响,进行了以私有化为核心的激进的经济改革。

但中国没有这样做。

中国国家所有制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并在宪法和法律方面得到保障。

各种所有制得到了平等的法律地位。

”“中国国有部门已经成为中国政府强有力的经济杠杆,成为其应付危机的政策工具。

西方多数政府只有金融工具而无经济杠杆,而中国政府两者皆有。

”①

认为中国成为全球经济复苏的引擎之一。

“虽然世界经济危机也拖累了中国经济,但现在全世界都承认,社会主义中国的经济将维持正增长,成为全球经济复苏的火车头之一。

在这种强烈的反差对比之下,重新审视中国坚守的方向和走过的道路,意义非同寻常。

”②

一些笃信资本主义理念的人士开始反省。

例如香港《信报》创办人林行止写到:

“对过去理直气壮地维护资本主义制度颇生悔意”,因为“看到了太多不公平手段和欺诈性活动,而一些本以为‘放诸四海而皆准’的理论则经不起现实考验”。

认为“社会主义的确能够维系社会公平”。

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要树立危机意识和防范意识

分析经济危机发生发展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关系,与基本经济制度的关系,可以看到,发达的商品经济、社会化大生产和私有经济制度是经济危机从可能性发展到现实性的充分必要条件。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周期性爆发经济危机的根源。

由于现时代的社会主义是在不发达的生产率条件下建成的,因此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

在我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中进行社会化大生产,市场在全社会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增强;同时存在私有制成分,存在商品交换中的私有产权主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市场经济所固有的特性;因此,存在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我们进行理论分析、总结经验,目的还在于提高防范意识。

社会主义要克服和战胜经济危机要充分认识危机的可能性,提高警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切实树立危机意识和防范意识。

如果对发生危机的可能趋势不重视,不采取措施加以郑永年:

《国际发展格局中的中国模式》,《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

王绍光:

《坚守方向、探索道路:

中国社会主义实践六十年》,《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

③林行止:

《粮食危机中对富人和中国的期待》,《信报》2008年4月28日。

174①②③

规避和防范,也会影响社会主义经济的健康发展。

1.坚持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说明,它是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是社会主义国家安全的重要保证,社会公平的重要保障,是防止经济出现大的波动,辅助宏观调控的重要因素,是保障社会稳定,补充市场不足的重要手段,是带动国内经济发展、提高综合国力的重要力量。

我国抵御国际金融危机的经验表明,它是防范经济危机冲击的重要屏障。

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要继续坚定不移地坚持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

以国有经济的发展、改革带动、引领其他所有制经济的发展。

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同层次的生产力水平并存决定了多种经济共同发展的必要性。

共同形成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各个竞争主体。

社会主义国家有责任引导私人经济、外资经济为社会主义经济服务,通过完善政策制度、法律法规和发展环境,支持非公有经济发展,共同促进社会生产力。

2.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是长期的任务

应对危机是短期行为,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宏观调控模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提高发展的质量,才是防止经济危机和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增长的治本之策。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与发展中坚持社会主义的道路,不断调整生产关系与社会生产力相适应。

始终保持社会主义的改革方向。

通过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整个社会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更好地发展生产力,以巩固社会主义物质基础。

在宏观上,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宏观调控体系。

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提高调控的科学性、有效性,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地发展。

3.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金融体系

从经济发展规律看,金融业的充分发展,是经济社会化的最高表现。

我们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中必须走自己的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金融体系。

金融与信息一样,最容易流动并同其他产业组合。

金融和信息的结合,成为宏观调控举足轻重的要素。

金融创新与技术创新相结合,能够促进科技成果更广泛地应用,得到更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金融工具是国家推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调控手段。

所以,金融在宏观经济中居于特殊重要地位,任何一个国家都把金融作为宏观调控、调控民生的基本手段之一。

4.健全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促进国内消费

在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按照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后达到共同富裕的原则,我国总体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有很大提

175

高,同时存在贫富差距问题,这是前进中的问题。

为更好地防范经济危机的冲击,应当通过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特别是健全收入分配制度,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缩小贫富差距,解除人们的后顾之忧,使人们大胆消费。

在思想上认识消费需求对社会总需求的重要作用。

消费需求是主导,从而是扩大需求的决定性力量:

消费需求是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消费需求作为最终需求对总需求的增长速度具有决定性作用;消费需求是防止经济剧烈波动的稳定力量。

因此,通过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以消费需求适当替代投资需求,来维持总供给的平衡,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要千方百计地增加低收入群体的收入。

一是调整企业的劳动分配关系,使劳动的分配比例份额逐步加大。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二是将垄断行业的超额利润转化为国家财政收入,调整初次收入分配不合理的矛盾。

三是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积极发展社会事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更好地健全教育、医药保健、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制度。

5.搞好内外经济的协调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建立,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逐步向制度性开放转变,按市场经济规则、国际规则办事。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