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校安全工作手册.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888435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65.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校安全工作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学校安全工作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小学校安全工作手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小学校安全工作手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小学校安全工作手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校安全工作手册.docx

《小学校安全工作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校安全工作手册.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校安全工作手册.docx

小学校安全工作手册

 

学校

安全工作手册

 

 

一、学校的日常安全管理……………

二、学校安全工作责任分工……

三、学校防止楼梯间拥挤踩踏事故发生的具体规定…………………

四、学校教学安全管理制度……

五、学校学校现存安全隐患及应对策略告知书………………………

六、关于课间操的规定…………………

 

学校的日常安全管理

一、学校每学期的常规安全管理工作

(1)每月至少召开一次安全工作会议,学习有关安全管理的政策法规,及时总结经验,认真解决学校安全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对学校安全工作进行调整和部署。

(2)定期开展全面的安全隐患排查,建立安全台账。

及时采取整改措施,消除隐患;自身整改有困难的,必须迅速向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和当地人民政府提出书面报告。

在隐患彻底消除前,要采取有力的防控措施,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3)组织大型集体活动,应安排专人负责,成立临时的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做好专门安全工作预案,制定安全应急预案,加强各个环节的管理工作,必须经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审批同意后方可实施;同时要积极争取当地相关部门的指导和帮助。

(4)每学期开学第一天要对学生进行一次全面的安全检查,开学第一周要组织学生开展一次安全事件演练或,并形成制度。

(5)要根据不同学段的安全教育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教育。

(6)每学期开展学校安全管理的考核评估总结工作,检查各个岗位安全管理职责的落实情况,及时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预案。

摘自《大连市学校安全工作指南》

二、学校每天的常规安全管理工作

(1)根据学校安全工作责任制要求,各个岗位人员做好安全工作记录。

(2)每天安排人员巡查校园,学生宿舍要安排24小时值班,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和上报。

(3)在学生上下课和晚自习等集中出入的时候,学校应当合理安排学生疏散时间和楼梯上下顺序,并指定专人在关键位置进行疏导,防止发生拥挤踩踏伤害事故。

(4)做好请假、销假工作,如发现学生未到,科任教师第一时间报告班主任,班主任第一时间联络家长,必须明确其下落,如发生意外情况或未联系上家长,班主任必须第一时间向学校校长报告。

(5)做好低年级学生上下学的交接工作。

(6)落实对特异体制、特殊心理和问题行为学生的教育和保护。

摘自《大连市学校安全工作指南》

 

学校安全工作责任分工制

一、领导小组

组长:

李相和

副组长:

陶苏宁

成员:

林平白梅雪王瑜俐于长贤

安全专干:

于长贤

二、安全工作责任分解

李相和:

学校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

陶苏宁:

具体分管学校安全工作、负责一切教学工作安全

林平:

负责全校学生纪律、交通、饮食卫生、常见病防治等安全工作

于长贤:

负责学校财产、校舍、教学设施、防火、防盗、用电等方面安全工作

杨文:

负责微机室、电教室、控制中心、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工作

刘雅坤:

负责乐器库安全工作

于超:

负责体育库和体育器材的安全工作

王瑜俐:

负责财务室的安全工作

张广德:

负责藏书室的安全工作

于长贤:

负责教学设备库的安全工作

各专业教师:

各专用教室安全工作的第一负责人

各组长:

该组办公室安全工作的第一负责人

各班主任:

本班级学生安全工作和本班教室物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

任课教师、特长队训练的教师:

任课或训练时段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包括校本课)

门卫:

值班者为当班期间门卫工作第一责任人

学校

防止楼梯间拥挤踩踏事故发生的具体规定

为确保学生在校期间生命安全和健康成长,预防踩踏事故,在严格落实《学校安全责任制》的基础上,特做如下具体规定:

一、学校所有工作人员必须牢固树立“珍爱生命、安全第一、安全工作、人人有责”的意识。

坚持以人为本,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

一经发现安全隐患,要及时疏导、制止或报告相关负责人。

二、要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

把安全教育贯穿到各项工作之中,渗透到教育教学活动之中。

培养学生养成讲文明、懂礼貌、守秩序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和自我防范能力。

严格控制“跑楼梯”现象,对故意做“恶作剧”的学生要严肃处理。

三、加强对关键时段的监控。

周一早晨升旗、每天间操、下午放学、周三中午放学及组织大型活动的时候为上下楼梯的关键时段。

在关键时段内,班主任或任课教师要组织学生站排、有秩序地上下楼梯,教师要跟班,将学生送出或领进教学楼。

四、继续坚持一、二年级提前十分钟放学的“错峰制度”,教师要按时放学。

五、到专用教室上课的班级必须站排,可提前五分钟下课回教室,以免与正常下课班级出现对流现象。

六、间操带操教师要有顺序地安排学生“回教室”这一环节,杜绝“一哄而散”的现象。

临时组织大型活动时,组织者也要按照间操顺序,组织学生上下楼梯。

七、各班要严格按照学校规定的出入教学楼行走路线,不得随意改变行走路线。

八、实行领导和科任教师轮流值日制度。

在关键时段和地段,有专人负责疏导、保护和管理,做到不留盲点、不留死角。

学校

学校教学安全管理制度

为保证学校的教学工作安全,特制定《学校教学安全管理制度》,以确保认真履行《学校安全工作责任分解》中的职责,进一步明确“任课教师是任课这一时段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规定,具体要求如下:

(一)室内课堂教学

1、教师要努力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关心爱护学生,学习贯彻《未成年人保护法》,依法维护学生的健康成长。

2、落实“减负”的有关规定,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时间,学生的作业量符合上级有关规定。

3、各学科在教学中要渗透安全教育,包括交通安全、防火安全、紧急情况下的疏散安全和受到不法侵害时的安全保护等方面的教育。

4、加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帮助学生解除心理障碍,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5、要关心爱护学生,严禁体罚、变相体罚行为的发生。

6、任课教师要按时上下课,做到不迟到,不拖堂,不中途离开。

如不按时到岗或提前下课以及上课时教师中途离开教室而造成的不良后果由任课教师负全部责任。

7、严格执行教学计划,按课程表上课。

未经教导处同意,不准私自调课。

8、教师教育学生要讲究方法。

不得采用简单粗暴的方法,不得在课堂上与家长谈话和长时间教育学生,不得因任何原因让学生上课时间内走出课堂。

9、任课教师要了解学生出勤情况,做好课前查点工作,及时了解学生缺课原因,将当节课实际出席数写在黑板上,并将缺席情况登记到班级簿上,而后及时与班主任联系。

如原因不明,班主任要及时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

要求教师时刻了解学生的身体情况,对特异性体质、先天性疾病等学生要随时记录到班级册中,并加以关注。

如遇学生身体不适,及时与班主任或家长联系,妥善处理,并及时向教导处通报。

10、严格检查学生学习用具,执行《学生用具规范》,不允许携带包括削笔刀在内等利器。

11、上课期间,学生离开课堂必须征得上课老师同意,;在校期间,学生因事因病请假出校必须经办主任签字,门卫、家长签字方可离校。

12、实验课教师要切实上好实验课,保证实验课的安全。

(1)上课教师要严格按教材要求做好实验准备,对所用药品、器材要在课前检查并进行预做,确保药品器材安全有效,不得让过期变质及存在安全隐患的器材药品进入课堂。

(2)上课教师要认真组织实验课的教学工作,必须做到:

课前教师对要做的实验的整个过程能熟练操作;对存在一定安全问题的实验,教师上课时一定先讲实验要点和安全注意事项以及处理安全事故的必要知识;并对重要操作进行必要的示范和演示;同时对实验的整个过程进行认真指导和全面监控,确保学生安全。

(3)所有学生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及实验步骤进行。

13、到专用教室上课,教师必须做好学生组织工作。

(二)室外课(体育课)教学

1、上课铃响前,体育教师必须站在上课场地上等待学生的到来,切实加强责任心,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

2、合理安排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关注体质较弱学生和特异体质学生。

3、严禁学生上体育课衣服上别胸针等饰物,不佩戴金属或玻璃装饰品及穿皮鞋。

4、对于因身体原因不能上体育课的学生,对于在教学场地休息、旁观的学生,体育老师要给予关注,不可放任不管;如遇有特殊病因不能到上课场地的,班主任必须妥善安排,坚决杜绝出现学生脱管的现象。

5、如果体育课上,发生学生呕吐、晕倒、受伤等突发情况,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

6、教学过程中必须自始至终做好学生的组织工作,保证学生在准备、学习、练习等环节均列队整齐安全有序,不得出现教师离场学生散乱等严重违纪行为及安全问题。

7、体育教师课前要适时对学校的体育设施、器材进行安全检查,若发现不安全因素,要及时报告总务处,总务处要及时对体育设备、器材进行维修或更新。

8、对上课不及时到岗位以及提前下课、提前结束教学任务然后放纵管理而造成不良后果的,任课教师负全部责任。

(三)教学活动

开展学生竞赛、考试等教学活动时要有组织者和具体责任人,要加强教师的防范意识;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要健全意外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切实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四)其他方面

1、在校期间,不得让学生单独留在教室

2、教师下班前必须到教室进行离校前的巡查,包括保证所有学生离校,保证门、窗关好,保证关闭有关电源。

3、放学后以及节假日未经学校允许不得安排学生到校或进班级。

学校

 

学校现存安全隐患及应对策略

告知书

为使全校师生进一步明确我校现存的安全隐患及应对策略,进一步提高安全意识,特制订此《告知书》,以警钟长鸣,有备无患。

一、学校门口安全问题

学校门口正对小区公路,道路狭窄,车辆、行人密集并且还是坡路,因此,给家长和学生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应对策略:

1、放学高峰时封路,禁止机动车通行。

2、加强保安力量,学生上学和放学高峰时,配备两名保安人员维持校门口秩序,确保学生和家长安全。

3、学校和家长要共同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二、针对个别学生早晨到校过早问题

应对策略:

早晨早到校的学生可以进入学校大门里,在主楼门口的小操场等候,6点50分开教学楼大门。

三、恶劣天气学生上学时间问题

应对策略:

如遇恶劣天气,无论学校是否提前通知,学生可以晚到校或不到校,但是必须与班主任取得联系。

四、预防学生中途离校问题

应对策略:

1、继续坚持我校晨检制度和每节课清点人数制度。

2、继续坚持我校说的学生离校班主任签字、家长接走的交接制度。

五、课间活动安全问题

应对策略:

坚决杜绝疯闹现象,提倡学生进行有益活动,要求学生人手一毽一绳,每人掌握一项锻炼身体的技能。

六、学校楼梯通道狭窄问题

楼道狭窄是学校最大的安全隐患,靠学校自身不能彻底解决。

应对策略:

1、继续向有关部门反映,争取扩建。

2、加强管理,严格执行学校《防止楼梯间拥挤踩踏事故发生的具体规定》。

七、高峰时段上下楼安全问题

应对策略:

严格执行学校《防止楼梯间拥挤踩踏事故发生的具体规定》。

八、到专用教室上课安全问题

应对策略:

到专用教室上课来回必须排队,教育好领队的学生干部有秩序地带领队伍行进。

九、学生在教室里的安全问题

应对策略:

1、教育学生严禁在教室内疯打闹。

2、不得向窗外抛杂物。

3、教室内进入生人,要提高警惕,及时向老师报告。

4、任课教师要按时上课,以铃声为准。

上课时发生安全问题,由任课教师完全负责。

十、体育课安全问题

应对策略:

1、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和要求授课,严格按照教学进度计划授课,不得随意更改。

2、保证体育器材安全。

3、教师要案要求做好保护工作。

4、体育课所有学生要纳入教师视线内。

十一、放学时间问题

应对策略:

严格按照放学时间及时放学,如有特殊情况提前或延迟放学时间,学校将提前一天通知学生;如放学后教师对个别学生进行辅导或特长队训练等,须事先与家长取得联系。

十二、放学后教室、办公室以及专业教室安全问题

应对策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