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教资《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卷及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88108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937.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小学教资《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卷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最新小学教资《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卷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最新小学教资《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卷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最新小学教资《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卷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最新小学教资《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卷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小学教资《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卷及答案.docx

《最新小学教资《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卷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小学教资《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卷及答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小学教资《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卷及答案.docx

最新小学教资《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卷及答案

2020年国家教师资模考试卷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

(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得分。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在于()。

A教育能为人类生产活动提供经验B.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教育能够促进生产力水平的提高C.教育能够促进文化的传播

2.最早提出“因材施教”的是()。

A.荀子B.孔子C.孟子D.韩非子

3.我国教育史上第一次规定男女同校,废除读经,改学堂为学校的学制是()。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

4.失明者通过听觉、触觉、嗅觉等方面的超常发挥,部分补偿无法视物的缺陷。

这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A.不平衡性B.互补性C.个别差异性D.阶段性

5.有些学生虽然知道道德规范,也愿意遵守道德规范,但却受个人的欲望支配而不能抗拒诱惑,做出违反道德规范的事。

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这些学生()。

A.缺乏正确的道德认识B.缺乏良好情感

C.道德意志薄弱D.没有掌握正确的道德行为方式

6.儿童溺水时采取的急救措施中,错误的是()。

A.使溺水者俯卧,头部下垂,用手压其腹、背部B.清除溺水者口鼻中的泥沙、污物C.把溺水者腹中的水倒出D.对溺水者进行人工呼吸

7.研究者关注教育事件,解释教育现象,采用“深描”写作手法,以讲故事的方式呈现研究结果,这种教育研究方法被称为()。

A.实验研究B.调查研究C.行动研究D.叙事研究

8.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自己组织、设计、动手、找资料、做实验、搞活动,遇到困难、问题时自己思考分析。

这体现了课外活动的()。

A.自愿性B.自主性C灵活性D.广泛性

9.李明在阅读书籍《西游记》时,根据文字描述在头脑中想象出猪八戒的形象。

这种想象属于()。

A.创造想象B.幻想C.无意想象D.再造想象

10.下列情况属于认知策略的是()。

A.为了记住要点,看书时写出关键字和句子

B.学生读英语的时候碰到不会的单词就查字典

C.学完知识后自己进行测验

D.为了提高效率,选择在图书馆这样安静的地方学习

11.奥苏伯尔提出的先行组织者策略适用于()。

A.有意义学习B.发现学习C.观察学习D.接受学习

12.小影既想参加英语脱口秀锻炼自己,又害怕讲不好,被别人嘲笑。

这是她面临的心理冲突是()。

A.双避冲突B.双趋冲突C.趋避冲突D.多重趋避冲突

13.王老师在教学中经常运用视频、动画、教学学具和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对所学事物和过程形成清晰表象,丰富学生的感性认知,从而能使他们能够真正地理解知识和提高认识能力。

王老师遵循的教学原则是()。

A.循序渐进原则B.直观性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启发性原则

14.某校自主开发了自然景观欣赏课程。

该课程属于()。

A.分科课程B.校本课程C.地方课程D.国家课程

15.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

A.课程计划B.课程标准C.教科书D.教育目的

16.讲完“体积的大小”后,张老师要求学生回家量一量日常用品的体积,这种教学方法是()。

A.实习作业法B.实践探究法C.实物演示法D.实验教学法

17.推行STEAM教育、创客教育、研学旅行等课程,引导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在真实、多元、跨学科的社会生活情境中学习。

这些课程更突显()。

A.综合性B.系统性C.均衡性D.学科性

18.按照学生的能力、学习成绩或爱好兴趣将学生分为不同组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称为()。

A.文纳特卡制B.分组教学C.设计教学法D.道尔顿制

19.李老师在教授《难忘的一天》前,根据教材,查阅了相关资料,书写了教学方案,设计了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教学内容。

这一过程体现了教学过程的()。

A.预设性B.生成性C.启发性D.计划性

20.评价主体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激发教师和学生的内在动机,调动他们的潜能,增进工作、学习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等。

这体现了评价的()功能。

A.导向B.鉴别C.调控D.激励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题,每一小题10分,共30分)

21.简述促进小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

22.简述班级管理的模式。

23.简述我国当前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24.材料:

下面是两位同学的一次交谈。

学生A:

你知道吗?

前两天在学习英语语法时,我感觉很简单,这似乎与我中文语法学得好有极大的关系。

学生B:

你这么一说,我也想起来了。

我当时几何学得很好,后来学习立体几何时就简单多了。

嗯(若有所思),看来不同知识间还是有很大联系的呀。

学生A:

是啊,不光书本知识学习是这样。

我学弹琴的时候也有这种感觉。

我会弹电子琴,现在学钢琴学得也比较快。

学生B:

可有时候也不一样。

上周末骑邻居王大爷家的三轮车玩,我以为我会骑自行车,学起来应该比较快。

可没想到不是这样,怎么骑也骑不好,总是往一边歪。

看来会骑自行车反而影响了学骑三轮车。

真奇怪!

学生A:

挺有意思,看来学习还是很奇妙的。

问题:

(1)请分析材料中两位同学谈话中涉及的学习原理。

(10分)

(2)教师应该如何利用这一原理促进学生的学习?

(10分)

 

25.材料:

我是一名刚入职的老师,教一年级两个班的数学。

一年级的学生那个活泼、好动,总是坐不住;他们上课时特别喜欢回答问题,但总是不举手就随便插话,不报告就随意走动。

作为一名新老师,刚开始我总是批评他们,后来我找到了好办法——奖励卡。

做好课前准备,上课铃响就坐端正,课堂上遵守纪率的学生就发纪律卡;会用正确完整的数学语言提问,回答数学问题的学生就发表达卡;上课认真听讲、听其他学生发言的就发倾听卡;书写正确规范、作业干净整洁的学生就发书写卡……

当然,卡片上的图案也是要考虑的因素,比如一年级学生也想象哥哥姐姐们一样戴红领巾,那么戴红领巾学生敬礼的卡片就要多准备一些。

逐渐地,我发现学生们已经适应了小学生活,慢慢培养了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问题:

(1)评析材料中教师的教学行为。

(10分)

(3)在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0分)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有6小题,任选1小题作答,多答只按第1小题计分,40分。

考生可按照所学专业方向,选择答题。

26为中文与社会,27为数学与科学,28为英语,29为音乐,30为体育,31为美术)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未涂或多涂均无分。

26.请认真阅读下述材料,并要求作答。

记金华的双龙洞

4月14日,我在浙(zhe)江金华,游北山的双龙洞。

出金华城大约五公里到罗店,过了罗店就渐渐入山。

公路盘曲而上。

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和叶子,都比盆栽的杜娟显得有精神。

油桐也正开花,这儿一丛,那儿一簇,很不少。

山上沙土呈(cheng)粉红色,在别处似乎没有见过。

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

一路迎着溪流。

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入山大约五公里就来到双龙洞口,那溪流就是从洞里出来的。

在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突兀森郁,很有气势。

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

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周围是石壁,头上是高高的石顶,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

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

这是外洞。

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

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

怎样小的小船呢?

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

船两头都系着绳子,管理处的工人先进内洞,在里边拉绳子,船就进去,在外洞的工人拉另一头的绳子,船就出来。

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臂(tun)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

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

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shao)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e)角,擦伤鼻子。

大约行了二三丈的水程吧,就登陆了,这就到了内洞。

内洞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

工人提着汽油灯,也只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余外全是昏暗,不知道有多么宽广。

エ人高高举起汽油灯,逐一指点洞内的景物。

首先当然是蜿(wan)蜒(yan)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

我顺着他的指点看,有点儿像。

其次是些石钟乳和石笋,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大都依据形状想象成神仙、动物以及宮室、器用,名目有四十多。

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在洞里走了一转(zhuan),觉得内洞比外洞大得多,大概有十米进房子那么大,泉水靠着右边缓缓地流,声音轻轻的。

上源在深黑的石河里。

我排队等候,又仰卧在小船里,出了河。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简要分析本文的写作特点。

(10分)

(2)如指导中年段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

(14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导入环节并说明设计意图。

(16分)

 

27.请认真阅读下述材料,并要求作答。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什么是分数;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10分)

(2)如指导三年级学生学习这一内容,试拟定教学目标。

(10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并简要说明设计理由。

(20分)

 

28.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指出上述材料的教学重点和难点;(10分)

(2)如指导小学生学习材料,试拟定教学目标。

(10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导入环节和操练环节的活动并说明原因。

(20分)

 

29.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简要分析歌曲特点。

(10分)

(2)如指导高年段小学生学唱本歌曲,试拟定教学目标。

(10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导入环节并说明理由。

(20分)

 

30.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简要说明“篮球原地运球”的教学重点、难点。

(10分)

(2)如果指导水平二的学生练习,试拟定教学目标。

(10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不少于三种“篮球原地运球”的练习方法并说明理由。

(20分)

 

30.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什么是文房四宝?

中国画有什么独特的表现形式?

(10分)

(2)如指导中年级小学生学习本课,试拟定教学目标。

(10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欣赏中国画”的新授教学活动并说明理由。

(20分)

 

2019上半年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卷答案

1、单项选择题

1.B【解析】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本质属性。

2.B【解析】“因材施教”是指要从个体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